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心动不叫爱情,心定才叫

心动不叫爱情,心定才叫

发表时间:2021-03-22

【www.qg13.com - 怦然心动情感美文】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动不叫爱情,心定才叫,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妮宝贝曾经说,只有感情和金钱不独立的人才会想用结婚来改变自己。我觉得是对的,很多人都希望用恋爱来改变自己的孤独,而真正的恋爱了,才发现不是这样,盲目的恋爱和盲目地投入一段关系只会印证我们的孤独。

心动了不叫爱情,心定了才是爱情。

一句话说到心里去了。

十七八岁的时候,认为爱情就是心动,一定要有小兔子跳出来的感觉却没有面对面交流的勇气,远远地观望默默地欢喜就觉得可以记住他一辈子。

二十多岁的时候觉得爱情就是山盟海誓,宁可山崩地裂也别不要细水长流,觉得只有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爱情才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

三十岁出头,方觉得困难时的不离不弃、孤独时的牵手相依、你快乐时他的满心欢喜,却胜过一切鲜花美酒、灯光旖旎。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因为曾经失去,所以方要珍惜。

我一直认为别人的幸福并不值得去羡慕,也不要贸然拿来和自己比较,他们有他们看得见的幸福,就一定有别人看不到的痛苦。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对于未知世界的敏感程度一定是低于体会孤独的单身者的,往往让世人崇拜或赞叹的那些大作家和艺术家,感情幸福者寥寥。一个人相处的时候,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体会这个世界。

两个人相守,就势必要分绝大部分的精力在处理两个人甚至两个家庭的关系上。我们很难说寻常百姓的人间烟火和大千世界的未知变化哪个更动人、哪种体验更值得。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要不要去体会这个世界,去探知我们未知的东西,让自己更完善,而不是羡慕别人的幸福。

安妮宝贝曾经说,只有感情和金钱不独立的人才会想用结婚来改变自己。

我觉得是对的,很多人都希望用恋爱来改变自己的孤独,而真正的恋爱了,才发现不是这样,盲目的恋爱和盲目地投入一段关系只会印证我们的孤独。

如果我们现在期待爱情多多少少都是希望可以改变自己孤独的状态,所以无论和谁相爱一定都会孤独的。因为我们是怀有目的的,寄希望于爱情,希望从中有所求,就一定会失望。

而真正的爱情就是你遇到一个人,你觉得对了,就是他了,然后你们很努力地在一起,而不是你希望要一段爱情,再找一个什么人来填这个空缺。我们总是大嚷我们的爱情怎么还不来啊还不来,其实只是一种发泄与玩笑罢了。

曾经的在我二十三到二十七岁的那段时期,看到身边出双入对的同学朋友,即使单身的,不是在相亲中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

我也曾经非常迫切地想要通过相亲来快速地解决自己单身的状态,频繁地将自己置身于各种相亲的场合,却一次又一次的“铩羽”而归。

相亲的次数不少,却无外乎三种结果:你看不上对方、对方看不上你、互不反感礼貌性地进行了几次索然无味的约会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再之后,我也累了,也开始不断反思自己在相亲过程中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

直到过了二十九岁的某一天,我忽然觉得自己开始一点点接近真正的平和和成熟的心态。

我忽然意识到原来一个人29岁单身的日子也并不糟糕啊,我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外,闲暇时专心看专业书、看小说、看电影、练瑜伽,我开始尝试写作来实现心底很久以前当个“自由作家”的心愿,我生活充实到根本没有时间思考我还在单身怎么办的问题。

我忽然意识到原来没有男朋友也是一件死不了的事情啊,我开始坦然面对外人的窥私式打探,甚至可以自嘲式地打趣自己30还未嫁出去真是“惨绝人寰”。

记得某位很知名的作家在某篇文章里说过,当一个人开始能够真正面对自己的问题并且可以毫无障碍地去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你才真正放下了它。

当然,我很庆幸我自己生活在北京。在这个号称“帝都”的大城市里,还有着和我一样规模庞大且日益成为社会问题的大龄单身女性。

我身边也有不少,但与家长眼中的“老姑娘早晚会变态”的言论不同,她们非但没有变态,而且活得个个精彩,一天比一天活得像个妖孽。她们率性而为活在当下的心态也曾在我最低落时让我看到了光明。

虽然后来也有不少姑娘遇到了意中人结束了单身,但我相信,她们的幸福来自于对自我的不断追求和对生活多种可能性的勇敢尝试,对于她们来说,婚姻也并非意味着就此告别精彩整日灰头土脸,婚姻之于她们而言,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尝试,也一定会充满着未知和惊喜。

当你开始真正能够驾驭你的生活,主宰你的意识而并非被生活牵着鼻子走的时候,你人生的春天才开始来临。而之前的一切,都是在为享受春天做着准备。

扩展阅读

怎样才叫受过教育


什么样的人才具备鉴赏力和见识

一个人能够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

世界上有一些人,心里塞满历史上的日期和人物,对俄国或捷克时事极为熟识,可是他们的态度或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在社交集会里碰到这么一个人,真是再气煞人也没有的事了。

我曾碰见过这种人,觉得谈话中无论讲到什么话题,他们总有一些事实或数字可以提出来,可是他们的见解是令人气短的。

这种人有广博学问,可是缺乏见识或鉴赏力。

博学仅是塞满一些事实或见闻而已,可是鉴赏力或见识却是基于艺术的判断力。

中国人讲到学者时,普通是分为学、行、识。

对历史学家,尤其以这三点为批评标准;一部历史,也许写得极为渊博,可完全没有见识,在批判历史上人物事迹时,作者也许没有一点独出心裁的见解或深刻的理解力。

要见闻广博,要搜集事实和详情,乃是最容易的事。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有许多事实,我们要将之塞满心中,是很容易的;可是选择重要事实时所需要的见识,却是比较困难的事,因为这要看个人观点如何。

