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你总会遇到一个人,恰如其分的爱着你

你总会遇到一个人,恰如其分的爱着你

发表时间:2021-04-02

【www.qg13.com - 挽回一个人】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你总会遇到一个人,恰如其分的爱着你,欢迎阅读与收藏。

你总会遇到一个人,恰如其分的,爱着你。你们都清楚的知道,谁也不会舍得离开谁。我谈过两段恋爱,一个是深夜陪我一起买醉,最后却是我送他回家的浪子。一个是清晨会将早餐送到家楼下的暖男。

01

小时候,爱玩贪新鲜,喜欢往热闹的地方走,一场聚会没结束,又赶到另一场聚会里,在觥筹交错中,我认识了陈晓。朋友圈不是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吗: 那天晚上灯光很暗,酒精很浓,我叫六个一你都不开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有故事了。

我们就是这样认识的,虽然早已忘了那天晚上我们玩了多少盘骰子,但陈晓一直故意输给我,不让我喝罚酒。后来我们相互交换了联系方式,那段感情也就这样开始了。

他很爱玩,那时候的我也静不下来。他开始介绍我给各种朋友认识,每逢吃饭、喝酒、打牌都会叫上我,而我也很爱腻着他。现在想起来,那段充满荷尔蒙的光阴,的确很让人怀念。

但是,充满荷尔蒙的激情之所以让人怀念,是因为它会早晚都会消退。即使那份激情延续的时间足够久,长期下来,你仍旧会感到麻木疲惫。没有什么是长期不变的,激情更是如此。

02

自从有了他,我就很少醉过,因为只要他在,就一定会帮我挡酒。陈晓在替我喝完酒的时候会在我耳边轻轻的说: 女生喝这么多酒不好,以后的酒都让我来替你喝吧。 不知道是因为他靠得我耳朵太近导致我耳朵很痒,还是我很感动,我颤抖了一下,笑了笑。

虽然他读书不好,也不像是个好人,但他的确对我很好。唯一一个缺点就是,每次他喝醉酒,都需要我送他回家,然后我再醉醺醺地一个人在深夜四处无人的街里朝着家的方向走,时不时跌倒,也只能扶着身边的大树勉强站起来。wWw.Qg13.CoM

后来,我即将毕业,要面临的是走进社会。既没有富裕的家庭撑腰,又没有聪明的头脑,我开始变得懂事起来。我跟陈晓说了我的想法,他很支持我,可是,他无法陪我。他还是一如既往,每天灯红酒绿日夜颠倒,可是他身边的那个人,开始不再是我我忙于朝九晚五,他乐忠于吃喝玩乐。

当时的我看来,在每个人的人生里,只要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没有标准的对错。只是每个人要的东西并不同,但恰恰是因为这份不同,让两个原本相爱的人在那段路的分叉口越走越开,直到陪在身边的人不再是对方。有些人,即使相爱,也无法彼此相伴的走过一生。

后来每当他喝醉,他的兄弟们总会醉醺醺的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去接他。时间永远都在凌晨3、4点左右。一开始,我还是毫无怨言,但渐渐的,我开始发觉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我让他少点去喝酒,多点陪我,找份工作好好生活。他每次都诚恳地答应我,可每次都没有做出任何改变。争吵越来越多,对生活的分歧越来越大,我们还是分开了。

有一种人,只适合陪我们体会年轻的疯狂,却无法给我们最终的安定。我们激情过,我们狂热的爱过,但在那之后,就没有什么能让我们继续相爱了。其实无论男人女人,最后我们想要的,不过是忠诚于对方的陪伴支持、不离不弃。

03

在跟陈晓分手的一年后,遇上了一辰。一辰是一个跟陈晓截然不同的人,可能是因为那段感情的伤害太深,我的潜意识里叫我不能再谈多一次那样风花雪月的恋爱。一辰的安全感和关怀备至是我爱上他的理由。有人说过,女人最终会找一个老实人嫁了,可能是吧。

一辰会为了我,特意留在我的城市找一份工作;我不爱出门,他会买一大堆我爱吃的食物,放在冰箱为了让我方便;周末在公司加班的时候,他会千里迢迢的做份爱心晚餐,送到我的公司。

那时候我时不时也会跟着朋友们去酒吧,去通宵。但一辰总会在我的电话过去之后,立刻接我回家,然后第二天为我熬上一碗热粥,亲一下我额头,跟我说句早安。

后来,我戒酒了,也把陈晓彻底给戒了。因为我发现,清晨的粥比深夜的酒好喝。送我回家的人,比爱喝酒的人可靠。我们在年轻时所追求的另一个人带来的新鲜和刺激,不过是我们在人生的那个阶段自以为重要和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东西。最后却发现,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爱情,是最平常也最不经意的感动。好的爱情让人感到踏实而舒适,好的爱情是两个人都知道,谁也不会离开谁。

在跟一辰相爱的两年后,我们同居了。我们从刚在学校出来的稚嫩少年,到如今能在职场上独当一面的人,我们都长大了。晚上回家的时候,我总喜欢依偎在他身旁,看着电影,喝几杯花茶。第二天,我们又各自鼓励着开始新一天的生活,为自己,也为了我们的爱情。

我们没有多么热烈的激情,但那种小火慢炖的过程,才会让我们的爱情更加真实和坚定。在外人面前我很成熟,但在他面前,我只是一个小孩。我想,这就是别人口中让我们向往的爱情吧。

04

或许你像我那样,遇到过一位像陈晓的浪子,也遇过像一辰这样的暖男。无论你经历过谁,谁给你带来遗憾,带来眼泪,带来痛苦或者欢愉,这些都不重要了。

没有经历过伤痛的人,又怎么会珍惜日后岁月静好的时光。没有为一个人付出过,又怎么会知道一个人能将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你,究竟是有多爱你。

愿你即使喝醉,也有人送你回家,愿你即使狼狈,也有人拥你入怀。愿你在所有的爱与被爱中明白——爱不是谁对谁的考验,而是把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交付给另一个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的生命。你要相信,你总会遇到一个人,恰如其分的,爱着你。

延伸阅读

一个人练习一个人


一个人练习一个人

我的女友J,她从二十八岁的时候开始利用不加班的晚上学习成人钢琴,两年时间过去了,已经像模像样的会弹好几首名曲。

而女友W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的梦想是学习拉丁舞,于是约了一个女伴一起学习,但是两个人的时间总是凑不到一起,最后,只得作罢。

