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越想脱光越脱不光的原因是什么

越想脱光越脱不光的原因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1-05-06

【www.qg13.com - 越爱越卑微情感美文】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越想脱光越脱不光的原因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恨嫁这件事似乎是很多女人一生中最艰难的一道坎。迈这道坎之难犹如狗熊掰棒子,似乎一大片玉米地,放眼望去满世界都是玉米,可是到底哪一个是最适合我的?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玉米棒子?不知道;我又为什么一定要抱个玉米棒子?还是不知道。

对某些人来说,父母这个“职务”主要有两件难事,第一件事是督促孩子学习,第二件事是督促孩子结婚。两件事不成功,那就是超级失败。我们的某些文化传统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好这两件事,否则人生就没有价值,都白辛苦了。

一个女孩,到了快30的时候,如果她还单身,她就要面临一个问题,一个茫然的狗熊,站在一片玉米地里,还有一群监工在旁边看着,要她拣一个最符合观众们审美标准的玉米回来。我在北京的景山公园经常会看到,每到周末就会有老头老太太举着小纸板,上面写着“征婚”——不是为他们,而是为他们的子女。

看着他们白发苍苍一副投入的样子,真的觉得很难过,因为没有人为自己活着,那些进入相亲期的男女们,有多少是因为恐惧来到这个“配种站”的?这句话说得有些极端了,但很多时候,如果连爱都是因为恐惧而萌发的,这还是爱吗?

我高度怀疑。因为爱不是用来保证我们安全的,爱不是解决恐慌的阿司匹林,它没有那么大的功效,我们太过理想化我们的爱了,以及理想化我们的婚姻,把它当成正常人的徽章,当成搪塞父母拳拳之心的糖果。结婚了,最快乐的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父母,这就是一件非常扯淡的事情。

2006年,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离婚率已经达到了42%,不知道今天,它的离婚率是上升还是下降了,其他大城市的离婚率大概也相差无几吧。我们离婚率这么高,高到几乎可以用抛硬币来预测我们未来的程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太草率地步入婚姻,换句话说,我们太不尊重爱情了。

我们不尊重它是因为它本来是一杯《红楼梦》里妙玉的“清茗”,而我们却像刘姥姥那样“驴饮”了。我们用焚琴煮鹤的方式对待婚姻,那么婚姻也不会对如此唐突感情的人有什么客气的举动。

我们如何不尊重?因为我们都将爱当成工具,当成塞住父母嘴巴的袜子,当成偿还父母情感债务的货币,把爱当成了应付未来心理生存危机的麻醉剂,把对方当成了拯救自己世界末日的超人蝙蝠侠。看上去我们似乎对爱很饥渴,可是我们根本不关心这份爱是否成色十足,我们的恐惧驱使我们不加选择,换句话说,爱情这样复杂和需要高级情商才能玩得下去的游戏,我们却试图用婴儿生存需要的方式应对它。它是关于一个幸福的人如何更好生活的事,而不是关于一个悲惨的人,如何活下去的事。

如果你是一个悲惨的人,那么请不要走入感情,因为你就像一个溺水者,感情只是你拉入自己痛苦海洋的另一个箱子而已,它只能加速你的下沉。如果你有足够理智,你会知道这很愚蠢,但问题在于一个溺水的人,在鼻子灌满水的情况下,是无法运用他有限的理智的。

婚姻属于可以幸福地过单身生活的人。如果你有一个不幸的单身生活,你多半会有一个不幸的婚姻生活。婚姻只是一个容器,最终它还是要装下你的各种定义——你的定义是“雾都孤儿”式的,还是“远大前程”式的。

