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关于滚床单

关于滚床单

发表时间:2021-05-05

【www.qg13.com - 带有滚床单的情感语录】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滚床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首先最纠结的就应该是破处的问题

组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一些帖子问怎么办要不要破处之类的问题

我曾经是个坚定的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姑娘

理由同一切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姑娘一样

觉得女生应该自爱啊结婚的时候应该是处才会对得起老公啊什么的

而且总看到各种意外怀孕的帖子 很怕怀孕

我可能比很多姑娘更过分些

大学里谈的第一个男朋友

交往三个月

只牵了一次手而已

谈的第二个男朋友

同样交往三个月不到

献出了初吻

谈的第三个男朋友

也就是现任

在确立关系的第一天

就滚了床单

貌似是个中秋佳节

恰逢假期

外面的月亮很圆

我俩在床上腻歪了好几天

不过破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折腾半天都没能成功

但在我心里 我已经不是处女了

我至今都觉得那是件很幸福的事情WWW.qG13.cOM

也没有后悔过

现在有很多姑娘

不愿意破处

是为了结婚的时候老公更爱自己些

但是为了让现在的男朋友也更爱自己些

只要是留着那层膜

什么都可以

我真心不觉得这样的技术处女纯洁

相反,我觉得很恶心

关于滚床单的第一条建议是: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要么做个光明正大的处女

要么做个光明正大的非处

技术处女什么的 还是算了

你将来要是告诉你老公

那他必然看不起你

你要是不告诉你老公

心里也会有欺骗的负罪感的

你可能觉得这不是欺骗

但是你误导了他

你希望他认为你没有跟其他男人有过亲密的举动

这就跟KFC豆浆事件一样

它没说它是纯豆浆

但是古法炮制什么的广告词及价格定位让大家默认它不是豆浆粉冲的

抱歉用了不恰当的比喻

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这是颗定时炸弹

即使将来你们结婚了

在漫长的人生中

他随时可能发现这个事情

而那时他都会觉得被欺骗

排除了这种情况

就是到底要做个纯处女

还是破处的问题了

对于这个问题

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觉得自己会永远跟他在一起

所以打算破处

那你就算了

如果你觉得即使分开了

你也不后悔把初夜给他

那就可以了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准备好没有

那就是没有准备好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做

那就是不要做

正如你不知道自己爱不爱他

就是不爱他一样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

你会知道的

性不是筹码 不是奖励

不是你表现好我给你糖吃

而是感情的一种表达形式

是情不自禁水到渠成的

有的男人觉得如果坚决不破处就是不够爱

这是有道理的

如果爱得很深很深

生死相许

命都是你的

还在乎膜么

有一部分姑娘已经滚过床单并且很快后悔了

但是因为这个原因

一直留在那个不适合的人身边

这样的姑娘醒醒吧

也许你觉得没有跟初夜结婚很可惜

但是跟一个不合适的人在一起一辈子更可惜

对于曾经坚定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我跟我男人迅速滚了床单的事情

我没有任何的纠结

因为爱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即使有天真的分开了

我也不会后悔

而且即使有天发现他真的不适合我

比如劈腿 (呸呸呸)

我也不会因为这个而留在他身边

虽然组里没有男人

但是恋爱不是一个人在谈

只有一个人经营是没有用的

这个帖子很多地方说两个人如何共同努力

在是否滚床单的方面

男人如果只跟爱的人滚床单

那就是很负责任的表现

想想普通人的一生

能爱几个人呢

如果两个人彼此相爱

这就是件美好的事情

扩展阅读

妻子自述出轨经历,和闺蜜老公夜夜春宵滚床单


有一个出轨的妻子在背叛了自己老公后,是这样回忆那段感情,一不小心爱上了闺蜜的老公,对不起的是对婚姻不够忠诚,享受到的是滚床单的刺激和甜蜜,那夜夜春宵的日子令她难忘。即使她悔过对不起的人,但从未后悔走过的路。

