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父母的爱情观对你有多大影响?

说说你对父母的情感

发表时间:2021-03-15

父母的爱情观对你有多大影响?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母的爱情观对你有多大影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位读者告诉我,她不想结婚,内心深处对婚姻有一种不信任感和抗拒感。在她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一副大爷的样子,这么多年了从来没做过一次家务活,没洗过一次碗、晾过一次衣服,没拿起过一次扫把,就知道对母亲指指点点,让母亲做这个做那个,还诸多不满。今天嫌饭太软,菜太咸,明天嫌饭太硬,菜太淡。下班回家后就知道坐在沙发上,只会看着母亲忙忙碌碌,从来不会搭把手。而且,父亲对待母亲还很苛刻小气,甚至暴力相向。有一次母亲生病了,头重脚轻,路都走不稳,但父亲为了打麻将,让母亲一个人去医院,说现在手气正好,别让你的病带来晦气。去医院排队挂后看病回来后,母亲躺在床上,没办法做饭。父亲回来后,看着冷锅冷灶的厨房,满脸的不高兴,说母亲的病有没有那么重,是不是趁机偷懒。这位读者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对父亲的凉薄冷漠无情感到寒心。

还有一次,母亲到商店去给父亲买衣服,顺道到银行里取了五千元出来,结果不知什么时候被小偷偷了,母亲很伤心,连饭都吃不下。在母亲最需要安慰和原谅的时候,父亲听说后,立马暴跳如雷,大骂母亲是个败家女人,还狠狠地打了母亲。读者在一旁吓哭了,躲到房间里自己哭了起来。对父亲,读者心里产生了一股莫名的恨,觉得母亲真的太辛苦,太委屈,太可怜了。

但是,读者对父亲无法完全恨起来,虽然他对妈妈很不好,但对自己却非常宠爱。小时候,因为突然想吃雪糕,父亲冒着大雨也要出去买一支回来,逗着自己吃。还有一次,读者因为贪玩,不小心被桌角给划破了手臂,其实也只是划破了皮,并没有流多少血,但父亲非常紧张,问长问短,还把整个桌子给换了,换上没有棱角的桌子。父亲对这位读者是好得没话可说,关心她,爱护她,把她当掌上明珠一样养育着,是一位尽心尽责、非常好的父亲。

然而,父亲也是一个女人的丈夫,况且,这个女人,是自己最爱的母亲。读者对父亲,既爱又恨。爱他对自己的好,恨他对母亲的坏。

现在读者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但对爱情婚姻却一直抗拒疏离着,在她的脑海里,所谓的爱情就是两个人在一次凑合着过日子,所谓的婚姻就是一个男人对另一个女人的苛刻。每当看到父亲对母亲大吼大叫,每当看到母亲默默流泪的时候,读者都发誓,以后绝不找像父亲这样的男人,以后绝不成为像母亲这样的女人。

一个人,最初对爱情的观念,是从父亲母亲的爱情里受到影响的,对一个男人的看法,是从父亲对母亲的态度里获得的。如果父亲对母亲并不好,父亲母亲经常不和,关系紧张,子女就以为原来这就是爱情,这就是婚姻,男人的本质就是这个样子。直到在成长过程中,发现除了这样不快乐、不甜蜜的爱情婚姻里,还有美满幸福的爱情婚姻,同学的爸爸妈妈相亲相爱,朋友的爸爸对妈妈非常好,只是,自己的父亲对母亲不好,自己的父亲让自己看到一个男人最差的一面。纵使世界上真真确确地存在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婚姻,但随着自小经历的感受到的事实所形成的爱情婚姻观,已经融入了血液里,难以改变。

很多人强调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度,虽然有时候夸大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力,但一个孩童,纯洁干净如一张白纸,最先认识的是自己的父母,最先了解爱情的是通过父母亲的爱情,对婚姻的概念来自父母亲的婚姻,他对外界的经验、态度、观念、想法,早已建立在小时候所想成的观念之上。

人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没办法去控制父母亲的爱情婚姻,让父亲对母亲好点,让父亲别再苛刻母亲,虽然这一切已经成为了不可更改的时候,并且在脑海里已经打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人尽可能地改变这种观念,鼓励自己相信爱情,相信婚姻,追求幸福。更重要的是,此前经历过的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这种痛苦延续下去。所以,学会让自己的爱情婚姻成为子女的楷模吧!

编辑推荐

父母感情不和,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母感情不和,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个家庭里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的宝贝,最近一位读者给我留言诉说了她的焦急:

老师你好,我今年37岁,孩子11岁了。

我最近由于工作不太顺利,心情很差,老是跟我老公吵架。两个人吵到兴头上,都对对方说了许多狠话。

而孩子,就是因为我们吵架说的这些狠话,变得很奇怪。最近,他每天早上沉默的吃完早餐就去学校里,都不让我们送了。周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去小朋友家里玩,给他打电话也不接,晚上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我问他干什么去了,他一个小孩子摆着一副大人的样子什么都不说,我真的是不知道要怎么教育他才好。

这周末,我趁着不上班,就跟在他屁股后面准备看看他不在家到底是在外面要干什么。

结果他却四点多就从小朋友家里出来了,小小的人儿走到了小区花坛边,找到一个凳子坐着,发呆,一直呆到七点多才回家。

小区里又冷,风又大,他都愿意呆着,不想回家,幸好周六没有下雨,不然孩子又要生病了。

我追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回家,他委屈的边哭边说:“爸爸妈妈说的那些让我害怕的话,我害怕听见,也不想听见。”

其实我跟我老公说的那些话都是气头上的话,真的不是故意说那些,我没有想到我们吵架会对孩子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我现在真的很担心孩子,我要怎么做?

