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结婚,就是为了快活

结婚,就是为了快活

发表时间:2021-01-25

【www.qg13.com - 结婚后】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有一些情感句子总是能够写到我们的心里去,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结婚,就是为了快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段有害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样的?

对此,reddit网友们掏心掏肺地总结了几条忠告,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

“当你发现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是为了让对方高兴,而是为了避免对方生气。”

是的,当你发现自己在爱人的不良情绪里,小心翼翼地讨生活,这就意味着,你们的关系,是时候该结束了。

很少有一段感情,不是笑着开始的。

但总会有一些感情,让你难以笑着继续下去。qG13.com

尤其当你在不知不觉,被对方的情绪操控,这份感情已经完全违背了你的初衷。

去年,我在知乎看到一个案例,是做丈夫的来咨询大家:“如何劝说怀孕的妻子,在家多学一点东西?”

在这位丈夫的描述中,自己怀孕的妻子每天闲在家里,除了吃东西,无所事事。

他认为妻子应该珍惜这段不需要上班的时光,多学点东西。

显然,这件事已经远远超出了“女人怀孕有多辛苦”的范畴,因为在字里行间,我都能看到他作为一个丈夫,对妻子深深的厌恶。

想想看吧,你正葛优躺式地瘫坐在沙发上,美滋滋地啃着一只苹果。

你从小到大,经常做这样的事,它没妨碍任何人。

而这时候,你最亲密的伴侣,对你投来鄙视的目光:“就知道吃吃吃,简直像头猪!”

你可能这辈子再也找不回吃苹果的乐趣。

在一段亲密关系里,一个人要剥夺另一个人的快乐,那真的很容易。

他只要摆出一副“我不高兴”的脸色,就可以了。

我认识一对夫妻,男的是下井工人,每天工作很辛苦。

女的在家带孩子,他们有两个孩子。

这个女人是个公认的好女人,勤俭持家,端庄正派,谁也挑不出她一点毛病。

可是男人很怕她,每天回家都高兴不起来。

很不幸,我的小学同学,就是他们两个孩子中的一个,他很清楚家里出了什么问题。

他讲过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爸爸下班回家,提出最近一直吃的太清淡,想吃点肉。

妈妈破例拿出钱来,买了一点熟食。

原本这时候,一家人应该开开心心享受一顿美餐。

爸爸脸上笑眯眯的,说话的语气也快活很多。妈妈却冷冷一笑:“怎么,有点好吃的,就那么高兴?”

爸爸觉得丢脸,立刻收敛了笑容。

连手舞足蹈的小孩子,也跟着羞愧起来,整顿饭吃得悄无声息。

在你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中,有一个人随时会对你发出冷笑,这样的生活,真的不如坐牢。

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看别人脸色过日子。

胡适在写文章回忆母亲的时候,曾提到,他有两个嫂子,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

两个嫂子常常闹意见。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

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

她们对胡适的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于是胡适从小时候开始,就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

他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这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去男朋友家里作客。

她在客厅逗着猫狗玩了一会儿,因为忘记戴隐形眼镜,所以没看到沙发上都是猫狗的爪印。

她的男朋友,从厨房做饭出来,看到这一切,阴沉着脸把沙发套拽下来,丢进洗衣机。

她及时喊停,告诉男朋友:“我宁愿赔你一个新的沙发套,也不愿看你摆脸色的样子。”

一个成年人,一定要学会用正常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能讲清楚的话,要学会好好沟通;能做出改变的事,就着手去做;再不济,你还可以选择放弃和逃离。

如果以上三样,你都无法做到。那么你要知道,这不是对方一个人的错。

你不必对谁摆出一副折磨人的脸色。

无论结婚,还是谈恋爱,一个人选择和另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无非是为了快活。

看到对方,就心情愉悦,从心底发出光来,这才叫爱。

除此之外,所有打着“为你好”的名头,对你进行情绪虐待的,都不值得久留。

他故意贬低你,只为摧毁你的自信。

他对你怒气冲冲,故意表现出受害者的样子,其实只是想逃避问题。

他在你兴致勃勃的时候泼冷水,只不过想让你觉得自己看起来很糟。

他对你无端大吼大叫,只是为了发泄自己压抑的情绪。

但你要记得,只要你做的事情,没有对任何人造成伤害,你就不应当受到指责,更无需愧疚。

你还要记得,你们走到一起的第一天,一切是多么美好。

那时候,你们两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那才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另外,每个人都应当知道,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才会在意你的脸色和心情。

假如你去街头摆出一副生气的脸,很快你会发现,没有一个人理你。

那些多看你两眼的人,也不过是想打你一顿而已。

而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利用一个人的在乎,在情绪上狠狠控制他,惩罚他,这便是这件事的下流之处。

-END-

编辑推荐

我读书,就是为了嫁人呀!


我读书,就是为了嫁人呀!

前一段时间,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个日本同事。

这个日本的姑娘,对读书有些偏执,对嫁人也有些偏执。

她毕业在一所加拿大高校,毕业后到中国学习中文。在午休时间最喜欢看某台的相亲节目,恨不得自己也站在台上,可以“手起灯灭”。

同事开玩笑地问她:“你那么想嫁人,还读什么书?”

姑娘按了暂停键,认真地回答:“我读书,就是为了嫁人呀!”

这种惊世骇俗的论调,让我顿时托不住下巴颌。对于我,就算不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追求,也应该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日本姑娘看我一脸愕然,便知道我误会了她的话,她便细细讲解。

“我们日本的好多女性到最后都会走上嫁人这条路,嫁人后的大多数也会成为家庭主妇,这样是为了给国家培育好的下一代。我们读书是为了嫁人,学习是为了嫁人,学才艺也是为了嫁人。”

“可是读不同的大学就意味着你可以嫁给不同的人,能教出的下一代的水平也完全不一样,能拥有的生活环境也不一样。你的学历高了,认识得都是高知分子,当你需要做选择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一个更优秀的男士作为你的丈夫。换言之,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可以配上什么样的丈夫,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正常的事情。”

“我努力学习、学中文,那时我面对婚姻更自信,能够面对更优秀的人进行选择。我们可以平等地坐下来,一起聊对一些事情不同看法。我们有相同的人生观,将来的教养意见不会相左。”

