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青山尖下的父亲

青山尖下的父亲

发表时间:2020-08-20

【www.qg13.com - 父亲的情感语录】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青山尖下的父亲",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青山尖位于故乡的胡冲,因它的海拔高度在周围一片群山中数最高的,故名:青山尖。听老人说,以前的胡冲长满了森林,解放前那会是可以在里面烧木炭的;不似今天这般,大多地方都长满了刺(方言荆棘)和荒草,森林是很少能看见的了;懵懂的年代,因老家方言青和千近似,又以为是千山尖,直到读书后,偶尔的一次在阁楼上翻阅家谱,看到一张清乾隆时绘的故乡风水图,才知真正的名称!

青山尖和我们家有很深的渊源,儿时听村中的老人说,胡冲就那地风水不错,有山有水,村中一条经年流淌的小溪就发源于此;风水上又有九牛二虎拉青山之说;因过去我们家的光景在族里最为殷实,象民国年间的续家谱、建家庙等一些琐碎的,需要出钱出力的公众事宜都需太爷爷出面料理;象胡冲一些比较好的良田自然就是我们家的,青山尖当时是作为私有自留山一直是家里的桐油基地,那片桐树直到58年大炼钢铁才砍得光光,曾祖母去世后因为还是不放心那片林地,要求葬在那儿,从爷爷、父亲、到我们这儿每年的清明、冬至、除夕的早上都会去给曾祖母上坟,以后陆续添了爷爷、奶奶、父亲、堂太爷爷、堂爷爷奶奶的坟茔。

父亲在世时,每年除夕的早上,都带着家里男孩去给祖先上坟,最后一次是在十六年前的除夕,父亲拖着一条中风后不灵便的腿,踏着胡冲未完全化净的积雪,拄着一根棍子走在前面,象从前那样给我们指点这儿埋着家里的哪位祖先,那儿埋着哪位,他的人生经历如何如何!小时候不懂事,对他的这种唠叨只以为是一种迂,却想不到那位曾经鲜活的祖先与今天的我是怎样的血脉相连。wWW.qg13.COM

直至今天我仍能清晰地记住父亲去世前的那个冬天,走在回家泥泞的田间小道上,中途碰见父亲一拐一瘸的、拎着个十斤的大油壶去几十地外的油作坊去打菜籽油,我说我去,他一边甩开我的手,一边用中风后常人难以听懂的话说,天冷,快回家去歇着!望着父亲那穿着深蓝色怩外套、黄绿色的旧军裤、黑色的雨靴的背影,满头的白发随着一阵阵的寒风忽高忽低时,泪盈满了我的眼眶!回家时姐姐说,父亲把你经常睡的那张床收拾好了,看着叠的整齐的棉被,现在回想起这是父亲最后一次为我铺的床;父亲不到天黑就回家了,十几里的山路,腿脚不灵便的父亲这么快就赶了回来,不知病后的父亲,为了急切见到外出的儿子付出了多大的艰辛!

十六前的那个春节,母亲不停地唠叨儿女该怎样孝顺父母,家里的哥姐在过完初二都走了,不懂事的我也跟着去那个县城寻找生活的方向。夜宿父亲在街上留下来的房子里,清晨一梦头发从左到右瞬间全白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楼下听见姐夫喊,父亲中风复发了,天插黑回到家时,父亲已深度昏迷,原来父亲是一直等我回来,晚九时,在我的怀抱里,父亲最后一次睁开双眼,用微弱的眼神看着我,一滴泪顺着他那满是风霜的脸上静静流下,紧握的手逐渐变凉,父亲永远合上了双眼!

父亲去世后根据他的遗愿,葬在了青山尖,和曾祖母、祖父为伴,直到2003年将奶奶的坟也迁葬在爷爷的身旁!以前每每回家,走在那条蜿蜒的山路上,很远就能看见青山尖下那个一抔黄土的新坟,这么多年没有在除夕给父亲上坟了,也没有时间在清明或冬至时回去过,听哥姐说,青山尖已不似过去那般长满了野草和刺,那里树快亮林了,远望父亲安睡在青山中,心中竟莫名的想要哭泣!

