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

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

发表时间:2020-12-24

【www.qg13.com - 情感说说没有你在身边】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

弱势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达愤怒,那么,他们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

很多人际关系是失衡的,一方明显处于强势,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并且,强势的一方攻击性很强,同时又不允许弱势的一方表达他的感受。

然而,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并想还击。一个关系不管多么失衡,这一点也不例外。

在严重失衡的关系中,弱势一方不敢表达愤怒,更不敢还击,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分裂,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愤怒。

但是,愤怒一旦产生,就一定会寻找宣泄的出口的。弱势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达愤怒,那么,他们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从意识上看,他们绝对不敢违背强势一方的要求,绝对不敢挑战强势一方的意志,在强势方的强大攻击下,他们唯唯诺诺,乖得不得了。

然而,他们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情况: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做砸了;很容易兑现的承诺,他们却不守信……总之,他们常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令强势一方暴跳如雷。

当暴跳如雷时,强势一方看上去仿佛是遭到了严重侵犯似的。

这,也正是弱势一方的还击,也是弱势一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他们没有表达出强有力的愤怒,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但他们通过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的方式最终达到效果,却和直接用愤怒攻击强势方没有什么两样。

这种心理机制,叫作被动攻击,常被比喻为“隐形攻击”。

隐形攻击最常出没的地方,是家庭。

因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以及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最容易失去平衡,而父母也最容易一方面以爱的名义攻击孩子,另一方面绝对限制孩子的还击。

然而,不管攻击时借用的名义多么伟大,被攻击的孩子都有愤怒产生,他们都得找到宣泄愤怒和还击的方式。

小编推荐

攻击另一半,其实是在攻击你自己


攻击另一半,其实是在攻击你自己

我们看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内心的一种投射

打开心理学这扇大门,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就是投射。什么是投身打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转移到别的人和别的事情上面。我们看到的每一件事,评价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投射。我们对外人的评价也是一种自我投射。

有一个典故最能说明“投射”的含义。文学大师苏东坡与好友佛印一起坐禅。某日,苏东坡问佛印:“大师你看我的样子如何?”佛印说:“在我眼中,居士像尊佛。”接着佛印问苏东坡:“居士,你一我的样子又如何?”苏东坡揶揄道:“像堆牛粪。”佛印听了,只是置之一笑。苏东坡回家后,得意地把这事告诉了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完说:“哥哥,你输了。一个人心里有佛,他看别的东西都是佛。一个人心里装着牛粪,什么东西在他眼中都是牛粪。”

可见,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粪,所见皆化为牛粪。我们看到的一些人和事,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比如,今天涨工资了,心情特别好,你会觉得天特别的蓝,好像连老天爷都在冲自己微笑。天怎么会有表情呢?这无疑是一种投射,你把那种开心投射到天上去了,不知不觉中就会觉得老天爷也感受到了那份喜悦。反之,今天被老板骂了,或者刚跟恋人分手,走在大街上,你会觉得世界一片灰暗。哪怕周围传来欢笑声,你也会觉得是那么的聒噪和烦人。这也是一种投射,你把这种烦躁和压抑投射到了四周,别人在你眼中结果都成了讨厌鬼。

按照这种投射的原理,一个内心阳光的人,会觉得周围的人都是天使;内心卑微的人,会觉得世界上每个人都跟他(她)一样卑微,正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怀恐惧的人,觉得身边全是坏人;个性挑剔的人,看谁都不顺眼。我们对周围不满,首先是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

我认识一位大姐,心地很善良,就是嘴巴不饶人。每次见面,她不是指责她的领导,就是控诉她的邻居,要不就是疾言厉色地批判某些名人和社会现象。有一段时间,我不爱跟她聊天,就是觉得她身上正能量太少,总是喜欢放大别人的缺点。后来有一次吃饭,她多喝了几杯,我才知道她的生活很挫败:父亲去世早,她和母亲长期失和。因为母亲跟她一样倔,一样的爆脾气;自己的婚姻也很不幸,不到三十岁就离婚了,女儿跟了前夫;后来几段感情都只开花不结果,至今单身;来北京十多年,连房子都买不起,一直租房住。我找到了她嘴巴“厉害”的原因所在:自己的人生都一片灰暗,你叫她如何以阳光的心态去看待别人?

听一位心理咨询师说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女孩在结婚后总跑回家跟母亲诉苦,说丈夫怎么怎么不好,有多少多少缺点。每次说完都一脸的委屈,好像她嫁错了人。母亲开始不说话,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就拿出一张白纸来放在桌上,用笔在上面画了一个黑点,问女儿:“这里有什么?”“黑点。”母亲再问:“还有什么?”“还是黑点啊!”女儿一脸的疑惑。母亲问了好几次,女孩都这么回答。母亲无奈地苦笑:“一张大白纸你都没看见,为什么只注意到一个黑点呢?”

同样一张白纸,同样一个黑点,不同心态的人来看,效果完全不一样。对一个心态良好的人来说,白纸上的黑点基本上是可以忽略掉的;对心态不好的人来说,小小的黑点可以大过白纸,甚至忘记了白纸的存在。与其说这个黑点代表丈夫的缺点,不如说它一直存在于女孩的心底。

攻击伴侣,其实是传递一个信息:你不够好

国外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半杯水放在一堆人面前.有的人第一时间反应是“水挺多的嘛”;有的人则表示“水快没了”。两者都各有各的道理。对此,心理学家总结,前者的心态大都是积极、乐观、阳光的,后者则是消极、悲观、阴郁的。

可见,投射从情绪上看,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想法一旦转移到别人身上,我们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有时候还会把对方逐渐美化甚至神化,所谓梦中情人就是这么来的。我们把自己对另一半的完美想象寄托在了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种正面的投射。

当然,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更多的是负面的投射。就是将自己不喜欢的想法、观念、情绪以及行为方式推到别人身上,认为是别人的错。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投射恰恰是,己所不欲,偏施于人!