荷塘和男朋友在一起三年了,但他们双方都非常“规矩”,双方都没有越“雷池”一步。本来他们约好今年要结婚的,结果男友说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办事,要不干脆分手。他们当初是别人介绍的,交往很谨慎,现在也老大不小了,分手后荷塘唯一的收获就是成了剩女。现在男友告诉她,其实当年和她在一起,也是很勉强的,都是家里逼的,那时候他与前女友分手已一年,家里怕他找不到媳妇,就死活逼着他跟她交往。其时,男友对荷塘并不满意,觉得她挺胖的,但是接触下来又觉得她人不错,很善良,就一直处着。

同样,荷塘一开始对男友没有很深的感情,但是三年了,荷塘却慢慢对男友有很深的感情了。现在男友说要分手,她很难过,如今荷塘都28岁了,她真的觉得自己没有勇气一个人走下去……当然男友也狠不下心来,之前他们分开好几次,又不知不觉地拖着了,他们很清楚地认识到不能这么耗着了,现在两家大人都盼着他们办事,可男友又变招……

其实两个人都曾咬牙切齿地想要分手来着,可是目前的关系却成了鸡肋。明显他们都不太满意对方,从两个人三年都不越雷池看来——也许他们俩并不是那么喜欢做君子和淑女,而是因为,他们也许根本还没打算进入爱情,却还要想由此发展一段幸福的关系,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经常发生的画面:从前有两个人,因为种种非本人意愿的原因,他们虚鸾假凤地在一起,没想到时间久了,似乎又有了一点儿弄假成真的意思。他是为了做给家人看,且觉得她性格善良,也就先“随便”处着;而她也似乎开始没有投入感情,后来却发现自己感情投入其实蛮多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都没有真正解决的手段。狠不下心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内心都害怕一句话:你怎么知道以后会有好玉米等着你,万一下一个更差呢?

就像一个猎人,他知道必须要打到一头鹿才能给全家老小吃,但一只松鼠成了他的猎物,他就坐在树桩上,不想再走了。恋爱也像打猎,因为树林里有太多让他恐怖的东西,比如说孤独,比如说被歧视,比如说内疚感和罪恶感——无法满足父母的痛苦;还有最重要的是:无法认同自己的价值,感觉好像被这个世界的人都抛弃了……

我们的爱用一个成语“按图索骥”就可以形容。我们的爱情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我们按照内心的图纸找到的,这个世界不存在什么缘分,而只是有各种不停的选择,如果我们在同一个地方摔倒,是因为我们有反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的理由。

一个价值感低的人,会收集各种证据证明自己是多么的没有价值,一个价值感高的人也是个善于发现自己各种优点的人。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你是一个毫无希望的剩女,同样也可以证明你的确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女孩,只要你愿意去做。

我在培训中,经常会玩一个名叫“戴高帽”的游戏,就是让人们分成几个小组,让大家坐下来,每个人都要说另一个人身上值得欣赏的部分,一定要将这个欣赏的部分用事例来说明。很多人都感慨,长这么大,真的是头一次会有这么多人发现自己的优点,原来自己有这么多值得欣赏的部分……

但是我们的文化中经常会出现“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的关键词。我们习惯于将自己的价值或者过分放大,或者过分缩小,很多剩女之所以剩下来,是因为她们将自己关起来,不让自己有任何可能,那么锁住她们的牢狱,名字就叫“你不配”。

是什么让我们的感情成了替补?是什么让我们无法承担风险?又是什么让我们委曲求全,就找一个次好的对象,勉强填补眼前的巨大空白?是什么让我们无法有勇气将一切推倒重来?因为我们害怕面对自己,面对“危险”的世界,于是我们宁愿舍弃掉机会,也要勉强自己在井中观天。这是很正常的,其实很多人都宁愿做那个把脑袋埋到沙子里的鸵鸟,也不愿意面对现实的世界。

因为我们习惯于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没有资格拥有幸福,我们没有能力拥有幸福,我们是差的,我们是不够好的,我们是没人要的……当这些悲惨的字眼充斥我们的内心时,我们就会将这个剧本变成现实。