维情咨询师回复:

你好,看的出来你是一个好妈妈,尽管你偶尔不太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但是你能敏感的察觉到孩子的不对劲,并且为了改善孩子的心情做出努力。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气话成了他心底久久不能平复的惊涛骇浪。父母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争吵,忘了温和的沟通,控制不住互相指责,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过了嘴瘾,却用言语暴力伤了孩子的心。

神经学研究发现,当孩子听见吼叫、怒骂声音时,他们的压力激素会飙升。当孩子长期处在没有安全的环境中,孩子会变得敏感,自卑,不信任他人。

你的孩子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选择自己一个人在小区里带着而不愿意回家,这是一种逃避。

建议你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跟他解释为什么爸爸妈妈会吵架,向他道歉,并且说你们以后不会再这样了,好好安抚孩子的情绪。

家庭并不是自己的情绪垃圾桶,工作上不顺心,有了不开心的事情,可以用缓和的语气倾诉,不要将不好的情绪迁怒到自己的爱人与孩子身上。

遇到问题应该跟丈夫好好商量,一起想解决办法,吵架除了伤害家人,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

认真倾听,换位思考,保持温和淡定的情绪,然后好好说话吧。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节选自《不可慢待的孤独》

尽管离婚越来越普遍,但它仍然是一件大事。

对夫妻来说,这是一段重要契约的结束,可能还伴随着爱恨情仇的转变。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原生家庭的分裂,意味着对“家”的理解将要重新定义。

但首先,它对夫妻是一件大事,然后,才是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大事。这个重要次序被很多人搞颠倒了,所以我们总能看到,在这样一场分离事件中,两个伤痛、委屈、愤怒的成年人一直在伤害自己、对方以及他们共同的小孩,而不自知。

万事皆有因果,离婚只是时间上的一个点,由这个点,往前回溯,是夫妻两人如何处理彼此的分歧与矛盾,往后延伸,是他们如何评价这段婚姻与对方。这一前一后加起来的言行累积,对孩子的影响,才远远大过离婚这一个“点”。

“成为父母之前,他和她都是情感动物”

人说到底是情感动物,而不是理性动物。理性生活,是一小部分哲学家的理想,却从未被广泛地实践过。

在所有的神灵中,最能引起人共鸣的,是希腊诸神,因为他们没有空灵的“神性”,也没有高尚的道德(这些都多难做到啊);他们放肆自己的七情六欲,只图活个痛快,哪怕放纵之后是长久的痛苦。所以希腊神话里,充斥着迷恋、诱惑、劈腿、嫉妒、欺骗、控制、杀戮……的情节,而这些情节,无论什么时代,都会在人们最热捧的故事中被一遍遍重复着,证明着它们对人的致命吸引力。

在结成夫妻的两个人之间,常常有无法向外人言传的深情或怨恨、亲密或疏离、忠贞与背叛……也因此能激发出其他人际关系都无法想象的炽烈情绪。当这段关系走到尽头,这些极端的情绪若不能得到有效的平复,就会演变成为口不择言的诅咒、不甘心的复仇或者绵绵不绝的自怨与自怜。

这样两个人,是红尘中最普通的男女,这些激烈的情绪,也是人世间最常见的心情,只是很难展现给外人罢了。这两个人,无论有过多少温存与战争,当由他们的身体结合而诞下一个新生命时,当他们成为“父母”时,这些温存与战争就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了。

“扔给孩子世界的原子弹”

不要以为,一个人在为人父母之后,就从此被催熟为大人,不,你去仔细凝视很多父母,会看见他们内心藏着一个委屈的小孩,当他们以为受到攻击和伤害时,就会像三岁小孩一样失控,耍赖、破罐子破摔、乱发脾气……什么都来。

一个网友说:“在父母离婚整个事件中,最理智最冷静的就是我。他们分居时,每次单独见到我,就会用恶毒的语言诽谤、诋毁对方,对着我哭穷、诉说委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父母至今针锋相对,提起对方这么个人就情绪失控,什么乱七八糟的情绪都能倒出来,什么负面的猜想都能安到对方身上。”尽管这位网友以冷静的语气回忆着,我们却不能忽视,在离婚家庭里,对孩子最具原子弹级别的伤害,就是这样恶毒的诋毁和失控的委屈——他们无情地离间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摧毁了一个孩子最可靠的依赖,残酷地宣告了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本该最爱你的人,不爱你;不仅不爱你,他/她还是个穷凶极恶的坏蛋。

这对男女在相互厮杀时,全然忘记了孩子的需求,甚至会把孩子当作复仇最有力的工具,把孩子争夺到自己的阵营,灌输仇恨,巩固自己的士气。

如果你去问这对杀红了眼的男女:“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他们会生气地回答:“我是为了孩子好,我说的都是事实!”你很难想象,这些人在公司里、在朋友面前却常是温文尔雅、心平气和的。

或许,这段婚姻,这段感情,真的伤透了他/她的心,让他/她变成了一只呜咽着、可怜的、虚张声势的野兽。一个长久地沉溺在怨恨中的人,尽管他/她本身未察觉,怨恨却已经毁掉了自己的生活,也毁掉了孩子的生活。

父母是孩子早期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一对相互诋毁、相互扔炸弹的父母,必然把孩子的情感大后方炸成一片废墟。

好合好散的夫妻,即便离婚,也不会给孩子留下太多负面影响,反而会树立一个妥善处理复杂情感的好典范。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好合好散的男女远远少于相互结怨的男女。所以我常常会觉得,衡量一段感情有多美好,不是看它开端的模样,而是看它结束的样子。

因此,离婚或危机中的夫妻需要了解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如果你感觉内心有强烈的恨意或委屈,要警惕将这种情爱中的怨恨转移给孩子;如果你在分手多年后仍然伤痛难当,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自己。情绪失控的大人,往往是另一个悲伤的小孩的故事。

“给孩子最大的保护,是诚实、智慧、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和生活”

离婚事宜一旦启动,两个大人就要处理一系列的实际事务:分割财产,协商抚养权、抚养费,一方的生活城市甚至可能变动,孩子可能需要转学,以及未来的再婚、家庭重组,等等。每一件事都可能对孩子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对于父母而言,只有一个核心要把握,就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而这,也恰恰是最不容易的。

在梳理情绪时,每一个在分手边缘的人都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我要全盘否认这段感情吗?还能回忆起曾经的心动和美好吗?我还能客观地评价他/她吗?当初他/她吸引我的是哪一点?他/她可能是很糟糕的爱人,但真的是很糟糕的父母吗?他/她或许也没那么糟糕,只是我们尽力了也无法在一起?这些年来我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吗?我的婚姻就要结束了,我为此感到挫折或羞辱吗?我是怀着恨意分手还是自由的心态?我还有信心去创造未来的情感和生活吗?”

如果你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感受到的不是尖锐的怨恨,而是有几分体谅、豁达与乐观,还留存一份缓和宁静的心绪,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拥有一个内心宽阔的父母,孩子也能从你身上学到这份真诚、勇气与创造性。

我们不要低估孩子理解生活的能力。父母不选择拼命(甚至是通过作假的方式)营造一个和睦无缺的环境,才是对孩子负责。生活是复杂的,男女感情也是复杂的,这并没有一种标准单一的模式,对此,孩子完全有理解的悟性,这是每个生命天生的力量,因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的。

父母不得不分手,尽管显示了生活的某种不如意,但也是孩子理解真实生活的重要时机。如果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是平和、豁达、自信的,孩子就会体现出极高的理解力和接受力。

当我说要写一篇关于离婚的文章,需要一些亲身案例时,一些网友分享了他们对父母离婚的开明心态。

一位网友说:“初中时父母离婚,之后跟着妈妈生活,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感觉父母只是选择自己要过的人生。看到他们的经历,我就觉得,一定要跟爱的人在一起,即便不爱了也希望好来好去。”

我问:“父母在分手这件事上是否处理得比较得当?没有太失态过?”