一个人必须能够寻根究底,必须具有独立判断力,必须不受任何社会学、政治学、文学、艺术或学究的胡说所威吓,才能够有鉴赏力或见识。

有独立判断的人,也是有“胆量”的人

我们成人的生活,无疑受着许多胡说和骗人的东西包围:名誉的胡说,财富的胡说,爱国的胡说,政治的胡说,宗教的胡说,以及骗人的诗人,骗人的艺术家,骗人的独裁者和骗人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会告诉我们说:

一个人儿童时代的肠胃官能活动,对后来生活上的野心、进取心和责任心,有切实关系,或者说大便秘结造成一个人的吝啬性情;有见识的人听见这种话时,只好一笑置之。

一个人做错了事,便是错了,用不着拿出伟大名誉以威压人,也用不着说他曾读过许多我们不曾读过的书,以恐吓人。

所以,见识和胆量是有密切关系的,中国人往往把识和胆连在一起;而我们知道:胆量或独立的判断,是人类中一种多么难得的美德。我们看见一切有特殊建树的思想家和著作家,在幼年时代,都有这种智能上的胆量或独立性。

这种人如果不喜欢一个诗人,便表示不喜欢,纵使那个诗人是当时最有声望的诗人;当他确实喜欢一个诗人时,他便能够说出喜欢他的理由,因为这是他内心判断的结果。

这就是我们所谓文学上的鉴赏力。如果当时盛行的绘画学派主张,使他的艺术本能感觉不快,他也会加以反对。这就是艺术上的鉴赏力。

一种流行的哲学理论或时髦观念,纵使得到一些最伟大人物的赞助,他也会表示漠然态度。

他要等到自己心悦诚服,才愿相信一个作家的话;如果一个作家能使他信服,那个作家便是对的,可是,如果那个作家不能使他信服,那么,他自己是对的,而那个作家是错的。这就是知识上的鉴赏力。

这种智能上的胆量或独立判断,无疑地需要相当孩子气的、天真的自信力,可是这个自我便是一个人唯一可以依附的东西,一个研究者一旦放弃个人判断的权利,便只好接受人生的一切胡说了。

学校教育制度用“文凭”和“分数”

代替了“判断力”或“鉴赏力”

孔子似乎觉得学而不思比思而不学更危险,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在当时一定看见过许多学而不思的学生,所以才提出这个警告;这个警告,正是现代学校里极为需要的。

大家都知道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校制度大抵是鼓励学生求学问,而忽略鉴别力,同时认为:把学识填满脑中,就是终极目的,好象大量学问,便能够造成一个有教育的人似的。

可是学校为什么不鼓励思想呢?教育制度为什么把追求学问的快乐,歪曲成堆塞学识的机械式、有量度、千篇一律的、被动的工作呢?我们为什么比较注重学问,而不注重思想呢?

我们怎么可以因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念完了若干规定的心理学、中古史、逻辑和“宗教”学分,而便称他做受过教育的人呢?学校为什么要有分数和文凭呢?分数和文凭在学生们心中为什么会代替了教育的真目的呢?

理由是很简单的。我们之所以有这个制度,就是因为我们是在教育大批人,像工厂里大量生产一样,而工厂里的一切,必须依一种死板、机械的制度而运行。

学校为保护其名誉,使其出品标准化起见,必须以文凭为证明。于是,有文凭便有分等级必要,有分等级必要,便有学校分数;为要给分数起见,学校必须有背诵、大考和小考。这造成一种完全合理的前因后果,无法可以避免。

可是学校有了机械化的大考和小考,其后果是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害的。因为这么一来,学校里所注重的是“事实”的记忆,而不是“鉴赏力”或“判断力”的发展了。我自己也曾做过教师,我知道出一些关于历史日期的问题,是比出一些含糊问题更容易的。同时,批定分数也比较容易。

我们必须放弃

“知识可以衡量”的观念

这个制度实行后,我们便会碰到一种危险,就是我们会忘掉我们已背弃了教育的真理想,或即将背弃教育的真理想;所谓教育的真理想,我已经说过,就是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

孔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句话记起来还是很有用。世间没有所谓必修科目,也没什么人人必读之书,甚至莎士比亚著作也不是必读之书。

学校制度中似乎有个愚蠢观念,以为我们可以制定一些最低限度的历史知识或地理知识,要做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便非念这些东西不可。

我们必须放弃“知识可以衡量”的观念。庄子说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的追求,终究是和探索一个新大陆一样,或如佛朗士所说“灵魂的冒险”一样。

如果一个虚怀若谷、好问、好奇、冒险的心智,始终保持着探索精神,那么知识的追求就会成为欢乐的事,而不会变成痛苦的工作。

我们必须放弃那种有量度、千篇一律、被动的填塞见闻的方法,而实现这种积极、生长的、个人的欢乐的理想,文凭和分数制度一旦取消或不被人们重视,知识的追求便可成为积极活动,因为学生至少需要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

学校现在已经替学生解答这个问题了,学生知道他读大学一年级的目的,便是要做二年级生;读二年级的目的,便是要做三年级生,心中一点疑问也没有。这一切外来计划都应该置诸不顾,因为知识追求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干。

现在的学生,是为注册主任而读书,许多好学生则是为父母、教师或未来的妻子而读书,使他们对得起出钱给他们读大学的父母,或因为他们要使一个善待他们的教师欢喜,或希望毕业后可以得到较高的薪俸以养家。