扩展阅读

青山草


这是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件事了,我那时在总参所属的一支通信部队的连部当文书,与通信员住在一个房间,还是同年兵的老乡,这在忌讳老乡关系的部队里是极为少见的,因特殊需要也有个例。因了这层关系,我便与通信员更熟稔起来,对通信员发、取信件就很了解,有时还帮通信员去取、发信件,每天全连的报刊、信件都经过了我的眼睛过滤。

一次,通信员从团部收发室里取来满满一包报刊、信件,正慢慢梳理着发到各排、班。突然,他在一封信上僵住了,不由蹙起了眉头,接着便问我:邵文书,咱连还有叫青山草的?我说:哪有叫这么古怪的名字的?你看,这信封上就这么写着。我接过信一看,可不是,在信封收信人的位置扭扭捏捏地写着青山草三个字,我和通信员都开始纳闷了。

我那时已在连部当文书一年多,通信员比我进连部的时间还长。老兵复员后,全连只剩下七、八十号人了,我俩没有不认识的,几乎都能叫上名字来,可从来就没听说过青山草这个名字。因当文书的职业敏感,我就拿出了连队花名册,和通信员头碰头,把连队的花名册从头至尾查了个遍,也没有这个名字。查完了名字,再一一对照着查来信地址,这才发现,跟六班长刘青山的地址几乎一样,是一个乡的,只是村庄不一样,这就有了个大概。于是,通信员就带着信去找姓刘的六班长。

刘班长原在十一连当班长,还当过一个阶段的代理排长,因连队解散,他和一部分干部、士兵就合并到了我们八连,为了照顾他的情绪,连首长对各班长进行了调整,让他当了六班长,这班长看起来是个兵头将尾,当不当班长就是不一样,从情绪上就能看出来。

话归正传,通信员拿着信噔噔噔跑到二楼,找到了刚施工归来准备洗漱的刘班长,刘青山一看信封,便明白了八九不离十,也顾不上洗漱了,又迅速折回班里,急匆匆打开信一看却又怔住了,因信的开头是:亲爱的山草:你好!

原来,刘青山当兵已到了第6个年头了,已经25岁,还没有对象,步入了大龄青年的行列。大凡当过兵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当兵的,除了身体有缺陷的,找对象虽不像六七十年代那么容易,可也决不是什么困难事,像老刘这种情况就是因部队的特殊经历,一年一年把年龄拖大的。

当年,刘青山高中毕业只差几分没考上大学,就发誓去当兵。刚刚过了几个月,就听说来了招兵的,刘青山连考虑没考虑就报了名,注意一定,到部队去考军校。入伍前,刘青山家简直是被踏破了门槛,他家里虽然不富裕,但刘青山人长的精神,又有才气,东庄西疃前来说亲的有十几个。有的考虑青山当兵一去就得几年才回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不如趁早下手,二十郎当岁,也正是谈对象的年龄段。那时在农村找对象,都挑选媒婆来说媒,一是看媒婆能不能说,再就是了解她说成了几合媒,这就是看她的嘴上功夫,有的还老早就叮咛,说成了媒给你送个大猪头,说实话在当年这媒人礼就算够厚的了,媒婆们也都很满意说媒,不就是动用一下三寸不烂之舌吗?也不能失去什么,反而赚个大猪头吃,这样,争着当媒婆的很多,都四处炫耀着自己的嘴上功夫。

大概托人到刘青山家去说媒的十几个,一个也没说成,有的认为是媒婆不中用,于是就接连换了一个又一个媒婆,结果一个个都不行,都不知是什么原因,有的就怀疑这、怀疑那。有的一看一厢情愿没有用,就直接打消了念头。其实,刘青山自己心里有底:到部队考学提干后,找个吃公家粮的,刘青山带着一种自豪感到了部队,火热的军营生活使他成长进步很快,凭着他高深的文化知识、勤快能干的作风、诚实的为人,下连队第一年就当上了副班长,战友们都为他高兴,认为今后转个志愿兵脱离农村是没有问题。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刘青山一直把自己的想法埋在心底,一边配合班长抓训练、抓内务,一边熟悉着高中的知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部队还没恢复考军校,只设立了教导队,刘青山当兵第二年,以全团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教导队,他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心愿。