她回答:“对,没见过他们吵架,之后也没听过他们相互抱怨,所以觉得不是一件很坏的事。我表妹父母也是离婚,当时她年纪更小,因为我是‘过来人’,就去问她的感受,小表妹表现得更豁达,表示完全尊重父母的决定。”

另一位网友说:“父母在我幼儿园时期离婚,之后跟随父亲生活成长,节假日或寒暑假会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因为所居城市并不大,所以即便不是节假日,周末有时也会和母亲一起出来逛街吃饭等。我个人目前工作两年,单身状态,谈过恋爱,对恋爱和婚姻都无排斥或者阴影。对我来说,父母离婚并没有多少负面影响,这还是保守的说法,我很想说父母离婚其实挺好的,因为本不合适的两个人勉强在一起只会更不幸福。”

这位网友更是耐心地列举了身边几个单亲小伙伴的故事,认真地说:“我觉得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离婚不过是一次失误,跌倒了再站起来。我这些同学的父母大多都有着稳定的工作、正常的社会关系,私人生活也无不良嗜好。我的父母和我这些朋友的父母几乎从来不去指责离异的另一半,也不特殊对待我们,所以我们这些孩子也就按部就班地成长,并没有因为离异或单亲就有了特殊变化。”

原来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很多孩子都理解并支持父母的离婚决定。当然,从他们的叙述当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一定在之前就拥有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并不担心离婚会改变父母对他们的意义。

还有一位网友提醒我:“如果你要写离婚,奥巴马的父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哦。”我去查了奥巴马的故事,果然他有一个了不起的母亲:奥巴马的母亲在20世纪60年代就敢和一个黑人(也就是奥巴马的父亲)结婚、怀孕、生子。三年后,老奥巴马要回到祖国肯尼亚,两人离婚。在奥巴马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和祖父母,从未对“抛妻弃子”的老奥巴马有任何微词,而总是极力赞扬他的父亲“聪明、幽默、自信”、“你的爸爸能够应付任何情况,让每个人都喜欢上他”、“你的爸爸为自己是黑人而感到自豪”。这种对孩子父亲的肯定,鼓励孩子与父亲建立亲密关系,对奥巴马建立自我身份认同和自信,无疑是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育儿的本质”

我个人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是1980年的奥斯卡影片《克莱默夫妇》,里面涉及了女性对“妻子、母亲、自我”身份的迷惘和挣扎,女性解放思潮与“离婚潮”给传统家庭模式带来的冲击,父母分居对子女养育的挑战,社会性别分工的局限之处……

不过说到底,这是一对普通男女的故事。他们对自己的婚姻,有不满、有埋怨、有伤痛,因为两人矛盾不可调和,最后也离婚,但是,他们都在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逃避内心的困境,也没有以孩子为借口放弃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自我、亲情、生活的理解也愈加丰富而成熟。

当我们说育儿时,我感觉我们常常忽视“生命教育”,我们并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潜力无限的生命。许多父母整天看育儿经,却逃避自己的问题,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停滞、呆板和狭隘。生命的成长不是学习加减乘除和微积分,而是要去学习“活着”这件事。生活不是一个人造玻璃罩,生活是波澜壮阔的。

一个生命活着,有许多重要的内容等着他去发掘:如何获得生存的资本,如何辨别美好的事物,如何应对常见的挫折,如何处理细腻的感情,如何调理变动的情绪,如何发现活着的乐趣,如何认识真实的自我……这些才是生活的本质。就像鱼每时每刻都在水中,父母也是以每时每刻的言行,在告诉孩子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投入生活。

在处理离婚这件事时,有的父母展现了可贵的气度、智慧和真诚,这对孩子是最好的情感启蒙。

孩子并不需要完美无缺的生活,也不需要完美无缺的父母,孩子的潜力是惊人的,孩子可能会看到你的低谷,可能也会伤心和难过,但只要身为父母的你总能不敷衍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孩子就会更理解热爱生活和尊重感情的含义。

“不离婚的伤害”

有许多家庭认为,为孩子好的底线就是“不能离婚”,他们认为只要有婚姻的形式,就是对孩子的保护。这也是太低估孩子的情感需求了。

如果夫妻关系长期冷漠、紧张、尖锐、充满敌意,双方也缺乏改善的动力,那么,“不离婚”就只是将孩子囚禁在一个冰冷、恐惧、荒谬、摇摇欲坠的环境里。

离婚处理不当对孩子的伤害,与不离婚但夫妻感情糟糕对孩子的伤害,是同等级别的。这种确切的伤害,在很多人的成长经历中都被证实着,看一下大家发给我的真实案例:

A说:我爸妈离婚的时候,我一点感觉都没有,他们五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全不会在乎我的感受,还不如离婚。后来,幸好他们离婚了,不要觉得我无情。

B说:虽然是长大了才离婚,但是贯穿童年的争吵让我习惯去逃避,不听,不想,不看,可是到头来还对我说我们对你好,熬到你长大才离婚,殊不知,我的心早已经被伤透。

C说:说实话,我巴不得他们早点离,大约小学时候就已经挺貌合神离的了。互相折磨,一个不顾家,另一个怨懑中扭曲自己。分不出精神来关心教育孩子,控制不了伴侣就尝试控制孩子,孩子也不受控制就封闭自己,早就从心理上不要孩子了。

D说:从小我爸就对我妈很冷淡,我妈总说为了我才不离婚,这让我很痛苦,好像很对不起她,长大后,我劝我妈离婚,她还是离不了,我才知道,我不是原因。

貌合神离的婚姻,虚伪空洞的感情,只会让孩子看到对生活的将就和敷衍,体会到情感上的无奈与无力,养成逃避真正问题的习惯。因此,不必轻易挥舞道德大棒敲向离婚的夫妻。离婚的,未必就不爱自己和孩子;从不离婚的,也不一定就爱自己和孩子。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功课,还是要回归到自己身上啊。

什么样的爱情观,才能让你找到对的人?


01

0 恋爱自杀式单身:这个时代最可怕的爱情病

我有好几个朋友,一天到晚喊着 “想拥有甜甜的恋爱想恋爱”,“真的没要求”,这个 “没要求”,实际上却是最高的要求。

我把当代年轻人这种形状统称为自杀式单身,这也是最可怕的 “流行病”。

有没有发现,现在谈恋爱真的是太太太太太难了?

