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我见过最疲惫的婚姻,都把爱情当做自己的救赎

我见过最疲惫的婚姻,都把爱情当做自己的救赎

发表时间:2021-06-17

【www.qg13.com - 把悲伤留给自己情感美文】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见过最疲惫的婚姻,都把爱情当做自己的救赎,欢迎阅读与收藏。

看了一期热播综艺《我家小两口》。

我对若风和小戚夫妇一起去看心理咨询师的画面印象深刻。

在去咨询室之前,小戚和若风开始了一段对话:

“老公,你爱我吗?”

“爱”

“看着我的眼睛说一遍”

“好”

“你会抛弃我吗?”

“不会”

“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不会吗?”

“是的”

“你的眼神出卖了你”

“可我很真诚啊”

.....

这种对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罕见。

每次播到这里时,总是有嘉宾评论她:

太作了。

但是我们不知道。实际上,其实每个人都有确认“对方爱不爱我”的时候,他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确认。

例如:

生病时你不主动让他照顾你,看看他是否会来;

说出你喜欢的东西,但不要求他去买,看看他是否会主动买。

向他询问你的电话号码,生日,周年纪念日...

当然,也有极端。在打架时使用不断打电话和伤害自己的行为来确认他是否仍然在乎你。

这些言语和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确认。

每个人都需要这种确认,但是每个人的程度和方法都不同。

有些人似乎无需太多确认就可以安心地继续爱。

但是有些人需要不断地“作”来试探,爱得战战兢兢。

什么样的确认才是健康、有利于感情的呢?

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为什么需要确认。

这背后,是一种「确认感」在起作用。

依据温尼科特的关系理论,确认感的意义是:

当一个人的“自我”或“关系”被破坏并形成创伤时,就需要以各种方式加以确认:我很好,我们的关系也不会破裂。从而修复了“破坏的风险”。

从小开始,每个人都有破坏的经历。

自我毁灭,例如父母何时要求我们吃饭,该吃什么,何时尿尿,在哪里排尿,如何冲水马桶以及何时必须入睡等。

这些正常规则会束缚我们的自我,并在不知不觉中破坏我们的自我经验。

关系的破坏始于一些必要的分离和冲突。

如果大多数确认都能得到正确回应,那么破坏所造成的焦虑也可以得到缓解。

并且随着缓解时间的不断加深和关系的加深,确认的方式也会改变。

例如,我们看到许多亲密而稳定的情侣、老夫老妻。

他们不再用语言来表达“你仍然爱我吗”,而是反映在他们对彼此的行为和感受中。

例如,加班他会给你打电话吗?天气不好会问候你吗?生病了会伺候你吗?特殊纪念日他会记得吗?有仪式吗?你的新发型他会看见吗?你们一起看电影吗?一起旅行吗?你们睡一张床吗?对彼此身体感兴趣吗……

这些隐含的确认恰巧使人们感到爱与温暖的点点滴滴。

这是非常健康且必要的确认。

而真正造成困扰的是,过高的确认感。

文章开头小戚的行为,便是如此。

高度的确认感并非凭空产生的。

也许它在早期受到了严重破坏,并且很容易感到不安。

结果,确认个人安全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

即使是成年人,他们仍然需要经常确认以减轻高度的危机感。而且即使对方做出回应,也很难让人相信,就像本文开头的小戚和她的丈夫若风之间的谈话一样。

小戚的确认感太高,而且很活跃。

她曾经说过:“自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一直在吵架,但最终我再也忍不住了。当我10岁的时候,我说服了父母离婚。”

这是对安全感的破坏。

由于家庭关系中的不断动荡和危险,父母没有太多精力来满足她的需要,所以现在她才会在丈夫身上寻求“疗愈”。

表面上没有什么可找的,但实际上,通过不断的确认,会让自己感到“你不会像父母那样抛弃我”,“我对你很安全”。

这种过度需求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而是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若风坦率地说:我知道她想要什么,并且我愿意安慰和沟通。

但是我也是一个人,有时候我心情不好...

这句话很真实。

尽管若风不能像一个有爱心的丈夫,总是关注小戚的感受,偶尔他会变得懒惰,生气,无法及时移情,但他仍在努力满足和补偿小戚。

当小戚说要重新结一次婚时,他很不情愿,但秘密下令订了一家餐厅和999朵玫瑰,并求婚。

当小戚说他要像个老人一样化妆并合影时,他不太能理解,但还是做了.......

