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自虐式爱恋

情感自虐说说

发表时间:2021-03-31

自虐式爱恋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有一些情感句子总是能够写到我们的心里去,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句子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虐式爱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她最近爱上一个男人,男人是跟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各种好各种闪亮。但如此星星般的男人,大多已经是别人的了。

因为业务,他们见面的次数频繁起来。一起出入的场合也很杂,娱乐休闲处,公司现场或办公室。常是他开车来接她,再开车送她回去。来来往往间,她暗生别样情愫。

只是她不确定男人的想法,于是开始留心他跟自己在一起的蛛丝马迹。对她笑时的目光,照顾她时的细致,跟她说话时的轻柔,下车时为她打开车门时的体贴。思来想去,似乎觉得他也是有意的。

可是他的立场一定不能先说出喜欢,自己的立场也一样不适宜说出喜欢。这样一想,她便觉得万分痛苦,一份不可能的感情在萌生,而且在她看来,是那么真切。于是再见他时,她的眼神不一样了,语气不一样了。甚至觉得他看自己的目光里,也多了几份幽怨。

开始自己写日记,句句含情,字字带泪。仿佛那人是跟自己是受了莫大冤屈而被现实分开,不能相爱,只能相望,默默把泪垂。如此一来,她变得万般忧郁了,情绪也起伏不定,工作时常走神。看电视电影时,也不再看喜剧恐怖类,而是挑了悲情剧来,只看得一把泪一把涕,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夜里睡不着,起来喝酒抽烟,然后看着窗外天光发白,顶着疲倦去上班。有朋友问起,则是未语泪先流,言说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而那人也是在两难间受着折磨。

后来的某天,心心念念那个人邀她周末一起吃饭。她十分欣喜,觉得要不就勇敢踏出一步,爱就爱了,哪管结果如何。只要是爱,哪怕飞蛾扑火,哪管粉身碎骨。

打扮妥当前去,发现他的妻儿也在。原来他常在妻面前提到跟她共事,一起出入,怕妻误会,特叫了她前来介绍家人一起认识,然后成为自然的朋友和共事人。她的心此刻才觉得是真虐,从前种种想像,在此一一坍塌。

不久后,她又在公司间的联谊会上见到他。他对待所有女同事,都周到细心,眼神温暖,笑容明亮。原来,不过是她自作多情一场。

有时候,你为一个不可能的人或一段不现实的恋情忧伤至极,误以为对方也跟你一样魂不守舍无可奈何,所以觉得那忧伤也很美丽。便一边拼命往那情结里钻一边拼命喊痛喊救命。事实是那边人家云淡风轻毫无邪念,于是你的伤春悲秋就变成了一个笑话。而那些你以为彼此都在受内心想爱不能爱的煎熬,则只是你一个人的自虐式爱恋。

小编推荐

“开放式婚姻”还是“封闭式离婚”?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放式婚姻”还是“封闭式离婚”?,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和一间杂志编辑见面,谈完临行的时候,她送给了我一本他们最新的杂志。这一期的主题是:开放式婚姻。请了很多业界名人写自己的观点。

我接过杂志,顿了一下,心说:“WHAT?”

我听过开放式厨房,开放式伤口,还第一次听说,开放式婚姻。看样子,我又out了,岁月就是一把杀猪刀,刀刀见血,片下来都是白花花的肥肉。

她给我介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有争议的话题,我们没有想到,收到了非常非常多的评论,信息量巨大……”。

我假装沉着的想到了刚刚讨论的另一个内容点,把话题转了回去。

我抱着杂志回家,回家的路上在看了一眼封面上的节选段落,一下子恍然大悟。

所谓开放式婚姻,就是说双方在保持婚姻状态下,不需要彼此忠诚,爱跟谁跟谁,爱怎么玩怎么玩,倦了,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回家。

大多数开放式婚姻的拥护者们认为:

开放式婚姻是拯救有更多选择,需要更好的精神契合度的社会精英阶层的婚姻灵药,挑衅的是三千年的婚姻制度。

所谓开放式婚姻,当属西蒙波娃和萨特。

波娃在21岁和萨特相爱,从此分分合合,一直到死后合墓在巴黎,这样的爱情,可谓前无古人。

可事实上,西蒙波娃和萨特之间根本没有过婚姻。让波娃成名的处女作《不速之客》,就是写了闯入他们之间一个女子和萨特的爱情。

西蒙波娃其实对于萨特的不确定性,非常痛苦而怀疑的态度,在她的一生的感情纠结过程中,她后来和那个美国人在一起,也是处于因为萨特的不确认,从行动上,实属被动。

所谓的开放式婚姻,法国还有有名的情侣。歌神赛日·甘斯布(SergeGainsbourg)和爱马仕设计铂金包的那个简·伯金(JaneBirkin)。

当整个西方的女神碧姬·芭铎(BrigitteBardot)选择她回到她亿万富翁的丈夫身边,才华横溢的Gainsbourg并没有痛苦很久,遇到了22岁的简·伯金,这段感情持续了7年。