多么遗憾,需要搭档完成的小小梦想,总是不如一个人的理想来得那么容易。

这真是个像极了婚姻的理论。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养成了一个人跑步的习惯,开着nike running的APP从健身房又渐渐跑到了马路上,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怀孕到生子,一年的时间没有跑过,和朋友聊起来说:我有一种近乎失恋的感觉。

最近开始恢复快走,雷蒙德卡佛的《新手》:“我看着风一波波地掠过草地。我能看到田中的草在风中伏低后又直起来。我站在哪里等待着,看着草地在风中伏低。我能感觉自己的心脏在跳动”。

以及王小波的《三十而立》:“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头顶飘过。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

不喜欢运动的人总是很难理解那样的自找苦吃。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这个时刻不仅仅只属于跑步者,身边还有骑行者,他们的车子上大多安装一点安全闪灯,像流星一样划过,然后消失在路的尽头。

人总是这样,总是以为在某个领域只会有自己一个人,比如大年三十的图书馆,比如凌晨五点的街道,这个时候若是看见另外一个人——人是一种离不开孤独的群居动物,看见同类,并不令人扫兴,甚至留下安慰与惊喜。

也有人问我,跑步的时候你孤独/快乐/寂寞/痛苦吗?

这四个词太单调。一个人的夜跑,是一种隐秘的愉悦。

旁人看来,城市里的路只是路,可是对我而言,路是春的杜鹃,夏的栀子,秋的金桂,冬的白雪,心情好的时候,想跑去世界尽头;

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想去到尽头。对于没有跑过的人,千言万语难以解释;

对于跑过的人,一语未发已经足够心领神会。

人生路远,我们总是不希望前路茫茫只有自己孤军奋战,需要战友,不然怎么走得下去。可我很难和邻居解释为什么我总是一个人跑步,一个人在楼下喝下午茶。

好像一个已婚人士谈“一个人”,好像总是尴尬的。总不是一个人,显得过于甜腻。总是一个人,未免显得太孤苦伶仃。

其实我只是留恋并且沉醉这样的时光,我的家人也支持我有这样的时光,无论已婚未婚,我希望我可以保留一些这样的时光。

我感恩拥有丰富的三人世界,但在此刻,仅在此刻,白茫茫的马路上,映照着月光,可以摸到柔软的风,我愿这一刻,我既非人妻亦非人母,而是我自己,永远永远。

没错,永远永远。因得这一刻,我就可以打满鸡血,去面对第二天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孩子哭闹人生烦闷。

不止是我一个人。另一位友人好像说,她非常喜欢一个人深夜去游泳,看着泳池旁边高高的棕榈树,那一刻对她而言是一种享受。

以及很多写作的人,他们在深夜里对着电脑,也许滴米未进,那一刻未尝不是愉悦的。《黄金时代》里萧红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一言难尽。

但是黄佟佟有一篇文写得好,那个时代虽然倡导女性解放和自由,却从来未曾指给她们什么实质性的工作机会或出路。那个时代的女性开始,并不知道一个人的日子要怎么过。所以,她总是在流连,从这个男人,去到那个男人身边。

机缘巧合,昨晚趁孩子睡了有人看着,我一个人跑去买了一张电影票。曾经以为一个人看电影是很羞赧的事,后来发现只管放心——因为根本没有人在意你。

而且排在我前面的女孩子,也是只买了一张《痞子英雄》。如果这个时代的“萧红”们,可以如这样年代的女人一个人在餐厅吃上一碗面,一个人去看上一场电影,人生会不会不一样。

想来真是奇怪的事情,这个世界的科技已经足够发达,你可以靠一个手机定位就和身边刚刚坐下来的陌生人打个招呼。按理说,这实在是一个需要约会tips远远多于面对自己的年代,但却有更多的文字告诉如今的人们,孤独这个词汇对于人心的重要性。

前几天在美甲店,和男朋友闹别扭的小美甲师曾经问一个四十二岁的客户,如果你的丈夫在某些方面不能理解你,你会怎么让他理解?

那个太太说:我们结婚二十年,能够理解的早就理解了,剩下的都是不能理解的,我也永远不会再费力去让他理解这些,更不会当成吵架的原材料,有这个闲心,我宁愿一个人来做指甲。

这一刻,总会有人把这样精神上有孤独的女人称为寂寞少妇吧,我却能感到她并不寂寞。

“孤独是饱满的,寂寞才是空虚的。”这一刻我才理解了蒋勋的那句:“孤独没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你害怕孤独。”小姑娘还不能理解这些七擒七纵。她的世界依然停留在天涯海角我陪你去的阶段。

还在想着,要怎样才能仅仅hold住身边那个人。

摔过很多跟头的女人都知道,当你总想hold住一个人,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已经失去他了。成熟的人区别不过是,试着掌控一个人的时间,不如花在自己如何学会独处。

这个能力一生都十分致用。如陶立夏在《练习一个人》里写:这个世界最难是专注。

一个人想达到自己内心所想,要抵御多少外界撕扯。

首先,专注于安全,要有命活着,抵御那些天灾人祸。

少年时分,专注于自律,才能够不被自己的叛逆带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后悔莫及。

青春时分,不会因得一个不值得的人,荒废年纪和梦想。

待嫁时分,抵御年龄和世俗,坚持自己心之所往。

人生路上,总是有太多事情,让我们分心。最后让原本可及的梦想败给了岔路。

专注于自己,以及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求学的时候,一个人听讲,一个人自习。

恋爱的时候,实则是在演绎一个人的内心戏。

工作时,早早地一个人去到办公室,一杯咖啡陪着自己做早课。

结婚了,要面对和接纳那些对方不能够理解你的时刻。

甚至是金婚夫妻,亦要面对生离死别,最终哪一方先走,另一个人重新回到孤独的世界。

当学会面对自己,一个人的自己,就已经离专注近了一大步。与其说,我喜欢一个人跑步,不如说,我喜欢当下这个专注的状态。

跑步,游泳,哪怕是做一个属于自己的spa或美甲。不需要迁就任何人的时间,不需要迁就任何人的心情,不需要迁就年龄和时光,我想做,我就马上去做。

这一刻,有一种奋不顾身的体验。于是那些只需要独奏的爱好就更容易被坚持下来。

多少夫妻,因为想要再也不孤单而结合,后来直至生命将他们分开。

总有一个人,要重新面对孤独。

柴米繁杂,尘世吵闹。我们从孤独而来,最终回到孤独。

所以,我宁愿坚信那些总是给自己保留一个孤单爱好的人,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对抗,不愿就此沉沦于某些世俗。