被她这么一解释,我有些明白个中道理。如果不愿高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我在医院的时候,认识一个姑娘。姑娘手脚麻利,脑袋灵光,特别讨人喜欢。

后来聊天得知,她中专的时候读了卫校,临近毕业,被分配到一个县级市的普通医院实习,工资少得可怜,因为学历低,被人颐指气使。她的家乡在南方农村,流行相亲。七大姑八大姨就介绍了很多在他们看来与之条件对等的男孩。

小姑娘觉得委屈,可是也没有申辩的勇气。毕竟条件摆在这里,那些她瞧不上的男孩,可能在心里反倒觉得她高攀。

“倒不是说嫌弃什么的,只是觉得聊不到一块去,可是又不敢明说。好的另一半大家都能分辨出来,只是谈及自身,就有些眼高手低的味道。”

姑娘一时不知道要做什么,就借口要读书,考本科。英语水平差,就在外报了补习班。遇到了一个年轻的英语老师,俩人一拍即合。

姑娘看到男朋友时,虽然心生欢喜,却依然有种“小鹿乱撞”的紧张——不是心动,而是心虚。尤其在男朋友谈起自己其他女学生的趣事,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她就显得得尤为惊恐,感觉就像手里的细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从指缝里滑走。

姑娘开始分析,自己的自卑来源于自己不够优秀。于是她决定继续学习,当其他的同事们都在因为评职称的关系升本科的时候,她决定去踏踏实实地读个本科,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因为有这个同等学力又去读一个硕士。那时候,全日制的护理学硕士比较少,她便顺理成章地成了看他们医院的护理一把手。

两个人之间没有控制和被控制、强势和弱势的关系,更平淡坦然地面对。

你看,读书就是为了嫁人啊,为了顺顺利利的嫁个好人。做个有底气的姑娘,不攀附不依赖。

有一句话说:“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高攀的背后总有伴随着弱势一方的妥协。所以,我就是愿意成为更好的人,然后嫁给更好的人,不行吗?

记得当年有记者采访范冰冰对嫁入豪门的看法,她口出狂言“我就是豪门”,面对图财的猜忌也挺直了腰杆。

当你自己有了高度,就不需要每天以丈量别人为生,更去重视心灵的契合与默契。

我有自己的闪光点,不用附和你的话,一言不合,就彼此保留意见。就算一拍两散,转过身来,我还能在与我同纬度的人群中,找到和你一样高度的人,因而能够坦然地面对。

这不丢人啊!我就是为了嫁人才读书的,我嫁人不是因为“捡来的金龟婿”,纯粹我喜欢,我乐意。我读书是为了让我看到自己意中人骑着白马而来的时候,我们驰马并进,不因为慌张而方寸大乱。

我曾经看过一个情感专家的微信问答,有个读者说,她高中毕业就辍学了,男朋友家是富二代,给她办了个移民,带着她去国外生孩子。现在她二十几岁,对方疑似有了新欢,开始用冷战的形式互相折磨。问那个情感专家,现在的情况应不应该离婚。

那个情感专家的回答引起了众人的暴怒,她说,我知道你舍不得,所以劝你忍下来。

我刚开始也怒不可遏,大呼这是无稽之谈。可是后来就想,他要是我的朋友我该如何劝说呢?劝离开吗?不可能。我肯定她离开后,兜兜转转,总有一天还会宁可回到现任的身边受冷暴力。

你的高度决定了你未来的另一半的高度,你嫁得其实是你自己。

我读书是为了自己负责。这里的读书是广义的,我们读的每一页书,藏着我们吃过的美食,走过的路,体验过的人生。它们集合在一起,为我们换来实力相当的爱情。

对啊,我读书就是为了嫁人的——但不只是为了嫁人。

出轨是为了舒服,还是为了报复


1

这次去四川九寨沟旅游,路上导游给我们讲阿坝州藏族到目前还保留着一妻多夫制度。

车上几个女人开始兴奋了,想留在四川体验一把。

车上的几个男人就开始激动了:真有这种地方吗,那不是把女人痛快死了。

导游最后又问我们:你们能用三和四说个成语吗。

男人们回答:男人该三妻四妾,女人该三从四德。

导游说:可是在这里,女人不需要三从四德,一晚上可以伺候两到三个男人。

这里的藏族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他们的婚姻制度为“一妻多夫”,一般家里好几个兄弟,娶不起媳妇共娶一个老婆,这与藏族以女性为中心的母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有的游客就问:那两个男人同时想用怎么办。

导游回答:一个男人晚上想用了,进到女人房间,门上就挂顶帽子,代表今晚已经有人翻牌子了,其他人就不能翻牌子了。

2

车上许多男人说:这太便宜女人了,共享几个男人,美死她们。

其实,这真的不美,享受代表精神意志上的舒服,就是从颜值上,从精神上,你都得到了空前的呻吟,那才叫美轮美奂。就如白百合出轨就出高颜值的小鲜肉,女人出轨就是为了让舒服的,不像有的女人出轨是为了报复男人。

如果几个脏兮兮的、穷酸男人,来伺候你,那叫享受么,那是遭罪。

这个一妻多夫制度,没有什么好宣传的,也没有什么好惊叹的,更没有什么好羡慕的。

就算一晚上5到6个男人从头到脚伺候你,又怎么样,都不是你自个想要的。

导游说:这里是最解放的地方,思想最开放的地方。

还介绍到这里的羌族,说女人头顶上戴个叫包帕子的帽子,平时也戴着这个头饰,代表着,女人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允许侵犯的,是高高在上的。

