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我不是药神》:婚姻里,只有这种“病”无药可治

《我不是药神》:婚姻里,只有这种“病”无药可治

发表时间:2020-12-07

【www.qg13.com - 婚姻里扎心的情感语录】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不是药神》:婚姻里,只有这种“病”无药可治",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世上只有一种病治不了,那就是穷病。”

“没钱买药,我就只能等死。”

这是豆瓣评分破9的大热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两句台词。

电影展现了这个世界最残酷的现实——世界上根本没有平等。在某些时刻,连想继续活着都是富人的权利。

看完影片,我感觉很压抑,原因不仅是影片本身,更是这个主题让我联想到了很多。

我是个心理咨询师,侧重于解决婚姻问题。在这类问题中,恰恰是这个穷字,让我感觉最无力。

有时我会听到来访者这样说:

“老师,我知道他很渣,我无数次想离婚。可一想到自己要带着孩子无依无靠的生活,我就连架都不敢跟他吵了。

我全职在家好多年了,根本和这个社会脱节了。他不给我钱,我下顿饭去哪儿吃都不知道。我知道我活得很卑微,可我又能怎么办呢?”

听到这样的话,再想想电影里的那句“没钱买药,我就只能等死”,我觉得她们也在说着同样的话——没钱生活,我就只能在这溃烂的婚姻中等死。

这真的很现实,无法独立,我们就会处处受限。

当你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他人,在心理上完全依赖他人,你还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呢?

世界真的很残酷,强者横行天下,弱者寸步难行。所以最起码,活成可以自给自足的人,我们也才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吧?

经济的受限

说句实在话,“四万一瓶药,不吃就死人”的绝境,真的还是少数,到了那个地步,也真是没有办法了。

可是在婚姻里,有多少人敢说,我经济受限到了离开他就会死的地步?

所以有时候我们说经济受限,根本上还是下限太高了。当你指望走出家庭,还能随随便便靠着从零开始的自己,在社会上找到几十万年薪的工作,那确实没多少选择的余地。

下限有多低,你的选择余地就有多高。

幸知老师当初辞职创业时曾说过,“失败怕什么,三个馒头一杯水,我就能活。”

三个馒头两块钱,口袋里一天能有两块钱就能活。如果有这样的下限,这样的魄力,又怎么会受到限制?

精神的受限

当然,许多经济受限的背后,其实还是因为精神受限。

我见过太多优秀的才女,她们也被困在关系中无法破局。

曾有位留洋博士跟我说,她以前在业界也小有名气。后来因为生孩子,辞掉工作回归家庭。她本来可以很快复出的,但是她观察自己辞职在家期间,和丈夫婚姻关系好了很多,就没再选择工作。

以前她和丈夫的经济地位悬殊,丈夫内心自卑,外在却表现得大男子主义,两人冲突不断,婚姻关系产生了危机。

随着她怀孕生子,事情发生了转机,家里的经济重任转到了丈夫身上,她随之也把手里的资源都交给了丈夫,很快丈夫也成了业界的精英。

看着丈夫意气风发,孩子乖巧可爱,她心想,不工作就不工作吧,家庭关系好,比什么都强。然而好景不长,“现代陈世美”却忘了当初是谁成就的自己,在外绯闻不断,弄得她叫苦不堪。

她自知虽然离开业界5年,只要她想复出,应该也能很快恢复,但让她为难的是,她觉得那样的话,这个家就散了。

顾及丈夫的感受,是她给自己的设限,背后却是她对于美好关系的渴望。

博士说,她穷,不是穷在钱上。过去在国外,她靠给外国人带孩子,给中国留学生当导游,也照样活得有滋有味的。

她是穷在精神上,她太渴望一个温暖稳定的家了。

她出生后的15年里,换了5个家。姥姥家,父母家,舅舅家,母亲家,最后是母亲和继父的家。

颠沛流离是她破碎的童年,她当时唯一可以寄托的就是学业,她相信只要自己能力够强,就可以摆脱命运。

博士很争气啊,在墨尔本的第二年,她就没再找继父要过一分钱。

她是骄傲的,优秀的,她一度以为凭着自己的双手,就再也不会遇到大的困境了。然而现实是,她确实有能力让自己衣食无忧,却没能力填补内心的空洞。

当这一切狗血发生的时候,她想过报复那个男人,她想让朋友撤资,让丈夫的生意一败涂地;想过找小三干仗,想砸钱让她们退出,想用手段让她们生不如死。

然而正是因为她想到了这些,才让她痛不欲生。曾经那么骄傲的墨尔本白天鹅,怎么会沦落到狗血剧里的苦主一般。

博士的这类受限并不在少数,人类本身就有趋于完整的特性,小时候我们有未完成的夙愿,总会想在成人后弥补。如果这个夙愿足够大,弥补的愿望足够强烈,我们必然会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像博士如果觉得自己撒手了,这辈子就再没可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了,那她必然就没有退路了。

过去,她为了想要的生活付出了太多,不甘心三个字也会把她栓得死死的,没有回旋的余地。

其实最后栓死她的,不是她要的太多,而是“我就要它”的执念。

需求的受限

让我们受限的,除了经济、夙愿之外,还有欲望。

当你要的越多,受限的机会就越大。就好比克林顿,希拉里和莱温斯基代表着他内心的两个需要。

简单说,一个代表力量,一个代表柔弱。WwW.QG13.Com

你可以从力量型的人身上得到支持,得到指引,却无法得到优越感,得到被崇拜。

它们是矛盾的,你如果都想要,就会让你跌入困局。就像有的女人说,我既喜欢霸道总裁,又喜欢暖男。

总裁锋芒毕露,让你感觉无助时可以依靠,暖男让你感觉疲惫时可以取暖。两个都要,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但结果是,你会因此受限。

搜搜《何以笙箫默》,看两集过过瘾还是可以的。想在一个人身上满足自己所有的心理需要,现实生活中这个概率太低了。

暖男型的霸道总裁?打着灯笼也难找。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徘徊在多人之间,需要暖男时找暖男,需要浪子时找浪子,需要总裁时找总裁。

可是如果这样,你还是会失去一种需要。这需要恰恰也是关系中最为珍贵的——白头偕老,一生相伴的需要。

那怎么办,把欲望都忍下来吗?

当然不是,当你从里到外自给自足得越多,你的受限就会越少。

说到底,这确实是一个残酷的世界——强者横行天下,弱者寸步难行。

当你在经济上独立了,就不再为经济受限;在精神上独立了,就不再为精神受限。同样当你在需求上也可以大部分自我满足了,就不再会为需要受限了。

想想看,如果可以自己温暖自己,你就可以找个总裁,霸道一生;如果可以给自己力量,就可以找个暖男,温馨永远。

一个真正的女王,完全可以找一个木匠。因为她本来就过得很好了,她的各方面都是富足的,只需要每天看着他在那儿削削木头,就觉得生活真美好。

当然,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女王,我们还有太多路要走,先从把主动权拿回到自己手上开始。

小编推荐

在爱情中缺乏安全感真的无药可救吗?


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女性朋友在抱怨一段让她不满意的感情关系时,会用到“没有安全感”这种惯用语。

就好像一谈恋爱,这些姑娘就统统感染了安全感缺乏症一样,她们不但无法体会爱情的甜蜜美好,而且随着关系的不断深入,会越来越憔悴,越来越焦虑。

“他为什么不回短信?”

“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他是不是爱上隔壁大姐了?”

……

爱情让这些姑娘变成了走钢索的人,每一步都疑神疑鬼、战战兢兢,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她们的心跌进看不见底的深谷里。

可到底为什么她们在爱情里会如此缺乏安全感呢?

