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难忘安徽(一)

让人难忘的情感故事

发表时间:2020-09-28

难忘安徽(一)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难忘安徽(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真没想到,这辈子居然和安徽有那么大的缘分 !在那段到处打工的日子里,竟有三次南下安徽。至今好几十年过去了,对于那段日子,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和事,还难以忘怀。

那还是一九九九年初,工厂已停摆有几年了,为了生计,大家都在自谋生路 ,我和爱人也不例外,四处给人打工。这时有熟人介绍,要爱人去安徽,说是有人包了个纺纱厂,要聘个懂技术的厂长。爱人老金就是学棉纺的,在厂里任总工多年了,管这么个小厂太轻松了。我俩商量了一下,觉得可以了解一下,便和对方联系,谁知一通电话,对方还挺宽松,同意先来考察了解,行不行没关系,费用全包。

说心里话,对于安徽,原来真是一无所知。只知道省会是合肥,有个名山是黄山,仅此而已。于是决定先去看一下。

趁着五一放假,老金动身,沿京九线一路南下,几经辗转,按联系约定的地点,先到的芜湖。见面之后,情况才谈清楚了,原来是三位老板联合在金寨包了一个停摆的纺纱厂。这三人,一位是当地的安徽人,姓赵,女性,前几年炒股赚钱了 ,这次拿出二十万要干点实业,可不懂技术。另两个人都是北方人,还是黑龙江的,一个是牡丹江纺织厂出来的,据说是搞销售的,叫李正;另一位是拜泉纺织厂出来的,叫董宝刚,好像是管生产的,总之没有一个懂技术的。基于此,才要聘一个懂技术的厂长。

老金又了解了一下工厂的规模,现状,工资待遇等等,最让他动心的是还可以带家属。每天只负责给他做饭,还给点工资。按他的话说,都这么大岁数了,就别单干了,离家在外,在一起互相也有个照应。听他说的也在理,我也就同意了。

六月初,我们上了南下的火车,在蚌埠下车,住了一晚,第二天又改乘汽车到合肥,再从合肥坐汽车经六安到金寨。下车时,天已擦黑。几天的旅途劳顿, 已没多大精神,面对一群来迎接的陌生人,虽经介绍,也记不得许多,爱人因来过,还认得几个,赵老板没来,她的秘书唐小姐也是今天到的。李正和董宝刚先几天到的,还有工厂原留守方的两位厂长,一个五十几岁,叫严河,另一位姓郑,年龄和李正他们差不多,四十多岁。

大家进屋,接风酒已摆好 ,都是初次接触,没有太多可说的,时间也不早了,很快结束了,我们在临时安排的宿舍住下,一切都等明天再说。

可能是几天来太累了,晚上休息的很好,一觉到天亮。院子里的鸟叫把我吵醒,还没来得及看明白周边的环境,赶紧收拾停当,吃完早饭,郑厂长就领着我和唐小姐乘公交大巴去县城,购置生活用品。老金早已和李正,董宝刚钻进厂房去了。

中午时分才从城里回来。大包小裹,铺的盖的,吃的用的, 一应俱全,可到家一筹划,还是起不了伙,米面蔬菜油盐酱醋还没买!没办法,下午又采购一趟。忙了两天,总算差不多了可以起伙,自己做饭了。

安个家可真不容易,紧锣密鼓的忙了两三天,总算走上正轨了。老金每天早出晚归,忙的不到吃饭点见不着人影,我只管买菜做饭,做起了名副其实的随军家属。

一切捋顺了,也有了闲暇时间,才有空了解了这里的情况。原来这里是金寨的城郊,周围都是稻田地。甚至这座小小的纺纱厂突然从农田里冒出来,都让人感觉有点突兀。金寨的县城坐落在梅山镇,买点东西都是乘厂门口的公交大巴。附近只有农民挑担卖点自家产的蔬菜,倒是很新鲜,只是品种不是很多。 每天晚饭后,我们院里就是个小聊天会,几位老板和严厂长因夫人都不在这,也都到这里谈天说地,尤其是严厂长,文采飞扬,是金寨有名的笔杆子,金寨的好多情况都得益于他。

