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居家养老众生相

今生相遇情感美文

发表时间:2020-08-07

居家养老众生相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居家养老众生相,欢迎阅读与收藏。

吴安然从更年期的潮热中醒来,用手抹了一把脑门上的凉汗,肠胃发出不舒服的咕噜声,想侧下身子,腰间盘突出的躯体在席梦思垫子上却不给力,她长出了口气,摸到离枕边不远的手机一看~~凌晨1:40。脑海里莫名出现的是童年谙熟的歌词:夜半三更呦盼天明,寒冬腊月呦盼春风安然无奈地笑了。每月保姆例行休息,各项体检指标还不如82岁母亲的她只好来照顾的母亲。母亲每晚九点休息,要求熄灯,虽然睡在不同房间,安然怕影响老人,昨晚9点多也就躺下了,她睡眠不太好。安然在厚厚的棉被下揉了肚子,搓暖了冰凉的脚,静静地躺着终于熬到窗外的路灯灭了,她穿好衣服打开房门,蹑手蹑脚穿过去客厅了卫生间,因为注重保养的母亲冬季7点才起床。

她顶着一双熊猫眼,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准备三餐,打扫房间,补齐缺少的各种食物及日用品,随时聆听精力充沛的母亲喋喋不休的车轱辘话。绝大多数时间里,安然选择沉默,即便是母亲每次在吃饭时都说多吃菜就是为了好解手;偶尔她也会打断老太太的话茬,劝慰她宽容别人,自己才能快乐。

安然只有一个哥哥,七八年前一家三口移民了,绝对的大款,在钱上对父母比较大方,这套三居室的大房子就是他给父母买的。哥哥一般每年秋天会回来看看父母,最多呆10天左右,春节期间几乎没回来过,虽然父亲的生日是正月十五。父亲病病歪歪20年,三年前去世了。安然的父母都是干部,用安然母亲的话说我们的退休金自己花不了。安然很佛系,从小到大没问父母要过什么,尊敬父母,从不攀比,外人都觉得她太面糊了。她和丈夫都有体面的工作,只是这些年身体真的不好,不得不把钟点工换成24小时住家保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母亲晚上不敢独自睡觉。她平时负责采买,每天下班过来看一下,偶尔留下陪母亲吃顿饭。她老公很少来,烟瘾太大,讨嫌。

腊八这天凌晨4点,79岁的柳泉习惯性地就起床了,因为他每晚8点准时休息。这几天他腰疼的厉害,腿也使不上劲儿,上下楼极为费劲,老式楼房的楼梯又比较陡,住在三层虽然不算高可也不矮,所以不能出去遛弯儿了。他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圈,有点落寞。

柳泉的老伴儿走了快10年了,他本着宁可找个做饭的,也不找个做伴的原则一直鳏居,他现在自己做饭、洗衣,打扫卫生都没问题,侍候瘫痪老伴儿那五~六年早都练出来了。他退休时是当地一家大型国企的副处级干部,有两个儿子,现在都是他原单位里的普通工人,结婚早,现在也都是爷爷辈儿的人了,他最小的重孙子都上幼儿园了。大儿子住的离他远,今天肯定不来了,因为他都是早晨上班前偶尔过来看看,昨天刚来过,还带来了一盒蒸饺。今天是周日,小儿子说得去看看老丈人,因为小儿媳妇带着孙子媳妇上海南玩儿去了。他的住所离小儿子家步行也就10分钟的路程,但他很少去,除非特别想重子的时候,他会拎着零食和做好的菜去吃顿饭。孙子和孙子媳妇也没个正式工作,整天啃老,他看着堵心。

早饭吃点啥呢?柳泉打开冰箱把大儿子拿来的饺子煎了,咬了一口,摇摇头,起身去取酱油和醋。大儿媳妇讲究养生,少油、少盐、少糖、不吃味精,柳泉觉得这饺子一点味儿都没有,扔了可惜,可吃着如同嚼蜡。柳泉自诩不忌口,不体检,不记年龄,顺其自然,他勉强吃了两个,最后还是去厨房热奶、找咖啡和甜点了。

