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中国年轻人的恋爱现状

中国年轻人的恋爱现状

发表时间:2021-04-26

【www.qg13.com - 年轻人恋爱技巧】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年轻人的恋爱现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恋爱观:新与旧的交锋

一位22岁信仰佛教的可爱姑娘为我讲述了一个情人节故事。这个故事反映出新旧爱情观的交锋:

“我15岁的时候第一次被男生吻了。那天是情人节。他假装要问作业,实际上却向我表白了。他把一支玫瑰塞进我手里,可是我不想要。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根本就不喜欢他。我转身就跑,可是他追上来亲了我!我推开他,非常慌张地逃回家。从此之后我就非常讨厌他,觉得他是个小流氓。在我老家从没见过谁当街亲吻拥抱的,就连结过婚的人都不会这样。也不会有人说‘我爱你’。我只是想交朋友,不想谈恋爱。所以我再也没有跟那个男生说过话。在我老家,如果有年轻情侣像城里人那样接吻,大家都会觉得他们有伤风化——即便现在也是如此。”

在中国,情人节还是相对没有太多底蕴的舶来品。而浪漫的爱情也并不总是受欢迎。在过去的一千年中中的大部分时间,浪漫之爱仿佛是一种充斥着姘头、情妇、妓女的淫乱,而并不是值得尊重的夫妻关系。那时,婚姻几乎都是家长为了钱财、社会地位、政治利益而包办的。年少的新娘子第一次见到丈夫已经是在洞房里。从此之后,她将住在夫家,一辈子生孩子做饭。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年轻的革命者们开始宣扬“自由恋爱”。这个概念是如此新奇,以至于需要为此专门创造一个新词。

进入21世纪,中国出于利益考虑的家长包办婚姻,正在向“为爱而婚”过渡。图片来源:《听说》剧照

“恋爱”的内涵在此之后发生了剧烈变化。如今,情侣们可以自由地表达爱意。无论是8月的“七夕情人节”,5月20日的“我爱你”网络情人节,还是11月11日的“光棍节”,都可以是求婚的好日子。讽刺的是,中国人现在过的情人节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

这也许是因为,在中国文化里,大声说出“我爱你”并不是一件小事。所以情侣们需要情人节这么个特殊的日子来表达爱意。这些情人节是星火燎原的中国式爱情的一个缩影,是由前卫的年轻人所引导的,颇具特色的社会进步。

变革中的恋爱文化

几年前,一项调查探究了这种新恋爱文化的一个方面:高中早恋。

在20年前,早恋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在学校里几乎就不曾出现过。即便是现在,多数中国家长仍然极力反对早恋。但是,这都没能抑制高中早恋的增长。这项由中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的研究调查了中加两国的数百名平均年龄16.6周岁的高中生,以探究父母,平辈和恋爱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加拿大高中生报告的恋情是中国高中生的两倍:只有25%的中国男生和10%的中国女生报告称自己最近处于恋爱关系之中,而在加拿大则分别是39%和45%。这组数据提示,该阶段中国男生谈恋爱的可能性是中国女生的2.5倍。

研究人员认为,这结果体现了文化的影响——中国家长对于女生的管教比对男生更严,并禁止女生早恋。也许中国女生的确更少谈恋爱,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既然不是班上的女同学,那么男孩又是跟谁在谈恋爱呢?也许是中国女生为了避免尴尬或者担心被发现而隐瞒了部分恋情。(编者注:研究者天真了。)

受文化影响,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青少年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若干差异。图片来源:《九降风》剧照

研究人员发现,中国和加拿大的青少年之间还有有两个重要差异。第一,在中国,与家长关系更和睦的少年谈恋爱更晚,加拿大则不这样。中国文化讲究孝顺,也就是说要顺从于家长。所谓“好孩子”,应该听家长的话。既然中国家长通常禁止早恋,那么“好孩子”就应该完全服从家长的要求——即便有恋情,也必须隐藏起来。第二,中国青少年所报告的情侣间的信任程度和陪伴水平比加拿大青少年更低。研究人员并没有推测这种现象的成因。不过,既然社会并不接受早恋,甚至于许多中国人都认为这是不道德的,那么少年们就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段“有问题”的关系中去,更别说享受恋情了。

老一辈的中国人可能永远都不会改变他们的观点。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约会,开始庆祝包括西方情人节,520日和光棍节在内的各种“情人节”,这种现代爱情观念的变革已经不容忽视。我们只能猜测下一个会是什么节——唔,见家长节?

