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铁凝:逃,跑

铁凝:逃,跑

发表时间:2021-01-18

【www.qg13.com - 老铁情感语录】

把我们的爱情写成生动的故事,记录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有哪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铁凝:逃,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多年前,老宋从北部山区来到这个城市,这个剧团。

那正是城市居民储存大白菜的时代,储存大白菜半是生活需要半是政府号召,因此买大白菜还有一种买爱国菜的名义。冬天,大白菜下来了,各户都要买回足够全家吃到来年开春的大白菜。那时的蔬菜市场和居民的关系,就是菜农用大小车辆把爱国菜送至各家各户的关系。

一个黄昏,老宋被亲戚领到团长面前。团长正在卸大白菜,一辆胶轮大车正停在单元门口。白菜们刚被过完秤,码成齐腰高的一堵墙,少说也有七八百斤。待团长给菜农数完钱,打发他离去,亲戚才对老宋说,这就是团长;又对团长说,这就是老宋。团长不在意地答应一声,只一个劲儿地打捋他的爱国菜,显然他是在琢磨怎样尽快把它们运上楼去。老宋看出了团长的意思,问了声:几楼?亲戚替团长回答说四楼。老宋便说:叫我吧。像很多北部山区的人一样,老宋把我说成饿。说完,他左右开弓地夹起四棵菜就往楼上走。亲戚和团长站在楼前聊起天,谁也不去理会老宋的搬菜运动。当他们再次注意到老宋时,白菜已被搬运一空。这时团长才想到请亲戚和老宋上楼坐坐。他们上得楼来,见白菜正好被码放在团长想要码放的地方无非是楼梯一侧,门的两旁。

团长领亲戚蹭着白菜侧身上楼侧身进门,把老宋让进客厅,拉开灯。亲戚坐下了,老宋却坚持站着。团长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眼前的老宋。老宋五十岁左右,个子偏矮,阔嘴、大脸,属于那种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忠厚长相。他的站相儿不是有些山民的瑟缩,他身子稍稍前倾,垂手侍立,像个老杂货店的伙计,仿佛随时都准备从柜台里探出身子,谦逊、热情地侍候来客。团长暗想,这分明是一个干活麻利、不招人讨厌的人老宋是被亲戚介绍来这团看守传达室的。后来团长便和亲戚讲起他被借调出国赴意大利演出的事。这团常有人被借调出国,但他们并非担任主演,而是去作武行,这团的演员武功好,善翻打,跟头翻得漂亮。团长此行便是去意大利翻跟头了。提起意大利,一直不曾开口的老宋突然插了句嘴,说,意大利属南欧,从地图上看像只靴子,高跟的。他把高跟说成高更。团长笑了,不是笑他的口音,是惊奇老宋的出其不意,聪慧和文化兼而有之的出其不意。不用说团长本人,就是这团文化水平最高的编剧,也未必想到意大利像只高跟靴子。团长的笑给亲戚和老宋都增强了信心,亲戚再添油加醋对老宋的优势作些讲解,诸如家庭情况简单,老伴已去世,一个闺女也嫁了人,他工作起来定会专心等等。老宋的事就这样定了,他成了这团传达室的长期临时工。

老宋任传达的这团叫灵腔剧团,国营。这灵腔在北方虽然不能和京、评、梆、豫相比,但在这一方,这半个省吧,还有着相当的代表性。老一代的名伶,男角就有六岁红、八岁红、九岁红;坤角也出过大绿菊、白茉莉、晚香玉。近几十年有过几次晋京调演,几位年轻艺人和梅花奖也曾经擦肩而过。灵腔还参加过数次省剧地位的竞争,虽未成功,但毕竟又给这剧种增添了一些光彩。在剧场艺术不景气的大形势下,灵腔团却磕磕绊绊地生存了下来当然,每年的四百场野台子,是维系他们生存的主要方式。

老宋在团里的任务是传达、收发,兼烧一个开水锅炉。中国人对开水本来就情有独钟,开水对艺人则更显重要。演员进排练场之前,水瓶子里的茶叶必得先用开水沏上,之后随喝随续,一续一天。不光演员,家属们也需要定时定点打开水,届时或拎壶或提桶,鱼贯来到老宋的锅炉房。打开水,对于一个剧团,乃至对于每一个有单位的中国人,真是一件实实在在、心照不宣的便宜事:开水,白打!老宋也深知这点,所以他对人们的开水问题就格外重视。每天早、中、晚,锅炉不仅定时定点烧开,温度也绝对可靠。那时,老宋还必得站在当院,亮起大嗓喊几声:水开了!老宋所站的当院,正是这团一面为办公楼,一面为宿舍楼,一面为排练场的三面合围的中心地带。老宋一喊,果然人们都坐不住了,即使有的人家暖瓶正满着,老宋的喊也会让他们心动地再去打上一锅端回家可以把脏污的下水道冲冲,开水冲油污,有劲儿。再说,老宋的喊里是有称谓的,这称谓似更能激起人们对开水的热情。为了这称谓,当初老宋还颇费了一些心思:他当怎样称呼他们呢?喊团长水开了?他却不能只招呼团长一家,那岂不是眼里只有领导么这不符合老宋的做人准则。喊演员们水开了吧,这楼里还有不是演员的职工。喊同志们,同志们水开了,又仿佛把自己摆错了位置,仿佛是一个领导在向大伙儿发命令。什么也不说呢,就喊水开了水开了,可那是一种对所有人的失礼。发愁的老宋沉思良久,最后想起了一个称呼:老师。老宋最尊敬的人莫过于老师了,自己那点有限的地理知识,就来源于他在乡村初中时的老师。那时,他最喜欢的课就是地理课。后来因为家境不好,他只念到初二。现在老宋决定将全团干部、演员、职工家属统称为老师。老师这个称谓毕竟谁都不反感,演员听了高兴,领导和职工家属也不会挑理,无亲疏远近之嫌,无厚此薄彼之意。于是,老宋就站在院子当中开始了他的呼喊:老师们水开了!老师们水开了!

时间久了,团领导竟把老宋的呼喊固定成最好的因事召集全团的形式。比如开大会,比如演出出发前的装车,比如年节时分大米,比如和哪位老艺人的遗体告别,都是老宋站在院中呼喊:老师们开会了!老师们装车了!老师们分大米了!老师们和九岁红老师告别了!九岁红的后代听出了别扭,想去找领导反映,一位唱小生的老夏说,今天的追悼会就靠了老宋这一嗓子,开得多热闹。你要靠领导通知,人们十有八九不到,你说哪个划算。

不过,这并不是说老宋是一个喜爱喧闹的人,相反,他沉默寡言的时候居多。他的语言似是很金贵的,不像他的两条腿那样勤快。每天每天,他按时出入各个办公室和排练场分发报纸、杂志、信件。他步履轻捷,悄无声息,就会把报纸、杂志分送给该送的人,且从未出过差错。就连家属中第二代乃至第三代所订的名目古怪、图文花哨的报刊,他也会毫无怨言地亲自送至他们手中。那时他只有两个字:你哩。他把你的说成你哩。除了分内的事,分外的事老宋也没少做。二十多年,光是搬白菜,这团里有谁家没让老宋帮过忙么?没有。后来,储存大白菜的时代终于过去了,但这团里的家属们需要老宋帮忙的事情却没有过去。五楼的人们说,老宋,帮我把这罐煤气扛上去吧。三楼的人们说,老宋,我买的沙发来了,你给搭把手吧。一楼的人们基本不用老宋帮忙抬东西,但有几位妇女喜欢织毛衣。天气热的时候她们坐在院子里,坐在传达室门前的树荫下忙手里的活计,见老宋有空,就喊,老宋过来,给我架着毛线。老宋坐在小板凳上和女性家属面对着面缠毛线,一边静静地听她们聊天。有时她们也打趣他,说,老宋,你看上我们当中的谁啦,我们就照着模样给你踅摸一个。老宋落寞地笑笑,撑着毛线的双手撑得更开,猛看去,好像要抱住眼前的谁。这场景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却从来没人说闲话,就因为坐在对面的是老宋,老宋的人品这团里的人是心中有数的。

