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克服情感依赖症

克服情感依赖症

发表时间:2021-04-15

【www.qg13.com - 情感心理依赖症】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克服情感依赖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克服情感依赖症

所谓情感依赖症,就是指人们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自私地在他人身上寻求慰藉和精神支持,并可能因此给他人造成精神或生活上的压力。心理学家认为:情感依赖症,是一种需要控制的不安情绪,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最后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精神疾病。

一般来说,情感依赖症分为强势型和依附型。

强势型:强势型的情感依赖症,体现为对周边的人过度地关心,有强烈的控制欲,当情绪正常的时候,则表现为非常关心身边的人,包括父母、亲属、朋友、恋人、配偶、子女等,有时候这种关心甚至超出了对方的需求限度;当这种情绪恶化时,则表现为对身边的人的生活和情绪有强烈的控制欲,想要周边的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完全不管对方的意愿。

强势型的情感依赖症看似有主见,有控制欲,其实这种强势恰恰反映了心底的不安全感,如果身边的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会觉得不安稳,觉得害怕。这种人一般都有外强中干的特点,越害怕越强势。

依附型:依附型情感依赖症则是表里如一的情绪表达者,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缺乏适应能力,害怕变化,害怕新事物。由于这种恐惧感,他们把自己心目中的靠山投射到身边的人身上,成年之前,他的投射对象往往是自己的父母,成年之后,他的投射对象则往往是自己的恋人或者配偶。

依附型情感依赖症在生活中往往体现为以下现象:喜欢向对方诉说自己的事情,并强烈地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或者建议;除了他,不和其他人来往;喜欢时刻和他黏在一起,如果不在一起,也一定要通过各种通讯手段保持联系,如果联系中断,则会胡思乱想,担心自己被抛弃,自己吓自己;过度容忍对方的要求,即使违背自己的意愿也要去做;他的任何评价都能让你欢喜让你忧;如果他和你中断关系,你觉得世界就此崩溃,非常无助。

情感依赖症让很多女人失去自我,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甚至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情感症状。要想脱离情感依赖症,可以通过以下几步进行自我调整:

(1)正视情感依赖症

(2)

有情感依赖症不是好事,但也不用给自己过大压力。毕竟情感依赖症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爱。爱一个人不是坏事,至少证明你善良,对他人有善待之心,没有必要因此而“讳疾忌医”。

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首先必须要正视情感依赖症。

(3)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4)

有情感依赖症的人很容易矫枉过正,变成一个偏执者,对自己过分苛求。尤其是在纠正情感依赖症的过程中,很容易从一个对他人过于依附的人变成一个拒绝关心他人也拒绝他人关心的人。其实,过度的自我控制反而适得其反,有时候甚至得不偿失,所以不要强迫自己去立刻完全纠正情感依赖症,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5)培养忍受孤独的能力

(6)

学会享受一个人的生活,不依赖别人,也不依赖任何行为方式。独处不代表孤独,在独处的时候你才有时间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也培养独立面对生活、处理日常事务和感情事件的能力。

(7)转移注意力

(8)

学会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例如认识一些新朋友,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培养一些新的爱好等,帮助自己建立更多排解烦恼,获得安全感的方法。要爱自己爱得正确健康,首先要让自己自由,时时倾听自己,和内在的自我对话,诚实地面对内心深处的各种欲念。这样,当我们置身于各种人、事物中,才不受约束,才能完全保持平衡。当我们能用这样的态度爱自己时,就能真正了解爱的意义,而且有能力去爱其他人。

(9)一点点冷却自己

(10)

如果你过于依赖某人,那么你要立刻跳出这种重围是有难度的。你不妨选择“递进式”的方法,一点点冷却自己:你要锐减和她/他的交流次数,分散精力,这样做会令你在短时间内逐渐恢复清醒的头脑。你可以给自己规定一个月的时间,看看你如法炮制一个月后是否凑效,情况好转的话,你再加大力度,令下一个月里的你,更活跃轻松,逐渐从“依赖”里自主起来。

编辑推荐

女人婚后易患上“情感饥饿症”


 怎样才能摆脱“情感饥饿”呢?

婚姻生活中,当所有的激情都变成亲情的时候,要有耐心来平和地过日子。一些女人不能放弃对浪漫生活的追求,就容易患上“情感饥饿”症。她们觉得丈夫越来越乏味,调动不起自己对生活的激情,因此感到空虚寂寞。

其实,这样的女人只看到了生活的一面,带有消极情绪,把所有的罪过都归于丈夫。她们从不主动去做些什么,比如: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对丈夫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自己是不是不切实际,太浪漫了?

与丈夫交流、沟通了吗?整天抱怨的女人,除了精神不振、空虚寂寞、心情抑郁之外,还能做什么?