简·伯金带着孩子离开了Gainsbourg,但是终始一生他们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可是他们有孩子,但是也没有结婚。

现代婚姻最大的焦虑就是,爱情无法支持整个婚姻的行程,激情退去,被出轨是一种万箭钻心的疼痛。

可问题是,上帝造人的时候,就把人类的爱情设定有排他性。我们这辈子,在很多不同的时间里面可以爱上不同的人。可是在同一分钟,同一时段,同时面对两个以上的爱人,我心中自清,谁重谁轻。

开放式婚姻,开放的不是爱情,而是一道欲望之门。开放式婚姻挑战的不是婚姻制度,而是自己的人性。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是对方的唯一,对方是自己的之一,如果能够说服自己,原来自己也不过是一个之一不是唯一?

我记起来,在很久之前,暑假的时候,我妈去外地出差带着我。他们的客户是个风韵的女人,见了我们很热情,说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大,请我去她家和她女儿玩。

她们很有钱,那时候就已经开豪车,住别墅。我到的时候,客厅里有个男人大咧咧的在沙发上看电视。我说:“叔叔好。”有点诧异,爸爸看起来真年轻。

女孩子突兀而生硬地说:“他不是我爸爸,他只是,”她想了想,“我家的司机。”

她妈妈让她带我去楼上玩儿。她把我带到顶楼的书房。书房很大,四壁全是书。看她没有理我的意思,我自己在书架上翻,翻着翻着,突然有本书里掉出来张照片。

一张全家福,一个发福的中年男人抱着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旁边还有一个长发窈窕的女人,被画黑了脸。她看到我发现了照片,一把夺了过去,气凶凶背过了脸。

我连声说对不起,她不理我。我自己看书,一直看到中午,大人们来喊我们吃饭。她妈妈非常盛情的邀请我继续留在他们家玩,可是在诡异的气氛里面,如坐针毡的感觉太可怕,我坚决要求跟我妈回酒店。

走在回去的路上,我问我妈,“她父母离婚了,是吗?”九十年代是传统和冲击混乱的年代,有很多人离婚,没有什么好奇怪。我妈说:“他们没有离婚,只是不在一起生活。”

我很奇怪:“不住在一起了,为什么不离婚?”

那时候,我认为婚姻就是,晚上全家一起吃饭。虽然作为孩子的我,总是个端碗拿馒头,收拾桌子的“倒霉蛋”。

很显然这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我妈有点局促地结束话语:“为了孩子,他们不可以离婚。”

我们就此打住了话题,没有在深入下去。可是让我一直印刻在脑子里面。

为了孩子不要离婚,事实上,看到了他们女儿对于整个世界都刺猬一样古怪的样子,难到还不明白,让孩子活在这种暧昧不清的生活气氛中,伤害大于保护么?他们怎么能说不离婚是为了孩子?

就算当时没有成年,我也想的明白,为了孩子,只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让他们的不离婚的根本原因,是钱,是财产,是名利,是自己填不满的贪欲。

我回到家,孩子们都已经睡了,卢先生在沙发上吃着干果,看他的美国老片子。

卢先生的心情,可以从他选择的电影来体现。心情好,他会看个新片子,满心愉悦,心情不好,他越会选择,看了无数遍的老片。

因为一切都是熟悉不变的模式,连英文对白他都可以毫无错误的复述下来。男人越老越固执,他把自己埋藏在已经定格的往昔里,让自己精密的大脑可以有一段空白的凝固。

这是我用很久才终于明白过来的道理,之前他看老片子的时候,我会觉得烦,觉得这个人怎么如此不求上进的浪费时间。

我走到沙发上,在他旁边坐下来。黑影里他没有表情,伸手把我如抱枕一样的揽在怀中。这个动作是熟悉极了的,顺畅的没有任何停顿,都没有耽误他顺手往嘴巴里面放了一颗巴旦木。

我们一起看一会儿电影,我问他:“如果让你选,你会不会选择开放式婚姻?”

他的第一表情和我一样诧异:“开放式婚姻?开放什么?”他猝然明白了含义,然后问:“这比起离婚来有什么好处呢?”

还是那同样的问题是为了钱,为了财,为了名,还是自己的贪欲?

卢中瀚想了想说:“作为成年人,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情到陌路,走到山穷水尽的悬崖边,我们是被世俗缠身的懦夫,没有资格跳下去,那我选择:封闭式离婚。”

他所谓的“封闭式离婚”,就是双方达成协议内部离婚,但是不办离婚手续,对外还保持婚姻状态。

我嗤之以鼻:“这和“开放式婚姻”有区别吗?”