老宋管传达,管收发,管喊老师们打开水,管各家轻轻重重的琐事,有时还兼任团里的炊事员。逢团里赶台子演出时,炊事员临时有事走了,老宋就来了。老宋一锅煮五六十号人的面条,不夹生,不糊锅;捞出面条,再切十五斤黄瓜的菜码儿,面条都不见坨。当演员们脸上带着妆拿着大碗打面条时,老宋每一把抓起的菜码儿黄瓜丝不会差出三五根。演员们都夸老宋分菜码儿没偏向。

老宋在这团里自然是被人喜欢的,但他并非同谁都一团和气。遇到真正较真儿的事,老宋从不丧失原则。他会毫不客气地对一位端碗打饭的旦角儿说,哎,你等等,今天你脑门上的小弯儿可没贴正,第四个、第五个小弯儿应该紧贴眉梢儿。他也会突然对一位光着膀子的男演员说,要是在台上,你可不能嫌热就不穿胖袄。唱小生的老夏在这团里算是老宋的好友了,老宋照样会在某些时刻叫老夏下不来台。有一回,他突如其来地问老夏,夏老师,你演过《吕蒙正》没有?老夏说演过。老宋说,你把出场那四句唱,给我唱一遍听听。老夏说,你这是考我,我给你念念吧。吕蒙正是个穷生,上场四句唱是这样的:天无事星斗浑,地无事草无根,君子无事大街上混,凤凰无事落鸡群。老夏念完问老宋有什么破绽。老宋说,从字音上听没什么破绽,我是问你天无事是哪个事?老夏说事情的事呗,还能是哪个事。老宋道,错了,应该是形势的势,势力的势。这四句唱是说天、地、人,也包括凤凰,失去了势力一切就变样了。老夏不服老宋,坚持他的无事说,并要求老宋和他一块儿去问团长(那位当年买爱国菜、现已退下来的老团长)。二人找到团长,团长说,都是跟师傅模仿的音儿,说不准。出了团长的家,老宋说,翻跟头的事儿你问团长行,这件事终归你得问我。老夏琢磨出老宋有道理,就说我请你喝酒吧。老宋说,我得回传达室喝疙瘩汤。

后来老夏还是追到传达室邀请老宋去他家喝酒,推开门,见老宋正蹲在地上,直接就着一口铁锅呼呼地喝疙瘩汤。在从前,这团里的人们好像谁也不曾留意老宋怎么吃饭又吃些什么饭。其实老宋一直就这样吃饭,蹲着,就着一口锅。就像从前在老家,在山上,在屋檐下的台阶上,在场院里。那时他有家,有女人。现在他只有一个自己,怎么吃不是个吃呢。必要时他甚至可以连碗都节约掉,直接从锅里舀着吃,也省得刷碗了。老宋给团里煮面条、分菜码儿一丝不苟,自己吃饭可就潦草多了。这使老夏心里挺不是滋味儿,他看着老宋的吃相儿,看着他那白菜帮子似的脸色,提醒老宋说,老宋,咱们得讲点营养,看看你的脸什么色儿?白菜帮子色儿。你得吃肉。

对老夏表现出的友情,老宋却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不是不想领受,是觉得自己和他们毕竟不是一种人。友谊这东西,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而言,不能说老宋浅薄。老宋对老夏的提醒,只有一搭无一搭地听着,心想我还不懂营养?人体每天所需热量至少是2000大卡,我离这还差得远哩。我讲营养,我那乡下的闺女呢,我那外孙子呢。慢慢地,他只向老夏诉说了一些家事。他那嫁了人的闺女,嫁的是一个更穷的地方的懒人。前几年那人忽然扔下老宋的闺女和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走了,不知去了哪里。闺女的日子很难,处处得老宋接济。老夏明白了:怨不得。又过了些时候,老宋的闺女领着他的外孙子到这团里来看老宋,老夏想,唔,这是挤老宋的疙瘩汤来了。

老宋的闺女,看上去有点闷头闷脑,穿一身乡村集市上买来的墨绿色假警服那些年乡村中的男女很喜欢穿假警服,肩上钉着似是而非的肩袢儿;春秋单穿,冬天就罩上棉袄。老宋闺女的假警服里就套着红花棉袄。棉袄肥,警服瘦,警服把棉袄勒得下摆都冒出来。老宋的外孙当时刚及上学年龄,和母亲一样,穿一身儿童号码的假警服,自觉站在这院里就有了威风。在老宋看来,日子虽难,可也算天伦之乐。有时闺女也给老宋包饺子,馅儿里没肉,只放些白菜和虾皮。闺女的手艺也不济,饺子包得坐不住,都瘪瘪地仰在盖帘上,俗称仰巴饺子。可那毕竟是饺子。那时闺女在屋里包着饺子,外孙在院里跑跳。老宋看看屋里,又看看院里,他是满足的。当外孙捡起一个扔在院里的破足球就踢时,老宋以进城多年的观察力,看出了外孙踢球姿势和跑跳姿势的村气。他发现外孙跑时胳膊端在两肋边不摆动,脖子生硬地僵持着,上身向后捎,肚子朝前挺,仿佛他不是用腿在跑,而是用肚子在跑。当他起脚踢球时,便缩起脖子,咬紧牙关,好似蹬踹一块石头。老宋告诉外孙,踢足球学问可大哩,可不是你这样。外孙就问那是啥样?老宋知道一句话讲不清,自己又不会示范,便说,先照着你的样式踢着玩儿吧。临走,外孙非让老宋给他买个足球不可。老宋没给外孙买足球,

他想,一个球就是一个月的粮食钱,目前全家人急需补充的是大卡热量。

光阴像箭一样。

老夏要退了,老宋也更老了。他走路不再是快步,有点拖着腿的样子。当他走过来,人还没到眼前,你就能听见鞋底蹭着地面的嚓嚓声。时代在变,这个团也不断改变着一些旧习惯。比方遵照市政部门天要蓝,水要绿的要求,取消了开水锅炉。这使老宋轻松多了,他再也不必老是惦记着站在院里喊老师们打开水了。他开始在别的方面出错儿,他的记性差了,有时候会把张三的信送到李四的办公室去。有时候团长让他喊开会,他也忘了喊。但是这团的人们念着老宋的为人和他的孤单,他们没有辞退他,他们对他的出错儿持宽容的态度。是人哪有不出错儿的?而且他们假装没看见他的出错儿。直到有一天,老宋的腿不争气地真出了大毛病。

二十多年老宋没有病过,白天尤其不愿意躺在床上。那个白天他躺下了,还叫来了老夏。他对老夏说,我得上医院。

老宋的腿病老夏早就知道,他患的是左下肢周围血管综合征,俗称老烂腿。老夏也知道,老烂腿不及时根治,还有截肢的危险。从前老夏替老宋瞒着,现在是瞒不过去了,老宋的腿肿得像檩条,淌着脓血。老夏用自行车驮着老宋去了医院,医生为老宋检查之后说尽快手术吧,保腿要紧。老宋问手术得多少钱。医生说,一万五左右,要看手术难度和住院时间长短。老宋说怎么这样贵。医生说,这种周围血管病,血管要一根一根地收拾,神经要一根一根地接上,接哪根神经不得几十块钱。老宋对老夏说,咱们回去吧。

一万五千块,对老宋来说这是个天文数字,他全部的积蓄连一百五十块钱也不到。回到传达室,他不再往床上躺,只是坐在椅子上发呆。半天,老宋对老夏说,由它去吧,反正我也老了。哪里黄土不埋人,我也该叶落归根了。老夏说,你说到哪儿去了,哪有过不去的河?