哼,那就是一顶自欺欺人的帽子,既然至高无上,为什么男人在家里说了算,男人还不出去干活,都要女人出来干活。

真正至高无上的帽子不是戴在头上,而是思想上,思想上有顶解放的帽子,才真的至高无上。

3

车上有个女人,打扮还算可以,长相也可以,带着老公一起出来旅游,在几天相处下来,听这个女人讲到,她挣钱比男人多得多,出来一趟旅游都是女人掏腰包。

当然,夫妻出来无论谁掏钱,都无所谓。关键是,我们吃饭的时候,我总爱往有帅哥的地方凑热闹,而她总是跟一堆老头、老太太坐一张桌子。

我跟她说:你不出来旅游,怎么能碰到帅哥,在朋友圈刷屏,唐僧如果不西天取经,哪里能碰到那么多美女。

她低声跟我说:我家里那位是个醋坛子。

淹死他算了!你掏钱请他旅游,还不允许你跟帅哥讲话,这哪门子的旅游啊,干脆在家里待着得了。

下一次吃饭的时候,我就拉着她坐到有帅哥的桌子,跟男人们一起讲荤段子。

没想到,我的举动引起了夫妻双方的争执,我好心真是驴肝肺了。

男的说:你不要贱,回去收拾你。

女的说:出来旅游不想跟你吵,惹别人看笑话,你少说几句,我下次跟老头、老太太坐一桌就行了。

这特么臭毛病都是女人给惯的,女人总想着息事宁人,最后男人得了便宜还卖乖。

4

什么一妻多夫制度,什么包帕子的帽子。

一妻多夫制度,是娶不起女人,可以资源共享,可以省钱省房,并不是真正的地位高。至于包帕子的帽子,那是让女人出去干活,男人在家里,给女人戴的一顶安慰帽。

至于不让女人跟帅哥同一桌子吃饭,那男人特么就是猿人没有脱干净毛就穿越过来了。

这样的趋势下去,离婚率会越高。

有段话说的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有的女人看似表面上听你的话,一时半刻没有挣扎,但她在内心已经挣扎过上千遍了,只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契点,一旦以后有个导火线,很容易易燃易炸。

因为女人奋斗一生,都只为了两个字-----自由。

自由地跟帅哥攀谈,自由地游山玩水,自由地我行我素,而不是活在男权的社会里畏首畏尾。

5

据我观察,越是那种偏远落后地区农村的男人,也就是凤凰男,或者夫妻双方,男人条件比女人差的,这个男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霸权倾向,因为他没有自信能栓住你,唯一的就是男权社会遗留给他的那点男权思想来左右你。

当然我也不是看不起穷人,我看不起的是他们思想上的穷酸。他们觉得一辈子娶个老婆不容易,得把你看紧,倒不是他们对你有多好,害怕你被别的男人骗了你的身子,而是他们娶不起了。越是那种家庭富有的男人,他们倒是不怎么看重这方面的权威,因为没有你,漂亮的女人多的是。

再看看白百合出轨事件,其实陈羽凡睡女模的事情早已经走进了公众视线,为什么舆论没有今日反响剧烈?因为他是男人,睡个女模又怎么了,哪个名人不睡女模。

为什么白百合出轨就引起一片反响,网上铺天盖地的骂声,因为你是个女人,而还有很多骂声是女人们向她开弓,说好的“进步”呢。

当然也有一部分女网友欢呼:出的好,出的妙,出的解气。

听这声音,也是比孙悟空压的年限可能更久远了。

不过最后幸好是隐离,其实她们早离婚了,只是为了接广告、接戏、上电视栏目,为了留给广大吃瓜群众一个完美的形象,才没有公开。

好多被压女网友又望洋兴叹了:奥,原来不是婚内出轨啊,走的是正常路线啊,我们还以为白百合开了一条女性先河。

正常离婚情况下,睡个小鲜肉也碍着谁了么,竟然能被骂成这个样子。

当然陈羽凡长成那个样子,白百合“出轨”也是为了舒服,肯定不是为了报复。

其实有的女人并不想真正的出轨,有的可以说根本没有想过出轨,只是男人每天把绑绳放在女人面前示威的时候,女人就越想出轨。一只小绵羊在被人绑架的时候都要试图挣扎,更何况是女人。

女人展示一下自己,没有别的,只是为了活得更自信,最后却活生生地被男人逼上了出轨路。

而这样的女人的出轨路通常是一条报复路,不是为了自个舒服。

女人好好打扮就是为了取悦男人?瞎扯


女人好好打扮就是为了取悦男人?瞎扯

“如果为了取悦男人,根本就不用打扮,直接裸体好了”1

总有些直男说,哎哟,你们女人好好打扮,不就是为了取悦我们男人吗。

呵呵。取悦你大爷。

更烦的是,还有些得了直男癌的女性,也总是会对别的女生叨逼叨:

你们公司又没什么男生,你打扮个什么劲儿啊。

你不是说你不想谈恋爱吗,那你化妆干啥啊。

你不是都有男朋友了吗,你减什么肥,穿什么短裙啊,你要勾引谁啊。

这些人吧,你反驳他们说不是,他们还一副很了然的样子,觉得你在狡辩。真特么一口老血吐出来啊。

尤其是男人们不要想太多好吗。

那你们男人打扮,是为了取悦女人吗?

或者说,那么多男人不打扮,是为了恶心女人吗?

有人说,女人打扮为了取悦异性、吸引交配,这是科学。

什么鬼。

这只是动物本能。

那男人跟女人说话,唯一的目的就是问一下“给不给操”喽?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可以忽略喽?

2

是时候正式说一下,女人打扮自己,还真不是为了取悦男人。

首先,女人如果为了取悦男人,根本就不用打扮,直接裸体,男人会觉得更爽。

对男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女人不穿更好看?

其次,就算女人为了男人打扮过了,他们看得出来吗?

你化了妆、染了头发、买了新鞋、涂了指甲、换了新包……

直!男!统!统!看!不!出!来!

他们是瞎的好吗。

唯一能让他们看得出来的,就是女人今天露了胸,或者露了大腿。

打扮什么的,他们压根就直接忽略的。

他们只能看见裸露出来的肉。而已。

他们对衣服极度不敏感,只对肉敏感。

3

再次,女人如果是为了取悦男人,那现在90%的时尚都可以废了。

直男也根本看不懂任何时尚。

今年流行的什么大红唇膏、什么超大号的大衣、什么阔腿裤、什么复古帽子,他们统统看不懂。

上次我们公司几个女生全都涂了艳色的唇膏,然后直男们就很惊叹,哇,你们都涂一样的颜色啊。

我擦。

这哪里是一样的颜色?!

这特么明明橙色、桃色、正红色和姨妈色。

完!全!不!一!样!

差很多好吗?!

对直男来说,最完美的打扮是什么?