两年的教导队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刘青山万万没想到,教导队毕业并不直接提干,而要看个人的现实表现和实际带兵经验,刘青山又回到了他原来的连队,升了半个格,当了个兵头将尾的班长,而他实指望教导队一毕业就穿四个兜,这下对刘青山的打击太大了,工作上情绪低落,从教导队毕业,军事理论水平是提高了,但带兵经验却落伍了,远不如部队土生土长的更适用,这样以来,班里的工作始终处于中游水平。一年一年过去,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可年龄渐渐在变大,转眼到了第6年,这时,多数从教导队毕业的同学都提了干,个别没提干的学了专业技术也转了志愿兵,而刘青山依然当他的老班长。他心想:命运就是这样来捉弄自己,提干因各种原因无望了,转志愿兵又没有技术,将来只有复员回家了,来到部队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

想到这,刘青山突然考虑起自己的心事来,自己为了提干,左等右盼,连婚姻大事也给耽误了,至今还没有对象,当年向他提亲的姑娘大都结了婚,只有个别条件差的还没嫁出去,这时把他父母急坏了,再不找的话,连条件差的也没有了,二老左打听,右打听,终于给他物色了一个,虽说初中还没毕业,文化水平不高,不过脸蛋长的还说的过去,他父母悬着的心总算落到了一半,匆匆用挂号信给他寄来了女方的照片,告诉了姓名,就让他主动跟女方通信联系。

部队谈对象唯一的方式,就是用信来交流感情,表达爱意,刘青山就给他未见面的对象去了第一封信,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感情,他洋洋洒洒写了七八页信笺,真可谓上下卷,在信的末尾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为了显示自己的谦虚,在名字的后面又加了一个草字,这样就写成了青山草。再说他这个未见面的对象,本来文化水平就低,再加上在农村日出而力、日落而息地一天天干活,原来认识那几个字早伴着粘粥喝了,根本不懂青山草的原意,认为青山草就是她刚谈的对象,于是,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这段故事。

草尖上的秋


秋到了,园子里的草像是疏狂的草书,疯了一样的乱长,顺着,倒着,仰着,卧着,长得很蓬勃,很率性,很畅快,也很淋漓。这幅疏狂自然的样子很容易使人想到一种醉态,或者使人想到一种无拘无束,无羁无绊的抒情状态。也许秋的状态就是从草尖上逐渐深入的吧。

如果不信吧,你试着沿着园子边走,一定会听到那唧唧唧唧不息的秋虫的深情地鸣叫的。时序轮转,蝉声渐渐从密枝浓叶里衰落,你方唱罢我登台,大自然却又把这庄严的舞台交给这一片草地。

仔细听,你一眼望去,看不到一只虫子,但耳边听到的却是千军万马般的轰鸣,这秋虫的鸣叫竟是这样的汹涌澎湃,令人始料不及。然而,当你驻足倾听这绝世的音乐是从地下的草丛里发出时,你是不是有点悲秋的情怀,或发一点美人迟暮,壮士扼腕的感慨。但是,不急,难道你又从这汹涌澎湃的秋虫声里没有感到一种豪放旷达的胸怀?难道这秋虫的声音不像是秋天里正在上演的一场大型的交响乐吗?是的,一场威武而雄壮的大型交响乐正在这草丛里演奏,在这草尖上散发。于是,秋意倍加浓厚了。

当你试着从这草丛里经过,鞋子淹没在深深的草丛里,迈开一步,就会惊动潜伏着的许多秋虫,它们也许会一个个慌乱的蹦跳出来,四处奔跑;这些秋虫里自然少不了那些和草一样颜色的威武的螳螂,黑色的蟋蟀们,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虫子。也许秋天是属于它们的,它们也是秋天的主人。然而,当我们静静地看着那些惊慌四散的螳螂们,蟋蟀们时,也许我们在它们的眼里就是一位不速之客,不该打扰它们宁静的生活。因为这是一片草的世界,也是一片虫的世界。