我觉得这一切的思念都是不道德的,知识追求应该成为一个人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成为一种积极的、欢乐的事情。

“可以谈心动的恋爱,但一定要嫁给心定的婚姻”


01

多年前看电影《重庆森林》,有一幕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金城武为睡去的林青霞脱去鞋子,在洗手间用自己的领带沾着水认真擦洗着她的鞋。

他口中呢喃着:“像她这么漂亮的女人,高跟鞋应该要很干净才对。”

当一个男人动了情,他的一举一动便无关利或弊,不过是情到深处的条件反射罢了。

也正是金城武的温柔让这个无论什么时候都穿着雨衣戴着太阳眼镜,一切都很小心的女人,第一次尝到安全感的滋味,所以才敢在他面前无所顾忌地睡着。

女人最爱男人的一刻,或许就是你带着沉静的柔情,为她用领带擦一只疲惫的高跟鞋;是你心甘情愿放下身份小心翼翼地照顾她。

那时你不是高谈阔论的专家、不是叱咤商场的风云人物,只是一个爱她的男人。

一个人真正爱你的时候,眼里没有欲望,只有怜惜,当他想给你的东西远远大过于索取的时候,就是爱无疑了。

02

小编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女孩有两个追求者,一个很有钱,可以买很多东西送给她;另一个没有钱但有大把时间可以陪伴她。

她问母亲,“您觉得哪个男孩是真的爱我?”

母亲说:“你不要接受有钱男孩的礼物,只要他多陪伴你;也不要接受没钱男孩的陪伴,告诉他你想要个礼物。”

女孩虽然有疑问,但还是这么做了。

有钱男孩听到‘陪伴’两个字,便不耐烦了,“我给你花不完的钱,你还不满足吗?”

没钱男孩听完便嘲讽:“女人真是虚荣,总是喜欢要礼物。”

看一个人有多喜欢你,不是看他拥有的东西是否舍得给你,而是看他是否愿意给你珍惜的部分。

我见过成功企业家推掉酒局,穿着高级西装带着妻子孩子去逛菜市场;也见过北漂青年省吃俭用,攒钱带着喜欢的姑娘去买衣服;

还见过餐厅服务生用凉水洗头,担心烧热水太慢会在约会时迟到。

给的轻而易举只是给;给的弥足珍贵才是爱。

当他送你礼物时,想的不是他有什么,而是你喜欢什么的时候,就是走心了。

03

朋友跟我讲过一段经历,她和丈夫几年前自驾到西藏,那时候两个人恋爱七年还未结婚。

朋友有些恐婚,自驾更像是一场对感情的考验。

有天水用光了,因为走错路也没有遇到商店,两个人大吵一架后谁也不理谁。

后来遇到一个骑行者,对方送给他们一瓶水,男友拧开瓶盖递给她,看她喝够后的第一句话是:“我给你慢慢倒着水,你洗把脸能舒服一些。”

她眼泪接着就出来了,转身擦泪的那刻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回去就结婚,这样的男人放过了就是罪孽!

他如果爱你,遇到任何事第一个想到的人都是你,好的想跟你分享,坏的想替你遮挡。

我们总以为男人动了情会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才算数,其实不需要。

他记得你喜欢的菜,买下你偷看了一眼价格牌的衣服,穿拖鞋下楼帮你买早餐,会跟你分享自己的生活,会想介入你的生活。

小编觉得,走心就是我走向你,而你在我心里,爱你就是爱自己。

我在看《爱你就像爱生命》的时候,觉得王小波对李银河就是一个人爱到极致的状态。

他说:只要你还在我身边,我就想对你好,别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敢问上天借个胆,不叫爱情输给钱


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叫你不要嫁穷男人的文章。

“穷男人”这个标签在我看来贴的最不公、最委屈,它不像“绿茶婊”、“直男癌”,因为你干了某些事儿,所以脸上贴条。“穷”不是主动行为,它是人生无奈的境地,哪个时代都一样,有人富就有人穷,即便各个富得流油像腊肉,腊肉还有肥有瘦。

最可笑的观点是:这年头男人只要真想赚钱总有办法,穷说明他自身有很大问题,所以万万不能嫁!

我对这种绝对的说法向来不认同。这年头,女人只要真想赚钱也不难,为什么还总想着靠男人过好日子?

我们大喊女性独立。女性独立的意义在我理解,不是逞强好胜,不是攀比,不是跟男的较真,更不是寻找比其他女人更牛逼的优越感。而是,扩大你在任何事情上的选择权,让你的心更自由。

其中包括:不受条件限制,选一个你真心喜欢的男人,避免因为物质匮乏必须放弃的痛苦和遗憾,就像曾经很流行的那句话,“我努力工作,为的就是当站在我爱的人身边,不管他富甲一方还是一无所有,我都可以张开手坦然拥抱他,他富有我不用觉得自己高攀,他贫穷我们也不至于落魄。”这都做不到,嫁人时只想着他有钱没钱,能给你花多少钱,你独立什么?这都做不到,喝那么多鸡汤,把自己弄成全副武装拼命三娘有什么意义?爱个人还得向钱低头。

我也常收到此类私信:男友穷,能不能嫁?我们感情很好,可他没房没车,我妈不同意……我觉得说这些话的姑娘最后都会分手,爱情经不起犹疑,一犹疑你就应该算了,别勉强自己,因为将来后悔的几率一定翻倍。

穷男人能不能嫁?想得到答案,我觉得不能反复分析你爱的这个男人,他的好、他的坏、他翻身的可能性……这些都不要想。

你要做的是充分的、客观的、前瞻性的分析自己——现在爱的死去活来的是自己,非他不嫁的是自己,将来享受甜果的是自己,吞咽苦果的也是自己;庆幸选对人的是自己,抱怨瞎了狗眼的还是自己——所以,问题和答案都在自己身上。

爱上穷男人,暂时得不到钱是一定的,将来能不能得到也是未知数,这考验你的眼光,更考验你们共同的运气。

人生充满赌局,小赌怡情,可爱情走到婚姻那一步,不能赌,我觉得选了一个没钱的男人,你就要抱定必输的心态,反正你得到爱了不是吗?别奢望他某天会闷声发大财,否则你们后半辈子极有可能陷入“你越来越失望他越来越委屈”的死循环。他的委屈不是没道理:你跟我的时候我就这样啊,你为什么逼我变有钱?

