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故乡的白杨

故乡的白杨

发表时间:2020-09-05

【www.qg13.com - 关于故乡的情感美文】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乡的白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学校北门外面的文昌路两旁,屹立着许多的白杨树,很是精神。

蓦地,就想起了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了,虽然,于这篇文章,我的记忆里没有多少印象。我仍然记得的是,文章里将这些白杨树比作那些守护卫士,忠诚而坚韧。每每从文昌路路过的时候,抬头看看,确实是这么回事。但,很容易的,却有愧疚了。

这愧疚并不仅仅是对于白杨树的敬仰而衍生的自我感触,也在于那浓稠之极的思乡之情。

在故乡的公路上,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公路两旁都是高大的白杨,比这更加挺拔,更加蓊郁,更具活力。

所以,这白杨,亦是那思乡的寄托吧。

故乡的白杨树,多见于田野上那条并不宽敞的乡间公路两旁。不知是什么时候有的,反正在我有记忆的时候,就看到了。白杨树一直存在着,许久许久没有变更。我的童年就是在白杨树的下面沐浴着阳光而过的,因而,我十分喜欢白杨树。

白杨树是属于落叶木,一到秋天,叶子就开始飘落;到冬天,却是光秃秃的了。春天是萌芽、吐芽之时,白杨之葱郁亦是不够明显。唯有夏季,那份葱郁的活力才完整地体现,甚至是惊艳路人的。可以这么说,这个时候白杨树便是那芳龄少女的年华,分外的迷人的。

白杨的皮和许多树一样,并不好看,凹凹凸凸的,纹理并无多少规则,且显得粗陋。不过,白杨有的是优点。和其他树不一样的是,白杨的躯干绝大部分都是十分笔直的,绝不是弯弯曲曲、活像一个暮年老人般的模样。这般的层面看,他们是真正的卫士,有着挺拔的身躯和昂扬的头颅,纵是风雨飘摇、霜雪交加亦无法使其屈服半分。白杨的叶子看起来非常普通,只是巴掌大小的半圆的绿叶,看起来就像是小一号的蒲扇。不过,叶子那浓稠的绿色何尝不是生命活力的体现呢?白杨树叶就像那许多平凡的事物,虽然其貌不扬,却总是流动着最为美丽的血液。

当然,白杨树最大的优点却是那异乎寻常强大的生命力了。一种可以在戈壁生存的树木,本身就具备着让人赞叹的生命活力。家乡不是西北荒漠,而是亚热带地区,地理条件上,于白杨树而言,可谓十分优越。这里有白杨树丝毫不能说明什么。但可贵的是,白杨树仅仅是一根枝条插入泥土便可以发芽的生命奇迹足以验证了这个物种的强大生命力。这不能不让人佩服。由此及彼,想想我们人,与这样顽强的生命相比,又是何等的脆弱?一些细小的风霜即可将人的肉体摧残,甚至毁灭;一些不大的挫折即可能将人的心灵遭受重创。所以,我们都应该惭愧,在伟大的自然面前,我们人类的生命远不够坚韧。

当然,冬季的白杨树,确是非常丑陋,突兀得可怕。即便一场瑞雪降临,亦不能使其美化了几分。看着那些晶莹的冰将白杨树包住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萧瑟和落寞。

可是即便如此,又怎样呢?故乡的白杨树这些平凡却又不特别的本质,轻易将一个人类的灵魂征服,即便总是习惯性地忽略,却往往能在灵魂深处得见。这样的白杨树,让人敬仰着,使人惭愧着,让人铭记着。

远离家乡在外漂泊,关于白杨树的种种思绪纠缠在一起,拧为一条粗壮厚实的思乡情结,如何,也是解不开。到此刻,方才明了,那些路边的白杨树,原来一直是心中的骄傲、依赖。

但是后来,故乡的人们因为白杨树太高太蓊郁,遮挡了阳光,让农作物不能更好地生长,而选择了剥掉白杨树的树皮。公家有规定,不能直接砍伐这些树,于是农民们就想出了这么个办法。这个办法果然有效,许许多多的白杨树先后死去,最后,被砍掉,留下光秃秃的难看的树桩。整条乡间公路,虽然两旁的庄家越涨越好,却再也没有那种林荫满地的情景了。一切,都只有再回忆里,才能再现。