就这四样:长直发+淡妆+连衣裙+小高跟鞋。

女人万年不变就这么打扮就对了。

按照直男的审美来,那这世界上就不会有女生留短发,化一字眉,穿洞洞牛仔裤了。

当然,有时候直男也是有点儿创意的。

比如文学名著《少妇白洁》里,作者描写直男女神白洁的穿着是这样的:带有荷叶边的粉色衬衫加粉色的牛仔裤(看到粉色的牛仔裤我真的惊呆了,这特么什么玩意儿,能辟邪吗),白色丝袜加米色凉鞋。

神一样的搭配啊。

阿依莲即视感啊。

如果纯粹为了取悦直男的话,大部分女生的打扮会比现在丑很多,很多,很多。

我身边还有好多女生真心喜欢自己的平胸,觉得平胸穿衣服更好看,她们难道也是为了男人?明知道男人喜欢大胸,但她们不care啊。

4

所以我郑重地跟你们说,谁特么每天早上站在镜子面前,考虑男人的审美观?

老娘爱穿啥穿啥。爱怎么打扮怎么打扮。

女人打扮自己,纯粹就是为了自己心情好。这很难懂吗。

我化点淡妆,皮肤好、气色好,所以老娘心情好。

我洗完头发,干净清爽有活力,所以老娘心情好。

我穿了件新衣服,又显瘦又有范儿,所以老娘心情好。

女为悦己者容已经是古代的价值观了。

现在是女为悦己而容好吗。

女人天生就是外貌协会,喜欢一切美貌的东西。

别说衣服、鞋之类的了。

任何东西都只管好不好看。

你要买啥电脑?

好看的。

你要买啥车?

好看的。

所以,我们就是要打扮好自己,才能更好看,才能更喜欢自己。

我连自己都取悦不过来,哪还有空去取悦别人。

说实话,相比胖的、穿什么衣服都显得油腻的自己,我就是更喜欢瘦的、穿衣服更好看的自己。

最近每次照镜子,看到那张大胖脸和那严重超载的肚腩肉,我对自己的爱都减少了好吗。

我们有没有尊严,不是别人尊不尊重我们,而是自己是不是尊重自己。

认真打扮自己,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啊。

所以啊,女同学们啊,不管你年纪多大,有没有男人,有没有当妈,都要保持最好的状态(我连自己的身材都管理不好也有脸教育别人,哎)。

咱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才更有自信,这样状态才会更好,在职场上表现也更棒,这样才能赚更多的钱,买更好的东西来打扮自己,心情更好,形成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

“我谈恋爱又不是为了结婚”


“你可千万别爱上老马啊!”临睡觉的时候诺然突然这样跟我说。

我有点懵逼,好好地干啥整出来这么句话啊,大半夜的还让不让人安心睡觉了。要知道,人的情感因子总是在深夜不断的发生着碰撞。

诺然跟我说:“你不知道他怎么介绍自己的吗?31岁的天蝎座不婚主义者。我跟你讲啊,万一真爱上他了,你会伤心死的啊。”

我没忍住哈哈大笑:

“就算是爱上了又能怎么样呢?怕什么,反正我们还这么年轻呀!”

她一定是觉得我脑子有泡,连着发来了几个鄙视我的小表情说:“不管你了,我是怕你真的动了情,最后覆水难收。”

我哼着哈着应付了她两句,就说了晚安。

结果,昨天晚上我就失眠了。

人们总是喜欢把爱情哲学化:

“爱情到底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谈恋爱?”

“爱情和婚姻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翁的这句话用在这里很合适。

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认知是不同的,每个人想要在爱情里得到的东西也不同的。

甚至于,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爱情的渴望也是不同的。倒回去五六年前,那个时候还是蛮单纯,对于爱情有着一种谜一样的偏执。

受木心老师的那句“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的影响颇深,强烈的许着愿望,我必须要和自己身旁的那个男孩子相伴到永远。

那个年纪是真的很幼稚啊,当然,也可以说是很美好吧。

渴望着手牵手看日出和日落,渴望着和他分享每一个早安和晚安,甚至还会憧憬一下要生几个小孩子,她们要有大大的眼睛和白皙的皮肤。

嗯,我爱他,以后我就要和他结婚的。

可是谁能说的清,我们为什么要结婚呢?也很难讲,到底有多少人是为了结婚而结婚的。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网上突然火了一句话: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当时真的是深以为然,是啊,不结婚还谈什么恋爱啊,谈场不结婚的恋爱又有什么用?到头来不还是白白浪费了一段青春吗!消耗时间精力和情感,真真的是得不偿失。

所以后来我们谈恋爱,总是会最开始就提前问人家一句:你是认真的吗?咱们俩是谈那种奔着结婚去的恋爱吗?

搞得倒是很严肃,可实际上当真有什么意义吗?不过是给当下的生活平添了太多不确定的干扰因素。

再换个方式说,你渴望的这场携手一生的爱情,本身就带有了太多的目的性。

经常有人这样问我:

如果你明明知道和对方没有未来,你还会跟他谈恋爱吗?

这个问题我曾经认真的思考过,答案是会的。

我宁可变成“爱过”,也不要“不敢爱”。

结了婚还有离婚的自由呢,更何况爱情本身就是一场赌博。你不敢爱,那就不要去爱了,畏首畏脚的人得不到真正的爱与自由。

太多人给了爱情过于沉重的负担,毕竟它承载着婚姻,承载着责任,承载着双方家庭。

如果一开始就给了爱情那么多束缚,接下来的日子恐怕就更辛苦了吧。

要知道,到最后,相伴一生的,往往是那些顺其自然的爱情。

我们这么辛苦地争对错,就是为了把爱干掉?


1为什么那么在意对错?

有一次周末坐地铁,等车的时候看到一对情侣在争吵。

男方说,“我经常走这个路线,听我的没错,如果按照你说的倒3号线,会绕很大的弯,多走半小时啊!”

女方说,“你说的不对,我昨天都查过了,换乘3号比你说那条线要近。”

两人都很生气,都认为自己说的对,看到附近有个值班的大爷,他们就过去问那个大爷:“您说我们说的路线,哪个更近?”

大爷看了看女生阴暗的脸色,说,“小伙子,你要是想少花时间,走你说的路线,你要是还想要女朋友,就走她说的路线。”

我们常说,感情里没有对错,但是现实中往往相反。

我们经常听到:

“你看,我早就说过该这样做。”

“你这种想法就是幼稚。”

“三四十岁的人,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

现实生活,充满了对与错。可是,我们为什么爱争对错呢?