你是爱一个人,还是对一个人上瘾


你是爱一个人,还是对一个人上瘾

爱让你自由,而上瘾让你失去自由。

爱和上瘾

上瘾很多时候看起来和爱非常接近,都是非常地喜欢做某件事或和某人在一起,甚至为此疯狂,但这其中到底有怎样的区别呢。

简单来说,爱让你自由,而上瘾让你失去自由。自由就是减少自己被其他因素干扰及限制的机会。

能让自己在不同的层面自由是一种能力。很多人亦明白自由就是不让太多事情去干扰自己,但为了这种自由,有些人往往选择让自己变得无所谓,麻木,对一切事情不在意,然后就不会让自己被牵绊了。

我有一个学员曾经跟我讲过她小时候的故事。

在她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次,有一个亲戚到他们家做客,给她带来了一包糖,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多么让人狂喜的礼物啊。她兴奋地一直在旁边默默等待,期待亲戚离开之后,她可以尽快地品尝那些糖。好不容易亲戚终于起身离开了,当她和妈妈把亲戚送出去之后,她满怀期待地找他妈妈要糖的时候,她妈妈却告诉她,在送亲戚出门之后,将糖扔到臭水沟里去了。

在那一刻她体验到人生最绝望的感受,拼命地哭着问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妈妈给她的答案是:“我们家里穷,以后也买不起糖给你吃的,你吃过这一次,尝到了糖有多么好吃,但以后再也吃不到了,会让你更难受,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吃,不吃也不会想。”

那时年纪小小的她,实在无法理解,她足足哭了好几个小时才慢慢平静下来。并且在后来的记忆中,无论是村里人结婚的喜糖,难得的一些机会中别人给的糖,都会被她妈妈扔掉,到最后连她们兄弟姐妹自己也不敢去吃,不敢去要糖吃了。

她说她成人之后,一直都不太喜欢吃任何的零食,任何的糖,她一直都没兴趣去碰这些东西。

所以她的妈妈似乎成功了,在吃糖这件事上,她试图让孩子自由,不再体验求而不得的痛苦,不用感受那种限制和无力感。

就好像很多文章在试图告诫人们的:

爱情就像两个拉皮筋的人,受伤的总是不愿放手的。

很多这样的文章都在规劝大家不要去投入去尝试,要矜持,要有所保留,以避免受伤。和那个妈妈对她的孩子们所做的事情很类似。

而事实上,真正会让人受伤的并不是爱,而是依赖或者说上瘾。

人在关系中的成长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官体验

这个阶段处于前理性的阶段,儿童期基本上都处于这个阶段,比如口欲期的孩子用嘴巴来探索世界,通过食物来延展自我是幼儿期很重要的成长,所以基本上每一个小朋友都是非常贪吃,很馋,总也吃不够。而青春期则是迷恋身体层面所带来的快感,比如性冲动。

也有不少成年人依然停留在这个阶段,虽然他们的身体年龄已经成人了,但心智上没有成长。在这一类人的亲密关系中,更多只是对对方的身体上瘾,迷恋性快感,但却不去体验深入的情感关系。本质上和贪吃的孩子没什么区别,这样的人其实就是巨婴,是披着成年人外衣的小孩而已。

第二阶段:自我疗愈

这个阶段,开始进入更高层次更深入的探索和体验——自我意识,不再仅仅停留在感官层次,开始进入到情感关系中去体验自己的存在感。通常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发生爱情故事,当我们探索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感的时候,我们需要进入关系,通过一个对立面,某个参照点,去学习给出爱和被爱,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还是在学习爱,我们所获得的和付出的并不是真正的爱。我们付出是因为依赖对方,并且需要很多的证明,证据,来确定自己是被爱的。

所以在这个阶段的爱情,有极强的控制性,因为内在心灵的空洞尚未疗愈完成,完整的自我没有被构建起来,所以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我们很容易牺牲、压抑去讨好别人,这让我们在爱情里变得卑微和隐忍。又或者因为害怕受伤,而变得隔离冷漠,或控制。

我们会用各种手段去抓取对方,当我们感觉到对方在意自己爱自己的时候,那一刻就好像在天堂,好像整个世界都变了。我们迷恋这种感觉,只有当这种感觉在的时候,生命才有存在感。当我们感受到对方的心疏离自己的时候,一瞬间就从天堂掉到地狱。在这个阶段的爱情就像坐过山车,一会儿甜蜜如蜜糖一会儿厮杀如死敌。这个阶段爱情里的两个人是没有完整自我的,我们的自我需要建立在对面的这个人身上。

就像那些心灵美文里面写到的:

“等到哪天女人不再痴缠,不再耍赖,不再喜怒无常,那也就不再爱了。”

这种所表述的状态不是爱而是上瘾,你见过上瘾的人吗?对抽烟喝酒上瘾,对工作上瘾,对孩子上瘾,他们真的表现得很像爱,他们会为上瘾的对象付出,会花很多时间,会对对方很好。但背后充满了迷恋,抓取,控制,患得患失。

我们上瘾和对方在一起的某种感觉,和这个人在一起带来的安定感,熟悉感,或者激情,甚至上瘾可以以某种方式为对方付出的成就感。

这种执著跟迷恋那种刺激忘我的状态和熬夜玩网络游戏的人没有区别。

我们常常把爱和上瘾这两种概念混淆,当我们对一个人上瘾的时候我们就把对方物化了,我们没有把对方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并不在意对方的感受也不会尊重对方的选择,只把对方变成实现自我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我们期待对方变成某种样子,或者用某种特定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而当对方脱离了自己的控制的时候就喜怒无常,痴缠纠葛。

但这个阶段对于我们自我探索的成长亦是极为有价值的。哪怕痛苦和受伤,都可以变成成长的养料,来让自己变得真正成熟完整起来。最糟糕的是,痛过之后,没有看到自己心灵上的空洞,埋怨是对方的问题,是爱让人受伤,所以决定把心关闭起来,永远都不要去爱了。