但是,于我而言,白杨树深入了灵魂,与家乡紧密地相连了。他们在与不在,我都永远记得。

关于故乡的白杨树,还有另外两件小事儿。

一个是用白杨树的嫩叶制作书签。

家乡地域偏僻,信息滞后,经济贫穷,故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书签于我们而言都是奢侈之物;起码,小时候的我是没有见过的。但在书籍里又或多或少地知晓一些与书签有关的东西,便心儿痒痒的,跃跃欲试了。不知是谁率先开始的,总之,在我们那些玩伴中就流传开了摘白杨树的树叶放在书间制作书签的事儿。我看过成品,嫩嫩的叶子变了颜色,水分不再,但是,虽然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看起来也是赏心悦目的。于是,我便留了心思,在白杨树开始生长叶子的时候,搜寻那些适合做书签的嫩叶。

与我一般心思的,都是些年纪相仿的孩子。可是,后来的后来,大家都能够制作出自己的书签的时候,我的每一次尝试依旧是失败告终。我不放弃,运气却依旧没有眷顾于我。直到我离开我的家乡,去异地求学的时候,我也没有成功过一次。到后来,这般的心思渐渐地泯灭了,即便在岁月的尘封下面,我也没有看到多少痕迹。我知道,岁月是那般的无情,而一些东西,终究敌不过。

而除了用叶子制作书签,另一个事就是在秋季与白杨树叶子的戏耍了。

故乡的四季还是很分明的。一到秋天,早晚温差大,冷空气的到来也更加频繁。一夜秋风过,白杨树就枯黄了几许,飘落了几许。待到十月以后,乡间公路上就渐渐地被白杨树叶铺满了。每每去学校,都要路过公路,就喜欢踩在白杨树叶子铺就的地毯上,软软的,很舒服。偶尔玩心突起,就扯开了双脚,踢踢踏踏地走着,将叶子踢飞,便觉得甚是有趣。同行的一般有几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便都笑出声来,笑声就像银铃声似的,很动听。

只是这般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后来,风越来越刺骨,叶子越来越少,我们常常缩在衣服里,不再那么有活力了。待得雪霜终于爬上树枝的时候,一年的白杨树叶就再也看不见了。

到如今,看着那些白杨树叶子时,想着这事儿,倒不自觉地笑了。但是,那笑里,隐含着的苦涩,便只有自己知道吧。qg13.COM

仔细想想,这算是出来的第九个年头了。也算蛮长的了。

在外漂泊的人,难免都有一些思乡的情绪萦绕心田。千江有水千江月,即便去了许许多多的地方,那样的乡愁终究是不变的。我也不例外。

而自古以来,都有明月寄乡愁之说,想来,却也是可行的。只是,于我而言,记忆中的那些熟稔的物事更是思乡的依托。白杨树,便是其中之一。于是,举头遥望明月之时,转头凝视白杨,亦会深深叹息。我那久违的故乡,可有想我吗?

风渐渐兮叶沙沙,漂泊游子何日还?谁知!谁知!

相关阅读

白杨


我今天上午有两节课,我准备上《苏州园林》这一课。昨晚在家里读了课文并在书上做了笔记,接着读了教参。今天上午第一节,我们语文教研,我利用这个时间写一点备课,但写一点就没有思路了。第二节课没有课,我读了别人的教案,感觉那内容和方式我普通班的学生接受不了。

对于说明文的教学,我还真没有任何经验。原来上初二时,说明文我不讲,让学生拿出《导学训练》的习题直接做,通过一番思考后,我们师生再交流。自以为学生经过了激烈的“头脑风暴”,教师再点拨,效果好一点,也符合孔夫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理念。

今年,这个法子我没有用。我想,“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要借助课文这个载体,给学生一个更宽广的知识空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那几道练习题。

这想法是好的,我却发现,之前虽做了那么多准备,那么雄心壮志,然效果没有期望中的那么好。这主要是我驾驭教材的能力很弱,落在教参的窠臼里跳不出来的缘故罢。

上《中国石拱桥》这课时,我先让学生齐读每个段落,明白每个段落的意思,再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及说明顺序。接着,对每个段落进行细细解读,主要学习说明方法的运用和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凝练。上完课后,自己感觉这样“领”得多,虽然其间学生不停地发言,但对一直沉默一隅的学生而言,真正掌握了多少,我心里没有数。

而《苏州园林》这课,我需下一番工夫。因为对于这篇文章,我的印象很深,功劳全在于当年我的初中语文老师上得好,忘记了当初老师是怎么讲的,却朦朦胧胧中知道苏州园林的确很美,常对此充满神往。我也想给我的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也希望他们多年以后会记得这篇文章。

在18班,我先让学生齐读课文,对课文有整体的印象。然后讲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接着,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讲。突然,我发现我在自说自话,课堂没有一点生气,只有一些女生在附和我。还有一部分学生闷闷的不说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我立刻感觉到自己的失败,便调整教学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标画句子,小组讨论后交流。课堂多少有些起色。

下午,是十九班的课,我对自己说,不能再那样上了,难道就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上课时,我忽地来了一个灵感,不知道行不行,那就试一试吧!