首先必须得承认,追寻安全感是人的本能。

就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说的,在生理需求的基础之上,安全需求是第二个层次的基本需求。而自我认同较弱的一方,更易向较强的一方寻求庇护,获得安全感。

事实上很多女性的家庭观就是在这种寻求庇护者的思维模式之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她们在择偶时都更倾向于选择“比自己强”的对象,比如身体更强壮、生存价值更优,因为这样的男性被认为更能为伴侣遮风挡雨,提供安全感。

而在与男性交往的过程中,她们也更期待自己是被谦让、被保护、被优待、被珍惜的一方,更习惯享受和索取,更计较付出后的回报率。

当现实和期许有落差时,对自己弱势地位的认同和放任,以及对于这个男人在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依赖,都会引发她们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就像你指望出现一条船带自己去往更好的大陆,于是干脆放弃了学习游泳,而当船开始漏水时,不会游泳的人肯定比会游泳的人更加恐慌和无力。

母亲或其他女性长辈常常念叨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无良又无脑的影视剧里负心汉抛弃忠贞女的桥段,自己或身边闺密经历的情感挫折……这些都会在意识层面影响女人对男人的信任度。

当男朋友晚归、不接电话、回信息不及时的时候,原本的不信任让各种负面联想如潮水般涌来,不安全感也就无法避免了。

那么缺乏安全感的女性,在感情里究竟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呢?

在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中倪妮饰演的三流小演员虽然生得貌美如花,性格直爽可爱,但谈起恋爱就极度缺乏安全感,为了拴住其实并不出众的男友蒋亮亮,她跳楼、冲进车流、搜女同事住处……各种戏码轮番上演,甚至在家里安装摄像头,监视男友的一举一动,最后被男友狠甩,简直堪称一部恋爱女性作死指南。

虽然戏剧中有夸张的成分,但客观反映了没有安全感的恋人发起病来有多可怕的现象。

一段关系中舒适感是很重要的,舒适感很低的感情,即使双方再相爱,也会让人本能地想要逃跑。

女人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当一个女人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对很小的事情表达出强烈的焦虑不安甚至愤怒时,这段感情对关系双方来说,舒适度就降低了。

从男人的角度,可能会产生被束缚感,因而开始思考诸如“我是不是和你在一起就没有自由了呢?我会不会觉得很累?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等问题,进而产生后撤的念头。

而当女人的不安全感强烈到一定程度时,除了折磨男生,也有可能会选择弃船保身——寻找备胎。

但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即使换人了,一旦遇到新男友信息回得慢、不接电话等情况,她焦虑的情绪就会再度浮现,悲剧也就无法避免地再次上演。

既然逃不是办法,女人到底该如何提升自己在一段关系中的安全感呢?

第一,直面内心,分析自己会出现焦虑状态的原因。

就如前面所说,对于安全感的需要是人的天性,缺乏安全感,不是多么可耻的事情,完全不必焦虑,正视它就好了。

第二,少作少闹,多做示弱式沟通。

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往往喜欢通过各种作让男人围着她转,以此来证明这个男人爱她,甚至会采取一言不合就开撕这种极端的表达方式。但这些缺乏情商的处理方式只会增添你们关系中的不适感,将原本宠爱你的人推得更远。

相反,不如善于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多向男友做示弱式沟通,让他意识到你缺乏安全感的行为并不是想折磨他,而是出于对他的爱和需要,让他在理解你的前提下主动地安抚你,帮你脱离焦躁不安的情绪。

第三,转换观念,拓展自己的人生格局。

归根结底,缺少安全感是一种自我感受,自己有问题是不能通过改变他人来根治的。

找伴侣并不是找一个寄生对象,当你认为自己弱得天经地义,不然要男人干吗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放弃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心甘情愿地当别人的依附者。

他关乎着你的生存问题,你当然害怕他会离开你。

同时过分担心失去别人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选择有限,说直白点,就是你对自己没有自信,担心自己没了爱情就活不好,或者担心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为什么会活不好呢?

成熟的成年人的人生清单里不应该只有爱情,即使丢了爱情,同时运转的还有事业、友情、亲情等。只要你多维的人生框架还在,人生就不会因为某一个部分的暂时缺失而停止运转。

而一个真正高价值、具备高恋爱情商的人,从来不会担心西出阳关无故人。

培养兴趣爱好,扩展你的社交圈,认识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每一天都有太多新鲜事物可以填充你的生活,开拓你的视野。

一直向前,总会有新的风景。

有些所谓的情感专家会告诉你:你要改变,当你成为他最好的选择时,他就不会离开你了。

但是我希望你知道的是,你要改变,但并不是为了成为某一个人最好的选择,因为我们从来都不是别人的附属品。

我们改变是因为我们值得拥有更充盈的人生,然后在面对更多更好的选择时,有权利挑选最让自己心甘情愿跟随的那一个人。

婚姻里,有这种表现的女人,大都命苦


-01-

一个家庭主妇的日常,和你的一样的吗?

早上6点,起床,洗漱,去菜场买菜。

从菜市场这头挑挑拣拣到那头,一定要确保儿子和老公吃到的食材是最新鲜的。今天的蔬菜和鸡蛋看着很不错,孩子正值长身体,营养一定要均衡。

7点,回到家,开始做早餐,儿子和老公陆续起床。

儿子睡眼惺忪草草刷完牙,坐在餐桌旁:“妈,早餐怎么老是吃这个呀?我都吃腻了。”

老公在房间找衣服,嚷嚷道:老婆,你上次才给我买的领带放哪儿去啦?女人无法只好放下早餐去帮老公找领带。

老公皱着眉头胡乱吃了几口早餐:“味道太淡了,吃不下。”说完就匆匆出门上班了,临走前还说鞋子脏了需要洗一下。

儿子和老公都走了,女人面对着一半都没吃完的早餐,有些委屈又有些失望。买菜拖地洗衣做饭,自己什么都做了,甚至修电灯泡……可是,自己做再多也没有人能体谅能理解,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似乎所有人都习惯了她的付出,心里觉得很累很迷茫,每天重复这样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妈妈”,总是极尽全力对家人付出,讨好家里的每一个人,希望可以得到他们的关注,却一再得到的是嫌弃。

-02-

讨好型人格总是不敢做自己,委屈自己!

近期的《奇葩大会》上,“天才作家”蒋方舟就自曝自己曾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

她7岁就开始写作,9岁出书,22岁做上副主编,本应该身披“骄傲”光环的她,却因为讨好型人格而无法经营好各种关系。

“我因为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她甚至提到:“我从没有和任何一个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

所谓的真实关系,就是你可以跟这个人去争吵,可以把自己最真实,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给这个人。

在恋爱关系里,男友不停地打电话来骂她,她道歉了2个小时,最后看着电话焦虑恐惧,却不敢说一句“我生气了”;

在工作时,有时候觉得对方说得完全不对,她也会恭恭敬敬地说“老师您说得太对了”;

在和朋友相处时,她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经常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在节目上,如果看到有观众打哈欠,她就也会开始忐忑不安: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实际上,过度的讨好是没有意义的,别人是不珍惜的,是廉价的,我们该讨好的人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满足自己的人。

一味委屈自己,别人是不珍惜的;一味不敢做自己,也会被别人当做廉价的产物。

我们有多少人心里也藏着个害怕失去而学会讨好的小孩?