“情感饥饿”是一种不健康状态,它会影响人的精神。使女人对婚姻、家庭失去信心,对丈夫感到失望,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生活,为了摆脱空虚,她们或是打牌闲逛,或是红杏出墙,寻找婚外刺激,之后却仍是一片茫然。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对婚姻家庭有信心。

此外,还可以运用心理学上“转移”方法,即多想想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以勤奋工作的方式来填补心灵上的空虚。

如果在事业上做出了新成绩,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多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健康成长时,你的心里会得到安慰,升腾起一种自豪感。当你用有意义的事去培养你对生活的热情,去填补你生活中的空白时,哪儿还有心情和闲暇去顾及什么“情感饥饿”呢?

培养对生活的热情,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社交圈子,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尽量让自己生活在群体之中,切莫离群索居,形单影只,这样会让自己更加空虚落寞。与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一道,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会对你的心灵产生振动。在闲暇之余,还应该培养一种爱好,以充实自己的心灵。

把你宠坏,让你依赖


把你宠坏,让你依赖

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数字,说是在中国,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人宁愿要手机也不要性爱——手机和性爱只能选一样,你怎么选?回答令人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在日本,这个数字更高,超过了50%。人们宁愿要手机,也不要性爱,可见,手机进入到人们的生活有多深入。

手机是这样一种东西,带给你无限的慰藉,也送给你许多的资源,但是,它的副作用却隐藏得很深。虽然手机也有弊端,但它对人基本上是付出型的,人可以予取予夺,不像性爱,你总要付出许多,才能获得一点回报。

将手机当爱人的女生越来越多,尤其是孤独的单身女生,不是谁都有能量去不断恋爱,也不是谁都有胆量去玩夜店酒吧,所以,手机对于寂寞的单身女生来说,不啻于就是一个温柔的爱人,一个灵魂的慰藉。因为,手机上什么都有。

这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让我想到爱情。我曾说过一句话,把你宠坏,让你依赖。如今,这个情况果然出现了。我要去北京签名售书,21日去,23日从北京回老家,估计要六七天,太太就有点不舍。原来,我们一直都是形影不离,太太去哪,我去哪,我要回家太太也跟我一起,我们基本就没分开过。有年,我过年回家,太太在深圳父母家,她感冒了,天气又冷,觉得孤单,便希望我快点回家。只有那一次,剩下的,我都是和太太一起回家。

而太太为什么对我依赖如此大?只因平时我们感情好,生活中相互照顾,他做饭,我刷锅洗碗,拖地,擦桌子这些小事都是我干,当然,我也为她吹头发,甚至在她看电影的时候给她找零食,端茶倒水,她形成习惯,日常小事便也依赖我。所以,我平时要有什么出远门的事,太太都要我尽量缩短时间,因为我们真的没有分开过,现在剩下她一个人在家,似乎不习惯。

我自己也是,因为走坐都和太太在一起,有两次我因为要录节目,太太回娘家有事,我一个人在家,晚上居然会睡不着,想来想去,就会觉得孤单,房子虽不大,空落落的也就我一个人,静得出奇,只好给她打电话。唠叨着,聊到她累了要睡了我才挂电话,但是,电话一直开着,不肯关机。看来,我也习惯了两个人,一个人反而不适应了。

所以,想让一个人离不开你,只有一个办法,对TA好,把TA宠坏,让TA依赖!

怎样摆脱对男友的心理依赖?


怎样摆脱对男友的心理依赖?

戴喆

“怎样摆脱对男友的心理依赖”,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的人会觉得不解。

“为什么要摆脱?我们俩现在天天黏在一起还觉得不够呢!一天两、三个小时的电话粥,真是一刻不见就魂不守舍、没着没落的。摆脱?为什么要摆脱?”

容我发个无语的表情。我们这里说的不是“热恋ing连体婴”的状态,当下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被苯乙胺所充斥着,当然感觉很好。

我们今天谈论的是对于感觉很痛苦的人。有的人是希望自己能够摆脱这种强烈的心理依赖感的。因为她很明确的感觉到,自己很痛苦,对方也很痛苦。而这种感觉一旦持续下去,对方很可能会离开她,那她就会沉浸在更痛苦的痛苦中感受无尽的痛苦。

就像依依和兰兰,她们俩都有这种想法,只是她们背后的原因有些不同……

依依:

我觉得我好可怕,男友说我就像一个“黑洞”,时时刻刻都想把人吞噬。

是啊,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当他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会感觉很不安。给他发微信,他如果不是马上回我,我就会特别着急。一般我都会立即把电话打过去问他干吗呢?