精选阅读

很多年轻人麻木的活


很多的年轻人,大多数男孩子,总是泡在网吧里玩游戏。他们其中不乏好点的学生,看不清社会的潮流,看不清自己的命运,整天逃学于街角,总是认为什么也无所谓。但是他们的脾气还是异常的火爆与叛逆,就像充满血腥的头脑,说不清为什么,只靠自己的秉性干,他们从来不记什从后果,整天玩着《英雄联盟》《魔兽世界》,还有很多,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明天会是什么样子?这些人干什么都失去理智,干什么都是说一不二,从来不会懂的政治和法律。曾经有一位年轻人玩《魔兽世界》捅死过一个人,原因是别人盗了他的号,年纪轻轻的就进了牢房。这些青年很多很多,他们根本不会听别人和家人的话,不知道自己没有文凭意味着什么?将来自己能干什么,当民工,技工,开小饭馆,可是没有文凭干什么都是低人一等,你自己想想自己以后还有奇迹吗?幻想老天掉馅饼,去打劫吗?还是贩卖毒品,这些能做吗?尽管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是有几个到罗马的?靠父母吗?日渐老弱的躯体,你残忍的用自己年轻的双手从父母的薪水中苟活于世,面对长辈的漫骂与气愤,你们的人性和自尊呢,你们的脑子装的什么,能用铁棍拍醒吗?我想你们大都应该去社会体验一下生活?给自己一个清醒的头脑,人生变得有意义。

无法与异性交往的年轻人


最近有件事情让我很在意。十几岁青少年,不愿与真人异性交往的人数,爬升到了三成甚至四成。我身为教育现场的老师,也不禁要感叹,事实确实是如此啊。

在“花丸学习会”的某间教室内,大概有十位年轻的工读讲师。在工作后的庆功餐会上发现,几乎全部的人,都没有与异性交往过。二十岁左右,大家都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帅哥、美女,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有一位过去教导过的孩子,头脑明晰、长得又英俊,当时心想这孩子将来肯定受女孩欢迎,长大之后,他也回到班上来当讲师。果然如我预期的,是个一表人才的好青年,可是他却说“我没有女朋友”。明明每次去聚会时,女生群一定会说“那个人,长得好帅啊”,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没交女朋友。像这样的年轻人,现在几乎比比皆是。

他们本人都会正色辩解,或者找借口说“没关系啦,我单身也过得去”、“不是对女孩子没兴趣,可是想到要交往就……”、“那不是很麻烦吗?”等等。在这些年轻人的说法中,完全感受不到“我好想要有一个女朋友”或“我一定要找个男朋友”的热情。

“草食男”、“婚活”(为了结“婚”展开各种“活”动的简称,原由“就职活动”的简称,“就活”变化而来)等字眼的流行,正好说明了上述这种情形。

不与异性交往,或者不能与异性交往,究竟是为了什么?

从整个大环境的潮流来看,日本人似乎朝着拒绝与真人发生人际关系的方向前进,这点实在令人非常在意。因为如此,对异性的关系,也开始以很极端的方式来表现,所以才会出现“因为很麻烦,所以就算了”这样的说法。生活中既有网络又有各种电子游戏,还有许多自己热中的个人兴趣,反观交往得花掉大把时间,还得在意对方心情,所以自然而然会说“约会真麻烦”。

另外,强烈不愿面对失败的心情,大概也有所影响。“告白被打枪的话,受伤的是自己。所以什么都不说,反倒比较轻松”,很多孩子都有这种想法。

此外,妈妈们对孩子们没有男女朋友,好像一点都不在意。我从没看过担心自己儿子没有女朋友的妈妈,问她们也只是笑着回答“就是交不到嘛”,对话就结束了。或许是因为有些妈妈觉得现在谈结婚还早,不过竟然也有妈妈若无其事的说“一直维持单身也没什么不好啊”。

