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30多岁的北漂,失恋裸辞,母亲病重,生活太残酷

30多岁的北漂,失恋裸辞,母亲病重,生活太残酷

发表时间:2020-10-15

【www.qg13.com - 北漂情感故事】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有一些情感句子总是能够写到我们的心里去,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句子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30多岁的北漂,失恋裸辞,母亲病重,生活太残酷",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这是我在深圳的第三年,跨年那天晚上,我坐在电脑前,窗外燃放着烟花,“新年好啊”我对自己说,就在去年在跨年的节点上,我刚搬进了新的出租屋,原来已经又过了一年,新年的爆竹声响起,我又要开始规划新生活了,正如电影的英文标题“Begin,Again”。

当我在新年第一天看《亲爱的,新年好》时,我深切体会到女主的纠结的内心,虽然我没北漂过,可我也有这样的感受“突然就活到了这个年纪,觉得自己没长大,父母就都老了”,90后的我,即将30岁了,我从没想过30岁的我会活成什么样子,可是至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于是,看电影的我热泪盈眶,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心想着,“我不能哭,都这么大的人了,哭多丢人”,可我还是拗不过情绪,尤其是看到那几个镜头时,荧幕下的我默默流泪。

越长大越害怕

女主妈妈偏瘫在家,闹别扭不肯吃药,而且还把药片给甩掉,最后女儿劝说,母亲才颤抖着身子,说着自己能行,自己可以吃药,她把头低下趴在桌上把药片吸进嘴里,想必当时女主心里一定很难受,连自己的妈妈都照顾不好,赚再多钱给父母换大房子,也不及陪伴在日益老去的父母身旁。

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她已经年过半百,过去也曾身体不好,做过手术,但是我还小,还不懂照顾人,更提不上多关心她。这次元旦和她通了好久的电话,还是聊结婚的话题,她说,亲戚朋友都问她,我什么时候会结婚?她总是答不上来,表示自己很纠结。

看着周围邻里叔叔阿姨们的孩子都结婚了,有的还抱了孙子或外孙,而我却还是一个人,她在多少个夜晚失眠,白头发也长了不少,想为我分担点什么却又无能为力的样子,我听到这更难过了,从前我没想过我的感情生活,在某天会成为她的负担,也没想过不经意间我就到了这个尴尬的年纪。

半百母亲的忧愁

回想起还在上学那会,我的爸妈因为生意的忙碌,他们忙着赚钱养家,也没时间多陪我,甚至于全家出门旅游都没有过一次,就这样我上了高中,上了大学,大学毕了业,我长大成人了,也就看淡属于家庭的活动,曾经羡慕别人一家子去哪哪旅游,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奢望,为此我抱怨过,可是没用。

我的父母,他们也没办法理解我工作后把钱花在旅游这件事上,甚至觉得我就是在乱花钱,可是他们没想过我是在弥补小时候的缺憾,现在我在深圳,他们也没来看过我,就在前段时间,因为商场消防设施不合格关门,我妈妈被迫暂停营业,一个人赋闲在家,她本身就没啥爱好,既不喜欢看电视,也不爱看书,更别提旅游,她总是觉得去玩就是浪费钱,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收拾屋子。

有时候想来,我妈还挺可怜的,活了大半辈子,一点像样的爱好都没有,除了会做生意赚钱就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了,我也为她感到悲哀,说实话,我们家那边的商场什么时候彻底倒闭还不知道,万一有一天遇上关门的话,我实在不知道我妈该怎么度过余生。

在家闲着的这段时间,我爸没空陪她,因为要去厂里上班,我爸还说,如果他有假期,妈妈又刚好清闲,他们就过来深圳看我,顺便好好逛逛深圳,可是他现在是真的走不开,看以后什么时候有时间再作打算吧。QG13.cOm

从他这番话中,我听出了生活的无奈,此刻,我只想回去紧紧抱住我妈,告诉她,我过年回来陪她,无论现在生活如何,我都会努力过好,不让她担心。

三十岁的无奈

影片中,白树谨北漂了十年,那个和她合租的小女孩,其实是十年前的她,编剧采用这样的写法,意味深长地道出:20岁和30岁这两个不同年龄段,不同的人生想法和行为,想必任何一个在大城市漂泊的朋友都深有体会吧。

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年轻时候的自己总是敢想敢做敢尝试,30岁以后就变得害怕,不敢多想,不愿多去尝试,害怕重新开始后会输得更惨,就连比自己小的男生喜欢自己都没勇气和对方在一起。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不勇敢去闯去拼,等年纪再大一些,30岁以后就会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激情,没有过去的闯劲,不敢再去试错,因为会害怕输不起,你看,多么痛的领悟。

里面有一幕:白树瑾的母亲对她说,“回北京你,你有你的人生,不能让我困住!我好好锻炼,妈妈懂你 ”,这也是让我哭得最厉害的一个场景,仿佛我就是剧中的女主,不同的是,在我无数次碰壁,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还被同学欺骗,感觉人生就这样没戏的时候,我并没有得到妈妈的理解和支持,而是一个人独自度过无数黑夜,好几个晚上在夜深人静时痛哭,相比之下女主的境遇比我好太多了,想到如今慢慢变好的自己,我也开始释怀了。

小白姐,你得活得特带劲才行”这是小女孩说的,也是过去那个勇敢的她在内心呼唤30岁以后的她清醒的声音,尽管她表示自己所过的生活,每天都像走在钢丝上,一点不敢偷懒,可是没有用,还是一事无成,这让她很无奈甚至于痛苦。