讨好型人格有哪些错误的心理逻辑:

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

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生怕自己做了什么别人会不喜欢,越重视对方,越会担心,导致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一个小错误也会懊恼很久。

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没有主见,别人说吃什么就吃什么,别人说玩什么就玩儿什么,自己的举动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很怕被嫌弃,降低自己心里才更安全。

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

害怕说不,不懂拒绝,被人占了便宜也会选择默不作声,担心一旦拒绝,与别人的关系就会破裂,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很怕给别人添麻烦,担心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

缺乏界限和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以取悦别人为目的,既守不住界限,允许别人在自己的生活里指手画脚,又经常突破别人的界限,渴望建立亲密关系又常常因为别人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而受伤。

习惯性讨好的人,走到哪里,都以低到尘埃里的方式,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03-

取悦自己,永远比讨好别人更重要!讨好背后的本质是一个人的低自尊。

讨好型人格的人,内心缺乏自我价值感,而“讨好”是他们唯一知道和掌握的获取自我价值感的方式。

为了获得这种自我价值感,他们会不惜牺牲自己、贬低压抑、委屈自己,努力去满足别人,以交换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认可。

渐渐内化为对自己的错误认知,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无能、不值得被爱或爱人,是个失败者,甚至不配活在世上……被低自尊困扰一生。

事实上,每一个卑微的低自尊者,不是不优秀,只是他们太在意别人看自己的目光,而忽略了自己的需要,看不到自身的闪光点,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过。

而对自我负面的评价,让低自尊者在任何事情上都倾向做出一个负面的预期,带来额外的焦虑压力,更容易把事情办砸,然后更加怀疑否定自己。

这种“否定怀疑自己——负面预期——事情办砸——负面预期实现——否定自己”的恶性循环怪圈会一次次地重演。

低自尊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生最大的限制,让人更少地感受到快乐,更多体验到抑郁、焦虑、恐惧,活在一个自我建构的囚牢中,甚至连好的机会和幸福都会害怕。

因此想要走出低自尊的阴影,为自己而活,最关键的就是克服已经内化成思维习惯的“我不行”、“我不配”、“我就是个loser”这类负面的核心信念,从向外索取关注变为向内获取能量,重构一个积极的思维模式,并通过专业的训练付诸行动,从根源上打破负向信念,树立正确的自尊水准。

婚姻里无话可说,比无爱可做更可怕?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文中所涉及姓名皆为化名,内容经当事人同意发布)

小张和小刘,如果不是先后收到他们“其实我出轨了”的消息,我是没想过把他们放在文章开头的。

毕竟,在此次接受采访的76对夫妻中,他们实在算不得多么特殊。

妻子小张28岁,刚从一家私企辞职,丈夫希望她能去国企或者事业单位,但对于这个年纪来说并非易事,因此暂时待业。

丈夫小刘刚刚30岁,在某地产公司做小主管,收入丰厚,就是平日里忙了点,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结婚4年,膝下无子,备孕中,压力尚小,“生完孩子压力怕是就很大了”,小刘偷偷发语音给我。

我们是通过微信联系的,所谈内容对双方均保密。

当天上午,简简单单寒暄了几句之后,小张就跟我坦白,“其实我出轨了”。

她告诉我,辞职之前,她和一起搭档两年的同事擦出了几点火花,对方比她小,93年生人,有着这个年纪正旺盛的表达欲。

一次部门聚会之后两人开始有了私下接触,大约持续了两个月。开始时多通过手机抱怨工作什么的,后来蔓延到一些生活的琐碎,再后来就有了“约会”,包括一些身体上的磕磕碰碰。

她讲得很收敛,我听得稀里糊涂。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当晚十一点多,刚下班的小刘在车上发消息说,“其实我出轨了”。

他承认,自己刚刚把“情人”送回去,对方是之前通过他买房子的客户,和他年纪差不多,认识他之前刚刚离婚不久。

也许是开车的缘故,对于出轨详细小刘并没有做出过多解释。

不过,当问到为什么这样做时,他给出了几乎和妻子一模一样的答案:

“得有个人跟我说话啊,不然我就要被憋死了”。

原来,他们看似风平浪静的婚姻关系之下,实则早已暗流涌动。

追究起来,这种局面大概从一年前逐渐形成的。

那时小刘刚升上主管,妻子说,他一下子就忙了起来,没时间讲话,往后,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久而久之,两人之间的话匣子被彻底关上了。

另外,据小刘跟我讲,备孕是她提出来的,一者是“出轨”之后的某种负罪感,二者,也是想着家里能多一个声音,孩子未尝不是一个共同话题。

很难想象,两个看上去并不算冷漠、也不大沉默的年轻人,会在婚姻当中,成了不爱说话也不会说话的“哑巴”。

很早之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隆为这种婚姻关系起了个名字,叫作“失语式婚姻”,后来我们也叫“无话婚姻”。

讲的便是,夫妻二人同处一个屋檐,却好像对彼此视而不见;生活起居的缝隙间全无沟通语言,更别提一些心理活动了;即使到了夜里,狭窄一张床的两侧,也会默契地背对着彼此......

说白了,就是两口子之间,没话了。

到了快节奏的当下,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

由于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家庭所承担的对于组成人员的压力分解效力是逐渐压缩的,许多人回到家更多是找一点儿私人空间,因此,夫妻间的沟通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另一方面,这种状况形成不久,许多夫妻中间会有一方去尝试改善,结果却常常是无疾而终,不了了之。

罢了,在夫妻间的意识里,这种无话便成了婚姻关系中的一种相处模式,已经没有精神,或者说不值得花费精力再去试图解决了。

一位丈夫甚至告诉我:沟通?那还不如吵架来的有劲。

在我看来,用再多语言去描述这种婚姻状态都是苍白无力的。

它如同一团巨大的迷雾,横亘在人生苦旅之上,或多或少,我们都会身处其中,想完全摆脱是很奢侈的事情。

考虑到人生漫长,以后彼此作伴的日子就得靠说话聊天撑过去,作为一个追求平凡幸福的普通女人,我想,正视“无话婚姻”,迫在眉睫。

1

有人把婚姻里的失语现象视作平常,有人不以为然,有人云淡风轻,但更多人以为洪水猛兽。

其实说真的,此前在我看来,婚姻关系所面临的最大杀手之一,是“无爱可做”,当初我也找来了100对夫妻,聊了聊这个话题。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却发现,“无话可说”则要更加折磨,更加可怕。

如果说“无爱可做”是一大盆冰水,那么“无话可说”就像一滴又一滴的冰水,在无时无刻地往身上掉,偶尔淋了一大盆会冷,但一滴一滴地承受,久了,心就被冻住了。

于是,这次我找到76对夫妻,听她们讲讲关于“无话婚姻”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事业上的不对等,是“无话婚姻”的重灾区所在。

在成就事业的路途之上,一个跑步前进,一个原地踏步,久了,一方便对另一方无话可讲,这不仅是共同话题的缺失,更是一种源自人格上的疏离,例如,“我忙成这样,跟你有什么好说的”。

@冷雨夜

——“我不好跟他讲话的啦,这人一天天忙的,给打个电话吧没人接,发了微信呢,别指望能收到三个字以上的回复,有时候我甚至想着他有个野女人也好,那样我还好能闹闹”

——“但我知道,他就是忙”

已经做了8年家庭主妇的陈姐,跟我交流的时候喋喋不休,有着说不完的话。

她跟丈夫结婚差不多有14年之久,孩子两岁大的时候,她辞去了印刷社的工作,专心在家相夫教子。

两口子都是80后,世纪初谈的恋爱,感情基础牢靠。而且丈夫又比较能干,20岁开慧眼入了软件行业,如今公司开得风生水起。

陈姐没有想到,正是这个“该死”的公司,给两人婚姻划上了一个圆满的问号。

——“他底下人越来越多之后,整天里手机就响个不停,回家越来越晚,有时天快亮了才回来,休息不一会儿又出门,你说说,他哪里有得时间跟我讲话”

——“而且我跟你讲,他现在都不乐意跟我讲话。回到家跟小豆丁(女儿)亲的啊,有时候抱女儿看电视,我给人家递个水果还嫌我挡着电视了,不知道这女儿是我生的啊。”

对生活的期许不同,是另一个导致“无话婚姻”的原因所在。

两个人缺乏一个共通的目标,那么体现在行为模式上,他们之间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少,成了各自忙各自的尴尬局面。

@魏华

——“看着他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我就懒得跟他讲话”

——“让他去加个夜班,他不,宁可躺床上玩整宿的斗地主;去跑个长途吧,也不,说太远了,是车在跑又不是要你走路,远又怎么了”