老夏安慰了老宋,但要过河谈何容易。他想去找领导,转念又想,这可不是领导一拍板会计就点钱的事。一个刚够发工资的剧团,不用说临时工老宋,老夏自己口袋里就经常装着报销不了的药费。这样,他走到办公楼前就站住了。当年老宋呼喊老师们水开了,老师们分大米了的时候就站在这里。老夏站在这里,心中涌起一股子说不出的热望,他想,何不把老宋的事用老宋的办法昭示一下全团呢?第二天,办公楼门前贴出了一张告示,上写:尊敬的老师们,目前老宋遭了大难,请大家都献出些爱心吧!接下来,告示写明了老宋的病情及所需费用的数目,请大家量力而行。末尾的署名是老夏本人。老夏写给全体老师的告示果然在这团里发生了效应,全团上至团长,下至演职员工及家属都献了爱心。

老夏走家串户,挨门敛钱,折腾了几天,却只敛够了那个数目的一半。于是他又把从前在这团里工作过、后来调走的人列了个名单,骑上自行车,到这城市的四面八方去找这些人。老夏见到他们,口沫四溅地叙述着老宋的不幸,以唤起他们更大的同情。其中一位从前在团里搞灯光,后来自己辞职出去卖音响的青年慷慨解囊,答应其余的钱全部由他出。他说,从前在团里工作的时候,他正在搞对象,每天夜里两三点才回来。每次敲大门,睡梦中的老宋都会及时从床上爬起来给他开门,而且既不打听,也不抱怨。团里要给这青年处分,找老宋作证,老宋说没见这青年晚上出去过。这青年对老夏说,就这一条,我终生不忘,我太太知道也得找老宋去磕头。

老夏成功了,他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为老宋筹集到一万五千八百六十二元人民币。为此,他专门找到现任团长,邀团长同他一道去给老宋送钱。一来显得郑重,二来也算有个旁证,团长可以证明他把捐来的钱一分不差地奉献给了老宋。二人于当晚来到传达室,将这笔钱郑重地交给老宋。

老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耳朵嗡嗡作响,身子像坠入云中。眼前的两张脸影影绰绰似有似无,声音也远得不行。唯有那厚厚的一摞钱铺天盖地堵在眼前,那不是别的,是真钱啊,那是老宋一辈子也没有见过的钱,一次,这么多。

老宋一夜没睡,他数了一夜钱。他把它们分门别类再排列组合;他一张一张地抚摩它们,一张一张地在灯下照它们,一张一张地把鼻子凑上去闻它们。一些新钱嘎巴嘎巴响得很脆,在沉静的黑夜里惊天动地;一些旧钱散发着微微辛辣的油泥味儿,或者黏黏的霉潮气。即便一张两块钱的旧票,压在掌上也是沉甸甸的,直压得他掌心下坠。老宋数完钱就开始想心事,他想,难道他的腿真有病吗?难道他真的要把刚刚数过的这些东西都扔给医院吗?想着想着,他忽地站了起来,伸出左腿上下打量着它,或者叫做掂量着它。他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肿得檩梁似的腿是条病腿。为了证实自己的见解,他给自己摆了一个很奇怪的姿势:他右脚离地,单用那病肿的左腿撑起全身的重量,他竟然金鸡独立般地站住了。他又做了几下类似儿童踢毽子、跳房子之类的动作,居然也做出了。接着他想起演员练功时的大骗腿、打飞脚、旋子这些用腿做出的高难动作,他依次模仿起来,形态虽然怪诞,却是悲壮。这些动作将老宋折腾得激动不已,直到他稀里哗啦摔在地上,一个形象才确凿地来到他的脑海中,他双手掐住他的病腿想,这哪儿还是一条腿啊,分明是一条烂冬瓜。传达室的灯亮了一夜。

早晨,老夏吃过饭,就来叫老宋去医院。双眼布满血丝的老宋说,我想等一天,等我闺女来了也不迟。老夏觉得有道理,动手术是要家属签字的,老夏终归不是老宋的家属。

这天晚上传达室分外安静,老宋八点钟就熄了灯。第二天,当老夏又来传达室催促老宋赶快去医院时,发现传达室已空无一人。老夏骑车赶往医院,医院并没有老宋。为老宋做过检查的医生说,那个病人来是来过,又走了。老夏说,他不是来住院做手术的吗?医生说不是,只是问做静脉修复术便宜还是锯腿便宜。医生告诉他当然是截肢手术便宜,两三千就够了,他听完就走了。老夏回到团里,又来到传达室,先发现窗台下的桌子正中摆着一串钥匙。老夏认出,这是老宋掌管的所有门户的钥匙。再细看,见老宋的床上被褥没了,一只放衣服的白茬小木箱没了,地上的铁锅也不见了。老夏想,这是走了。他不忍心用逃跑来形容老宋。

自此老宋就从这个灵腔剧团和这个城市消失了。

老夏终于气愤起来,团里的老师们也气愤起来,老宋的不辞而别显然是愚弄了他们。他们那一片爱心呢?他们的钱是血汗钱,冬演三九,夏演三伏,一天三开箱。尤其让老夏不能容忍的是,人们纷纷在他面前发些抱怨。人们对他说,没想到,真是没想到。人们对他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告示可是你贴的。说得老夏一激灵一激灵的,好像是老夏骗了大伙儿的钱,并且协助了老宋的逃跑。老夏去找团长,要求团里派人把老宋弄回来,把事说清楚。团长说,一个临时工,怎么去弄?他和团里连个书面协议都没有,人家本是来去自由的。老夏想起当年老宋的到来是靠了一个亲戚的介绍,那亲戚当是住在本市的。于是老夏七拐八拐又找到了老宋的那位亲戚,向那亲戚述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情急之中嗓门就有些高亢,像要吵架。最后他态度鲜明地向亲戚宣布说,老宋的这种做法不仅是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任,而且伤害了团里所有同志的感情。

老宋的这位亲戚对老夏的慷慨激昂并不买账,说,同志们为老宋捐款,我在这儿替老宋谢谢大伙儿了。你说伤害感情,话就扯得有点远。钱不是老宋逼你们出的,是你们自愿的。自愿把钱给了老宋,钱就当属于老宋。老夏打断亲戚说,可那钱是捐来专为给他治腿的。亲戚说,他不是已经治了么。老夏说,他是怎么治的?亲戚说,不瞒你说,他回老家第二天就去县医院把腿锯了,那儿更便宜,两千不到,无须住院,随锯随走。老夏惊呼道,我娘呦!亲戚说,腿在他自己身上长着,怎样处置自然是他自己说了算。他这么盘算又有什么过失?剩下一万多又有什么不好?一个乡下人,又是穷闺女,又是穷外孙子。

老夏没有再和老宋的亲戚矫情,却也没有被这位亲戚说服。他只是,只是久久地愤怒难平,疑惑难平。他难以相信那亲戚的话是真的锯条人腿怎么也不能像锯条板凳腿那么简单。不久,团里有人从北部山区演出回来,告诉老夏说在新开发的一个旅游景点看见老宋了,老宋坐在一个小铁皮房子里卖胶卷。老夏忙问:腿呢?他是一条腿还是两条腿?演出的人说没看见,他坐在窗口,只能看见上半身。

