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故 乡 的 秋

故 乡 的 秋

发表时间:2020-09-12

【www.qg13.com - 秋情感美文】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记录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如此浪漫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 乡 的 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 乡 的 秋

黄 宁

广州是没有秋天的。只要连下几场暴雨,气温就会骤降十几度,早晚走出去竟有些冬天的瑟缩了;但满眼看去依然是红花绿树的热闹。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非但这样清幽的秋夜不见,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这种秋的萧索也无从体会。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见秋风而起秋思,这样的秋思秋绪更无从寄托。哪像我家乡的秋呵.

故乡的秋有色彩,如枝头的枫叶。从深青浓碧的盛夏,到棠梨叶落胭脂色的晚秋,是一笔一笔描上去,一层一层深起来的。最初是一叶一瓣徐徐飘落,像蝴蝶追着你盘旋飞舞;然后是无边落叶萧萧下,搅得阳光都有些凌乱了;最后才是落金满地的盛景。那时我正是长发及腰的年龄,最喜欢穿一件长及脚踝的风衣在秋风里走。听凭长发和裙裾被风曳得猎猎飞扬,听着脚下落叶被踩踏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走在辽阔的白桦林深处。

故乡的秋是有声有味的,空气里飘荡着干爽清甜的香气。内黄大枣个头硕大,颜色深紫,咬一口脆甜中带一丝酸爽;林县柿子象挂在檐角的灯笼,闪着橘红的柔暖的光泽;魏县青梨沙洌香甜,寿光苹果酸甜硬脆。一串串紫色翠色的葡萄随意摆放着,象玛瑙珠翠装点着秋天的丰美。菜的品种略减了些,水润白胖的莲藕适时登场,滋润着略有些干燥的故乡的秋。我到广州后学会了煲汤,排骨莲藕汤是基本一款,但总觉得本地莲藕太面软,敦厚有余,灵性不足,不够家里的那么水灵爽脆。

故乡的秋是诗意的。最喜欢在洹河边上徘徊,有时携一本书在柳荫下细读,有时邀一二知己在河提上斜卧漫谈。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弹琴我爱笑,那样的岁月再也回不去了。

也喜欢穿一条长裙,在老城小街里游走。记得有一条街,所有院落都是相通相连的。那一道道月亮门,总把我引向时光的深处去。剥落的墙砖,斑驳的木门,斜斜的地砖上挺着一茎细草,孩子们在身边飞跑嬉戏,女人们坐在檐下或闲谈或穿针引线。一抹秋阳布在短墙上,布在窄而高的木制的门楣上,布在女人们的额头和眼角,布在孩子们追跑的身影上。我倚着木门,把手搭在门环上,心里慵懒的不想走出这光影去。

故乡的秋天是写满回忆的。高中时每天要穿过长长的三道街回家去。干净的浅灰色麻石路面,泛着秋水一样的泠光,两旁半米高的门台似堤岸,黑色木门后面恍如水上人家,骑着自行车在夜风中刷刷地前行,就像船梭行于月色笼罩下的清溪,常常有不知今夕何夕的恍惚。各家门前都种了树,榆树、梧桐、钻天杨。有一家别出心裁种了一株合欢树,花开的时候满树都是粉色的毛绒绒的小花,象一把把玲珑的羽毛扇,也像美人低垂的睫毛,更像一个一个粉色的甜梦。有一个秋夜,乌蓝的天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是景泰蓝的沉静,是苏绣的轻缈,有僧敲月下门 的枯寂,有人闲桂花落 的恬淡,有举杯邀明月的寥落,有平湖落秋雁的壮阔澄明的月色笼罩着古老的小城、悠长的小巷,还有苍茫宇宙下小小的一个我,一时间心中百感交集,如怨似慕、如悲似喜。那晚的情绪一直萦绕在心头。

是故乡的多情的秋,赋予了我敏感的情思吧?年岁愈大,离家愈久,我对故乡的牵挂愈深。每次暑期结束离开家,妈都会在电话里絮絮地说:自你走了,都是好天儿。天气又凉爽,果子又好。红枣黄杏柿子山楂,都是你爱吃的,却没办法带给你