一聊起丈夫,25岁的小魏忍不住抱怨起来。

丈夫袁大华是去年家里人介绍相亲的,是个司机,打小就跑出来社会上混了,人脉不错,给自己置换下了一间两居室,看上去是个还不错的小伙子。

结完婚了,当初的勤快劲儿倒减了不少,他不止一次地告诉妻子,“我把够花的钱赚了,你把我伺候好了,这日子就够了”。

在一所初中做英语老师的小魏,对这句话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上学那会儿,她就好出去旅行,毕业旅行去了趟日本之后,她便决心多出几趟国,看看国外的大千世界。

显然,这与丈夫的想法是有所出入的,没办法,他不想多挣点儿,小魏只好自己多想办法,去做家教啊,周末给人家补课等等。

令她难受的是,丈夫自己不赚也就罢了,有次她在别人家做家教,他非赶上门来,说她在外边“偷情”。

——“当初觉得他敢打敢拼,心里肯定是憋着一股劲儿,我觉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会有许多新鲜的感受可以一起体会,哪曾想,他娶我是要我来照顾他的啊”

——“离!肯定得离!大不了12个小时的飞机,我一个人坐(年底她会出发去趟美国,这个计划她婚前就在准备了)”

就像电影《万箭穿心》里表现的那样,知识层次的不同,很容易便让一段婚礼开启静音模式。

@等待春露

——“说不着,说不着,他压根听不懂啊”

41岁的王露在说起这种事情时,显得很不以为然。

5年前,离婚近4年的她经人介绍,带着8岁的女子,嫁给了现在的丈夫老蔡。老蔡是名酒店大厨,之前也经历过了一段失败的婚姻。

许多迹象表明,这段婚姻就是场阅尽千帆的“凑合过”。

王露是位作家,精神世界过分丰富,对现实的要求就会放低,家庭在她心里,就是个吃饭睡觉的地方,而满屋子的烟火气,是她需要又是她避之不及的。

当初选择嫁给老蔡,就是看中了他那一手好菜,和会照顾人。

但除此之外,她并没有打算跟他进行更多的精神层面的沟通和交流。

她同他聊黑格尔、叔本华,聊语言陌生化,说难听一点,完全是对牛弹琴;而他把宽油和明油讲得再妙趣横生,她也全无兴趣。

一对夫妻两个人,之于彼此完全就是两口深斤,连点儿回音都听不得。

——“我没想过去做菜,也没打算让他能改变什么,平日里他看菜谱我看书,我觉得挺好的,没什么差”

——“上次女儿问我,你怎么不和爸爸说话啊?她也13了,很多事该懂了,但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只好说,爸爸不爱听我讲话”

2

以上,关于婚姻里的失语现象,更多还要归咎于庸常生活的损耗。

事实上,这世间的感情大多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一推敲便会发现,每一件都藏着委屈与悲哀,往往这种委屈和悲哀,就藏在日常生活的褶皱里。

31岁的徐超告诉我,一次他撞见了妻子出轨。

对方是一个年轻的男生,隔着橱窗,他看着妻子握着男生的手,男生的手指不停摩挲着妻子的手背。

瞬间火从心起,他恨不得冲进咖啡馆,把这对狗男女揍上一顿。

但马上,他便冷静了下来,他看到,平日里沉默的妻子,此刻却像换了个人一般,嘴巴动个不停。

“我就这样看着他们,站了有半个小时,而那半个小时里,她说得话比跟我一年说的还要多”。

回去之后,他沉默着把衣娄里换下的衣服洗了,把妻子喜欢了很久的手镯下单,然后做了顿她最喜欢的排骨。

结婚3年多,他好像从来没有这样帮妻子做过什么。

有姑娘曾告诉我,“一个女人出轨,出轨之前,总有句话打动了她。”

在听徐超讲他的“遭遇”之时,莫名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这句话。

如果问他这段感情里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想他也回答不上,可能是某一次的忽略,某一次的冷漠,某一次的视而不见,等等,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不断堆积,终于压垮了一个妻子所该有的忠诚和责任感。

时间就是这么可恶的东西,它会偷偷把所有的小细节攒起来,等到它日益庞大之后,再一股脑儿地还回来。

那时候,你便会发现,当初的满不在乎,如今已经无力再去承受。

对于徐超来说,他的无力感在于,岁月已经偷偷带走了两口子该有的琐碎言语——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没话了”。

在他看来,这种茫然与未知,才是失语婚姻中的常态。

日复一日的面对同一张脸,终于所有的话都被说完了,多余一句可供交流和分享的都没有,如果非要对彼此的沉默做一个解释的话,徐超说:

“婚姻都是这么过来的,熬得住的,我们才称为合适的伴侣好的婚姻”。

当我试着去问徐超的妻子高蕾——“是否对这段婚姻有过失望”——的时候,那些徐超无从解释的事情,她解释得头头是道。

据她跟我讲,所有的失望都来自于,自己的热情得不到回应。

“他总是对着手机,要不就是破电脑,有点闲时间全在球赛和游戏上了,哪知道我这一天做了些什么,我也不知道他整天又发生了啥”。

高蕾把失望的源头对准了手机,在中国式婚姻里,这种情景其实并不少见:

妻子挖空心思找话题,丈夫却只知道低头玩手机。

这是“无话婚姻”的果,也是因。

没有神的世界里,人只能一辈子都在寻找,寻找一个人,和他说一句知心的话,一个人内心的洪流,其实已经足够淹没整个世界。

因此,我愿意相信,某天,在又一次没有得到回应之后,她决心给所有无处安放的话和情绪找一个别的出口。

我没有问她关于出轨的事,只问了句,“如果能重新选择,你还会嫁吗?”

她顿了好一会儿,之前一直跟我语音交流的她,打字给我——

“也许所有的婚姻都会经历这些,我和他,总是要熬过去的吧。”

瞧,这点上,她与丈夫的观点又出现了奇妙的统一。

我们常常说,能不能在一起,看的是感觉;而能不能把日子过下来,看的是交流和沟通。

但是,往往,项链成了钥匙链,面纱成了抹布,香水成了油烟,诗集成了账本之后,日子成了琐碎,被岁月的洪流最先冲刷走的,却是那些琐碎的言语。

一次得不到回应,两次得不到回应,次数多了,不讲话的人习惯了,还愿意讲话的人也就习惯了,随后双双闭上了嘴巴。

于是,岁月流年之中,两个人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男人以为这是时间的过错,但这中间的委屈和疼痛,没有谁比一个沉默的已婚女人更能感同身受。

徐超跟我讲,在亲眼见过了她的出轨之后,他才理解了这个与他朝暮为伴的女人,也有着自己的感情需求。

——“这种需求,本该是一个丈夫最基本的职责”。

我无意去给一个女人的“出轨”做出辩解,只透露给他:

“已婚女人的生活里,有着太多你根本想象不来的心酸和不易,别总是拿日子说事,这日子不就是你们两个人一起过过来的吗?”

3

离过婚的李梦告诉我,再结婚,宁找一个性无能,也不想要一个闷瓶子。

她还没有25,刚刚结束了一段仅仅持续了三个月的婚姻。

公务员笔试时,两人相识,一个月后,笔试通过,他们的感情也获得了双方的肯定,于是闪婚。

但婚姻的棉花糖,只够他们吃两个月的。

婚前她以为的“内敛、稳重、高深莫测”——这些男方的优点,婚后成了她一句恶狠狠的粗话,“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来”。

不管是谈论工作中的困惑,还是假期计划,或者是朋友之间的一些小八卦,得到的回复永远是“嗯”、“哦”、“啊”。

明明就坐在对面,李梦却感觉与他隔了千万里,永远走不到心里去。

沉默就像一把钝刀,磨啊磨啊,她受不了了,在她的坚持下,两人离了婚。

“我相信他是爱我,我愿意相信他是爱我的,但那又怎样呢,这种默不作声的相处模式,真的,我受不了。”

如今她一个人,在跟我聊了会儿之后她告诉我,要出门去了,和朋友起约了狼人杀。

她这么年轻,又这么热闹,那一刻,我好像理解了她开头的那句,无话不说也许不是一场翻云覆雨的高潮,但它是这平淡日子里必不可少的前戏。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像李梦这般果敢,对于李梦来说,离婚是亡羊补牢,对于其它人而言,很可能是破釜沉舟。

在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我体会最多的是这些女人的无奈。

她们不同程度地经历着“无话婚姻”的折磨,有人选择默默接受,然后负重前行;也有人面对了这一事实,然后试图寻找其他的情感出口;却鲜有人把自己从这种糟糕的状况中抽离出来。

她们说的最多的仍是那句,“换个人过,这种状况就会好一点吗?”