老夏决心去做一次北部山区的旅游,他很想亲眼目睹那逃逸的老宋之现状,很想用这亲眼目睹来刺激起对方的尴尬、难堪和愧疚,他并且要直接领受对方这尴尬、难堪和愧疚。好比一个专测人隐私的暗探,又如同一个追踪犯人的警察。不能说老夏这按捺不住的想法有多么不厚道,可也不能说他这想法完全不合情理,毕竟他为保全老宋的腿出过大力。他坐上长途大巴,经过了六个多小时的旅途,到达了老宋的家乡,到达了那个新开发的旅游景点。他下得车来,直奔车站周围那一片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小商亭,几乎没太费劲,他很快就发现在一个小铁皮屋子旁边站着老宋。老宋拄着双拐,正指挥一个健壮的年轻人往小屋里卸货。老夏的目光停在老宋的下半身,左腿那儿空着,挽至腿根部的空裤筒好像一团揉皱的搌布。这使老夏心中涌上一股酸涩,一时竟想不好到底该不该去和老宋打招呼。

拄着拐的老宋也看见了站在不远处的老夏,顿时停下对那年轻人的指挥,木呆呆地愣在那里。接着,老夏在老宋脸上找到了他想要找的表情:尴尬、难堪、愧疚,还有受了意外惊吓的恐惧。这使老夏想到,老宋到底是个有文化的人,深深懂得自尊。可他还是不知如何上前去同老宋打招呼。突然间,老宋撒腿便跑,他那尚是健康的右腿拖动着全身,拖动着双拐奋力向前;他佝偻着身子在游人当中冲撞,如一只受了伤的野兽;他的奔跑使老夏眼花缭乱,恍惚之中也许跟头、旋子、飞脚全有,他跳跃着直奔一条山间小路而去,眨眼之间就没了踪影。

正在卸货的年轻人不知出了什么事,看着近前的老夏说,你是不是认识我姥爷?老夏说是,我们是老朋友。年轻人说,你好像把我姥爷给吓着了。老夏答非所问地说,你是老宋的外孙子吧,十几年前我在我们团里见过你。那会儿你还小呢,在院子里踢球。外孙子说,原来是这样。那我姥爷为什么一看见你就跑呢?老夏想了想,说,也没准儿你姥爷是给我买肉吃去了。外孙子说,看着你怪渴的,喝一瓶康师傅冰红茶吧,你是我姥爷的朋友,不要钱。

老夏说不不,你们不容易。外孙子说,现在好多了,我姥爷从城里回来才开了这个小卖店。那会儿我让姥爷给买个足球他光说没钱,敢情攒了一万多呢。老夏问这个店一天能赚多少,外孙子说赚个六七十块吧。老夏想,五天就能赚出看传达室一个月的钱了。外孙子把冰红茶递到老夏手里,老夏坚决不要。外孙子又说,那你拿上一张旅游图吧,看图旅游省得迷路。这里的山水很好看。

老夏接受了外孙子赠送的旅游图,他把它打开,外孙子热心地指着图上的几处,再次介绍说,这里的山水很好看。老夏似是而非地看着地图,他似乎什么也没有看见。外孙子指着地图又说,你看我们这块地方像什么物件?老夏说看不出来。外孙子说,像只靴子,高更(跟)的。我姥爷告诉我的。老夏细看地图,这才看出老宋家乡的形状正好比一只靴子,如同当年老宋对意大利的形容一样。他想,这地方如果没有开发,就不会有人为它绘制地图,热爱地理的老宋便终生也不会知道,他的故乡在地图上也是一只靴子。

这本是一个让人愉悦的话题,只是,老夏似乎再也没有机会同老宋讨论这个话题了。

(《北京文学》2003年第3期)

qg13.com扩展阅读

逃港记忆


莲姨回来,我们去接她,每隔两个月她从香港回来,看外公外婆。五十多岁的莲姨站在人群处,与旁人无异,短发、戴着眼镜,普通的衣衫,斜背着挎包,身后拉着一个小行李箱,行李箱中是带给外公外婆和姐姐一家的礼物。

89岁的外公中风十九年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那一天,是他盼了二十多年的好日子,终于盼来两岸,与香港的儿女相聚,可以安享晚安。却不曾想,外公激动过度中风入院,出院后再也不能言谈,只用目光去期盼,坐在轮椅上等待儿女从香港回来。以后的十余年岁月一直是年迈的外婆照顾,外婆很好强,坚持不肯请看护,直到80多岁的外婆三年前也生病,我们把外公送到了医院,请了看护照顾。而外婆出院后就住在我们家,外婆是我婆婆的妈妈,我的婆婆是莲姨的大姐。五兄妹,四个在香港,留在大陆的只有我的婆婆。

曾经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场国内的无休止的全国运动令人民正常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什么阶级斗争,什么大锅饭,不能吃饱肚子看不到未来希望的人们,制造了广东沿海地区普遍发生的偷渡逃港事件,最早是一些下乡的知识青年逃港,后来变成了数万人铤而走险、蹈海求生逃亡香港?这边是民不聊生,那边是高工资好福利,可想而知。海的另一边是繁华的世界,只要勤劳努力,就会有面包,就可以寄钱回乡,帮补家庭。周边的农民、学生、政府工作人员、甚至一些党员,有的为谋生计,有的逃脱阶级斗争,都参与到了逃港的运动,莲姨所在的村庄也有很多人偷渡到香港,莲姨的大哥也曾在自然灾害的年代划着一只小船偷渡到香港,跟着二姐也偷渡过去,在香港定居,有时会邮寄回来一些钱和食品。哥哥和姐姐相继偷渡成功,却影响了一家人的生活,凡在家中有人偷渡香港,全家人都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年换来的工分到年底都被扣的所剩无几,连油盐都买不起,年底村里的鱼塘分鱼,莲姨和小哥哥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家欢天喜地,自己家是没资格分到鱼的。

(摘抄资料:赶英、超美的大跃进,直接引发了三年自然灾害,民众为免于饥荒、疾病,开始了逃港行动。愈演愈烈的逃港风潮,终于在1962年如火山喷发。 1962年,大批吃不上饭的百姓像潮水一般逃往香港,香港媒体曾以五月大逃亡、水银泻地冠之。当时传出谣言说英国女皇诞辰,大放(边境)三天、,不少民众感到逃港才是出路。又有人逃港成功后很快就给家里寄钱了,旁人见了充满憧憬,不顾一切冒险前行。书中提到,或许就是百万之众的逃港者让当局看到了人民用脚投票的力量,提前甚至催生了后来的改革开放。)

江边河边,很多年轻人都在练习着游泳,却并不是为嘻戏与避暑,而是想随时有机会从蛇口、红树林一带,游过深圳湾到达香港新界元朗。海里常常飘浮着溺亡的死尸,却抵挡不住逃港者的脚步。

莲姨说:我们是最后一批逃港的人,过去香港没多久,***结束,香港边境不再让逃港者进入,那时我才13岁,小哥哥16岁,我们借了姐姐家唯一的自行车,带上家中炒好的米饼用于路途中充饥,一路骑着到深圳。游泳比较危险,我们想尽办法到了深圳的边界,步行翻山越岭穿过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森林中已经被人走出了一条清晰的小路,不过还是要注意脚下不知名的毒蛇与蚊虫,走了很长时间才终于走到了梧桐山一带。翻越边界铁丝网就可以到达香港,可是边防守备森严,有探照灯,边防部队带着警犬巡逻。