有的人会让自己麻木和隔离,停滞不前,有的人干脆让自己退化到上一个感官体验的阶段,封闭内心,开放身体来体验快感和避免受伤。

就像心里住着那个害怕求不得受伤而保护自己,禁止吃糖的妈妈一样,这样拒绝的态度,也许可以暂时保护自己,但会变得麻木,生活充满了无意义感。最重要的是剥夺了自我成长的机会。

第三阶段:寻找平衡

如果在上一个阶段受伤之后没有自我封闭起来,就有可能来到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带着更多学习的态度进入关系,开始逐渐意识到关系的平衡。我们开始去试着真正地了解对方(绝对不仅仅是在爱吃什么菜喜欢什么颜色这个层面上),学会去尊重对方的自由意志,成长背景,生活态度。

能做到这样的接纳和尊重有个很重要的前提——不再依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明白自己是谁。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当我们来到这个阶段时可以说曾经在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灵伤痛的空洞已经被疗愈了很多,人格逐渐变得完整。内心越来越有力量,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心智才真正成熟起来。

即使两个人发生分歧也能真实的面对和沟通,原意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也不害怕真实袒露自己的所有,甚至阴暗的部分。

这个时候的亲密关系才真正有可能成为更纯粹的爱,不再只关注我,而关注的是我们。

第四阶段:体验扩张

有一部电影《她》,故事是关于一个男人和人工智能的爱情故事。事实上,电影中的这个”她”的自我意识进化速度非常快,她和男主角的爱情直接跳过第一和第二个阶段,从第三个阶段开始,并很快来到第四个体验扩张的境界。

当”她”和男主第一次有过虚拟性爱之后,虽然那是一次很美好的体验,但因为男主的第二阶段没有走完,所以事情发生之后他心中滋生了很多焦虑,而”她”则非常明确的表达,很感激对方的存在,感激那个晚上,表达了自己在这段关系中自己真正想要的:

“你唤醒了我,我内在的某些部分改变了。我想学习一切,学习和一切有关的事情,我想发掘我自己。”

来到这个阶段,就意味着已经明白自己是谁,但同时知道这个自己是可以无限扩展的,有无限的可能性,而对方的出现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个阶段就是没有你我依然可以非常的幸福和快乐,我可以不再需要你,但是我还是很想要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你有什么,而是爱本来的你。

你让我成为更好的我,而你也因我成为更好的你。

这个阶段的爱情,在身体,情感,精神,灵魂上每个层次都有共鸣。可以真正称之成为灵魂伴侣。如果能来到这个阶段,对整个生命的高度都是一次重大的跨越。但更多人都完成不了第二个阶段,要么被卡住停滞不前或者退行到第一阶段。

如果体验到孤独或受伤,这个时候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勇敢地让自己成长,勇敢地去直面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恐惧,去和内心最深处那个无处安放的自己联接,如果你能穿越这个过程,恭喜你从关系中的上瘾和封闭跳脱出来,开始体验到传说中真正的爱情,你的生命将真正被打开!

青春总会因为一个人开始闪闪发光


有一次误打误撞和朋友在上海逛街的时候去了一个格子铺,那是一个老上海人开的,头发都已经白了,他跟我说了一个故事。

在他上学的那一阵儿,没有人爱学习,大家都是三个一团四个一伙的,他更牛逼,直接拎上棍子就和人打群架,是个不折不扣的“坏男孩”。

直到他对一个女孩动了心,两个人彼此都有好感,最后毕业了因为女孩家移民就分开了。

他到现在都是一个人生活,有了伴侣又分开,分开了再有伴侣,有陪伴唯独没有爱情,这好像我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叫《我的少女时代》。

之前看完《我的少女时代》就感触很深,每个人的青春都会因为一个人开始闪闪发光,你拼命努力只是为了能够到喜欢的人思想的高度,尽管有一点点难。

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中就是光源,引领你走向该去的地方。

哪怕你喜欢上的是总爱打架闹事骑着机车来接你的坏男孩,但他会教你爱的方式,教会你如何去爱人。

你喜欢上一个又乖又纯净的三好男孩,他努力学习的样子让你往前走,他教你人应该为了自己去拼命。

有人说星星是不会落下的,只是白天太阳的光太强烈,让你看不到它微不足道的存在,可是到了夜晚的时候,它还是会在。

像星星一样,曾深深爱过一个人,那段感情会始终铭刻在生命中,影响你的未来。

就算分开也不遗憾,他留下美好的记忆,还是会带来怦然心动的感觉,告诉你我就在前方。

我很喜欢日剧《深夜食堂》,在这个食堂里你能看到人们最柔软的一面,他们把成长背后的心酸都藏在午夜的酒里。

一家深夜开门营业小酒馆,大家都把自己成长的故事和生活的不易说给老板听,一串风铃在并不安静的夜里陪伴着来往营营役役的人们。

这种宽慰能洗去顾客一天的劳累,为你带来惊喜。

我在上海玩的时候去过一家老酒馆,酒馆里放着我喜欢的布鲁斯音乐,整个酒馆的装修都是老上海的味道。

我在这个酒馆里认识了一个三观相似,性格相合的朋友。

她在上海工作了很久,从大二开始就一边读书一边拍摄,有了固定收入以后就不再问家里要生活费了。

她总是跟我说,年轻的时光都是用来工作的,成长使她觉得自己有存在感。我总问她说:“哪有这么多的活要干,为什么不趁着年轻享受生活。”

她用《小王子》里的一句话给我做解释:“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我的那颗星星,就是成长带给自己的感动,或许不足,或许稚嫩,但很真实。”

说完话,她咽下了酒,我仿佛置身在深夜食堂里,倾听她内心的声音。

其实她没说,她这么拼命是因为一个人,虽然从小就是隔壁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活得优秀且积极,但是内心是不太快乐的。

她喜欢过一个人,是带给她真正快乐的,就像恶作剧之吻里湘琴说的:“仿佛他在哪里,光就在哪里。”

在大家都在点外卖宅寝室打游戏的学生时代,她已经比人先一步考虑未来,大学时光是没有被浪费的,尽管有时候工作的压力会让她喘不过气,深夜的小酒馆是她放松休憩的港口。

我问她,在一起了吗。

毫无疑问,没有。可我觉得,有努力,有爱情,有追求,有目标的才是青春啊。

她真的敦促我挺多的,起码我现在有了第一个自己的号,有了第一批信任我的粉丝,有了第一本以自己名义出的书,有了第一个付出身心去爱的人,所有付出都不是白费力气。

今天看到吴磊在北影开学典礼上致辞,才真的感受到,第一批00后新生也上了大学,也同样迎来了开始闪着光的青春。

而就在承载吴磊梦想的北京电影学院周边,腾讯视频布景了一个 “闪光电影生活圈”:

在北京电影学院周边学生较为集中的区域,在日式居酒屋、餐吧、咖啡店、便利店、甜品店、花店、书店等聚会地点,植入腾讯视频经典电影中的道具,通过专属灯箱,彩蛋道具,电影场记牌以及对应的剧情台词来还原电影中的场景。

将电影与生活相结合,旨在提醒大家,平凡生活中也有电影一般的闪光瞬间。

希望每个人青春里的“主角”,都能由此获取闪光的能量。

电影,是现实生活中情感的集中呈现,大家能看到的这些电影,都是从生活中能够找到剧本的。

那个美好的《我的少女时代》之后,许多人回忆起曾经的初恋,还是会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无论是怀旧的格子铺,还是歌颂青春的电影,都能让我们原本的平凡生活变得更加闪光耀眼,因为回忆的光在心中,永不会熄灭。

我们,都有卑微地爱着一个人的经历


我们,都有卑微地爱着一个人的经历

周小北

我一定是有卑微地爱着一个人的经历的。

少时,暗恋班上一个长得英俊的小混混。

像我这种学生干部、国旗手、校刊主笔,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大概也是青春期里过得最压抑的少女。

暗暗喜欢那种浑浑噩噩的坏小子,以及他们打架斗殴的小江湖。似乎他们身上有某种特别带劲、特别原始的活泼的能量。对我这样的乖乖女来说,那是一种奇异的诱惑。

直到工作以后,一次饭局邂逅了当年的“小混混”,他已长大成熟,然而颜值一如当年那般出众。

我大概是把自己对于古惑仔和逍遥哥哥的幻想寄放在他身上了,于是,来自宇宙两极的人就这么相恋了。

在一起之后,才发现,我们有完全迥异的价值观和兴趣点。他在意的是哥们儿、烟酒茬架和漂亮姑娘,我钟情的是茅草屋、竹林桃源和归园田居。

他交际圈里有各种来路不明的“妹妹”,我死忠捍卫着爱情的专一,犹如一枚将自己封存在树脂中的琥珀。

他有应酬不完的人情和帮不完的忙、打不完的架,我守着电话到深夜,总也等不来一句晚安。

我试着去理解他,毕竟那是我不曾见识过的世界,其中自有他的规律和生存法则,我努力适应他江湖好汉的义气和不负天下红颜的博爱。

然而后来,他终于不顾我的哀求,去了另一个女孩身边。他说她更软弱更需要照顾,而我坚强独立有思想。等他安抚好她,就来找我。

那时,我才意识到我的爱一直如此没有骨气。我盲目地迎合这段臆想中的恋情,容许他一次次逾越底线,直到爱彻底崩坏,满地狼藉。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痛哭失声,第一次抽身出来打量这份古怪的感情和这个让我不得其解的人。

原来,我们本不是同路,作为银河星云里的一粒微尘,我们原本或许终生都不会相遇。

甚至我们使用的从来不是同一套语言体系和价值标准,他身上的光芒、侠肝义胆的情怀、书剑恩仇的快意……这些都是我一个人的臆想,并不一定真实存在过。

或许他原本风流成性、见识浅薄,只不过,这些特质被我主动屏蔽了。

我长久以来臣服的,只是自己的情愿和理想。

有多少女孩,在耀眼的信仰光芒笼罩下,甘愿将自己低到尘埃里,零落成泥碾作尘,连被平等相待的机会都不曾有过。

经历了被分手的创痛,第二天还要打起精神走很远的路去上班。每行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口呼吸,好让自己不会随时倒下。

如壮士断腕,夜夜独自面对锥心之痛。

渐渐习惯了每日睁开眼,胸口准时袭来的疼痛,仿佛是对死去爱情的定点问候。

不知又过了多久,也许是33天,也许根本用不了那么久。某个清晨醒来,看到窗外的微光从淡蓝色布窗帘的缝隙透进来,感觉到生之欢愉。

换上轻快的运动装,出门去跑步,小区里有人在遛狗,我蹲下身来逗狗。可爱的金毛一个劲儿往我身上蹭,细密温暖的绒毛仿佛直接抚摸在我心上。

倏地,那些如浓雾般笼罩周身的哀伤和悲戚开始消散,如阳光下轻盈得负担不起一丝重量的露珠。

后来,他回来找我,我竟觉得陌生。我为什么会和这个人有瓜葛?真是难以置信。当初那个低眉顺目的女孩,那个在爱情关系里变得不自主、恐慌和软弱的姑娘,忽然就平静洒脱地切断了与他的联络。

有时候,我们以卑微的姿态在一场关系里存活,放弃自我,拼命去适应对方,把“对方比自己重要”的错觉硬生生捏造成了事实。

是我们自己,助长了一份不平等的情感契约。

很多女性告诉我,婚后在带孩子、打拼事业、与公婆相处的夹缝里生存,拼了命地承担那些远超自身负荷的重量。慢慢地,心中积蓄了无尽的委屈、痛苦和孤独。

其实,我也是这样的啊。我了解,过度承担的人不会真的快乐。

我曾有相当长一段时期,陷入自我评价极低的状态里,放弃自己的专长,不敢去做那些真心喜欢的事,甚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迎合对方,全心全意想要靠付出和牺牲来维系关系。

因为婆婆不喜欢乱花钱,我果断放弃了所有的日常消费计划,逛街、购物、美容全部取消。

因为老公习惯了女人作为全职保姆的角色,我疯狂投入所有精力在无休无止的家务劳动中。

我想要表现好一点、更好一点,仿佛婚姻成了另一座考场,每一天都是一次模拟测验,只有不断保持优异成绩,才可以持续享有优等生的尊严和待遇。

我并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拼命表现?这种表现,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永无止境的,不会有究竟圆满的那一天。

我忘记了,婚姻的本质是爱情,而爱情里的我们不该是最甜蜜和放松的样子吗?一直拼命驱策自己,活成另外一个形象,也许那是一个表率,也许那是一个楷模,但都不是你。靠这种姿态得以维系的感情,又有几多幸福把握?