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得着;有些人现在说不得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

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但这种幸运哪能轮得到每一个人。

另一方面,常常我们滔滔不绝的几千句里,基本上都是废话,真想说一句自己内心的话,确实很困难的,我们遇到了爱人,便决心他是那个能听这句话,并且能听懂这句话的独一无二的人。

然而,生活就是一个提醒你没有这个人的过程,这很残忍,但不可逆。

用一句被说了千万遍的话就是,“孤独才是生活的常态”。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里说,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婚姻便是这种孤独的究极体。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之间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结婚之前,我们之于彼此的信任,就是我需要跟他讲话时他都在;

结婚之后,你以为有了伴儿,事实却是,以前的烦恼是没人听,现在的烦恼不只是没人听,还包括没听进去、没听懂和没做出回应。

对于孤独的体会也在这个过程中愈发沉重。

就像电影里,出轨的妻子哭着告诉丈夫,“我不敢跟你说话了,多说一句,都怕你看出我有多孤独”。

我想,同样的感受一样降临于这些在“无话婚姻”中负重前行的女人们。

对于她们来讲,也许终究是解释不清“孤独”到底是个啥东西,但她们清楚地很,换一个人,未必就可以盛放这些想讲但没人听的话。

刘震云的原版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被称为国内的《百年孤独》。

此前我一直没能理解,一个关于“绿帽子”的故事,怎么就能同世界上最伟大的探究人性本质的作品相提并论呢。

现在我懂了。

故事里女人的出轨,不为钱也不为性,就是为了几句话,为了说得着。

而这种暗戳戳停驻在灵魂深处的“出走”和“寻找”,事实上,是我们每个人此生皆要遭受的劫难。

祖祖辈辈就在时间的旷野之上不断奔走,随后被削薄了身子,成了一只孤独的手掌,尽其一生,都在寻找能够覆盖自己手掌上孤独纹路的另一只手掌。

那么,婚姻到底是覆盖住了这种孤独,还是不过找了个人陪你一起掩饰这种孤独,我更倾向于后者。

而在电影里,这质朴的道理其实就已经被直接抖落了出来。

——“为什么结婚?”

——“话还没说,都知道对方心里想着啥”

——“为什么离婚?”

——“说不着”

4

结婚23年的田氏夫妇一起接受了我的采访,刚打开视频时,丈夫正在给妻子削苹果皮。

他提醒我,“每天两人依偎在一起说会儿话,比我爱你重要多了”。

23年以来,他们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天给对方写一条备忘录,可以是一句牢骚,一句情话,哪怕是一句无聊至极的歌词,都可以。

以前手写,后来就用手机。

到了今天,纸笺已经塞满了一整箱子,手机上也保存了好几十页。

当我提出能否瞅一眼具体内容时,丈夫害羞地摆摆手,“别了,都是些破烂话”。

听了这话,旁边妻子放下手里的苹果并瞪了他一眼,“你的才是破烂话呢,我写得可走心了”。

真好啊,不论是否走心,能为对方把一个习惯坚持23年,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解释“爱情”的吗?

妻子告诉我关于她的爱情保鲜秘籍,那就是沟通——

不停地沟通,不停地分享,有话别憋着,认定了就不会放手,有问题了就当场解决,千万别藏着掖着。

“话这种东西,憋久了,是会发霉的,到时候臭的可是两个人。”

是啊,这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婚姻,也没有百分百契合的爱人,那些你眼中难得的“天长地久”,不过是一个始终愿说、一个永远愿听罢了。

有人问婚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或许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在你最无助和软弱的时候,在你最沮丧和落魄的时候,有他托起你的下巴,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

那时候,你们之间的感情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刻骨铭心的恩情。

幸福的婚姻从来都是相似的,它就像一场漫长的修行,在这中间,我们学习尊重,学习包容,学习理解,学习感恩,学习接纳生活,学习善待自己。

而不幸的婚姻却是形态各异的。

它给予女人的感受就是一场剥削和压榨,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年华,也榨干了我们血液中最原始、最纯真也最自由的那些对于爱的向往。

因此,婚姻终究是双方两人的事,哪怕这是一场苦难,也希望是你与我共往。

两个人把岁月的风雪炎光一起渡尽了,然后共同抵达理想的彼岸。

行笔至此,我就无比悲伤地想着,我们可以找个人把话说了,但曲终人散、一切寂静下来之后,骨子里的那份孤独又该怎么对付?

也许,从来困囿着我们的不是孤独本身,而是我们之于孤独的紧张和茫然。

生活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倾诉,孤独的终点也并非找到一个志同道合、“说得着”的人,既然孤独是种如影随形的常态,那么接受它并且心怀希望位置努力,才是良药。

关于无话婚姻,我们无法用简单的对或者错来判定,推倒然后重建的方式自然不是最佳。

好的婚姻终究是两个三观契合的人经营出来的,只当它是一场竞赛,“无话可说”不过其中一段大比分的落后,输掉的是时间,赢了,收获的则是余生无上的幸福。

刘震云在书里说,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时间是一条吞掉自己尾巴的蛇,我们身处其中,永不知何谓始,何谓终,要在时间的肚皮里学会久处不厌、相得益彰,很辛苦,真的。

好在我们已经有了抽刀断水的力气,和逆流而上的底气,以及永远不失重新来过的勇气。

余生尚早,我不要什么轰轰烈烈、光芒万丈。

只希望你能与我讲许多话,吃很多饭,做很多事,相互陪伴,一直“耗”下来。

婚姻遭遇背叛,你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婉容最近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老公与单位的女同事发生了外遇,她无意中在老公的手机信息里发现了端倪,追问以后,老公也坦白交代了。

事后,老公跟同事也明确表示了断关系,而且确实变得对自己更好。但是,婉容的内心却仍然十分痛苦。

从知道老公有外遇到现在,也半年多的时间了,她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晚上经常性失眠,睡不着就会胡思乱想,一想就会把老公揪起来……

时间长了,老公好像也受不了了,两个人之间隔阂越来越深,这段感情她越来越无法把握。

她想好好过下去,但她明显感觉自己力不从心。

像婉容这样的情况,其实不少。遭遇了背叛,男人认错了,也回归了,女人选择了原谅,两个人继续这段婚姻,但却怎么也好不起来。

——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又该怎么解决呢?

我尝试给婉容一些方向引导,但她的内在比较紊乱。换而言之,她自己没有ABC的选择,但如果你给出ABC的答案,她会逐一否定。

比如,她老公晚上只要一加班,她就会胡思乱想,猜他是不是又跟女同事怎么着了,然后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我说,“既然你选择了原谅,也愿意重建关系,那么这时候就该信任他。”

她回答:“那万一他又骗我呢?!”

我说:“如果你确实做不到信任,那就多关注他,实在不放心,就去老公单位看看,如果老公确实在加班,不就踏实了吗?”

她这时候又会说:“不行!万一老公认为我怀疑他,我们关系不是更加糟糕了吗?”

婉容这样的矛盾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遭遇了背叛的婚姻,如果想要继续,一定是需要信任的,对应的,就必须承受因为给予对方信任而有可能再次遭受背叛的风险。

在跟婉容的整个交流过程中,婉容更大的一个问题是,她直到今天仍然不去面对和接受现实。

我曾经问过她一个问题:“你现在觉得,怎么样才是你想要的结果?”

