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由“插队事件”想到的

由“插队事件”想到的

发表时间:2020-10-29

【www.qg13.com - 爱你由心开始情感美文】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由“插队事件”想到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两天发生在青岛市崂山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采样时外国人插队的事件在网上闹得的是沸沸扬扬,我静下心来也细细的思考了这件事。

一开始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并没有太特别的想法,就是个插队,这在世界上哪个地方还不得有几个不遵守规矩、素质低下的人呢?但是随着舆论的加强,我又仔细翻看了当时的实况新闻,愤怒之火油然而生,既是对三个外国人无礼的行为更是对处理此事的人员的冷漠。

在中国的土地上,从一个外国人的口中吐出了“中国人出去”,而管理人员竟然无动于衷,毫无作为!这一幕,让我想起了李小龙的《精武门》中的一个场景:挂着‘狗和华人不得入内’牌子的公园门口的一幕,不过唯一的区别是有当时有陈真的挺身而出的腾空一脚罢了。

我们中国山东,世界著名的“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源头,一向在待人接物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甚至世界前列。但是在对待外国人插队这件事的处理上,于情不合,于法不容,尽管相关部门很及时的作出了相关的解释,但是也是显得苍白无力,大量网友并不买账,那一张手写的道歉信却又成了大众的笑柄。www.qg13.COm

在这次疫情中,相关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嘴脸展露无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在我们这个日益强大的国家,竟然还是存在着外国人至上、外国人优先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无处不在,特别是上升到了管理层面,大大伤害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心。我们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从公从私,礼遇外国友人,这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不能让我们为此而失去民族的气节,丢掉了自己的尊严,损害了国民的利益。

我们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到了必须净化心灵,洗涤思想的地步了,如若不然就会和自己的地位、层次严重脱节了。再这样下去,又置我们的党纪国法于何地?

我们也要好好的反省自己,我们这样优待一部分人,他们会感恩吗?他们有我们中华民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吗?而恰恰是这样的优待他们,换来的又是什么呢?换来的是不服从管理,肆意妄为,甚至对我国抗疫人员大打出手,而那些指手画脚的就更毋需赘言。

这里我也想对在我国避疫的外国人说几句,你们在自己的国家处处事事追求民主、追求平等,可到了中国就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求获取优于我们国民的待遇,这不可笑吗?在你们的国家你干提出这样的要求吗?当然,有很多时候是一些思想狭隘的人主动地给你们提供了便利,但是请记住,不要以少数崇洋媚外的行径作为你们在此嚣张的资本。

请珍惜您在这里的宝贵机会吧。就目前的国际形势看,中国是一块宝地,只有中国才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这些都是我国上上下下十几亿人民几个月来的艰苦抗疫得来的,你必须完全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完全的尊重中国人民,否则请您离开!

扩展阅读

由落花所想到的……


独自一人伫立在窗前,望着窗外那大片大片的绿,一丝笑意浮于嘴角。转身暼到了阳台,却发现阳台上满是散落的花瓣,我走近,低头看落花,深思

其实花落花开都是一种无形的破碎,只是花开是破碎的美丽,而花落却是破碎的沉默。

落花一地,是无言的沉默还是对前世的抗议呢?

俯下身子拾起几片花瓣,想,或许有数不清的人在落花前经历过风吹雨打的伤,演绎着撕心裂肺般的悲剧。他们选择了沉默,在风雨过后却演绎出一种独特的美丽

风吹过,无形之中衣襟飘动,发丝随风舞动,阳台上的一些花瓣被吹到了半空,我望着它们在空中翻飞飘散,然后缓缓落地。那落地后的最后的颤抖是她生命中最后的定格。

花落有情,乃是一种诠释,但它却没有风幸运,因为落花飞满天,总让人觉得伤感,又有谁知那是再一次含苞待放的孕育,再一次重获生命的前奏呢?

人生难免有失败,但一次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败,雨后也是会有彩虹的。就算失败也是精彩的,凋落的花也如此

一片瓣落入眼帘,把我拉回了落花前。我想成长就是这样,欢乐总有痛苦的调剂,花开也会花落,你得接受这世界给你的冲击,带给你的伤害,而后无所畏惧的长大,无所畏惧的再一次花开。

有空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看看花落,听听鸟鸣,沉淀一下烦躁的情绪,体会一下花落的别样心情。

一度,我曾固执的认为,完美才是美丽,但如今,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才是美的体现

由火柴想到父亲


(一)

对火柴的记忆,是从父亲抽烟开始的。

烟是父亲的命根子,没有了烟,也就没有了父亲。父亲在6年前患肺癌走了,医生说,是烟要了父亲的命。

不知为什么,父亲住院化疗期间主动把烟戒了,很彻底很干脆地戒了。

(二)