今年暑假一直延续到初秋,我婉拒了好友的饭局,邀她四处走走,从东风桥一路蜿蜒至洹园,看了杨柳款摆的河面,赏了犹然开得很盛的荷花,访了在城市改造中愈显老旧的小巷,抚遍了九府十八巷残存的断壁颓垣。时时变化的故乡,使我的牵挂更多了一些害怕遗失的焦灼。我需把故乡浓缩成一帧照片,藏在心房的最真处,时时浏览时时拂拭。

情感编辑推荐

故梦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那么一个梦,那就是曾经的回忆,在这里简称旧忆吧!

有多少人会在多少年后再次回想过往种种呢,怀念那些逝去的青春时光,珍藏那些流年岁月的点滴碎片。我想,很少,应该很少吧!

当今社会,人心复杂,风气浮躁,我们可能会随大流,盲目追求功与名,失去了自我,忘了当初的本心,忘了当初的那些梦,还有那些美好的人与事。

在我心中,从小就有一个梦,亦或说是梦想,它深埋在我心里,有多少次曾萌发出稚嫩的幼芽,可是却被我自己深深地毁灭了,然而并不彻底,时常还会再次生根发芽;小时候,我经常幻想拥有一双鸟的翅膀,然后就可以跟它们一样在天空中翱翔,因为自由自在那是我最初的梦想;再长大一些的时候,我才知道幼时的我那不切实际的梦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那双翅膀,因此,它将是我努力为此奋斗一生的目标;可是,慢慢地,我愈发觉得这个梦没那么好实现,因此我半途而废,不再为实现它而继续做无谓的牺牲,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步入社会的我,更是处于迷茫的生活,人生目标很是模糊,毕竟当初的梦早已成空,到现在已破碎地不成样了,甚至连我都不曾相信我当初拥有过那梦,现在的我,生活有时茫然,日子也过得实在无趣,少了那份奋斗的源泉,我都不敢相信这就是我所过的生活。

往事不堪回首,回首时已在月明中。曾经的梦,如月般缥缈,虚无,那么不真实,可却又那么美好;可如今,看透了梦的本质,我却少了那份天真,那么无忧无虑,我怀念曾经不曾烦恼过的自己,至少每天都开心的过着,然而现在却多了一丝理智,一份责任,让我不得不看清事实,面对生活,因此也惹来诸多烦恼。

我想说的是,人道且艰,做人真难,但是拥有一个梦,并不难!它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现在,反正在将来的你,一定会庆幸你当初的选择,没有它的存在,就没有你的成就。

故梦易逝,就随它去吧!愿我们保留那份最美最真的回忆,勇敢地拾起现在的残梦,继续追逐奔跑,我相信,在以后,经过不断努力奋斗的我们一定会将梦实现!

故苦


有一种距离叫做远方,有种远方叫做故乡,有种故乡叫做故苦。故土难离,几千年来中华儿女们代代传承坚守。

坐着故乡的汽车在故土上飞驰,一幕幕熟悉而又陌生的画面映入眼帘,望着春天里绿叶红花倾泻一地,溪流哗哗欢快而又徐徐而行,夹杂着寒冬腊月的残枝枯叶,一直向前不知何时终了?

清晨天未亮时,打鸣的公鸡在雄姿英发般酣唱,而凌冽的寒风透过窗边空隙丝丝入骨,在昏暗的房间里依靠清晨一星半点儿的阳光沿墙而立,鼻尖已触及母亲准备的吃食香味,此刻不得以起身锄草,尽管睡眼惺忪,也不得不在田间戴月禾锄,在野性的田园里靠天生存。