因为,当代年轻人最可怕的 “流行病”:自杀式单身,已经成为了大家恋爱交友的一大阻力。

一周洗几次澡?养猫还是养狗?

看韩剧,国产剧还是日剧,英美剧?

生 1 个,生 2 个,生 5 个,还是丁克?

要是他爸像苏大强,她哥像苏明成该咋办?

......

谁都想等到那个三观严密咬合的人,谈一场不磨合,不退让,不改变的恋爱,残酷的是,找到这种全方位 360° 无死角契合的伴侣,难度不亚于今晚中彩票一等奖。

为什么我们就是找不到 “对的人”?那么,究竟要抱着什么样的恋爱观,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生伴侣?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采访视频,《恋爱 40 次 VS 恋爱 0 次》。

赵大宇,28 岁,普通职员,恋爱次数:0。

顾曼,26 岁,公司 CEO,恋爱次数:40。

恋爱 0 次的人生,和恋爱 40 次的人生,有什么不同?听到有人可以谈 40 次恋爱时,赵大宇的第一反应是:“不正常”。

她希望爱情是:“第一个谈恋爱,就第一个结婚。”奇怪的是,她至今一次恋爱都没谈成,同事们嘲讽她嫁不出去。

有次,她想都 28 了,玩一玩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找了个陌生人接吻。但不行,太恶心了,没有心动的感觉,很难开始一段爱情。

赵大宇觉得,没人会爱自己这类型的,甚至慢慢有了逆反心理。别人自拍修图美颜,她偏要奔放地拍;别人在朋友圈里找对象,她在朋友圈里自黑。

浑身散发出 “我不想恋爱,不要靠近我” 的气场。她低头轻声说:“就是觉得,说不定有人真的会喜欢。”这可能是典型的 “自杀式单身” 了。

“那我觉得有点天方夜谭,有点自我放弃。”谈了 40 次恋爱的顾曼评价说。

那么,不停地尝试恋爱,去遇见不同的人,就能顺利找到合适的对象了吗?

02

“我谈了 40 次恋爱,转正的不超过 20%”

相比起赵大宇对多次恋爱的顾虑,顾曼完全不介意别人对她的误解。别人一听,谈过 40 个男朋友,一定很开放,很浪荡,甚至有人劝她,你别再这样说了,不知羞耻。

“我首先会把这界定为男女歧视。”

男生成为花花公子,就是很酷,很有魅力;女生如果有很多约会对象,就是浪荡,不正经。

“我们都有动机去接触更优秀的异性,这很正常。”顾曼谈恋爱,有点像招聘员工,谈 40 次,不是睡 40 个人,其中很多都是尝试性的,她会在坦诚理性的基础上,和对方尝试恋爱,能度过试用期,转正的男友,不超过 20%。

她希望自己能活得通透一点,找到适合自己的人,而不是稀里糊涂地相信命中注定,感觉,缘分。但是,赵大宇提出了一个直白的问题:勇敢地去恋爱,尝试,难道就不怕遇到渣男吗?

顾曼回答说:“我安全系数很高,不会遇见不靠谱的人。但在我还是小白的时候,我也判断不了。”

很少有人一次恋爱,就能完美地处理好彼此的关系,甚至因为没有经验,而轻易被渣男渣女的甜言蜜语哄骗。

因为恋爱是需要练习的事情,你要练习如何经营关系,如何平衡双方需求,找见明确矛盾发生时,自己可以接受的,和不可让步的边界在哪里。

但,真的要练习那么多次,才能遇见灵魂伴侣吗?

03

什么爱情观,才能找到合适的人生伴侣?

决定你能否找到合适伴侣的,不是恋爱次数,而是你的爱情观。

心理学家 C. Raymond Knee 提出过“爱情内隐理论”的概念。你的 “内在爱情观” 有两种:命运型,成长型。

命运型的人,对未来伴侣的要求,比考试大纲还详细:一定要等到“对”的人,才愿意思考恋爱的可能性;可惜平时遇到的人,都不是自己心中的“完美伴侣”。

他们相信 “第一感觉”。

“ta 去旅游都不会给我带礼物,是不是不够爱我,也许我们不适合?”

“ta 半睡半醒还记得给我盖被子,肯定是真爱了,太幸福了。”

这种微小的求生欲测试,决定着他们对关系的满意度,甚至会因为朋友的一句 “不合适”,就很担心没有未来。

很多人都以为,好的爱情是不费力的,ta一定能接纳,包容你的全部,知道你的所有想法和内心需求。而这,对爱情关系是极具杀伤力的,因为以后一有矛盾出现,就会相互责怪“我以为你懂我。”

相反,成长型的人,会认为爱情最重要的不是 “对的人”。而正确都爱情观应是:好的关系,由共同努力,共同经营得来。

他们相信 “日久生情”,“ta 不喜欢我在炸鸡上挤柠檬汁,我去研究下有什么新吃法。”“虽然吵架后是有点生气,但是我们以后可以一起改正缺点呀。”

不把完美幻想强加在对方身上,就算在感情中遇见矛盾,也会抱着开放的态度去解决。如果你发现自己是“命运型”的恋爱观念,也不要担心,因为,命运型和成长型的恋爱观,不是二元对立的。

Knee 把它们分成了四个维度:

无助型:我找不到对的人,找到了也觉得问题很多,没有希望。

命运型:ta 不符合我的想象,所以 ta 可能不是对的人,我还要再找。

成长型:我不相信命中注定,但我相信共同努力可以解决问题。

乐观型:我觉得ta就是我的 Mr. / Mrs. Right,我们可以一起努力经营爱情。

最靠谱的,是 “乐观型” 恋爱观。汪峰和章子怡,就是这样的一对 “乐观型” 伴侣。他用 “令人窒息的惊涛骇浪” 来形容两人刚恋爱时遇到的困难;章子怡的爸妈不喜欢他,觉得他离过婚,感情经历复杂,甚至有段时间,她们家都不许提汪峰这个名字。但章子怡第一次见到汪峰,就感到他是自己的心灵归宿。

汪峰感叹,如果再早五年相遇,可能他们就不会在一起。本来是恋爱后要磨合的东西,提前在自己身上就消化完了。相比年轻的时候,他们“开始看清世界上什么是真正美好的,更加懂得什么是不需要的。”

但是,他们也会吵架,会闹矛盾。汪峰说,有次他们意见不合,章子怡就不接她电话。他想,完了,拼命给她发了一百多条信息,全都没收到回复,急得他差点哭了。章子怡笑着说:“我才不信”,看向他的眼神里却有满满的甜蜜。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 2》里,汪峰特意表白了章子怡说:生活中总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后来,她却都能做到真正的包容。

如果,他们都想等到最满意的人出现;如果,因为家人、粉丝都不看好,就觉得他们真的不合适;如果,他们没有度过一吵架就分手的阶段,就不会有现在这段甜甜蜜蜜,相互包容的爱情。

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认为,最健康的恋爱心态,是假设任何人都值得你去爱。如果那个人让你心动,那就不要先入为主地担心“对不对”;如果那个人和你三观不合,甚至显露出渣的一面,果断跟他分开就可以。

好的爱情,不是只存在“幸福快乐”的部分,一遇到问题就积攒怨气,怀疑未来,它的另一面,是幸福快乐地,为双方的关系而努力;与其一直等待“对的人”,不如,试着向前一步。

04

向前走一步,你才能遇见爱情!

