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中学那时的记忆(70后)

中学那时的记忆(70后)

发表时间:2020-07-29

【www.qg13.com - 鱼和水的记忆情感美文】

把自己的恋爱故事记录下来,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有哪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那时的记忆(70后)",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刚上小学就知道2000年会实现四个现代化,算自己到时候刚好30岁,还可以好好享受现代的好生活,那时总感觉是非常遥远的事。而如今2000年早过啦,四化实没实现,对于我们来说,看不见摸不着,权当空气。70年代的人长大啦。不管是经历过什么样的生活,都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无法磨灭。

上世纪80年代末,那是我的中学时代,也是我记忆中最深的一段时光。对于我来说,那些人,那些事,磨不去,毁不灭。中学生活课桌上的三八线;大街小巷卡带里流行的黄土高坡;书包里每天装着自己手写摘抄的流行歌曲;几个难兄难弟学着金庸古龙里的武打小说结拜兄弟;学着抽烟;学着喝酒......一幕一幕的回忆一直在我心中膨胀,按捺不住,总想表白,总想发泄。于是提笔,写写我们那个年代的校园生活。

那个时候,我们的学校生活是不堪入耳的,每个月的大米是家长或自己从家里扛到学校的,而吃的蔬菜也是自家的腌菜,腌酱。而且只能说是腌菜,因为那是见不到新鲜蔬菜和荤腥的。那个时候,我们有几个家境比较好的同学,妈妈每个星期送来一两次新鲜蔬菜,偶尔带来一点荤腥。我们羡慕的不得了,恨就恨自己没出生在大户人家。学校食堂也是有新鲜蔬菜卖的,但是一个菜也得三毛五毛的,我们也只能是偶尔尝尝鲜。

我们最羡慕的是老师食堂的饭菜,学生食堂和老师食堂只是一墙之隔,从老师食堂飘来的香味,总是让我们垂涎欲滴,特别是老师食堂的粉蒸肉,一到中午十一点,那蒸出来的香味飘满整个校园,让我们呆在教室里坐立不安,直接性的起化学反应,个个肚子咕咕的叫。开饭时间,看着老师们端着香喷喷的饭菜,有滋有味的吃着,恨不得跑去夺下他们的饭碗。偶尔几次,我们的一个同学江(他父亲是老师),把他碗里的粉蒸肉分出一两小块让我尝尝鲜,我感动得痛哭流涕,那时的想法就是这哥们是我这辈子最铁的兄弟,只要是用得着哥们的,为朋友两肋插刀也在所不惜。

然而,在我初三的时候,吃粉蒸肉的事儿发生了转变,有那么几个发育比俺们成熟的哥们,对班上的漂亮女同学有了好感,有了蠢蠢欲动之心,于是总是央求我为他们磨刀霍霍。当然,俺们这些也是一丘之貉,都是读书不用功,读不进去书了的。而我是这群后进生中字迹算是比较耐看的,而那些字迹良好成绩优秀的,是不屑与我们为伍的。理所当然,几个发育较快的哥们的情书就由俺来代劳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的付出也是有回报的,而我最喜欢的回报就是粉蒸肉,几个哥们央求江同学用现金在老师食堂打来粉蒸肉,那时的我欢天喜地,食欲大增,一阵狼吞虎咽,就像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吃人参果。当然,我笔下也得下功夫,挖空心思,搜肠刮肚,歪瓜裂枣的瞎写一通,也不管写得咋样,那些我是不管的,我是不计后果的,因为书信到了女生手里,预知下文如何,我是不管不问,不负任何责任的。就这样,一个星期,我至少有个三四次的粉蒸肉改善生活。

有趣的是,有几个哥们同时给一个女生送去情书,而且都是俺代笔捉刀的,那个星期我过得忐忑不安,生怕那女生看出端倪来,而那几个哥们也不能让他们相互知晓,这是不能穿帮的,这一点我要把持住,为了我的粉蒸肉。