因为这些种种原因,现在学习与异性相处的机会,可说越来越少了。

说段过去的往事。过往的日本,在各地区,青年时期有一种“传统”,就是学校里年长的前辈会煞有其事地教导年轻后辈如何与女性交往,甚至该如何发生性关系。现在的话,三年级的学生大概就只与三年级的有所交集,跨学年的纵向人际关系不容易成立。孩子们从小就没有与其它学年孩子玩耍的经验,如果不幸被前辈念了几句,便会觉得郁闷不已。出社会之后,前辈邀约去聚餐喝酒自然不想参加,大概也是从小开始产生的影响。

我自己是受棒球社团学长的熏陶长大的。虽然是个不良少年,不过打棒球却是一把罩,某次去“天草”这地方进行集训,回家的路上,学长约我“一起去吃乌龙面吧”。我跟着他走,他又问我“我说你,有跟女孩搭讪过吗?”接着他说,“我现在做一次给你看,学着点,你以后也跟着这样做”,说完他走进一家大阪烧的店面。我跟在后面往店里面瞧,果然,跟他讲话的那个店里的女服务生涨红了脸,但又一副很开心的表情。

在这种纵向的人际关系中,“我做一次给你看,以后你就这么做做看”的机会,在今天的社会中已然丧失了。因为从来没尝试过,所以即便喜欢对方,也不敢告诉对方。

现在的社会,连搭讪一下这种事情,也难如登天。

那些在偏见中长大的年轻人


前段时间和同事聊起,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会受到一些偏见。

比如化妆的男生就是娘娘腔。又比如老师的孩子,考第一名就一定是走后门。

于是在上周,我们发起了“年轻人偏见时刻”的征集,想问问那些曾遭受偏见的年轻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偏见,活出自己?

今天,我们就想和你好好聊聊。

我认识一个很酷的女孩儿,平时喜欢染各种新潮的发色。有次她顶着一头亮红色短发走在大学校园里,刚好遇见一群陪孩子参加自主招生的家长。

她跟我吐槽说,有家长一看到她眼神就变了,赶紧把孩子扯回身边,就像碰见了一个不良少女,生怕她带坏自家小孩。

可她不过染了个头发而已。

在一些人看来,那些喜欢用鲜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年轻人,总是和“荒唐”、“夸张”联系在一起。

而这样的偏见,在很多人身上都有发生。

——比如身材。

我比较胖,因此从小到大的外号里,都总和胖沾边。

小时候性格很软弱,别人笑我,我也跟着笑。最后给大家造成了我很好欺负的印象。

那天,一个很久没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给我发来一条微博,说:“胖的人看书都像在看菜单。”

然后说:“你反思反思吧。”

虽然可能他没有恶意,但我挺难过的,最后想想,反正也不熟,删了他反而会更痛快更清静。

@kkc

——比如成绩。

我是老师的小孩。

小学的时候考了第一名,却被同学说:因为你妈妈是学校的老师,所以你考第一名肯定是你走后门。

@?

——比如形象。

我从小就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比如会给自己修眉,比如会把每天的衣服搭配好。

夏天的时候,因为太阳太强,也会打伞。

结果被大学同学嘲笑,我也太不“爷们儿”了,说我是个娘娘腔。

@Snow

——比如化妆。

我是个女孩,短发还剃鬓角,喜欢化欧美妆,口红颜色也比较重,爱穿格子衫工装裤黑色长大衣。

平时说话办事干脆,搬家修东西做饭我一个人都可以。

却被别人说:“不要这么锋芒毕露”。

@资深独角戏演奏家

像这样的留言,我们收到了300多条。

说实话,在看留言的时候我有一个特别大的感受:

我们这届年轻人长大的过程中,总会遇见一些让我们不太开心的声音。

我们被要求活成别人心中符合预期的样子。

很多人教我们怎样做大人,却不问我们想做怎样的大人。

其实,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也被教过要怎么做个“体面”的成年人。

早早结婚,早早生子,安安稳稳的过一生。

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的,但有人向往这样的生活,也有人会喜欢另外的活法。

我就是第二种人,于是25岁那年,我选择离开家乡,开始“成年北漂”。

在火车到达北京西站的那一刻,我特别开心,因为我发现——

当我开始“不听话”时,我却活得更自由了。

就像作家苏更生写的一句话:

“爱情是你的社交生活,而不是生活;结婚生子是你的人生选择,而不是你的人生。”

很多的年轻人,都经历过这样自己选择人生的爽快时刻。

“考什么研,家附近找个班上得了。”我听过很多次这样的话。

但我现在研三,签了同级艳羡的工作,也有一点兼职存款,心里有了底气。

相亲介绍的对象,都觉得跟我有压力,但是我心里美得很。

我在野蛮生长,在慢慢变好。我爱自己现在的样子。

@城北以北

我爸妈一直想让我去上铁路技校,出来有稳定的工作,但我不愿意,自己去外地上了大学,毕业又跑去深圳工作。

我觉得多见见世面挺好的,一生那么短暂,我还有好多东西想看,好多东西要学。

为什么要因为别人的看法、父母的要求而放弃自己的意愿呢?

@可艾超可爱

成见是人心中的一座大山。

它激发出来的不是我们的妥协,是反抗,是愤怒,是歇斯底里。

至少我是。

@忘谙?

我23了,我没有男朋友,我说想找一个合适的人,可我的人家说:“你眼光不要太高了”。

我说我眼光并不高,我只是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对象。

如果和不喜欢的人结婚,那仿佛就是一眼看到头的生活。

所以啊,自己随心就好了。

@今天又懒得起床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每次看到这样的年轻人,都特别爽。

他们虽然“不听话”,但他们其实也都活得挺好的。

这种好,不是物质层面的好,而是精神层面的好——

这些年轻人,在勇敢地决定自己的生活。

我一直相信,每一个年轻人,在成为爱人、父母之前,首先要成为的是Ta自己。

率性洒脱也好,独立安静也罢,这都是他们本来的模样,不需要为谁改变,也无需任何人贴标签。

就像读者@W说的:“标签是给物品准备的,我们不是。”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叫《我们的浪潮》,讲述世界各地的小众潮流文化,其中有一段与美妆博主的对白,非常打动我——

记者问:“你年轻的时候在思考些什么?”

美妆博主:“我作为一个年轻人,希望我们可以掌握我们自己的生活,追求我们的梦想很酷。”

这位美妆博主,叫JodanByers,刚刚大学毕业。她和许多女孩一样,喜欢化妆、打扮自己,以至于将美妆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

但总有人认为,做美妆博主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简单。网络上刻薄的言论无处不在,让她一度陷入迷茫,连每天开心地起床都做不到。

在停下来思考一段时间后,Jodan决定继续坚持做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

“如果他们不喜欢我现在做的事,那就随他们去。”

现在的Jodan,已经是一位中等体量的美妆博主,她刚大学毕业就拥有了自己的美妆品牌,成了自己的老板。

身体力行地打破偏见,她活得很精彩很漂亮。

这部纪录片里,还讲过一群特别的“变装皇后”。

这群男孩因为变装,曾遭受过陌生人的许多恶意,甚至被抢劫、被跟踪回家。

他们说:对于这些伤害,我早已经有了免疫力。

而面对偏见,他们没有选择放弃。

有个受访者坦言:“我觉得我十年后还会做变装皇后”。

我很佩服他们的勇敢,只要喜欢,就可以摒弃偏见。

即使不被主流语境所理解,但也依然坚持自己的热爱。

希望这个世界上为梦想执着的人明白,总有一些人在用他们的人生,为我们提供有力量的范本。

而我相信,我们的每一分勇敢,终有一天将燃成荒野中的火焰,消弭世上所有的偏见与恶意。

愿那一天能早日来临。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随心而行,自由生长。

视觉:鲜和

#今日说说:你想做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