只是小戚的焦虑感太强了。

她会时不时想着要努力赚钱以后万一离婚,要抢夺孩子的抚养权;

当我经常被忽略时,我会失去控制情绪,再次重复“你不爱我”的确认,甚至殴打自己。

这无疑是夫妻生活中的一种折磨。

如果这种不安全感不太强烈,没有人愿意这样折腾。

仔细观察这种高度的焦虑,实际上是担心被抛弃。

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福阿德博士曾经说过:

我早年经历过太多的忽视和否定,对自己的情绪不满意。我觉得我是一个被爱,想要和照顾的人。我一直以为我被抛弃了。

例如,重男轻女的女孩,阅读不佳或不满足父母的高要求的孩子以及父母自童年以来就已离婚或遗弃的孩子。

如果现在没有人允许我们确认“我很安全,我仍然被爱”,那么这种被遗弃的恐惧就更加真实了。

长期处于这种不可逆转的恐惧中会产生一种幻想:我不值得被爱。

因此,从某些细节出发,更容易想到对方是否发现我不值得爱,并想抛弃我,因此需要一遍又一遍地确认。

过度的确认常常从两个方面重复遗弃的“命运”。

首先,如果对方不理解这一点,并且没有太多精力去支持它,就很容易被消耗掉这种关系,这再次证实了“我不值得被爱”的观点。

其次,如果对方不放弃,但不能总是回应...

然后,我们将不愿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且很容易进入更暴力的状态:反向确认。

例如,经常吵架,离家出走,甚至自我攻击,生病等。

这样,可以进行更大的运动并测试对方的态度。

我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需要高度确认并且无法控制自己的人,则以下三个步骤可能会为你提供帮助。

1.探索不断寻求确认的重要来源。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正常背景,不同的养育方式以及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感受。找到属于你的主要综合体非常重要。

例如,小戚可能是“父母离异”引起的问题。

寻找来源不是出于怨恨。

但是,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爱和理解自己,并接受我们无法控制的“假设”。

此时,这些失控不再是模糊的攻击和“行动”,而是根据你的成长经验而得出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意识到这一点使我们更容易平静下来。

2.区分当前的关系≠以前的焦虑。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当前的恋爱关系与以前的恋爱关系不同,我们可能总是会把彼此看作是父母,这些父母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就让我们感到沮丧,并继续确认。

无论合作伙伴做什么,都很难填补内部安全性。

目前,我建议与你的合作伙伴讨论一种有边界的安全确认方法。

例如,调整语言和方法。

从不耐烦的“你不再爱我”,“男人都是鞍手”和类似的否定语言中,调整为:

你为什么做这个?

你在想我吗

《我家小两口》中,针对小戚对若风过往感情史的纠结,和老公在一起15年的包文婧说道:

如果是我,第一,我不会问(过去),第二,我会相信,第三,如果我不相信,那不是庸人自扰吗。

这些必要的调整和信任将使对方摆脱高压,给我们更好的确认,并帮助我们打破“放弃”的恶性循环。

3.我们可以丰富“确认渠道”。

人们遭受痛苦的原因不是因为模式的问题,而是模式过于僵化,过于单一以及缺乏灵活性。

我们经常刻板地寻求一个人的确认,直到唯一的一根稻草被淹没为止,却不知道实际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减轻我们被遗弃的焦虑。

例如,工作成就感,感兴趣的享受体验,关系中的自白对象,自然界中的自由与自由,小动物等等。

享受这种积极的经历并在其中确认自己:我是一个好人,我应该有良好的关系。

这些多次确认实际上是在多个篮子中放鸡蛋,以防止由于某个确认的消失而使我们完全否认自己。

毕竟,在琐碎而普通的婚姻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找到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确认。一方面,他们可以保持自己相对稳定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他们也不会杀死彼此的感情。

这是最健康的模式。

遇到对的人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在漫长相守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在用着自己的方式努力的让爱情走到最后。