在情感中,女生有时候会认为,你听不听我的,代表你在不在乎我。

另外,我们之所以要争对错,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无意识把“我的观点”等同于“我们本身”。

如果我的观点错了,意思就是,我错了。

但是,我是错的,这是对自我的一种极大否定,对自我的存在感的一种抹杀。

张女士每次给丈夫提建议之前,忍不住都会加一句:“你是不是傻啊?”“你没脑子吗?”,然后才开始表达她真正想建议的事情。

当然,张女士的丈夫听完之后,自然会火冒三丈,肯定不会接受她的建议,会抗争到底,哪怕张女士建议是正确的,也不会接受,因为接受了,就等于自己“傻”“没脑子”。

在讲话中,充满对错之分,无意中流露出我们的优越感——我比你聪明。对方很自然,会感受了一种被挑衅,不被尊重,被否定。在这种语气中,对方很难作出任何的退让。任何的退让,都威胁了自身的存在感。

那如果我们对话中,把人与事分离,不再争论对错,比优越感,情况会完全不同。

晓梦和他的先生,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在多次交往中,发现晓梦说话有个特点,就是她的先生说话时,再不合理,她都能看到先生的合理性,会去确认先生的感受,这当然给了先生一种很大的存在感。晓梦再来分享自己的建议的时候,这个时候先生就会很容易接受。

你的沟通模式,是否让对方感受到被指责或被要挟,你是否将对方的观点,连同对方本人一同否定了呢?还是说,在沟通模式中,充满着尊重、理解和商量的态度呢?

另外,如果你是“错的一方”,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观点”,同“我们本身”分离开来,那当我们的观点被指认“错”的时候,我们的自我会不会感觉好一点?

2对错背后是控制欲

对错背后,是控制的欲望。

即,我不允许你做自己,你要做我要求的你。

我们在找对象之前,常常听到别人这样问起,“你想找个什么样的?”于是,你仔细想了想,我想找这样,这样,这样的。也就是说,在你遇到某个人之前,你的心底,是有一个理想伴侣的形象的。

当我们和一个陌生人相遇、相恋,一切看似那么美满,就像遇见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接着结婚,生子,在一起越来越久,越来越熟悉,然后,你发现,这个人怎么有那么多让人讨厌的地方,这个人怎么跟我当初想象的不是一个样子,于是你会说:

“当初我找TA,真是瞎眼了”

“TA说过要改要改,这么久从来都不改,还是老样子”

你心里的理想伴侣,逐渐不那么理想了,TA的真实的样子,一点一点地浮现在你眼前,似乎,你越来越不认识这个人了。

到底是这个人变了,还是,你从一开始,就不曾看见真实的TA?

即使,我们看见了对方真实的样子,我们又是否尊重了TA本来的存在?

当真实的形象逐渐浮现出来,我们下意识地会想要打压这个真实的样子,我们焦虑着“你怎么能按着我期待以外的形象发展呢?这简直太可怕了”于是你感受到失控,越来越强烈的失控感,你会想“我可不能软弱,我要改变TA,让TA变成我所期待的样子!”

这其实也是变相的,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3真实的关系才是最好的

我们为什么结婚?

为什么需要亲密关系?

温尼科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泡,这个能量泡需要不断伸展,与万事万物建立着很好的连接……

而很好的连接,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因为,只有真实,才会有能量。而当我们企图改变伴侣,伴侣就被物化,并非真实。

在真实世界的连接中,我们感受到了彼此的存在。在亲密关系中,这种存在被强化,我们的存在,变得独一无二。与真实世界的连接,是我们所有能量的来源。

小美跟先生谈恋爱的时候,感觉先生非常体贴、宽容、成熟,并且从来不发脾气(小美最看重的一点)。两人彼此倾心,很快便结婚了。但在后来的相处中,丈夫发了两次脾气,把小美吓坏了。

“他那么温柔、成熟,怎么可以发脾气呢!”她伤心地说到,“他发脾气的时候,我感觉整个天都要塌下来了。”

我问了一下原因,原来小美花了800元,给先生做了升舱,而先生却在登机的时候,把座位换回原来的座位,这样就可以和小美坐在一起。

“我当时看到他不打招呼就把座位换回来了,我就说了一句——你知不知道那800元是不能退的!”小美继续解释,“他居然气急败坏地吼我说——我不去了!你自己去吧!祝你玩得愉快!”

小美的先生,从期待的先生-“从来不发脾气”变成了真实的先生-偶尔,也是会有脾气的。“真实先生”的出现,粉碎了她对“完美先生”的印象。

那么,如何放下期待,看见真实的伴侣、接纳真实的伴侣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卸下防御。防御是什么?狡辩是防御、指责是防御、否定是防御,防御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但只要不以真实分享自我感受,尤其是脆弱感受的,都是防御。

如果小美能够放下指责,坦白分享感受:自己很心疼800元,但是能够和先生坐在一起也是很开心的。这样,一场争吵,会不会就可以避免呢?

如果小美能够意识到,完美的先生,也是一个人,在受到指责的时候,也会生气,也会有点小脾气,能够接纳这种真实,而不是要求先生做到“不发脾气”的完美,会不会,感觉也会更好一点呢?

我们并不是真的想要指责伴侣,不是吗?我们只是感受到了一种焦虑和恐惧。在焦虑什么、害怕什么,分享出来,让伴侣理解你的感受。

如果TA爱你,会去照顾和呵护你的感受,如果伴侣无法满足这个想法,那也并不是伴侣的过错,不是吗?

也许你会说,如果分享感受、坦诚脆弱,对方会不会嘲笑我、看不起我?