电话响了,经常一块儿遛弯儿的老李头儿邀请他中午去过腊八节,他想也没想地谢绝了。人家闺女、儿子一大家人热热闹闹的,他去了算个啥!虽然他有时取笑老李头儿像个老家仆,但心里还是有些羡慕的。当初他们老两口一碗水端不平,弄得家里不和睦,平时一家人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饭都成了奢望,老伴儿去世这么多年了还是没有多大改善,儿子不计较了,儿媳不行。但想到一楼90岁的金老太太,又欣慰了,不管怎样,每年大年三十那天,两个儿子都会带着家人陪他吃年夜饭。可金老太太已经连续两年和保姆一起过年了,她有两儿一女呢,还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平时见面个个斯文的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腰疼这些天躺在床上,柳泉就寻思着过几天身体好点了,自己去市里的几家收费比较高的养老机构转转,比较一下,将来是雇个保姆还是去养老院更划算。

60岁的陶秀心情复杂地坐在客厅的单只沙发上,低头看着自己粗糙的双手,两个小姑子面无表情地坐在边上的长沙发里,丈夫在卧室内的看着随时可能咽气的婆婆,昨天医院劝他们回家准备后事。窗外黑黑的,墙上钟表的时针指着8,大家在默默地等京城的小弟回来。

陶秀的婆婆有4个孩子,丈夫老大,下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陶秀公公刚退休就得了肺癌,一年后撒手人寰。婆婆是退休教师,开始一直自己生活,10年前出现小脑萎缩症状,当时她们夫妻俩已下岗好几年了,到处打零工,为儿子结婚买房还有点的贷款没还上。两个小姑子找到她,希望他们两口把老太太接过去照顾,老人的房子归他们,工资归他们支配,她们姐弟再另外掏些扶养费,一旦有病住院大家轮流看护。兄妹四人就她家经济条件差,以前老人及弟弟妹妹在经济上没少帮助他们,所以她一口答应了。开始几年,老太太完全自理,又是知书达礼之人,偶尔犯点糊涂也没啥,陶秀觉得老人的工资都花不了,所以也没再提钱的事儿,可弟弟妹妹每逢年节也都给钱、给物。后来婆婆的病一天天严重,不仅出门后找不着家,而且开始不认识家人了。最先是小弟弟不再来看望老人,他是父母最宠爱的孩子,兄妹四人中学历最高,在大家眼里最有出息~年薪几十万,前不久他带着家人离开了这座小城市。近两年,两个妹妹来的频率也低了,即便来了也就坐个10来分钟。当然大家在钱上还是比较大方的。

婆婆卧床不到两年,除了住院时雇护工,平时都是陶秀两口侍候,尽心尽力,在邻里中口碑不错。陶秀有时也后悔当初的选择,但她是个善良、讲诚信的人,她爱自己老实忠厚的丈夫,对此事跟自己闺密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给自己积点福报吧。

两天后,老太太走了,没搭灵棚,没摆花圈,只有几个亲人来到殡仪馆送别,最后由陶秀丈夫抱着骨灰盒,兄弟四人开一辆车去了墓地,没有哭声和眼泪。

十一小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8点30分左右,苏瑞推开了办公室的门,看见偌大的室内只有白玫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发呆的,胸中舒了口气,她上午虽然没课,但作为资深老教师迟到毕竟不好。白玫抬头看了她一眼,问:假期过得不愉快?苏瑞一身精致的妆扮遮不住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疲惫、幽怨和无奈。

苏瑞有气无力地答非所问:让他们活着吧,我去死得了。

白玫不再说话,她理解苏瑞的感受。苏瑞和白玫是职业学校的老师,都是六零后,也是办公室里年龄最大的,苏瑞比白玫小3岁,两人平日关系很好,几乎无话不说。苏瑞的家务负担太重了,她父母70大几,都有些老年慢性病,不是很严重,可总是小题大做,疑心太重,吓唬自己,吓唬家人。稍有不适就要去医院,经常要求去不同的医院以求证诊断的正确性。苏瑞是老大,妹妹在外地,弟弟一家虽然在本市,但对老人高频率的呼唤反应迟钝而且缺乏耐心,所以诸如上医院、购物、家居设备维修之类的事自然都落在了苏瑞身上。苏瑞的老公大她6岁,家中三代单传,自幼娇生惯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已耄耋之年的父母真是孝敬之心满满,可能力有限,关键时刻挑台唱戏、出工出力的人还是苏瑞。