读完课文,我先让学生谈谈这篇说明文写了什么。赵福浩说写了苏州园林的景物。我说,这不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而是一篇说明文,这篇说明文是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的特点的。赵福浩立刻领悟,说,写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我追问,什么特点。他回答不出。我请学生去文中找“文眼”,也是本文的中心句。学生找得很对。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一个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我请学生找找第几自然段具体写这一内容的。他们找到第三自然段。我请最南排的学生齐读,然后点名学生说说“亭台轩榭的特点”。当生回答完毕,我追问,作者用那些说明方法来讲这一特点的,举例说明。学生标画句子并发言。在这样的师生交流中,学生把握了本文的一些说明方法。

接着,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个讲究——“假山池沼的搭配”,然后我们再去下面的段落中寻找那些值得探究的地方。直到第六自然段,学生一眼就看出,二自然段和下面的段落是总分关系,便不禁对作者的谋篇布局心领神会了。下课后,感觉这节课要比上节课好一点。可见,教师多用心,多设计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便可让课堂“起死回生”。

罚学生

这期间,几个男生因课堂行为而受到惩罚。一个学生在最后一排,他时不时和同桌说话,我让他到前面来,他来后,靠门站了一会儿,接着蹲在门边,看起来很受罪。我便生怜悯之心,让他搬个凳子坐在讲台上。他搬过来,靠着黑板坐下。下课后,我让他拿过试卷,他期中的语文考了44分,看他前面的题几乎没有做,第一题的选择一个也没有对,10分题一分没得。不禁感叹:这也不易。我看他脸上一道道鲜红的伤口,问他怎么了。他说,和宋打仗打的。哎,这样的孩子!

课上,当我转到教室后面时,最后一排的宋竟然把脸枕在课桌上,闭着眼呼呼大睡。我把他叫起来,他说自己没有睡着。我告诉他,自己去班主任办公室说明。他起初不肯,赖在桌边不走,在我的坚持下,终于去了。

一个新转来的男生,竟然上课拿着手电筒乱照。我直接让他出去,他也不甘,僵持了好久,带着满不在乎的神情出去了。真没办法。这普通班除了少部分学习的学生,什么学生都有。初二更是两极分化得厉害,不学习的学生增多,甚至开始挑战老师。我一直坚持,课堂秩序一抓到底。课堂时间紧,我没时间和他们转圈,有时候则把这个难题推给班主任。知这样做不好,会和学生的隔阂更深,所以,我尽量自己的事自己解决。明天我要和这个学生谈一谈。

我那天和学生说,老师得长两个脑子,一个脑子传授知识,另一个脑子和你们斗智斗勇,看那个学生游离课堂把他抓回来。学生笑。我也笑。但这是真的。这么多学生,上课干什么的都有。有学生偷吃东西,嘴一直在咀嚼;有学生语文课堂一直在摆弄圆规、量角器这些数学的东西;有学生趁你在黑板上写字,赶紧喝口水。真的口渴吗?不是。我想,这样做,是向其他学生宣示他的存在罢。有学生和同桌面朝黑板,看着像聚精会神听课的样子,但两人的手在下面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掐起来;还有学生一节课总是伸懒腰,高举着两只胳膊,头往一边抻,很舒服的样子,仿佛这个教室就是他家。看到这,我就火冒三丈,也太放肆了,直接请他到前面来直直站着。但是,我从没有抓到过上课做其他作业的学生,没有抓过上课偷看课外书的学生。好在,到现在还没有学生直接和我对抗。因为我罚他们后要做一些善后工作,安抚一下,多少管用,时间久了还会犯。

白雪扬

上午去上班时,并没有下雪,只是偶尔的有小的白粒落在身上,接着滑下去。天冷得很。

第二节课下课了,看见学生跑到窗边,欢快的样子。我才知下雪了,应该是越来越大了。打开一点窗,向窗外看去,雪很密,有风的缘故,斜斜地簌簌下落。有的随风飘扬,犹如小小精灵,趁着打开的窗窜进教室里来,迅速,利落,顽皮,可爱。你只感觉到它的凉意,却寻不到它。清新的空气扑到脸上,顺着鼻腔直入胸中,让人神清气爽,好不畅快。