所以首先要问自己,如果他一辈子都没有质变,拼尽全力也只能给你稍微好点的生活但好不了太多,你能接受吗?

如果你从没想过靠男人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而是把过什么日子的决定权握在自己手上,能嫁。反之,别嫁,嫁了也没好结果。

“我能挣多少钱就过什么生活”的豪气现在又有几个姑娘有?“靠自己”三个字总是喊起来容易。但这不是问题,靠男人不丢人,我的意思是你得了解自己,我们都见过反例:拜金的误以为自己最看重爱情,缺爱的误以为自己有了钱就快乐,最后把婚姻变成一场巨大的误会,郁闷了自己,委屈了别人。

这世道,想活成范爷,天天买爱马仕,到哪儿都星光逼人,难!混个蜗居,买几支心水的口红,想吃什么买什么,偶尔出去玩一趟,不难!

我眼里没绝对的“穷”,揭不开锅吃不上饭,连自己都养不活的男人,你也不会问我该不该嫁。所谓“穷”都是比较出来的,倒不如问问自己想活得多流油。

女人要贵要精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谁不知道东西要买好的买贵的?问题是怎么实现?要么你能挣钱,要么你男人能挣钱,不然怎么办?

或者就干脆放弃这种追求,清净、淡泊、素雅、质朴、恬淡、无争、洒脱……都是选择。你觉得这些词也不错,不落俗,挺酷的,修行嘛,那能嫁。你觉得,唉,这算什么?还不就是“穷”换种说法,别嫁,嫁了也没好结果。

再来说,你挺能干,你们共同努力生活也差不到哪儿去,甚至非常好,能不能嫁穷男人呢?

还得靠自己判断,男人看你挣得多,大部分都急,还气,心理不平衡,渐渐就压抑;但也有心态健康的,以你为荣,在朋友面前毫不避讳的夸老婆能干,知道你帮他分担压力,为养家两肋插刀,同时也要求自己共同进步,在教育孩子方面多用点心,这样的也能嫁。

挣不到钱还容不下你比他强的,拒绝在其他方面多付出的,整天不干活还人五人六在外面瞎应酬的,秃着脑袋挺着大肚子吹牛逼的,以在你面前抬不起头为由出轨的,别嫁,嫁了也没好结果。

你要问这些婚前哪能看得出来?绝对能!自私、抠门、吹牛、狭隘、自负、愤世嫉俗,都是藏不住的弱点。阳光开朗厚道上进宁静致远的“穷”男人,能干如你,为什么不嫁?跟着这样的人过想要的生活是迟早的事啊!你以为只有成功的男人背后需要好女人吗?成功的女人背后也需要好男人支持啊!

我不否定嫁给钱的姑娘。清楚自己要什么,挺好。

但我发自肺腑的钦佩那些嫁给了爱情并且用心经营美好生活的女人。贵或贱、穷或富的选择题都太简单,在困顿中守住爱并创造未来的应用题才最难。(当然不排除你又嫁了人又嫁了钱,那还说什么呢?人生赢家必须是你啊!)

敢问上天借个胆,不叫爱情输给钱。

穷男友不是你想嫁,想嫁就能嫁。你要天真热忱、不卑不亢,你要在攀比中云淡风轻、浮世中恬静从容,你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愿赌服输的果敢,要有一心一意的坚守、不求不得的豁达,要有手拉手闯荡江湖的气魄、肩并肩共赴泥泞的豪情,更要有始终如一的情愿和甘心……

你要冲上去,拥抱他,对他好,鼓励他,爱他,帮他,做他生命里的明灯、暖火、蜜糖、花香,一起看日升日落,过大山大河,等老了买两张摇椅,摆在门口梧桐树下对歌,老太唱,如果痴痴的等某日终于可等到一生中最爱,谁介意你我这段情每每碰上了意外不清楚未来。老头唱,如果没有遇到你,我将会是在哪里……

如果这些你都做不到,拉倒吧,你拿什么爱穷男人?

只愿爱任性又享受任性的姑娘,离开一个穷男人时不要理直气壮说出“就是因为你穷才分手啊”这样的话。总有那么几个傻小子卑微地爱过你,总有那么几个包是一分一厘攒出的真情意。而你选择放弃,不是因为他穷,是因为你嫌他穷。

顶天立地做女人,问题和答案都在自己身上。

共勉。

外遇不是心动,而是心太软


如今的世界已经过度开放,开放到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同堂而语,随着男女接触面的扩大,他们外遇的几率也在不断地上升。很多人认为外遇时因为自己遇到了心仪的对象,自己心动了。其实不是心动,只是你自己心太软,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殊不知道,你的心太软,需要自己的配偶多坚强才能够承受得住你给其的打击。

一般有外遇的,大都是对自己的家庭或者生活不是很满意的。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愿意倾听自己的表述,那么忽然间仿佛找到了知音一样。然而当你听的越多,说明你对对方就越关注,当你关注的越多,你就忍不住会过度的替对方着想。着想的多了,你会动心,你会顺理成章成就了自己的外遇。但是却经历着家庭的烈火考验。在这个时候,不管你是什么态度,你终究还是做了那个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两败俱伤。不管是自己的配偶还是外遇的对象都会更加看不起你,因为你已经不是他们想象的你,你的美好仿佛一下子都成为了过去。如此心软,如何成就自己呢?