你决定了吗?给自己倒了杯水后,平复了心态的苏瑞反过来关心地问白玫。白玫还有半年就满55周岁了,高级教师职称,如果想退休现在必须要提交申请,否则得一直干到60岁了。白玫最近一直在纠结,常常发呆。白玫92岁的父亲已经躺在医院的2个多月了,就是一个植物人,好在是离休干部,医疗费实报实销。现在由护工、同父异母的大姐、妹妹及弟弟守护。85岁的老妈由她一个人照顾。老妈有洁癖,前几年父亲身体还凑合的时候她们兄妹给老人雇过N个保姆,老太太坚决不让人家做饭,所以即使雇着保姆她们姐弟四人也得排班去照顾老人。白玫的家离老人最近,自然付出的多些。前年白玫的公公去世了,婆婆身体虽好,但也快80岁了,丈夫家里兄妹两人,自己家怎么也得承担起一半扶养义务啊。她有时想干脆退休算了,做个全职主妇,丈夫也是这个意思;可转念一想经济收入上的损失先不说,那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状态,至少目前不是,教学工作更让她快乐。

两个人在办公室开始无所顾及地吐槽、发泄、彼此宽慰,这时下课铃响了,两人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刚才上课的同事们陆续进来了,70后、80后们是不屑这个话题的,赡养老人问题目前似乎还没有提到他们的议事日程上来,90后更别说了,还在愉快地啃老呢,她俩的孩子就是90后。再说他们认为去养老院、社区养老、抱团养老都可以啊,为什么非得居家养老?非得这样才能体现孝顺?累不累啊?如果不改变观念,无解。

精选阅读

牙科医生眼中的众生故事


一位从事口腔专业临床近三十年的口腔科主任医师,用个人的眼光打量着门诊室的一切,用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致与敏感,读着世间万象众生的故事。

让人不安的口腔卫生状况

今天星期六,又是八一建军节,还是我的专家门诊。一大早赶来浑身已经大汗淋漓了,一看电脑显示挂号已达三十多个,赶紧进入角色。

从电脑显示屏上我看到了两个名字,一个是马美丽,一个是马成功,这样的名字让我很感兴趣,简单、直接、喜庆,似乎一般人不会给孩子起这样的名字,那样直白,渴望美丽和成功。我直觉这两人是一家子的。

年轻的父亲带着一双儿女走了进来,父亲告诉我,女儿比儿子大一岁,一个上五年级,一个上四年级。父亲操一口地道苏北淮阴腔,卷着长裤的裤脚,穿着一件汗衫背心,这似乎就是进城的农民工形象打扮。两个孩子的口腔卫生都很差,而且都患有严重的龋齿。

“主任,碍不碍事?”父亲不停地问我这句话。对于这样的卫生状况我心里感到很不安。中国人口腔卫生习惯的普及教育太差了,有很多人几乎不知道如何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和方法,我不知道这样的教育是否应该走进小学课堂。国人的健康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社会的文明程度从龋齿的发病率上就可以看出来,而这一切凭我这一介牙医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

“去买把牙刷来吧!”我对父亲讲道,“今天我要教会你们一家三口如何去刷牙……”

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和方法是预防龋齿和其他牙病的最好手段。临床上很多人其实都不会刷牙,通常应该一天早晚刷两次,每次三至五分钟,刷牙时当用横刷竖刷相结合的方法,贴近牙龈,力度适中,切忌用力过猛损伤牙齿。

残根惹祸

昨晚中央电视台气象预报我们这个地区还会持续高温,于是我今天便早早地赶到了科室,尽管我知道高温并不能减少和阻止人们奔向医院的“热情”,我仍然希望病人的人数少一点,一是为我自己,我怕我的身体适应不了接待大量病人的工作量,毕竟是五十岁的人了;二是为了病人,病人数量多了,我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保证诊治质量。

一进科室,发现电脑挂号系统上挂号人数已经40了,我得赶紧进入角色。

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走了进来。“请问,看什么呢?”我问。

“看舌头,疼了好几个月了,我以为吃点消炎药就会好了,却一直没有好。”小伙子长相很英俊,要不是一脸的愁容,倒像年轻时的唐国强。“医生,我在网上查了又查,越查越害怕,我好像得癌症了!”小伙子满脸紧张地看着我,眼神中充满期待,仿佛把我看成了一根救命稻草。

我知道他刚刚说过的话的严重程度,在给他仔细做了口腔检查后,我意识到小伙子给自己的诊断似乎完全正确。我看到了他右舌口底有一个2×3cm的菜花状肿瘤,同时看到了他右下颌有一个残根,我知道一定又是残根惹的祸。面对如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我竟不知如何开口了……

“结婚了吧,夫人来了没有?”我问道。

“我老婆刚刚怀孕,在家保着胎呢!没事,有话跟我说,我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年轻人说着,眼睛一阵红,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把年轻人介绍给口腔外科的何博士后,我的心情一直沉重,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重视健康,把每隔半年检查口腔作为一种常规,该拔的牙拔掉,该补的牙补起来,那么可以避免人间多少悲剧啊……

祝福年轻人,早日康复!