“当然,这是本质的区别。”

这就好像两个人,一个从巴黎一个从北京一起出发,在中间的格鲁吉亚碰头,看样子每个人只走了半程的旅行,但是你看到是不同的风景。

开放式婚姻,带来的是一个没落的婚姻,这个婚姻是一个失败。

封闭式离婚,带来的却是一个明确的离婚,这个离婚却是个成功。

三千年,我们现在还没有活到改变婚姻的年代。我们已经老了,我们已经被定型了,我们心中渴望的婚姻就是,一起吃一起爱,彼此唯一,永不分离。

再大的双人床里也睡不进三到四个人,与其暧昧的模糊,不如冷却的截断。

爱,我们就在一起。

不爱,我们就分开。

这世界上本来没有面面俱到,里子面子都沾光的事情。欲望永远都是把我们坠入地狱的魔鬼,所以在所有的宗教中,欲望都被定成原罪。

没有责任,没有义务,没有后果,没有畏惧,无所顾忌,肆无忌惮的结果,也就没有愉悦,没有甜蜜,没有幸福。

所谓的开放式婚姻,不过人家城会玩儿一个把戏。

玩来玩去,玩坏的,反正不是自己。

再见了,扶贫式结婚!


最近微博有个词火了,叫“扶贫式结婚”。

起因是一个女孩跟男友谈婚论嫁,商量和男友一起买套房,男友却一声不吭偷偷把房买了。

男友妈妈对女孩说:“我们家虽然不富裕,但结婚还是要给儿子凑个首付出来的。你们工资又不高,将来还得养孩子,你嫁过来,我们绝对不能让你受苦,贷款将来我们来还。”

女孩一听,觉得男友一家真是通情达理。

但她还是有点不放心,私底下咨询了一下律师,律师问:“这套房是以谁的名义买的?”

“我男朋友。”

“装修和家电谁出呢?”

“我打算和男朋友凑8万块简单装修下。”

律师连连摇头:“姑娘,你这是要去扶贫啊。”

房子是男友婚前买的,走爸妈的账户还贷,严格来说,这套房子跟女孩没有半毛钱关系。

女孩却要为这套房子花钱装修,而装修的费用,毫无收回的可能性。

这不是扶贫是什么?

女孩听了律师的建议,回头找男友商量,趁着购房合同还没备案,房贷也还没下来,他们家愿意出一半首付,加上自己的名字。

没想到,男友死活不同意,并认为女孩斤斤计较,还没结婚就想着分家产。

最终,两家人不欢而散,婚约也取消了。

结婚之前,不好好研究下最新版《婚姻法》,真的会吃亏。

去年8月,一个女孩准备和恋爱5年的男友结婚。男友在杭州买了一套婚房,这让女孩特别感动。

于是她拿出自己上班多年的所有积蓄,忙前忙后地跑装修,满脑子都是未来温馨小家的样子。

没想到,临近婚礼,男友突然劈腿、悔婚,嫌弃女孩没有本地户口。

女孩心灰意冷,准备回到父母身边,便把装修和家电的发票整理了一下,列出一个25万的账单,希望男友归还。

男友直接耍无赖:“我现在手里没钱,这样,家里你买的家具、家电,还有你装修的东西,你抽时间找人来拉走吧。”

谁都知道,装修,这种东西是不可能拉走的,拉走了也没什么用。

当时看了这个帖子,尤其看到装修清单里还有“儿童衣柜”,很多网友难过的哭了:“为什么一个人在规划了未来,另一个人却在琢磨着分手?”

也有网友表示:“如果我是这个女孩,宁愿多花一点钱,也要雇人去把装修砸烂,坚决不让狗男女住在我装修的房子里!”

可就算女孩把装修砸烂,她的损失都已经无法追回。

她只能当自己花了25万,给前男友的婚事做了一场扶贫。

有人说,最新版《婚姻法》不保护女人。

不,并不是这样。

最新版《婚姻法》,保护的不是性别,而是个人财产。无论男女,必须有足够的财产意识。

比如同样是关于买房,另一个女孩的做法就很干脆。

男友婚前贷款买房,写自己名字,然后向女孩喊话:“房子我们家已经买了,家底已掏空,你就负责装修吧。”

他知道女孩手里攒了10万,打算不出彩礼,让女孩拿10万来装修。

女孩不急不恼,趁着还没结婚,找爸妈借钱,也去买了一套小的二手房。

男友一家三口脸色铁青,可也说不出什么:你能买房,人家也能买,谁也管不着。

他们又勉强等了两个月,迟迟等不到女孩拿钱装修,只好主动分手。

女孩完美地避免了一次“扶贫式结婚”。

所谓扶贫式婚姻,就是一个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然后要求你感恩戴德,无条件回馈。

而一旦你们的感情破裂,你会发现,其实你什么都没得到,而且什么都没有剩下。

精准扶贫式婚姻长什么样?