为什么出轨的她还如此厚颜无耻觉得自己毫无过错,仅留的一点良知是自己感情不忠的知悔而已。其实她不过是个可怜的女人。当她被现实贴上大龄剩女的标签时,经受不住来自身边人七嘴八舌的声音,最后不甘中接受了父母的相亲包办婚姻。和丈夫闪婚,无任何感情基础,只是因为合适。

刚结婚的那时候,彼此还陌生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饮食,卫生和作息习惯全部合不来,有着排斥心理的她更是看老公哪里都不顺眼,于是他们经常性争吵,后来又懒得跟他吵,从嫌弃到冷战,一屋两人却也是两颗心,从未有过甜蜜,但又因现实的各种烦心事,又无法离婚,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

没有尝试过接纳对方吗?他们的性格太相似了,针锋相对时谁也不让谁,冷战寡言时在一起空气中都弥漫着阴冷的状态,老公也试着去和她好好过日子,但结果显然,夫妻生活过的比陌生人还惨,如何有结果?

一袭“床单”


这是母亲最后一天挑潲水。这战火纷飞年间,潲水都不带点儿油腥气。

母亲在青石板上晃晃地走着,仔细看,沉重的步子微碎,行走的姿势明显带着内八字。

母亲本是说吴侬软语的人。因着混乱的战事,一张最便宜的船票,把她带上一艘货船溯长江而上,入八百里洞庭,沿酉水漂流而至这湄苏河畔。来的时候肚子微微外鼓,只带了些许衣物和一条质地极好的床单,还有七个月后生下的我。

湄苏河的名字在母亲眼里是分外美丽的字眼。湄字在《诗经秦风蒹葭》里有所谓伊人,在水之湄,繁体苏自是鱼米之乡。更妙的是湄苏的发音小口轻启,软糯惬意,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再配上一条温婉包容的河流,平添不少温情与柔美。

母亲在靠河边租了一间屋子。屋内床很小,小得只能容下娘俩一起平躺在上面。母亲便拿出那条极好的床单,但尺寸还是显小,一截发黄的褥子露在外面。

床单真是顶好的料子,真丝泛着点点光泽,上面的绣花也很明丽,花瓣是粉色的,很是精致,透着一股子少女气。帮着搬家的房东夫妻都去上海读过书,看到这床单都夸它花色特别,到底是上海过来的好货!

一个女人家来到这陌生之地,母亲很幸运,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客家人都很照顾。他们大多不会去打听母亲的家世,母亲也总是沉默。国难当头,像母亲这样逃难的人太多了,谁还有那么多心思去琢磨谁来、谁离小镇这些无关之事?

啊哟,上海的胭脂可不是一般的好,都是进口洋货,晓得伐?过些时候,母亲和同乡妇人们在街边放肆地说着江浙话,路过的当地人会羡慕地瞅上两眼,热情的还会趋前搭话,母亲们也偶尔会大发慈悲地讲讲外面的世界,接着就会感叹流年不利、流落至此。此时,当地妇人都会爽快还击:那有么子嘛,我们这水乡也不错嘛。

安顿下来,母亲寻思着找份事做。这小镇虽小,文化氛围却是极为浓厚,有不少能诗善画之人,也有学了新文化回乡的文人志士,更是出过不少革命先驱。其实,母亲是思想比较新派的女子,女儿虽小,但也得准备准备学费。

母亲寻了几天,觉得挑潲水还适合自己。一来每天耗时不多,二来早中晚挑,这三个点是孩子睡觉的时间,不用担心照顾不到孩子。可是,对于一个没有干过体力活的女性来说,两只空潲桶和一根扁担就够受的了。

这年秋,母亲第一次咬牙挑起房东赠与的空潲桶就出了门。按说这是日本投降的大好年份,每家每户经济应宽裕些了才是,哪知道刚把鬼子赶走又起了内战,物价一个劲儿往上窜。普通人家哪里有潲水,只是那些饭馆和大户人家才有些许。这天只得了一桶,母亲做个人情白送了人家。