争执不休的父子

这对父子第一次来到我面前的时候,我便心生同情和怜悯。“医生,我这儿子就想整牙,你看要不要整?”一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操着一口山东话,身后跟着一名中学生模样的男生,想必就是他儿子了。

“爹,俺要整!”还没等中年男人说完,儿子就插了嘴,满脸不开心地瞪了他爹一眼。儿子身材挺拔,五官端正,眉清目秀。

“你知道啥?整一下好几千块钱呢,我得卖多少菜才挣得回来!”父亲公然当着儿子的面说着这样的话。一点也不顾及儿子的感受,我在旁边似乎说什么也是多余的。既然家里这么困难,当儿子的该体贴做父母的,毕竟整牙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是为了美观,但前提是必须能承受一定的经济负担。

“我长大了以后还你!”没有想到儿子气呼呼地回了他爹这样的话。

“咱们听医生的!”爹冲儿子说道,把皮球踢到了我这里。

“那就先给我看看!”我仔细帮男孩看了起来。恒牙列,中性关系,前牙轻微拥挤,左上侧切牙与对应的下切牙呈反合,其他情况尚可。

“这事需要你们父子俩好好商量商量,等商量好了,决定做了,再来找我。反正我这儿随时欢迎。”我想我的回答应该让他们觉得满意。

目送两人的背影,父子俩一高一矮,一胖一瘦,边走边争执着出了诊室大门。

我猜想,他们经济条件差,不会再来了,除非儿子坚决要做。一般没有几个农民工舍得花钱给子女整牙的。

没想到,没过几天,这对父子又来了。“医生,给我儿子整牙。”父亲这回态度坚决了。

“得八千块,你能承受吗?”我赶紧把价格说清楚。

“中,儿子一定要,我也没办法!”父亲无可奈何地说道。

我注意到儿子今天一句话也没说。大概在家都商量好了。我便忙着给他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并约好了下次来的时间。

在预约的时间这天上午,由于路上堵,我迟到了半个小时。父子俩早就来了,默默地等着我,见我来了很高兴,竟没有半句怨言。我内心感到一阵歉意。这要换了别的病人早就等得不耐烦而开骂了。

“你上几年级?”我边做边问起儿子话来。儿子张着嘴发出“高二”的模拟音。

“为什么你父亲上次不答应这回答应了?”这个问题第二次我就想问了。我发现父亲的态度与第一次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上次跟他约定,如果我考了全班第一,就答应帮我做牙。”儿子很骄傲地说道。

我停下了手中的活,有点怀疑地问道:“什么,第一名?真的吗?你哪个学校?”

“是真的,我在班上是班长,期中考试全班第一名。我在瓜州中学,我们瓜州中学是四星级的。”儿子脸上洋溢着笑。

“好好学,将来考个好大学。”我平常最喜欢学习好的孩子,他们不仅听话,而且跟医生的配合也相当好。“你将来想上什么大学?”

“我想上师范大学,做一名老师,让更多农民工的孩子上到学。所以,我认为我的牙齿对于我来说很重要,这关系到形象美观和就业的问题。”

这样的儿子,一定是这位父亲的骄傲。我抬头看了看正趴着看我们的父亲。

中国有上亿这样背井离乡的人,为着心中的目标来到城里,他们经受着严寒酷暑,风吹霜打,日晒雨淋,有的甚至露宿街头,起早贪黑,吃尽了苦头,为了这个城市的美丽和繁荣,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岁月。

祝福这对父子能够早日实现他们心中的愿望,祝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作家的洞察力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从未过过完整的春节元旦这样节日的医生护士们,谁都不会去在意这个节日,不在意归不在意,日子总是在过。一大早,科室的男医生小赵史无前例地在微信群里发红包,让我们全科的八个女医生护士一天都洋溢在欢声笑语中。不仅仅是每人拿了3.88元的红包,更是有了集体被某个男人呵护的兴奋,于是我们几个大姐阿姨便把高情商的小赵的对象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从昨晚开始便有寒流回潮,天冷的同时还下着小雨,本以为这样的天气会阻止人们的脚步,没想到门诊人数丝毫没有减少。