凡是聪明的人,都明白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的问题。如果真爱对方,要知道你已经没有了资格。因为你的世界已经没有从前那么单纯,你的爱即使再强烈,你都无法完整的给对方一个家。所以,有时候要对自己狠一点,放下自己的欲望,让爱顺着它自己的轨道走。如果你自己心太软,朝秦暮楚,不仅经营不好你的婚姻,反而会毁了对方的幸福,这样牵绊着对方,不是心动,而是心太软。心太软,有时候往往会给对方更大的伤害,就像拒绝一样,如果一开始就懂得,很多事情都已经没有发生的必要。

世界上的爱总是不会因心动而结束,反而会因为心太软而走投无路。本来两个相爱的人,还可以平平淡淡地做朋友,看着彼此的生活,分享彼此的快乐。可是因为你的心太软,过多地参与了对方的生活,扮演了自己不该扮演的角色,结果不仅影响了你的幸福,还影响到对方对幸福的判断。除非你真的是做了决定,这一生非要和对方在一起。那么请把你的婚姻处理的干干净净,不留尾巴,然后大大方方地和对方走在一起。不要让另一半因为你的外遇而抬不起头,不要让你的外遇对象因为你有婚姻而苟且生活。如果你不能做到如此强势,就不要因为自己的心太软,让两个人过的如此猥亵和狼狈不堪。

外遇不是跟风,不是心动,而是你的心太软了。因为心太软迷惑了对方,欺骗了配偶,结果你就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混蛋。与其这样,何不一开始就酷一点:转身离开,不留后患!如此朋友之交,甚好!

抓得住的才叫缘分,抓不住的都是幻觉


有个姑娘问我,她和喜欢的男生总是非常巧合地撞见,就像剧集里的擦身而过,“很频繁很频繁”,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内心的OS是:想什么呢,有时间揣摩是不是天意,赶紧留下联系方式有机会更进一步啊!

这个桥段让我想到一个朋友,某天兴冲冲跑到微信群里吼了一声:“我的两个前男友竟然在同一天结婚了!是不是缘分!”真是迷之乐天,白眼都翻到后脑勺的我,没忍住回了一句:“真巧啊,新娘刚好都不是你。”

原谅我的现实。情之为物,抓不住的都是幻觉,抓得住的才叫缘分。

很多时候,对缘分的错判,往往会遮蔽我们在爱情里的选择。

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的《爱》,文艺青年倒背如流。可我就问一句,张爱玲的缘分固然奇妙,但她经历的感情,真的是普通人想要得到且能够承受的吗?

影视作品也是“缘分”迷信的重灾区。

《甜蜜蜜》到最后,李翘和黎小军驻足街头,在电视机前收看邓丽君过世的新闻。一闪神,一转头,两人四目相对,多年的寻找和等待,终换来团圆的尾声。

但仔细想一想,一旦进入日常生活,黎小军该如何面对李翘当年随豹哥赴美的现实,又如何处理豹哥意外身死之后,在感情中投下的阴影?

《大话西游》最后一组镜头,孙悟空成全了城楼上的夕阳武士和爱人,转身踏入莽莽黄沙。《一生所爱》响起:“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

多少人泪如雨下,可触动之余,仔细想想,孙悟空真要和紫霞仙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张力是否就陡然消失了?

缘分因不可得而美妙,命运因未可知而深刻。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现实的爱情,可以始于“缘分”,却依靠“必然”延续。

缘分和星座很像,愈是相信的人,愈是会给自己施加心理暗示,以此解释所有经历。

而人与人的相遇是有概率的。时常邂逅,可能是因为同处一所学校,同在一家公司,同住一个社区,有更多的见面机会。哪怕在布达佩斯的小酒馆或者马塞马拉的草原相逢,可能也只是中国游客占领全球大背景下的细微注脚而已。

夸大“缘分”中的巧合,未必会通向爱情,说到底不过是暗自祈祷的“我希望”和私心许下的“我愿意”。

有一次我和领导去逛超市,结账时买了马夹袋,出门发现是个次品。我的第一反应是,汗,这也太背了。而领导却不由自主地说:“啊运气好好啊,这么少见的事情也碰上了。”

一个马夹袋尚且如此,关于缘分,关于爱情,自然千人千面。

有人钟情缘分,我没立场反对。有人迷信缘分,我没理由抨击。我只是效仿高晓松老师,提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缘分和爱情一样,有美好也有虚妄。将感情浪漫化、将缘分神圣化的人,常常和咒骂婚姻现实人生艰难的群体,有着极大程度的重合。实际上,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幼稚罢了。

如果爱情和人生一样,是口味不明的巧克力,缘分就像附着其上的糖霜,有时为甜蜜增色,有时为苦涩遮掩。

吃到甜味,请将喜悦收藏。品到苦辛,也别怨天尤人。最关键的是,不要一次次幻想,你得一次次亲尝。

与其迷信缘分,不如实践缘分。

劣质的陪伴,哪里配叫爱情?