春秋轮换,太阳照常升起,月光之下没有新鲜事。母亲一直在挑潲水,虽是脏、累、臭,倒也让母亲觉得安生。因为小镇妇女不想干这活儿,想干活的汉子也会念在一个外来女人还带着一个幼女的份上不跟母亲抢。

又一年春天,母亲照常早起挨门挨户收潲水,还在街边小摊买了两个包谷粑,一个自己吃一个留给我。

说着土话,渐渐喜欢当地美食的母亲没有察觉自己已经和本地人无甚区别了。小贩拉住母亲:吾跟侬冈,听说上海就要解放了,你想回去伐?母亲摇了摇头。

湄苏河畔的时光好像过得不紧不慢,跟那汪河水一样。人们似乎习惯了战火,没有意识到,中华民族的苦难翻过除夕就要结束了。

除夕似比往年热闹。同学堂的女生都穿着新裙子出来显摆了。母亲看出,我也很想有一条,却有苦说不出,置了点年货就没啥余钱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女房东敲响了房门。屋里实在也是挤得慌,母亲只好让她坐床上,自己则背过身去清钱交房租费了。

女房东眼睛倒是尖,一进屋就夸床单好看,房租到手后神色有些慌张地离去,不过母亲还在为裙子的事烦恼,自然是没注意到。慢步踱回床边,看着露出一角的床单,母亲有些紧张,立马把它铺平。

突然,母亲惊呼一声,急速出门,跑向裁缝铺去。约莫半个时辰,母亲赶回家来,扯起床单便动手裁剪。

那年月,真丝质地的粉白连衣裙是很少见的,女儿穿上身后,很是转了好几圈,再在外面套上一件红色小袄,一溜烟地朝着小伙伴们跑去,不料被房东家的孩子绊倒在地。

你不要靠近我们,晓得不?我妈说了,你是日本人的娃儿,你身上那个裙子是那个叫啥子服改的?哦,对啦,就是和服。你走开,再不走开我们就母亲知道自己有日本血统的事迟早会暴露,但没想到深埋的秘密还是被女房东窥探到了。愧疚中,母亲抱着哭成泪人似的我,双眼也模糊了,恍恍忆起在上海日租界度过的时光。

其实,母亲的母亲无奈之下被日本人霸占,不堪受辱在母亲三岁时就自杀了。留下唯一的遗物就是这件改做裙子的和服。纵是讨厌,母亲还是留在了身边。

血液里有一半日本血统的事实,让母亲早生逃亡的念头,趁着一个机会跟爱人私奔。不料爱人死于乱弹,自己则孤身来到这湄苏河畔。

经历此番动荡,放下那根磨肩七年的扁担,母亲带着我回到了上海。诸多的磨难相伴,奇的是母亲一直活着,一晃就是大半个世纪。弥留之际,母亲只是说想再吃一次湄苏河畔的包谷粑。

其实我很清楚,母亲心里想的是,不管是和服改做床单,还是床单变成裙子,都易如反掌;不管生命是不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长没长满虱子,下辈子只要做一个纯正的中国人就好。

女人美了才完美?滚。


?你打开了概率论的第343篇文章犹豫了很久,还是想写点什么。20XX年里,我难以忘记两个声音——一个是3月初Nike以女性为主题的广告语:“做女人多简单,总有人教你怎么做。”另一个是很多人都曾在电梯里无数次听到过的:“XX医美,女人美了才完美。”第一次注意到这则医美广告,是在早上等电梯的时候。安静的楼层间,突然就响起了一串女性美声,重复唱着同一句话:XX医美,美美美美,女人美了才完美。抬头看,是一群样貌姣好的各国年轻女性,站立在湖面上,一起唱诵一个医美品牌。