作家顾坚陪同夫人来医院看病,顺道来口腔科看望我。我因忙于手中的活而无暇顾及他,甚感歉疚不安。

认识顾坚已经快半年了,曾给他拔了三颗牙齿。他虽人高马大,粗壮结实,实为一“胆小内秀”之徒,每次见我都似“胆战心惊”的模样,同时又很示好于我。其实我很明白,大部分病人讨好医生都是胆怯害怕的缘故,示好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释放、自我完善和自我壮胆的过程,医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往往非常愿意配合。一可以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二是增进患者与医者之间的熟悉和了解;三是为治疗的顺利进行开启了心理畅通的模式渠道。更何况大作家是何等聪明,他在我之前已完全掌握了医患关系的诀窍,我倒被他牵着鼻子走了。除了怕我再拔他的牙外,他在我面前已经表现得相当勇敢了。

作家到底是作家,很会洞察一切,并有超强的给患者心理减压的方式和能力。我虽然没有特意去听顾坚与患者的交流,可是我感觉到他通过讲述自己的拔牙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疏导即将就诊的患者的心理。似乎在他的“预诊”中,便得知几个患者的主诉都是要拔牙。今天很奇怪,半天下来,经他疏导的患者,治疗过程都很顺利,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他。也许在与人打交道上,作家更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洞察事物的能力,能够走进患者的心里。在征服疾病之前,彻底从心理上充分让患者对医生产生一种信任和依赖,这样的医患关系才是最佳关系。同时也为治疗铺平了道路。

我与作家顾坚通过几次就诊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医患关系,之所以今天要提到他,一是要感谢他今天的采风让我的诊室蓬荜生辉,二是让我悟出了一些道理,那就是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前提。

“女婿有没有义务养老?”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女婿有没有义务养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上看到有人抱怨。

他老家拆迁分了400多万,他用这钱在杭州投资了三套房子,现在一套自住,一套父母住,另一套出租。

他上班加房租,每年收入20万。但因为家里要养两个小孩,老婆暂时没有工作。

最近,岳父母忽然提出,十分思念远嫁的女儿,想让他把正在出租的房子腾出来,方便他们过来长住。博主老婆也觉得,自从自己出嫁之后,一直没能对父母尽孝,所以非常支持父母来杭州。

博主觉得很不公平:“这三套房子都是我的婚前财产,凭什么要给她父母住?”

除此之外,博主想的还很长远:

“如果岳父母来长住,意味着每年至少要少6万的租金收入,而且,岳父母的退休金总和只有一个月2000元,他们身体一旦不好,我该怎么办?”

看完这个帖子,我真的好心疼博主老婆:

且不说把父母接到身边长住,——这样的愿望太奢侈了。

她目前需要考虑的是,假如有一天,她的父母身体出现问题,老公又拒绝赡养,她是否有能力对父母尽到基本的责任?

如果一个女人嫁给三套房的男人,抚养两个孩子,都没有能力给父母尽孝,那么其他嫁出去的女儿,还有什么指望呢?

女人落到这种下场,真不如不嫁人不生娃,自己工作赚钱,好歹能照顾自己的爸妈,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

女婿有没有义务养老?

从法律上来看,标准答案当然是:没有。

同样的,儿媳也没有义务对公婆养老。

而现实却是,生儿子的父母,往往不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因为儿子有收入,在家里有发言权。

生女儿的家庭,一旦女儿为了照顾孩子,不去工作,在养老问题上就失了底气。

像刚才帖子里博主的老婆。

如果她不在家看孩子,而是选择出去工作,未必就拿不出钱来孝敬爸妈。

可照看孩子是她的责任,孝敬父母是她的义务,这两样东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她只能顾及一个。

“我抱起孩子,就腾不出手来抱一抱爸妈。”这是很多家庭主妇的窘境。

只要我们一天不承认女性的家庭劳动,这样的情况就一天不会改变。

如果我是那个女人,我会立马同意老公的意见:“女婿没有义务养老。”

然后乖乖出去找工作赚钱。

朋友前段时间吐槽,自己的岳父母太奇葩了。

朋友月收入税后七千,养了两个小孩,有房贷车贷,日子过得很紧张。

好在他父母退休,俩人有五千块的退休金,每个月会拿出一千帮他还贷。

去年,他的岳父母也退休,老两口退休金加起来,也是一个月五千。

岳父母退休之后,每个月都要买好几百块的衣服,还到处旅游。

所以他跟老婆说:“劝劝你爸妈,钱要省着点花,万一将来生病了,我们一时间没有太多闲钱给他们看病。”

其实,朋友的意思并不是担心岳父母将来没钱看病。人家自然能出去旅游,自然是准备好了看病的储备金,出去玩一玩,只是为了少生病。

他只是觉得不爽:“我爸妈为了我们,连短裤都要缝缝补补,岳父母凭什么到处玩?”