谢谢你陪我看完3/4场电影

前段时间我去看电影《喜欢你》,遇见一对很特别的男女。

我经常看周末早场电影,安静人少,结束不耽误做其他事,那天9:30的早场,整个放映厅只有不到10个人,和我同排的情侣很有意思,他们坐在靠边的位置,男人座位旁边的走道上,还放着一个登机尺寸的旅行箱。

电影放到3/4,男人对女人耳语几句,贴了贴脸,拿起自己的旅行箱,尽量不干扰别人观影,离开了放映厅,女人继续安静地一个人看完。

情侣一起看爱情片都要中途离场?我有点纳闷。

散场后,我到书店买两本书喝杯果汁,正巧遇到电影院里的女孩,她站在书架旁边,手里是我的新书《在时光中盛开的女子》,作者遇见读者,总是特别感谢,我主动搭讪:谢谢支持新书啊。

她一愣,反应过来:筱懿姐,刚才你也在看电影吧?

我笑说:是啊,跟你一排,看到你同伴先走。

她也笑了:那是我老公,我们俩看电影,基本没有从头到尾看完过。

我才知道,她先生是区域销售负责人,出差比在家多,俩人都爱看电影,可是,要凑在一起看一场完整的电影却并不容易:经常好片上映,先生出差;快下线时先生回来,排片时间都很差,甚至和出发行程撞车,于是,两人约好了,哪怕看不完全场,一起看个半场,有共同话题聊,也值得。

我问她:看不完整场,你俩不遗憾?

她答:那总比什么都没看强吧?我以前挺有点所谓的完美主义,觉得如果做不到尽善尽美,还不如不做。但是,这在爱情和婚姻里根本行不通,感情到处都是遗憾,如果不做,就是零收获,只要做一点,就有一点收获。看电影是我们俩最大的共同爱好,即便有遗憾,也一直坚持尽可能地陪着对方,离场又不是散场,不过是换了种方式陪伴,刚刚他去赶飞机,起落来回都会给我信息。

她说完笑笑,脸上没有任何委屈,知足而温和。

谢谢你为我捡了一地鸡毛

今年4月我去摩洛哥旅行,摩洛哥是个特别“难去”的国家,东亚地区无论中国、日本、韩国都没有直达航班,只能在西亚或者欧洲转机,全部飞行时间超过20个小时,在20XX年6月对中国开放免签之前,办签证很困难,所以,那里的中国人非常少。

即便很少的中国人,我依然听说了一个印象深刻的爱情故事。

那天,大家跟着导游在马拉喀什巴伊亚皇宫附近走街串巷逛菜场,摩洛哥人爱吃鸡肉,却从不吃鸡头、鸡脚、内脏,他们用这些喂猫。

导游指着猫笑说:摩洛哥的中国导游大都知道薛姐的故事,她10年前从国内嫁过来,老公是摩洛哥人,原本去中国学汉语却带回来一个老婆,东西方审美观差异很大,薛姐在中国人眼里不算独特,但在摩洛哥老公眼里,爱情加上审美,她就是超级美女,宝贝得不得了。

薛姐不习惯摩洛哥饮食,老想吃国内的炒鸡杂,她老公都没见过鸡杂长什么样,就到菜市去问,其他摩洛哥人也不知道,于是给他包了一堆鸡毛、内脏带回家,献宝一样送给薛姐,还说是个惊喜。

停顿一下,导游接着说:每次来了新导游,薛姐都要又感动又得意地秀这个恩爱,我们都感慨,在国内送花送首饰都搞不定的爱情,在摩洛哥送一包鸡毛就过关了。

我们也笑起来,团里有人说:哪里是鸡毛搞定的薛姐,那是爱情的诚意感动了人家。大多数女人要礼物要陪伴都是要一份关心,你心意到了,女人不会太强求,最可恨的是“劣质陪伴”,人在却心不在焉,陪太太女朋友像打卡签到,只求“我来了”,却边来边开小差,谁会领情这样的陪伴呢?

导游很配合地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

我没见过薛姐,但能想象她秀恩爱时的小幸福。

即便先离场,也坚持不散场

什么是爱情中高质量的陪伴?

不是24小时连体婴儿一样黏在一起,你看你的手机,我打我的游戏,而是,即便你只有10分钟的空闲,却认认真真给我打了电话,听清我说的每一个字;

不是强求你陪我逛你不喜欢的街,边逛边走神,表情茫然地刷卡买单,而是,用心地一起看完哪怕3/4场我们都喜欢的电影;

不是在一起无话可说,分开总要靠微信联系,发一堆表情符号示爱,而是,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分开后各自安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和空间。

那些爱情中高质量的陪伴,并不靠时长取胜,它是诚意的质感。

如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爱情也有五个层次需要:

第一层,生理需求,彼此陪伴,生理慰藉;

第二层,安全需求,彼此诚意,心理自信;

第三层,社交需求,彼此骄傲,愿意“秀恩爱”;

第四层,尊重需求,彼此鼓励,三观一致;

第五层,自我实现需求,彼此成就,1+12.

那位只看到3/4场电影的读者后来告诉我:

生活中有多少亲人、爱人和友人能够陪我们走完全场?再相爱的人也不可能同时离去,能生死契阔白头偕老,是幸福;有生之年用心陪伴,是另外一种幸福,不强求“完整”和“完美”,愿意接受有遗憾的幸福,愿意付出力所能及的陪伴,也是别样的圆满,和能做多少是多少的尽力。

你看,他即便先离场,也坚持不散场,这份诚意,我感受到了。

她说这话时,眉梢传情,眼角含笑。

优质的陪伴并不仅靠时间;劣质的陪伴,又哪里配得上爱情。

有一种病叫爱情


有一种病叫爱情

本文选自《孤独的敏感者》

人间的爱恋本是一种心理疾病,因现代文明的婚姻制度而生。

在现代的一夫一妻制里,夫妻变得人模人样,彬彬有礼。丈夫上班,妻子通常说着心疼的话:“亲爱的,你可早点回来啊!”丈夫下班回来首先与妻子打招呼:“亲爱的,我回来了!”然后礼貌性地交谈、上床。遇到节假日,丈夫通常显得非常高兴地陪妻子逛街、购物,跟在妻子后面大包小包地边走边夸妻子有眼力,东西买得好。大家礼节性地生活,礼节性地做爱。实在不行,向对方道个歉:“亲爱的,今天太累了,下次吧。”于是,关灯睡觉。其实,谁也没睡着,大家彼此平等地各想各的心事。在邻人朋友眼里,双方很幸福,一对模范夫妻相,而在各自的心里却是冷漠的猜疑——女的担心对方花心,男的害怕女的有外遇。这大概是现代一夫一妻制婚姻的一个写真。