草的疯长蕴藏了虫,而虫的嘶鸣告诉了我们不必到远处寻秋,秋就在这脚下的草尖上。世界宁静了,没有一只蝉叫,没有一只鸟鸣,耳边只传来这一阵阵汹涌而浑厚的虫鸣声,威武而雄壮,激烈而奔放,一如那狂放的草一样,也如那草原上奔放的野马一样,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这不是秋声吗?难道秋声就只是叶子簌簌的降落的声音吗?就只是让人悲哀的声音吗?不,眼前还有这豪放的音乐,还有这汹涌的浪潮,还有这听起来让人产生壮美的情怀的声音。而这些,都离不开草。

更妙的是,始料不及的正在看秋,天空却是秋云漠漠,薄暮冥冥的样子,还来不及加衣,淅淅沥沥的雨就下起来了,一场秋雨一场凉,可正是真理。不说人在雨中有点哆嗦,就是刚刚还在耳边演奏成一派雄壮的乐曲的秋虫鸣声也戛然而止。于是,人和秋虫一样匆匆躲避起来。耳边只听得秋雨的淅淅沥沥的声音,这声音,点点滴滴,有的敲打在屋外的檐棚上,听起来还真有点像江南的评弹一样,温温柔柔,依依呀呀的。

寂静了的秋晚就这样沐浴在了一层朦朦的秋雨之中了,秋虫是寂了声的,再不演奏。于是,恋了秋草的人儿撑了一把花雨伞,穿了加衣,就站在园子旁边看那雨中的秋草,草有何看头,无非是有点儿诗人气息的人儿恋着秋罢了。雨何时停止,直到雨伞上再听不到秋雨的平平仄仄的韵律的时候,收了伞儿,准备转身回房的时候,园中的草间突然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啼鸣声,这一声打破了秋晚的安静,也打破了秋虫的哑然失声,于是,渐渐地,这雄壮的音乐又从草尖传来,把这寂静的秋晚重新装扮的韵味十足。

于是,在这浓厚的韵味里,秋天何时渐渐衰老,天地何时渐渐寥廓,枝叶何时渐渐稀疏,老屋何时渐渐苍凉,诗人的作品何时渐渐深邃,都只好从这草尖上去找了。

青山鸟鸣脆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鸟儿,羡慕它们有一对可以自由翱翔的翅膀,喜欢它们在树枝上唱歌说话,每当它们歪着脑袋看我们的时候,我都觉得它们若有所思。它们的叫声总是能吸引我去聆听,去揣摩。总是想为它们的叫声配上我们人类的语言,我想,不仅我有这个爱好,肯定我们的老祖宗们也有这个爱好。而且地方不同,口音不同,配的音也不一样呢。不信,你听那布谷鸟的故事。

在我小学时候学的一篇课文里面给布谷鸟的叫声是这样配的音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个配音来源于一个传说,传说有个小媳妇比较懒,做什么事都不急不忙。家人告诉她种地要根据节气,在节气上把该做的农活做好做完,否则会被老天惩罚没收成,没吃的!可她偏不信。话说那一年小满要到了,大家都在拼命抢收小麦,并抓紧插秧。可她偏不着急,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做活也不急不慌。她的公公婆婆都催她快点,可她就是不买帐。眼看小满节就在眼前,她们家的麦子还在田里。结果小满节那天就开始下大雨并涨水,一连好多天,把地里的小麦全部损毁了,而且因为连续下雨地没腾出来也无法插秧,错过了节气。那年她们家颗粒无收,全家人相继饿死。这媳妇死后就变成布(包?)谷鸟专在小满前后催促人们赶快收小麦插秧,不要误了节气,象她那样落个饿死的下场。这是书上流传的故事。可是我的家乡对它的叫声却是另一种配音,根据它的叫声高低和抑扬顿挫,配上我们的家乡话是这样的火烧包谷(读割),火烧包谷。意即用火烧的包谷很好吃,快点吃火烧包谷。另一层意思就是这种鸟叫的时候就可以种包谷了。也有节气提示的含义。从小到大我都坚定的以为这种鸟说的就是叫我们吃火烧包谷。我也是跟着它们喊着火烧包谷渐渐长大了的。可是最近我到了我家乡邻县听那里的人解说这种鸟说的是光点(只种)包谷(读阁),光点包谷。说是一个小媳妇喜欢吃包谷,叫她的公婆只种包谷不种大豆,她的公婆却不同意,一定要种一些大豆,结果小媳妇急死气死,一直吵着光点包谷。你看,同样一种鸟的叫声,竟然有这么些不同的配音,这些配音用当地话来配上鸟嗓子叫,真是惟妙惟肖。