在我录制的很多情感节目中,经常听到很多妻子在说到自己丈夫的时候,不仅评价相当负面,而且带着很不好的情绪,常常感觉她们批评的那个人,不是她们的爱人,而是她们的仇人、敌人或者路人。在她们对伴侣深深的指责后面,我看到的分明是一个个对自己同样非常不满的女人。

有一次做节目,我遇到一对夫妻,两口子都是外地来京打工的,结婚十多年来一直以卖菜为生。但妻子朱女士不甘久居人下,一天到晚催促丈夫发奋图强,但丈夫杨先生却总是安于现状,哪怕每天起早贪黑也毫无怨言,闲暇时间还打打麻将、念几首舒婷席慕容的诗,倒也其乐融融。可一心幻想发家致富的妻子却心急如焚,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已成家常便饭。

那天在演播室现场,朱女士整整一个小时就在那不停地数落丈夫的种种缺点和毛病,什么懒散啊,小气啊,没责任心啊,目光短浅啊,胸无大志啊,原先还望夫成龙,现在已是望夫生恨。录制现场沦为了批斗大会。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打断她的絮叨:“你总觉得丈夫懒散、小气、没志向、没责任心?难道你就很勤劳、很大方吗?”

唠叨的妻子突然无语了。后来,从跟他们一起卖菜的邻居那儿得知:杨先生有时候是懒点儿,但没妻子说的那么一无是处。妻子朱女士也一身的毛病,邻居反映:有时候丈夫在看着摊位,她就偷摸溜出去瞎逛,半天找不着人;经常为一两毛钱,跟顾客吵得不可开交;很少给家乡的公婆寄钱,甚至丈夫想掏点钱孝顺父母,她也不依不饶的。看来,她指责丈夫的那些缺点,自己一样不少!

接下来我问朱女士:“你不觉得你批评他的那些问题,在自己身上同样存在吗?你说他,就是在说你自己。你老这样没完没了的,不仅他不开心,你也不快乐!要想改变你们的夫妻关系,最重要的不是去指责他,而是反思你的问题。”

其实,不光这位妻子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很多情感咨询中,我也经常听到很多女孩说,她总是遇人不淑,总是恋爱失败,似乎问题都出在男人身上;在一些职场节目中,也经常看到很多员工在抱怨,老板怎么怎么不好,他出不了业绩,他要跳槽,他要改行。就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像一个功能强大的投影仪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忙着把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焦虑都投射到别人身上,却很少有人能够直面真相。

直面什么真相?

做一个实验,早晨起来,站在镜子面前,想象一个你最讨厌、最痛恨的人,他跟这面镜子并排站在一起,然后你指着他的鼻子大声地批评他、呵斥他。当你情绪越来越激动、面目越来越狰狞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你指责的那个人其实就是镜子里的自己?佛家也有类似的讲法,当你用一只手指指着对方的时候,在不经意间,还有三只手指却悄悄地指向了自己!

别人身上有时候投射的是自己的影子,你往往最讨厌、最痛恨的那个人,其实是你内心无法真正面对的另一个自我。那里充满了跟对方一样的缺点,我们不承认,只好投射出去。当你指责别人的时候,冷不丁你会发现,原来你看不惯的别人的那些缺点,你同样具备。

请记住:你对别人的看法,你对别人所说和所做的一切,都反映出你对待自己的真实心态。你讨厌别人,实际上就是讨厌你自己;你攻击别人,潜意识里就是否定你自己。喜欢搬弄是非的人,自己就没有起码的是非观,所谓“来说是非者,必乃是非人”。喜欢出口伤人者,骨子里对自己也很排斥。施暴者,必有自我毁灭的倾向。

伴侣是我们的一面镜子,通过对方,照见了我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我们攻击伴侣,其实就是攻击我们自己。倘若再地攻击对方,其实就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不够好,但我意识不到,我接受不了,于是我把这种负面情绪投射给了你。大家注意到没有,往往那种工作不如意,总觉得自己事事不顺,内心严重自卑的人,特别喜欢去攻击别人,尤其喜欢拿自己的伴侣和孩子当出气筒。在他们不停的宣泄中,其实宣泄的是对自己的不满。

前面提到,很多女性在恋爱时或结婚后总喜欢拿安全感说事,把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归咎到另一半身上,这其实也是一种投射。她们不愿承认自己内心缺乏安全感,就投射到身边的那个男人身上。

无论我们评判或谴责他人身上什么问题,其实都是否定或排斥自己身上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好像看到的是他人,其实看到的是隐藏的自己。我们害怕自己没价值,担心自己不够好,在无意识中把这些特质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而不是接受他们。

一切不快乐的根源都在于我们自己,而不在于我们的伴侣、孩子、朋友、同事和敌人。如果不及时处理好这种情绪,我们就会把这种不快乐投射到他人身上,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你的伴侣、孩子甚至敌人,都会成为你负面情绪的出气筒。生活中的愤青大多是失败者、倒霉鬼,他在愤怒地咒骂和攻击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失败和悲催转嫁到别人身上,获得内心的一种平衡。因此,要想停止攻击别人,最好先医治自己内心的伤口。那个医者不是别人,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伴侣,只能是你自己。