在现代婚姻制度下,有一个神话叫“婚姻以爱情为基础”。也许一对男女结合的前提应是彼此的喜欢,然而,谁敢保证婚姻存续的基础就是“爱情”?也许事实恰恰相反:人类为了羁勒爱情才发明了婚姻制度。有一点是清楚的,人类婚姻制度的起源并不来自爱情,而是来自宗教和社会的自然性。前者以西方为代表,后者以中国为典型。

圣经《旧约·创世纪》说:“耶和华神就将从亚当身上所取的这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亚当面前来。”夏娃于是成了亚当的妻子,这是人类的第一对夫妻。在西方宗教的语境下,被指称男性的“我们”只是整体性的“一半”,而另一半存在于世界的某处;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意义就是寻找这另一半成为一个合体。基督教会一直存在这样一种看法:性是一种不干净、罪恶的东西,但为了生育,性爱又不得不有,所以婚姻成了把性爱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效制度。基督教徒圣保罗认为,婚姻的存在本来不是为了生儿育女,而是为了防止奸淫的罪恶。在他看来,只有当性行为是为了纯洁性关系时才具有正当性。这是婚姻的一个宗教来源。

在中国,婚姻被看成一种“自然”。《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构精的男女即是夫妻。“妻”在《说文解字》被释为:“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中又从又。”《白虎通·嫁娶篇》则说:“妻者,齐也,与夫齐体。”婚姻大体上被看作男女两性的自然结合。在中国的婚姻制度里,与男女相联系的两个重要的词是“娶”和“嫁”。

《说文解字》把“娶”解释为:“娶妇也,从女,取声。”“取”和“娶”在古代是同一个字。而“取”字,从又从耳。又,甲骨文像手之形,《说文解字》:“又,手也。”从又之字,多与手有关。“取”即用手去提耳朵,本义是“捕取”,娶女子为妻即“取妇”,很明显有掠夺女子的意思,可能与“抢婚”有关。

“嫁”,从女从家。“嫁”与“家”是同源字,许慎将“嫁”解释为“女适人”,《白虎通》解释为:“嫁者,家也,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家。”“适”就是出嫁的意思,女子作为“出适人”是成“家”的前提。“婚”则指的是嫁娶的时间,意为“昏”字。“男以昏时迎女”,及“娶妻之礼,以昏为期”。昏时,大约等于晚上六七点。《尔雅释诂》云:“日入后二刻半为昏,昏来则明。”黄昏来临,阳气退而阴气升,是阴阳交合之佳时。当然,此时也适合男女洞房花烛之事。由此而知,婚姻与感情无关。

其实,婚姻的价值既不是为了巩固爱情,也不是为了生育,而是另有两义。一是对“性”的纯洁性所做的制度安排。西方最为典型。在基督教里,婚姻就是男女本源意义上的永久结合,以双方的忠诚为保证。忠诚是一夫一妻制的伦理基础;忠诚意味着:在婚姻里,男女双方只能与对方交合,与婚外任何人的性行为都是严厉禁止的,因为这是对忠诚的背信。忠诚也扩展为婚前性行为的禁止,这是因忠诚而生发的“贞操”概念。同样,西方严格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也禁止离婚或再婚。离婚是违于上帝的意旨,是完整性的解体,同时也是对忠诚之德的失约。新娘与新郎手上的那颗钻石戒指就是忠诚的担保,犹如孙行者头上的金箍,只能戴不能摘。

二是对“抚养”的保证。婚姻不是为了性爱,而是为了限制性爱;婚姻也不是为了生育,那只是性爱的结果。很显然,要求得这样的结果并非需要婚姻,不结婚照常生孩子——看看那些“非婚生子女”就知道,剩下的可能就是为了“抚养”这一项了。人类虽说是动物的一部分,但与其他动物比起来,人类“抚养”的任务更为繁重。首先是女性的怀孕期就比其他母性动物的时间长——九个月的时间里,怀孕的妇女身上仿佛绑了一块十斤重的石头,行动起来甚是不便,稍微疏忽就会导致流产,所以需要人的照看;这是次要的,要紧的是,母亲一旦分娩,新生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需要十七八年的时间,这在动物界实属例外。我们知道,人生下来器官都发育不全,既无牙齿,也不能坐立,要学会走路都需一到两年的工夫。若人孤立地被投放到动物界,别说文明了,存活都是个问题。而其他动物为了生存,一生下来拖着脐带就能站立,不一会就能奔跑。这是进化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在本质上都是“早产儿”。

这之后就是喂养、教育,然而,如此长的时间和如此繁重的任务,人类社会没有一个抚养的制度肯定不行。问题是,哪种“抚养”更为合情合理?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曾设想孩子生下来就交给国家(城邦)抚养。这听起来不错,但其实很糟糕,因为它忽略了人的动物性——亲缘性:它无法保证那些饱受想念之苦的父母不会在半夜里把看管人杀掉偷回自己的孩子。