莲姨第一次刚刚到网边就听到警犬的狂吠声,跟着传来枪响。虽然枪声是对天发射的,但被捉住就会被遣返回家。很多人被遗返了很多次才成功,所以万万不能被抓住,只能逃跑,两兄妹忙往回跑,一直躲到了远处的小树林里,才安下心来。树林里躲着很多很多准备逃港的身影,有的已试过几次没成功,还在等待下一次的机会。身边的三个男人跃跃欲试,他们分开三个方向偷偷的摸过去,快到网边伏下不动,借着探照灯射向别处的时候,向网冲了过去,找到铁丝网比较低的地方,将厚的衣服辅到网上,正准备往上爬却又一次听到狗吠声和脚步声,两个人急忙往回跑,可跑到最后的人被边防军抓住了。而一个人已经爬一半,他不愿放弃,拼了命翻身过去,尽管小腿被铁丝划的鲜血直流,又摔倒在地,却终于成功了,过了边界,边防军就没有权利再追踪。这个网很长,边防军人数有限,总有人会成功。躲在树林中已经两天两夜,中间也尝试了几次都失败了,这一天的夜晚没有月光,探照灯还在不断的扫射着,莲姨的心中不由的紧张着,忽然很远的地方发出一阵狗吠的声音,这边的边防军急忙的向那边赶。而这边有两个男人已经开始向网边移动,哥哥觉得是个机会,拉了妹妹,便以最快的速度向网边冲去,前面的人已经将网压的很低 ,在网上铺了件衣服,哥哥翻了过去,又回身来拉妹妹,忽然明亮的光线射向莲姨,身后是急促的脚步声与警犬狂吠,莲姨没有犹豫向上用力一翻,终于成功了。

身后的边防军是怜悯这些可怜的人,不会用枪射杀逃港的人,莲姨回头望着边界,以后就很难再回家了,她想起家中的父母不由心酸的想掉泪,但她终于到了香港,对未来无知的世界充满了憧憬。过了边界的莲姨要翻过梧桐山陡峭的山崖,有不少刚刚过边界的人却爬不过这座山,掉入深崖之下,尸骨无存。莲姐一路小心翼翼,过了这座山,还要躲避香港警察的追捕,好在那时对面的香港还有很多农田与树林,莲姨和哥哥躲在里面,被蛇头发现的时候莲姨一直在发烧,蛇头收留了他们,给他们衣服食物,住在乡下的旧屋当中,后来蛇头按她们提供的地址到市区去找姐姐,姐姐付给蛇头一笔不小的费用,才把她们赎出来。

香港的笼屋是她们最初的落脚点,那是铁架的上下铺,每个铺位用铁丝网围起来,就成了一个单独的小空间,一套笼屋可能放置着十几张上下床,住着二三十个人,共用厕所和洗手间,狭小的空间只能容一个人倦居在里面,坐着或躺着。

刚到香港的莲姨没有身份证,只能只打黑工,端盘子或在地下小工厂里做制衣、做小工艺品之类的工作,还要躲避香港警察查身份证,一旦被捉必会被遣返回大陆,后来香港政府放开为逃港者办理了合法手续,从此二十余年间与父母相隔两岸,至到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

从大陆偷渡过去的农民普遍文化不高,通常在制衣厂、手表厂、塑胶厂、玩具厂或建筑工地找工作。莲姨后来与香港一本地青年共结连理,生儿育女,申请了三十八平米两房一厅的公屋,一家四口蜗居在此,孩子大一些后,经济也宽松一些,她租住了一套小三房的房间,在香港拥有自己的房产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很困难,但在那个年代仍然比在大陆的生活好很多。每隔几年,琴姨也会用回乡证申请回大陆探亲,带回香港的电器、首饰、衣服、食品,周边都是艳羡的目光。

疯狂的逃港事件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也间接促进了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深圳由一个小渔村变成了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而珠三角地区通过深圳的发展带动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7年香港的回归,莲姨每年都可以多次回乡探望父母,而大陆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莲姨的丈夫是银行的职员,她自己在写字楼里清洁卫生,值得欣慰的是女儿女婿都是政府公务员,有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薪水,未来可以购买自己的房产,儿子也已读大学。莲姨这一代逃港者生活都较为坚辛,而他们的儿女都接受了香港的教育,在一个较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勤奋上进,有不错的发展。

莲姨代表了很多很多从大陆偷渡过去的香港人,她们勤劳乐观,她们心挂故乡,血浓于水。

据说拿铁很天真


第32杯拿铁

洛葵坐在沙晴路星巴克落地玻璃窗前的桌旁。深黑色的桌面整洁地摆着一台小巧的浅紫色电脑,旁边放着一杯慢慢变凉的拿铁。星巴克的美式拿铁,底部是意大利浓缩咖啡,中间是加热到60℃~65℃的牛奶,最上面一层是不超过半厘米的冷牛奶泡沫。

洛葵专心致志地敲着键盘,沉浸在一个个或悲伤或煽情的小资情调故事里。

洛葵是一名业余写手,小有名气,但只能说还在成名的路上。她尚没有稳定不菲的收入,却无妨她穿着休闲随意的江南布衣,身上散发着若隐若现的Guerlain香水,旁边摆着Fendi女包,在每天下午三点至五点,坐在星巴克里点一杯拿铁,写一个下午的稿。

今天在这家星巴克里点的第32杯拿铁,被洛葵不小心碰倒。白色的泡沫浮在地上,如电脑里那个花开无言的故事。

坐在邻桌穿深色西装的男人慌忙把脚移开,可他的鞋无奈已成了装着拿铁的船。

男人皱眉,却也不发火。他快步走去几步之外的卫生间,十分钟后他出来时,洛葵已从旁边商场里买好一双42码的骆驼男鞋递上。一番推托后,男人有点不好意思地穿上了。刚刚合适。男人的脚有多大,穿几码的鞋子,对于洛葵来说,太容易看得出了。之前,她的时间多得曾经一度专门研究过这个。

洛葵的笑容带着腼腆与抱歉。这种境况,即使她是白骨精,也没有谁忍心抡起棒子了吧?更何况,她也是无心的。

黎鹤昕看着她笑了。

活着的意义

次日下午,洛葵来到星巴克的时候,再次见到了黎鹤昕。他穿得很随意,一件灰色夹克配了一双棕色的休闲皮鞋,手里翻着一本书,桌上摆着一杯卡布奇诺。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文字工作者都爱幻想,洛葵有个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习惯:总会标签式地猜想一下新认识的对象。

这时,黎鹤昕也看到了洛葵。短暂的对视微笑之后,两人友好地攀谈起来。

黎鹤昕是某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有着不一样的视觉和触觉,帅气多金,翩翩有度,属时下最讨女人喜欢的那类男人。

帅男总是吃香,就算是不痛不痒的聊天也养眼。更何况,黎鹤昕举止有度,言谈不俗,与她一见如故。黎鹤昕说,你比白领还轻松自由呀。

洛葵只是笑。她不想说自己只是一只被情人养着的金丝雀,一个受不了安静清冷的大房子而每天出来透气的人。她不想说,她现在等待着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生一个带把的孩子,这样才有可能转正。这年头,家里的黄脸婆只生出了一个女儿,封建思想作祟而想要个儿子的官们太多了。沈尧就是一个。

一个下午的随意聊天,一下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黎鹤昕说了一句话:率性随心就好了,这是人活着的意义。

洛葵若有所思。放弃了喜欢的工作,每天不用做报表不用挤公车,就能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这就是我过去三十年来所期待的生活吗?