投射不仅存在于现实生活的人与人之间一越亲近的人投射得越厉害,也存在于一个人过去与现在的对照中一一过去的记忆会投射到你当下的生活中,越痛苦的记忆投射得越厉害。而我们跟伴侣的关系,更是儿时跟父母关系的一种投射。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好的人,长大以后,要么拒绝亲密关系(害怕恋爱,恐惧婚姻),要么在进入亲密关系以后,重复童年时代的梦魇。前面提到:跟伴侣相处得越亲近,相处时间越长,越会不自觉地浮现出童年时代的种种不快乐和创伤,这也是一种投射。

培养女人隐形的品位


女人的妆容、服装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只有香水是无形地萦绕在女人周围,但它同样昭示着女人的品位。如果女人少了香水,总觉得缺少那么一点引人入胜的情趣。女人以香水为名片。她们一般选择一种最能表达其个性特征的香水,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因为她们知道,没有谁会永远在自己的身边,唯有玉体上的那缕芳香,才会分分秒秒与自己在一起。

香水与女人的关系源远流长。在很早以前,香水曾被颇有心计又有地位的女人当做一种实施阴谋手段的工具而备受青睐。美丽的埃及艳后每当温柔时刻,总不会忘了在她的船帆上洒满香水,制造梦幻迷人的陷阱。也因这股芬芳气息的迷惑,因这个美人的千般风情,至少恺撒与安东尼在这种精心制造的温柔乡中沉醉了,艳后满足了她强烈的政治欲望,香水发挥了它的神奇作用。

在古埃及、印度及中国的古老文化中,都有关于香水的记载。那时的人类开始懂得运用熏香提炼的方式来处理香料,并从美妙的香味中享受无以言表的喜悦。到13世纪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期,一瓶加入乙醇的名叫“匈牙利之水”的香水,成为世界上第一瓶香水。法国路易十四时期,香水的使用已成为当时上流社会贵妇人最时尚的宠爱佳品。

1920年以前,妇女使用的香水仍是几种简单的花香味。至1920年初,服装设计师们认为,只有香气馥郁的女子才能与华丽的时装相匹配。说到香水,不能不说到一个伟大的人物一可可,夏奈尔,这个让人即刻联想到时装、香水、女性解放和自然魅力的名字,被玛丽莲梦露称之为“唯一睡衣”的女人。夏奈尔认为:“一个女人不该只有玫瑰和铃兰的味道,一个衣着优雅的女人同时也应该是个气息迷人的女人,没有味道的女人没有未来,香水会增添她无穷的魅力。”

香水不但会使女人的打扮更趋完美,也会使男人享受一种浪漫的气氛。香水调配师称香水是“液体的钻石”。而女人又称调配师为“调和全世界香味的艺术家”。女人的优雅、女人的娇艳、女人的爱情,甚至女人的命运都同一瓶瓶美轮美奂的香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法国女性认为,与其被男性称赞说“你的穿着十分得体,很漂亮”,不如一句“你的香水多么适合你,你太有魅力了”。对衣饰的赞美只是外在的恭维,可是当一个男人已经注意到你身体散发的香味时,就是从心理上了解你,或者对你有非常的好感了。

由此可见,香水与女人之间,一直存在着亲密而微妙的关系,女人的美丽优雅、性感浪漫、恬静柔情、洒脱活泼借着曼妙的香气暗暗传送,展现着独特的个性宣言。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但脑海中常常浮现出比睁大眼睛见到的多得多的形象,因为那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候,闭着眼睛就能凭气息来判断她是谁。

香味犹如女人的一张名片,透露着一个女人的故事,不用只言片语。在电影《闻香识女人》中,那位盲人上校从一个女人用的香水中判断出她的家世、性格喜好,并断言她是一个出身好家庭的女人……并非只有电影里才会有这么神奇的故事,人们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以及香味对人情绪的影响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一个女人从你身边袅袅婷婷地走过,尽管她朱唇未启,可她身上特有的幽香,已在不经意中透露了她的品位。“闻香识女人”,一个女人身上所散发的气息一旦被固定,被人记住,这个女人就成了他心中的“名牌”。

童话故事里,是水晶鞋让灰姑娘成为了美丽动人的公主,然而,哪一个公主不是周身香气袭人?要想从灰姑娘变成美丽的公主,光有美丽的衣衫哪里够,还需要一滴香水,你才能完成从灰姑娘到公主的完美变身。

被动攻击是弱者的武器


被动攻击是弱者的武器

当然,这个例子和第一个例子是不同的。这个例子中,这一家族的男人们实施暴力时,显然绝对错误,这一点不容置疑,他们打妻子甚至都不找借口。前面的例子中,那位年轻的妈妈对孩子是抱以极大的爱心的,她认为,自己使劲呵斥孩子是为了他好。

然而,不管关系多么亲近、多么特殊,当你对另一个人表现出相当强烈的攻击性时,对方在第一时间产生的一样是愤怒。许多人长大后认同了父母的粗暴的教育方式,为父母辩护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我好。”然而,假若你请他们描述一次被暴打的经历,他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心中仍存着强烈的愤怒。