原来,别看金寨是个小小的县城,名气还蛮大呢,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国著名的将军县,大名鼎鼎的洪学智,就是金寨人。它地处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西、南两面与河南省、湖北省毗邻,全国著名的治淮骨干工程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也在金寨。这项工程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总蓄水量50亿立方米,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灌溉皖、豫两省良田900多万亩。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县库区面积1327平方公里,移民人口34.84万人,建库时,淹没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和三大经济重镇(金家寨、流波、麻埠),10万群众移居深山。

我们安家的房子在院子的东北角,有趣的是屋后院墙外就是一条河,叫史河,而对面西侧 厂外还有一条河叫淠河。开始门卫小孟告诉我们这两条河的名字,我们还笑了半天:怎么这么巧,一个屎河一个屁河!后来他告诉我们是哪两个字。又说,当年淠史杭工程 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一。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东南部,地处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横跨江淮两大流域,是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的总称,淠史杭鸟瞰, 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水力发电、城市供水、航运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受益范围涉及安徽、河南2省4市17个县区,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实灌面积1000万亩,区域人口1330万人。

小小的金寨,竟有这么多的大事件!小孟又说:前几年联合国环境署还在这里开过会呢!

是的,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她了。

日子长了,发现这个厂子真不错,小巧玲珑,像个私家园林。除了院中间高大的厂房和仓库,锅炉房有点工业建筑的味道外,其他的办公室和一些散落四周的小平房都很整齐,特别是工厂的院墙,粉墙黛瓦,颇有徽州建筑的风格。

我们住屋的南面是荒废已久的锅炉房,长满了一米多高的荒草。大门在院子的西侧,门口的小房住着门卫小孟一家。进大门右手就是一排平房,那是办公室,严厂长包括老金他们都在这办公。门前有一排高大的广玉兰,正值开花的季节,开满了大大的白色的花。

七月的安徽,骄阳似火,老板答应的空调还没到,只好用风扇吹,无奈吹出来的都是热风。每天不到后半夜甭想睡觉。由于厂子处于郊外,四周都是稻田地,白天绿油油的景色不错,可一到晚上蚊子成群结队的出来了,哄不开,赶不走,只好早早的钻进蚊帐里躲着。

又坚持了两天,空调终于到了。老板很会算计,不知从哪淘来的旧空调,很大的一个破纸箱子装着,电工黄师傅说天太晚了,明天安吧。看看天已快黑了,也只好这样。

晚上,坐在蚊帐里,看着放在屋角地上的空调,心想明天就不遭罪了,心里有了盼头,时间好像过得也快了,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半睡半醒之间,只觉得肩头枕头下面有什么东西在拱,心里一惊:蛇!因为白天看见小孟的大黑狗黑虎昨天刚被蛇咬了,整个狗嘴肿得翻着,像个大花卷!说时迟,那时快,我一扑棱坐起来,老金动作也快,啪的一声把灯点着,几乎是同时,只见一只二寸多长的老鼠慌不择路的沿着蚊帐跑了半圈,终于找到一点缝隙,跳到地上跑掉了。

我俩对望了一眼,又不约而同地看向那装空调的破箱子:对,肯定是它惹的祸!空调没用上,老鼠倒是先搬来了。第二天和电工黄师傅说起这件事,大家笑了半天。晚上黄师傅还特意送来他老婆炸的一碗豌豆酱,以表压惊。

隔一两天上一次梅山,对这座小城也逐渐熟悉了。小城只有一条主街,两边都是商铺,一家一家的门脸,开间多宽,门就有多宽,很容易让人想起电影《林家铺子》里的画面。没有太大的商店,菜市场倒还不算小,上下两层,都是当地的农副产品。顺着这条街简直往南走,是金寨电视台,那座小楼也是全城的制高点。这里有个居民小区,看样子住着的都是当地较有层次的人,据说严厂长的爱人在电视台工作,他家就住在这里。附近有个小憩园,一些白发老人在这里聊天,散步,神态平和而慈祥。尤其是那些老太太,一个个齐耳短发,月白色的短褂,黑色拉带布鞋,清瘦却又不羸弱,一看就是当年革命的老者,如今虽然皱纹刻在脸上,却心态安然,一脸惯看云起云涌,波澜不惊的安详,让人自然心生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再往前就是梅山水库了 。远远地就听见它的轰鸣,蒙蒙的水雾迎面扑来,整个小镇因它都湿漉漉的,可惜一直没有时间去大坝上看一看。