有时候,我们不做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不分手,可以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聊胜于无;分手可以拥有新的可能。不分手,对未来没有任何预期,总处于濒临分手的崩溃状态;分手了,又好像要进入“剩女”的大军中,等待我们的是一个人走下去的孤单和空虚。未知总是可怕的,所以我们宁愿抓住眼前能抓住的。眼前的安全感和未来的安全感在内心冲突着,两种焦虑在PK,现在它们势均力敌,谁也不肯退让。于是我们僵在半空中,进退两难。

中间状态的好处可以让我们将一切归咎于外,而不用自己负责,但也许不做选择是我们在情感中不太好的选择之一,很多人就是在不做选择和仓促选择之间来回晃悠,其结果就是一连串糟糕的选择,这个情形可以参照那些股市的套牢者。

往往那些无法承担风险的人,却是风险最爱选择的人群,因为恐惧,也因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抓住机会,即使机会到了,他们也不愿意相信这是机会,更不愿意相信自己有能力抓住。他们闭上眼睛,将这个世界想象成可怕的地狱,然后按照他们的墨镜来定义这个世界。结果是什么呢?他们果然看到了一个可怕的世界。

但同时也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我们也许通过蹉跎岁月这种方式来向父母示威,因为这是折磨父母最好的方式,也是显示我们意志的最好方式,因为我们的内心会告诉我们,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场全力以赴的爱,而不是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剩骨头。

怎么办?第一种选择是持久战,这种痛苦的状态不会持续很久,痛苦会逼迫我们做出选择。但这种选择,毫无疑问,伤害性很大。第二种选择是相对快速的解决方式:第一要承认我们的第三状态,分与不分的临界状态;第二是给这个状态一个期限,如果在这个期限内,通过我们的努力无法“前进”,那么就要分手。有最后期限的好处是给我们一种确定感,不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第三,我们要做的是真正的交心,看一看,阻碍我们继续在一起的到底是什么?但这一过程比较微妙,因为就是因为我们无法充分满足彼此需要,才让我们处于尴尬的境地。我建议鸡肋情侣们最好一起精确地梳理三年的感情,才能做出最终的判断。否则带着对未来生活的巨大恐惧感和对情感付出的不甘心分手,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比较大的伤害。

编辑推荐

爱情为什么会越嚼越淡?


《爱情有毒》摘录

刚才还如沐春风,此刻却感觉冷若冰霜

——爱情忽冷忽热,莫把主动权压别人身上

曾经有一首口水歌,歌名已经不知道叫什么了,但里面有一句歌词却非常有“深度”: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就会把她爱。其实岂止是女孩的心思?男孩的心思,如果你老是猜,那么你也容易爱上他。

那么为什么你如果老猜一个人的心思,就会容易爱上他呢?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是需要能量的,什么人会比较占用我们的“内存”?当然是比较重要的人了。如果这个人不重要,你一天之间可以见到成千上万人,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个人来“猜”?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事物,只有少数一些能成为“前景”,也就是我们内心镜头聚焦之处,而多数都是我们的“背景”,因为我们的能量有限,我们必须要做出选择和取舍。如果你对一个人猜来猜去,那就说明这个人的存在对你很重要,他是一个很能影响你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可以敲开你心门的人,他是占用你大量内存空间的人,那么这个人当然就是你爱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吸引我们去猜呢?这样的人身上第一个特征就是充满了“变化”,不可预期。如果这人循规蹈矩,拿老百姓的粗话来说:臭皮匠不用显摆,也就是说,这个人是不需要你关注的。就像你学车一样,在你刚刚开始学车的时候,你要全神贯注,注意力都不够使;等刚刚学会的时候,你会觉得开车是一件非常让你喜悦的事情;但等你开了一年以后,开车已经不在话下,你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听广播,一边和人聊天一边吃汉堡剪指甲拿大顶……也就是说很多事情一旦我们可以预期它的规律以后,它就不会再“挤占”我们的“内存”,它就会后退为背景。