也就是说,不管借用什么样的名义,我们粗暴地攻击另一个人,那个人产生的一样是愤怒。

从这一点而言,民主的家庭营造的氛围,就远好于专制的家庭。并非说,民主的家庭没有攻击与被攻击。其实,任何家庭都和社会一样,家庭成员很容易会侵犯彼此的空间,而愤怒也由此产生,这一点是不可阻止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攻击与被攻击,而在于攻击产生以后。

在民主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均衡的,没有明显的强势方,也没有明显的弱势方。这样一来,愤怒一旦产生,他们就可以进行表达,并且,因为他们可以很好地沟通,这种表达轻易不会发展到摧毁性的地步。由此,因为心中没有郁积愤怒,这样的家庭也就不会有多少“隐形攻击”。

家庭中如此,社会中也如此。所以,一个民主氛围重的公司,人们相对比较积极主动。相反,一个专制的公司,人们势必会发展出许多被动攻击的方式,于是大家经常会犯一些莫名其妙的低级错误,譬如懒散、遗忘、拖沓与失约……这些所谓的马虎其实常常就是被动攻击。

尽管专制的父母、配偶或老板常压制对方表达情绪,然而,他们自己常会被激怒,因为他们发现,“无能”的孩子、配偶或下属常犯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这些错误让他们暴跳如雷。

其实,这正是对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我不能直接攻击你,但我有办法令你恼怒,这和直接攻击你也没什么两样。”

甚至,被动攻击造成的伤害反而更大。前面提到的那位妈妈,她说,她最喜欢雷厉风行,没想到儿子却如此慢腾腾,这令她颇感受伤。既然如此,她就不如少斥责孩子,并且允许孩子向她表达不满,而不要把这当成大逆不道。

被动攻击非常普遍,并不是只有严重失衡的关系才会产生被动攻击,实际上一般失衡的关系一样也会如此。在一般的亲密关系中,被动攻击也是常见的调节机制。瑞士女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她的著作《怒气与攻击》中描绘说:

(关系的)一方占有优势而另一方处于劣势,优势的一方对劣势的一方心存顾忌,从而不得不作出某种程度的妥协,而劣势的一方对优势的一方则感到某种畏惧,必须表现出反抗才能使对方作出让步……(双方)进而形成一种脆弱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双方便会发生冲突。此时,若强势的一方采取攻击行动,弱势一方大多会以被动攻击,如沉默不语、躲避、哭泣、离家出走等来进行自卫。这时,强势的一方将感到自己被忽视、被冷落、被蔑视而生气。

与此同时,他也会为自己的攻击行动所带来的后果感到懊悔,从而采取某种弥补措施,并作出让步,使双方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因此,在配偶关系中,被动攻击有时会起到调节机制的作用。

人生不幸福的定时炸弹:隐性攻击,爱的越深,攻击越狠!


今天我们要谈论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话题:隐形攻击。

说它重要是因为,人人都在遭受隐形攻击,人人也几乎都有隐形攻击别人的经历,但我们对此却没有太多意识。

只有了解了隐形攻击,才能防止人际关系中的无形伤害。

什么是隐形攻击?

它指的是在一个关系中,一方通过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向另一方表达内心积压的愤怒。

很多时候,隐形攻击的杀伤力,比直接攻击还要大。

而隐形攻击充斥在所有的人际关系里,爱情里、婚姻里、家庭中、亲子间、朋友间、职场中,隐形攻击造成的伤害无处不在。

01

爱情和婚姻中的隐形攻击

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亲密的是爱情和婚姻关系。

越亲密,越容易引起摩擦。

不幸的是,很多人因为爱,不会表达恨。

我对你不满,我对你怨恨,我不喜欢你跟某个异性朋友聊天,我不爽你在聚会时跟其他人那样开玩笑,你发的朋友圈内容让我觉得自己没被重视,我恨你从来不在朋友圈里发跟我相关的东西...

但是,你从来不知道,我在心里积压了这么多不满,因为我从来没有对你表达过。

我不仅没有对你表达过,我还隐藏得特别好,表面上你从来看不出我对这些的介意。

但你知道么,我在报复你:

我知道你身上那些不该触碰的情感按钮,我还是会故意按下去,你以为我是不小心,其实我是故意的。

我经常感觉你有必要经历一次打击或暴露,当我看到你伤心时,我觉得你应该受到惩罚,我一方面爱你,觉得心疼你,但另一方面我有一种罪恶的感觉,我认为我终于报仇了一次。

以上,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私密的情感体验。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聊她的一段恋爱史。

女孩说,因为自己的作,她失去了最喜欢的一个男生。男生很优秀,她内心有不安全感,总觉得男生会喜欢上别的女孩,但这些想法她从来没有跟男生说过,也从来没有让男生意识到过。

女孩为了确认自己的安全感,经常做一些伤害男生的事情。

她说,有一次男生在公司加班处理非常紧急又重要的工作,她就故意打电话给她,并且在电话里不停的哭,说自己因为一些事情非常难受,希望男生回家陪她。其实自己什么事情都没有,男生回到家后,她就装作自己情绪很低落,让男生不停的安慰自己。

女孩说,男孩经常工作很忙,有时候周末也加班,但是她从来没有对此直接表达过不满,而是用另一种隐藏的方式表达,比如常常做一些让男生内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举动。

你猜最后是为何分手?