老金的工作一天紧张而忙碌,因我是外行,只能看看热闹。据他讲,设备安装调试已经完成,只是这里用的 原料既不是棉,也不是化纤,而是当地产的苎麻。大家都没有接触过,近几天已进入试纺阶段。

买卖是三股四方合作,没多久,三个老板之间就有了矛盾,三人和严厂长也有了冲突。三个老板各算各的账,赵老板有唐小姐,李正在当地有朋友,董宝刚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把弟弟董和刚从家乡调过来当眼线。终于没等到出成品,形势急转直下,局面已不能维持下去,我们作为打工者,只好结账走人了。临走的那天,严厂长,小孟,电工黄师傅和食堂做饭的师傅等厂方人员都到大门口送行。车间的工人在刘忠的带领下,都坐在车间门口没心思干活了。李正和董宝刚帮着我们把行李送上车,挥手告别。

第一次安徽之行到此结束,原计划的游玩项目全没心情去了,直接坐车回家。到家后好长时间心情都很郁闷,可是打工的生涯就是这样,好多事都是没有办法的。(待续)

编辑推荐

难忘的回忆(一)


谨以此文献给分别四十多年各奔东西的同学们!

校园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它犹如一个珍贵的相册,收录了我们纯真的中学时光,凝聚着我们的友情,记录着我们那些快乐的成长岁月,收藏着我们的笑语欢歌,同学间的友谊,师生间的情谊。

初中的校园生活才刚刚开始,我们就开始了校外生活,那是初二时,学校组织我们向工、农、兵学习!。不久,我们来到了于洪区中朝友谊人民公社什么大队记不住了,向贫下中农学习,十四、五岁的我们,本该在教室读书的花季少年,开始了繁重的劳动锻炼,那是一个美丽的村庄,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以朝鲜族为主,有几户汉族人,十分和谐的居住着。

春天,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在炎热的太阳下,一群群勤劳的农民猫着腰,弓着背,熟练地插下那一株株幼小的秧苗,洒下一粒粒希望的生命种子,再看那边,一头头肥壮的牛正欢快地拉着犁、唱着歌,好象是在欢迎春天的到来?还是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男生住在大队小学校的教室里,打着地铺,就是在稻草上面放块木板就当床了,教室十分简陋,四面透风,窗户没有玻璃,糊着报纸,好在天气不太冷,女生和班主任徐老师几个人一伙分别住在老乡家,吃饭就在学校教室东大墙,在那搭两个炉子,放上两口大锅,大队派几个人给我们几个班做饭,我们自己带饭盒打饭,吃的还挺好都是大米饭。

第二天,吃过早饭,班主任徐老师就领我们下地了,到了地里一个好像小队长的人给我们讲如何插秧,他拿着一把秧苗说:每个人左手拿着一把秧苗,右手迅速地插着秧,在右手插秧的同时,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同时迅速地从一把秧苗当中分秧,把秧苗分成一小撮一小撮的,便于快速插秧,秧苗一定要插结实了,不要让秧苗浮上来

学会后,同学们纷纷脱鞋下到稻田里,虽然,已是春天,但稻田里的水,还是有点凉,同学们咬咬牙都勇敢地走到稻田里去,大部分人插秧,有几个男同学在岸上运秧苗,几天下来同学们累的腰酸腿疼,徐老师看大伙太累了,就领着同学们休息一天。

为了活跃文化生活,吃过晚饭,徐老师组织大家开联欢晚会,每个同学必需出一个节目,几个人合起来出节目也行,什么节目都行,独唱、小合唱、跳舞、讲故事、说相声

小学校有个平坦的篮球场,傍晚天还没黑,我们围坐在篮球场上,我清晰的记得我和刘贤俊、梁建、卢涛、强枫表演的男生小合唱《我为伟大的祖国站岗!》: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卫在边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一颗红星时时刻刻向着北京,站在边防线如同站在天安门广场。光辉的太阳照边疆,毛主席就在我身旁。啊

