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踏着月光回故乡

踏着月光回故乡

发表时间:2020-09-04

【www.qg13.com - 月光情感说说】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踏着月光回故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住在这高楼耸立的闹市,感觉月亮很容易被这些钢筋水泥遮挡挤压,它瘦瘦扁扁,毫无生气,时隐时现,摇晃欲坠,能多看几眼都是奢望。因而,常常念叨故乡的月亮。故乡的月亮,又圆又大,充满诗意与灵气,让人感到亲切与怀念。这次回故乡,让我深深地体验了一次故乡之月的静谧与神韵。

凉爽的秋夜,月亮早早地挂在树梢,静静地挥洒着泛金的光芒,散发出凉悠悠的灵气。行走在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上,圆圆的玉盘,仿佛会跟着你的脚步移动,走了很长一段路,你会发现月亮还是忠诚的跟在你的身边。就这样牵着月亮的手儿,哼着舒心的曲调,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完全没有了白日里坐在空调车里也感到的那种炙热之感。充满灵气的月光把高低错落的树影如图画般的描绘在石板路上,曼妙无比,令人浮想联翩。沐浴在如此宁静的的月光中,身心自然舒坦,此时,你会觉得月光如诗如画,圣洁灵气。远处偶尔传来了几声梦呓般的狗吠,近旁的草丛中虫鸣如吟,小溪边天籁般的哇声时起时落,此时,流淌的月光更像音乐的旋律,弹奏出乡村的幽静与神秘

城里的月亮,被林立的高楼大厦挤得扁扁的,完全失去了灵气。它的光芒,被精美的装饰灯追杀得四处逃窜,即使偶尔露一下脸,也散发出浓烈的汽油味。它的清辉被霓虹灯淹没得若有若无,即使偶尔爬上窗台,也被吊灯壁灯淹没。它的身影被卡拉ok吼到云层中不停地颤抖,它的灵气永远也穿不透厚厚的窗幔。总感觉城里的月亮缺少情趣,在高楼的映衬下,变得小小的,瘦瘦的,很难露出真诚的笑脸,让人看到它,十分压抑!只有故乡的月亮,大大的,圆圆的,原汁原味的照在人们的心里,那千尘不染的光芒,静静地洒在床前,让疲劳的人们平静地酣然入梦,仿佛安然地熟睡在母亲的怀抱中。

时光如梦,再也追不回。行走在这样梦幻般的月光中,重温那时的春夏秋冬,别有一番滋味。

春天里,故乡的月亮,带着青草的涩味照在女孩的心里。当大地刚刚开始回暖,百草丛生,树儿的枝头开始吐出鹅黄的嫩芽,你看那天上的月亮,它用空灵的光芒细心地抚摸着这些新的生命,好像要把自己一生的理想与愿望都托付给它。依在窗前读书的女孩,幻想着高中马上就毕业,考入城里面的大学是她一生的梦想。此时,女孩的思维借着月光的引力散发,她仿佛来到繁华的都市,行走在充满幻觉的霓虹灯下。依偎在窗前的月儿,就这样默默地陪着充满青春期幻想的女孩。此时,只有月儿才理解女孩的心思。

夏天里,故乡的月亮,带着稻谷的清香照在父亲的心里。丰收的时节就要到了,行走在田间陌上,身边的谷穗被皎洁的月光抚摸着,发出窃窃的私语,那其实是父亲的心声。就要丰收了,辛勤的汗水就要变成金钱了!父亲仿佛看到自己住了三四十年的老屋,就要变成一幢小洋楼了!此时的月光,照在父亲的心中,他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是啊,盖房修楼,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此时的月儿悬挂在树梢,陪着父亲遐想,只有月儿明白父亲的心事。

秋天里,故乡的月亮,带着莲子的芳香扑进母亲的怀里。在月亮高悬的夜晚,母亲就坐在院坝里,一边纳鞋底,一边与邻家大妈唠嗑着家长里短。又圆又大的月儿像一盏明灯挂在天空,晚风送来荷塘里青莲的幽香,荷塘里的莲花已经结籽了。她知道,儿女长大了,就要离家高飞了,心中虽有万般不舍,还是不断地给女儿准备着一双又一双鞋子,生怕女儿忘记了回家的路。她的心中是一阵酸楚,一阵甜蜜。此时的月儿又圆又亮,散发着迷人的清辉,只有月儿懂得母亲的心情。