因为男生的出轨。

最初是女生在隐形攻击男生,但时间久了,男生内心积压了太多痛苦无法释放,越来越不敢面对女生,甚至不加班的时候也说自己在加班,逃避回家,变得冷漠,直至上升到亲密关系中最重的隐形攻击——出轨。

爱情这玩意真邪乎,当你需要第三者安慰时,第三者总是能恰到好处的出现。

隐形攻击,常常是一个关系中弱势的一方攻击强势的一方。

比如一个强势的妻子对弱势的老公,不经意的嫌弃,讽刺,蔑视,弱势的这一方感到愤怒,但又常常感觉被压制,不敢或无法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愤怒。于是这些愤怒,都被隐藏了。

感情不断地被隐藏,就像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发出响亮的滴答声。

很少有人能在怒火中烧时保持常态,他们会形成「内部爆发」。隐藏起来的愤怒如爆发前的火山一样,外表看上去没什么反常,但底部开始发生缓慢的隆隆声。内部爆发很神秘,人们注意不到一些间接的表现,如毫无根据的批评、拒绝、拖延、推迟、破坏、发送不一致的信息等,或表现出悲伤、焦虑或过敏。

隐藏的愤怒越多,隐形攻击越多。

亲密关系中的隐形攻击,会导致人生最大的不幸福,双方通常不是解决冲突或分手,而是将自己束缚在痛苦中,他们待在一起,悲惨地生活,因为他们不能忍受孤独,认为忍受彼此的痛苦(并经常忽视的)要比忍受孤独好一些,因此他们被卷入到很多隐藏的伤害行为中去。

亲密关系中,有的人会经常对另一半说:你骂我几句行不行?

有人说还有这么贱的人,其实刚好相反,这种人是敏感的人,他意识到对方隐藏了愤怒,他希望对方把真实的情绪展现出来,以避免自己被隐形攻击。

02

家庭亲情中的隐形攻击

家庭关系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如果你能很好的处理好家庭关系,你会获得很大的幸福。

你可以选择朋友,却无法选择家人。没有任何一个家庭所有成员的性情、性格和环境都完美地匹配。

家庭如何互动,真正定义了一个家庭的性质:有些家庭公开地表达焦虑或分歧,而另一些家庭则在内心深处掩藏思想和感情。

一个人的家庭,会对他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愤怒等情绪影响了家庭中的某个人,也会影响到家庭中的其他人。当家庭中的情感交互变得隐蔽,成员之间的沟通是间接的而不是公开的,并带有一定贬义,孩子最有可能接受并复制这一过程。

家庭关系中,隐形攻击方一般是孩子,父母是被攻击方。

为什么呢?因此家庭关系中,父母总是强势一方,弱势的一方长期无法充分的表达,只能通过间接的途径表达。

经济学家陈志武讲过一个实例。

2011年,他在纽约参加一个大会,一位中南大学的校友小张聊起她的工作,说自己从中南大学读完本科,在上海读了两年研究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去纽约读MBA,读完后在纽约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工作,负责分析医疗和互联网的投资机会。

陈志武问她将来的打算,她说:“还不是很确定,关键看我跟父亲的关系怎么发展了。”

接着她就讲了自己的故事。

她父亲在河南郑州经营房地产公司,多年下来公司做出了规模,希望以后由她接手。但是,她两年前开始跟父亲冷战。

因此她读大学时交了男朋友,两个人一起读书、工作,感情一直很好。但她的父亲坚决反对他们谈恋爱,更不用说结婚。因为男生是农村人,家里还有很多兄弟姐妹,两个人结婚后会有很多麻烦。

女生跟父亲不搭理两年,父亲一提起女儿就开始落泪。

前段时间,我的朋友说自己上幼儿园的女儿经常装病,让自己很多时候必须临时请假去幼儿园接她。

这其实就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种隐形攻击。

如果孩子对父母有很多不满,这种不满又不能很好的表达和解决,他就会用采取很多隐形攻击行为,比如你越让我快,我就越拖延,你越让我吃饭我就越不吃,你越让我好好听课我就越不认真,你跟他讲话,他就不断的打哈欠,你问他累么,他说不累,然后继续打哈欠,你问为啥不好好听着,他会很真诚说自己在好好听。

家庭一定是充满和睦的么?

许多人把家庭看作是安全的港湾,认为家人应该和睦相处,互相理解,尊重彼此的意见和情感。是这样么?

不,那是理想,很多的是“被卡住的家庭”。

电影《教父》中,老教父的二儿子弗雷多不被重用,甚至被老教父称“弗雷多无法办好事情”,他深感自己在家庭中没有地位,嫉妒弟弟麦克...

时间久了,这种隐藏的情绪越来越重,最终变成隐形攻击,表面上兄弟一团和气,背地里弗雷多却背叛家庭,联合外人想致弟弟麦克于死地。最终的结果是,他被弟弟识破并杀死。

电影是一门艺术,但艺术源于现实。

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太融洽的大家庭中,里面充满了各种隐形的伤害。我的爷爷奶奶家,我家,我大伯家... 这些关系里充满着不信任,不配合,怨恨,嫉妒等等隐藏的情绪,公开吵架的时候并不多,即使吵架也会很快和好,农村地儿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不会出现老死不相往来,大家也都要个面子,但不健康的情绪始终在暗流涌动。

这样的家庭关系里并不会有直接的伤害,但是每个人都没有那么幸福快乐。

这就是“被卡住的家庭”。

03

职场中的隐形攻击

职场是一个隐形攻击无处不在的地方。

有不满,就会有愤怒。

可怕的是,职场中并不是一个可以表达愤怒的地方,如果你表达,大家会认为你不成熟,没格局,缺乏职业精神。

但是,有了愤怒,就一定会想办法表达,意识不想,潜意识也会想,不能明着表达,就一定会在暗地里表达。

前几天我跟一个朋友聊天,就发现了这种隐形攻击。

他在一家公司工作了整整三年,工作成绩非常出色,表面上看,跟老板关系非常好,但其实他内心一直很生气,因为老板一直没给他涨工资,他特别想涨工资,但不擅长表达,甚至明面上还让大家感知到的是“我是不太在乎工资的人”,因此老板也从来没意识到他的不满。