伴随着魔性洗脑的美声,我前面几个女生开始小声讨论。她们从“这广告是什么鬼”,聊到“女人确实要美一点,钱花在哪效果就在哪……”,最后彼此安利起昨晚剁手的美容产品。“女人美了才完美。”乍一听,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但事实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无论一个女性事业多成功,对家庭有多少付出,给这个社会作出了多少贡献,只要不美,就是不完美的。这是一种对女性的,多么大的恶意。我不相信,这家公司的高管和广告制作团队,会不知道这句广告语发出后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最后,这个广告被做出来,甚至在线上线下的各个场景,都陆续投放了近半年之久。既然敢这样做,必定有大利可图。在网上,这则广告的制作团队晒出了一组数据成绩单:暴涨的搜索数据背后,则是一个个被这个广告勾起兴趣的女性消费者,以及一笔笔可观的利润。所以,即使明知道有风险和问题,企业却选择了视而不见。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去看了这则广告背后制作团队的相关访谈:在他们眼中,传播的观点正确不正确都没关系,关键是流量和数据。骂的声音越大,关注的目光就越多,传播目标也就“完美”达到了。那些愤怒的网民,正好成为了他们免费的“数据制造者”。这种现象在营销市场上并不少见。刻意制造冲突,引起话题和热议从而达到预期的传播,并由此扩大广告效果,几乎已经成了行业中不成文的套路操作。但广告中的这家医美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和商品的质量,却好像并不经得起考量。

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法律纠纷不断......

即使如此,却依旧凭借着“三俗”的微信推文和争议的广告手段频频出圈。甚至不久前,这家公司还请到了蔡康永和冯唐两位“文化名人”去做广告背书。在广告中,借他们的口,巧妙地论述了“美很重要”,“好的医美是锦上添花”等观点。这几条广告,成功地将女性置于了“美”的牢笼之中。而让我感到更为可怕的是,当这么不正确的一句话变成了一句广告语铺天盖地的投放,这么多人看到、听到——

但真正去认真批判和讨论的媒体,却寥寥无几。

大部分人看到后,即使感觉不舒服,也都选择了沉默。虽然不想承认,但在大部分社会的语境里,女人不美,似乎就是原罪。就在上周,深圳教育局发放的《中小学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手册》因为涉嫌性别歧视而被举报。在“男生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女生”里,这本书中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答案——“漂亮”。

而在“什么样的女生,男生不喜欢”的问题中,位列第一的“标准答案”竟然是:

长得丑还充美女。

这本由成年人编写的教材,从出版到发放至校园,前几日最终因表述不当被举报回收。我想截止到被举报前,可能他们中都不曾有人认为这个观念是错的。似乎千百年里,我们对女性美的追求与苛责几乎一直“与时俱进”着。从“东施效颦”到“要么胖要么死”、“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再到今天出现在青少年课本上的“长得丑还充美女”。我们的世界进步了,只是依然没有丑女孩的位置。好像漂亮、美丽和女性就天然捆绑在一起,没有人能逃出生天。

不久前,日本女性发起了一次抗议活动。

活动主题,竟然是抗议企业禁止女性在职场中戴眼镜。

不能戴眼镜,只是因为,这样不美。“美”似乎成为了一个越来越狭义的词汇。有雀斑是不美的,单眼皮是不美的,甚至戴眼镜也是不美的。美就要毫无瑕疵,要规规矩矩,要竭尽全力和“丑”划清界限。是啊,做女人多简单,从社会角色到五官容貌,都有人来“教”你怎么做。可什么才算“美”呢?从三庭五眼、细腰雪肤,到如今的A4腰,初恋脸,体重不过百……一向含蓄的国人好像在这件事上,始终有分外“明朗”的要求。之前刷到抖音上一个身材健硕的女生秀肌肉的视频,评论区如下的言论,能轻松得到几千赞:我们的美,好像一直与他人的期待紧密相连。

在日常生活中,会刷到营销号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为了取悦他人,女性要变得更美:

“再瘦十斤,做他最争气的前女友。”“如何成为直男杀手?”“不涂口红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区别。”网红直播带货时,也会下意识的为产品背书:“少女粉,男生最爱……”十几万库存几分钟内一扫而空。