那么这个道理拿到关系中也可以适用。为什么艺术家会很容易吸引女孩子?因为他们都够疯癫,疯癫气质的人不按常理出牌,不可理喻,不可预期,你时刻要处于兴奋和警觉的状态,就好像你随时都要学车一样。如果你的生活足够无聊,很平淡和像流水线一样流程化,那么你会对那些不讲道理胡作非为的人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拥有你想要的所有刺激。相反一个比较混乱的人会喜欢上一个安静的可以预期的人,这都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道理。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亲密关系一旦固定下来,感情就好像淡了下来?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那么就是一旦你们关系确定,成为夫妻俩了,你的一切行为都可以预期的时候,就不会占用对方的内存空间。如果他闭上眼睛都会知道你要干什么,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此时你就从“前景”变成了“背景”,如果你是“背景”了,那么站在你爱人身边的“前景”以及占用他内存的又是谁呢?

所以,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无道理,如果不对此有所认识,觉得一旦进入婚姻或者成为男女朋友就开始放宽心,仿佛爱的保质期是一万年似的,就容易“大意失荆州”。为什么男人会拜倒在妖媚女人的石榴裙下?为什么女人会被坏小子式的花花公子吸引,因为这些人一直在刺激着我们的情绪和感情,而不是停止刺激,进入“冬眠”。当然,这些都只是一般而论,必要的刺激是需要的,但过度的刺激恐怕就容易出问题了。

对紫静来说,男友的情绪好像失控的冷热空调一样,上一刻还如沐春风,下一刻就秋风扫落叶了。她和男友认识时间不长,但在一起分分合合也将近一年。刚开始的时候她觉得很幸福,男友一有时间就陪着她,陪她逛书市,等等,让她很开心的是,男友很细腻,经常会搞一些有创意的小惊喜给她,她觉得男友真的很爱她。可时间久了,她觉得男友对她的态度有了些转变。他脾气好强,占有欲也很强。经常因为紫静和别的男性说话而闹得不可开交,虽然紫静问心无愧,也觉得他实在过分,但为了这份感情,最后总是紫静低头哄他,道歉赔不是。就算是他们闹到分手了,男友也绝不会挽留她。两人分手半个月左右,男友又会给紫静一些希望,让她回头找他,再次复合初期往往会很好,见面也能感受到幸福,但一旦大家各回各家,就好像变了个节气。紫静给男友打电话,他似乎不想跟她多说,总是匆匆挂掉,这让她想起当初男友追她时可是每天都要打电话给她啊!如今他们发展到即使是上网聊天,男友也是只回一两个字。她不明白,男友态度冷淡了是不是证明他们之间的爱情也冷淡了。有好几次紫静真的决定离开他,可是没过多久男友一对她好,她又情不自禁地和他复合了。回顾这一年多的感情,简直就像是过山车,很极端,好的时候非常幸福,不好的时候很痛苦。为什么男友这样时冷时热的?她真的想不明白……

如果一个人的感情在寒冰和火焰中轮换,这的确是一种很痛苦的过程。这种过山车般的爱情生活给人的第一种痛苦是极端的反差感,就好像一个人穿着夏衣忽然被扔到了北极,这种迅速变化的“温差”会让人难以适应,痛苦会因为这种反差而加剧。第二种痛苦就是不确定性,因为经历了几次“钟摆式”的冷热循环,即使我们在享受幸福的时候也会提心吊胆,害怕对方转眼间变了脸。第三种痛苦是绝望和无力感,循环次数多了,你会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困惑多了,耗竭感和压力会如泰山压顶。

一般而言,如果两个人在关系中情绪很不稳定,往往是因为他们的边界感出了问题。通常而言,边界感最容易在恋爱初期出现。当我们开始进入激情如火的热恋时,往往会像连体人一样如胶似漆,大家往往会出现一个错觉,好像两个人心意相通,而且这种情况会永远持续下去。因为证据很明显:他对你好,你当然也就会对他好,好到一定程度就会觉得和你融为一体,可惜你们虽然水乳交融,但还是两个个体。但对这样的伴侣而言,爱情就是1+1=1,每个人都成了另外一个人身体的一部分,他们彼此之间的爱是一种吞并式的爱,也就是他们对对方的好,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的好,因为他们已经将对方融到自己的一部分去了。比如男友对紫静的愤怒是他对无法控制自己身体一部分的愤怒。