这样说来,最为划算的抚养制度就是把抚养的任务交给孩子的父母,而且,当父母年老体弱之后,那些被抚养长大成人的孩子也得对父母尽到义务。无论是基于血缘亲情,还是基于社会性的制度——这就是婚姻制度的“反哺”功能。从本源意义上说,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就是人工繁殖学。

“抚养”与禁止婚外的性行为有着内在关联。因为,就动物性而言,人一般不愿抚养别人的孩子,无论出于妒忌还是尊严都是如此。当一个充当丈夫的男人知道生活在自己家里的孩子是妻子背地里与别的男人所生时,我们不难想象他的反应。这也是为什么男人通常不喜欢头上的帽子是绿色的原因。对妻子而言,也是一样。当然,妻子可能迫于某种压力而屈就抚养不是自己所生的孩子,但也不影响这个判断。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夫妻除了抚养孩子之外,并不是无事可做。事实是,自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建立以来,有两个因素一直与之相伴随--离婚和外遇。婚姻无法根绝人类潜藏的“外遇”倾向,这着实令宗教和社会制度沮丧。或者说,爱情在本源上就是基于一夫一妻制所生的一种心理疾病。

婚外的性爱有两个来源:一是娼妓,二是外遇;两者都与爱情有关。

当爱情被无休止地诗意表达之后,最好的方式是把“爱情”交给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

在精神分析学里,爱情就是“力比多”(libido)。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与性欲有关,而性欲后面隐匿着一种叫“力比多”的东西,它是一种潜能,驱使人追求快乐,释放本能。力比多是性欲的原始动力,助推着人类的一切行为,决定着人一生的主要活动。

另一位精神分析学家茨威格在《精神疗法》一书中对力比多也作了精神分析:“人不想要永恒,尤其是灵魂并不渴求精神生活:它只是受欲望驱使盲目地渴望着。普遍的渴求是所有心理生活的第一下呼吸。就像身体渴求食物,灵魂也渴求欲望。力比多,这一原始的欲求,灵魂无法抑制的饥饿使它迎向世界。”这一观点也外现于他的许多小说中。如,中篇小说《雷泼莱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篇中的主人公具有类似性:原始混沌中的力比多像火山底下的岩浆一样积蓄、涌动,而不自知;若遇到合适的契机就会在瞬间苏醒,随即一发而不可收,做出有悖伦常之事。对于这种力量,再苛刻的制度也无能为力。

在生物学和心理学上,爱情与荷尔蒙有关。爱情就是痴情(infatuation),即是对所爱的人的一种上瘾式的渴望与臆想。说它是上瘾的,是因为这种臆想会产生快乐,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由爱情到性爱,正是由于荷尔蒙的作用。性爱时,人体内的睾丸酮和肾上腺素使各组织运转加快,快感产生,而人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和化学变化也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据说,恋爱时人体内的睾丸酮含量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男性血液中的睾丸酮含量要比女性多。一旦坠入了爱河以后,男性的睾丸酮含量骤减而女性的则明显增加,男性在一定程度上女性化,而女性则男性化。这时的男人表现得友好并善解人意,而女人则容易冲动。这样,男女之间的差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爱恋会使人们变得互相类似。

可惜的是,这种激烈的爱往往是不长久的。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就会回到它们平常的水平。“热恋”随之也就转化为一种叫做亲情的感情。这是一种让人感到温暖、安全、舒适的感觉。它与“热恋”不同,可延续很长时间,一旦失去,人也会感到痛苦和失落。从热恋到亲情的转变为离异和偷情提供了前提。

为了弥补失去的爱恋激情,丈夫开始背着妻子到妓女身上寻找快乐;妻子也在丈夫的猜疑中觊觎别的男人。离异、偷情也会随之发生。“离婚”对现代人来讲,往往被说成是寻找新的爱情。是的,每一次新的婚姻也许都是以新的恋情开始,而每一段恋情也都有自己的周期,“离异”会陷于没完没了的“寻找爱恋”的迷狂症。离婚也意味再婚,重新组成家庭,而每一次家庭的重组都需要成本;子女的抚养费则是一笔可观的代价,并不是所有的红男绿女都能承担得起的。于是,偷情成了一种成本较低的选择。偷情普遍存在于婚姻之中。一方面,夫妻双方都存有拈花惹草的不忠的需求和心理;另一方面,对配偶的这种不忠诚的行为,又存在着极大的忌妒心理。这就出现了两种情形的并置现象:一面是制度性的婚姻,另一面是无法抑制的爱恋所产生的偷情。这可能是一夫一妻制的真实样态。虽然宗教和制度极力压制婚外的性行为,但这也变相承认了偷情的存在。

西方的基督教把婚外的恋情称为“禁果”,试图用“忏悔式”的伦理教化维持一夫一妻制的纯洁性。然而,无论怎样忏悔,婚外的情人一直与婚姻的夫妻对峙。东方的佛教将“贪欲”列为六大根本烦恼的第一位。在所有的贪欲之中,男女之欲被看作最坚固难舍,因此被称为“生死根本”。佛教对情欲的态度是严厉的,《楞严经》就提出“纯想即升”、“纯情即堕”的说法,认为贪恋情欲的人会堕落为畜牲或下地狱。淫戒是比丘第一戒,要想即身成佛,必须突破情爱关口。而事实上,多数俗子并不想成佛,宁愿为爱受苦。佛家知道这一点,却无多少心法,就只好指望“无相”的修身禅定了。所谓的禅定,无非就是“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的心法而已,对凡凡俗子并不管用。

偷情也许是婚姻催生的罪恶,婚姻本身或许就是爱情的真正罪人。

谁有罪?

以上这篇短文的草草数语,多半来自对法国影片《有罪》的感悟。若因此而冒犯了婚姻至上主义诸君朋友,还请宽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