据网上数据显示,北漂三年减少60万人,很多人离开大城市。

我听过很多很多漂泊者的故事。

29岁的女编剧北漂了十年,虽然还没成功却没放弃;24岁才开始踏入音乐剧策划,已经北漂两年半的她,最初异地给迫和男友分手,成功后男友回到身边,还一起去看了自己亲手策划的舞台剧《白夜行》;还有30岁未婚的互联网从业者,在深圳打拼多年,因为热爱一直坚持着,在家乡这样的年纪不婚要被视为怪物,可是深圳更多的是包容,能够拥有更多自由。

说说友情吧,“朋友说了再见,可能就再也不会见了 ”,这个我深有体会,我和朋友毕业后,几乎很少见面了,从前说的摇一辈子不分开,可缺抵不过现实的无奈,她要回老家工作,因为是独生子女,父母离不开她,她也对在外打拼不是很上心,以致于毕业多年,我们只见过一次面,也再也没有当初亲密的感觉,我们都回不去了。

亲爱的,生活不见得就是一帆风顺,总有很多无奈,我知道你一定不甘心,甚至还犹豫徘徊,

可是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没有什么是一句新年好不能翻篇的。

愿你哭过后也别忘记微笑,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新年好啊。

扩展阅读

20多岁够拼,是为了30多岁对世界说不。


《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之后,毫不意外地爆火了,朋友圈里原来并不追星,不看女团的那些人也开始一期不落地看节目,在朋友圈发着各种姐姐的经典语录和美照。

一群看热闹的群众等着这群30+的姐姐们当仁不让地抢C位,等着她们起争执,舞跳得好不好、歌唱得好不好没人在意,在节目里有冲突和矛盾好像才是重点。

但这群姐姐们似乎并不是来闹着玩儿的,熬夜加班地练习,团结一致地表现,每个姐姐的脸上,都写着认真和野心。

节目火成这样,也是因为它打破了人们以往对于女性的认知。

女团的年龄默认是二十岁左右,三十岁的女性就该脱下短裙,戴上围裙,归于家庭的平静,三十岁意味着再也没人为你保驾护航,社会的眼光和标准也比从前苛刻许多。

但这个节目给了人们对于三十岁女性的全新定义,三十岁仍有扬帆起航的权力,仍有改写人生的激情,有时光淬炼过的沉稳,也有不惧风浪的信心。

三十一岁的张含韵被人熟知是因为当年红极一时的《超级女声》,一首《酸酸甜甜就是我》让她瞬间被全国人民认识。

但等待她的不是顺风顺水的人生,而是经纪公司破产、网络暴力、代表曲仅此一首的尴尬期,曾经火遍全国的她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

再次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张含韵,在《声临其境》的节目当中,以极其标准的英语配音又火了一把,《后妈茶话会》的表现一度惊呆网友。

这一场逆风翻盘的自我战争,张含韵打得很漂亮,她在采访中说: 三十岁之前,我们的青春、美好是父母给的,但三十岁之后,是我一手创造的。

杨千嬅《烈女》这首歌中有句歌词是 烈女不怕死 ,每每听到这首歌,我总是想起曾经历过生死的郑希怡。

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时,一张下车点头的动图,在网络上疯狂传播。郑希怡是那种又A又飒的女生,精致干练的气质清新脱俗。

郑希怡1999年就和蔡卓妍、钟欣潼组成组合出道,但因为身高和其他两个人相差太多,公司决定让蔡卓妍、钟欣潼组成Twins组合,郑希怡就慢慢淡出了人们视线。

这种啼笑皆非的理由让她们的人生千差万别,她做错了什么吗?长得高也不是她的错,但命运似乎并不关照任何委屈的人。

一年后,重整旗鼓的郑希怡出了专辑,一曲成名,但好运并不长久,在一次杂技表演中,她不小心被男伴拉下外裤,一瞬间嘲笑和冷眼纷至沓来,她一度将自己关在家里与世隔绝。

沉寂之后的郑希怡进入影视圈,通过电视剧《秀才爱上兵》再次进入观众的视线,随后片约不断。但好景不长,命运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地又和她开了一个玩笑。

2012年,郑希怡参加好姐妹应采儿的生日聚会,拍合照的时候,因为地面湿滑,她从三楼摔下,被树枝贯穿胸部,一度昏迷。

郑希怡的娱乐圈打拼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崭露头脚、经历失败、重整旗鼓、发生意外,再次咬牙拼搏,曾经遍体鳞伤,但从未说过放弃。

走到如今,她的眼里没有历经沧桑的疲惫,没有被时运捉弄过的怯懦,只有坚定和稳重。

一个优秀女生的标准是什么?有人会说懂事、年轻、漂亮、贤惠、顾家、温柔,可这些都是别人强加在女孩身上的标签。

大众推崇白瘦,于是女孩子们踩着高跟鞋,穿上束腰,扮起可爱,我们赞美为家庭牺牲的女性,于是女生们被要求相夫教子,照顾家庭,还要保持经济的独立。

可是,尽管做了这么多,还是有很多对女性不友好的声音,女性还是会被年龄、外貌等条件限制选择,还是会因为他人的眼光瞻前顾后。

《乘风破浪的姐姐》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这群姐姐们有的不再年轻,有的结婚又离婚,有的经历过人生的高光和至暗,但她们从未在意身上的标签,而是努力刷新着人生的成绩单。

节目中有句文案写得很好: 用拳拳之心去征服,所有不服;用天生骄傲去会见,所有偏见;用步履不停去拒签,所有标签。

女生最好看的样子不是十八岁的稚嫩,不是二十五岁的活力,不是三十岁的成熟,也不是四十岁的丰韵,而是任何年龄,任何阶段,都充满自信的样子。

你要相信小雀斑也很有韵味,小个子也很可爱,黑皮肤非常阳光,大声的笑和羞涩的酒窝都有它们的魅力所在。

二十几岁找到人生方向很幸运,三十岁重头来过也不迟,眼里是单纯和善良很有气质,但写满野心和欲望也同样让人着迷。

你不用做别人认可的人,不用迎合任何人的标准,你只要仰起头来去做自己,自然有人会爱你。

30岁失恋怎么办?