下午去上班,雪依然密集地落,站在楼上看外面的街,车走得慢吞吞,像蜗牛爬行般,便思要走去上班。我是最怕路滑的人,特别是这种雪被轧下的路,我走起来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

路上,雪还在纷纷扬扬,它已经覆盖了一切,眼睛见到的是茫茫一片洁白。高高的杨树上,黄黄的树叶的上面堆着积雪,风吹来,雪哗哗从上落下,扬起的雪末随风旋转在空中,久久不落。走到黄金水岸那边,却见大雪纷飞中两女子在拍照,拍照女子玫红的衣在周围纯白的雪的映衬下更是鲜艳夺目。她们拍照完,看着手机笑出声。我想,这是极具情趣的人了。

下班回家见宋老师的微信——一张照片,孩子们正在校园里玩雪,虽然照片上的人很小,只能看个大概,但我知那些孩子们肯定乐坏了,玩疯了。照片上面写着:要不要让他们回教室。便立刻感慨无限。这个时候,大多数学校正在为雪而烦恼呢!老师抓紧时间让学生清扫积雪,慢一点便急急催促,班主任在旁监督。对于这落在校园里的不速之客,恨不能除之而后快。这个时候,任凭外面雪花飘飘,我自岿然不动,在教室里背我的题,听我的课,雪再美,与我何干!真的无干吗?只是感觉,生活在有童心有诗心的校园里的孩子是多么幸运而幸福!

白杨林,荷花湾


【西边的那片白杨林】

宽敞的马路西边,有一片白杨林。这白杨树,干是向上的,枝也是向上的。关于白杨树这种向上的精神和气势,《白杨礼赞》里已经描写淋漓尽致。但这向上的力,毕竟让人振奋。

春节刚过,白杨尽管枝干依旧光秃秃的,却也不缺少利落和洒脱。主干上隐隐约约渗出淡淡的绿意,阳光和白茫茫的雪的陪衬下,这白杨似淡了往日的白,但英俊之气犹在。

风旋起了细碎的雪花,时而俯冲,时而上扬,时而飘转,时而横掠。卷起的白色雪雾,蒸气似的,这,可是春天上升气流的蒸腾?

虽然瞬间中不见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观,但在这迷蒙中,却更平添了白杨的俊态。其实塞北的荒漠与江南的风光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美与不美的感受,全在于心境。这就如同一位画家,海边一只破旧的渔船也能画出一幅绝美的画,或许是因为其底色是蓝蓝的大海?

总想找寻白杨向上之力的缘由,它既没有花香,也没有累累硕果,却能成为树中的伟丈夫,或许是因为它有质朴淡定的情怀?

春天花的季节,夏天、秋天是果的季节,白杨却春天无花,夏秋无果。

春天里,万花竞放,万木竭尽了招蜂引蝶之能事,是不是它们在争夺繁华中迷失了自己?夏秋里,杏,桃,李等把枝干压低,选秀似的张开甜美的笑意,从这笑意中,似乎让我们洞察了它们争强好胜的用心。耐不住尘世的繁华,欲望的驱使,喧闹的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不时的旋来一阵风,飘起了白杨的几片落叶,心一振,似乎听到了夏季里白杨个个大大心形叶子,在风中发出那飒飒让人心动的声响。没什么,既便在繁盛时期,也只有片片的大叶子。不,还有在春天里,像毛毛虫似的花穗和杨花轻舞。

大概树也各有志,你们去招摇吧,无论你们在浮躁中如何的任其欲望膨胀,我就是我,我只有一个心愿,向上长,笑看人间喧闹。

树如此,人何尝不是如此。没有了虚荣,少些欲望,淡泊沉静,或许不定哪一天,就能像白杨一样,变成了伟丈夫。

【荷花湾】

刚进入伏天,我不禁地又想起了荷花湾里那一湾的古莲。

上次刚打骨朵的荷花,这回终于开了,好让人惊喜!尽管还不是最盛的时节,已经美的令人心悸。

薄雾笼罩的荷花湾,真的好别致,光是挤挤挨挨,高低错落,绿得若透明的翡翠的荷叶,已经让人惊叹,再点缀着美若仙子的荷花,怎能不让人叫绝!