日上三竿的正午,阳光最是毒辣,抬头一看对面大叔树荫下,人们已熙熙攘攘乘凉纳风,如若秋意掠过,手里还拿一个青黄不接的火把梨,要在嘴里,一声水花四射。

晌午时分本应是小憩进食,但必须趁着日头还在,将一年最后的富足耕耘,虽饥肠辘辘,但望着田间的硕粒颗颗饱满,也不禁一展舒容,看着西沉的太阳说着来年必定大丰收。

傍晚的夕阳下,黄土地变得血色模糊,或许这是太阳馈赠给这片土地的所有心血,是它遗留给故土的最后一点力量,不让故土对它知恩图报感恩戴德。

随着北斗七星的辉耀散落大地,夜晚在不知觉中来临了,只见昏暗的灯光眨巴着眼睛,灯下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妪挑灯夜战,仿若针尖以替代她雕刻了一颗爱子无悔的拳拳之心。

看着异乡的核桃树苍翠盎然,不禁看到一家几口人在核桃树下纳凉进食,谈笑风生,只是不觉间核桃树已满目疮痍越发的沧桑了!

致敬异乡奋斗的打工者!

春色乡


红瓦白墙,层叠了身后的青山,映出了儿时的嬉笑。

几缕晨光,照出了如梦的童年,那如天堂般的日子。

曾几何时,我也如这般痴醉在柔风里。

只是那时,多了许天真,

只是现在,多了份缅怀。

跌撞着蹒跚走来,那无忧无虑早已随往事离去,不曾留下半点痕迹。

现在,柔柔的抚摸眼前的一切,小心翼翼的与记忆重合,

调皮的小孩,天真的少年,再到如今的我,多的,不仅仅是岁月在脸上携刻下的痕迹。

虽然眼神已不再清澈,但它映出的山依然巍峨让人崇敬。

今日,我追寻儿时的记忆,贪婪的凝望每一寸土地,此时春天不再是油柏路旁人工雕琢的绿化带,也不是花盆里的妖娆,只为一人浓妆。

它承载的,是如我这般身在他乡落为异客的思念。

它容纳的,是祖祖辈辈化为尘土流为历史的身躯。

风悄悄的卷起衣衫,怕是惊扰了我的思绪,轻笑着起身,拉回最后一丝不舍。

身边的老人,岁月蹉跎了他原本刚毅的脸庞,却永远抹不掉他看向这片土地的慈祥。轻轻的挽起他早已干瘦的手臂,如同小时候他拉我一样。在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最忠贞的凝望,那是我难以割舍的故乡。

乡恋


我和老伴执教30余年了。

退休后在那儿养老,度过晚年,一直久久萦绕于怀。

在城里,我们住着一个单元的房屋。三间北房,通风明亮;方方的院落,宽宽绰绰。院子中间自己切了一个大花池。下课之余,饭后茶余,浇水赏花,也颇有情趣。然而,退休之后,这种情趣渐渐乏味,脑海中经常闪现的是家乡的美景。家乡的水,家乡的房,家乡的人,越来越牵动着我的神经。

一天,我对老伴说:这套房我们还能住多久呢?

老伴若有所思地反问道:怎么,住够了?去泰安?去北京?

我说:去我们最思恋的地方吧。

我们有三个子女,都是研究生毕业。老大在泰安,老二老三在北京。这两个地方都是最好的养老之地。然而,它们的吸引力远远不如一个偏僻的小村庄。

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深。人说,人越老越思念家乡,现在恐怕自己也是如此吧。我对老伴说:你不思念自己亲手建起的那个家吗?

谁说不想呢?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家乡人待人是那样的淳朴、真挚、热诚。六十年代末,我们从外地下放回家,大有五类分子被遣返之嫌,有的人冷眼相视,而大多数人却亲如家人。有送豆角茄子的,有送甜瓜红枣的,有送玉米地瓜的。我们虽然住在两间低矮阴暗的小屋里,却深深领悟到乡亲们的深情厚谊。

后来,我们买砖备檩,进土拉坯,在祖传的宅基上建起了八包角硬门口的五间大北房。这房屋是我们汗水的结晶。当我们住进去时,乡亲们燃鞭放炮,以庆乔迁之喜。老伴说:这回扎下了根,八抬大轿也抬不走了!