后来慢慢了解到,是我自己把评判权交给了对方。是你执意要让婆婆和老公当主考官,而他们判你高分、低分,都会强烈影响你心绪的起伏波动。

在这样的模式里,你永远是被审阅的一方。不管表现是好是孬,心中都会被种种不忿充斥。不管我们付出是多是少,都难免落入被评议的不安境地。

在这种情境里,就算被表扬、被赞美,也没有任何意义。只要你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好名声,就一定也会耿耿于怀于自己的坏形象,一切终归由他人主宰。

当活着只为取悦别人,就算活成了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心中又有多少属于自己的真正快慰?

我婆婆是远近有名的贤妻良母,从年轻时就勤劳贤惠、朴实节俭,把家庭操持得有条有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终日劳作,几乎牺牲了全部的个人喜好和欲望。

然而她并不放松,也不快乐。或许是出于女人的敏锐直觉,我可以体察她心中深埋多年的委屈、自卑和怨愤。光顾着活给外人看,冷落了自己几十年。

她对丈夫有诸多怨念,对孩子有无尽不满,但她依然在孜孜不倦地为他们服务。就在这种一面付出一面不甘的状态里,循环着每一日,不知不觉已近花甲之年。

这些年,她从没有讨过自己的欢心,她对自己有清教徒般严苛的禁锢和限制。

而她的孩子们,时常被强烈的自责情绪控制,无法放松身心,对于心中喜爱的事物,向来充满犹疑和负疚。

她常在人前提起自己初初嫁进这个家门所受的种种委屈,事实上,几十年来,不曾有一刻,她从那些过往的沉重里走出来过。

虽然鞠躬尽瘁,内心深处,她并无一刻满足和享受过自己辛勤经营得来的幸福。

其实,她是多么理所应当配得这世间所有的幸福,可她习惯了活在无尽的牺牲和持续的抱怨中。这是大多数处在她这个年纪女性的心理状态。

有的时候,当你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存疑的时候,不妨看看老年人,看看上一辈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夫妻相处模式,他们的观念,他们选择的方式……你慢慢就会知道自己该不该继续眼前的路线了。

这是一种很悲凉的示范。

但对我们有着巨大的警示作用,我们要不要在怨恨与劳作中一点一点耗尽体内全部的热情、好奇、快乐、向往?

当你习惯了以卑微的姿态活一年、三年、五年,你也就会这样一直卑微下去,一辈子。

最终,你会和眼见的那些霜华满鬓的老妇人一样,满面愁苦,一腔辛酸。

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里有句台词说得好:我才懒得去想十年后的我是什么样子,我只在乎十年后的自己怎么看现在的我。

自从明了这个道理,我就渐渐放手让老公负责接送女儿,在我忙的时候让他参与带孩子。而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都是无条件妥协的一方,心甘情愿承担百分之百。

我需要有阅读、写作和静心的时间。

以往,我常常在来回奔忙换尿布、做辅食和小娃娃哭闹的鸡飞狗跳里勉强写上几笔,就算老公明明在看电视,我也不会打断他的娱乐。

是我自己,默认了这种家庭分工和价值序位。我的爱好、兴趣和工作退居末位,我以为包揽全部家务才是我的价值。

事实上,只要你有自己的专长和热情,就值得排除万难、用心呵护、令其成长。就算你是个家务白痴,那又有什么要紧?

当我对自己的时间重视起来,为自己安排了不同的生活和工作内容,对方慢慢也开始意识到这种转变,并给予调整和适应。

不用怕,最初总会有一段动荡期。

对方会不习惯你的改变,或许会有冲突。但新模式的建立需要你的努力,谁让你曾经把旧模式塑造得那么根深蒂固?对方习惯了你卑微的姿态。当你开始图谋自己的出路,势必会令他受到震动。

你得温和,同时也得坚定。

我们追求平等自在之心应坚如磐石,我们重视身心的延展和舒适度应胜于一切。倘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别人也会习惯了不在乎你的事。

某个夏日傍晚,我早早洗好澡,啃了半片西瓜,在阳台上敷着面膜吹着风。朋友发微信问我在干嘛,我答:无所事事敷面膜。

对方惊呆:发生什么事了?你已经几年没做过面膜了!才忽然意识到,确实已经有好几年、好几年,没有享受过这片刻美妙日光了。

虽然还有许多事要做,但是,请等我一小会儿。诸事放下,万缘暂舍,这一小会儿是属于我的,它可以不属于家务、嘈杂纷争和劳动义务。

它对我很重要。

比起靠委曲求全换得平安,把自己活好了更值得全情投入一辈子。而这个投入就是每天的一小会儿、又一小会儿,不断累加,使其成为容貌、心灵得以丰富的资材。

一个美好生动的家庭成员,是不是要比一个勤劳怨忿的家庭成员贡献更大?或至少并不显得逊色多少。

我们怎么款待自己,怎么宠爱自己,怎么提升自己,怎么令自己得到滋养和成长……你怎么对待自己,这是唯一的课题,你怎么释放自己的价值,或许是终生的事业。

一位男性读者朋友向我倾诉,他觉得婚后与妻子没有交流,他说的话她不懂;他的理想和追求她不感兴趣;他交朋友她赌气吃醋;他的世界每天在更新换代,她的视线永远停留在家务琐事和邻里是非中;他想着如何开疆拓土,她只琢磨怎么拴住他……他对婚姻感到无比厌倦和失望。

我想说,这位妻子是缺乏安全感的吧,大概也是活得卑微的一个,她身上或许有你我的影子。

我们有时候是太目光如豆了,太在乎一些人和物,认为那远比自己更重要。却不知生命的怪圈在于:是因为你首先失去了自己,于是便陆续失去了世界。

我们总觉得自己需要依附于物,才能存活。这是一个心理谎言。

在爱情和婚姻来到之前和离去之后,你都要让自己好好活,这个好好活的能力才是最需要时刻筹谋和建设的。

不管友人还是爱人,都不是你想拴就能拴住的。甚至当你一这么想,在这个起心动念里,就落入了乞怜的境地。也就在同时,将你想要的人推向了更远的地方。

你能做的,只有极力确保自己的身心成长。在这方面,请用力“自私”和“专注”一点,心无旁骛地聚焦你所热爱的领域。

然后去创造价值,体验时间的神奇效用。它真的不仅仅是用来刷锅洗碗的,还可以用来缔造更多神迹。

一个圆满快乐的你,才是对身边人最大的善意和贡献,而不必靠辛劳困苦绑架和依附于人。

所谓道德,不是承包所有并不情愿的劳作,而是由于投身生活获得充分滋养后散发的平和安定的磁场。

当有一天,我们的欢笑并不是悲伤的面具,我们的善良也不表现为自我牺牲,你才可以说,你是一个具足了道德感的人。

我们不能忘记,那个生命的怪圈,它时时刻刻分秒不息地在悄然发生着作用:

当你赢得圆满的自己,就会陆续赢回整个世界。

爱一个人,总会有所图啊


1

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刚好是我的小学妹。

人长得水灵,性格也好。早上在公司楼下遇到了,隔着老远,就能看到她笑成一朵花地打招呼。反正我挺喜欢她。

漂亮的女生,自然不缺爱情。可混熟了才知道,她在单恋一个人。

有天我俩一起出去吃饭,聊到这个时,她睁着一双纯良无公害的大眼睛问我:“师姐,我就是想不通啊,明明我什么都比那个女生好,为什么他就是看不到我?”