冬天里,故乡的月亮,带着雪花坠落的期盼撞击在外婆的心上。寒冷的夜晚,月亮无声地在窗外行走,外婆常常让母亲掀开窗帘,张望着窗外石板路上厚厚的积雪,她多么期望那洁白的雪花上有一长串活泼的足印,她在等她的孙女回到她的身边。她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睡梦中也在叨叨着孙女的小名。那一年,外婆带着没有看到孙女的遗憾,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离开了我们。那时,我在心中不停地祈祷:月亮啊月亮,让我快快的回到外婆的身边。

想起从前,只觉得有月亮的夜晚最开心,大家可以在老槐树下捉迷藏,在院坝里追逐嬉戏,玩得很开心。只是对明亮而有灵气的月亮,常常是熟视无睹。离家多年后,才感觉到故乡的月亮是那么的亲切。

天上挂着月亮,一个声音在耳边回荡:归来吧,归来吧。我想,那些远离家门的游子,也许梦中都会踏着明亮的月光回家吧

延伸阅读

故乡,那一地月光


几度秋凉几度落花,皱纹也在不经意间,悄悄的爬上了眼睑和面颊,深深浅浅的留下了岁月的刻度,在一些白发的映衬下,更是平添了几许沧桑。随着年龄的增长,怀旧情结也随之而来的叠加。

人到中年,总是喜欢徘徊在一些曾经的过往里,想一些人和一些事,或忧或喜的断节残章,都能在尘封的记忆里捡拾起来。每翻阅一页,便如回到旧时岁月,个中滋味值得细细品读。

时近中秋,见到临街商铺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月饼和各式礼包,节日氛围便会在眼帘里晕染得愈发浓厚起来。

我最怀念的中秋节是在乡下老家的,城市里的中秋节,总是感觉有沥青和铁锈的味道,也许是生活在钢筋水泥和假山假水的环境当中久了,这种感觉一直挥之不去,持续至今。

乡下的中秋,是含着泥土和青草,还有随风飘来的庄稼成熟以后的那种甜香的味道;有豆荚的,玉米的,甜瓜的,稻子的那时,外祖父外祖母还健在,那一年的中秋,母亲便带着我们几兄妹去老家过节。行走在乡村的土路上,脚掌会有说不出来的舒服,现在想来,也许是身体更接近了土地的原因吧。

老家有一条蜿蜒的小河,横卧在村口,水流潺潺,清澈可见各色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满了河底,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的闪烁着宝石一样的光泽。传说几百年前,这条河里盛产沙金,蜂拥而至的大批淘金客遍布河床,把河里的沙子都筛到了岸上,鹅卵石便成了唯一的河床底色。

河水里会有通身透明的小鱼和黑壳黑甲的小龙虾,追逐嬉闹着,若听到一丝声音,便会藏匿于石底。每每行到此处,我们便会央求母亲停下脚步歇一歇,用双手掬起一捧水后一饮而尽,那种清凉的感觉会遍布四肢百骸。

走过一座柏木搭就的木桥,口鼻里满满的是厚实的木板所散发的松脂的香气,一路被汽车颠簸的头晕脑胀的感觉,会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过了木桥便可见到一个村落,泥胚的房屋星罗棋布,苫草的屋顶上,炊烟一缕缕的,在夕阳下袅袅的变幻着身姿,一会儿如少女一般婀娜,一会儿如国画大师手下的泼墨大写意一般的狂放不羁。

外公正等在桥头,晚风吹拂起他花白的胡须和粗布衣襟,笑容满面的挥着手,慈爱之情溢于言表。多少年以后,我依然会想起这个场景:一个老人,如一棵饱经沧桑的老树,风扬起它的枝条,在夕阳里愈发显得刚直遒劲。

我仿佛可以闻到外婆家的那口铁锅里,小火炖着的一只土鸡在吱吱的作响,隔层的帘壁上是烀熟的粘玉米,和金灿灿的南瓜瓣。土炕的桌子上一定有一碗自酿的家酱,一盘装满了带刺的小黄瓜,翠绿的生菜,还有甜脆的小葱,那种映入眼帘的绿意,让人会有一种融入大自然当中的滋味。