歌声在宁静的村庄里飘荡,在寂静的田野中回响,欢笑声响彻静静的夜空,那天晚上,月亮特别亮,特别皎洁、无私,明亮的月亮,供我们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洁白的月亮,使我们的心情能够平静下来,放松下来,洒满大地的月光,把我们的烦恼、劳累一扫而光。

短短一个月的劳动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都晒得黑黑的,好像结实了很多,但是,同学们更加想念那可爱的教室,想念那温馨的学习生活,也深深感受到农民的艰辛。

是啊,当年我们朝夕相处,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在教室里打打闹闹,在校园里留下欢歌笑语,在操场上留下奔跑、打球,跳绳、踢毽的身影,尽情撒下人生最快乐的美好时光,当同学们回首往事时,我相信,这快乐的时光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2015年5月26日

难忘


那是在我十多岁时候的记忆了!

我们村每年到了腊月里,家家户户洗涮、磨豆腐,外出打工的人也回来了,整个村里的用水量也就增加了,与此同时,位于村西南山上的水井也显得不堪重负了!接着,便是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候与于水井边的情形,如同上甘岭一般,令人难忘!

一天夜里,父亲为了避免白天排队等候的难耐,凌晨两点钟便起来准备挑水去!为了和父亲做伴,我也一骨碌爬起来穿好衣服下地,我打着手电、父亲挑着水桶兴步向村边山上的水井走去。

夜已深、人已静,寒风冽冽、繁星点点,不时还有犬吠声传来,生怕谁家的狗嗖嗖的扑将出来。开始还能和父亲并排前行,可是出了村就是羊肠山路了,我和父亲只能一前一后,顺道曲折盘路而上。路两旁的荆棘枝条偶尔挡至头部,父亲呢不时的提醒着我,我也及时的躲闪着。上山的路虽然费力,但脚底却不容易滑跌。伴随着桶梁的摇晃声总算到达了目的地,父亲放下水桶和扁担,然后接过我拿的手电往井里晃了晃,还好,井里的水虽没积流多少,但总能晃到些许波光粼粼的水面。为了让水再流一会儿,我和父亲随身蹲在一旁,父亲点燃了一支处处红香烟,一边吸着,一边和我聊着,我贴身挨着父亲,享受着父爱的温暖。那时的我,总觉得吸烟的人一定是有思想的人,莫名的有点大人就是这样的感觉!一会儿,父亲抿掉了吸完的烟蒂,借着水井壁的青石台棱下到井底,我把水桶接给站在井内大石块上的父亲,他便蹲着用马勺一瓢一瓢的往桶内舀水。桶满后父亲爬出井口,用木井钩将水桶一一吊起来,放的时候还是那样的小心翼翼,因为我知道父亲放落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我们得珍惜!

准备好后我们便又是一前一后的往家走去!

下山的路好多时候比上山的时候都难,再家加上脚底还有碎石,不时就有滑到的风危险,所以需要控制步伐、控制步速,好似人生道路一般!我和父亲就这样走着走着,忽然从我们前面闪过一动物,准确的说应该是豹子,可能是由于我和父亲两个人的缘故吧,豹子也没有停留,从山坡下箭一般地跨过山路没入从丛林。受惊之后我又向父亲紧走了几步,父亲呢生来就胆子大。下了山我们稍作缓息,便借着月光和手电光箭步回到了家中

如今想起来,那晚的事对我来说终身难忘!儿时的生活是那么的困难,再想想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父亲又有多艰?每天忙于家计, 挑水、喂牛、下地、上山,可又是为了什么呢?人生就是如此,都是经历了才懂得,过去了才后悔,每每想起父亲,都令我愧疚难当!想之孝字好写孝事却难,难于子欲养而亲不全!

诚愿天下儿女知孝尽孝做孝男!

诚愿天下父母心宽体胖健康安!