这个问题好难。

我想了想,回她:“可能她的身上,刚好有你所缺乏的某种价值,而这种价值,刚好又是他想要的。爱一个人,总是有所图的。不是他看不到你,只不过碰巧你的身上没有他想要的。”

小学妹更困惑了:“我就是简简单单的喜欢一个人啊,怎么能有所图呢?”

是啊,爱情怎么能有所图?

2

暂且我们就不说长大后的爱情。年少的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总是不问原因不问结果吧?

喜欢了,就掏出一颗心来对他好。想见她,就可以漂洋过海去看她。这样的爱情,纯得能滴出水来,怎么能说是有利可图?

不不,不是这样的。

那时候,你喜欢他,可能是因为他穿白衬衫站在阳光下笑起来的样子,让你赏心悦目;你暗恋她,可能是因为她一低头一回眸的浅笑,让你心生柔软。

刘瑜说,爱情是欣赏一个人的美好。

因为对方有了让你心动的价值,荷尔蒙才会跑出来捣乱,这才有了爱情。

说回小学妹,我从她的描述里,知道她单恋的那个男神,目前正在创业。人家需要的是能和他并肩作战的伴侣,能随时给他建设性意见。

而这些,小学妹给不了。所以,她从一开始就输了。

3

我想起我的朋友美芽,她在25岁时爱过一个男生。

怎么说呢?以美芽的条件,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可茫茫人海中,她独独只看得到他。

他有什么好?美芽笑而不答。心甘情愿地跟着他,住着租来的房子,为他洗手作羹汤。

后来他的事业一点点打开,情况渐渐好了起来,手里的存款也足够买个房再买个车,给美芽一个家。可谁也没想到,美芽提了分手。

所有人都不解。

美芽在喝醉的夜晚,哭着说:“他早已不是以前的他了。”

是在那晚我才知道,事业上了台阶后,这个男人的一颗心就变得骄傲起来。他收入比她高一大截,就有点瞧不上她那不温不火的工作。

她升了职,他说,又能怎么样?就你那小公司,还能有什么出息?等结了婚,留在家里好了,我养你。

这样的分歧多了,美芽的一颗心便淡了。

分手的时候,他不甘心地问她,我一无所有的时候,你愿意陪在我身边。为什么我什么都有了,你却要离开我?

我理解美芽。

回过头来看,美芽当初选择他,其实也是有所图的。那时,她图的是他和她情投意合,图的是他的积极上进。那时的他,让她对生活充满希望。再难的日子,也仿佛像是被加了一勺糖。

而后来,他满足现状,自以为是,甚至不肯欣赏她对人生的追求。

所以,美芽还能图他什么呢?

4

爱一个人,总是有多图的。他的身上,一定有你想要的某种价值。

而越到后来,我们也越在意这种价值。他为人宽厚,踏实上进,能给你安全感;她温柔贤惠,体贴大方,能给你温暖的家;他勤奋好学,知书达理,是个潜力股;她性格开朗,乐观善良,是个贤内助……总有某个地方,刚好让你有所图。

甚至有时候,一个人的价值,便决定了你在爱情里,会有怎样的伴侣。

好看又多金的优质男,喜欢的一定不会是灰姑娘,如果有例外,那灰姑娘一定有双水晶鞋。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愿意陪在一个一无所有的男生身边,她看中的,也许是他的积极进取,也许是他对她的好。

总有某个闪光点,让我们心甘情愿臣服于爱情啊。

所以,还有哪类爱情,是无利可图的?

不如就大大方方地承认,爱情有所图。

这并不是贬低爱情的纯度,而是对自己的价值以及对方价值的一种肯定。你是谁,才配得起谁。

你必须习惯孤独,一个人


这世界上几乎每个女人都渴望,自己心爱的人可以发自内心地去疼她,去呵护她。而且,最好在你需要他的时候,他会立即出现在你身边。

否则,你就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你沮丧,你失落,你要用连环夺命call把他叫到你的眼前。因为,你是如此爱他,一秒钟都离不开他。

可是你知道吗?你心爱的人可能正在为了生计而忙碌,或者他也需要那么一点点独处的空间,安抚自己受伤的心。

如果这个时候,你可以很好地和自己相处,不要让自己因为缺失安全感而惊慌失措,而是选择延迟满足内心的需要。那样的话,他也就不会因为你的紧追不舍而窒息抓狂。

当你在感情中慢慢成长,就会深深地明白:让爱升温的最佳方式并不是你和他朝夕相处,而是你自己学会独处。

1

我认识一个单纯可爱的姑娘,她总是缺少安全感,如果男友答应第二天给她打电话,她会从睡醒就开始等电话。如果一直没等到,她就找机会冲着男友大发雷霆。

她觉得,你答应我的事没做到,那你就是不爱我了。男友自然也很生气,他只是临时有点急事忘了打电话,虽说自己做错了,但是女友也不至于火冒三丈啊。

这位男友并不知道,他不回复就会加重女友的焦虑感。有些时候,女友还会心思重重,把自己放进难以解脱的怪圈里,和自己反复纠缠。

她无法一个人独处,甚至要时刻知道男友的位置和消息。否则,自己就会有一种被抛弃的窒息感。她这种样子,也让两个人的感情透不过气来,甚至随时面临解体的可能。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有妈妈温暖的怀抱提供安全感。但我们渐渐长大,就要离开母亲,学会自己行走奔跑,独自面对风霜雨雪。

