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爱生气的女人不可爱

爱生气的女人不可爱

发表时间:2020-08-20

【www.qg13.com - 不可挽回的爱情】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生气的女人不可爱,欢迎阅读与收藏。

很多岁月总是会在那里慢慢积累,人似乎是在那里慢慢变老,却不知是否会变得成熟。

不知从何处听说,一个成熟稳重的人,是淡定从容不迫的,但是,她却做不到,年纪在那里慢慢变大,情绪似乎越来越崩溃。

人际关系还会在那里纠结,似乎还会再去有羡慕嫉妒恨,告诉自己要努力宽容。

在压抑和满心不悦的时候,或许适当一笑会好很多。

也许当周围人说的话有些刺耳的时候,或许本人却没有那个去针对你的意思,她只是每一天都在恐慌之中。

在恐慌与害怕之中,要努力去淡定,却安静,有些时候,又太容易在那里生气发火,只能怪她不够释怀。

初冬的岁月里,这一年快要到年底了,要去温柔,要去宽容,要去学会心宽体胖。

是否是她年年纪在长,心智还很不成熟,她忘记了微笑,她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那些针锋相对的话语。

是无意的话语,还是有意的话语,为何她会听得如此的难听和刺耳,或许是她想错了。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与周围人相处,或许,她的自我真的很重要,往后的岁月里,她还在努力学着成长。

放宽心,好好哎自己,宽容对待别人。

或许周围人没有她想得那么恶毒,是她想多了。

她告诉自己不要没事找事得给自己添堵。

莫名生气的容易生气的女人是不可爱的。

相关推荐

我们不可爱了


曾经看到一对小孩,玩着玩着就吵架了,其中一个气鼓鼓地说:哼,再也不跟你玩了!然后,收拾好她的玩具,就离开了。另外一个也毫不服输地说:我才不想跟你玩勒,小气鬼!还做了个鬼脸。

当时看到那一幕,我只是笑了笑,心想这些孩子啊,真是一点小事就能闹翻不过没多久,那个离开的小孩又拿了一个新玩具出来,还一脸兴奋地跑去对另一个小孩说:阿琪,你看我的新玩具!另一个小孩也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回应道:哇,好漂亮,我能和你一起玩吗?结果两个人又手牵着手玩新玩具去了

难怪小孩都那么可爱,因为他们的世界太单纯了,气话就是气话,转瞬就能忘掉,然后还能像以前那样做好朋友,而大人们则相反,表面上好像什么也没改变,但内心早就渐行渐远。

朋友前段时间去跟相亲对象见面了,由于疫情缘故,两人之前都是线上聊天而已。但彼此是看过对方照片的,似乎都有些意思,聊天的感觉也不错,所以就约出见面了。朋友和那男生见过后,觉得有发展的可能,只是那男生却再也没有找她聊天了。她很困惑,不知道自己要不要主动。我反问她,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你会不会忙到连发给他信息的时间都没有?朋友反驳,或许他不知道她有没有意愿而已。然后我鼓励朋友,主动去找那个男生,结果朋友说和他没说几句就结束聊天了,好像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暧昧氛围。然后一天天的,朋友还在等那个男生的信息,但那男生就像消失了一样,再没出现过。

朋友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之前在线上聊挺好的,而且也是看过照片的,难道是因为真人和照片相差太远?还是那天没表现好?她不断陷入这样的疑问当中,我说要不你直接去问清楚?可是,好像也没有这样的必要吧!

因为回过头,看看我们自己就知道了,喜欢就会主动,想念就想联系,而那些不主动,不联系,不就是答案吗?我们才不会再像小孩那样幼稚,说什么我不跟你玩了,我要走了之类的的话,成年人的道别,都是悄无声息的,慢慢疏远的所以,我们才都变成了今天这样,不可爱了。

为什么你家的孩子总爱生气


邻居家阿姨总向我这样抱怨她家小姑娘,就不明白她家孩咋那么事多,总爱生气。我笑着对她说:下次再生气,你装作不知道试试。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家,每次我小弟有什么反常的行为,当然大部分是不吃饭的表现,我妈就会回想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然这事肯定不会是多大的事,要不然也不至于再回想几分钟。终于回想起来了,哎呀,好像是吃饭前他爸教训了他几句,终于找到原因了,于是便又哄又劝,顺便把之前引起他生气的事重新回顾一下,当然那件事与不吃饭事件联系在一起纯属我妈的猜测。

于是我妈的生活不断上演着事后感叹与下一次故事的重新上演。哎呀,我那可怜的妈妈始终不明白原因在哪。

记得以前曾经看过一篇关于育儿方面的知识,是这样说的,当小孩哭时大部分家长会从床上抱到怀里哄,哄好了不哭闹了便又放到床上,这样做正好是错的;而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哭闹时就把放回到床上,什么时候不哭了,再抱起来,这样才会造成一种心理效应:不哭听话的孩子才会得到父母的关注与爱护。当然相反的做法自然会造成相反的心理效应。

大小孩和小小孩其实都一样,不信,你试试。

不懂事的女孩,一点也不可爱!