谁知,不到十年,又把我们调到县城里来了。当离开自己亲手建的大北房时,不禁流下了热泪。

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热爱家乡的深情是不能用任何东西来比拟的。

老伴笑笑说:好吧,咱们这老知青,来个二次下乡吧。主意就这么定住了。

我们分别给三个孩子去信,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的信像雪片一样飞来,有的说,人们都千方百计的进城,你却出城,太傻了;有的说,老家偏僻,缺水少电,回家找罪受,劝我们不要回去。然而我们的想法,根深蒂固了。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读吧他们的 信,恋乡之情,如潮水奔腾。在家乡生活的日日夜夜如画卷一样展现出来。

我们村像一个西瓜,结在漳卫新河河畔,是鲁北平原的一个小小的村庄。村南有一个大湾,湾旁有一棵老高老高的大杨树,树身很粗,三四个小孩手拉手都围不过来。树冠像一把擎天大伞,叶子密密的,有风无风总是哗啦哗啦地作响。树上有一个老鸦窝,说是比磨盘还要大。我们瞅着它,总想爬上去摸老鸦蛋。但谁也没上去过。

村西是宽宽的漳卫新河,河里常年有水。每到夏天,水势浩大,我和小朋友们,一天到晚泡在河里。河水上涨了,河面加宽了,水流湍急。水面上拧起一个又一个的漩涡,向北汤汤流去。母亲不放心,出现在河岸上,大声喊着我的乳名,让我回家 吃饭。这河里有我搏击的身影,河岸 有母爱的温柔。我的童年充满着诗情画意,令人神往。那是多么幸福的时代啊!

村东是一片绿色的田野,田间小路上,有我小时上地下地的足迹。十一岁时,就随母亲下地干活了,耪地、间苗,赶车、送粪,什么活都干。乡亲们看了啧啧称赞说:能干活,有出息!听到赞扬声,心里甜甜的。从此,我爱上了劳动。可以说,乡亲们是我热爱劳动的启蒙老师。

读书时期,每逢放暑假,总要和乡亲们一起去田间劳动。清晨,东方透出橙红色的霞光时,我们已经在地里干活了。瞬间,金色的阳光射向天空,接着洒满大地,大地、树木、满地的庄稼,都披上了金色。我们劳动在金色的世界里,无比惬意。

午间,太阳热上来了。我们坐在大柳树底下,休息,乘凉,唠家常,谈心,打闹嬉戏,无比快活。生产队长和小伙子们,抱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大西瓜,用锄头咔嚓卡擦地切开,红红的瓤,黑黑的子,咬一口,甜甜的,瓜水顺嘴往下流。大家谁也不做客,抢着吃。但是,你不用怕,吃没了,再去搬,保管你吃个肚儿圆。回忆起来,那农村的劳动生活不也像西瓜一样甜蜜蜜的吗?

少小情怀全是诗。如诗如画的童年生活,如甘如饴的田间劳动,怎不令人神往,令人留恋!家乡有我劳动的身影,有我汗水浇灌的土壤,怎能不热爱、思恋我的家乡呢?

我是语文教师,每每讲到,我们中国人,背井离乡,去国外谋生,一定带着家乡的一黄土时,想起了我的祖辈父辈。他们跑关东,一去就是十年二十年,但他们最后总要回老家的。用他们的话说:水流千遭归大海,树叶落在树底下。父亲在沈阳混了20多年,挣了钱,最后告老还乡,安眠在家乡的土地上。

我又在祖传的宅基上建起了我的房屋,不也是我的归宿吗?死时不作他乡鬼,生日还为旧土人。我是王家的子孙,我要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去!

金秋八月的一天,一辆绿色的汽车把我们送回了老家。本院的侄儿们孙儿们来接了,鬓发幡然的童年伙伴来接了。

还是家乡好啊!这是乡亲们语重心长的话语。

又走进自己宽敞的大院,迈进了自己修建的房屋。虽然,家乡有屋仅容膝,比不上城里绰然明亮的公房,但毕竟是自己的故居,心境闲暇梦亦适,感到无比快慰!