那绝不是男方穷到没房没车的那种。

而是一个男人,婚前贷款买房,甚至借首付买房,房产证上只写自己的名字。

然后娶个老婆,让老婆出钱装修,婚后一起还债。

再鸡贼一点的,每月打钱给爸妈,走爸妈的账户还贷款,用老婆工资维持家用。

老婆生了孩子,让老婆辞职在家带孩子,做家务,骂老婆没钱没房没工资,全靠自己一人养活。

老婆不堪忍受,要离婚,却发现:装修要不回,房子带不走,孩子已经生了。

绝对精准扶贫到家!

更可悲的是,这样的女孩,还可能被骂做“拜金”“寄生虫”。

男人会理直气壮告诉她:“我爷爷娶我奶奶用了一斗米,我爸爸娶我妈妈用了半头牛,而我为了娶你,用了我父母半条命。”

实际上,女孩什么好处也没得到,纯属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白白付出家务劳动和生育成本。

一朝结婚,资产清零。

情场如战场。

一个女人,如果连自己的财产都保护不了,就好像到战场去上,却手无寸铁,丢盔弃甲。

那注定是一场悲剧。

而且,就算你不在乎财产,就算你愿意为了一个人付出一切,那你也要明白——

好的感情,都需要“投名状”。

付出越多一方,越会爱另一方爱到无法自拔。

你知道那个花25万装修的女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吗?

她哭了三天三夜,因为舍不得男友,哭着去求男友的父母。

她付出的太多,自然不会甘心。

而那个曾经口口声声说要娶她的男人,不回消息,也不接电话。

反正他又没什么损失。

你看,只会用扶贫来表忠心,不懂得守护自己财产的女人,最终连感情也守不住。

-END-

90后现状:自卑式单身!


朋友阿梦说她最近被一个男生追,男生各方面都特别优秀,让她有点犹豫。

“他那么厉害,到底看上我什么了呢?”

我挺吃惊的,阿梦是专业的舞蹈演员,经常上电视那种,而且单就长相来说,阿梦可以说赢了百分之八十的女生,平时大大咧咧的一个人,怎么突然这么自卑。

“你自身条件不差,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想太多!”

“不,你不知道,我跟他之间差太多了,他长的好,能力也强,而且家里还超有钱,送的那些礼物,我根本还不起。”

聊了两个小时,不管说什么,她都能找到理由贬低自己。

最后以她一句“好烦啊,今晚又要失眠了。”告终。

谈恋爱的时候,

真的很容易诱发出深藏内心的自卑情绪。

没办法坦然地去爱或者被爱,以至于阻挡了追求幸福的脚步。

自卑是利刃,杀感情于无形

明明很优秀,到了喜欢的人面前,却始终是一副卑微到尘埃的姿态。

大学时有个学长,他是学生会干部,拿各种奖学金,长相虽然不是男神级但绝对不丑,女朋友也是同系的学霸。

两个人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旗鼓相当,所有人都很看好。

这段恋情的开始,还是女生先追的他,学长其实也有意,只是没开口。

没想到只谈了短短两个月,女生就提出了分手。

原因就是学长太自卑,即使是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能成为他心情低落的诱因。

比如,一起逛街时,女生随口夸了一下路上遇见的高个儿帅哥,他就觉得是不是嫌弃自己,因为他身高只有170。

女生说什么、做什么,都要先在心里思虑一番。

隐藏的自卑心结作祟,让两个人都很累。

因为自卑,不敢踏出感情第一步

李荣浩有一首《年少有为》,歌词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贵,那些美梦没给你,我一生有愧”。

可你总不能没有努力就向生活妥协吧。

20岁刚出头的男生没什么经济实力,单身的时候不觉得什么,没钱餐餐吃泡面也照样能过。

但是,当他爱上一个女生后,就会深深地感受到贫穷带来的自卑。

连接近也缺乏底气,更别说追求爱情。

一想到目前乃至未来可见的几年时间内,不能带给女生更好的物质条件,

就摆出一副为了对方好、不想耽误她的样子,假装洒脱地祝福她找到更适合的那个人。

因为自卑,就不给对方机会,也让自己与幸福擦肩而过?

只不过是感动了自己。

“难道是为了安置未来才爱你,谁要计算过安享晚福便在一起。“

你呀,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孩陪你吃苦的决心。

若是真的爱对方,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而不是轻言放弃。

总觉得自己很差劲,配不上对方

有些女孩真让人心疼,看上去高冷冷漠难以接近。

其实是缺乏安全感又过分自卑。遇事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但又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太好,生怕亏欠对方太多。还不了。

如果遇上一个非常好的人,

上一秒会想,天啦。跟他在一起一定很幸福!