30岁失恋怎么办?

人人常说,三十而立。三十岁,是人成熟的象征。那时候的人们,经历了社会上最真实的一切,度过了人生最桀骜的时光。这是人最有魅力的时候,宽容、成熟、理智都是三十岁的代名词。那么这么值得骄傲的年纪,遇到失恋该怎么办呢?

1三十岁的人更懂得放弃与爱。

三十岁我们已经尝过爱情、也失去过爱情,再次失恋我们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暴脾气横飞、不再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有的只是一颗很平静的心态,三十岁更懂得去衡量一段感情是否值得继续或放弃。哪种才是你值得继续挽回的人呢?就是当你身边出现了别的人, 甚至更好的人,你还是忍不住想起她,想起他牵你手时传来的温柔,想起他呼吸的味道, 想起你们最后的那个拥抱,那么温柔也那么心碎。三十岁我们更懂放弃与继续,懂得了结束总比开始疼,就像化雪总比下雪冷。

2三十岁失恋更应该努力。

三十岁是每个人的黄金期,若是说青春宝贵应该不留遗憾,那么三十岁决定的是未来我们可以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子、如何让父母安享晚年生活。这时候我们可能真的没有多少时间去祭奠这段感情,我们更应该把悲伤转为力量,认真工作、努力充实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值得被爱,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3三十岁失恋可以随心所欲。

三十岁我们肯定拥有了不错的工作,逐渐在社会中扎稳了根,经济也有一定基础,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时候失恋我们可以随心所欲了,心情不好就约上三两好友喝上几杯缓解心情。也可以提上行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总而言之除了触犯法律,我们可以做所以能让我们缓解失恋痛苦的事情。

4三十岁失恋时学会感恩。

三十岁,在人生路上我们已经遇到过很多人,也看透了许多人,失去了对轰轰烈烈的爱情憧憬,更想要的是一个不会离开你的人,天气冷了给你件外套,胃难受了给你一杯热水,难过的时候给你个拥抱,就这样一直陪着你,不是整天他多爱多爱你,而是认真的一句不离开。三十岁对于失恋我们应该学会了感恩,要知道已不是儿时年代,要懂已懂得口说无凭,真爱不需要用嘴来表达,等时间告诉你真话。

你的婚姻要几成裸


你的婚姻要几成裸

网络上一则婚姻个案,一男人把婚后5年的日记本交给老婆,鼓励她仔细翻阅日记。于是,女人终于得知老公曾经轻度出轨,以及他对“齐人之福”的妄想,内心的挣扎困顿,还有对她和儿子的责任与牵绊……女人也哭也吵也闹,最后,他们离开生活了30年的城市举家去深圳,一切新天新地,她仍然是他的妻,他仍然把日记、文稿和工资卡尽数交给她保存,她留在家里相夫教子,欣慰地看着他一天天离成熟越来越近。这个案被拿来当成“裸婚”的正面民间教材,而我读完脊梁骨发凉,这女人大概是项羽后人,才有背水一战的悲情,才有达成这不平等裸婚的勇气!

搜狐网在一项“新结婚时代,你会裸婚吗?”的调查中,接受调查者中80%男性赞成裸婚,70%女性觉得不靠谱。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不买婚戒,除了花九块钱去登记处办理红艳艳的结婚证,其他都可以不要。上述种种观点和态度,俱是以男性视觉为基石,甚至有不少女子怀疑这裸婚说的奠基人压根就是一男剩斗士!既然婚姻这俩字都是女字旁,敬请各位奋娶男士该问上一句,老婆,你的婚姻要几成裸?

女人最向往的婚姻状态,无非就是男人的钱袋子永远向她敞开,男人的内心她完全能读懂,男人的身体是她“专用”的。裸钱,裸情,裸欲。

裸钱的婚姻,是三成裸。从体重、饭量、房产证署名和将来生下宝宝的姓氏上来看,男人都是占尽上风,理当能者多劳,赚钱多点也用不着得瑟。老婆伸手要钱时能不能不皱眉、不查账本、不碎碎念?女人可以在你一穷二白时嫁了,你敢不敢在穷心未退色心还未起的时候签下一份来日如若劈腿、偷吃、养小三儿自愿净身出户的保证书?女人爱钱不假,但更爱用钱证明爱意的男人,敢裸了钱财相对的男人,才值得嫁。

六成裸的婚姻一定要裸情。我只见过发完短信就删除的男人,从没见过关QQ之前不删除聊天记录的男人,更没见过勇于向老婆坦白对哪个女人怦然心动的男人。敢百分百袒露自己感情的老公真真是潘多拉星球的阿凡达,别迷恋哥,哥也只是个传说。男人在要求老婆百分百的专一同时,是不是也该戒掉对着红颜、女网友一诉衷肠,把那些真心的痴心的话,都赤裸裸只说给老婆一个人听?倘若男人能裸露感情至此,这婚姻才有了相守的韧劲。

裸欲的婚姻,做到了九成裸。很多上了别人的床的男人都有一个貌似串过供的借口,是那个狐狸精勾引我的。似乎“被上床”就可以洗脱一切赤裸裸的欲望交换,不主动就可以混充无辜者。女人减肥、丰胸、修炼床技,这一通折腾,无非是想延长男人的忠诚度,让他成为自己的“专属用品”。能把欲望专供于婚姻的男人,能理性规避婚外诱惑的男人,已然是极品,备注:这里的极品绝对是褒义词。裸到如此地步的婚姻,女人至死也绝不会放手。