清晨,沿着村内的街道,信步向村东的田野走去。街道两旁是一座座红砖瓦房,房顶上多是一片金黄色的玉米。一排高大的电线杆子伸向远方,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向东望去,当年参加劳动的小路变成了林荫大道。大道靠着水渠,大道和水渠的两旁是杨柳,杨柳挺拔苍翠,树冠密密层层,枝繁叶茂,蓊蓊郁郁,遮天蔽日。喜鹊、杜鹃等鸟儿们,成群结伙,飞舞跳跃,叽叽喳喳,欢乐异常,这是它们的乐园啊!道旁树参天,田间响杜鹃,我不觉神摇意夺,恍然进入仙境,竟陶醉在这美妙的世界里了。

漫步归来,刚进庭院,猛一抬头,两棵枝繁叶茂的枣树映入眼帘。树冠绿绿的,无一枚枯叶。绿叶中间,密密麻麻地点缀着无数颗红红的枣儿。绿叶如翡翠,红枣似玛瑙,好看极了!这不是十多年前,为纪念大女儿考上大学,而栽的树吗?真是十年树木啊!如今枣树也长大成材,硕果累累了。

坐在自己家里的写字台前,提笔给孩子们写信。

久久埋在心底的夙愿,已变为现实,金秋季节,我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另外,告诉你们,你们亲手栽的枣树,已经树冠如盖,果实累累了,你们不思念这些枣树吗?

知道吗?不热爱家乡的人,能热爱祖国吗?

它乡的味道


它乡,远赴在它乡的脊背上,异乡的风情让我知道风俗的别样。不一样的山,不一样的水,不一样的饭菜,还有不一样的方言和感情。

在四川的攀枝花这个地方,我开始了暂时的长住,因为工作,我需要在离城市乡镇很远的深山里干活。初来此地时,我内心有种莫名的不安,也许是恶劣的气候环境和工作环境打击了我原有的积极性,我对工作有抱怨,后悔来到这个地方,可无论什么事都需要一个过程,我坚持着每一天的工作,如今,我快在这里工作一个月了,内心的浮躁也平稳了许多,也许正是我需要一种磨练,慢慢的接受环境,喜欢上这个我原本不喜欢的地方。

很多地方都以地方的特色而命名,攀枝花这个地方也是因特色而命名的地方,因为满山遍野都是攀枝花。春暖花开的时节,一树树夺目鲜艳的红花争相开放,那美丽的一朵朵奇花像一个个正在发育的少女,淡淡的香味,花蕾会害羞的躲藏在花苞之内,在阳光的直射的下,它像一个微笑的伺待者,迎接着每一个从远方到来的客人。

习惯了的生活一时半会不易改变,它乡的空气,它乡的水,它乡的饭菜,生活规律在改变着,我也在慢慢的适应着,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空气不够鲜吗,大山深处没有工业污染又怎么会不新鲜呢,水不够清甜吗,也许所含矿物不同,和我们仙山的水相差甚远那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要说这饭菜,怎么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那小白菜,那鱼肉,总感觉到不香不嫩,不知道是不是我挑食的老毛病又犯了,吃啥都不能让胃满意,渐渐的瘦了,整个人也开始了沧桑。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高高的大山一眼望不头的大山,是否也有神灵居住呢,我想会有的,那村庄寨子里的农户家里都摆着一尊神像,他们的信仰告诉我这大山里真的有神灵,我望着那高大的山,我真心祈祷每一天都能平安顺利的工作,也许这山上没有神灵,但我相信神灵一定云游在有信仰的人的头顶上空,保佑着一方百姓的安居乐业。

不久前我去了一趟这里的县城,县城不大,修建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也许是为了防止洪水灾害,才将县城修建到这么高的地方。街道,一条条街道不长也不宽,但行人却井然有序的行走。菜市场里人来人往,买菜的人都说着普通话,可以看出这里居住的外地人还是不少的,这里的菜大多是农民自己种的菜,不贵,而且可以放心的购买。小小的县城虽然没有公交车,但酒店、超市、咖啡厅应有尽有,我来不及亲身体验这里的奢侈,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外围的的景观。