记得有一次他在开会,我不知道。结果微信他没回我,打电话他静音了也没听见,接着我就受不了了,跑到他们公司。当我冲进会议室看到一大屋子的人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我的时候,我真想找个坑把自己埋了。

我男朋友现在觉得我就是个病人,我其实也不想这么缠着他,可我忍不住啊。

兰兰:

我经常自嘲自己该去当侦探。我的疑心病太重了,我男友真的都快被我折磨疯了。当我感觉他有任何细微的变化的时候,我就会缠着他刨根问底。

就像昨天,我们俩本来一起吃冰粥聊得挺好的。可就因为我聊到“你喜欢我什么?”的时候,他走神儿了。接着我就玩命的逼问他想什么了。

他开始说没想什么,但他越这样说我越着急!最后他被逼的急了,告诉我他想昨天晚上欧锦赛比利时输给了意大利,他白扔了500块钱买足彩。

这话骗谁呢?我根本不信,他肯定是想离开我了,觉得我烦了!

哎~我是挺烦人的哈,疑神疑鬼的,可我就是觉得心里头七上八下的,老不踏实。

依依和兰兰,感觉上好像差不多。但是细心一点,我们还是能感觉到区别的。

依依更多体现出依赖感,需要对方时时刻刻回应自己,感觉和对方在一起。而兰兰则有强烈的紧张感,感觉对对方不放心,害怕被抛弃。

我们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了解到,两人行为背后的核心问题确实不一样。

我们在出生后,对这个世界的早期认知要经历两个阶段。

一个阶段是建立基本的信任感。

另一个阶段是建立基本的不信任感。

孩子出生到1岁左右,会培养出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她要相信,任何把她抱起来的人不是要把他摔死。

后来到孩子开始“认生”的时候,其实是在培养她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不信任感。对待陌生人,她会紧张,会提前防范。

两个过程完成的好,我们就说这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会比较高。但如果发展的不好,那极有可能在未来会出现如依依和兰兰的情况。

先说基本信任感,也就是依依的情况。

她的父母对她很好,可以说到了一种溺爱的程度。24小时她妈妈都不会离开她半步。甚至上厕所时,他妈妈都会抱她到马桶前的小篮子里让她能看见她。

那如果一个人过于发展了基本的信任感,她就会像温室花朵。因为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关爱而未经风雨。反应到她成人以后,她会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不信任感。和亲密关系相处时,多表现为抓住对方不放。

那么基本不信任感呢,好像兰兰。

她小时候被爸爸打,被妈妈冷落,感觉这个世界是充满危险的。所以她会过度的警觉,也过于适应社会化。比如她特别会察言观色,孔融四岁不是会让梨吗?她四岁甚至都能看着大人的脸色,来判断应该把最大的梨给爸爸还是妈妈了。

她发展了过多的基本不信任感。她常年处于应激状态,而当她进入亲密关系时,她也很难真正的放松下来。所以她体现出来的就是紧张感,不信任对方。

这两种情况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依赖。

第一种,高估别人对她的爱。把自己对爱的期待完全放在别人身上,别人不给她,她就会非常痛苦。期待他人以她为中心,从他人的过度关注中体验自己的存在感。

第二种,低估别人的爱。好不容易才信任别人一次,所以难以忍受和他人分离。她对整个世界都不信任,终于信任一次,就要时时警惕。这就像一个一直感受寒冷的人,好不容易得到了温暖,那再让她感觉冷的时候,她就会难以接受。

我们也可以从一个孩子的成长阶段来看这个问题。

最初婴儿与妈妈体现在身体层面的依恋。在她的世界里,妈妈消失了她就以为妈妈不存在了。这情形我们都见过吧,孩子从睡梦中醒来却发现旁边没有人,然后会特别焦虑的哭闹,直到妈妈回来抱起她,让她知道妈妈是存在的,她才会安定下来。

接下来到了孩子会爬的时候。孩子开始尝试向外探索,但是探索一会儿她就要回去找妈妈,然后再往外探索一点,再回去找妈妈。妈妈就是她的安全基地,而随着她越来越确认妈妈会一直存在,她的活动半径也会越来越大。最后到即使妈妈跟他不在一个房间里,他只要能听到妈妈的声音,他也能觉得安全。

当孩子再大一些,该去幼儿园了。一般在入园第一、两天的时候,孩子表现的还不是那么焦虑。原因是一般这么大的孩子心中已经内化了一个妈妈,然而到第三、四天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又开始慌了,开始哭闹着找妈妈。因为妈妈此时在她内心里的形象又开始消失了。

这种情况会持续到五、六岁,这时候对孩子来说,妈妈已经相对稳定的存在了。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逐渐内化了一个妈妈的形象。无论妈妈离开多久,他都相信妈妈是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甚至即使妈妈去世了,我们心里也会有一个妈妈的形象。

这样的感觉,就是把父母内化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后,我们就不需要父母时时刻刻出现在我们面前了。在我们心里内化的父母形象,会令我们充满安全感和稳定感的很好的生活下去了。

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某一个阶段出现了问题,那我们就无法内化父母的存在。我们也就必须依靠真实的父母而生活了。我们不能离开父母的身体,是因为如果离开父母的身体,我们的安全基地就不复存在了!