20XX年1月10日戌时书

难忘,这一抹嫣红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难忘,这一抹嫣红",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大美徽州,美在蓝天白云,美在青山绿水,美在春花秋月,放眼望去群峰参天,岭谷交错,回眸之处涧流清沏,溪水潺潺,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水墨画,妙手偶得。

心随所动,背上沉沉的背包,行走在大洪岭的古道上,远离喧嚣,喜欢寂静的山林,喜欢行走在沧桑的古道,喜欢用坚实的脚印覆盖陌生的土地。

慕名向往大洪岭,源于这首民谣:大洪岭,如巨蟒,上七下八十五里,钻云破雾八十一道弯,想象中如巨蟒般的大洪岭是雄伟的,矫健的,灵动的。更令人痴迷的是那满山的嫣红的杜鹃花,令人陶醉。

一直碎碎念着,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杜鹃花开的时节终于与你相遇,相识,相知,更相惜。

沿着高速,车子一路疾驰,直奔祁门,下高速,走公路,乡村的公路狭窄,崎岖,一路小心,被载重货车严重压过的公路,两边凹下,中间凸起,害得车子几次被剐蹭,让人担惊受怕,更让司机美女心疼不已。

2个小时的车程,很快就到了大坦乡大洪村燕窝,在临时停车场下了车,就直接进入大洪岭古道,3米宽的青石板从山脚一直铺开,斑驳的青石上遍布了多少商贾的足迹,凹凸的石面上历经了多少岁月的风雨,过去的繁华化为风霜,令人感概,如今的探寻已成时尚,令人神往。

山脚下,石板路的起点,默默的站立着一块路碑,整块的大青石,大洪岭(岭是繁体字)三个行书赫然醒目,浑厚,端庄,大气,令人肃然起敬。

石板路依山而修,蜿蜒曲折,两边的小灌木茂盛葱郁,初春的新绿已渐渐的泛出,沉积的深绿也似乎绿得流油,浓浓淡淡的,交错在一起,参杂了点点还没有完全褪去冬季里的苍黄,色彩虽不及秋天的斑斓,却让游春的人儿更多的是看到一种春天的颜色,感到一种新生的希望,悟到一种生命的张力。小灌木们也是情态万千,有挺直腰身向上伸展的,有俯首相迎执意挽留的,它们也似主人一般深情款款,那些走古道赏春景的背包客们,似乎不忍得拒绝主人们的好意,停下前行的脚步,观赏休憩,把玩留影一番。

拾阶而上,渐入佳境,哇塞,好美的映山红耶,不知是谁在欢叫着,引得众人一个劲的往前冲,一睹映山红的迷人风姿,最美人间4月天,大洪岭的最美就是这一山满满的映山红。

我自小就一味的喜欢映山红,喜欢这花是因为这首歌:夜半山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满哟~映山红,岭上开满哟~映山红我就一直想象着岭上开满映山红,该是这样的非凡场景,我想象着,憧憬着,等待着圆梦的一天。

大洪岭的映山红,高大秀美,绽放在青山绿树间,一树接着一树,蔓延在弯弯的古道上,满树的映山红,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如一片片漂浮的彩霞,在阳光下流淌,在绿叶间逗笑,那盛开的映山红娇艳得恰似一群害羞的少女,红了脸颊,羞答答地微笑着,看着我们一路走来。走在这花香溢满的古道上,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完全忘记登山的疲倦,了却了往日的烦恼。

瞧,满眼的映山红,一团团一簇簇,开得那么肆意,那么绚烂,无所顾忌,看那嫣红在泛滥,在流淌,充满生机;朵朵映山红,娇艳欲滴,看那花瓣儿密密匝匝,蕊靠着蕊,瓣贴着瓣,簇拥着、推挤着、喧闹着,相互依偎,竟相辉映。映山红的每一朵花儿,都空灵含蓄,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一路的花香滋养着你,震撼着你,让你感到生命的张力。

青山依旧在,夕阳几度红。大洪岭就如一幅古画,藏在皖南的万山丛中,有着几多沧桑,几多酸辛,令人感慨,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