她沉默了一会说:“不知道……要是这一切没有发生就好了,以前他对我真的很好,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会这样对我!”

你看,她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她最想要的结果是一切都没有发生——这已经不可能,一天到晚想着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她这么久都走不出来的深层原因。

所以,特别想对有类似经历的人说:有过背叛的婚姻,你必须把关系当作是一种重新开始!

婚姻如果遭遇背叛,虽然我们习惯用“挽回”、“修复”、“重拾”等等一系列词语来表述婚姻关系的继续维续。

但如果想要继续这份婚姻,最好的态度,其实应该是重新开始,而不是回到曾经。

曾经肯定已经是回不去了。

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改变,这就是现实。而我们人生的每一步,都不可能有任何假设或如果,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才能踏踏实实走出下一步。

如果你总是想回到曾经,你当然就会念想那些两个人没有隔阂、彼此信任的从前,但是,这样的亲密无间,其实是很难了……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事情。

背叛的行为,所伤害的不单只是感情,还包括双方的信任关系,你看看哪一个遭遇过背叛的人,还能够再毫无障碍地相信对方呢?

不信任,其实不怪你,因为这就是“背叛”的后遗症,是“背叛”所要付出的代价。

所以,如果你想继续这段婚姻,你必须接受这个现实,这个现实至少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你们的婚姻出现了裂痕,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婚姻走了一段弯路,有了污点。

对此,你必须接受,就像你穿一件衣服,上面有个墨汁,你不扔,你只有这一件衣服,所以你必须得穿着,接受这个墨点,慢慢习惯,才能慢慢无视它,不关注它。

第二,在一段时间内,你们双方都会处于一种有隔阂、难信任的状态中,这个状态之下,你们会感觉别扭,尴尬、难处;这些都是正常的,这个时候,要学会齐心协力,每个人管理好自己那部分的情绪,不要去刺激对方。

比如遭遇背叛的一方,揪着外遇者的过错不放,比如外遇者面对受害者的悲伤或愤怒不问不管——这些都会导致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第三,你们就相当于重新来谈一次恋爱,看看彼此是不是真的还爱对方,或者,两个人是不是有继续过下去的可能。

这样的一种重新开始,你们的优势是,之前有感情的积累,有的夫妻还有孩子的有利因素,这些能够促成你们共同把婚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当然,不利的一面也很明显,因为曾经的背叛,这个心结是不是过得去。

说到底,重新开始的心态,有助于你以当下的现状去面对这份感情——因为经历了背叛,你一定会重新认识这段婚姻,重新解读这个人。就当跟一个新的人来谈恋爱,试试有没有可能最后结合。

跟一个人谈恋爱,如果合得来就结婚,合不来就分手。对应的,面对遭遇过背叛的婚姻,如果你也保持这样的态度,就给自己一段时间,如果关系好转,就继续好好过下去,如果情况更糟糕,就选择结束,大家好聚好散。

这样的心态对你最大的好处是,你不会有压力,你也不会给自己预设什么目的,你的态度,就是走着看,你不会勉强自己强留在不幸福的婚姻中,也不会逼着自己去非要面对离婚这个头痛的问题。

很多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都还没整明白,就给自己设定了一条死线,我要死守婚姻!于是,他们对应的就非得要去完成原谅。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那些表示原谅的人,其实没有几个是真正原谅的——如果你真的已经原谅,你可能也就不会那么痛苦,尤其痛苦那么长时间!

当然,最终你仍然需要做出一个决定:但是,那时候你的决定应该已经是清晰的了。换而言之,这个人这段婚姻到底能不能给你幸福的将来,你应该是能够得到结论了。如果能,继续过;如果不能,当然你就可以考虑离婚。

所以,遭遇了背叛的婚姻,不妨跳出来看,把它当做一种重新开始,给彼此和这段关系一些时间,双方都努力,如果能过下去,就坚持;如果确实过不下去,那就理性选择分手。

也许,你会说,我不能离婚!

这其实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想给婚姻一个机会而选择不离婚;因为不接受离婚而勉强自己继续下去,二者有实质区别,也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你是你的救星,也是他的药!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我们的关系出了问题,但其实是两个人本身就有问题。

两个带着原罪的灵魂,两颗带着创伤的心灵,在苍茫宇宙上下求索,在浩瀚人海苦苦寻觅,于某一个因缘和合之际相逢在一起。

我们希望对方是自己缺失的那一角,给我们以圆满;我们希望对方是专治我们的药,给我们以疗愈。

愿此后,深夜里不再孤寂,冬雨中不再悲戚,醒来时有人拥抱,疲倦时可以依靠。

但最后你发现,你面对着比一个人的时候还要复杂的问题,当两个饥渴的人走在一起,只会更加饥渴;当亲密无间使对方卸下化妆,放肆着性格的缺陷;当曾经让他怜香惜玉的弱点变成日子里真实地嫌弃,你觉得你好像还爱他,你觉得他好像还爱你,但你们就像两个手持尖刀的傻瓜,无法靠近,靠近必伤人。

你和他一起歇斯底里,暴跳如雷,你们就会向着无尽的深渊滑去,直到爱恨的潮水把你们一起吞没。

这世界上有一种人,乐于在痛苦中寻找存在感,喜欢在折腾中体味浓烈的爱恨,这样的人,动刀动枪,白天抹脖子上吊,晚上缠绵拥抱。他们自有他们生活的乐趣,但大多数人恐怕享受不起,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叫良好的生长环境。不是豪宅豪车,不是国际学校,不是纯有机食物,不是全进口日用,而是平静、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性格决定命运,平和理性的性格,为孩子过上普通的幸福生活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如果你像我一样,并不指望你的孩子从炼狱里开出绝色的花来,只希望他拥有凡人的幸福,那么就请给他以宁静。

一位咨询了我很久的读者给我发信息,她的先生又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她起了争执,而后愤然离家。

他们两位,大学相识,彼此初恋,双方没有外遇,还有孩子,家里经济条件也不错,但这日子就是过不下去了。

先生的脾气越来越差,非常暴躁,并且常常疑神疑鬼,怀疑妻子在与其恋爱前,与班里其他男生恋爱并发生过关系;怀疑岳父岳母买房子的钱是妻子从家里的财产中转移的私房钱;平常日子里也是两三句不和就当着孩子面出口成脏,甚至动辄拳脚相向。

妻子非常痛苦,也感到非常无奈,觉得自己已经尽力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却无法让丈夫满意。

我的这位读者朋友只看到了他的先生是如何对她的,却没有看到他是如何对自己的。在我的询问下,她看到这个男人对自己也一样残忍。他工作压抑,事业不顺,没有朋友,不爱运动,抽烟酗酒,闲暇时候喜欢卧床;他的多疑和自卑并非只是体现在家庭生活中,在同事相处中,他一样有着轻微的被迫害妄想症;他非常情绪化,一点小事就会暴跳如雷或者低落沉默。

当妻子意识到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丈夫对她的不满,而是丈夫对自我,或者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失意,她更加的不知所措了。似乎连抱怨的资格都不能再有了。

你该怎么办?