后来在咨询中我也问兰兰——男友怎样才能让你心安?或者说你理想化的男友是怎样的?

兰兰认真的描述了一番,而随着她描述的内容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具体的时候,她突然一下子领悟到她需要的是什么了——

*往往小时候跟父母没有那么亲,没有感觉到安全的孩子。她长大以后会想在外界,在亲密关系中获得一种补偿。希望把童年缺失的无条件的关爱,全都在对方身上找回来。如此其实她退行到了一个婴儿的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想重新再经历一个美好的童年。*

兰兰亦是如此,她的内在就是希望男友能帮助她完成这个愿望,然而,这却也只是她的一个愿望而已。

真正现实生活中这个愿望很难实现。原因是我们一般都只能跟自己同等水平的人在一起,所以往往对方身上也会有一些缺陷和问题。

这就像两个小孩儿,都想让对方做父母,都希望找对方要吃的,可是因为我们自己还饿着呢,所以根本给不出去,最后结局一定是谁也帮不了谁。

说到这里有一个故事:

在地狱里,很多人会在挤一个很小的房间里,房间里有一口锅,锅里有美味的烫,还有一把勺柄很长的勺子。因为房间很小,勺子没办法转过来给自己,所以地狱里的人都没能喝到汤。

但是在天堂呢,在同样的房间,有同样多的人,同样的烫和同样的勺子,大家却可以用勺子喂彼此,最终所有人都喝到了汤。

借这个故事影射一下就是,如果没有发展好依赖关系,我们在成年以后就会退化成一个孩子,希望对方像父母一样照顾自己。逼迫对方做供养者,而自己做被供养者。

这种单向的关系,就会形成互相争夺,宛如在地狱里喝汤。那很可能的结果是,这个残酷的斗争最后谁都吃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种托付心态或者说完全退化的心态,导致了我们没有能力去应对关系中的问题。要么我们就压抑自己的需要,要么我们就放纵自己的需要,我们不知道怎么样有尺度、有弹性的,去实现自己的需要。

那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才能摆脱对他人的心理依赖呢?

方向

大家看到,不管是依依还是兰兰,她们共同点都是向外要。一个是向外要自己习惯的依赖感,一个是向外要自己缺失的信任感,反正不管怎么要,因为我们要不来所以我们才会那么痛苦。

而本质上那种连父母都给不了我们的无条件接纳,我们是没可能从别人的身上获取的。

所以我们的方向一定是要自己去面对这部分。自己把自己成长过程中,过度满足的基本信任感或基本不信任感重新进行整合。帮助自己用一个更加客观有弹性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

方法

面对

敞开自己,将过去的经历在安全的环境中慢慢打开。不要回避过去的伤,用甜的东西盖上苦的东西,甜的吃完了下面还是苦的。所以除非特别应激的情况,我们把真实的过去展开,看一看过往经历是怎样影响我们的,这非常必要。

待我们真正把过去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也就得到了转变的契机。

抚慰自己

打开的伤,需要我们细心的照料。我们要承认过去的感受,接纳过去的感受,接着不管是找支持还是自己面对,都要有一个好的陪伴来帮助我们托住那时的伤痛。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我们在温暖的环境下彻底的释放。

饶恕

不管是遭受冷漠还是经历溺爱,在我们痛苦的当下,我们会有可能去怨我们的父母。然而怨却恰恰不能帮我们走出来。当我们觉得这一切还需要别人为我们负责的时候,我们仍旧会止步不前。

想一想曾与父母共同经历的美好画面,过一过我们欣赏的父母身上的人格品质。当我们不在神化、也不再妖魔化我们的父母的时候,其实我们也是在重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父母是美好的,也是有限的,就像这个世界是安全的,也是危险的。他们不是非黑即白,他们是两个平凡的人,而这个世界也就可以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了。

欣赏自己

我们之所以不安全,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自我没有建立起来。我们不知道如果没有他人我们是谁?