前段时间,老同学聚会,本人得意忘形,喝的有点高了,在酒桌上胡言乱语,把一哥们学生时代的丑事当众宣扬。当然,当年的女同学也在场,男同学沉默不语,女同学矢口否认,同学们哈哈大笑,权当笑料,又是一番拼杀,又多干了两件啤酒。而我快活了嘴,也得到了报应。酒醉饭饱后继续狂欢,那哥们麻将中正好坐在我的上家,死柄活卡,硬生生地让我输了一千八。

qg13.com精选阅读

那时的花儿


十八、九岁的时候,住在山的旁边,一幢楼房的二楼,窗台上栽种着茉莉花,到了夏天,一小朵一小朵,纯白的,嫩嫩的,像婴儿皮肤一样,盛开着清香。那时没有空调,电扇也很少,在静谧的夜晚,天空透明中缀着无数的星星,躺在靠近窗户旁边的床上,摇着一把蒲扇,这时一丝一缕的莱莉花香气,顺着窗沿慢慢靠近,像一小团一小团的雾,在皮肤周遭丝丝缠绕、抚摸,有时来了一阵晚风,这时的香气也会暂时走开,它离去的样子,像极了当时很时尚的,粉水画中腾云驾雾的古装女子,一支手臂上扬,一支手挽着花蓝,刹时的茉莉花香便有了一股仙气。

茉莉花有的是朴素的外表,它的平常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仙气,时时处处又显现出高贵的气质,不像有些花儿,开放着张扬,一有风吹草动,便低着头,内心弱小了。

从那时起,我的心房就开始栽种了茉莉花,时不时就莫名其妙地感觉周围有了它的香气跟随。其实,我又不是很善养茉莉花的。今年五月,到雨水丰沛的佛山工作,公司门口就栽种了茉莉花,看着它徐徐开放的样子,便有了重温过去的念头,于是把它移栽在床头的柜子上,前后两次,竟无声息地枯了,想必与它缘份己尽,从前的是终究不能现在了。

读小学时,听到家里的大人说,家里种植的兰花,在我出生那一刻竟然开放了,满屋的兰花香,听多了古代传奇,比如婴儿出生时,突然出现祥云等,长大后必定是大人物,有的可能大到皇帝的宝位了的故事,那时的心情,便有点沾沾自喜了,说不定哪天,我也会成为某个人物,但转念一想,花儿毕竟和女子相关,我一个大男人大多与花是沾不上多少边的。因此,几十年过去,是不是什么人物,倒不去计较了。而兰花这个名字,却又在我内心扎下根了。

印象中,与茉莉花相比,兰花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它停在空谷中,或者城市的角落里,像一对幽怨的眼神,笔直、执着地盯紧着你的背后,在你回头触碰它的目光时,你的眼睛会很明显地被灼热,让你的手脚四下里无处躲藏,一下子笼罩在它明晃晃的光柱里,无奈地看着被它一层一层剥落了衣服,赤裸裸地,却又明显感觉着干净了。而它的花香浓郁,像逃出牢笼的蛇,四处蔓延开来,且行且游,无隙不去,无处不往,有的硬是要钻入你的心脾,来来回回把香气洒满。这种情形下,你还不被感染,那就属冷血了。

与茉莉花相比较,我更乐意接受兰花,它的花看似弱小,却开得彻底,像要随时敞开自己的胸膛,让你尽情地看。

那时的夏天


那时的夏天,似乎和现在并没有什么两样,大部分时间都是晴热天气,有时也会有午后的雷阵雨或数日的连阴雨。那时的夏天,却又似乎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没有空调、冰箱,甚至没有电风扇。

那时,我们帮助父母干农活。天刚朦朦亮,就会睡眼腥松地赶到田里去割稻或拔秧,等到夜幕低垂,才会挑着稻谷或拖着稻草回来,用睡眠时间去换取清晨和傍晚那一瞬的凉爽。那时,我们一边劳动一边游戏。用镰刀把成片的稻子割出十字形、回字形等一些简单形状,以此减少劳动过程的单调、重复和枯燥无味。或把一大块田分成大至相等若干小块,约好谁先干完谁先休息,用竞赛的方式来提高效率,但最后仍是一起挥镰把稻割完。