从紫静男友的视角来看,一旦他发现无法控制紫静的思想和情感,他就选择隔离,用一种彻底排出体外的方式对应她的“背叛”,但他也很怀念这种融为一体的感觉,于是他就会想要继续以前那种“幸福的一体感”。但是他会选择一种比较“安全”的方式来挽回感情,他会给紫静一些“信息素”让她自动回到他身边,这样做的好处是他可以很安全,不用承担被拒绝的“可怕后果”。

但即使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她也会经常体会到这种忽冷忽热的感受,他们的感情始终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那是因为他们的内心都对两性关系缺乏一种稳定感,或者说他们都不知道如何保持这种稳定。大家对两性关系既非常渴望又非常恐惧,显然他们彼此的过去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如何维持一份稳定情感的模板。因为有太强的不安全感,非常害怕被伤害,所以他时刻做好了逃跑的准备,遇到伤害的事情,比如分手,紫静的男友立刻用冷漠的面具来屏蔽一切情绪。他要求在情感中控制一切事情,因为他的内心在某些地方完全失控。

在他的感情中,第一重要的是安全。在他的信仰中,他会坚信一句话:你没有资格拥有幸福。

从紫静的角度来说,她是这种边缘性爱人的最好匹配对象。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紫静在这份感情中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权出让给男友了。他对紫静好,紫静就回来,对紫静坏,紫静就离开。其实也许他在不断测试自己的一个假定:如果对她坏,而她不离开,这说明她真的爱自己。他也许需要一个女人能真正包容他的恶和好。紫静在不断验证他内心的一个假定:这个世界没有无条件地爱他的人。

而紫静也是一个很典型的自恋型爱人,看上去她似乎很不“恋”自己,因为在这份爱中,她毫无尊严,简直有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其实自恋型爱人有两种,一种是理想化自己,另一种是理想化他人。

是什么让紫静把爱情的主动权放在别人手里?是什么让紫静把幸福的按钮放在别人身上?是什么让紫静无法争取自己的幸福?是什么让紫静放弃了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在这段感情里,紫静爱得像个孩子,只有非常小的孩子,才无法决定自己的幸福,而把所有的生活都交给了父母。

其实成人和孩童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你的现实感有多强。一个人一出生会将父母看成是上帝,因为在他那个局限的小世界里,父母的确是无所不能的;而到了小学,似乎老师成了他的世界的唯一统治者;然后到了中学,孩子们发现父母和老师都已经不足以覆盖他们的天空了,于是一些明星成为他们的偶像以及理想化的对象;当然当我们步入爱情的时候,恋爱对象又一次成为我们理想化的对象。

所谓理想化就是没有现实感的标志之一,理想化意味着我爱的人是我头脑中的那个人,如果这个人不符合我的幻想,我就会伤心,我就要他赔偿我的损失。理想化之所以成为自恋型爱人的标志,就是因为他们爱的还是自己心中的那个爱人,那个爱人约等于上帝。

所以当尼采说“上帝死了”的时候,整个人类文明都在走出婴儿期,开始真正成熟起来。包括我们的婚姻观和恋爱观的文化形成也不过才近一百年,所以什么时候,我们心中那个完全负责我们一切行为的上帝死了,而我们自己成为自己主宰的时候,我们的爱才算真正安全。