我们常以为,继续等待能迎来灵魂伴侣,可让我们与爱情彼此错过的,就是一等再等。有了比较全面的爱情观后,不要停在原地。

真正合适共度一生的伴侣很少从天而降,有时候,你得走出一小步。

因为,渴望亲密关系,却害怕自己不够好,更怕自己被拒绝时,我们很容易就进入了被动关系模式,只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看到自己,无私地包容,爱护,将自己拉出低价值感的泥潭,结果越来越逃避现状。

这就是爱情观里常见的一个误区:“我必须足够优秀,才配得上别人的爱。”但是变优秀的过程,又长又痛苦,还不如保持现状地好。结果我们就陷入了纠结的状态,既想要爱情,又怕没人爱。

所以,遇见爱情的第一步,就是停止自我贬低。

郭晓东,《妻子浪漫旅行》里的钢铁直男。不干家务,不带钥匙,天天就靠程莉莎在家管理大小事务,对程莉莎的穿着指指点点,各种大男子主义令人窒息。就是这样的郭晓东,当年却自卑到差点错过程莉莎。

程莉莎一开始倒追他,他甩掉,再追,再甩。就是因为,他当时不出名,又穷,穷到三天才吃一袋方便面,程莉莎又漂亮,又出色,又优秀,他怕自己配不上她。

过了很久,他拿到片酬时,才鼓起勇气,向剧组借了西装,买好礼物跑去找程莉莎,说 “我养你”。

其实,程莉莎根本就没有介意过他自卑的那些点。反而曾因为他一次次的逃避,而差点想放弃。还好,两个人都 “向前一步”,没有被自我贬低所击败。

05

不自信,那就走出舒适区扩大圈子。

第二步,如果你很不自信,那就试着去扩大自己的圈子。

舒适区是很大一部分自杀式单身者的 “死穴”:“等我瘦下来,我就去追他”、“等我工作闲下来,才有时间去参加聚会”,但往往,一年后两年后,你都不会开始改变,还是躺着吃薯片最开心。

其实,舒适区不是跳出去的,是扩大出来的。你不必逼着自己成为社交达人,但可以偶尔出去溜达;你不需要减肥到80斤才配拥有爱情,但可以适当运动。慢慢多认识一些人,多获得一些人生体验。

当然,并非所有的爱情,都有那么美好的结局。如果总想着一定要“对的人”,一定要像模范情侣那么甜,反而给自己加了很多压力。

要知道,爱不是从一而终的,爱有不确定性。

想起我的初恋男友,一个很耿直的人。有天他告诉我:

“我爸发现我早恋了”,

我问:“那他怎么说?”

“他说,早点练练手,积累经验也挺好的。”

我当时听了,特别生气,差点当场掀课桌。而分手后,我开始明白,爱是有变数的,会被争吵消耗,会被三观拉扯;会移情别恋,也可能会无疾而终。

不要担心这段爱情 “不够好”,即使你搞砸了,也没有关系。表白被拒,矛盾最终无法调和,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高晓松说,好的感情,就是让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纯良,诚恳,磊磊落落。这才是爱情要教会我们的事情。

不要为了恋爱而去恋爱,在感情里迷失自己,一段最好的感情,是,且仅是两个自由的灵魂相爱。

你会感到恋爱时,心在加速怦怦直跳,会有想到他就忍不住傻笑的幸福感,会体验到想小跑着冲向 ta,拥抱 ta的冲动。

希望你们最后,都能享受爱情。

世界和我爱着你。

深情不纠缠, 才是好的爱情观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深情不纠缠, 才是好的爱情观,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你每天熬这么久的夜,等来那个人的晚安了吗?你每天朋友圈那么多动态,等来那个人的点赞了吗?你受伤难过失落求安慰的时候,等来那个人的关心了吗?

答案都是没有,可你还是一遍又一遍重复这样傻傻的事情。

大半夜发一堆矫情巴拉的文字,早上起来再看见就觉得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但第二天晚上情绪上来的时候,还是重复着一样的事情。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这么浅显的道理你都懂,你以前还拿来安慰别人,到你自己身上又变成了当局者迷。

一个人喜欢你会忍不住找你,忍不住联系你,忍不住跟你分享他的生活。会迫不及待宣示所有权,哪怕他没有直白说过你也能感受到。

所以你,不要再骗自己了,好吗?

不找你不是因为忙,只是你还没值得他为你花时间。

爱你的人时时刻刻都有空,天涯海角都顺路;不爱你的人无时无刻不在忙,三步五步都嫌远。

也许很多姑娘觉得付出没什么,死缠烂打也许真的能等来男神回头看你也说不定呢?比如袁湘琴,赵默笙。

求你别欺骗自己了行么?

江直树会熬夜给湘琴补习功课,会在她被情敌挑衅的时候果断表明立场,会在雨夜找她,会在她脆弱时给她拥抱。而何以琛在跟赵默笙在一起之前就会偷偷放谣言说默笙是他女朋友,在分手之后更是苦等七年。

那你心里的那个人呢?给你任何回应了吗?

偶像剧还是N机了无数次的结果呢,更何况现实的生活呢?