在从他人眼中塑造自我的过程中,我们出了问题,然而成长中我们确实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懂得欣赏自己,建造一个真正不受别人影响的自我,也更能帮助我们与周围的关系更好的相处。

方式

一些情况比较突出的,我建议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解决。一个稳定的、安全的、不会随时抛弃你的角色,对我们疗愈此类问题是有很大辅助作用的。

找一个治疗团体,通过类似的经历,相互支持,相互陪伴,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

找到可以信任的,有抱持能力的朋友,陪伴你走过这个过程。(抱持:心理学中指母亲能满足婴儿早期的各种生理需要。)

当然我们也可以独自完成这个过程。其实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依恋关系重新整合的话,那我们也就不会那么依赖外在了。是啊,当我们相信自己内在的这个生命力量时,我为什么还要缠着别人呢?

好的爱情,深情却不依赖


小远和悦儿,当初能走在一起,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

小远高大俊朗、优秀能干,就职于金融领域,常常在国内外飞来飞去,体面多金,高冷范儿十足。

悦儿样貌端正,却算不上第一眼美女,扔在人群中并不扎眼,她工作一般,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一个不起眼的小主管。

而小远的前女友,肤白貌美,形象气质俱佳,在机关当公务员,稳定清闲。

很多人对于小远舍弃各方面条件开挂的前女友,看上平凡的悦儿表示不理解。

前女友和小远是大学同学,同样大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家教良好,可谓门当户对。

两个人郎才女貌,是一对耀眼的璧人,也是很多人都看好的CP。

相处了三年多,感情发展顺利,一切似乎水到渠成,小远却不提结婚。女孩着急了,先暗示无果,变成直接催促,但小远还是无动于衷。

小远私下里和朋友们说:“我知道她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跟她在一起,我却没有那么快乐。”

前女友知书达理,温婉体贴,若论硬件,绝对是贤妻良母的好人选。

但让小远犹豫不决的,是她的个性,她非常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太依赖小远,另一方面,又对小远不够信任。

小远出差频繁,每次到一个地方,飞机一落地,打开手机,必然会蹦出前女友的信息:到了吗?记得给我打电话!

每晚睡觉前,无论小远身处何方,多累多忙,两人也一定是要视频通话,这种强迫症似的互诉衷肠,不分时间、地点,风雨无阻。

有一次,小远飞美国,国际长途飞行十几个小时,回到酒店,他衣服都没来得及脱,倒头就睡着了。

前女友微信呼叫数次,未果,情急之下,她竟然找到小远办公室同事,几经周折要来酒店房间电话,连夜拨打越洋电话,硬生生把睡梦中的小远叫醒。

这种夺命连环Call,让小远无所适从。他对前女友没有任何不忠和偏见,但她的不信任,渐渐超出了他的底线。

他不敢想象,如果结了婚,当女友变成老婆,她的黏腻和束缚,会不会愈演愈烈,最后让自己窒息。

其实,他工作忙碌,压力大,所剩无几的业余时间,只想轻松度过,但和她在一起,却无法实现。

她敏感多疑,小远要时时照顾她的情绪,他精心挑选的礼物,也总是以各种理由被嫌弃。

犹豫了很久,小远和她分手了。这段当初人人看好的感情,黯然结束,让很多人不解。

但只有小远心里最清楚:我要的好的爱情,应该是她能让我笑,应该是我开心的源泉,而不是负担。

在飞机上,他邂逅了悦儿。悦儿相貌没有前女友出众,家世背景也没有前女友拉风,但她拥有一种幽默潇洒的独特魅力,吸引得他目光挪不开。

她热情活泼,爽朗可爱,说话脸上带笑,走路脚步带风。

这位大大咧咧略显逗比的姑娘,经常逗得小远哈哈大笑,几个小时的飞机旅程,小远觉得过得很快。

飞机落地后,俩人保持了联系,几次约会之后,小远越来越觉得,他和悦儿,才真正拥有同一频率。

悦儿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见多识广,乐观豁达,身上自带光芒,她因为鲜活可爱,在小远的眼里,是无比动人的。

悦儿兴趣广泛,也拥有三教九流的朋友,她闲暇时,很会自己找乐子寻开心。比如,周末,经常一个人去爬山,或者呼朋唤友吆喝上几个人,就能组团去旅行,她还有一众好闺蜜,逛街时也从来不需要小远作陪,活得任性逍遥,自由自在。

显然,悦儿的世界里,除了爱情,还有其它很多事情需要兼顾,她的生活中心,围绕的是她自己。

她认为,只有自己开心了,才能享受生命中的其它。

两人确定恋爱关系后,腻在一起时,也很会撒狗粮,但分开后,悦儿又经常一两天都不会主动联系他,连睡前道晚安,也不是每天必备。

有一晚,小远想她了,打电话过去,电话那头,是她睡意浓浓的声音:“啊,我刚才想给你打电话来着,但后来不知怎地就睡着了,我先睡了,你乖哈······”