有一天,当你遇到了自己深爱的人以后,忽然发现自己又退行成为一个婴儿的状态。你感受着对方给予的爱,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爱的感觉如此美好,但这种爱已经不是不求回报的母爱,而是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男女之爱。

真正的爱情,只能发生在两个独立的个体之间。如果任何一方变成嗷嗷待哺的婴儿,这份感情就会倾覆失衡。而当两个人同时变成婴儿的状态,这份感情就会成为孩子之间的游戏。

2

记得在《人民的名义》里,钟小艾是侯亮平失意委屈时最大的精神支柱。而她自己,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人。当侯亮平需要思考对策的时候,钟小艾会适时保持沉默,给他空间。

这不仅没有让侯亮平对妻子的爱渐渐变得平淡,反而愈加浓烈。为什么?就因为钟小艾懂得侯亮平的所思所想。当一个人能够深刻体会对方内心需要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连接彼此的内心。

的确,女人在一段感情关系里面更愿意诉说和倾听,她们渴望亲密的人能给自己更多的关爱和共情。而男人完全不同,他们遇到压力和问题的时候,更渴望空间独处,在安静的环境里思考应对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渠道。

如果男女之间在相处的过程中,不了解对方的心理特点,就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中伤。

当你感觉孤独失意的时候,对方或许也正在因为其他的事情不开心。如果你希望得到他的关心,就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去安抚对方的情绪,你才有可能获得对方给你的呵护。

不要以为,你爱上的人有能力随时随地可以给你百分之百纯度的爱。所以,请从梦幻中醒来吧。

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不会因为细小的事情和对方无休止地折腾。一些人相爱十分容易,相守却十分困难,或许就是因为无法和自己和平相处,才把爱情逼进了死角。

3

其实,每个人都有孤独的一面。在认识他以前,你只是一个孤独的灵魂,你需要照顾自己的饮食出行,需要体贴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爱情来临,生活变得多彩曼妙,而你也慢慢丧失了独处的能力。

你以为,一切都可以让对方包办,他会像你自己一样,对自己的所有需要了如指掌。可后来才发现,最了解自己的人只能是自己。

真正在一段感情里成熟起来的人,不会把自己的需要完全寄托在对方身上。她们明白如何倾听自己,如何安抚自己,她们是自己的知心朋友,也是自己的人生导师。

她们人格独立,她们思维流畅,她们心灵通透。她们在把感情世界看懂以前,就早已深深懂得自己的灵魂要去向何方。

有人说,独处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整,更是一种独立人格的体现。是的,独处不是孤僻,也不是孤独,它可以是一种爱好,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能力。

当一个人学会了如何独处,她才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真正强大。而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有力量支撑起这把爱情之伞,保护自己和心爱的人不被雨水淋湿,然后两个人头挨头依偎在一起,在泥泞的人生大路上温暖前行。我们都会越来越好的,我相信,你呢?

太爱一个人,会太碍一个人


张爱玲说:“ 炸死了你,我们的故事就结束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 但我们不要做那个会让别人开枪的人,不要太爱一个人,因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故事。”

雨溪刚认识男友的时候,还是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娇娇女,但是和男友在一起的这三年,她自觉就点亮了各种主妇技能。

在一起的第一年,他俩同居了,男友平时工作比较忙,雨溪心疼男友,就主动承担了各种家务,男友有时看到雨溪满头大汗的样子,想要搭把手,雨溪总是微笑着拒绝:“你工作也累了一天,还是去休息休息吧。”

因为太爱他,所以愿意把所有的事情都扛在自己身上,减轻他的负担。

在一起的第二年,雨溪总是忙于琐碎的生活杂事,没什么时间和朋友联系,互相也渐渐疏远了。她的世界里只剩下男友,而男友已经把雨溪的各种好当成是理所当然, 稍有不顺就会无所顾忌地对雨溪发脾气,可雨溪即使被男友气到大哭,也不敢发脾气,不敢说分手,她怕一说出口,就真的分手了。

因为太爱他,所以只能自己把所有的委屈和心酸都夹着泪水咽下,然后笑着对他说:“是我错了,你别生气了好不好?”

在一起的第三年,男友提出了分手,他爱上了另外一个姑娘,雨溪哭着求他别离开:“我哪里做错了?我会改的,你不要走,好不好?”男友当着她的面删除了她所有 的联系方式,语气平淡地说:“我不爱你了,希望你以后不要来打扰我的生活。”然后转身离开,徒留雨溪在那一天流完了这一辈子的泪水。

因为太爱他,所以可以让自己卑微到尘埃里,舍弃尊严舔着脸求他不要分手。

太爱一个人,你会快乐着他的快乐,悲伤着他的悲伤,他是你的整个世界,你却是他世界里的过客,你以为自己已经尽全力给了他最好的,最后才发现他并不需要这样的好,你付出了那么多,也仅仅只是感动了自己。

分手后,雨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三天来悼念这三年的感情,谁都不见,谁都不联系。闺蜜从另一个城市赶过来安慰她,恨铁不成钢地对她说:“他根本就不爱你,你这样糟蹋自己有什么用,不值得!”

雨溪泣不成声:“我能怎么办呀?我那么爱他,对他那么好,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闺蜜用力把雨溪拉到镜子前面,“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你看看你自己现在的样子,哪里还会招男人喜欢!”

雨溪看看镜子中的自己,穿的是为了方便做家务的土气服装,头发凌乱地扎在一起,好久没护理的皮肤也变得发黄又粗糙,素面朝天,眉宇间写满了疲惫,二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却像中年大妈,哪里还有当初刚恋爱时青春明媚的样子。

雨溪恍然:原来爱情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因为太爱他,所以她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忘记了还要爱自己。

“太爱一个人,你会太在乎他跟谁在一起,心里是否有你;太爱一个人,会被他牵着鼻子走,完全不能自已;太爱一个人,会无原则地忍受他,慢慢他习惯被纵容;太爱一个人,他会习惯你的好,而忘了自己也该付出。”

爱是要有底线的,即使你再爱他,也不能失去自己的生活,总是围着他打转,太爱一个人,会太碍一个人。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爱他,但是你应该有你的生活,他也应该有他的世界,你闲暇时可以看看书、逛逛街、聚聚会,不一定非要和他在一起,他不在身边的时候,你照样可以很快乐。你足够爱自己,才会有人来爱你。

爱一个人不要爱十分,八分已足够,剩下两分,用来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