最后补充一句,裸婚的至高境界,是不为了裸而去裸,更不是以讹传讹地交换赤裸。十成的裸是自发、自由的把婚姻透明成一瓢清水,还爱以返璞归真。

亲爱的女同胞们,一定要拿着裸钱、裸情、裸欲这些裸字诀对男人入座,别被那些只要求你裸而他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抑或在其他女人面前也有裸露癖好的男人,给忽悠得赔了青春又折了爱,不值当。

裸婚—— 一个裸字,怎生了得


裸婚——一个裸字,怎生了得

如果你们的爱情很伟大,你们的内心很强大,能超越世俗,那好,裸婚就裸呗,一切都不是问题。但如果你不能真正超脱,或者婚前你觉得你能超脱,而婚后又开始计较,那裸婚后,一切就都是问题。

“裸”便是什么也没有的意思吧。

“裸婚”便是什么也没有就结婚的意思吧。

如果这么解释的话,我想说,我不赞同“裸婚”——什么也没有,你结什么婚啊?

当然,你会说,有爱啊。

当然,我也可以说我赞成“裸婚”,因为那样显得我很清高,不世俗,懂得爱情。

可是假如“裸婚”的是我的女儿呢?我会赞同吗?我想我可能不会。因为我会担心她。我并不期望她婚后过锦衣玉食的日子,但我希望她起码有房住,衣食无忧。

当然这也要因人而异,还要看她和她要嫁的人是否有足够的担当和心理承受能力,对他们的爱情,还有双方的能力,是否有足够的信心。还要看这个女儿是娇柔还是皮实。

当然,我不赞同裸婚,并不是让两个年轻人去“啃老”,结婚不一定非得房车钻戒俱全,我是希望他们能在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和经济基础、有起码的生活保障、能养活自己、有养家能力的情况下结婚,那样生活会从容一些。

关于这个话题,最近热议的电视剧《裸婚时代》其实是一部很矫情的剧。

婚后没钱的难处,并不是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男人因为不能让妻子生孩子时花几万元钱住高级产房而难受,而是日常生活中的颠沛流离和捉襟见肘,是内心的不平衡和因此而累积的宿怨。这样的婚姻怎么会幸福?

如果你们的爱情很伟大,你们的内心很强大,能超越世俗,那好,裸婚呗,一切都不是问题。

但如果你不能够真正超脱,或者婚前你觉得你能够超脱,而婚后又开始计较,那么裸婚后,一切就都是问题。

最近看了几个“裸婚”的经历。

有一种“裸婚”,其实并不是家里或者个人真的没有条件筹备一个比较体面的婚礼,并为婚后的生活做好一些物质上的准备,而是出于草率、轻率的婚姻态度,甚至潜意识里不看好结婚对象,没有长久过下去的打算。这样的裸婚,要有所警惕

了,特别是女孩子。一开始就不被对方和对方家庭重视的婚姻,最好别嫁。

还有一种“祼婚”,是年轻不识愁滋味,爱上了,就想在一起,有情饮水饱,刚刚毕业,走向社会,工作和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就很快裸婚,而激情过后,一地鸡毛,以分手结局。

也有一种情况是,两个人年龄都不小了,也一直在努力,但现实让人很无奈,依然做不到有钱有房有车,但他们彼此相信对方,也有婚后要过一段辛苦日子的心理准备,在婚后能坚守最初的承诺,一心一意过日子,而且把日子越过越好,看看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挣的,每一颗钉子都是自己钉上去的,很欣慰,很有成就感。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因人而异。

据说《裸婚时代》里刘易阳的那句爱情宣言现在已经成了裸婚宝典:我求你嫁给我吧,虽说我没车,没钱,没房,没钻戒,但是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等你老了,我依然背着你,我给你当拐杖;等你没牙了,我就嚼碎了再喂给你吃;我一定等你死了以后我再死,要不把你一个人留在这世上,没人照顾,我做鬼也不放心!……我爱你!

这样的爱情当然好了,能把你当宝,且陪你到老,很重要,只是别嘴上说说而已。

婚姻里那些残酷的潜规则


一段婚姻终结的最糟糕的缘由之一,是夫妻双方没能及时认识到它的价值,而当他们放弃彼此时,也许才会后悔真正放弃了多少东西。好的婚姻绝不是理所当然的,它是需要培育,需要长期经营的。

《中国式的情与爱》里有这样一段话——

“对很多人来说,结婚的原因只是由于自己心里有太多来自原生家庭的“不满足”和对现实利益的“不安全”,自己在心理上还是个需索无度的“孩子”,于是婚姻便成了“父母”,结婚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来要”,而不是“来给”的!

我们放大了幼童时期未能被满足的自恋的需要,走进一段婚姻里,期待被对方看重、被对方拯救、被对方成全、被对方给予,而不是重视自己在经营关系上能做的努力。”

爱情和婚姻是需要经营的,常规的经营就是经营两个人的关系,可我觉得更重要的经营是经营你自己。唯有你变得更好,你的付出才更有价值。

然而,你的生活里一定有那么一群人苦口婆心的劝你:“随便吧,别再挑了”。

事实是什么?

事实是婚姻幸福的人,不会劝别人早点结婚,因为她们知道经营婚姻有多难;享受育儿的人,也不会劝别人早点生娃,因为她们知道养育孩子有多苦;

热衷于劝别人早婚早育的人,往往自己过得很差,稀里糊涂步入婚姻,莫名其妙生儿育女。她们不怕你变老姑娘,也不怕你变高龄产妇,最怕你不和她们一起苦逼。

所以啊,踏进婚姻前,你要慎重想好,到底要选择哪条路?

1

选择了一条路就得有勇气走到底

如果你在婚姻里遭遇到了另一半的背叛,无论是哪种性质,是不是只能离婚?