失控的心情

黎鹤昕说他去年离了婚。

此刻,沈尧在洛葵身上勤奋耕耘,冲刺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翻身倒下就睡。洛葵也翻了个身,背向着沈尧,抱着抱枕却迟迟无法入睡。

卧室里被沈尧带来的风水师布下的求子阵,床头散发着紫色光芒的催情水晶,以及今晚这样的一场索然无味的月圆之夜欢爱,都只是为了求子。

洛葵推了推沈尧,我想重新出去工作。

行给俺生了儿子你想干啥就干啥。沈尧显然困极了,嘟囔出两句。

我想现在就出去工作。洛葵不依不饶。

去吧去吧,现在12点,你想去就现在出去工作吧你别闹了行不?明天我还有三个会要开呢。沈尧有点不耐烦了。

对于他的偷换概念,洛葵顿时无语了。对一个主要靠情人养活的女人来说,心里多的是逆来顺受的意念与略略不安。

她佯装生气地掰开了沈尧压在她身上的胖腿,坐了起来。沈尧也跟着坐起来,把胖脸凑过来,装可爱地说:宝贝是我错我错了别气别气

得了,我要写稿。你先睡吧。洛葵穿上睡裙,走到电脑桌前打开了台灯。

洛葵飞快地按下,好。

她忽然很想念很想念黎鹤昕。她回头看看在床上已经迅速传来鼾声的沈尧,叹了一口气。这种怕失控的心情,已经被压抑了整整46天。

黎鹤昕说得对,率性随心就好了,这是人活着的意义。

Oneday

洛葵没有想到,他们次日见面竟是在黎鹤昕的家。而居然,他们什么都没有做。

黎鹤昕的家不大,但是干净整洁,创意十足。一个靠枕,一盏吊灯,都别出心裁。显然是一个有生活品位和情调的男人。酒柜内侧有一扇储物墙,上面摆满了黎鹤昕获得的各种荣耀。洛葵在上洗手间的时候,特意留心观察了浴缸与洗手盆没有半根女人头发。虽然墙上的玻璃储物架上明显有女人的痕迹,残留的晚霜瓶子,半支用剩的洗面奶等等,可干涩蒙尘的包装宣示着已经荒废很久了。

他们一起做饭,聊天,吃饭,靠在沙发上看电影《Oneday》,如一对恩爱的情侣,或者寻常的夫妻。看电影中途,黎鹤昕调了两杯鸡尾酒,递了一杯给洛葵。

洛葵问,这叫什么名堂来着。

Warmhug。

Warmhug。一个充满心思的家,一杯漂亮的鸡尾酒,一场浪漫的爱情电影,一个儒雅体贴的男人,一种放松自由的生活,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洛葵这样想。和那冷冰冰得像太平间的三层别墅,唯唯诺诺的保姆,满口官腔偶尔来报到的沈尧相比,犹如提拉米苏与番薯。

和洛葵想象的不同,虽然明显感受到黎鹤昕对自己浓郁的感情,他却无轻薄之意。他想吻她,她摇摇头,躲开了。他点点头,拿起Warmhug靠近嘴边。偶尔他静静地看她,眼里充满深情。

落日余晖斜射进来,已是黄昏。《Oneday》的片尾曲响起时,洛葵起身告辞。黎鹤昕约她今晚去吃西餐,波尔多餐厅如何?洛葵摇摇头,说改天吧。

波尔多餐厅就在市委旁边,洛葵不想冒这个险。

如此暧昧安静的一个下午,他居然没有想入非非。黎鹤昕真是男人中的极品。在电梯里盯着数字变化时,洛葵暗自想道。

桂花的香气

沈尧依然隔一段时间就来报到一次。将近五十的男人,多少有点力不从心。可洛葵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常常感到无奈与忿恨了。她心里住满了另一个人,各种或明媚或忧伤的故事从她的小电脑里款款流出,如不能抑制的深情。

沈尧像一个活的日程表。他每次回来的夜晚,必定是洛葵的危险期。匆匆的前戏,直接的进入,完成任务后匆匆撤退。洛葵按着隐隐作痛略带血丝的下腹,独自走去洗手间冲洗。宽阔的卫生间高端大气上档次,多少女人想享用都没有这个福分。洛葵看着镜中带点苍白的自己冷笑。

黎鹤昕的留言都在QQ上。想你。天气凉了,别忘了添衣。《我想和你好好的》上映了,去看不?零零碎碎的话,一点一点侵没了洛葵的心脏。她忽然眼泪汹涌而出。

洛葵决定再去见黎鹤昕。

在黎鹤昕的家里,这次轮到洛葵下厨,她炒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黎鹤昕在背后为洛葵解开围裙的时候,轻轻搂了一下她的腰。洛葵把自己的手按在他的手上,然后慢慢转过身,准确地对上了他的唇。他的吻,暖而温柔,让她闻到了桂花的香气。

那个午后,那顿丰盛的菜肴,渐渐变凉,成了陪衬。

哪个时候最天真

思前想后,又过了三天。洛葵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和沈尧摊牌。

其实世事都一样,要想得到,就要先付出,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进行等价谈判。洛葵想先争取到了自由身,才和黎鹤昕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开始另一段关系她不想以一个靠情人养活的情妇身份和他走下去。

这晚是洛葵的生日。沈尧说要给她一个惊喜,叫司机接她去了本城最高档的西餐厅。

奥地利小提琴家的演奏曲、心形鲜花蛋糕与钻石戒指,成了陪衬。洛葵颤颤地从包里掏出一份省人民医院的体检报告递给沈尧。沈尧的脸色变了。可到底是见惯了大场面的领导,十几分钟后,借着一个电话才离开。

洛葵快能拿金像奖小金人了。她装可怜,憋眼泪,扮痛苦,假哀求,通通不过是为了配合那份伪造的不孕检查单。一切锦衣玉食即将失去,洛葵却鲜有地闻到了自由的芬芳。

洛葵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黎鹤昕。这样一个有特别意义的生日,她想和他一起过。可在她说出今天是我生日这句话之前,他就说自己在应酬,在鼎沸的人声中匆匆挂了。

洛葵只好约闺密小艾到酒吧喝两杯。

小艾还没到。酒吧一角,一群浪人在酒吧里玩得正high,大声拍掌和起哄,看样子在玩真心话大冒险。洛葵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

就说你最近的一次印象深刻的艳遇吧。说具体一点,你懂的人群中男男女女的暧昧声打成一片,有人不怀好意地说。

呃,最近认识一个写字的女人,就是那种二三流小作家吧,看起来是清高理智型的,不过也不难搞定。至于在床上哈,虽然她是食肉兽,不过哥当然有本事驾驭了。

那跟你上次说的那个模特相比,谁的功夫更好一点?有人继续发问。

这是下一个问题了。你有本事让我输了再说吧。男子仰头灌了一口啤酒,一脸痞子的笑容,不再说话。

洛葵也学着他,狠狠灌了一大口啤酒。她别过头,哈哈笑起来。

是啊,难道不好笑吗?对吧,黎鹤昕?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住所的,也不知道昏睡了多久。保姆叫醒了她,说有人在客厅等,据说是纪委的人。她起身望着窗外,雾,很浓

依然冰心凝雪魂


多情的雪花去了又来,还在惦记那美丽的姐妹,水天一色旷远苍茫间,突兀定格八女投江群雕刚毅身姿,愈发撼人心魄,半个多世纪前那段悲壮岁月,仿佛从缓缓流淌的牡丹江水奔腾而出。沉郁顿挫间,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那悲壮激昂的《露营之歌》又在耳畔回响。

如火如荼的艰难岁月清晰浮现在眼前,崇山峻岭间,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西征妇女团女战士,低声吟唱着李兆麟将军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创作的歌曲,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穿行在鸟兽麇集,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里,砥砺坚韧的的斗志。在一个严霜雪寒的拂晓,与日伪军熊谷部在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畔展开激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妇女团指导员冷云毅然带领女战士,奋勇与日伪军浴血奋战,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冷云等8位女战士宁死不屈。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稚嫩的花蕊还在含苞待放,就血染冰河,永赴国难,用生命绽开最美的绚烂。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只有13岁,表现了中华儿女壮烈的英雄气概,谱写了八女投江瑰丽诗篇。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闻讯后,在日记中悲愤地写下: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深情缅怀化作柔情飘洒的雪花,轻轻抚慰乌斯浑河畔东岸八女投江纪念啤,也轻轻告慰牡丹江畔英烈群雕。奔腾的雪浪花裹挟着不屈坚贞气节,似乎还在诉说那难忘的峥嵘岁月。英魂有知,可以笑慰故里了。