小时侯,我看见大人们围在一起互相点烟的场面,其动作是快速而又小心翼翼的,若动作幅度大了,就会招风熄火,若动作慢了,点不了几根烟火柴就灭了,在那时的我看来,点烟也是一门需要掌握分寸的技艺。我对父亲用外罩挡风为别人点烟的技艺非常钦佩,无论风多大,父亲就会一边遮风一边为别人点烟,在别人都难以点着时,父亲骄傲地轻而易举地就把烟点着了。为此,我禁不住问父亲,风那么大,你怎么能把烟点着?父亲憨厚地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现在想来,大人们之间点烟与借火的场面是温暖的、温情的,也是非常温馨的,他们以火柴为中心围在一起,彼此的身体离得很近,手、胳膊、衣服都互相紧贴着,甚至,俯身接火时,连脸都会碰在一起。细微的火苗,温暖的火种,拉近和连接起彼此的身体、表情、呼吸和心跳以及内心的温情。他们围在一起抽烟的时候,有时说说庄稼的收成;有时唠唠乡间趣事;有时有一句没一句地接近沉默,但由此却深刻地表达了更实在更温暖的内容。这种场面常常出现在劳作间隙的地头旁,他们的眼看着庄稼,并非为抽烟而抽烟。有时也坐在门口的土墩上,任凭光着屁股的孩子在眼前跑来跑去。

这么多年过去了,上述的动人场面我再也没有看见过,随处可见的是另外的一种场景:人们围着麻将、赌场、官场、名利、女人,仿佛信徒围着信仰和上帝,仿佛求道者围着道义与真理,人们团团围坐在金钱、权力的图腾面前,权和钱以及女人,成了男人们生活的中心,也成了失去信仰和真理的这个势利世界的终极真理。人们表情冷漠、目光诡谲地围着物质的神灵,只能使人浮华、浅薄,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便被物质阻隔,从而少了心灵的相通。

(三)

火柴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是古朴、温和、节制、柔软、徐缓、持久的,同时,也是清洁、厚道、有营养的。这种特有的气息,是农业气息的索引,那是土地与草木宽厚而又绵长的呼吸。

父亲去世几年了,但父亲身上的气息,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尽管在父亲生前我没有好好的孝顺他老人家。仅有的孝顺就是在他住院时,我没有吝啬金钱和时间。

那时候,好心的医生劝我把父亲送回老家,言外之意是反正治不好了,别在医院花冤枉钱了。我没有听从好心医生的劝告,相反,而是毫不犹豫地要花费所谓的冤枉钱,因为我是父亲的独生子,我有权力这样做,除了母亲没有人能干涉我,谁会干涉儿子为父亲治病啊!我想着万一,万一治好了呢,万一奇迹出现了呢。可惜,生活中哪会有那么多的万一啊,稍微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肺癌的治愈率在世界范围内会有多少。

父亲住院的三个月,我几乎每天都陪伴在他床前,就是他出去散一会步,我也是紧跟其后。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时间不多了,我能看见他的时候,也是一天少似一天。父亲生前爱看戏,为了让他走(去世)之前能真正地看一场戏,我求爷爷告奶奶地央求电视台的熟人,请他想法为父亲弄一张现场直播的戏剧晚会的票,也许是我的孝心感动了电视台的熟人,总算了却了这个心愿,看得出父亲是满意的开心的,要不,他苍老的面颊上怎会展开久违的笑容呢,可怜的父亲哟!

除了农忙时,因昼夜辛劳顾不得换衣和没条件洗澡,父亲和乡亲们的身上难免有些汗味,然而,这些汗味也被他们身上覆盖着的更浓郁的草木气息、泥土气息、庄稼气息和香烟气息中和了,那汗味反而使他们身上的气息有了一种海的深沉的遥远。

从父亲身上,从乡亲们身上,从他们那一代人身上,能闻到整个大地的气息!

火柴,一根根小小的火柴,一股股隐约的草木清芳的气息,围绕并陪伴了父亲的一生。在他贴身的衣兜里,随时装着等待划燃的火种。

临终,我们清理遗物时惊奇地发现,在父亲清贫的衣兜里,还揣着一盒火柴。

(四)

我记得,父亲生前,每当有人向他敬烟,他总是非常恭敬地站起来,双手接过烟,一面点头一面说着感谢,之后,若敬烟的人也抽烟,他会连忙划燃火柴,先给他点着,再给自己点着。那些给自己发过烟的人,父亲总是把他视为朋友,总是对人家怀着好感和谢意。我就不止一次听父亲说过,谁谁谁有一年在去赶集的路上遇见还为他敬过烟,谁谁谁只要一见他总是先敬烟给他,你见了人家后,要对人家尊敬,如果人家有需要咱帮助的地方,一定不要推辞。

知恩感恩,念人之好,是父亲那一代人的美德,也是数千年来我们祖先共同的品德。

别人不过发给他一根烟,父亲何以如此珍重?如此念念不忘?