一。

我相信大部分女孩从小就被教育要懂事,要懂得为他人着想,但极少有父母教育自己的女儿要懂得尊重自己的情绪。

而不是一味懂事成为别人情绪的傀儡!

今天马思纯首谈自己得抑郁症的始末,视频不长大概7分钟左右,但从一开始我就莫名的能感同身受。

她说:我现在敢生气了!这听起来没有特别了不起,但对于一个过分懂事的人来说真的很难。

在一个以听话为主旋律的童年教育中,我们被教的最多的就是让字。

年长的就一定要迁就年幼的,自己的事情最好不要麻烦到别人让别人为难,一定要成为一个让人喜欢的人,所以我们总在不停地为难自己。

马思纯提到了一个上厕所的问题,她说在高速上内急的情况下宁愿自己憋着也不会告诉司机她想上厕所。

就因为担心师傅麻烦,担心师傅怪罪她事情多,所以隐藏了自己的情绪。不得不说这就是懂事教育的产物。

之前蒋方舟在《圆桌派》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她说有一次幼儿园放学的时候,老师打扫好了教室卫生把凳子全都架在了桌子上。

但那时候她已经憋着想上厕所很久了,又担心自己走过这条被打扫过的路会被老师讨厌,所以她懂事的憋到了妈妈来接她。

她说小时候的自己就是讨好型人格,一切标准和原则的前提就是怕别人生气怕别人讨厌自己。

所以总是把别人放在第一位,自己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这几乎是所有懂事女孩的通病,思维方式和性格逐渐被懂事和听话裹挟着往前走。

当这些声音道德绑架我们的时候,我们自己还没意识到就已经成为了懂事的大人。

二。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父母该不该教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

这个标题其实问的就是弟弟还小不懂事,那稍微懂事的哥哥该不该做点牺牲呢?

当然不该了,我们前几十年的教育都是礼让和牺牲,甚至统一了话术:你是哥哥(姐姐)你要懂事让着点弟弟妹妹。

彷佛大一点的孩子做退让就是应该的,不做退让就是不懂事!

懂事几乎成为了我们童年听过的最好的夸赞,可是作为孩子我们为什么必须懂事呢?

我们也会为弟弟的无理取闹感到恼火,甚至会为父母的偏爱感到失落,但这所有的归因并不是我不懂事,而是教育过程中父母只会用你懂事点来打发所有的情绪。

所以作为一个家里的老大总是会自带责任感,这不是懂事教育的成功,反而是失败。

老大是在不断地被灌输你是个大孩子的情况下一步一步从失望到自责最后被迫地成为了一个牺牲者。

几乎无一例外的,每个家庭里地老大都带有牺牲感,从牺牲父母的爱和关注开始,老大为了重获父母的关心,就会按照父母的意思变得懂事和礼让。

这也就不怪我们为什么长大了总是在委屈自己,连上厕所都做不到想去就去,因为懂事文化从小扎根在心底了。

我们默认懂事才能讨别人喜欢,我们默认不麻烦别人才能不被讨厌,我们默认为他人着想才是好孩子。

但我们唯独忘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不懂事?我们明明也是有情绪有需要的孩子,我们也想被理解,被宽容。

一味忍让到最后,看起来是十分懂事了,但我们也失去了作为人的灵动和自由。

为什么近些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因为太多从小懂事的人长大了才发现自己病了。

这种情绪上的延迟满足拖久了真的会生病,有的人甚至因为不能实现情绪上的自洽而选择离开。

三。

小时候我们的懂事是一种讨好式的选择,长大了的懂事就变成一种习惯了。

前阵子货拉拉女孩跳车案闹得沸沸扬扬,除了有人谴责司机说话态度不好以外,也有人说女孩要是肯出一点搬运费说不定就不会发生这桩惨案了。

但我却从中看到了一个23岁女孩一如既往的懂事和坚强,她一个人先后15次从一楼夹层搬行李到车上,就是为了省下一点搬运费。

但凡女孩不是刚出社会不那么拮据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更轻松点的方式。

毕竟没有那个女孩想天天累得跟狗一样,但懂事的女孩会。

她们会愿意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别人,她们会愿意自己吃苦也要省下搬运费。

我们都曾初入社会,面对高额的生活成本我们也曾手足无措,但我们也会按照自己的方式节约生活成本。

我们谁没有被教育过:钱要省着点花,要花在该花得地方!

如果可以对话,我会劝这个23岁的女孩:叛逆点,不要这么懂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几百块钱什么时候会要了你的命。

我们节约,我们礼让,我们甚至牺牲自我情绪不就是因为我们缺乏被人讨厌得勇气嘛?

我们总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大家都有话语权,都可以进行自由表达。

但我们也总说要做自己,不在乎别人的流言和眼光。

归根到底是我们得和之前价值体系里得自己和解,我们得承认自己过分懂事了才能放飞自我。

有一句话特俗但也特鼓励我: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得你们都能开心但不必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