我们家乡在春夏交际的时候回会出现好几种有特色的鸟叫,除了上面提到的布谷鸟,还有端阳鸟,会在端阳节前大喊五月端阳,五月端阳,提示人们端阳节要到了。端阳过后渐渐地就不会再叫了。布谷鸟和端阳鸟声音高亢悠远,会传得很远,当你早上在床上醒来或者晚上正要入睡,都能听见它们的声声呼唤,亲切而安稳。山林中有一种一连串怪叫的鸟儿,叫声听起来就像在用我们的家乡话激动地喊嫂嫂乖嫂嫂乖嫂嫂乖嫂嫂怪(有说坏的),这种叫声只能在山林中听见,声音尖利短促但是传播不远。这个叫声配有两个故事,一个是姑嫂婆媳家中斗智的故事,有点谐趣。另一个说的是狠心嫂子害小叔子的故事,有点悲情。这种鸟叫声会一直持续到初冬种小麦的时候。为鸟配音的所有故事,无不是讲的那说着提示或警示语的小鸟是人生前受了教训,死后化为小鸟,用自己前世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提示后人注意,不要犯错,真可谓是教训深刻意义深远。

现在又是小满刚过,快到端阳了,在这样的时间段,万物生气盎然,又从容不迫:麦粒饱满水稻插,蚕结新茧桑葚熟,菜籽舂油野菜秀,又是各种鸟儿大显身手的时候。如果你在晨曦微露的早晨,或者一场雨后,又或者日落西山的黄昏,到山林中去走一走,保准会听到东山有鸟儿悠悠地喊火烧包谷,西山有鸟儿尖着嗓子叫五月端阳,你忍不住尖着嗓子学着鸟儿的腔调和着它们喊火烧包谷,五月端阳。你正得意着时,突然你背后的树林中扑凌凌地发出一连串的嫂嫂乖,嫂嫂歪,嫂嫂坏,那坏字拖得老长,最后似乎断了气嘎然而止,你先是吓了一跳,最后忍不住笑了,想这什么怪鸟,用得着这么不要命地叫吗?于是又忍不住要学学那嫂嫂乖了。你还没学完,左边有叫叽叽的,右边又响起喳喳,你觉得忙不过来了,便停下来听,会发现还有很多平时没注意到的叫声,它们把山林弄得又清远又热闹。还有一种鸟叫请水鸟,它总是在下雨前几天会用甜而低的声音在背阴的临水沟的草丛中咕咕咕,咕咕咕的叫,最后的咕是第二声,拖得老长 , 老人们说这是请水鸟在请水,天要下雨了。

可是这么些鸟的叫声我们虽然很熟悉,但是却很少看见发出这些叫声的鸟长什么样子,是真正的只闻其声,不见其身啊。原因自然是鸟儿们那人类无法企及的飞行本领,它们小巧的身子在山林中自由飞翔,你刚才听见它在背后开始叫,还没结束,它的声音却已划过天空拖到对面山林中了。除了你的耳朵能享受它们的天籁之音外,你的眼睛很难幸运地觅得它们的影踪。即使偶尔在附近的树枝上看见它们的身影,未待看清它已疾快的地飞走了,你只能眼巴巴地看看它们往哪个方向飞去了。耳朵里是它们留给你清脆地叫声。于是,你忍不住发狠地跟它们较着劲地喊火烧包谷,五月端阳。

这时候的你,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一只逍遥快乐的小鸟,忘了尘世的烦恼。这就叫青山鸟鸣脆,声声叫人醉。悠游山林间,留连不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