这句小远对前女友最常说的台词,竟然从悦儿的口里听到,小远觉得很好笑,同时也有一份别样的甜蜜。

总之,小远和悦儿在一起,开心、放松,乐趣满满。她的快乐,感染着他,让他甘之若饴。他越来越放松惬意,充满活力,也对和她的每次相见,都充满期待和想象。

小远和悦儿的爱情,是真正的相知相伴,爱着对方,但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这样的爱情,才会相处不累。

沐浴在爱河中的两个人,两个世界相加,应该变得更广阔,而不是越来越狭窄。

连岳说过一段话,道出了成熟爱情的真相:

“爱情应该是加法。两个相爱的人,要比他们独立时更坚强、更有趣、自然,有更多的快乐······爱与婚姻都不能让女性减去独立,让男性减去智慧。”

好的爱情,不是总想着改变对方,而应该把力气用在自身,让自己变得充实、丰满,与众不同。

你身上散发的正能量,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吸引力。

好的爱情是滋养,是灌溉,它让你成长,让你从一个人的孤单,变成两个人的强大,不依附、不黏着,但心却在一起。

这样的爱情,带来的是欢声笑语,乐观向上,当对方想到你时,嘴角就会忍不住上扬。

《欢乐颂》里,安迪和小包总,一个高冷如冰,一个热情似火,两个看似不搭界的人,为什么最后能走到一起?

这是因为,小包总拥有让安迪开心笑出来的功能。

对于安迪在魏兄和小包总之间,最终选择后者,开启一段认真执着的感情,老谭的评论,最为一针见血:

“谁不喜欢快乐呢?”

是的,安迪和小包总在一起,是快乐的。

两人所展现的,是成人世界成熟而理智的恋爱方式。小包总的扮演者杨烁,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剧中人设里,小包总和安迪是一种契合,就跟凹和凸这两个字一样。”

所以,小包总的爱,热烈却不失理智,激情四射却把握得住分寸,分得清场合,经得起推敲,抓住了安迪的心。

他的花式求爱方式,浓烈地像初尝爱情滋味的少年,把安迪当做心中那个最无敌的青春美少女,惊喜、浪漫、饱满、热烈。

而相处方式,分寸得当,总是在安迪需要的时候,才适时出现。出现后,不远不近,保持着刚刚好的距离,不给安迪压力,是一种真正的体贴和舒服。

这种相处方式,不纠缠、不束缚、用包容取代了占有,用弥补代替了消耗。

即使冷静如安迪,也禁不住春心荡漾,重拾少女心,从最初的强烈排斥到欣然接受,她那颗从小被冰封的心,彻底融化,小心谨慎转为享受当下。

很多年前看过的一句话,至今还清晰记得:

“Time is fast,you make it slow。Time is hard,you make it soft。”

时光本无情,却因你而绵长;岁月虽艰辛,却因你而温柔。

最成熟的爱情相处模式,莫过于和你在一起,时间总是不够用,而我,也变成了最放松的自己。

我们深情但不依赖,情至浓处,沉默亦是告白。

最好的爱情,是我想到你的时候,嘴角不禁自动上扬,而你在我的心里,是暖的,也是甜的。

出轨后遗症


出轨后遗症

不论是在猫扑、豆瓣,抑或天涯,各大网站的情感天地板块,被置顶的、被高度关注的、被积极回复的热帖,总是围绕着这样的问题:某女泣泪成书,她可以原谅真心悔过的出轨男友,却无法在床上重新接纳他被别的女人“染指”过的身体;某男对老婆坦诚相告自己曾有过一夜情,老婆接受他的忏悔,但命令他每晚那啥前都要用强效消毒液清洗N次……

看来,比出轨更猛于虎的是出轨后遗症,出轨可防可治可罚,而出轨后遗症对身心的危害,打个通俗点的比喻,它就像是连阴天的风湿发作,老胃病的不定期发作,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的情绪低谷期,一旦这病根沉积在骨子里,遇上适合发酵的外因作祟、情绪低压,就会汹涌爆发。

说白了,女人持有这种心理就是嫌有过其他欢爱痕迹的男人“脏”,这是女性的心理洁癖在作祟,虽然不堪其扰的是男人,但女人自身也并不好受。善良使女人选择原谅男人,但女人又是感性的、脆弱的,选择了原谅并不代表她就能立刻忘记了对方的背叛和这种种伤害,上述那些洁癖心理,是女人让自己慢慢沉淀这起出轨事件的缓冲期,是对自己的一种本能保护,更是对男人的一种督促。

出轨后遗症,可以归类为焦虑症里的一种,是在外界的不良刺激下诱发的,如生活环境的变换或配偶的突发状况(如出轨、背叛等)造成了女人心理上的排斥和反感,更是女人居于弱势地位的强烈控诉和自我保护。

女人果真原谅男人的出轨后,迅速回归到从前那个贤良淑德的位置上去,绝无丁点纠结、耿耿于怀,男人肯定天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冷静过了头就是冷酷,平静过了头往往离火山爆发不远,与其在戚戚的平静中等待最后的大难临头,还不如在后遗症的缓冲中一点点将戾气彻底化解。再说了,即便真遇上一个拿老公出轨当上趟公共厕所的超级老婆,那您还不得天天愧疚、懊恼得上一大块心病,最后瘤了癌了,以死谢天下啊!