当然不是,你还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选择只不过是你后面必须承担伴侣再一次的可能性出轨。

谁痛苦谁改变,离婚前都要衡量一下。如果离婚以后的生活会比离婚前差很多,依然会有很多人选择不离,两害相权取其轻,离婚后充满希望的前提是你拥有过的更好的实力,但缺乏实力的人太多了。

有一些婚姻关系里利益占了很大的成分,所以离婚成本太高了,有名誉损失也有经济损失。当然,如果是有家暴行为那无论如何还是要离还要申请法律援助,命还是比较要紧。

之前一个已婚女人说过,现在的人嘴上说着被出轨就“离婚”,但是现实中多的是“他回来就好”。

姐在这里再说下,在婚姻里面对出轨这事,你有任何选择权,你更加有理由说服自己为了孩子继续一段受伤的婚姻。但我得提醒这样想的人,你选择如何的结果,不要去标榜,更不要让有自尊有追求的女人做一段关系的奴隶。

大家可以选择各自的路,每个人的底线不一样,做自己认为对的决定就好,完事别后悔,后悔也没用。

时至今日在百度上一搜索离婚,还会出现诸如“为什么女人离婚后普遍过得不好”这样的小文章,但据我所知的离婚女性都不愿意再结婚,因为没有老公后,她们过得不要太好。

实际上,遭遇出轨的一方,最后离不离还得看自己,现实生活里提供意见的人是没办法为你悲惨生活买单的。

2

没有所谓的家人反对

这个话题也不是第一次说了,经常有人会问我男方家里人全票反对自己,该怎么努力做改变的好。

这个问题单靠女方的坚持是没用的,你过了这一关,以后还会有很多问题在等你,而他也依旧会像当初那样,在中间为难,然后把问题再交给你。

根据我的经历,一般男的告诉你“我家反对”的时候,就是想跟你分手了。区别只在于最后是你受不了提的分手,还是他憋不住提的分手。

况且,现在有的小年轻家里基本都是独生子,从小就备受呵护,心理上经济上都无法独立的是占大多数的,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太少了,还需要社会磨练。

当然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不够爱你,小时候妈妈不让干的事多了去了,你问问他因为父母不让就不做了吗?

总之,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是你一个人在婚姻中披荆斩棘时候,他则负责缩在你身后,在你不行了要倒下的时候自己赶紧就放个闪现跑了,靠不住。

所以啊,结婚的话,还是尽量找个双方家长真心祝福的比较好。而且,也更省事。

3

没有任何人能给你安全感

感觉咱们的电视剧从《渴望》开始,就一直宣扬一种以家庭为一切,以丈夫儿子婆家为优先,无限顺从无怨、无限忍辱负重吃苦耐劳,让自己无限卑微的奴隶一样的女性,用她们的眼泪来换观众的眼泪。

姐看的时候就经常很纳闷,为啥就不能让咱们女人的形象更独立一些啊?讲真,我每次看到这样的女主角都坚定了“绝不能活成这样”的决心。

相反,婚姻幸福的女人,她们的安全感大多是因为自己掌握了足够的筹码,比如足够独立足够有钱,或者有足够的赚钱能力,或者有个非常有钱爹。

这些女人的安全感,绝大多数不是来自丈夫。靠丈夫的女人,大多惶惶不可终日,也非常容易一无所有。

4

门当户对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有姑娘和我说,喜欢自己的她看不上,她喜欢的看不上她。

这样说吧,如果你想找一个正直、努力、情商高、有事业心对未来有想法并能付出行动的人,这样的人大多都是条件不错的,而如果这样的人二十多岁的话,家庭条件也差不多哪儿去。

同等条件下,这样的人岁数再大些,比如三十岁未婚事业有成的男性,那么必然就是抢手货,自己的竞争对手也会有很多,况且,30多岁的男人择偶会更加严苛。

所以现代的门当户对有现实意义,如果20多岁的女生能够做到正直情商高有上进心有事业,她才会更容易找到同样在20多岁也是正直情商高有上进心有事业的男生……

当然,每个女人都不该屈就自己,和差劲的人在一起,你自己也只会变得越来越差。

但20多岁优质男你碰不到,现阶段自己又没有那么多拿得出手的优点,那么,你只能努力把自己变得更优质。所以我的个人建议是,好好审视一下你自己,然后再根据现状决定下一步要怎么走。

人人都在说屌丝逆袭,但就我看到的情况来说,逆袭的概率非常低。

嫁给豪门,或者娶上孔雀女,都需要付出很多代价。想要嫁给更好的人,首先要自己成为那样的人。成为你想要嫁的人,才是捷径。

5

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完全全“对的人”

有个很经典的传说: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爱情是一种理想,很难得到,也很容易错过。”

所以说,要在感情中去摸索对的人,是举步维艰的。对的人和错的人,这中间的性质之分其实很少人分的清楚。错多少叫错的人?这个量很难把握。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感情状态就是找一个自己还能接受的人。虽然不很满意,但能接受。

没有绝对性的“对的人”,那些看起来鹣鲽情深、举案齐眉的爱侣,每天也都在彼此忍受对方掉在浴室的头发,马桶上黄黄的尿渍。他们也为了彼此互相阉割自己,不停的退让,最后达到你看到的和谐状态。

当然,我不是让你去将就,我想说什么呢,我想说的是,如果你遇到一个人可以让你为对方这样去改变,而你们彼此又都能接受,那他就算对的人。

并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有流水线一样的人生,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养孩子,供房子,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未来10年20年的样子,在没遇到适合自己的感情单着的同时也要努力提升自己。

《生命时报》有这样一段话:

年轻那会儿,我正跟一个女孩谈恋爱。有天,我很含蓄地告诉她,我只想找到那个对的人。她慢慢地回答我说:“每个人都在寻找人生中对的那个人,却没有人试着成为对的那个人”。

确实如此,你与其去期待找到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不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当你欣赏的异性身上那些美好的品质为你所有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无敌。

6

婚姻不应该像是一个终点一样,被人提早预设好,然后以它为目标一路狂奔跑到终点你就赢了。

它作为一个在爱情里相对重要的阶段,更不应该是一个前提。

相反,这应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还没来得及好好谈一场恋爱,就斗志昂扬地拖着对方盲目的往你都不知道该怎么走的方向渐行渐远。

两个人彼此互相吸引,互相喜欢,在一起了之后到一定程度上觉得:余生,如果是你,那也不赖。

如果你问我,什么时候是进入婚姻的绝佳时机?