不对自己负责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看上去很安全,如果我们碰巧遇到一个一辈子对自己好的爱人该多好?就像很多人都在想,为什么自己没有生在富豪之家?但可惜,在情感世界中,没有雷锋叔叔,我们得做一些事,付出一些辛苦和努力,受一些伤害,最后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所以紫静男友的愤怒是婴儿式的愤怒,当一个婴儿没有奶喝的时候,他是要拼命叫的,要愤怒的,因为他无法掌握幸福,而只能通过愤怒控制奶瓶。

很多人的感情都是一种“打哑谜”式的状态,好像两个人一个是天聋,一个是地哑,紫静们都有嘴巴,是什么让紫静们宁愿瞎猜,也不跟对方说出心里话?这又和安全感有关,从小很多人都学到一点——最好少说心里话,这样会让紫静觉得好像赤身裸体于闹市,可惜,他们好像上了情感的床,却还要身披重铠。小时候的生存策略,用到成人的世界,当然会显得太过幼稚和局限了。

这就是情感中经常发生的悖论:我们彼此相爱是想要敞开心扉,可是因为害怕伤害,我们又紧紧关着门,只能靠苦苦地猜测,甚至询问他人而试图知道对方想法,即使那人就在眼前,也不敢问一句。

既然我们都如此痛苦,那么问问对方的想法,告诉他你的想法仍然是一种禁忌吗?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心和心的交流成为一种禁忌?是什么让我们对心和心的联结手足无措?又是什么让两个充满了不安全感的人,不能互相取暖?

在咨询中,我看到了太多无法表达、不会表达,也无法倾听、不会倾听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循环往复,然后把自己的世界安在别人身上。只是因为恐惧,多年来的恐惧,不断积累,不断升级的恐惧,他们恐惧恐惧本身,于是他们试图用各种方法逃避它,但代价是更痛苦,更绝望。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转过身来,面对我们一直逃避的东西。

为什么单身越久越怕恋爱?


如今,独立的单身状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单身的男女人群已占很大比例。不能说这就是不幸福的生活状态,有些男女主动选择了单身,也会把一个人的日子打理的精彩纷呈,并不会因为单身而痛苦单身。但对于那些一直被动独自生活的成年男女来说,单身的背后,则有着太多难言的寂寞伤感。

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谜一样的女人,她们很优秀,但是单身。在中国很多大都市,她们数以百万计。她们是自己过高要求的牺牲品?还是创造出新型男女关系的先锋?在独立自由的单身生活背后,她们是否隐藏着对爱的恐惧?

一方面,她们成为社会时髦的典型,她们觉得自己像是杂志里提到的新型女;而另一方面,她们用尽各种方法去寻找生命中的另一半:用7分钟在婚恋网站上寻觅,参加8分钟约会,在度假时期盼邂逅,甚至在情人节的夜晚也不放弃努力!是过六人行式的生活还是欲望都市式的生活?如何面对这两种生活之间永恒存在的差距?“我完全在矛盾中生活。”32岁的出版社编辑张晓说道:“我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也热爱我的朋友。然而我也可以整个周末把自己关在家里,对自己说没有人爱我。而之后的一周,我又会交替体验极度兴奋和非常沮丧的情绪。还得说的是,当有人对我的单身生活提出质疑的时候,我就会穿上女超人的衣服,牙尖嘴利地进行维护。事实上我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走出单身的境地。”

被晾在沙滩上的精品鱼

这个愿望达成,是如此不易。心理咨询机构总督导王裕如,接待了很多被单身生活折磨的精英女性。“她们是被晾在沙滩上的精品鱼。”王裕如说:“信息社会让女性比过去更容易成功,她们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迅速提高,但使她们进入亲密关系更加困难,因为‘男强女弱’还是我们这个社会两性关系的潜规则。”

在世界的单身大潮里,中国有不同的特色“欧美国家的单身潮男女比例是平衡的,单身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社会学家、零点研究集团董事长袁岳说:“我们的单身潮性别比例很不平衡,绝大多数单身者是女性。除了少数真心热爱单身生活的,大多数女性是出于无奈。”