那时,解渴的饮料就是茶水。茶是一种自制的黄褐色的粗茶,用陶制的大茶壶或大瓦钵泡,用葫芦瓢或竹端子舀,用蓝边大碗喝。水就是从河里挑来放在水缸里的冷水,直接用葫芦瓢舀着喝。有时也会用长长的竹筒到远远的山脚下背回一筒筒山泉水,清冽甘甜,感觉胜过现在的冰镇矿泉水。那时,炒菜用的调料主要就是辣椒和酱板。酱板是把麦粒或黄豆煮熟,搁置在团箕上待其长霉后,捣成糊状用瓦钵盛放在户外,经过日晒夜露,一直晒到颜色发黑,然后储存起来用来替代酱油。那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都会晒上两大钵酱板,我们也会偶而到菜园里偷几根黄瓜、刀豆,放到酱钵里腌制,等到三、五日后悄悄地取出来,一饱口福。

那时,山上的野果很多。夏天成熟的有毛桃和苦李,农闲的时候我们会成群结队地上山去采摘。毛桃用手或衣袖把外面的绒毛轻轻擦一下就直接食用,苦李则需要放在密封的瓦罐里焐一段时间,焐的软软的方可食用,虽然味道仍然是酸酸涩涩的,但在当时也算是一种美味了。那时,河里的野鱼很多。经常见到的有餐子(白条)、红刺胯(桃花鱼)、弯角丁(黄颡鱼)、小石鳜,还有麻滚子(麻鲤)、铜钩子(铜鱼)、沙扑子(石虎鱼)、沙鳅子等等。家里有一张一指半的丝网,把丝网放到河里,扔下几个石头后,网上就是白花花的一片。母亲经常会备好辣椒,等鱼下锅,青椒小河鱼大概就是那时吃得最多的荤菜了。

那时,草帽、蒲葵扇(俗称芭蕉扇)是夏日的必备用品。芭蕉扇人手一把,用力或轻轻挥动,既可以驱赶蚊蝇,也可以驱散炎热。母亲会用细布条小心把扇子周边缠好,以期经久耐用。我会偷偷用毛笔在新草帽和新扇子上写上自己的姓名,还会在扇面上题上扇子扇凉风、时时在手中。人家问我借,要到八月中的歪诗。那时,洗澡(游泳)是经常的体育运动。农闲时,我们会整天泡在河里,扎水猛、打水仗,摸鱼捉虾。农忙时,我们会在太阳落山后,扑通通跳进河里,用清凉的河水洗去一身的汗渍和疲乏,直到听见母亲的呼唤,嗅到随风飘来的饭香。一些年幼的孩子也会偷偷溜到河里洗澡,为了不让父母和老师们发现,洗完后就坐在河边的石头上,硬生生地让烈日把潮湿的头发和衣服晒干。

那时,菜园的篱笆上经常会停歇着一些蜻蜓,门前的稻床上也会有无数的蜻蜓在傍晚的低空中飞行。我们把蜘蛛网网在竹枝上,在村庄里跑来跑去,来捕捉那些飞来飞去的蜻蜓。那时,天空里堆满了星星,密密麻麻,如打翻了一地的珍珠。我常常和弟弟、妹妹躺在稻床上的竹榻上,在微凉的晚风中,一边唱着《粉红色的回忆》、一边寻找那缓缓移动的卫星和匆匆划过的流星。

那时,没有大鱼大肉,却感觉很是有味,那是蒸茄子、腌黄瓜的味道,是山芋爪、辣椒粑的味道,还有那用柴火慢慢煮熟的南瓜糊、锅粑汤的味道。那时,没有电视电脑,却感觉很是有趣,那是跳房子、捉迷藏的乐趣,是玩弹弓、掏鸟蛋的乐趣,还有那以土为盘、以石为子的随处可下的三子棋的乐趣。那时,没有空调冰箱,却感觉很是清凉,那是山泉甘冽的清凉,是绿树浓阴的清凉,还有母亲坐在我们睡着的竹榻边,轻轻摇着芭蕉扇时那一阵阵微风的清凉。