思念是一种味道,我想起了家乡的味道,我想起了家乡的春天,沿河开柳的美,繁华热闹的小镇,我想起了张阿姨做的包子,那皮薄肉香的小包子,很是好吃很有味道。我想起了小姨做的蒸面,柔软中带有焦脆。我想起了我做的饺子,鸡蛋韭菜馅的、香菇瘦肉馅的。我还想起了街上的牛肉面,可在这里我只能把这些美味在脑海回想,把家乡的美在心里回放。

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味道,有酸甜也有苦辣,品的是人文风俗,食的是菜米油盐酱醋茶。生活里的美好,它乡的味道,不仅有辛酸,还有那思念和歌唱。

心灵的原乡


朦胧的月色透过薄如蝉翼的纱窗,静静地映射在暗黄书页,黑发在迎着月色在肩头流泻,淘气的晚风轻轻的挠着鬓边的几缕发丝,妄想着打破那个倚案而立的身影的沉静,流年却在不知不觉中被翻过了一页又一页

多少人,怀揣壮志离开家乡,踏上远方的征途,漫长的道路上有着太多的美丽,绚烂的花朵惹人流连,甜甜的酒香诱人沉醉,就这样,迷失。不知终点在哪儿,连来时的路也已忘记,只得飘荡。从此,心便像海上的浮木一般,晃啊晃的,被重重海水缠绕,永远的漂泊无依。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更是一场心灵的征途,从最初的心境,历经几番世事,阅近沧海桑田,终于了悟,终于勘破,再次回到心灵的原乡。人们常道叶落归根,意思是人老了就应该回到故乡,回到出生的地方,在我看来,其中真意是回归本心,也就是回归赤子之心。回归那简简单单的平凡快乐,望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不悲不喜。到那时,便明白,这一生到底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什么才是毕生真正向往追求的。

如今,信息的高速化,技术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化,心也自然变得浮躁。看着周遭的人功成名就,志得意满,我们难免有时羡慕甚至是嫉妒,拼了命的向他们看齐,可这过程中舍弃的往往才是最珍贵的。从不认为,幸福感是外在之物所能带来的,心灵有了归属,不再漂泊,才能拥有幸福。

明明知道自己正在追求的并不是真正想要的,可往往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仿若那鲜红的罂粟,致命的诱惑,无法挣脱,无法停止。提到此,不得不说到《深圳向左,天堂向右》的肖然,也就是最近热播的《相爱十年》的小说版本。萧然从一个农村的穷小子变成了亿万富翁,名利兼收的他却并不幸福,他自己也知道那并不是自己最渴望的,自从韩灵离开后,他就失去了快乐,失掉了灵魂,可是他停不了,他早已被深深地吸进黑色的黑洞中,不死不休。我总想,如果他的心可以回到原乡,回到那个最初的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停下来,是不是就可以幸福。

在久远到不知是哪个年代的小巷里,撑着油纸伞静静地看着雨滴落在脚边,留下一个美丽朦胧的背影;在清冷的月辉笼罩的小屋内,素手轻轻地翻过一页页的古籍;在遥远的乡下小村庄,围坐在一起,数着满天的星斗,听着蝉鸣。这是我所能想象到最美的场景,这,也是心灵的原乡。

醉美酒乡


我时常对身边人说,我是大山的孩子,也是泸州的孩子,是酒的儿子。是的,我就是从泸州出来的,一个地地道道的泸州人。直到到了外地求学,当我向身边人说起我来自泸州的时候,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泸州的酒。而我在心中暗喜,泸州,这座川南的一座城市,却因为酒,走向全国人民的心中;也正是因为酒,让泸州人更加自信地说起泸州,说起老城,说起酣畅淋漓的酒文化。不醉不归。最美泸州。或许,在泸州之内的人,都是酒做的,在泸州之外的人,最先了解的就是那醇香而富含文化底蕴的泸州的酒吧。