恋爱甜蜜期过了之后,面对生活的一片狼藉,面对另一半的糟糕缺点,还有耐心停下来一起面对的时候。

婚姻是爱情的延伸,不是爱情最后的结局。我衷心的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觅得良人,携手共老。

看到婚姻的残酷,才懂如何相守


看到婚姻的残酷,才懂如何相守

甭管谁比谁没有文化,只看生死输赢,那才是男人的世界观。

朱天心说:“所有的爱情到最后都是这样,看到它的残酷,才懂如何相守。”朱天心,我不爱,但是我爱这句话。

王朔说,这句话是他半生对感情的领悟:“婚姻怎么选都是错,你愿意与我将错就错吗?”于是最后,《非诚勿扰》里,舒淇放下不甘心,立地成妻了。是因为她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吗?还是因为孙红雷死前对他们说:“我看好你们喔!”

我是不相信那个结局的,因为像舒淇饰演的梁笑笑这般的女子,可以有太多的选择,可以有太多的宠爱,她缺的不是被爱,她要的是与众不同的爱。在她们的眼里,与众不同的,才是真爱。

这世上的许多女子,她们的心智并不会随着年龄而增长。她们的爱情,只应该是电光石火。她们的爱情,可以忘乎所以、赴汤蹈火、天涯海角。那些为了相守,向生活向世俗投降的女子,是她们眼里抛弃真爱的懦夫。

有人求一个相守的男人而不得,有人可以挑来拣去不如意非要蹉跎等待……爱情世界比财富世界,还要不公平的多。相比起来,婚姻反而是大大的公平多了。

初入社会的小姑娘们,时常感叹,为什么某某老总、某某经理的妻子竟然是那样一副尊容?为什么某些成功人士背后站着的却是如此学历、如此品味的女人?

她们怎会想到,这就是时光的魔力。因为有一个甘愿平凡并给予他们温暖安定生活的女人,十年后,他们才成了如今的模样。而现在,太多的女人并不愿意赌上自己的青春,更别说当男人的垫脚石,成为他的养料。

这是婚姻与爱情截然不同的成功定律。对爱情期望过高的人,往往很难走进婚姻。而婚姻里的成功者,一定必须要很坦然地向世俗投降。

所以,为什么那些没有物质要求的姑娘,那么难找到意中人,甚至比要求房产财产不动产的姑娘还要难?因为她们觉得自己高尚得无所求,因为无法摒弃自己的爱情理想,因为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成为那个躲在男人背后见不得光的女人。

“我都不求你有房、有车、有存款了,你怎么还可以这样没气质、没文化、没内涵、没谈吐以及没情趣呢?”这是她们内心的潜台词。因为不稀罕有钱、有势、有学历,所以可以轻蔑地说对方浑身散发暴发户的气质,所以才认为应该匹配更有品位、更有水准的男人。

这世界上兼备内涵、谈吐、情趣的男人本来就为数不多,因为在男人的世界里,从来不是以文化内涵情趣取胜。男人一定会偶尔羡慕那些会玩情趣、会搭讪美女的同类,但是他们内心里却会认定“财富和权势”才是终极魅力所在。

一把枪加一个委任状换一车银子,甭管谁比谁更无赖,甭管谁比谁没有文化,只看生死输赢,那才是男人的世界观。他们的逻辑是:“请问,女人,你是选赢的那一个?还是选帅的那一个?或者,你是选有钱的那一个,还是选会哄你的那一个?”

“我想选很帅,而且最后赢了的那一个!”

“我想选有钱,又很会哄我的那一个。”

……

做出这样回答的人,通常都容易爱上别人的丈夫。她们都是无法甘心求仁得仁的女人,却又瞧不起那些已求仁得仁的女人。

她们哪里知道,当你爱的那个人,变成丈夫,他就只有心思演好一个角色,不是情人,不是知心哥哥,只是“丈夫”。

不然,亦舒怎会感叹:“好好一个男人,怎忍心逼成‘丈夫’?”

婚姻中残酷的,不是出轨,而是忽视


情感世界两大谜:

1.女人怎么总有那么多需要?

2.男人到底在想什么?

男人说:“你知道吗,我回家最想的是静静。”女人问:“静静是谁?你又在勾搭谁?”

所有的不爱,都从忽略对方的存在开始。

曾有个帖子,说一个女明星嫁给一个富翁,生了孩子以后,老公每月给她11万的生活费,但是基本不回家。很多女人都羡慕——能住豪宅,领这么高的工资,还不用工作,那要老公干啥啊,同样都是守寡式婚姻,我们连11万都没有呢。

好心酸。男人最想要的,就是内心的宁静;女人最想要的,是心中的踏实。

但是当男人沉默的时候,女人认为他已经不爱了;当女人敞开心扉时,男人认为她只是一味索取。

一段情感的转折,就在于,你在关系中是越来越主动,还是越来越被动,往往在蜜月期,我们都是主动的,而在危机时刻,彼此都成了被动的受害者。

让人们最痛苦的,莫过于对你“存在感”的伤害。

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主动”地活着,另一种是“被动”地活着。

主动和被动的区别,就在于你有没有存在感。

如果一只猫看到镜中的影子,它会非常警惕,因为它没有“自我意识”。

而人VS动物VS植物VS无机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知道我在活着”。

你是碎片,还是一个人?