我想,一个出入于田间地头的庄稼人,一生里,除了牛羊看重他尊敬他,除了庄稼苗喜欢他并在风里向他点头施礼,除了一生相拌的妻子的关怀外,还有谁尊敬过他?谁怜惜过他?谁感念过他?

所以那根带着别人手温和体温向他递来的烟,就不只是一根物质的烟,而是来自另一个人的一份感情,一份看重,一份礼遇!也是对他人和自己的犒劳和慰问,以此来表示一种有限的自我欣赏和嘉许。

于此,我也明白了父亲生前总是随身带着火柴的原因,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抽烟要用,或许还因为,他可以随时给那些忘记带火柴的抽烟的人们以及时的帮助,从中体会到一份帮人的快乐,也收获一点被人感谢甚至尊重的暖意。

划燃的火柴,点着的香烟。现在想来,父亲那代人的吸烟,未必仅仅是满足解乏、提神那么表面与物质化的需要,而是,由火光、香味、轻烟与暖意所构成的一种仪式,进入一种不同于日常劳作的出神、恍惚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他们不仅休息了身体,也缓解了内心的焦虑,在逸出日常劳作的那个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的时刻,体验到生命本身的单纯性、恍惚性和不受生存与死亡压迫的无边无际的自由状态。虽然只是片刻,但那是无边的片刻。在那出神的瞬间,生命变得很空灵很旷远。

文/赵树利

由“录音门”事件想起的


校园,一个曾经被称之为神圣纯洁的土地,是园丁们滴滴汗水诚泽桃李芳天下的地方,是学生们求知探索翱翔知识领空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非常震惊,也非常叹服。

一位网友问我:“你知道xx市xx中学(高中)的‘录音门’事件么?网上炒得很热!”

上网百度一下,“录音门”相关词条真是铺天盖地。

我就在xx市工作,或许网友是向我证实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事件是否属实,可我还真不知道。已经很久没有上网看新闻了,那所学校去年发生了老师跳楼事件,在教师节前几天。但是不久就恢复平静了,好像那件事没有发生过一样,人们对那位轻生的老师,只知道他的名,他的面容恐怕早就模糊了。人总是会遗忘的。

现在“录音门”事件还是出自那所高中,不得不深思一下,那里的教育管理制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究竟还有多少污垢被掩藏在厚密的遮盖伞下?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不得而知。当同事们在餐厅里谈起“录音门”时,我默默拨拉着碗里的粉丝泡饭,听着他们对那位禽兽教师猥亵女生的批判,我在心里叹服90后女孩的勇敢。对性骚扰勇敢地说“不”。并且将那个男人,(不,我想那个男人不能称之为人,应该称之为畜生)将那个畜生的丑行曝光,真是大快人心。在模糊的录音对话中,听到那个畜生反复强调:“老师向你打招呼(抱歉),酒喝多了。”反复强调他的猥亵行为是在醉酒之后,如此看来酒,是不能喝得,喝酒以后做了什么事,自己是掌控不了的。无耻的言论,在神志清醒时,一个畜生都不如的家伙,他的言行心态,又掌控得怎么样呢?

这样的败类,蛆虫,人渣,衣冠禽兽,是如何像硕鼠一样隐匿在校园里为非作歹这些年?难道平日里就没有人对此有个说法?是敢怒不敢言?是对这种现象已经习以为常?如果不是这一次的“录音门”事件,将他丑陋的言行通过网络告知天下,不敢想像,今后还有多少女孩遭受魔爪的猥亵!而且,据传事件曝光后,那个禽兽被调到另一所中学,今后不得从事教学事务。我觉得这样的处理真是太轻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也给那些骨子里蠢蠢欲动的某些不能守住道德底线的人,敲响了警钟。

在中国就是这样,“家丑不可外扬”,如果不幸被扬了,就尽快善后,缩小负面影响。学校的名声要紧,领导的面子要紧,今后的招生要紧。赶紧收拾局面,让波浪赶快平息下来,这才是关键。至于问题么?就事论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疑惑的是,那些心理蒙上阴影的女孩,该如何平息被惊起的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