干什么都是一个人

单身生活需要太多的勇气。39岁的Eva向我们说起刚刚单身时的不安:“我一个人睡。很害怕,把房间里所有的灯全打开才行。我学会了抽烟,越来越凶。然后,又是一个人起床,上班前没有人说话,有时,我觉得我快要疯了,我真想有个肩膀靠一靠……慢慢地,我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机场,一个人去医院,一个人装修,生活中的一切都自己决定……”当一个人能独自战胜很多困难的时候,也会觉得,单身挺好的,这么自由,可以更多地保持自我。但内心深处,还是经常渴望爱情的拥抱和爱抚。另一方面,即使社会已经变得更加开放和宽容,一个单身女人,还是需要承接社会及他人的评价和目光。33岁的宝儿数次接收到来自已婚、未婚男人的性暗示,她震惊,愤怒,却只能忍受。

恐惧占了上风

渴望走进情感,却难以走进去,但是在心理治疗师看来,比外在的现实更需要面对的是心理制造的困境。“她们不断在精神上折磨自己,就是为了看清感情路上曾遇到的挫折。但事实上如果我们聆听她们对男人的看法、观察她们的举止和她们选择伴侣的方式,我们就会了解,其实恐惧来自她们错误的态度。”问题的根本就是恐惧。“是的,我害怕。”35岁的总经理助理陆慧承认:“我害怕会一直这样下去:我等的人永远不会出现,而我会孤老一年。时光流逝,每天都一样,而明天又会有什么不同?”如果单身女子有这种恐惧,她们通常也会有其他更加隐蔽的恐惧。心理分析学家尼科尔认为:“这会使她们很难过。因为这些恐惧相互对立却又相互影响。她们既害怕二人世界又害怕一直孤独。害怕孤独的背后隐藏的是对感情生活的恐惧。这种不知如何是好的焦虑会引起她们对自身和自身价值的怀疑。”

从不觉得感情可能美好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种对爱情的担心源自对男人以及感情生活的消极认识。这就像一切还没发生,结局已经注定。“我会预先想到所有的悲惨结局,”28岁的博士生萧云说“当我开始对某个男人感受兴趣的时候,我脑子里的‘粉碎机’就开始启动了:‘他不会给我打电话的;他会讨厌我的朋友们;我妈妈不会喜欢他:他不喜欢孩子’……我甚至在尝试之前就已经放弃了。”47岁的袁宏也印证了这点:“我对男人已经不再感兴趣。我不想再为爱情作出任何努力。我无须去证明什么。我对自己好就行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她下面的表述:“看看我周围,哪对伴侣没问题!”显然,她们从未想象感情是可以美好而轻松的,是可以让人欢笑的,可以很融洽,可以慷慨和充满爱意的,总而言之感情是可以使人幸福的。对于感情的恐惧正是源于她们对此缺乏认识。

白马王子其实很多

她们会下意识地设定一些条件,仿佛可以此作为幸福的保障。未开始爱,就在自己制定的诸多限制中,将爱的种种可能性丧失掉:不能是军人,不能来自农村,不能做销售,不能太胖,不能没钱,不能没情调……关于爱,她们有太多的幻想,但在现实中,她们给自己大胆试一下的机会却太少。而这些莫名的成见,缘自何处?

在女人的心目中,男人的第一形象是父亲。与父亲的关系亲密,便会将这个形象理想化,以至于终其一生,都会寻找一位与父亲类似的男人,一位能够将她从多年的睡梦中唤醒的白马王子。反之亦然.也许能够等到王子骑着白马呼啸而来,也许等不到。“令人担心的是,我们还是认为只有一个人是与我们相配的!实际上供我们选择的人是那么多!”法国社会学家让——克劳德.高曼在《独身女人和白马王子》中揭示,白马王子,这位存在于每个女性心中、形象千变万化幻想中的男人,常常阻止女性走入亲密关系。