改变别人是很难的,改变自己相对容易。

帮助别人之前,需要先做好自己。坐飞机时候的安全提示里都说,给别人戴氧气面罩前,先戴好自己的,不管对方是谁,父母,子女,还是伴侣。

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成为一个快乐的,强大的人。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影响别人,每天都和一个受气包似的,被一个情绪化的男人牵着鼻子走,对你好的时候以欢笑回馈,对你糟的时候你以泪水抗议,这一秒平静日子还没把一杯茶喝完,下一刻茶杯都已经打碎在孩子的面前。

而真正的强大不是声音更高,力气更大,动作更浮夸,而是理性,平静,包容。用理性对抗情绪的恶魔,用平静化解怒火,用包容解脱怨恨的枷锁。

你是你的救星,也是他的药!如果夫妻之间,需要一个人更理性,那个人应该是你;如果你们之间,需要一个人更坚强,那个人应该是你;如果这段纠缠,需要一个人更慈悲,那个人应该是你;如果这段缘分,需要一个人为他种下善根,这个人应该是你。

事实上,女性更细腻,更柔韧,更勇于内观自我,面对现实。而男人在这个社会上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他们对自己有着更多的自我要求,现实往往不允许他们直面自我。从这个角度讲,两性关系中,女人主动担当,成为强大的那一个,也是天性使然。

不要说,我这么强大了,要男人做什么?男人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依靠的。从来不会不让你们爱,而是不让你们用错误的方法去爱。

你说,如果我理性了,强大了,心不再乱了,也不再疼了,可还是没有办法让我们一起携手怎么办。

我只能说,佛度有缘人,你已经尽力了。

药这种东西,可以治病,不能治命。

在婚姻里从不表达自己的需求,不是爱,而是病


有一对小夫妻,来咨询的时候,男方什么话都不说,一脸冷漠,女方一直在哭着认错:是我太任性了,我之前不该这样对你,都是我的错,不要跟我分手。

原来,两个人刚结婚2年多,男方对女方可谓是百依百顺,女方要吃什么,要干什么,怎么花钱,男方从来没有任何反对,一律听从。

男方是所有人眼中的24孝好老公,可就是这个24孝好老公,却突然坚决地提出了离婚。

女方彻底蒙了,觉得我没犯什么大错啊,你为什么要跟我离婚?

她一直沉浸在自己婚姻幸福的美梦里,曾经以为世界上所有的男人出轨了,离婚了,自己的老公都不会,可是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

后来,她提出一点:你一定要离婚的话,告诉我一个离婚真正的理由。她甚至怀疑,是不是你心里有了别人?

男方后来就谈到她的种种“罪状”:任性、自私,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

他给出了三件在他心里的标志性事件:

刚结婚的时候,自己事业到了低谷期,整个人特别灰心挫败,却从未听到过女方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任何鼓励和支持。

从那时候起,他就开始怀疑,这个女人到底爱不爱我,我为她做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

后来他发现女方有很多异性朋友,经常在一起喝咖啡聊天,虽然没发生什么,却从不注意分寸,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在意这些。

他就越来越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在她心里可能并不重要,甚至只有她需要时,才会想到自己,不需要的时候,她压根想不到自己的存在。

还有一次,自己生病的时候,整个人浑身无力,躺在床上,打电话期待她能来照顾自己,结果她在忙着和闺蜜看电影,自己渴的嗓子冒烟,想喝杯水,却下不了床,她却在跟别人开怀大笑。

那一刻开始,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婚。

女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惊呆了。

她第一次知道原来那些看似无心的细节,竟然一点点演变成了男方心里的一本坏账,他一笔笔都记得那么清楚,之前却从未向自己提起过。

她觉得最可笑的是,在他心里自己已经累加了如此多的负分,以至于感情账户都透支了,自己竟然都不知道。

她当时就提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既然在你心里关系已经这么糟糕了,为何你之前从不说?

这样的关系模式,绝非而然案例,而是一种婚姻中普遍存在的状况。

你表达需求的策略,

把自己困在自己以为的世界里

一方觉得很幸福,感觉自己被爱着,另外一方却觉得特别压抑,非常不满意,甚至在暗暗计划逃离。

当问题真正爆发出来的那一刻,再回头研究这些关系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关系中其实有很多“错过”。

比如,男方前面讲到的那些女方伤害到自己的地方:

当自己生病的时候,女方在陪闺蜜看电影;

自己感觉被忽略的时候,女方在跟男性朋友聊天;

自己事业遇挫折的时候,女方是完全感觉不到的等等。

这一系列事件,最终的指向都是在:男方的需求,在这段婚姻中没有得到满足,而这段关系很多时候都变成了在满足女方的需求。

但这样的状态,绝非一个人就能做到的,而是两个人合谋的结果:男方有意无意的配合,并隐藏起来自己的需求,女方忽视对方并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最终才达成了这种结果。

我们今天来看男方这边,很多男人其实是不懂得如何在婚姻里表达自己的需求的。

许多嚷嚷着要离婚,要摆脱家庭的责任,为自己而活的男人,其实都是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导致的。

他们面对自己的需求,有三种策略:

第一种是:压抑自己,觉得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别人,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

第二种是:攻击型表达,像是穿上了盔甲,拿上了武器,只为了让对方给自己一个馒头。

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觉得如果我不做这样,我的需求是不会被满足的,他不相信如果我好好说,会被重视。

我听过一个妻子抱怨说,丈夫像个炸药包,一大早起来看到早饭没有他爱吃的包子,就火冒三丈,气急败坏,让自己感觉特别难受,好像自己欠他的似的。

这个妻子说,如果他好好说,自己是愿意听的,但是他的表达方式,上来就指责,让自己觉得特别不舒服,索性就跟他对着干了。

第三种是:试探性表达,故意弱化自己的需求。

比如像开头讲的那对伴侣,男方生病在家的时候,听到女方已经在外面跟闺蜜在一起了,他并没有直言相告自己情况的危机程度,试探性的问一下,你能不能过来?如果对方说有点困难,他马上就会妥协,不再坚持。

因为他不想给别人惹麻烦,更怕坚持了也没有用,对方依然不在乎,不会为自己做出调整,那样自己就会更受伤。

当他尝试了这三种策略发现都没有用的时候,就会在婚姻中越来越压抑,找不到一个出口可以让自己感觉舒服一些。

最后只好通过切断关系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把所有对错都推到对方头上,觉得是对方不够爱自己才会这样。

但他看不到:正是因为自己表达需求的时候,都是在隐秘地进行,并且带着太多得修饰,对方没有接收到自己原汁原味的需求,所以才没有给到恰当的回应,只会觉得她果然不爱我,世界果然是不可靠的。

当然,我并不是洗白案例中的妻子,我更想表达的是:所有的关系出了问题,对方有责任,并不能证明自己就没有责任。

对方有错也不能证明自己就没有错,如果因为认为妻子有责任,就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失去了让自己成长的机会。

婚姻是人的第二次投胎

从依恋的角度来讲,像男方这种不表达需求的状态,被称为: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人,内心最核心的地方常常像个孤岛,因为在内心的最深处,他们有两个坚定的信念:

第一、这世界是不可以依赖的;

第二、我是不会被照顾和满足的;

带着这两个信念,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常常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凡事靠自己。

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安慰自己,自己陪伴自己,他们可能成为社会精英,成为高知人群,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价值,但是他们内心最底层是不信任的。

回看这种类型的人成长环境,你会发现他们小时候常常会面临被拒绝,被嘲笑,被忽视甚至被遗弃。

当他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学到的是:如果我表达需要,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他们就早早地把心门给关闭了,然后努力的让自己像个小大人一样,不去依赖,早早懂事,麻痹自己,封闭自己,把自己的心隔绝在一个荒岛上,戴着面具去生活。

我有一位咨询师朋友,她自己也是回避型依恋,她从小过的很辛苦,虽然家境优渥,但是一直背负着父母和家族的期望长大。

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一直被要求要更好更好,所以她从不敢松懈,也从不抱怨,就是拿个小鞭子在后面抽自己,要往前跑,要力争上游。

但她结婚的时候偏偏选了个喜欢慢悠悠生活的老公,两个人因为节奏不同,期待不同,打过不止一次架。

直到有一次老公很郑重其事的告诉她:你有权利抱怨,你也有权利挑剔,有权利诉苦,这些你都可以做,并且我都会认真听。

老公的那些话,瞬间击中了她。

让她想到这么多年,她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实是闷头向前跑,但是却把自己身上的枝枝蔓蔓都给砍掉了,她让自己活得紧巴巴光秃秃。

但是现在有一个人告诉她:她可以重新把自己的枝枝蔓蔓给找回来。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有人允许并且愿意给她提供这样的空间。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婚姻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

真正的通过婚姻获得新生,从来不是生活阶层的改变,也不是经济水平的突破,而是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透过一段亲密关系,活成了另外一个自己。

婚姻里,怕这种男人


前一段时间,我们出差,坐动车,有一对夫妻坐在我对面,感觉百无聊赖,对面几个人就喊这个男人去玩双升。

过不一会,女人就开始头上出缜密的汗,一颗一颗往头上掉下来,后来,她就抱着肚子,开始在那痉挛。她可能是来大姨妈身上不舒服。

我就去给她接了一杯热水,让她喝下。

这个时候,她的男人还在那无动于衷打扑克,女人嘴唇开始苍白,我就问她:你平时来大姨妈就这样痛吗?