站在山坡上看荷花湾,一切景观尽收眼底。往前是进入荷花湾的台阶,台阶与曲径的两旁,是用大理石精心雕琢出的护拦,护拦两旁,栽满了密密层层的绿化树,黄杨与紫柏,交互相映,为这荷花湾镶嵌了美丽的花边。湾内,曲道、长廊、小桥、凉亭,再加上一湾绿水,一点不亚于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漫步曲径,走过长廊,攀过小桥,来到凉亭之下,近镜头欣赏荷花,更有一番趣致。一个字,绿!面对这透心的绿啊,谁不惊诧!阳光照射下,淡绿的,浓绿的,透明的宝石绿似的荷叶你挤我拥,你遮我掩,布满了水面。早生的荷叶,圆圆的,甜甜地婉约地平睡在水面,新生荷叶婷婷地高出水面,确实很像朱子清河塘月色中写到的:亭亭舞女的裙。

荷花湾,到处都是醉心的绿,荷叶是绿的,阳光下被荷叶掩映的水是绿的,石栏处的绿化树是绿的,四周或湾内点缀的翠柳是绿的,似乎这护栏、小桥、凉亭,也是绿的了,感觉这空气也变成绿的了。置身其中,连自身也被染绿了。绿盖叠翠、青盘滚珠,真是妙极了。

微风袭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荷香飘然而至,那种感觉才真的叫畅快!在荷叶浓密的绿中,探出朵朵亭亭玉立荷花,有的灿烂地微笑,嫩蕊摇芳;有的遮着眉眼,娇羞低语;有的妩媚着轻风,轻歌曼舞;有的青睐着游人,柔情四溅。

这荷,倒也真的与众不同,淤泥里的莲藕竟是在节中先出荷叶,然后在这节中又生出荷花,在水下有无边的幽情,在水上更情深恋恋。好像有种表里如一心态。于是我不禁的想起了一首古诗: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知道了,要不你掰断莲藕,便有许多细丝相连,扯得很远也不断,于是有了藕断丝连这个成语。可能这就如同我们一样,要爱就要爱的坚贞,爱的执着,爱就要有不断的丝,有不断的情。

炎炎的夏日,轻柔的和风,阴凉的亭中,我迷上了这湾古莲。

故乡啊,故乡


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一座四季分明的滨海城市。这里,春天风和日丽,繁花似海;夏天满目葱翠,凉爽宜人;秋天碧空如洗,果蔬飘香;冬天山海飘雪,素裹银装。分明而均匀的季节画卷,拼出了一个多棱多彩的靓丽故乡。

航标塔下那片洋行、商号、酒肆、教堂、民居、洋房以及使领馆,那些日渐落寞的老房子,仿佛年高有德的长者伫立于喧嚣一侧,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从1861年开埠以来曾经的那些纷繁迷乱和风云旧梦。

而今,现代化了的清初千户所早已掸去了历史的尘埃。站在南山之巅远眺,日新月异的城市如同一只张开双翼的鹏鸟,傲然飞翔在蓝天碧海之间。此时,你会觉得天很高,云很低,城市很近,尘嚣很远

故乡美,美在澄澈。你看,这里的天是澄澈的,这里的海是澄澈的,这里的风是澄澈的,就连这里的人,目光和微笑都饱含着透明的澄澈透着云淡风轻,透着丰饶富足,透着从容淡定,透着自信与成熟。

故乡东、西、北三面临海。顺着海岸线望过去,山岛竦峙,烟波浩渺。无论春夏秋冬,只要循着海平面梭巡,总会有一些美景让人惊喜,总会有一种辽阔让人神怡,总会有一缕凉爽的风,把浮躁的心绪轻轻抚平。

故乡有山,不高却起伏有致。南北、东西数条隧道,让隔山相望的亲友没有距离。登高远望,可以看到满山遍野的苍翠,海天一色的湛蓝,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更高更远的碧天白云,以及旖旎秀美的田园

除了这些令人赞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色,这里的地下还埋藏着储量和产量居全国第一的黄金宝藏。就连海市蜃楼的美景奇观也会为城市增光添彩。难怪来自五洲四海的宾朋会由衷的赞叹:上苍真是太偏爱这里了!

是啊,苍天的确是太眷顾这个地方了!如九泉有知,曾于儿时在这里居住过八年的冰心老人,亲眼目睹着保存完好的故居和秋实累累的柿子树,看着这里一天一个样的沧桑巨变,又该发出怎样的感慨写出怎样的文字啊!

蓬莱士女勤劳做,繁荣生活即神仙。这里是八仙过海的地方,是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战场,是地雷战的故乡,还是中国邮政的起点,更是朴实善良的半岛人民打造自己未来幸福生活的沃野。我丝毫也不怀疑这里的明天会更精彩,更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