下一秒,我怎么配得上这么好的他。

如果对方各方面相对来说比你更优秀,你就会下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在他面前出丑。

在这种强大的内心不安的心理作用推动下,相处过程中,只会更加否定自己的价值。

所做的任何努力更多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

然而,越是想得到他的认可,就越是会失去自我。

其实,爱情无关配不配,只有愿不愿意。

停止讨好,自信自律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觉得自己怎么都不好。却又不甘心不能和他好。

就算在一起了,只要恋爱关系出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就是反省自己,即使是对方的过错,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有魅力。

你知道吗?你在爱情里的自轻自贱,忍让付出,在他眼中,只不过是毫无尊严的跪舔,不会被珍惜。

把对方的形象一再美化,却放大自己的不足,荒唐!

稍微对你好一点,除了满满的幸福感,更多的是觉得不安,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他的关心,因而加倍努力地讨好对方。

被这样忐忑的负面情绪笼罩,又怎么能全身心地去享受本该甜蜜的爱情呢?

你或许不完美,不优秀,但是对方既然选择跟你在一起,自然有你的魅力。

温馨提醒:不要让自卑像个无底洞一样将自己吞没,记住,你不完美的样子也依旧值得被人爱。

-END-

90后,“自杀式单身”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自杀式单身”,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在热搜上学到个新词“自杀式单身”。

形容非常想要谈恋爱,却从不主动出去扩展社交范围,一边做着死宅,一边幻想着天上掉男朋友,或者国家统一分配的人。

但我又非常理解这种人, 就像那句话说的:“听过许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自杀式单身的人便是 “虽然明白想谈恋爱,必须先走出去”,可就是迈不出。

选择“自杀式单身”的人,都是对爱情太过清醒的人。

因此即便他们渴望一段完美的爱情,但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和外面的男人,并没有她们想象的那么完美。

所以宁愿单身,不愿屈就。

“他说喜欢我,结果同时和一群人表白。”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见个段子。

说有个女生长得一般,一直很向往爱情,终于在某个情人节,收到一条告白短信。虽然对象也不是那么符合她的要求,但至少是个人选。于是两个人就谈了,因为实在没什么感情基础,俩人还总吵架,女生就想分手。

女生提出分手时,男生挣扎了半天,跟女生说:“其实我也没那么喜欢你,不过是我群发告白短信那天,只有你回复了而已。”

虽然是段子,但这样的情况其实挺常见的。

经常有姑娘跟我说,发现自己不过是暧昧对象广撒网的一尾鱼。对方一边在自己面前演出忠贞不渝的样子,一边又跟别人谈情说爱。

在这个恋爱速食的时代,确实有许多人的感情太过急功近利。

三天喜欢七天爱,实在不行就拜拜。

但这对这些想要认真谈恋爱的姑娘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她们受过的伤多了,也就不再相信爱情了。

虽然仍憧憬完美爱情,但绝不相信外面男人那张花言巧语的嘴。

“恋爱会分手、会吵架,而我真的不想谈会分手的恋爱了。”

“我听过最美的情话就是‘从一而终,白头偕老’,可现实中经历过的爱情,却满是欺骗、谎言和劈腿。”真真这样说。

她上个月刚和男朋友分手,分手那天她发了条朋友圈说:“明知道对方是个垃圾,明知道这场爱情不会有结果,明知道我们相处的过程是对彼此的伤害,我却依然选择忽略掉这些明知道,孤注一掷的自虐。”

而分手那天,自虐终于结束了。

有人说,两个人相处就像舌头与牙齿,朝夕在一起,哪有不磕绊的时候。这话说的没错,但当牙齿天天咬到舌头,舌头上遍布伤口时,相处就变味儿了。

用腥涩取代甜蜜,用暴力取代温柔。

直到用分手,取代曾经想要“执子之手,一生相守”的念头。

真真选择“自杀式单身”,是因为她觉得爱情太伤太痛了。遇见对的人,是对自己的升华。但错的人,却会拉自己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没有人喜欢分手,不然当初何必在一起。

但感情的事,总是身不由已。与其在命运的牵引下束手无策,不如单身,更简单、更快乐。

上学时,爱情是违禁品。

和喜欢的人交往,要背着家长、老师,还要背负着憧憬中的未来。但那时的感情也格外纯粹,第一次的怦然心动,即便困难重重,依然会紧紧握着对方的手。

可现在,爱情却成了奢侈品。

没人干涉我们的恋爱自由,可我们反倒不想谈恋爱了。

因为同自己恋爱的人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而恋爱的过程和结果,又总是忽明忽暗,前途未卜。

所以“自杀式单身”成了一种选择,一种避而自保的选择。

看日剧时,发现这样一段对话,女生问闺蜜:“好男人到底都跑哪儿去了?又帅又温柔,眼里只有我,会包容我一切的多金男。”

闺蜜毫不留情的回答:“怎么可能有这么完美的男人啊!”