你每次都是发了很多消息,他潦草敷衍几句,偶尔几句关心都能让你欣喜若狂;你失落难过去求安慰他也不过象征性地安慰几句,而他失落需要人陪的时候你都强忍着不去睡;为了和他有共同话题你去了解篮球明星,而他甚至不知道你的爱豆是谁…

不对等的感情注定没法长久,你如果不想溃不成军就必须得及时止损。

前几天我一个闺蜜分手了,哭着找我出来喝酒。

她说她跟男朋友在一起一年,男朋友总是不咸不淡,不会说甜言蜜语,也不细心不懂浪漫,没在朋友圈秀过恩爱,也没和他的父母提起过她。

闺蜜一开始只是觉得她男友成熟不像小男生一样喜欢秀恩爱,沉稳冷淡的性格其实更加让她觉得喜欢。

可是女孩子都是需要爱和关心的啊,日子久了,闺蜜觉得自己真的和单身没什么两样,有伤心难过失落的事情的时候也不敢打扰他怕影响他工作;过年过节从不敢提无理要求怕他觉得这段感情有负担。

她来了伦敦之后,男朋友甚至都不知道跟她时差几个小时也想不到关心她的衣食住行。所以她来伦敦半个月之后提了分手,因为真的感受不到自己有个男朋友。

本意其实希望她男朋友认识到自己不够关心她,谁知道男朋友再也没出现过。前几天还在朋友圈晒了跟新女友的合照,闺蜜终于没忍住哭了。

她说:“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坚强,他不会关心人,我觉得是他天性如此;他不解风情,我也觉得可以不要浪漫。我以为他只要在我身边我就可以很满足,可是我还是会难过啊,会难过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人陪,会难过他根本不在意我的喜怒哀乐。”

我当时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我就是很想骂醒她。

他哪里是不善言表啊,只是他倾诉的对象不是你;他哪里是不会关心人啊,只是你根本不在他心上;他哪里是不爱秀恩爱啊,只是想秀的人不是你啊。

我很想骂醒所有知道结果还在坚持的姑娘不要再傻了,可是我没资格,因为我曾经这样傻过。

就好像小时候刮奖,刮到“谢”字还不放弃,非要刮出来“谢谢惠顾”才死心。

我不想劝你们还没有结果就放弃,但我想告诉你们——

不要觉得嘘寒问暖关心他就是爱。在他爱你之前,所有的关心都是叨扰。

别等了,他不会回头看你的。你只能努力向前,跑到他前面,让他向前走的时候不得不看见你。

父母的婚姻观,决定着你的爱情!


曾经看到一句话:幸福的婚姻,是彼此的成全。

一对男女,相遇已属缘分,钟情更是不易,费尽周折结为夫妻,那真是机缘的天时地利,情感的水到渠成。

就如同断桥边,滂沱大雨里,是白娘子许仙的初相识;大观园,夜色如水中,是宝黛抬眼娇嗔的初相识;美国乡村的小院里,斜阳落日下,伤痕累累的摄影师与弗朗西斯卡的初相识。

这便是缘。有人说,它是冥冥注定,万千人中与ta相遇;也有人说,它是上辈子修得的福分,注定今生要遇见你。

但在《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中,武志红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心理学上的独特解释:缘分的确是在过去修下的,但过去不是前世,而是我们的童年,主要是在于父母的关系中修下的。

如何理解这个不是前世修得的福分,而是现世经历的造就呢?最新一期的《奇葩说》里,陈铭说:你的性格、你的为人处世,你的感性理性的思维方式,是由你出生的原生家庭一点一点塑造的。

大抵和武志红老师所说的一样,我们的原生家庭里,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爱,构成了我们的情感基础。

如果爸爸妈妈给了我们足够的安全感和爱,那么我们就会在潜意识里,将爸爸妈妈当做爱情的原型,并按照这个原型去寻找恋人。

父亲是子女的保护神,他给孩子提供食物、慈爱、力量和安全感。

特别是在女孩子的心目中,父亲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但是,女孩子长大成人,她们会把寻求保护的心理转移到另外的男人身上去,也就是说,转移到自己所爱的男人身上去。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在一次偶然的饭局上,遇见了刚从日本回国的对象。

她对他一见钟情。追逐、热恋、蜜月、迅速进入婚姻的殿堂,不到三个月,两人便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在婚礼上,大家都说,他像朋友的父亲。当时她并不以为意。

但是,婚后的生活陷入了混乱之后,她才意识到,当初朋友的一句戏言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婚后,他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工作上,为未来打拼,但她却时时依赖,希望他总是像父亲一样哄着她。生活里她敏感、脆弱,甚至缺乏主见;在婆媳问题上,处理得也不好,常常和公婆闹矛盾,这让他很是头疼。

两人一吵架,她歇斯底里,吵完以后,跑回娘家寻求父母的安慰。

时间久了,他越来越疲惫,她也整日以泪洗面。离婚那天,两人在民政局签完字,他对她说,你要找的,是“父亲”,不是男友。

她才猛然惊醒,原来结婚时,朋友们的戏言原来时真的。因为对父亲的依赖,结婚后她更希望丈夫像父亲一样疼爱她,但是他没有及时给回应,就会让她陷入到无穷的落差感里。

她像小时候一样用生气、争吵来引起关注,只不过,小时候父亲总是会哄着她,而现在丈夫却不会像父亲一样对她。

落差产生,感情自然就会受到损伤,当自己无法从情绪中恢复过来,婚姻就会变成一个只剩下争吵和冰冷的壳,一方苦苦维持,另一方歇斯底里。

回望她的过去,正是小时候影子,挡住了她的婚姻与幸福。有时候我们以为找的是和父母不同的人,但实际上,恋人真正打动我们的,其实他们与父母相似的地方。

书中说,所谓缘分,可以归纳为一个公式:恋上“爸爸”,或者爱上“妈妈”。我们的生活中,与“恋父情结”相对的,便是“恋母情结”。

经典的俄狄浦斯情结,想必大家都知道,它又被称作是“恋母情结”(OediPUsComplex),指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结。

孩子本能地嫉妒父亲夺去了母亲的爱,又害怕父亲会发现自己的嫉妒而惩罚自己,同时又希望自己可以成长为父亲那样有力量的男人,再次获得母亲全部的爱。

在今天看来,更多时候,有“恋母情结”的男人,会通过寻找有母亲类似特征的女性成为恋人。

书中就讲了一个例子。岳东34岁,在一家电视台上班。他在一次公司的宴会上,认识了比自己大2岁的芭芭拉。

芭芭拉金发碧眼,性格开朗,虽然两人也只是初次见面,但却一见钟情。本来,岳东是有名的花花公子,对女性是出了名的挑剔,但是这一次,对着略显老态的芭芭拉,却说是遇到了对的人,还称“百分百爱她”。

可是,这爱到底是真爱,还是错觉,婚后第五天就知道了答案。

婚前,两个人热恋,吵吵架晚上就能喝好,但是婚后,却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两人便大打出手。岳东开始挑剔芭芭拉,嘲笑她的发型、服饰和举止,甚至当众嘲讽芭芭拉的年龄,说她是个“老女人”。

终于,不到五天,在岳东再一次口不择言的时候,芭芭拉扇了她一耳光,而他却按着她的头往墙上撞。芭芭拉报了警,并在警方的保护下拿了所有的行李,第二天回到了澳大利亚。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还是要从岳东的童年说起。他的爸爸在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妈妈则不停地换男朋友,经常将他交给邻居照看,自己整晚都不回家。