人与人不同,却又相同,有共同的人性,比如,害怕被抛弃,害怕不被认可,害怕失去,等等等,当你分享这些脆弱但真实的感受的时候,也许你的伴侣没有经历过你的经历,但TA一定经历过你正在体验的悲伤,你们受伤的感受,从某个角度讲,是相通的。

当彼此感受到理解,感受到相通,亲密关系才会加深。有了真正的亲密,真正的连接感,才能消除我们的焦虑,才能消除因焦虑延伸出来的控制的欲望——想要改变对方、或者对伴侣很挑剔。

4放下对伴侣的期待,从内在找寻力量

伴侣来到我们的生命,是为了满足TA自己的。

关关是一个极其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在前几段的亲密关系中,一直都不顺利,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都是被她“作”没了,也就是不断用“作”去试探对方底线,试探对方有多爱自己。

她寻觅了很久,终于找到一个能够包容她的“作”的男孩子,用她的话说,就是“他内心很强大,无论我怎么‘作’,他都可以承受。”

看似关关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伴侣,不过,慢慢,似乎“完美伴侣”有了一些变化。

就在最近,关关和先生在海边度假的时候,因为她想租一个沙滩椅,先生没有同意,关关说了一句“我感觉我有点不喜欢你了”,结果让先生很伤心,想要自己先回酒店,留下她自己一个人在沙滩。

那个无条件爱自己,无条件包容自己的完美伴侣,不再“完美”了。

也许,这个不再“完美”的先生,也是渴望被证明,自己是被爱的。即便自己可以做到无条件包容、爱伴侣,事实上,自己也需要,满足被爱的需要。

当两个人经历了感情的浪漫期,相爱的两个人,都回归到了自己的常态,那个曾经爱得更多的那个人,也会渴求对方能爱自己一点。我们都渴求着,在伴侣身上,找到那份缺失,无论勇士,或弱者。

尤其双方都有匮乏的两个人,真实相遇之后,彼此都在对方身上索取,想要一些甚至对方自己都拿不出的东西,争吵顺其自然出现,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也就越来越强烈,浪漫期,到了权力期。

可是,我们的内在的匮乏,并不是伴侣的过错,不是吗?去填补自己内在的匮乏,也并不是伴侣的责任,不是吗?

所有自己期待的东西,都可以自己给自己。

如果你缺乏安全感,渴望一个永远不会离开你的伴侣,先尝试自己不要抛弃自己;

如果你从小缺乏家庭温暖,渴望一个温柔的伴侣,试着先对自己温柔一点;

如果你从小被父母挑剔指责很多,渴望一个包容的伴侣,先试着对自己少一点挑剔和指责;

如果你想要一个脾气好一点的伴侣,试着在自己每次想发脾气的时候,先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

如果一个爱旅游的人,很吸引你,试着先自己开始去看看世界,哪怕,在离家1公里的附近,寻找美景;

如果你是一个颜控,试着开始打扮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气质;

外在的,内在的,都可以自己给自己,也只有自己给自己的,用起来,才不会诚惶诚恐。

从内在找到力量,放下对伴侣的期待,便能放下想要控制的欲望。没有控制,便没有权力之争。两个人在一起,是一个系统。你的改变,会带动着对方的改变。

彼此真诚相待,分享脆弱,而不是局限于对错之分。

婚姻不是为了幸福


婚姻不是为了幸福

我是来自于武志红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咨询师乐子。很高兴认识大家。

昨天中午进群,看见有群友说:“婚姻不是为了幸福”,这标题真是扭曲三观啊。哈,这位群友很厉害,好像嗅出了点什么不同。而我想说我并没有任何能耐在这里扭曲谁的三观,其实,我常常连自己的都扭不动。也许,三观可以开放些,有些弹性,会比较好吧。

也看见一些群友开始热烈的辩论起来,挺好,你们的关注和思考,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事实上,婚姻问题,历史上也争论几千年了,没有谁有足够的道理可以说服所有人。同样,我也没有。这里我只是想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些固有观念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如何去面对,避免制造婚姻中的问题。

今晚,我们说婚姻不是为了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呢?

我百度了一下,随机选了些说法:

有人说,幸福是志同道合的夫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守相伴,走过一生;有人说,幸福: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着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去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度娘一本正经的说:“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是的,当我们脑袋触及“幸福”这个词汇时,我们会有各种想象,各种比较,或者各种分析,或者各种定义,形成各种五花八门的答案。一千个人,也许有一千种答案。

我想说说两个关于自己幸福感的亲身体验。

从前我的一位要好朋友曾经和我说:幸福就是七子登科,有身子,票子,房子,车子,位子,妻子,孩子。——嗯,这是脑袋想出来的概念。当时我啊,和他一样都是一穷二白屌丝男,与他一起在那儿幻想着各种美妙未来画面,丰满着所说的“七子登科”。因为画面太美,也有点色,这里我就不说了,只是觉得挺幸福的。

可是当你真的拥有时,那份幸福感还在吗?

我的这个好朋友,现在这七子全部拥有。他是一个上市公司的高级主管,年薪百万,有多套房子,车子换的比我换的手机还频繁。那天他跑来和我诉苦,工作上的,生活上的烦恼应有尽有。

多年前的那个当下,和一个相同处境的好朋友想象未来幸福的画面,我们感觉到很幸福。这时幸福来敲门了。多年以来,我们为了想象出来的所谓幸福概念或者画面,我们板起脸,战战兢兢地工作,努力奋斗去实现,也许实现那刻也能体验到幸福,但是,不意味拥有之后就能体验到幸福。

然而,我想说的是当我与这位好朋友相聚,一起打边炉,翻动心中的记忆,当年一起色色的空想的画面犹如眼前,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今天在说这个事情时,翻动了心中的感觉,我的幸福感又来了。

其实,幸福依旧在,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从未失去。只是我们从未从心而觅,总在不断的向外寻找。

纪伯伦一首诗中描述:“幸福是一位少女,生活在心的深处,那里是那样深,你只能望而却步。”“我剖开自己的心,要把幸福追寻,我在那里看到了她的镜子、她的床、她的衣裙,却没有发现幸福本身。”

当我们为了幸福,而非常刻意的去寻找时,会是怎么样呢?