这种不满越积越多,他要报复,开始了各种形式的隐形攻击,比如偷偷利用公司的资源为自己牟利损害公司利益,在重要的合作伙伴那里做出很多偷敌行为,甚至故意搞黄公司的业务... 而他隐蔽的很好,老板在他搞黄公司业务后,还主动安慰他。

职场中这种隐形攻击无处不在。

一个暴脾气的、专制的老板和领导,让下面的员工无法自由、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下面的员工可能会采取故意拖延、消极怠工、故意出错的方式隐形攻击老板和领导。

很多时候,职场中的隐形攻击都是双向的。

一个员工受不了自己的领导,但表面上一团和气,你发现那些天天喊着辞职的人没有辞职,从来没说要辞职的人突然要走。领导非常不开心,但表面上也不会说,一团和气,不过他会让你在离职流程上处处不顺利,搞得你要崩溃。

我听一个朋友说,原来以为自己的老板对自己的离开是祝福的,因为走的时候还开心的吃了散伙饭,后来才知道,新东家做背景调查问到前老板时,前老板说自己人品不行。

很多办公室里,都是一派和谐,但是却永远不能最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才华,他们互相否定、怨恨和报复,最终只能让所有人都表现平平。隐形攻击的团队表面上会用公开的赞扬掩饰蓄意破坏的企图,私底下却让结果变得更糟。

员工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不能公开地表达愤怒,就有可能会故意做一些糟糕的事情,例如归错文档,或明知问题存在也不处理,直到激怒了老板或坑害了同事。这种矛盾心理会引发错误,代价可能是非常昂贵的,甚至会危及他人的生命。设想一下,故意粗心的员工对雇主采取“报复”的态度,导致重要产品上存在安全隐患,就会产生致命的后果。

没有人会在互相攻击中胜出,但可悲的是,隐形攻击者不在乎输赢,只在乎每一次报复的机会。

04

比直接攻击更伤人的

是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刻意伤害

有些时候,表达愤怒并没有问题,但手段卑劣就不行,所有类型的愤怒的表达都应遵守这条原则。

攻击型愤怒是强烈的、可见的、即时的,以威胁、尖叫或物理打击的形式表现出来,产生破坏或摧毁作用。

某些时候,我们要赞美这种直接攻击的方式。

因为隐藏的愤怒,它悄然发生,形式微妙而隐蔽,不像攻击型愤怒那样容易被察觉,也正因为经过掩饰和伪装,隐藏的愤怒造成的伤害也需要时间来显现其真实的危害程度。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灵魂的黑夜》里说:最好只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因为,看似不会表达愤怒的人,其实也在用他独特的方式来回击你,最常见的就是隐形攻击。一些人看似从不愤怒,永远和善,但你和他在一起却非常不舒服,脾气变得很糟糕,这是因为,这些貌似永远不生气的人实际上频频以被动攻击的方式攻击你。

隐形攻击如此有杀伤力,而且往往是制造内伤,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呢?

第一,避免自己成为隐形攻击者。

你要正视自己的内心的情感,不要压制它:

家庭中,你要真诚且有耐心的跟父母交换意见;

亲密关系中你要直接而真诚的提出自己的不满,希望对方重视,并且你们要对直接沟通有共识,两个人都能接受直接的沟通,不希望对方隐瞒;

职场中你要大胆的对自己的正当权益进行表达,养成对事不对人的思维,养成及时沟通不拖延的习惯。

在《怒气与攻击》中,作者给出的建议也很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你是否通过语言、态度、姿势等等伤害过别人,而且在这样做时还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和颜悦色?如果你经常这样做,你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第二,避免自己成为被隐形攻击者。

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被隐形攻击者?我们前面讲过,一个关系中强势的一方,因为你压制了另一方的正常表达。

所以,如果避免呢?

如果你是一个关系里的强势方,你一定要常常反思,自己是不是让对方充分表达了,你是父母,你有让孩子充分表达么?你是强势的妻子,你有让老公充分的表达么?你是老板、领导,你有让下面的人充分表达么?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对这个话题的探讨,希望每个人都重视这个问题,减少隐形攻击对自己的伤害。

——end——

很多女生会在感情中犯各式各样的错误:有的姑娘一谈恋爱,就会不自觉变得卑微、失去自我;还有姑娘一味隐忍,压抑痛苦,完全忘记经营感情的本质是为了得到爱!最终现实会告诉她们,这种“畸形”的感情是永远持久不了的,哪怕她们委曲求全!