女人虽然不能在情欲律条上跟男人平起平坐,但至少可以在精神上审判他、蔑视他、打倒他!这就是出轨后遗症与性文化对对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不是宠着女人,实在因为这种从出轨后遗症衍生出来的心理洁癖以及捍卫手段,只能算是女人自卫还击的一种本能,根本不为过。

奉劝女同胞一句,出轨后遗症只是一条从痛苦走向痊愈的康庄大道,而不是从敏感走向极端的不归路。多想想感情里那些被遗忘的好,多看看男人正在努力改正的成效,善忘自己的好,善忘自己在这件事上受到的痛苦,更要认识到出轨后遗症是柄双刃剑,伤了他的同时也伤了你自己。

出轨后遗症是适度宣泄、合理自卫的手段之一,但不能衍生放纵成为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乃至死结,女人不光青春值钱、爱情值钱、幸福更值钱,实在蹉跎不起耽误不起,要谋幸福,更得趁早。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轨后遗症可以有,尺度力度为以儆效尤、“惩”前启后但不伤及婚姻的筋骨为上上策。

有一项科学研究发现,性爱竟然同阿司匹林有一样的功效,能刺激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分泌出一种叫胺多酚的化学物质,对减弱疼痛相当有效,这就是为什么良好的欢爱能治疗痛经,它比护肤品、补品更能让女人容光焕发的秘诀所在。所以,与其在床下开展一场男女混合双打,不如在床上投入一场男女双人运动,减压,除烦,环保,零浪费,更能修补情感,何乐而不为?

治疗出轨后遗症说难也不难,男人用痛改前非的实际行动,女人用信任用宽容,再佐以时间的沉淀抚慰,定能药到病除,爱到病除。

爱情饥渴症


饥饿会影响人的判断力,这毋庸置疑。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饱的时候和饿的时候,去超市买东西,消费数额往往大相径庭。饿的时候逛超市,看见任何食物都两眼放光,有如与失散多年的亲人重逢,一旦抓住,就不肯松手。而饱的时候,则推着小车,从容不迫地在货架间穿行,看见吃的,一般得风度翩翩地左右端详一番,多数时候还把它给扔回货架上去。

后来,我知道有一种病,叫“爱情饥渴症”。

我琢磨着,饥渴症都是一样的,不管前面的定语是不是爱情。

爱情饥渴症最大的临床表现,就是迫不及待地将随便什么落入手中的“食物”都飞速地塞到自己的推车里去,并且不管那种食物多难吃,都坚信它就是自己最想吃的东西;不管它的价格如何,都一定要把它买回家去。

一般来说,一个人要饿到老眼昏花的程度,总得饿了一阵。所以多年没有正儿八经谈恋爱的大龄男女青年,是爱情饥渴症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大龄女青年,对爱情的胃口特别好,因为眼看着兜里的粮票就要过期,所以看见一个吃的在眼前,哪怕是发了霉的包子,哪怕是烂了心的苹果,都要一个箭步冲过去,不分青红皂白地往肚子里吞。

问题是,看都没看清的东西,直接往肚子里塞,能有什么好结果。

那霉包子也好,烂苹果也好,看见你跑得这么快,吞得这么急,肯定要沾沾自喜。自然而然地,他要把你的饥饿感误解为他的内在价值。我是不是很牛啊?是不是很酷啊?是不是有种我自己都没有发掘的神秘魅力啊?霉包子、烂苹果照着镜子,抹着自己的大背头,越看越得意。不行,既然我这么牛,有这么神秘的魅力,哪能这么轻易就出手?所以,即使霉包子、烂苹果,看你跑得这么快,也要在你伸手的一刹那,把自己的价格上调个百分之五十、八十的。所以我们才看到无数的兄弟姐妹痛心疾首地抱怨:“丫什么东西啊?要才没才,要貌没貌,要钱没钱,谱倒是摆得比天高……”

那可不,你给人家那么多颜色,人家能不开染坊?