父母婚姻的影响

当然,父母二人相处是否融洽对子女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父母的婚姻是我们一直追寻的理想还是一直逃避的痛苦画面?尼科尔强调:“母亲的榜样作用很重要。正是透过这面多棱镜,我们形成了对感情的认识。她的婚姻是否幸福?她痛苦的婚姻是否会注定我也不可能幸福?”“这些不敢走向男人的女性一直停留在小姑娘阶段。对于她们来说,长大意味着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心理治疗学家赛义德分析道:“事实上长大意味着走出羞辱、恐惧以及童年时不被爱的阴影。我们该做自己的‘好父母’,不应该期待另外一个人来填补空虚。男人应该满足你要分享的欲望和需要,而不是修复你的感情创伤。”不该认定对方不会有回应,也不该将门槛抬得更高让所有人都进不来。

不认为感情是双方的事

我们访问了很多单身的女子,问她们“感情中什么最重要”?大多数情况下,她们回答的是:“我希望他人很好,经常送给我花,是个好父亲……”她们只谈起对对方的期望,却从不涉及对两人之间关系的期望。单身女子们真正应该扪心自问的是:“我是否懂得付出?我有什么可以和他分享?”女人在一段关系中也应该主动,因为这是双方走到一起的要素之一。

单身女子选择独身,混杂着好多担心:担心自己无法画清界限;无法得到尊重。其实无须与恐惧及其背后的根源做斗争。“所有女人都应该遵从自己的女性特质。我们应该激发和赞美自己的女性特质。当一个人拥有自信的时候,自然就会走出一个人的世界。”赛义德说。

真正的朋友,越久越真,越淡越纯


在现实社会里,人越来越虚伪,几乎每个人都带着面纱,做着并不真实的自己。“朋友”这个词变的越来于抽象。

朋友的含义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一样的概念。

朋友,无论相识的时间长短,无论见面的次数多少,只要以诚相待的,便是朋友。

有的人,用的着朋友的时候是尽量恭维,等达到目的,就嗤之以鼻,甚至在别的朋友面前嘲笑讽刺你,在别人面前贬低你,其实,这不是朋友,这只是在他有困难时想利用的工具。

朋友,并不是每天都要联系,虽然天南海北,但是什么时候对方也不会和你失去联系,也不会忘记你的手机号码问你是谁,也许因为彼此的工作忙碌疏远了关系,但是节日的短信也是温暖的思念。

朋友,也不是有什么事都要向你报告,朋友,越久越真,越平淡越纯,越真诚越久。

真正的朋友,在你出丑的时候,他不会嘲笑你,在你有难的时候,他不会冷眼看你哈哈笑,帮不上你的忙,也不会吓的像鬼一样跑开。

真正的朋友在你优秀的时候不会嫉妒你,在你把秘密告诉他时,他不会破坏你甚至拿着当把柄。

在你难过的时候,他会用真诚朴实的话劝解你,在你为工作烦恼的时候,他可以陪你解闷给你讲些真理。

真正的朋友,只比爱人差一步,只比父母低一级,真正的朋友可以陪你度过一生直到永久。

真正的朋友不分年龄,不分男女,也不会分级别关系,也不分贵贱贫富,只要你够真诚。

真正的朋友,在你处于困难中听你诉说的时候,他不会只当成是别人的事就当听了笑话。

真正的朋友会尽力帮助你,理解你,拽你一把!

真正的朋友,更不会跨越道德底线去占据你的爱情或者实物!

真正的朋友,更不会出言相骂,因为朋友之间是相互尊重的,即使有什么矛盾也是憋在心里,最多是疏远了关系,也不会至于骂出口,如果你能骂你朋友,那么你们不是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有很多说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真正的朋友,如果一个人拥有两个这样的朋友,那么我感觉这个人真的很幸福很幸运。

可是,幸运的人总是很稀少的,所以当你拥有这样的朋友时一定要好好的珍惜这种情谊,用你的真诚对待各种各样的情感,真正的友谊是会天长地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