如果总是意识不到自己的感情处理方式错在哪里,意识不到自己的“感情软肋”的话,没有结果的感情将会一直持续下去,永远看不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爱情曙光。

闺蜜,幸福路上的隐形杀手


闺蜜,幸福路上的隐形杀手

谷梁木

苏黎在京城一所培训学校当老师,刚毕业,手头紧,房租贵,又不好意思总向父母张口要钱,她选择了和其他几个女同事合租一套三居室。四个女孩,三个房间,替人着想的苏黎和同事赵雪住到了一个房间。

刚从学校宿舍搬出来,苏黎非常适应这种群居生活,热闹,彼此有照顾,没有一个人远在他乡的孤独感,周末一起看电影下馆子逛街。很快两年过去了,她们集体迈进25岁。

一次,苏黎去广州出差乘飞机时,遇到了一个叫沈昊的男人,俩人一见钟情。沈昊在京城一家IT公司上班,家境中等,有事业,有理想有主见。

和沈昊的交往让苏黎感到兴奋,她将和沈昊之间的点点滴滴都说给赵雪听。一次晚餐后,沈昊暗示要和苏黎结婚。拿不定主意的苏黎回去对赵雪说了。

让苏黎意外的是,赵雪说,她不喜欢沈昊,沈昊配不上苏黎。她们谈了一晚,苏黎的兴奋很快被赵雪打消了。她说:在飞机上搭讪,这么快就求婚,说明沈昊草率而轻浮,他能这么快搭讪你,就能在短时间内搭讪上别的女人,从你这离开,掉头不一定就去找哪个女人求婚了。

赵雪不仅是她的室友和同事,还是她的大学同学,闺蜜。相比认识几个月的沈昊,苏黎更相信赵雪的话。苏黎的犹豫没有瞒过沈昊,他们很快分手了。

两年过去了,当苏黎还在苦苦寻觅另一半时,赵雪却突然告诉她自己要结婚了。

苏黎非常惊讶:“怎么这么快?没听说你在恋爱啊!”

赵雪高兴的说:“我去欧洲旅行时,认识了一个加拿大男人,我们恋爱了,打算下个月去巴厘岛旅行结婚。”

苏黎瞠目结舌,问:“你不是说随便搭讪的男人轻浮靠不住吗?”

赵雪一脸无辜地反问:“我说过吗?没有吧?”

郁闷之极的苏黎回家向母亲哭诉赵雪的所作所为。可一切于事无补,苏黎还在担忧另一半去哪里找,赵雪已和新婚丈夫在幸福的度蜜月。

同处在适婚年龄,当苏黎先找到一位条件优越的男朋友时,身为闺蜜的赵雪还孤单一人。此时女人之间必然产生由羡慕滋生出来的嫉妒。这时,闺蜜的建议未必客观,未必是真心为你好。她的建议很可能掺杂着某些见不得人的私心。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真正感同身受地替自己作决定,更没有人能为你的幸福负责。

女人爱扎堆、爱聊天的天性从上学时就表现出来了。上学时哪个女孩没有一个形影不离的玩伴,中午下课一起吃午饭,放学一起回家。女人比男人更喜欢倾诉,更害怕孤独。电影《雪花秘扇》讲述的就是两个女孩从小结为老同的故事,用女书互诉真情。

并不是所有闺蜜都不好,也有好闺蜜。这里所说的只是一部分。多点防人之心,总比吃亏再后悔好。

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的伤害很多来自周围亲近的人,因为我们对陌生人外人有足够的防备,可对朋友,尤其是闺蜜多是无话不谈,无条件的信任。

有的闺蜜是故意毁掉你的幸福,有的闺蜜则不是故意的。

丽娜27岁了。她的同事,也是最要好的闺蜜于姐帮她介绍了一个男人。丽娜肤白貌美身材好,这个叫赵伟伟的男人对她一见钟情,丽娜觉得赵伟伟也还好。在赵伟伟的猛烈追求下,很快恨嫁的丽娜和赵伟伟结婚了。

结婚三个月,丽娜怀孕,赵伟伟却失踪了。挺着大肚子的丽娜最后在离家一千多里地的外省找到了赵伟伟。此时的赵伟伟和另外一个女人住在一起,俨然夫妻。

后来于姐知道了此事,说她当时并不知道赵伟伟还在交往别的女朋友。他妈妈也没向她说起过。如果她知道,肯定不会将这样的渣男介绍给丽娜。

的确,这事不能全怪于姐。人是她介绍的,决定嫁不嫁的还是丽娜自己。丽娜之所以认识不到半年就和赵伟伟结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相信于姐,她认为于姐介绍的男人准没错。

赵伟伟和于姐住同一个小区,于姐和赵伟伟的妈妈还认识,也算知根知底。于姐一个劲的说和丽娜与赵伟伟的婚事,说赵伟伟如何如何好,说赵伟伟的妈妈如何如何好。而且于姐大她八岁,丽娜认为35岁的女人应该不会看错男人。

丽娜忽视了,于姐34岁才结婚,找的老公比自己小11岁。于姐20多岁时处过一个对象,谈婚论嫁时,男人抛弃了她。于姐的情路并不顺畅。如果她真的会看男人,何至于周周转转十几年青春才结婚。

过去民间流行给年轻男女牵线搭桥的月老,自己的婚姻首先得圆满,有男人孩子。这很能说明问题,婚姻没经营好,自己多少有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撮合别人,能成功吗?别人的婚姻会幸福吗?