我大学时候,受社会流行的成功学影响,非常迷恋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他有一本书《一分钟巨人》,其中有一个训练,叫“十天心理挑战”有所谓的“问题之问”,“清晨之问”,“夜晚之问”。

对于大学生而言,生活压力是很小的,所要面对的困难也是很小,关系也很简单,校园也非常优美。在那样良好的环境下,我试了1个月这样的训练,拼命的想抓住幸福的感觉,却始终无法能够十天都感觉到幸福。

事实上,我后面越是那样用力的去追寻幸福感,我会发现我的内心增加了更多的压力感,幸福感完全不见了。所以,我停止了这样的训练。

这个体验让我明白:为了幸福,而去追寻幸福,也许,也在增加心理压力和焦虑感。而在关系中这些压力和焦虑常常会投射出去。

比如一位女性朋友曾向我抱怨他的丈夫,他的丈夫本是公务员,她却期待他可以赚更多的钱,这样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她不断劝丈夫放弃稳定工作,去投身商海。可是,丈夫更乐意清闲的生活。于是,两人逐渐开始矛盾多了起来。她越来越鄙视丈夫,觉得他太怯懦,太无能。越是如此,丈夫就越反抗,后来干脆不回家,什么事情也不管了。最后,大家都很痛苦,只好分手了。

为了我们内心想象的幸福,我们常常不愿意或懒得理会别人的感受。这时,幸福,成为关系中控制对方的工具,可以鄙视对方。

这点还常常体现到亲子关系中,妈妈希望孩子有好的未来,当然,这是想象中的美好未来。于是,一天到晚带着孩子去参加这个那个补习班。

许多美好的未来的想象,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小时候心灵受到了创伤,一直以来的欲望无法满足,所以,我们才如此的渴望。这个渴望里带着深深的恐惧。如果创伤没有治愈,恐惧没有得到缓解,这个创伤,这个恐惧,会影响到我们与伴侣的关系。

和这位女性朋友聊,我们会发现,她的很多焦虑来自童年。她的父亲小时对她异常严厉,经常鄙视她,说她不聪明,说她不如别人好。所以,长大后,她一直试图找一个男人超越打败自己的父亲,创造所谓的幸福生活。

而后在面对回她曾经遭遇的父亲各种挑剔鄙视时的恐惧,面对回她曾没有表达的愤怒,面对回这些一直躲避着的情感,一年后,她走出了离婚的阴影,并且开始与男性交往,内心越来越少焦虑,和男人的沟通开始能平视。

大学时候,我有一个同级的,聪明漂亮,小鸟依人般的女老乡,有一年春节我和她一起回家,与她聊了许多关于恋爱婚姻的事情。她非常渴望幸福,渴望有一个和她共同创造幸福的伴侣。既然是想象中的幸福生活,理所当然,伴侣需要是完美的:成熟稳重,幽默,温暖和有力量等,幸福生活才能实现。

当时,我们认识的一位师兄极具这样的特质,我们新生来时,他总是非常周到的帮助我们,亲自带着我们去拿棉被,饭卡,买各种生活用品,我们没想到的,他似乎都想到了,并且提醒我们去做。与这位师兄在一起,大家感觉到温暖,欢声笑语。他非常幽默风趣,一表情,一感叹,都能让我们笑得合不拢嘴。

之后师兄师妹恋上了,我们认为他们是天设地造一对,是黄蓉与郭靖,但是,一年后,他们分了。我听师兄说:师妹太依赖,太多抱怨了。他受不了。师妹却说师兄:表面是个大好人,实际很计较。事实上,他也不真懂照顾别人。

当时因为欣赏师兄,所以,我们大家都会觉得师妹想多了。不过,这次事件对师兄打击很大,从此再也难见师兄的笑话了。

做了心理咨询后,也见了许多这样的狗血剧情,婚前男人大方稳重,女人温柔可爱,婚后男人变得斤斤计较,女人变成了怨妇。

彼此都为了幸福婚姻而走在一起?为什么会千篇一律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当我们想着未来的幸福时,我们的脑袋自然会勾画出未来的图景,也许这个图景并不清晰,或者这只是个概念。但是落到现实中,落到关系中,我们就会有对对方的各种清晰的想象,形成期待。

一位女性朋友曾和我抱怨丈夫婚后变得冷漠了,不懂情趣了。婚前情人节,丈夫必然送花给她,婚后她内心也会期待伴侣送花。虽然口头上未说,但是心向往之。其实,这真的不在于花本身,而是对方是否有这样的一个心意,或者说是想确认一下对方是否在乎自己。是的,我们不确定,所以,我们需要向外寻找确认“被关注”,确认了可以为我们带来幸福感。

然而他丈夫并没有送,她很失望,很愤怒。她的丈夫也向我抱怨,他辛辛苦苦的去工作,忙里忙外,又要看老板脸色,又要面对客户的刁难,妻子婚后毫“不理解”,脾气越来越大了,怪他这没有做好,那没有做对,快受不了她。

女人潜意识为了满足“被关注”需要,内心深处冒出了送花的幸福想象,但是这个想象在现实中并没有对应上,失落感油然而生,自然愤怒。男人面对女人的抱怨,常常会解释老夫老妻了,还那么在意这些干什么。

好个老夫老妻,事实上,这个老字是针对谁呢?是妻子,老妻是什么?是妈妈。心理层面,这时男人退行成孩子,在渴望妈妈的理解:他很努力,很辛苦,需要妈妈的照顾。而女人呢?在进入婚姻后,也很容易退行回女孩,希望时刻可以得到爸爸的关注。所以,他们两个都变成小孩了,在扯皮撕脸。

其实,婚姻很容易使得我们回归原生家庭本有的问题上,呈现相似的痛苦经历。如果我们不能重新正视这些问题和治疗内心的创伤,就会导致我们不断的轮回原生家庭的问题。这时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觉察力,和陪伴情绪的能力,使得自己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若结婚是为了让爱情更美好,那注定会失望


在很多女孩心中,最美好的爱情应该跟白雪公主的故事一样,即便生活中遇到重重阻碍,但想象如果有个足够爱自己的人,从此便可以过上了最幸福的生活。

而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被爱情拯救的“白雪公主”,就真的幸福了吗?

若结婚是为了让爱情更美好,那注定会失望。

在小E看来,自己的婚姻一开始非常完美。大学恋爱,毕业结婚,在她最迷茫、无助的时候,是爱情和婚姻给了她希望的曙光。

她有了爱自己的男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再也不用看父母的心情过日子了。

于是,她格外珍惜婚姻,为了做一个好妻子,除了努力工作,还包揽了几乎所有的家务,她觉得只要老公能专心工作,她就心满意足了。

三年后,他们的孩子出生了,他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升职,他变得更忙了,孩子和家务更理所当然成了她一个人的事情。

虽然很累,但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看着丈夫的事业越来越好,她也无比开心。

只是,有时候当丈夫回来时,她也想跟他说说话,但常常说上几句就看着丈夫一脸的不耐烦,她只好知趣地回卧室陪孩子睡觉。

就在她觉得所有人的婚姻都应该这般忍耐时,无意中瞥见先生手机上的闪过的一条信息:亲爱的,在干嘛?