最后在他16岁的时候,妈妈在去见男友的路上出了车祸。岳东对妈妈爱恨交加,他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导致了这些痛苦,并因此对所有的女性产生了痛恨。他每一次恋爱都以背叛对方告终,潜意识里他认为自己在报复母亲。

可实际上,他在见到芭芭拉之后,觉得她像极了自己的妈妈,并因此爱上了她。他希望从妈妈身上没有得到的爱,能够从芭芭拉这里补回来。

但是,最终现实打破了理想里的妈妈的爱,他于是再一次陷入了痛苦的折磨之中。

武志红老师在书中提出了:一见钟情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完美的一见钟情。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找到的恋人,就是自己理想中的恋人,如果童年时候幸福美满,那么这样的一见钟情就是美满幸福的。

但是如果童年比较不行,那么这种完美的一见钟情就会变成一场灾难。

还有一种一见钟情,叫做虚幻的一见钟情。女人按照一个模子找到了男人,以为是自己理想中的恋人,但实际上似是而非,当现实中对方变得不像自己想象中一样时,婚姻就会面临危机。

所以说,有时候一见钟情是一种感觉,它不太靠谱,当时肾上腺素飙升,分泌了出多巴胺,让我们误以为对方就是这一辈子的注定。

我和初恋男友去电影院看《廊桥遗梦》,看到女主选择了家庭,他们都没有再见过面。摄影师先离世,把自己爱了一辈子的相机和一封信,辗转的交给了自己想念了半辈子的女人。我哭得一塌糊涂。

我在想:中年人真是窝囊,被生活磨掉了所有的勇气。凭什么幸福还没有争取之前,就已经放弃。明明他们可以活在爱情中,幸福无比。

但实际上,稀里哗啦半辈子走过来,我才明白,如果爱情是水,责任便是河床。

因为再泛滥的洪水,总有褪去的那一天。洪水退了,全是丑陋不堪的淤泥,一片狼藉。水只有沿着河床,曲折蜿蜒,才能流进大海,碧海蓝天。不是每次爱情都要一个结局,不是每次结局都要皆大欢喜。

而我们以为的对的那个人,却不一定是一生所依。

我们要寻找一个“好恋人”,自己也要做一个“好恋人”。

小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就是唯一的“主体”,爸爸妈妈都要围着自己转,他们是“客体”。

如果爸爸妈妈爱你,我们就会更加会明白,爸妈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是自己的“主体”。而我们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爱父母,爱他人。这样,我们自己也会变成一个好“客体”。

因此,在恋爱中,如果我们也找到一个好“客体”,就可以共同成长,真正实现从孩子走向成人,从对父母原型的执着的爱,走向对情侣的独立“主体”的爱。

当你意识到自己正在恋爱婚姻中,对对方抱以过高期望,或者总是在Ta身上寻找弥补心灵创伤的良药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是在找童年缺失的依赖,还是在寻找真正的爱。

人这一生,要实现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不仅是生理上的成长,更是心理的,而这个过程,是在我们一次次尝试中实现的。

不要害怕去爱,也不要害怕失去,我们终将要走向自我成熟,这是我们获得爱的捷径。也是未来婚姻幸福的保障。

愿你我都能在爱情和婚姻里找到自我,一辈子幸福优渥。

单身的时候应该掌握的6个爱情观


今天我们从6个角度来聊聊单身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爱情观。

1、让大家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很反感自己的朋友或者七大姨八大姑给自己介绍对象,认为往往都是胡乱牵线,很不靠谱。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不靠谱的恰恰是你自己呢?你这个也不喜欢,那个也觉得不行,你到底想要什么?

喜欢什么样的人,往往只有你自己清楚。其他人要给你介绍对象,只能通过根据你的现在的外在标准(工作,外表)来判断,这种情况下,介绍人肯定是以安全为第一位的,可靠是第一位的,所以趋于平庸往往最安全。

但是反过来也有好处,就是朋友和亲戚介绍,他们往往可以做你的第一道关卡,帮你把第一道关,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所以,我的方法是,一点也不拒绝,反倒积极配合。

前提是,把我个人的情况尽可能详细,比如写成简历形式,既好玩,有信息量大,媒人靠这些信息可以有更多的信息参考帮我筛选。

积极主动地告知他们我喜欢什么样的人,这比你强扭着心态不抵抗不合作好愉快地多。

2、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有小伙伴说,我上班那么辛苦,哪有时间去认识新的朋友啊,跟别提异性了。

如果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是一个概率时间,那我们没有办法加大这个概率呢?

当然有,就是参加社群活动!那你会说,六哥你喜欢的我不一定喜欢啊。

所以我们可以从两条路线出发:

①第一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摄影,骑车,旅行

这类活动是属于自己喜欢而且小众的,很多人喜欢找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伴侣,参加小众的活动,认识兴趣同样独特的TA吧。

②第二是普世的活动:运动,学习

这类活动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参加的,比如城市马拉松,你跑不了半马全马,你可以去爬体验路段啊,爱运动的TA,性格总是不会坏的。

你还可以去参加线下社群的学习活动......这些不止一线城市有啊,二线三线城市如果还没有,你可以在总群的每天喊两嗓子,“有XXX的没?!线下面基!”

上班下班两点一线是很难找到对象的,除了参加社群活动,其他机会还包括:

相亲大会,公司和组织的联谊等等,很多人觉得这些地方像一个菜场一样,把人都想物件一样供人挑选,太LOW了。小六也没指望你能在这些场合找到合适的人选,但是你还是应该去,因为那里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单身狗狗们,你在接触这些人的同事,会不断修正自己的理想对象的标准,恩,这个我不喜欢,我喜欢的应该是更那个什么一点的——

只是去认识一下而已,没有让你娶她!没有让你嫁给他!只是认识一下而已啊亲!

3、利用吸引力法则,做好自己

前面我们讲的是利用朋友圈和扩大机会来增加概率,哪些都是外因。

但最重要的是恋爱本质上就是一场吸引,你靠什么吸引对方呢?

我没有见过一个女孩子一上来就会问你有没有房子和车子的。但外在和内在都是我们要努力提升的。

①让自己有钱

如果你是一个男生,努力挣钱是你的天职。你有义务给对方一个可靠稳定的依存环境。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人思维,她会让你只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未来。

有一小伙伴来找小六做咨询,说自己为了追自己的女神,租了房子在女神家附近工作,女神却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让他先做好自己的工作;他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我说,你一个月现在能挣多少钱?他说1900块......