暖暖的土炕,暖的像外公外婆的目光,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路途的枯燥和劳累。

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了,舅舅家的表弟早早的就喊醒了睡眼惺忪的我,拖着我去外婆家的后山去捉蚕蛹,后山是一片柞树林,每年的这个季节,野生的柞蚕会结茧成蛹,几根蚕丝就把自己挂在柞树枝上,在风中摇摇摆摆,等待破茧成蝶的那一天。它们一般都隐藏在枝叶茂密的地方,需要敏锐的目光和仔细的寻找,才能找到。

一个上午,我们的收获颇丰,玩玩耍耍的也捉到了百十个蚕茧,回到外婆家后,剥开茧就看到胖胖的蚕蛹,外婆在当天晚饭前,把它们放到盐水里煮熟,也会作为一道节日的菜肴。为此,我们得到了大人们的赞赏,这似乎是童年最为得意的事情了。

故乡的月亮,如约而至,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倾洒下来如银一般的月光。多少年了,我总是感觉故乡的月亮,似乎多了一份恬静,多了一份原始风情。

记得我回到城里对人说起:乡下的月亮比城里的月亮要大,要圆,要明亮。惹得听到的人哈哈大笑,还以为我的智力出了问题。只是我自己觉的,身处的环境不同,心里感悟到的和视觉所看到事物也许会截然不同。

在乡村,当微风梳理着树影,摇碎了一地月光的时候,抬头仰望那一轮皓月,在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没有人声鼎沸的喧闹的干扰之下,心境会陷入一片空明的境界,出现在感官的人和物体,都会在视觉中变得美好起来。

时隔多年回到故乡一次,乡村的土路都改成了水泥路面,行走在其间,感觉竟如在城市一样了,也不见了草舍茅屋,取而代之的是红砖绿瓦的砖房,用铁栅栏围起来的一个个院落。唯有在田野里,还能寻找到童年记忆里熟悉的印迹。

表弟也早为人父,也不见了儿时淘气的摸样,目光略有呆滞,表情有些木讷,对于我的到来,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我想:也许是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太重了所导致的吧。倒是他身边的两个孩子,一如当初的我们一样,目光清澈,明亮。

没有了外公外婆的村庄,多多少少会少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惆怅。

故乡,终随着渐已老去的岁月,尘封在回忆里,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唯一还能记得清晰的,是两个老人慈爱的话语和那个中秋夜晚,一轮明月洒落了的一地月光。

知青二连《回故乡》纪实


知青二连《回故乡》纪实

八月二十七日清晨,秋风阵阵,天高云淡,晴空万里。

知青二连同学们相聚在一起,在连长大华的带领下,驱车直奔盘锦东郭苇场,一路欢歌,一路笑语......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她们怀揣梦想,响应祖国的号召,中学毕业下乡来到盘锦东郭苇场四新青年机械化营,当天晚上组建成立了知青二连,她们就是沈阳125中学72届中学毕业生,四十四年过去了,她们似盘锦东郭苇场为第二个故乡,经常回去看看,这不她们又相约回故乡。

五台轿车,一辆面包车,行驶两个半小时顺利到达盘锦东郭苇场,刚刚踏上东郭围场的土地,二连原指导员孙绍志年迈的妻子早早等候在路傍,在苇塘深处,有一块墓地,埋葬着二连指导员孙绍志,孙绍志是东郭围场干部,一九七二年冬天被派到知青二连担任指导员,当年孙绍志指导员年仅二十九岁,和同学们摸扒滚打,甘苦与共,结下了深厚友谊,他已经走了五年了,二连同学并没有忘记他,每次来盘锦东郭苇场都要到他墓地上看看,说说话唠唠嗑,给他坟上培培土,烧烧纸送个花圈,寄托哀思和怀念。

同学们就走下公路来到苇塘深处,孙指导员的墓地,送上两个花圈,花圈的缎带上写着深切怀念孙绍志指导员,落款是:沈阳知青二连,在连长大华的带领下,同学们集体三鞠躬,寄托我们的怀念和哀思。

龙王巨变,令同学们大吃一惊,四十四年前,那种土坯房不见了,都是规划整齐的砖瓦房,院落宽敞,一排排一趟趟,家家都有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天天洗澡,诺大的健身广场吸引了同学们,各种健身器材样样齐全,听说村民们晚上都聚在此地跳广场舞,啊,这就是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吧?!