就算有,可能也早就被别人抢占先机了。

所以在真正遇到让我看到圆满爱情的那个人之前,且容我躲在房间里,再多幻想一会儿。从现实中逃避,在理想中寻一处对爱情最原始的憧憬。

以上,说的是你吗。

单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自杀式单身”,爱情是你相信才会存在的东西,不要害怕受伤害,那都是上帝的礼物,接受就好了。

恋爱这么好,大家都该去谈一谈。

-END-

“放养式”的爱情才能持久


“放养式”的爱情才能持久

··✈··

“我要在你身上做,

春天在樱桃树上做的事。”

春天是恋爱的季节,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据我观察,每到三月网上就开始“春风十里不如你”,每到四月就开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天气一暖和,似乎每个人都有点春心萌动,总结为一个字:

“我想谈恋爱!!!”

污力排版002想找个鹿晗一样的北京爷们儿,保安007想找一个范爷一样霸气的白富美,而我想找一个像仲基欧巴一样笑容温暖的男孩子。

但是,谈恋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啊!乍见之欢简单,久处不厌很难。

我也是有过心酸史的,以前的恋爱,我都是花钱大方,很照顾对方,毫无保留地付出,简直是二十四孝好女友。我会陪他妈妈逛街,陪他爸爸下棋,陪他打dota,陪他们家的萨摩耶和吉娃娃玩耍......我像个连体婴儿一样粘着他,除了进男厕我不能陪同,他的其他任何活动,我都必定陪着。

我以为这才是恋爱的正确方式,但没想到,和我交往的人都迫不及待地逃之夭夭。

其中个男孩居然对我说,“你对我太好了,可我真承受不起......”

心痛之余,朋友们帮我总结了一下失败原因,一致认为我谈恋爱太粘腻了,总想两个人天天腻歪在一起,根本没有给对方独立的空间。

我有个很会撩汉的美比闺蜜,她看不下去了,决定教我如何撩汉!

她的核心思想就是:谈恋爱是两个强者势均力敌的情感碰撞。

从试探到交流,都要足够地进退可守,有分寸,要用心,但不可过分用力,不能一股脑地倾注所有感情。比如不能第二次约会时就想到婚礼日期和要给他生猴子......

除了操之过急,用力过猛,她还给我提出了以下建议:

不要每次他一发出邀请就点头如捣蒜。你也很忙的好伐??哪怕真的闲,你也要适当拒绝一次。人性都有点贱贱的,本能地喜欢“hard to get”的人和事。

不要每次都秒回信息。道理同上......恋人未满时,尽管你是24小时待机等着他的微信,也等一等再回复。

保持适当距离感,不要太粘腻。除了爱情,你和他都应该有各自的朋友圈,各自的兴趣爱好。彼此有交集就够了,不必所有事情都重合。你在画画,他在身后弹吉他或许是最完美的状态。

安妮宝贝在《蔷薇岛屿》里曾写过:“最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不要渴望从对方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事情。而应该是,我们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看看这个落寞的人间。”

我想了一下,我有个好朋友的婚姻就是这种相处模式哎。他和她老婆,一个静若处子,一个动若脱兔,一个是羞射宅男漫画家,一个是外向social的时尚博主。他们有各自的朋友圈,从来不会硬容对方的圈子,也不会要求对方迁就。

即使旅行也是一样,我朋友喜欢自然风光,他老婆喜欢人间烟火,所以两个人经常各自去旅行。然后俩人约定好,每年一起去一个风格居中的地点,既有好山好水又有纸醉金迷的那种。

他们一直很恩爱,秀恩爱的方式是一起出了书,一个负责写作,另一个配插图。这种甜而不腻的相处方式,让人更轻松,更舒服,才会久处不厌。

若有似无的甜,才不会觉得腻。恋爱的秘诀就是保持刚刚好的距离。

爱永远要付出真心,但适当的距离,适度的甜度,才有利于长久健康的恋爱关系。

慢慢长大,才会更明白,轻松的,适度的甜,才是最好的。就像那首《半糖主义》唱的一样,少一点甜腻,“才能让爱意犹未尽。”

正 确 的 恋 爱 方 式


正 确 的 恋 爱 方 式

感情品质决定了一段感情是否成功,那究竟要怎么提高感情品质呢?

你知道在恋爱中我们需要完成两项重要的心理任务是什么吗?男女在恋爱中的情绪需求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在文中找寻答案吧!

一段感情的成功与否,不是看是否还牵手,而是由感情品质而定,很多时候牵手不代表成功,分手不代表失败。

关键是看在这段感情中你是否完成了两件重要的恋爱心理任务。

你是否更了解自己的需求,你是否已学会疼爱别人。

爱的反面不应该是恨,而应该是淡忘;那为什么有些人的爱会变成恨,而不能成为淡忘呢,那是因为他在爱里面,缺乏了自信......