最后我的建议和女神一样,做好自己的工作吧,只是我点破了一下,去挣钱吧!起码能让自己衣食无忧吧。

②让自己有品

让自己的生活有品质。

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看到你美的内在。

没有名牌,你至少可以让自己清爽一些:干净的衬衫,清爽的头发,修剪得整洁的指甲。这些不需要你花钱,只需要你勤于打理自己就可以做到。

多学习,多看看书,你看高晓松都丑成那样,已然让人着迷,人家肚子里有货啊!

你别怪这个世界以“貌”取人,你看菜场的蔬菜哪个摊位不是把光鲜的摆在最外面。

③让自己有爱

心里有爱的人,是不介意单身的。因为他爱着自己,也爱着别人。

学会爱自己,让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在遇到另一半的时候,就不会强加给对方任何东西。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事业,可以自己给自己做饭,自己给自己买礼物,自己给自己一个温暖的小窝,即使单身,也是有爱的。

4、掌握方法,学会恋爱

如果你还在单身,你就需要明白一点什么时候女性化思维和男性化思维。

社会在变,竞争也在变。你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学会恋爱。

《非暴力沟通》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去评价。《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恋爱篇》让你学会男人和女性的思维模式分别是什么?《魔鬼搭讪学》想认识你看上的TA,陌生人沟通的方式,别再LOW逼说你很像我的一个同学了。《魔鬼约会学》女孩子的心思你怎么猜?如何处理约会中的各种沟通问题,这里不是叫你圆滑耍诈,而是叫你如何积极主动的去和对方相处。《爱的艺术》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爱与被爱的关系是什么?如果你想看清自己的情感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消失的,这本书你不要错过。5、认清环境,做好心理准备

我妈常说,如果当初不让我出门,让我呆在在家里,我也许早就结婚生子,现在孩子也许都上小学了。

是啊,我们从小的环境来到了大城市,我们每天都见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对另一半的心里预期在不断提高。以至于我们往往对现实中遇到的人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

所以,单身和失业一样,其实是一种自我选择。

电影《TheLobster》(龙虾)里面的单身,要么会被拉到一个酒店,有47天的时间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如果到期没有找到,会变成自己期望变成的动物,比如狗,猪,骆驼,兔子......电影里面,单身久了,最后是会被杀死的。

幸好我们不在电影里,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单身久了,是会被世俗的唾沫星子淹死的。你有这个心理准备么?

6、升级是有标准的,不要乱来

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三个步骤从来都是有序进行的。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潜规则”,就是求婚现场表白的,都是双方已经情定终身了的,失败的往往都是搞不清楚情况,越级挑战的傻逼。

所以要把握晋级的时间和进度,不要急功近利,没到升级的时候你瞎来;也不要已经到了升级的时候,你却还在犹豫,两个人都出去旅行住一个房间了,该咋地咋地,不要提什么搞不清楚在线等的傻叉问题!

最后,单身是自己的选择

单身是自己的选择,选择了什么都不要后悔。

单身也没有什么可耻的,自己选择单身却一直BIBI的才是可耻的。

所以积极主动去结束单身,实际上也是在积极地改变自己。结果并不是靠什么天命和缘分,而是自己努力争取的结果。

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影响有多大呢?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影响有多大呢?,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夫妻因为工作原因,两地分居,已经成了常态生活模式。

夫妻分居两地时间长了,恋爱时、刚结婚时的浓情蜜意、海誓山盟,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相处中的彼此关心,彼此照顾,随着距离的扩大而减少。曾经引以为豪的爱情故事,在距离和时间面前显得既柔软又脆弱。

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坚守婚姻的忠诚,很容易出现婚外恋、第三者,从而影响夫妻之间的信任,怀疑心态一旦兴盛,将极大地影响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

倪女士,今年34岁,是一家设计公司的高管,跟老公孙先生结婚5年,因为工作上的原因,两人聚少离多。结婚第三年,孙先生接到公司调派,到外地主持项目。两人每晚通电话互诉衷肠,每逢节假日,孙先生必定放下手中工作,回家团聚。这种情形仅仅维持不到一年,两人的通话频率已经大幅减少,语气语调也能从通话中感受到一丝冷淡。

半年前,倪女士听闻孙先生在当地出轨了一个女孩,还租住了一套别墅,作为两人的幽会之所。倪女士怒不可遏,带着刚满周岁的儿子赶到老公工作地,大吵大闹,弄得满城风雨。两个人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婚姻处在了岌岌可危的崩溃边缘。

王女士今年41岁,跟老公赵先生结婚15年了,有2个孩子。两年前,赵先生被派驻到外地成立新公司,开发新市场。本以为只是短暂的外派,没想到一去就是若干年。刚开始的时候,老公回家,夫妻之间还有“小别胜新婚”的兴奋,一晃一年半,两人都已习惯这种两地分居的生活形态,夫妻周末假期的相聚也失去了往日的兴奋和光彩。

两人的感情日益淡化,孤独感与日俱增,相互间的思念和挂念日渐稀少,电话沟通交流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原本感情浓烈的夫妻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直到3个月之前,王女士发现老公出轨了,在外找了小三。王女士才明白,异地恋是会改变人的,改变的不仅是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还有夫妻感情……

这是许多两地分居的夫妻都在面临的尴尬和苦楚。时间就是一把杀猪刀。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中的互相依靠,相互介入变少,长期分居两地的两个人,因为寂寞、无聊、孤独、郁闷等情感障碍,会将许多曾经海誓山盟、不离不弃的爱情一点一滴的消磨掉。矛盾越来越多,信任越来越少,因为互不信任产生的误会也会随着增多。天长日久的,这些误会像病菌一样越来越多,使得双方感觉厌倦,就此陷入折磨、纠结和痛苦中,不知道如何是好。

遇到不顺心、不开心的事的时候,由于双方的误解还没消除,不愿主动向对方倾诉心事,只有独自品尝寂寞孤单的苦酒。肉体和心灵上得不到慰藉,就会向外寻找依靠和关怀。如果身边恰好有个知心人,嘘寒问暖又温柔体贴,人往往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导致出轨和婚外情的发生。一旦到了这个阶段,夫妻之间的婚姻就会名存实亡,留给他们的只有离婚。

婚姻专家说:两地分居的生活形态会让婚姻结构相对松散,形式上和感受上有了逃避家庭责任和义务的空间。它可能会让你觉得还像未婚时那样自由,但是也让人更容易陷入婚外恋,“虽说‘距离产生美’,但这时候的夫妻更应该注意情感维护。”

两地分居的夫妻形态虽然常常是一种被动的无奈,但是不要作为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作为夫妻一定要尽可能的在一起生活,给双方培养感情的机会,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第三者插足的风险,同时两个人在一起,还能共同的培育孩子,陪伴家庭,看着孩子的成长,给孩子足够的爱,给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