霉包子因为你给的那点颜色,把自己看成新鲜包子。新鲜包子因为那点颜色,把自己看成是红烧肉。红烧肉因为那点颜色,把自己看成是鲍鱼鱼翅。反正你的爱情饥渴症,造就了对方的自大狂。

对对方其实也不公平。因为患有爱情饥渴症,所以你寻找爱情的时候,寻找的是一剂膏药,牢牢地贴在你的伤口上。既然你找的是膏药,它最重要的性能就应该是安全、杀菌、保护。它要治疗你历史上所有的炎症,还要抵御将来所有可能的细菌。可是,爱情它不仅仅是狗皮膏药啊。人们说了,爱情要像鲜花一样美丽、无用,仅仅是嚣张地美丽。

英语世界有一句被说得有点滥的话,叫作:“I love you not because I need you,but because I want you.”翻译成中文就是:“我爱你不是因为我需要你,而是因为我想要你。”这个“需要”和“想要”之间的区别,就是把对方当作一个工具还是一个主体的区别。如果一个女人因为钱而嫁给某人,那她就是把他当作了钱包,工具的一种。同理,如果一个女人因为感情的饥渴而嫁给某人,那她就是把他当作了膏药,工具的另一种而已。

据说真正的爱情,不是因为对方能带给你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欣赏他这个人。

对爱情饥渴症患者自己来说,找到他的膏药,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饥饿是一种蒙蔽。所谓饥不择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等你把自己随手捞来的包子、苹果塞进肚子,大半饱之后,也许会突然发现,其实你并不爱吃这些包子、苹果,而且它们也并非美味。怎么办?把剩下的扔到垃圾桶里去?可是,浪费粮食缺乏基本的公德心。

所以说,当你推着购物车在爱情的超市里穿行的时候,再饥肠辘辘,也要有耐心。耐心是一种美德,其基本的道理就是,你的饥饿,不应该让一个霉包子成为糟蹋你胃口的理由,也不能成为你浪费一个好包子的理由。很多时候,冲动里面有一种快感,而另一些时候,远离则是一种操守。

爱情后遗症


他们相恋多年,后来他爱上别人。她是内心坚韧的女子,带着倔强的坚强一声不吭放手离去。

他向她求得一段时间来抉择,她不肯给他这个时间。因为她说,你若够爱我,就不会再爱上第二个。犹豫间,已经说明爱的不够是事实。

所以,她很快删掉生活里所有跟他相关的记忆,独自在没有他的城市生活。

记忆当然会作祟,毕竟恋过那么久,有过那么多美好画面。不时地爬上心头像蚂蚁一样,啃一口,再一口,有细细地焦灼地疼痛。

这样艰难的日子持续了不久,她便让自己走了出来。重新站到阳光下,让另一份爱情照耀自己。

有了新男友后,心里再不经意想到旧人时,已经不那么痛了。倒是因为如今的男友处处周到体贴,满意和欣慰之余,便感激那个主动离开自己的人。否则,怎么会遇见一段更美好的恋情呢?

以为就这样忘记了,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可是,他其实就像附在她身上的影子一样,有光闪过时,都会露出痕迹。那光,便是他的表情和一举一动。他曾有过的表情和动作,竟然有好些遗留在她身上。

他笑时夸张抿紧嘴唇,唇角大弧度上扬的样子;他看到她递给他礼物和做好点心时,身体迅速后扬的惊喜举动;他笑话她笨时,抱着双臂半闭眼的神色;他赖床时慵懒的样子,他回家时窜到厨房门边扒着门框伸长头对她眨眼时的样子……

那些细微的不经意的、他经常用到的表情和举动,在她这里,无意识地遗留了下来。有时候,她毫无知觉,有时候她猛地惊觉,这个习惯性动作是他爱做的。

在那样的瞬间,她心里有隐隐的黯然。原本以为不再跟一个人在一起、不再想他不再爱他后,就可以删去或藏起所有记忆和往事。可是因为天长时久,那个人的习惯,那个人的表情和动作,那个人爱说的口头禅,都会有意无意留在你身上。

原来,爱久后,我就变成了你,你就变成了我。如果我们永远永远不分开,那么我们就是1加1变成另一个更完整的1。可是我们分开了,后来,我们各自带着对方遗留下来的一些东西生活在彼此的别处。

我们以为跟对方可以再无交集和关联,却不想,我们身上留下了许多关于爱情的后遗症。那一刻,你会不会跟我一样叹息着想:我们早就把对方磨合进彼此的生命,为什么还要分开?

可是,你再也不会回答我了。你也许也带着这样的疑问和跟我相关的后遗症,重新跟另一个人再磨合、溶解,最终变成另一种更加混合的样子。

某天,我在街头遇见你,我对你笑时,你会发现,我笑时的表情跟从前有些不一样了。那样的时候,你明不明白,我是终于真正把你从自己的生命里赶走了。因为,我的表情里从此有了另一个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