在恋爱中我们需要完成两项重要的心理任务:

一、要更了解自己。

除自我认知概念外,让两性恋爱中的自己更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

二、培养我们爱人的能力。

从自小习惯被爱开始学会爱人。

看一个男人是不是好男人有三个基准:负责、尊重和稳定。

负责意味着他能对自己所说过的话负责。

尊重则是指,他能够尊重自己的另一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你和他之间建立的是“伙伴式关系”,你们相处的方式是平等的。

另外,他还要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有些人情绪容易大起大落,这样的人是很难维持一段长久的关系的。

上面说的只是好男人的基准。

如果我们把条件再抬高成精品男人的话,还可以归纳出所谓“三心二意”的基准。

首先第一个心是开心。

他自己应该是一个开朗的人,这会让和他一起相处的人也感到心情愉快。

第二个心是关心。

关心意味着体贴,这是所有女生都很容易理解的。

第三个心是同理心。

什么叫同理心?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同理心是尊重的来源,也是情侣间解决冲突时最重要的能力。

还有两意。

第一个意是诚意。诚意意味着真诚,真诚又是负责的基础。

第二个意是善意,就是要能够用善意的方式去解读情侣的行为。

这是很多人在与情侣相处时很难做到的。

比如对方不小心迟到时,用恶意的解读方式来理解,就会开始责怪对方,你不在乎我!

有人买了一只不停亏损的股票,就像面对一段无法挽救的婚姻,该不该抛出就跟是否应该离婚一样困扰着他。

在事情上所花出去所有的成本,比如耗费的时间、金钱等,

当这些成本无法回收时,在心理学上被成为沉默成本。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离开一个不健康的婚姻,为什么不愿意放弃一个没有价值的股票,原因是我们不愿意去承认这些沉默成本再也无法回收。

男生在恋爱里的情绪需求有如下几点:

一、自身的能力被肯定。还有更多更详细的,我们会的在付费课程中详细介绍哦!

女生在恋爱里的情绪需求:

一、时常被关怀。还有更多更详细的,我们会的在付费课程中详细介绍哦!

保持爱情天长地久的方式:

制定一个三乘三的保鲜计划。一天三次一次三分钟。

三A计划:第一Attention,全神贯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常认为我们能给别人最好的礼物是时间,放掉你手边的所有活,关掉手机专心地听对方说话。

第二Affection,浓情蜜意。

非口语的沟通,即肢体语言的沟通。没事多抱抱对方。

第三Appreciation,相互欣赏。

每一个成熟的女性身体里都有个非常幼稚的小女孩,

每一个幼稚小女孩体内都有个幼稚的小问号。

那就是我到底有没有讨人喜欢。

在这个时候你需要学会称赞对方,当然称赞对方外貌、身材是个不错的选择。

或者她照顾家庭的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当然每一个成熟的男性身体里都有个非常幼稚的小男孩,

每一个幼稚的小男孩体内都有个可笑的小问号,

那就是我有没有让人家瞧不起?

不管变成多成熟的男性,这个小问号依然存在。

学会给他肯定,从来没有什么事情比爱更动容。

如果现在觉得生命中有一些不完整的地方,很可能就是这个功课还没有做完。

爱情其实有规律可寻,如果遵循这些心理情绪需求,

当最后一次对对方说我爱你的时候,我们会了无遗憾。

对逝去的人最好的纪念方式是

继承她的品质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

痛苦的中国式家庭陪伴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句子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痛苦的中国式家庭陪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母的经典妄想:你不知道自己需要吃多少饭,我才知道!

(一)痛苦的中国式和谐家庭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学说,关系就是一切。我们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寻找关系。婴儿若没有照料者的陪伴,无法存活。成年人若没有朋友或伴侣,生命黯淡无光。老年人没有人陪伴,生不如死。

我们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意义,那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呢?

有一对夫妻找我做心理咨询,双方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郎才女貌。老公抱怨妻子不接纳自己,对自己挑剔;妻子总抱怨孤独寂寞,缺少陪伴。老公一听寂寞这个词就火:“我在家工作,1周7天差不多天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却总是不满足,你这是心理有问题!”。妻子非常委屈,却说不清楚到底痛苦在哪里。

细细了解这个男人的成长史,男人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没分离过,父母也几乎不吵架,更是从来不打骂说教孩子,孩子从小就很懂事,成绩优异,从来不给父母添麻烦,长大后也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孝顺家人,家庭关系看上去关系非常“和谐”。当我问起这个男人,你童年有什么和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很high的记忆吗?男人低下了头,想了一会说:确实没有,家在记忆中总是很清冷的感觉,客人都很少,每个人都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气。

再看看妻子的成长史。她是家里独生女,通过姑姑的回忆她了解到自己出生后一直是妈妈带,除了喂奶,妈妈总是把女儿放在床上,自己在一边看着,却不抱不哄,就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孩子,跟孩子没有任何互动。孩子也变得面无表情,直到其他人过来抱孩子逗孩子,孩子才会活跃起来,露出笑容。