我没好意思告诉他——你过得不好,完全是你自己的责任,因为你在完全没有考虑养老的情况下,要了两个孩子。

我不是说月薪七千的人,不配要两个孩子。

而是说,他不得不承认,他在要两个孩子的时候,根本没有把两边父母的养老问题,放在考虑范围之内。

而且他也没有想到,将来自己老了,如果两个孩子都以为,自己有权瓜分父母的退休金,他的退休金够不够分呢?

世界上有两种家庭,一种是讲情的,一种是讲法的。

遇到一个讲情的家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一起赡养双方的老人。这当然很好。

遇到一个讲法的家庭,权利义务划分清楚,各归各家,各养各妈。这其实也不坏。

怕就怕遇到这两种家庭之外的第三种,一会儿讲情,一回儿讲法。

讲情的时候,他慷慨激昂:

“女人应当放弃工作,相夫教子,照顾公婆。”

“老人应当拿出退休金,扶持儿女。”

讲法的时候,他义愤填膺:

“我的财产是婚前财产,跟老婆没关系。”

“我是女婿,没义务赡养岳父母。”

这样的家庭,势必过成一锅乱炖,争吵不断。

好的婚姻,一定要谈钱。最好从一开始,就谈好将来赡养父母的责任划分。

如果一个男人认为,没有收入的家庭主妇,没有资格拿钱赡养自己的爸妈。

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少要一个孩子,甚至不要孩子,或者干脆不要嫁给他,赶紧出去工作,千万别做没有收入的家庭主妇。

真的,女婿没有义务养老。

这就像你没有义务为了谁,牺牲自己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莫言说:“这辈子,我只对两个人负责,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

能不能对得起生你的人,和你生的人,全看你自己。

众生喧闹、尘梦缭绕、唯我喜独欢


独欢,是一个人的热闹。独,有一点落寞,有一丝薄凉。欢,也不过是清欢,也不过是寡欢。

独欢,要的是沉静之味,要的是孤雅之趣,要的就是,心灵在不被打扰中,觅得大自在大快活。

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照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与蓬勃。

也就是说,只有独处,才能把迷失在喧嚣尘世里的自己给找回来。

其实,生活,为每一个生命都安排了丰盛的精神筵席,只有心灵快乐的人,才能回到它的原乡。

在我看来,一个人,能够独欢,一定是学会了精神厮守着精神,花开独妍,自嗅其香;一定是懂得了灵魂坐在灵魂的对面,把盏言欢,喜乐对酌。

独欢的最高意境是,生命在宁谧中躲起来,然后与另一个自己,在更辽远的宁谧中玩捉迷藏的游戏。

真可谓,天地空旷,生命独欢。

独欢的人,丰沛的心性,常常在寂静中,才能释放出真正的自由来。独欢与群体狂欢最大区别是,群体的狂欢,兴奋更多地流转在肢体和面目上,而独欢,则是在沉静中,获得心灵最大范围的奔放与逍遥。

独欢的人,也许幽僻,但一定明媚。因为独欢的人,一定是一个会玩的人。他们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让枯燥蓬勃,让寂寞吐蕊,让简单深刻,让宁静丰富,他们通过释放自己,进而让整个人生波光潋滟。

独欢是心灵的一种特别的盛开,生命,以这样一种春天的盎然气象,来体现自身的强大,进而对抗人生秋的萧索,冬的凛冽。

实际上,生命,若快乐,就是强大,若能不借外在独自快乐,就是无比的强大。

一个人,即便一辈子遭遇过许许多多的失败,若能始终快乐,便收获了生命中最伟大的成功。

我相信,每一个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一定是能够独欢的人。他们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喂养着自己的精神,强大着自己的灵魂。

这是生命的寂静独舞,这样的人,未必能战胜苦难,但一定能消化苦难,他们用微笑与坚毅,挣脱命运的束缚,搀扶着自己,走出人生的困境。

独欢,是生命的佛性。这样的人,是打不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