魂兮归来,冰心可鉴。

寒凝微尘若芳华


打开记忆的窗,我向远处眺望。繁华处,我们渐行渐远,迷失了方向。在喧嚣的凡尘里,挣扎徘徊,找寻最初的模样。那蒙尘的心灵,渴望着一场酣畅的洗礼,那空洞的眼眸,早已模糊了曾经的梦想。窗前的那盆枯兰,在细雨的滋润下,是否还会结出美丽而纯粹的灵魂。

也许前世的我,只是在苦海边为你遮了一件薄纱,所以我们今生注定是情深缘浅,无法陪你看遍世界的繁华。若有来世,我愿把你埋葬在我的心里,远离人世薄凉。离别几经秋,如今的你是否还会执笔写意,笑魇如花。

我将思念融入风中,带着丝丝的暖意,让它去亲吻你冰凉的脸颊。愿它能带着我的祝福与期盼吹开你久违的笑容,还你刹那芳华。

我将思念说与落花,夹杂着落花的哀伤与凄美,让它去装点你美丽的鬓发。我愿将自己化为尘埃,滋养你的美丽,换你永世清雅。

我将思念寄与明月,饱含月光的唯美与皎洁,让它去照亮你冰封的心灵。?愿它能抚平你内心的创伤,让你快乐?,让你如初见般静美无暇。

我时常一个人徘徊在一起走过的路口,希望能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可是熟悉的路口熟悉的风景,却早已没有了曾经的心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颗孤单的心独自在徘徊惆怅。

相伴虽短,思念很长。多少日夜的魂牵梦绕,多少岁月的沧海桑田,却都换不回你曾经的倾城一笑。你可知道,自离别后,日子和我都很难过。仿若圆音寺里那只执迷不悟的蜘蛛,一梦三千年,心中却总是牵挂着那一滴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甘露。却不知其实最珍贵的一直都在自己身边默默的陪伴,从未离开。人生其实就是这样,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我们却总是悟不出其中的真谛。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在这漆黑的夜晚,远处阑珊的灯火已星星点点,这颗思念的心却总是无法入眠。离去的终究还是无法挽留,早知道相思如此之苦,当初就不该相识相知,相爱相伴。我不知道该如何忘记这深入骨髓的相思,只愿把自己一颗冰冷的心凝结成无数尘埃去滋养你蹉跎的青春年华。

回眸凝泪,只因是你


回眸凝泪,只因是你

莫落,丝丝心痛。落亦香,留而伤。

纵使万世流转,乃敢与君绝!依稀中,醉眼凝泪,红藕香残。

不是因为我不想哭,因为留下的眼泪只能自己轻轻擦。你不知道我在想你,是因为你不想知道。生活让你淡化了感情,掷了满地凄凉。若说无缘,怎会此生单单与你相见结姻缘?若说有缘,这灯花百结之后,没有复燃三尺深雪心却愈远!

在这样一个狭隘的空间,隐晦没有阳光,我试着屏住呼吸,不行,我真的会窒息。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只有望尘莫及......

我,好想看海。想把你埋葬深海漩涡处。永远有多远,我拉不住愈无助,渐行渐远。让海风清扫心上缕缕尘埃,涤荡悲催沧桑。

我,好想和你看海,任凭海浪翻涌也无法垄断你我牵着的手。终于,不费吹灰之力,只一转身,连同我的心埋葬。到底是谁的悲伤璀璨了谁的笑容?那样的悲咽混同海浪声声,你,听不到。就算听到又如何......

我说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在声嘶力竭啜泣连连之时。转过身给你的总是笑脸,伤了寂寞暗淡的心。你,怎么会如此残忍?!

总有一天我会去看海,带着体无完肤的自己去祭奠游弋不定的灵魂。你,是一片飘零落叶,肆意率性而为;我,是一片落叶飘零,无依无靠,四处漂泊,回归尘土。

算了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作别昔日,化作缕缕尘烟。由爱亦生忧,由爱亦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就这样吧,从此了却尘缘,远远的看着你,将不会再扰你心安。何去何从?而我再也回不去了,只记得这一路的执着,彷徨中丝丝心伤;忘却来时路,任由你牵手以为共白头,不曾想情深始终伤了自己,痴痴地等待停滞在似飞蛾扑火壮烈焚烧的某一瞬间。

告诉自己:没有人心疼你,要好好地照顾自己。前方的路满是碎片,踏于片锋之上割舍今世缘,情已逝此生不再求!

回眸处,灯火阑珊,伊人独倚,泪莫落,凝旋。只因是你,滴滴随风飘散,遗落了屡屡哀伤。

......只因是你。

玉凝碧,卷涵芳


月明玉莹翠凝碧,晨辉璀璨渡神韵。

玲珑剔透璞锦缎,精琢冰雕谱曲吟。

绿韵婀娜舞娉婷,洁白无瑕婉素葩。

书中自有颜如玉,舒卷凝眸涌浪金。

翠竹滴露玉凝碧,书香墨染卷涵芳。

玉晶莹剔透,香卷幽涵芳,一枕墨香,繁花逸舞。寄月思语,柳翠奏弦。珠帘漫卷,芳盈翠袖。谁人吹箫,余音回旋。清风明月携晚霞,水云之州逸香帆。玉凝绿韵璀璨耀,舒卷凝眸幽涵芳。

题记

玉凝碧,卷涵芳。千年盈翠凝翡翠,琼雪飘洒玉蝶舞。朦胧细雨挽绿韵,清风谱弦逸琅玕。霓裳盈翡翠,镜湖映珊瑚。巧梳妆台翡翠碧,蝶舞琼花玉潇潇。细数年华漫亭婉,幽香别致翡翠钗。碧波荡漾开翡翠,月影湖光玉凝芳。

伊人涉水伫立,墨砚吟诗婉,碧水染香墨,清池漫芳云。感念心铭记,玉莹书卷芳。月明桂花落,裁云寄玉眠。琼花飞舞凝淡妆,白衣胜雪舞霓裳。别致清幽韵,天然自雕琢,冰肌玉骨,人面桃花,遥夜寄语寒,冷月幽花魂,疏影婆娑逸,玉凝卷涵芳。

玉凝碧,卷涵芳,玉晶莹,卷墨染。朦胧月色,香帘漫卷,几许缠绵,暮雨清秋,淡淡清愁,芳馨盈袖,几抹云霞,轻挽风月,画庭碧秀,喃喃花语,岁月涵芳,伊人沉醉,月漫轻纱,粉面娇媚。倾城之貌,秀发轻挽,红颜嫣然,镜花水月缘,眉儿颦,眼儿媚,胭脂雪凝,绿萝粉黛,婷婷漫步,素衣翩翩,浓淡相宜,指尖凝香,寄月诗语,执笔天涯,墨染香凝,醉墨感言。

阡陌红尘,一袭素衣,良宵清冷,瀑丝翠翘。伊人婷漫意阑珊,深更寂寥落花韵。清秋如蝶枫叶舞,丝雨香洲柳画桥。

岁岁年年,试问?冰轮凝画月圆缺?朦胧着一帘幽梦,袅袅清辉胜冰雪。彷徨惆怅夜中天,前尘往事如云烟。对影自怜,那堪冷冷清秋,秦时明月,汉时清风。繁花径处,携手漫步,潇潇梧桐叶飘零。曾记否?轻纨桃花扇,嫣然桃花面,携手笑春风,并肩挽彩霞。书香千里沁,玉明万里通,君意山海融,天涯盈心暖。

梧桐经雨胭脂透,碧波清荷婉清露。月暮寒香荡华池,清风明月携归梦。想古代四大美女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红颜无罪,美丽娇媚,雨蝶飞舞,鸿舞惊慕,羞花醉月,叹貂蝉,西施泪,昭君哀怨,贵妃遗憾,千年梦逸散,如今看今朝,闭月羞花,月珑轻纱漫,卷珠帘谁期盼?佳人留恋,香溪畔,云水间。朝花夕诗,巧梳妆,发轻挽,云梦浮云聚散。冷冷清秋月寄语,漫漫长夜谁与共?