这么说是不是有些晦涩?

举个例子吧。

《24重人格》这本书是一个多重人格患者的自传,传主是卡梅伦·韦斯特,是一位30多岁的成功的商人,婚姻幸福,孩子可爱。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我”不是“我”!

“我究竟怎么了?我仿佛被恶魔缠住了,我在镜子面前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嘴巴里却发出别人的声音。”

这个“声音”是戴维发出来的,戴维是第一个出现在卡梅伦生命中的分身,是他24个分身中的一个,他们的性格、习性、记忆都各不相同。

然后他发现自己有24重人格——24个不同的自己,当这些“分身”上身的时候,他完全忘记了之前的身份,可以按照完全不同的人格角色去生活。

有人会问,这个人格分裂的人是怎么回事呢?

我想给大家呈现一下:当一个人的存在感遭到最严重伤害的时候,会是什么状况?

每个人都有多重人格,就像是一个屋子里有不同的房间,客厅负责会客,卧房负责休息,厨房里做饭。同理,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部分,比如在学校是一副老实样子,回家就是窝里横;在老板面前是孙子,在老婆面前是大爷……

那么我们和人格分裂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人格分裂者房间的门都是锁死的,甚至彼此是看不见的。

而正常人是知道自己有不同部分的,我们不是一个个碎片,而是一个连续体,就比如我知道我在家里是窝里横,到了工作场合就秒变好好先生。

那么人格分裂者为什么要彻底封死彼此房间的联系,不是作为一个整体活着,而是一个碎片化的存在呢?

那是因为如果我想整体地活着,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就像本书主人公,小时候酗酒父亲每天都往死里打他。他不敢反抗,更不会反抗,如果要面对无休止地伤害,只有永久地封闭掉他作为小孩子的感觉:生活在别处——当父亲的拳头揍在他身上的时候,他没有任何感觉,仅靠关闭感觉而保存了灵魂。

这种解离状态时间久了,就变成了一个个“碎片化的存在”。

其实这种“碎片化”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只不过,人格分裂是一个极端而已。

记得当年我高考失利,考上了一个很难接受的院系,那时我非常痛苦:

1)想要复读,没有勇气;

2)而如果要去上学,又觉得好像吃屎一样难受。

作为代价,我就采取了一种“碎片化的存在方式”——外表上,我很正常,成为一个名牌大学生,正常学习、恋爱,甚至还参加了学校辩论赛;但回首整个大学生涯,我发现自己不过就是行尸走肉而已。

我用这种浑浑噩噩的方式来应对无法解决的双重冲突,我把痛苦隔离,生活在一种“灵魂麻木”的状态,直到一天发现一个当年学习成绩远不如我的同学,甚至考上的大学比我还差,现在却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副教授。

此时痛苦之门被打开,我才知道,我是如何荒废了宝贵的青春岁月,没有完成父母的期许——我要成为学霸,出国留学念书,成为博士,光耀门庭,就像我妈妈家族的那些孩子一样。

但我没有达成这个期许,就无法饶恕自己,到今天我还不时做梦,梦见自己回到高中复读,重过一遍大学生涯……

对不起,你的情感余额不足

但是,为什么我没有坚持着把痛苦之门打开,而选择了长期关闭它呢?很多人都选择了复读,很多人都选择了考研究生,很多人都继续奋斗,为什么我却不能咬牙在学业之路上继续奋斗?也不能在大好年华,去做自己呢?

因为我的“情感内存”不足。

很多时候,人生的起伏,命运的成败就要看你的精神存粮,它真正决定了你的人生可以走多远,幸福的品质有多高。

每个情感内存不足的人,都有这4个特点:

1、受挫感:

很多人都告诉过我,他们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我哭的时候,我的父母总是嘲笑我:你就是太敏感了,至于吗?

有一次过马路,我下意识地拉了妈妈的手,妈妈本能地把我的手甩开了。

当我拿着奖状跑回家,兴奋地给爸爸看的时候,他却看着电视,不耐烦地甩手说:好了,好了,知道了,恭喜你……

我生孩子的时候,老公却要和我离婚,我鼓足勇气让妈妈陪陪我,可是她却说要在家照顾生意,电话里传来打麻将的声音……

当你的情感不被接受,不被承认,被曲解误会,被忽略,被拒绝……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受挫感,它会让你产生一种“三无”的三观——如果我提出需求,就一定会被拒绝。

我的被拒绝感不是来自家里,而是来自当年转学到北京以后,因为学习差而被同学孤立的经验。

我深深地记得同学们一起玩,我想要加入,而被拒绝的痛苦。

如果你撞了一万次墙以后,忽然有人告诉你,你只要念个口诀就可以穿墙而过。你信吗?

除非你的头被撞傻了,所有人的反应都是:放狗屁!

因为我绝对不想生活在那种一次次产生希望,又失望的痛苦中了,所以想到要复读,过去的那些失败经验就像放映电影一样覆盖了我。

2、自我怀疑:

当你被挫败伤害太多的时候,你就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

我是不是根本就不值得被爱,被在乎?

是不是我真的太敏感了?是不是我真的太苛责我的父母了?

我有这些感觉,也许是我有病?

很多人在咨询时都跟我确认:“卢老师,你说我的感觉是对的吗?我是不是太较真了?为什么我就是无法宽恕我的父母?为什么我就是不能忘记他对我的背叛?”