她感觉自己像触了电一般,才想起他和丈夫之间已经许久不再有这样亲密的互动了。

她开始找他吵,问他要解释,规定他回家的时间,要求他一起分担家务,他总是有很多理由拒绝。

那些以前看来无比正当的理由,现在她一个也听不下去了,她觉得他已经不在乎自己了。

她对他已经失去了信任,回顾多年来在关系里的辛苦付出,她抱着自己失声痛苦,想着当初嫁给爱情时的幸福,再看到如今生活中的处处憋屈,她不明白为何自己这么努力,最终还是嫁给了缺爱的婚姻。

小E的疑惑,也是目前很多女性正在经历的情感困境。

在关系里,她们努力付出,成了关系里最包容、最理解、最善良、最体谅的伴侣,可最终不论是她们的丈夫,还是他们自己,都在这样的关系里感觉到无比压抑。

若婚姻中少了这个阶段

无论多少爱都会变成不被爱

经过婚姻的挫败,小E想到最初爱上他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他都十分支持,所以在一起时她感觉特别舒服。

而现在当她告诉他想换个工作、想出去旅游时,他顶多只是随口附和一句,并不真的用心替她考虑。

在她绝望的时候,她想到了离婚,然而丈夫依然不愿意跟她谈离婚。

为了孩子,她希望能好好的结束婚姻,只得想办法去说服丈夫。可是为了完美的离婚,丈夫不配合,她又被卡住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在小E的心中,她觉得如果丈夫爱自己,就应该主动照顾自己的感受,至少应该在自己表达想法时,给一些建议、帮助或支持,不应该只是冷眼旁观地看着自己。

这看起来是关系里很正当的情感需要,却从某种程度上凸显出了小E成长中的缺失。

因为,一个心理独立的人,在遇到反对或不支持时,常常会有办法去坚持自己,而小E却格外渴求先生的支持,需要先生的足够的爱才能开始任何行动。

当我们回顾小E从恋爱到婚姻的整个过程中,发现即使已经进入婚姻,他们的关系却没有经历磨合阶段。

所谓磨合的功能在于,让两个人因为爱情而结合的人,在冲突和矛盾中,让彼此都能保留很重要的一部分自我,也容得下对方的那部分自我。

看起来小A在努力经营婚姻,实际上她更像是在完美自己的爱情。

她渴望通过用付出去换回对方更多的体贴和理解,却忽略了婚姻中最重要的不是赶快牺牲自我,而是去坚持最重要的那部分自我。

在婚姻里,无法坚持自我的人一开始总是不求回报地付出,直到对方让自己失望时,又拼命索取回报,他们亲手建立起一段不平等的关系,又亲手毁掉这样的关系,最终把责任推给对方去承担。

所以,当你想要一份足够好的婚姻时,并非是你需要选择一个多么完美的人,而是取决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不惧冲突,并且可以在冲突中坚持自我。

每一段的婚姻深入,都需要两个足够心理成熟的人去hold住磨合过程中的关系颠簸,才能让婚姻从爱情的虚幻中落地,开始无缝对接到现实的生活。

从不被爱到学会爱,隔着多远的距离?

当我接触越来越多的案例时,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不被爱,不是因为因为遇到的人不对,而是这更像是一种重复的关系模式,在一些女孩的人生中不断复制出相同的痛苦经历。

她们的经历大多数有这样的特点:

1、在成长过程,父母对其情感关注极少,甚至完全无回应;

2、感到自卑,渴望获得理解和支持,又总是失望;

3、对爱情或婚姻寄予很高的期待,进入关系后很快失去自我;

这些特点显示出,在她们生命的早年,父母没有给到他们足够的情感回应,支持他她们发展出足够自信去走向独立。

于是,他们不得不寻找一个能够以自己为中心的人,或者是一个自己理想化的人,与之相结合来发展自己残存的内心渴望。

如果幸运遇上这样一个人,那个内心缺爱的窟窿看起来在这一刻已经被补上了,这会让她们突然有了足够的勇气去工作、去生活、去面对人生挑战。

然而,如果真的和这个人进入婚姻,却必然面临新的挑战。

因为,在一个你需要靠对方的支持来填补心理窟窿的人那里,你是不敢有自我存在的,因为他能帮你填补窟窿,你所有的努力就只能为了去索取或留住想要的爱和支持,不敢也不愿意去面对冲突。

这样的婚姻,一开始就获得了想要的爱,却又不会获得一份平等的爱,你只能用不断的付出,期望换回更多的养分去成长自己,然而进入婚姻的对方,大多跟恋爱时已经判若两人。

如果对方不那么支持自己,很多人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做得更好,但对方可能不愿意再变回从前。

于是,在这样的关系撕扯中,如果再加上一些外力的因素,许多人只得在经历了许多伤害后,在理智上接受他终究是不爱自己的。

不管是否觉得自己应该离开,而要把一个填补自己内心窟窿的人从自己的期望里拆除,无疑就会再次暴露自己的窟窿。

这很容易让她们跌入了更大的痛苦之中,不得不回到跟父母的关系里去纠缠来填补缺失。

所以,许多女性明知道自己应该结束一段关系,但是却无论如何也结束不了,是因为忽略了这段关系曾经对于自己的意义,忘记了不管关系怎么变,那种曾经的感觉或许直到今天依然是自己内心的重要支柱。

对于极度渴望被爱的女孩来说,常常在结束一段关系时要做的功课,比如何寻找和开始一段新的关系要重要许多。

如果能够很好地去关注自己内心的体验,把对自己的成长意义和被伤害的体验剥离开来,许多人其实再也不用再回到最初内心的大窟窿里去复制不被爱的痛苦模式。

从不被爱到学会爱,到底隔着多远的距离呢?

这取决于能否在你经历中的任何时候开始,去靠近自己的内心,直到在一段关系中整合出成功安全的被爱体验。

如此,当你在这样的体验中,发展出一个更稳定的心理基础,在今后的关系里就再也不用过度的付出去乞求他人的支持。

你会变成一个独立、自信、坚定的女人,用真实的自己去迎接关系的冲突和碰撞,享受关系里简单自然爱的发生,也用不苛求的爱去滋养你的伴侣!

所以,无论任何时候,遇上爱是一种幸运,而把爱变成幸福的开始,还是痛苦的循环,却取决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