她连回答的力气都没有,蜷缩成一团。咬着嘴唇,她实在难受跑到卫生间呕吐。不大一会过来。她前额的发髻已经稀稀拉拉掉在唇边,顾不上打理。眼睛微眯着。依然蜷缩成一团。

我就用手指桶了一下她的男人“喂,你媳妇不舒服”

那男人瞟了我一眼,继续玩扑克。

因为我常年写作,会偶尔头痛,常年出门随身携带阿咖酚散,于是我从包里拿出一包递给她,我说这是止头痛的,不知道止不止其它痛。要不你先喝上,这车程还要这么远,你坚持下来会很难受。

女人听了我的话,喝了一包。

不一会,她的汗珠慢慢的退去,精神稍微好起来。喝了几杯水看着窗外,道:暑期我们回去看儿子,我们在外面打工,儿子留守在家里上学。

在这整个过程中,她的爱人看都没有看一眼,一直在对面玩扑克,扑克重要,还是媳妇重要。也许对于一个中年大叔来说,媳妇已经不重要了,痛不痛,自己都能照顾得了自己了,又不是新婚燕尔。

可,一个女人,在这样的状态下,她需要的是关爱。这是一个男人最基本的教养。

下车的时候,女人拿了行李,男人还嘴里在嘟哝:真倒霉,输惨了。

2

前一段时间,我一个朋友的亲戚,一女的,住院了。

朋友去医院看亲戚,她跟我讲这家亲戚真是倒霉,她嫁了一个男人,成天的好高骛远,想着自己这辈子娶了这个女的是倒霉了,没有旺夫,所以他一直没有神官发财的机会。

她们开了一家早餐店,买油条,买豆浆,买小笼包,生意还算不错。需要人手。

她就喊她老公回来帮忙。他老公成天游手好闲,还说:这能赚几个钱。

生意忙的时候,上厕所都顾不上,而这个哥们还在外面玩。

买了几年早餐,也在城里买了一套小型住房,也还算不错,女的就打算扩大店面,把对面一个小店也承包了下来。跟娘家人借了一些钱。

做了两年,生意不错,借的钱还给了母亲,还攒下一小笔。

她这老公就心心念念想着攒下的一笔钱,可以先买个车子。这些年,这个男的就一直在外面,东走走,西走走,说是联系个大业务,找个团队,干一番大事业。

3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只鸿鹄,落在了燕雀的窝里。

因为媳妇忙生意的事情,也顾不上每天和他斗嘴吵架,心想,任他去瞎忙吧,在身边呆着还嫌烦,生意帮不上忙,还在游手好闲,来回穿梭,看着就心烦。

谁知道,人老公把家里仅剩下的几万块钱,买了一个小车,还玩起了成天不回家的游戏。

因为每次一吵架,媳妇就睡不好,要早起,还晚睡。所以,她为了息事宁人,很少管老公。

前几天,她居然听说,老公带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回过家,而且前后两个小时,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门。

媳妇就留了个心眼,第二天,7--9早餐店生意最忙的时候,她回了家,正巧赶上老公带着另外的女人赤身裸体的躺在自己的床上。

那刻,她真是傻眼了。

事后,她提出了离婚,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老公居然说:离婚就离婚,谁怕谁,他这辈子本来能干大事业,结果她这个扫把星档了他的发财之路,一点都不旺夫。

女的一听这话,跟男的大吵了一顿,后来,身体就一直不舒服,住院了。

所以,找男人,找家世,找品质,找修养,找人品。不是找相貌。

这个事情,谁听谁炸毛。我现在听了都炸毛的想提刀,好高骛远的男人很多,总觉得不得志,没有机会赚钱,可生活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身边的小事做不了,大事也干不了,就连帮媳妇在外面赚钱,都不稀罕打理家务,觉得委屈自己。

一说让他去玩女人,浑身打了鸡血似的,觉得是自己事业中最风光的一步。

都说婚姻就是个祭坛,我们唯一看到的祭品,就是别的女人。

4

近年来,生意不景气,我一个干床上用品生意的伙计最近关门大吉了。前些年生意好,他赚了钱。

由于网上商城把实体商城挤兑的没法干,他的生意越来越不好,甚至赔着干了半年,最后,他终于决定不干了,实在干不下去了。

关门之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一直待在家里。

刚巧赶上老婆生了二胎,家里跟丈母娘住一起,生活起居很是不便。

当初两家人家庭都不好,就都凑合过在一起了,女方家里是农村的,后来做生意赚了钱,就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

现在丈母娘过来伺候月子,男人就嫌丈母娘不方便,有一次,丈母娘在上厕所,没有锁门,也没有开灯,男人迷迷糊糊睁开双眼一进厕所,看到有人蹲在马桶上,就大吼一声:你干嘛不开灯啊,你钟馗捉鬼呢。

可能由于嗓门大,丈母娘就也吼道:我不是为了节约吗。

男人气不打一处来的吼道:你节约了个啥,你跟我说说你节约了个啥。这房子,这住的,都是我拼死拼活赚来的,不是你节约来的。

老人就说:你嫌我住不惯,我明天就走人。

老人走了之后,媳妇跟老公吵了几天,剩下的活就都归了男人,给娃换尿布,给娃冲奶,给娃冲水,给娃洗尿布。

干了几天,男人就嫌烦了,把尿布扔了一地,骂骂咧咧的跟媳妇说:你不就是做个月子吗,怎么就跟太上黄一般,有那么娇吗?

女人说:好多病,都是月子里烙下的,我生老大那会,没有照顾好自己,现在都身体不舒服呢。你把我妈撵走了,你就得伺候我。

男人不伺候,并跟一帮哥们出去喝酒。

他就不知道,这些年,他忙生意,家里大大小小,小到芝麻大的事情,都是女人在做,尤其是生了二胎的女人,很是不容易。他以为饭就该是到点准备好的,他就以为沙发铺一次,就一年都不用动。他就以为马桶常年都是干净的,他就以为孩子顺着长就长大了。他以为茶几不动就一直会一尘不染。

他永远不知道,一切都是一个人在默默的付出。觉得自己在外面有压力了,可以肆无忌惮的向女人发火。觉得生意不景气,有闷气,就朝家人发。

都说,在婚姻里,女人也不能丧失自我,可面对这样的男人,丧失自己已经是在所难免的。这样的男人,就是有本事让你一秒变泼妇。

5

我曾经无数次的以为,好女人,永远不会在婚姻里丧失自我。

可你不得不承认,有的婚姻里,对方不断的从你身上拔掉最后一根光洁的羽毛,剩下光秃秃的你,是无法耐心一片一片的捡拾羽毛的。

就像我的一个离婚 朋友跟我说:你是没有碰到这样的男人,碰到这样的男人,你也没有办法。

遇到这样的男人,如果你是个喷泉,他就是个塞。

叔本华说过监狱里最大的坏处就是监狱里的其他犯人。很多不幸的婚姻正是这样一个双人牢房,在这种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相互成为对方的刑具,他们之间除了永无休止的相互折磨和内耗之外,别无其他。

都说鲜花插在牛粪上才香,可鲜花陷进牛粪,还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