当我们对自己的感觉产生怀疑的时候,当我们开始质疑自己价值的时候,这就说明:我们存在的根基在动摇。

有些人怀疑自己的感觉,有些人怀疑自己的能力。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失去了标准,因为坚持自己的代价,实在太痛苦。

记得在我刚刚做心理咨询师的时候,一个同行说:“卢悦,你是一个非常差劲的心理咨询师。”当我看到同行有很多来访者,而自己门可罗雀的时候,我就会对自己产生非常大的质疑:“我是不是只会写字,不会做咨询呢?我是不是不适合做咨询师呢?”

那段日子,是一段非常黑暗的时光。

就像你在沙漠中,找不到方向,你不知道自己每走一步是送死,还是求活,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支撑你存活下来。

3、有毒的羞耻感:

有个男人跟我说:“很多女人都骂男人,可是你知道,下辈子我宁可做女人也不想做男人。因为在公司里,所有员工要靠你;在家族里,所有人都会来找你借钱;在家里,睁开眼就是妻子的抱怨,说我不够投入……所有人都靠着我,我能靠谁呢?”

我说,“你为什么要担负这么多的责任呢?”,“如果你不负责呢?”

“你拒绝借给家族亲戚们的钱,拒绝父母无理的索取,拒绝不断为朋友们两肋插刀……如果你坚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会面对什么?”

他说:“我会内疚,事实上,我一辈子都好像欠着别人,如果别人向我索取,而我拒绝就会觉得自己好像要毁了别人似的。”

我说:“是谁给你这么狂妄的自大感,让你成了救世主。”

他说:“十岁那年,我父亲去世的时候,叔叔拍着我的肩膀说,从今往后你就是这家里的男主人。从那时候起,我就成了救世主。”

也是从那时起,他就不能依靠任何人了,然后就必须要拯救陷入崩溃的妈妈,必须培养很多小孩子不需要发展的能力。对他来说,能让妈妈开心地笑一下,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

当年我刚刚开始做咨询师的时候,很多人在咨询时热切地盯着我:“你是我最后的希望,如果你不能救我,我就准备去死了。”

那时我要疯了——要么是咨询师,要么就是杀人犯!

后来我慢慢明白,我一直都生活在努力为他人负责的世界里,我想拯救全世界的弱者,然后我才能拯救我自己。

因为我也曾经是父母的救世主,过上他们未能如愿的人生。在一个团体中,一个带组老师说:“卢悦,我发现你好像想要照顾全组所有人,你有什么感觉?”

“太累了。”

我为什么总是感觉别人那么脆弱?其实这不过是因为我不能靠近自己的脆弱而已。

到现在,我经常会问自己,我是不是对来访者的脆弱太敏感了,很多时候,她(他)们的坚强,总是让我感动。

4、不了解自己的需求:

咨询室里,很多沉默的男人会跟我倾诉衷肠,妻子会吃惊地看着这个男人,他怎么能说这么多心里话?但这些男人说到最后总是长叹一声:“我已经习惯了。”“我这辈子就这样了,随便吧。”

我问:“如果不随便,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此时,他却很茫然地看着我。

他说:“我只知道我不要什么,但却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还有人说:“我现在拥有了别人羡慕的一切,好男人、好婚姻、好房子、好儿子、好工作,可是我活得一点儿也不开心,因为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这种感觉,我深有体会,30岁那年,我在《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做编辑,那是个可以养老终生的职业,可是我却提前中年危机了——在这样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里,我到底为什么活着?

如果说我是一根火柴的话,我总需要知道一生为什么而燃烧,可怕的是,我不知道什么可以让我为之奋斗终生。

记得一次,我穿了不合脚的鞋子,脚后跟被磨得鲜血淋漓,我却好像浑然无知,直到同伴指出我才发现。

其实我一直都生活在“随便”的世界里,我习惯了做听话的孩子,习惯了按照主流意识地活着,直到30岁,我才忽然明白,这些不是我想要的,那么我想要什么?

然后我用10年的时间才明白,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心灵的探索。

不错,我是一颗晚熟的种子,我错过了很多看上去似乎应该发芽的时间,可是,最终我有我的时间表,30岁以后到现在,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人生,我才明白,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完成自己的成长。

一颗种子,它一生的使命就是发芽;一根小苗,它一生的使命就是长成大树;一棵大树,它一生的使命就是开花结果,播撒种子……

所有人都有一间关闭的房子,我们的使命就是把那些房间打开,让它们重见天日。

第三个解决方案:我们如何存在?

而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两种:

回避型的人,比如我,就会采取行尸走肉的隔离压抑的方式,然后告诉自己:只要不想,这个事情就不存在。

焦虑型的人,比如那些渴望和丈夫“脆弱相对”的妻子们,则会过度激动的方式:如果不想,这个事情就会越来越可怕。

但行尸走肉会错过很多生命的精彩;而过度激动,则会生活在自设的炼狱中。

行尸走肉们,会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希望断掉连接来保护自己;而过度激动们,则会试图不断和别人连接,不断找妈找爸,让他人来承载自己的痛苦。

无论是“冬眠”还是“找妈”,都是因为我们无法承受上面的四大痛苦:

1、挫败2、自我怀疑3、有毒羞耻4、不知道自己是谁

除了不断隔离自己,和不断发起自杀式的找妈冲锋以外,有没有第三种?让我们真正可以完整的存在,可以真正的拥有被肯定,被接纳,被陪伴,被认可,被倾听的感觉?

很多人都在问我,我该怎么办?

我说你一定知道怎么办,只是你还没有把那扇门打开。

我和自己的内在小孩,也有一个漫长的和解期,在过去,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然后在心理成长的道路上,我慢慢地发现了这个细小的声音,其实统治着我的人生。

他决定了,我每个职业的选择,情感中的作为,人生的主题,每次顺从他的心意,我的人生总能迎来一次强烈的释放。

和自己的灵魂从对立走向合作,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试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