的确,女人之间比较善于谈论感情话题,这种喜欢沟通情感的天性有好的一面。有一项调查显示,拥有姐妹的女人比没有姐妹的女人更加快乐。不过好姐妹之间更要有尺度的分享感情状况。

有的闺蜜只是嫉妒心太盛,见不得自己的朋友找到条件好的男友,像上文中的赵雪。有的闺蜜则干脆挖墙脚,近水楼台先得月,看朋友的男友不错,趁朋友不防备,直接抢过来为己所用。这活生生的例子也不少发生。

不利的一面是,过度的倾诉会让自己成为情绪的垃圾箱,年轻的未婚女孩最容易受到影响。就像苏黎和赵雪,虽然是闺蜜,但赵雪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一定就适合苏黎,她们各有各的生活圈子生存环境。虽然有不愉快的事时可以互相倾诉互相慰藉,开心时能互相分享,但精神上不能盲目依附。尤其是感情上必须保持独立。

幸福,谁都无法代替谁做决定。如果做错了决定,后悔的一定是自己,对闺蜜没有任何影响。就像上文中的丽娜。当她一个人躺在医院生孩子,男人不知所踪时,于姐和小老公正在新房腻歪呢。

我们可以向闺蜜倾诉,也可以征求闺蜜意见,只是对闺蜜的意见不可全信,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看她的意见是否合理,是否正确。

你在身边才回忆


常有人说,有些回忆很美好。因为曾经有过与你的交集,所以在回忆时,我觉得很幸福。事实上,真是如此么?

若回忆里那个人,你们爱过却分了手,他现在不在你身边,你忆起曾经有过的美好画面,心里会觉得很甜蜜。但那甜蜜会不会很快变成一种惆怅?因为,你们再也回不到过去。并且,你跟他现在已成陌路。他身边有了另一个人,你身边也许很快也有另一个人出现。

那么,你回忆起你们的甜蜜,只是徒增伤感。若不小心,回忆还会碰到你们感情发生变化和决裂时的场景。那伤口还在,疤痕仍新。

于是,因为你回忆起他,你又受了一阵情绪上的折磨。

于是,你轻轻叹息一声,将他从心里放下,默默想,这个人,还是不回忆的好。

那么,回忆一下如今正在追求你的那个人吧。几天前,他给你送了花到办公室,你得到了大家的艳羡。下班后,你们一起去巴山路吃饭,他为你挑去鱼刺,轻轻夹菜到你碗里。细心地用纸巾擦去你嘴角沾上的米粒,他的目光温柔如水,他的笑容直浸心脾。

你觉得,你爱他。爱到不用再回忆起曾经那个人了,你突然发了疯的想这个追了你很久想娶你,你却一直在犹豫什么的人。你想见他!

可是,他上一周就出差了,还得要好些天才能回来。你又百般怅然地放下有他的回忆,叹息一声走进书房,想着做点什么转移一下思绪。否则,这想见不能见的思念会因为回忆把你弄的要发疯一般。

看吧,原来回忆也是很调皮的。就算是美的丑的,好的坏的,你一个人去回忆,都会变得辛苦和煎熬。所以,当那个人不在你身边时,你慢慢学会减少回忆。

因为你知道,他若不在身边,回忆你们的美好,你会更想他。他若不在身边,回忆你们的不美好,你会更难过,更寂寞。所以,你学会了当他在身边,你才敢回忆。

因为他在时,你回忆起不美好,他会发现你的低落来安慰你。因为他在时,你回忆美好,他会发现你更温柔更爱他。

你也终于深有体会地说,回忆原来像座桥,若一个人在走过桥的途中,可能会遇到阳光,也可能会有风雨。但最终通往的,却是寂寞的牢。所以,你想要跟那个人一起走上回忆的桥。因为有了他相伴,你们不再寂寞,桥的那一头,是满满的幸福。

可惜你不在身边


她的空间里,有很多个相册,都是她足迹所到之处。远到国外,近到她住的小城周边。这些是她五六年来,四处走动留下的印象。

人们以为她是个非常痴迷旅行的人,也以为她是个经济宽裕生活洒脱的文艺青年。其实没人知道,她是每工作一段时攒一笔钱就离开去另一个地方。有时为了下一个要去的地方而省钱时,就连续多天吃白水面。

常常没有目标,只是下意识地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行走。她只是在用这种方式祭奠她那段逝去的爱情。那个男人是她爱上的第一个人,也是她到这世上后,超出对父亲,哥哥,亲人朋友所有关系般依赖和信任的人。

可是那个人在跟她相恋多年后,却突然娶了别人。只因娶的那女人与他更加门当户对,那也是两家大人的所愿。他不知如何向她交代,换了一切联系方式躲开她后闪婚了。后来她辗转找到他,他便说是因为父亲病危逼着他就范的。

事已至此,她唯有含泪退出他的世界。而外面这个世界,便就此坍塌了。从此,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行走,看陌生的风景和人,再用一个一个相册记下她的足迹。

那些风景里,自然不乏许多美好诱人的地方。但她大多时候,是对着那些风景发呆。茫然地想自己不断行走的意义,直到她遇到另一个男人。

男人也喜欢旅行,他们在同城驴友群里意外相识。是同乡,也有诸多共同话题。她卸下了些冷漠,任他走进自己刻意封闭的世界。男人待她很好,关注她所有动向,关心她生活起居大小细节。

慢慢地,她再出行时,像觉得那些自然风景变得不一样了。看着那些山,那些水,心里的疼痛和仇恨一点点在溶解。男人总是适时发来消息,打来电话问她,风景好看吧,心情好吧。

她沉吟着说,好,都好。

其实她是想说,收到你的消息才使得风景更好。

她像是从前一段爱情里走了出来,出行时的感受也大不相同。从前看风景时,会想着那个应该在身边的人现在在别人身边,所以心情大多是悲怆和冷漠的。

如今,她发现看着任何细微风景都会内心柔软温润,且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另一个人,并有诸多遗憾。直到她确认那份遗憾是因为如今那个人不在身边时,明白自己终于可以重新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