幽帘轻盈桃花面,谁解花语嫣然?一梦墨香盈枕畔,花语嫣然,清愁盈眉间,寄语素卷吟歌婉,纤纤十指奏琴弦,月影朦胧翠纱漫,清风诗语荡心帆。寄语幽月牵,今宵别梦寒,千年宛一梦,轮回花梦嫣。

清风盈面,蝶雨轻漫,冷冷清秋,花蝶飘散,怎不惆怅?云拂柳碧丝清婉,飞花瑶雨,青丝飞瀑,远处幽然,轻荡月弦,谁人奏弦,细数流年漫亭婉,望断阑珊,不思眠,赋诗吟颂词篇,墨香染卷。长歌一曲,为谁吟唱?一帘朱砂,轻隐素颜如雪,云理鬓,枕月眠。一梦千年,聚散依依,天上人间,丁香结,云梦天。如昙花一现,倩影袅袅如飞烟,南柯一梦,沁心扉,梦易散,依然捏花浅笑,玉晶莹,卷芳菲。

玉凝碧,卷涵芳。素衣胜雪,弱柳扶风,霜凝风寒,一杯香茶,淡淡清香漫。问君心,轻挽明月,天涯冷,漫亭婉,暮垂纱,伊人梦浅。

出水芙蓉花容嫣,天然妆扮明眸盼。如梦雨蝶翩翩舞,执笔挥洒凝素卷。一笼烟雨,空摇伞,冰凝情婉转,一池芬芳漫,纤瑶荡秀色,渔歌唱晚,一卷诗,一帘梦,倩影婆娑,若水三千,为谁倾城?

玉凝碧,卷涵芳。酣梦一帘,醉醺醺花梦嫣然,有暗芳盈袖,水之畔,幽兰香漫,流年里轻舒写意,心湖荡漾逸涟漪,诗意载香帆,幽水奏轻弦,悄悄划入心海,载轻歌谱写生命的乐章优雅回旋

凝香岁月,心自醉


清梦悠悠,烟雨蒙蒙,凝香岁月,心已醉。

题记

铺一页素笺,把心勾勒,凝重的笔端,泼洒水墨清幽的韵致。这烂漫之秋,注定会是绵绵婉转,似醉似醒。我在花季的门楣憧憬,流泻了这一地的芳菲。

红尘过往,氤氲梦的琉璃。没想到,不经意的回眸一笑,竟会让我心心念念,这恋恋情怀,荡开心湖,一圈圈涟漪漾起一层层美美期盼。不知晓,我们是否会相遇在这个季节?

总想给心安置一个宁静的驿站,在嘈杂的尘世寻一份静逸与安祥。翻过了丛岭,越过了山岗,穿梭于人世,留下了斑驳的辙痕。幻海浮生,鸿雁悲秋,几番凝眸,几多闲愁。日子平雅,心却不忧。

好想守着这一季的灿烂辉煌到永远。心中眷恋不舍的是你温柔洒脱的情怀。四季的变迁终要有花退残红,风花雪月,终是南柯一梦。梦里花落知多少,繁华过后是寂寞。追逐着你的身影,让我在无声的世界里叹息。一次次的惋惜,黯然了最美的风景。

淡墨香,倾城颜,我在浓浓秋季,为你独谱一曲恋歌,甘愿为你倾尽一世芳华柔情,为你沉醉于世又何妨?昼夜交替,思念如斯,过往如是,请许我芳樽太白酒,从此长醉于一生,敬一杯逝去了的韶华,敬敬一杯悠长了的牵念。

一笔浮过深深意,淡墨无痕了无尘。西风吹落眉间雪,泪燃暗香吻寒心。绾不住寂寞的冷香,任一痕胭脂在眉睫发烫。眼里滚动的泪珠,酝酿着相思、风轻轻的一吹滑落成流光。月浮情丝长,寂夜曲流觞。荒草萋萋漫,谁惹花葬香?醉了、终究还是醉了,山水依旧景泛黄。

我掬一捧清幽,或许会酝酿出菩提。不惊扰墙角攀爬的藤萝,恁字多情时,一点闲愁散落眉心,朱砂红成般若。心若止水,或许日子也就淡然无光。光阴背后,多少欲语还休的惆怅!岁月无殇,徐徐晚风入画墙。且道幽夜几多萧瑟、几分醉!

感念时光留下的温柔,曾许诺出不会变的誓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在度日如年的漫长岁月里想念你的温柔,泛兮兮,情依依,两心交织惹相思,怎奈恋人犹隔万里,君在大漠孤烟睹相思,伊人长江尾旁遥盼君归期。

始终相信,生命里所有的知遇都是不期而至的,所有的相见,所有的相恋,都是缘分的刻意为之。容颜回眸在眉间心头上,一个不经意,你的笑靥竟成了永恒。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只是简单相遇。如若还有如若,哪怕是梦一场,我亦心甘。

经年里,谁执笔成卷,谁独唱成殇,寥寥人生路,滚滚红尘梦,此去经年,再回首,早已忘记了今夕为何年何月。

拾一段回忆,暖一怀岁月,煮一份淡然,细细品味生活的对与错,得与失,最后的最后,或许得到的不再重要,失去的不再遗憾,而最庆幸的是我们都学会了懂得,我们都懂得了珍惜。

散不尽的回忆,点点滴滴,仿佛间,如东逝的流水

诉不完的故事,零零散散,踌躇间,尽是无言的爱

唱不了的曲调,起起伏伏,迷惑间,悲凉了世事悠扬

时光静好,一切安然。清梦悠悠,岁月凝香,醉了多情人,醉了为情心。

抗日英雄宋铁岩的故事


宋铁岩(19091937),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

20XX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个人生平

宋铁岩,历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务,是中共南满特委、南满省委委员。

1925年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又升入长春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理科班进修。在学校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影响下,开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10月参与组织领导了以长春二师为骨干的2000多名学生游行示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修建吉会铁路。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受党组织的派遣,返回沦陷的东北,从事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9月,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改任独立师政治部主任。1934年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第一军政治部主任,随部转战在临江、柳河等地。1936年7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继任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2月11日,正和部队在本溪密营休整,突然被敌人重兵包围。在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

主要事迹

1932年秋,他受党的委派回东北从事抗日活动。1933年5月,根据党的指示,他在吉林省磐石县烟筒山打入

西征会议遗址纪念碑

伪铁道警备第五旅十四团迫击炮连,成功地领导全连起义后,即编入杨靖宇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总队,为壮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后,他与杨靖宇一道率部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开辟了二千余里的抗日游击战线,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34年4月,他奉命到苏剑飞领导的南满第一游击大队做政治工作,将这支自发的抗日武装改造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的一支劲旅。1936年初,杨靖宇和宋铁岩等率一军主力向本溪、凤城、宽甸挺进,在本溪、凤城、赛马集梨树甸子设下埋伏,一举击垮了尾随其后的东边道讨伐司令邵本良部。

社会评价

宋铁岩在协助杨靖宇进行军事指挥的同时,还为部队的组织建设、政治思想教育等工作,倾注大量心血,使部队党组织不断发展,广大指战员的政治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在他的直接主持下,一军印发了《反日民众报》、《人民革命画报》和宣传单等,这些为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发挥了巨大作用。1936年6月,宋铁岩等率领抗日联军第一军一师主力进行西征。由于旅途劳累,他的肺病日益加重。1937年2月11日,他在本溪、凤城交界和尚帽子山密林营中养病,突遭日伪军包围,为掩护战友突围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