同学们走进郭连长家的院落,宽大敞亮,十间大瓦房一字排开,还有三间厢房及各种场房、库房,一看就是已经迈入小康之家,九十岁高龄的郭连长,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十分硬朗,看见同学们的到来,满面笑容,热情地拉着同学们的手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同学们围着郭连长七言八语说道,郭连长当年你咋那么多俏皮话呢?什么高粱茬子一茬又一茬,连毛胡子吃炒面,里挑外掘,郭连长笑呵呵的,不知道谁说了一句,郭连长,当年我们在地里烧黄豆吃,让你看见了,你一边踩灭明火一边说,臭,臭不要脸,就,就知道吃。惟妙惟肖的描述,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告别了郭连长,我们又去看望当年给我们连队赶马车的王叔,当年的王叔二十多岁,如今也是古稀之人了,王叔看见同学们激动的说,谢谢同学们,这么多年了,你们还能记住我,他还清楚的记得当年和他学赶马车的关尔宇同学,张怀中同学。

我们又来到知青三连袁指导员家,看望袁指导员,现年七十四岁的袁指导员身体健康,头脑清晰,感谢二连同学没有忘记他。

晚上住在欢喜岭。

八月二十八日清晨,霞光万道,微风徐徐。

吃过早饭,孙指导员妻子,儿子,孙女,孙女女婿陪同我们游红海滩,

织就红海滩的是一棵棵纤柔的碱蓬草,就是我们当年打的柴禾,它烧火做饭烧炕特别耐烧,我们管它叫盐西菜,现在是举世闻名的红碱草,她每年4月长出地面,初为嫩红,渐次转深,9月由红变紫,它不要人撒种,无需人耕耘,一簇簇,一蓬蓬,在盐碱卤渍里,年复一年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于光阴荏苒中,酿造出一片片火红的生命色泽。

同学们乘坐游船,游荡在一望无际的大苇荡中,年已花甲的同学们,带着鲜艳的红领巾,仿佛回到了童年,高兴地唱起欢快的童年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那嘹亮的歌声在苇塘深处回荡,在红海滩上空回响,响彻盘锦大地。

我爱你故乡!

20XX年8月31日

故乡啊,故乡


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一座四季分明的滨海城市。这里,春天风和日丽,繁花似海;夏天满目葱翠,凉爽宜人;秋天碧空如洗,果蔬飘香;冬天山海飘雪,素裹银装。分明而均匀的季节画卷,拼出了一个多棱多彩的靓丽故乡。

航标塔下那片洋行、商号、酒肆、教堂、民居、洋房以及使领馆,那些日渐落寞的老房子,仿佛年高有德的长者伫立于喧嚣一侧,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从1861年开埠以来曾经的那些纷繁迷乱和风云旧梦。

而今,现代化了的清初千户所早已掸去了历史的尘埃。站在南山之巅远眺,日新月异的城市如同一只张开双翼的鹏鸟,傲然飞翔在蓝天碧海之间。此时,你会觉得天很高,云很低,城市很近,尘嚣很远

故乡美,美在澄澈。你看,这里的天是澄澈的,这里的海是澄澈的,这里的风是澄澈的,就连这里的人,目光和微笑都饱含着透明的澄澈透着云淡风轻,透着丰饶富足,透着从容淡定,透着自信与成熟。

故乡东、西、北三面临海。顺着海岸线望过去,山岛竦峙,烟波浩渺。无论春夏秋冬,只要循着海平面梭巡,总会有一些美景让人惊喜,总会有一种辽阔让人神怡,总会有一缕凉爽的风,把浮躁的心绪轻轻抚平。

故乡有山,不高却起伏有致。南北、东西数条隧道,让隔山相望的亲友没有距离。登高远望,可以看到满山遍野的苍翠,海天一色的湛蓝,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更高更远的碧天白云,以及旖旎秀美的田园

除了这些令人赞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色,这里的地下还埋藏着储量和产量居全国第一的黄金宝藏。就连海市蜃楼的美景奇观也会为城市增光添彩。难怪来自五洲四海的宾朋会由衷的赞叹:上苍真是太偏爱这里了!

是啊,苍天的确是太眷顾这个地方了!如九泉有知,曾于儿时在这里居住过八年的冰心老人,亲眼目睹着保存完好的故居和秋实累累的柿子树,看着这里一天一个样的沧桑巨变,又该发出怎样的感慨写出怎样的文字啊!

蓬莱士女勤劳做,繁荣生活即神仙。这里是八仙过海的地方,是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战场,是地雷战的故乡,还是中国邮政的起点,更是朴实善良的半岛人民打造自己未来幸福生活的沃野。我丝毫也不怀疑这里的明天会更精彩,更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