这一对夫妻的关系,各自完美轮回了自己童年的剧本。老公就像老婆的妈妈,一直在身边,却对老婆“不抱不哄”,就是说没有交流互动。老公对待妻子,就像自己父母对待自己,也是不打不骂,物质充分满足。谁都说他俩是模范夫妻,然而关系中的孤独冷漠,只有深入其中才知滋味难熬。

这种关系,在中国家庭,绝对不是少数。比如过年怕回家,因为回到家,除了那些让人头疼的提问,如有对象了没、收入怎么样、要保重身体,其他时间在一起也无话可说,气氛尴尬。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如何与家人创造愉悦的、有情感流动的关系。

这个情况怎么办,说实话并不太容易解决。比如这对夫妻,老公并非有意冷漠妻子,只是无意识的重复童年的关系模式;妻子也被困在婴儿期的痛苦里,精神上不能独立存活,总渴望冷漠的老公能够拥有热情,把自己带离死寂的孤岛,于是不停的想要改造老公,让老公觉得不胜其烦。

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双方得意识到,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复制到今天的亲密关系中,不会获得幸福。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是陪伴质量高低。这对夫妻童年都没有和父母之间亲密流动的关系体验,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觉知力。

(二)如何创造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前提是完全不想改变对方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因为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这个改变对方的能量本身,就会让对方抗拒。就像妻子想要把老公改造成一个有热情的人,老公的心就关得更紧,觉得妻子根本不接纳自己,很伤心。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几乎不停的挑剔指挥孩子。孩子玩水,嫌孩子浪费水;孩子玩土,嫌孩子弄脏衣服;孩子自己吃饭,嫌孩子吃得慢,指挥孩子多吃青菜。孩子开心的跑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要孩子先去洗手,才能碰妈妈。这种“陪伴”下来,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开心。

为什么想要改变对方?因为看不见对方的真实存在,只能看见我们头脑中想像出来的、正确的对方应该是怎样。

头脑想像是最可怕的东西,因为头脑会造出一万种理由,证明自己的想像就是真理。比如,看见孩子弯着腰玩ipad,头脑立刻会说,这样会把眼镜搞近视,这样对身体不好,所以我要纠正他。当父母去纠正孩子,结果必然是,孩子不开心,和孩子关系进一步疏远。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难道我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错了吗?长时间弯着腰玩ipad,就是对身体不好,这个还有疑问吗?

问题是,人不是机器,人是不能拿来纠正的。问问自己,你也知道晚睡不好,可是你真的能做到从来不晚睡?如果你晚上失眠,伴侣在旁边不停教育你:晚睡对身体多么多么不好,这样有助于你安然入眠吗?

如果伴侣理解你的晚睡,肯陪着你失眠,抱着你轻声聊天,这就是真正的陪伴: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的爱你。

同理,看到孩子弯着腰玩ipad,不妨去看看孩子在玩什么让他这么聚精会神,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玩。心疼孩子弓背弯腰,那么去爱抚他的背,孩子的脊柱在爱的灌注下,自然会挺直。这就是真正的陪伴:关注,但不打扰。

高质量的陪伴,是看见对方

我的一位来访者喜欢打篮球,小学时候,有一次打完篮球身体畅快淋漓,带着这份满足和快乐,儿子迫不及待的想回家和爸爸分享,刚说没两句,爸爸立刻接过话鼓励孩子: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阿,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

听完这句话,儿子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全被憋回来,淤堵在心中,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另外一个例子,一朋友形容小时候父亲看自己弹钢琴的感觉:爸爸就像在欣赏自己刚买回来的艺妓。这个例子里虽然有俄狄浦斯冲突,但最本质的含义都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这不是一句指责父母功利心的话,也许父母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功成名就。但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的物质性的“它”,决定孩子的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孩子也许头脑上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心知道那份恒久的孤寂。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与你”只是生命的瞬间。也许我与你神性相遇的境界太高,但至少我们普通人可以学习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是父母的延续,不是一个实现我们想象中功能价值的”它“。

孩子打篮球的体验、满足的表情,流动着一个生命的存在感。打篮球带来的功能价值,是头脑总结出来的“它”,“它”并非不能存在,打篮球确实附带强身健体等很多好处,但如果你只能看到“它”,听不到孩子快乐而急促的呼吸、看不见他满足的表情,孩子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也不能共振你的嘴角上扬,那么,你和孩子根本不存在于一个空间。你睁着眼,确是全盲的。

当我们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评价,只是单纯看见对方当下的样子,当下的感受,并愿意和这个真实的人在一起,分享时光,这就是真正的陪伴。这种陪伴,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方,都是巨大的滋养疗愈,是我们存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