那时的夏天,仿佛是山顶上的一抹微云,被立秋后的那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吹出我模糊的视野;却又像是田埂边的那棵乌桕树,被白露后的那一夜微霜染得恨紫怨红,浸润着我淡淡的忧伤。那时的夏天,是何时的夏天?竟然让我感觉如此遥远,遥远如春秋时期残破的竹简,却又让我感觉如此临近,临近如昨夜梦醒时的叹息。那时的夏天,是否就是家乡龙舒河边的那一棵棵古老的枫杨树,普普通通,却又根深、枝繁、叶茂,在处处新栽绿化树的今天,已经成为一道不可多得甚至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

那时是何时?弹指一挥间,已经三十年。

那时的小院


我的住家有一个小院,说是小院,但是比起周围有院墙的院子,还算是很大的。我不知道我是这个院子的第几代主人,也不知道以前发生了多少有趣的事情,但我知道,从我住进这个地方后,就喜欢上了她,一住就是10年,中间虽然单位调整过几次房子,条件也是一次比一次好,但我始终没有搬走。而以前住过这里的人们也不愿意搬走,听说就有一个将军,当单位通知他搬到新建成的将军楼去住时,他还是极不情愿离开那。

这也许是一种留恋吧。我不知道是春天满院子的花,还有喷香扑鼻的香椿树,还是夏季秋天里绿野葱翠的繁茂,吸引来鸟啊虫啊的鸣啾,更有那院子里硕果玲珑的收获带给我们的惊喜;那大雪纷飞的时候,院子里更是少不了的孩子们堆积起来的雪人,你低头一看,一行猫步一直伸向密密麻麻的灌木丛林.......小院不仅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喜爱,而且也成了小动物们喜爱的地方,这里有着太多的美好,但是,也有着很多令人难忘的瞬间。

是的,这里草木繁密,丛林纵横,邻居家里装修拆下来的板材,桌椅一时不舍得丢弃的就堆积在院子的一角,这样一来,这里就成了小猫们的乐园。正因为如此,我也就看到了许许多多猫儿们的事情。然而,至今能让我记住的却是一只白色的母猫和她的孩子们的故事。

就他走路的样子很是潇洒,虽是野猫,但不从不怕人,和这在这里的人们更是和平友好相处。直到有一天,我在屋内听到几声叫喊的喵喵的声音,感觉似乎和平时不太一样的声音,我就走出屋外,就见在不远处的空旷处,蹭蹭窜出了几只小猫,呀,3只、4只,唰唰,又有2只小猫从犄角嘎哈里挤出来,扑在母猫的身上吃奶。天哪,6只小猫,5只雪白色的,一只虎纹的,这还是我在这个院子里见过的一窝最多的小猫。小猫们真先恐后,母猫很耐心、也很认真,在小家伙们争抢的过程中,她一动不动,孩子们吃完了一边去玩耍了,她还是那样慈爱的躺着,乳头直直的等着,知道她确认孩子们再也不吃了,她才转身爬起,用嘴舔舔这个,嗅嗅那个,生怕他们会溜走。

这样的场景,我几乎时常看到,日子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不那么关注了。但,知道有一天,当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不远处听到了一生很熟悉的猫的叫声时,我却不能平静了。那是由远而近传来的声音,凄婉似哀求,听到的人说,这个猫怎么啦,叫的怎么这个声调啊。那声音离我很近了,就看见是我家的那个母猫,低着头喵喵的啼嚎,围着住处一圈一圈的、叫着喊着寻着。我的天啊,她的孩子们不见了。

是啊,我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过他们了。从我第一次见到小猫们到现在,也有2个多月了吧。期间也见到过几次,有一次,母猫喵喵的叫了半天,等了半天有几只小猫从什么地方跑来,小猫和母猫依偎在一起,匍匐在树木丛中,景象很是令人羡慕。

可是,现在,我见到他们在一起欢乐的时候,这才几天啊。可怜的母猫竟还是没有留住她的孩子们,然而,母性依然,可怜可爱的母猫依旧在寻找着,也许她根本就不能离开她的孩子们,也许孩子们长大了,本能的要出去,即便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但这真真切切的呼喊,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我的心很疼很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