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在以数据、阅读量为王的商业世界里,则变得无足轻重——

一个懵懂女孩是否会因而形成错误三观?不重要;一群人可能因此受到的性别歧视、外貌歧视加剧?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数据,是流量,是名利。是落入口袋的切切实实的钞票。第一次恐慌变老,是在二十出头的年纪。那天,我妈看着电视机里抗初老产品的广告,突然对着我说:你看你都24岁了,应该要用眼霜了。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维护容貌的路上“任重而道远”。而事实上,“初老”也是一个近几年才逐渐流行起来的词汇。这个词汇诞生后,各种广告和柜台都在努力灌输着抗初老有多重要,好像稍有疏忽就会变丑变老。可怕的是,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发现自己和周围大部分人好像都认为:“维护外貌”这件事,大部分是出于自愿,而非被外部环境引导出的行为。于是我们听着教导,开始学着做各式各样的准备:要抗糖,要精致,要早晚护肤。太累了。好像女人的脸,属于彩妆、属于医美、属于大众评论。却唯独不属于她们自己。不止是普通人,国内生存周期格外短的女演员们也无时无刻被容貌、年龄所累。曾看到过一个短暂出现在热搜的采访,节目中主持人对年过六旬的演员刘晓庆提出了一个问题:“觉得媒体和公众对于您最大的误解是什么?”她有些无奈的笑着说:“怎么不优雅的老去。”在最后,她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我为什么要满足大家的要求,要优雅地老去。”

有时候忍不住感慨,女性好像要穷其一生和“美”战斗。年轻的时候要警惕衰老,岁月逝去之后也要面对着整个社会的“期待”。“永远美丽”似乎是世界对于女性整齐划一的期待,也是一个带着诅咒的枷锁。要精致,要永远年轻,要优雅迷人。听起来都是些美好的故事结局。所以我们一路追寻这个答案,心甘情愿地为其买单。只是抛开性别和虚构的社会观念,冷静下来想想:那个答案真的重要吗?社会引导和性别歧视,并不曾放过任何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体。女性如此,男性就可以幸免吗?当然不是。

百度上搜“男生三级残废标准”,就会出现以下内容:

自媒体人雷斯林在一篇文章中,感叹矮个子男性的生存不易,其中说到:

“比如小学开始,我待过的每一个班级,都是欺负班上最矮的男生和最丑的女生。”

在这套扭曲的审美体系中,女生不可以丑,不可以太强势,不可以特立独行。

男生也得阳刚、勇敢、强壮。他们要高于1米8,他们不可以哭。

这篇文章,我写了将近一个月。

从提笔到落笔,查了数不清的资料,包括日韩等极度重视外貌的国家。

查完后,觉得很恐慌。

按照这样演化下去,再过十年,中国的社会,是不是也会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变态?

不够好看的女生为了找到工作被迫去整容,化完妆才敢上街和约会,矮个子的男生从小到大被嘲笑成“三级残废”,找不到伴侣。

而今天,我之所以要花一个月的时间,写这篇文章讨论这个广告,一方面出于愤怒,一方面是出于恐惧。

我们当然可以忍一忍,当作这个广告没有发生。

但如果今天不抵制这样的广告,类似的广告和言论就会越来越多。

终有一天,我们可能被迫去打针、做手术,遭受更严重的审美绑架和性别歧视。

所以我必须站出来,对这个广告大声说:“不,我不买单。”

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一起,停止消费这个医美产品,促使这个广告可以早日下架,让被利润裹挟着的品牌和企业们听到:

停止这种低级的营销手段吧!

我,们,不,会,买,单。

最后,想分享给大家,曾因倡导素颜而遭到死亡威胁的韩国美妆博主裴琳娜,所说的一段话:

我想,这世界的变好——

也可以从一个不用漂亮也能过好一生的女孩开始。

你是女孩

你可以征服星辰大海

也可以不漂亮

文案紧紧编辑紧紧、又一

他。她vol.OO1

推动性别世界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