在南方,沱江浩浩汤汤而过,穿过泸州,因此,泸州也谓之江之城。它受着长江之水,沧浪之势哺育或者灌溉。每一寸土地上都蔓延着自信,笃定,热烈,豪迈之气;江风习习,酒香厚重。几千年孕养的文明,在老窖的池中发着充满希冀的窖。我突然觉得,脚下的路,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那近乎风景迤逦的天堂。

自小,父亲就教会我品酒,即使那么一两滴老白干,也让我对其充满了神圣的敬畏。父亲说,身为泸州人,不能喝酒,就抬不起头,更为泸州丢脸。然而,我的酒量却并不海量,但我却能够从异地的酒中品出泸州的味道。我经常对自己说,喝到醉即可,每次朋友聚会,或者参加一些大型晚会,酒要喝,不是因为我会喝,而是因为我是泸州人,我不能给泸州丢脸。

与酒一起生长的泸州人啊,酒就是根,是本,谁能忘记自己的本呢?它浓烈的香醇,它热辣的情感,它让穷人忘记沉痛,消去愁怨,让富人也忘记烦劳。它总是在桌畔,没有客人的时候也喝上一杯,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习惯,无法改掉。泸州是我的酒乡,我是泸州的儿子。在那片黄色的土地上,有着一座座连绵的山,乡村里有滚滚升起的炊烟,炊烟下有着相亲相爱日子清贫而幸福的农民,我也是农民的儿子,也是那两老白干哺育的泸州人。

到了异地,所有泸州人都是老乡。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泸州人与泸州人的相见,更泪眼滂沱。于是,说着泸州话,做着泸州事,不亦乐乎,有些东西,像是只有那座城市才有似的,因此,大家很快熟悉,亲切,建立情谊。到两杯白酒下肚,老乡即亲人,还有什么不能放开的呢?因为酒,也因为泸州,我们共同的家。

无论我走到哪里,泸州,都是我唯一的家。泸州的老酒,都将是我永恒的归宿。当在南充的家乐福里,见到货架上摆放着的泸州的酒,我如同看到亲人般到货架前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多么熟悉,多么亲切,这不仅是泸州人的挚友,更是泸州的自豪啊。但对于高档的国窖1573,没有购买能力,就望望,就已经很满足了。怎想到,它就是泸州,一部饱蘸历史烟云的回忆?

每次远行,耳畔都会飘过酒的低语,像是祝福,更像是不舍;每次回家,最先想到的是酒的香味,当汽车下高速公路,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巨大的广告牌:酒城泸州欢迎您,我知道,我真的回家了,各种情感掺杂心头,不能释怀。母亲已经在车站等了几个小时,我的眼睛里顿时饱满了泪水,多像翻江倒海的泸州醇啊,寄托着各种情感。

如今的泸州,已非昨日。当酒成为一座城市的代名词,并极大地推动泸州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泸州其他产业的发展。于泸州,于我,酒就是我们的根,风吹泸州带酒香,阳光照耀长江魂。泸州,中国酒城,中国酒乡。我想李太白还健在,一定要在泸州安度晚年。用一杯杯地道的酒,来歌唱生命,歌唱每一寸洒满生命讯息的土地。一定要写诗,写泸州的诗,一定会气势磅礴,催人泪下。

泸州在发展,泸州的酒在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泸州人也在进步,在创新,在最美泸州的大地上,开创一个又一个令人拍案的奇迹。我就是泸州人,是泸州的百万分之一,而我深深爱着泸州,恋着泸州酒,想着泸州的人。尽管我还是一名在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尽管我还没有实际能力对我的家乡说爱,但请相信我一定会回来,担负起建设泸州的使命,为泸州的发展做出子女应该的贡献。

泸州,泸州。一座城市的明信片,是酒,是酒。

我对你的爱,比酒浓。因为我知道,在异地,我代表的是你。

在我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你灌醉。一直以来,你都在雕刻最美。

啊,我的泸州,愿你明天会更好,像你的酒一样,越久越香醇,越久越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