努力过,付出过,也妥协过,包容过。

不忘初衷,希望爱可以永恒。

相关阅读

男朋友把我当做工具人使用


你没来晚,戳蓝字一键关注楼上小花

每晚21:21,我有故事和你分享

01

春节在家,刷了一部关于姐弟恋的电视剧《下一站是幸福》。

剧中男女主人公,虽然相差十岁,两人相处却甜到齁,剧中那些令人脸红心跳的瞬间,让不少人表示完全满足了大家对爱情的全部幻想。

更有甚者还表示,如果有机会,自己也想谈一场这样的恋爱。

但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现实生活中的姐弟恋却往往差强人意。

朋友阿华刚刚结束自己的姐弟恋情。

阿华今年37岁了,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原本打算这辈子就这样过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却遇到了那个跟自己相差12岁的男生。

跟阿华的成熟稳重不同,20出头的男生有着年轻人特有朝气蓬勃,两人在一起时阿华能很明显的感受到他的心里眼里全是她。

与阿华对感情的内敛相比,男生的感情显得热烈且张扬,经常为了哄她开心,做一些轰轰烈烈,不着边际的事。

能在37岁重新遇到一份真爱,原本就是件难能可贵的事,阿华也倍感珍惜,她深知姐弟恋的不易,所以早就做好要和他一起共渡风雨的准备。

现实永远比想象要来的骨感。

在阿华多次提出见家长的请求被拒绝后,男生见实在推脱不了,就以“我爱上了别人”为借口,提了分手。

谁能想到,一场开始时轰轰烈烈的爱情,却结束的如此狼狈,而阿华最终也只能用寥寥“他的规划里没有我”几个字,来自欺欺人。

02

阿华的事情,令我不禁想起了后台的一位粉丝敏敏。

敏敏是公司的一名高管,今年34岁了,离过婚,有个5岁的孩子。

她手下有个普通的实习生,小了她10岁,一来就向她表示了好感,并且明里暗里的撩她,想让她答应做自己的女朋友。

敏敏碍于年龄的差距,很是纠结,但耐不住喜欢,还是答应了。

在一起没多久,男生的前女友就跑来找他,并且以孩子为要挟,让他跟敏敏分手,跟自己结婚。

没想到男生却毅然拒绝了对方,并且表示,自己是真心爱敏敏,就算她会变老变丑,自己还是会喜欢她,不仅如此,他还表示会将敏敏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视如己出。

男生的一番话令敏敏大为感动,为爱冲昏头脑的她,不禁在心里给他贴了个成熟靠得出的标签,因为这件事,两人也很快开始了同居。

没想到同居后对方的表现却令她大失所望,不仅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安全感,反倒还惹了一身骚。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水管爆了、灯泡坏了,还是马桶堵了,让他帮忙,他永远都是“我不知道”。

工作上更是留了一堆烂摊子给敏敏。

每次敏敏想生气,他也总是摆出“我比你小,所以你要罩着我”的表情。

不仅如此,敏敏还发现他在微信上跟不少女生聊骚,这些她都忍了,只当他是个孩子,做出点不成熟的表现也能理解。

但男生的一次酒后吐真言,让她才不得不相信,原来自己在他眼里只不过是又老又丑的老女人,之所以选择在一起,一方面是能借她,逼前女友打掉肚子里的孩子;一方面是可以借她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说得难听点,就是男生完全把她当作工具人使用。

不得不说,敏敏的这段姐弟恋经验真是令人叹息。

03

看到这,我相信肯定不少人想要怼我:那按照你这么说,姐弟恋根本就靠不住。

其实未必。

我从不否认姐弟恋,相反的,在我看来一些好的姐弟恋真的可以甜到骨子里。

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虽然是姐弟恋,但是却相处的与一般情侣无二,甚至比普通情侣还要好。

我也问过身边不少朋友对于姐弟恋的意愿,她们都纷纷表示姐弟恋很美好,如果有条件,自己也想跟小奶狗谈一场甜甜的恋爱。

请注意,她们想谈,但是她们想谈的前提是有条件的。

我分析了一下,发现绝大多数姐弟恋之所以不得善终,除去像敏敏男友那样原本就抱着目的谈恋爱的,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由于条件不允许。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拿20多岁的男性跟30多岁的女性举例子。

首先,无论这个社会再如何高喊男女平等,但仅从生理因素来说,男女就不会平等。

毕竟在女性生物学上,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就是一个特别残忍的现实,虽说爱情应该不分年龄,但是关键是身体扛不住啊!

绝大多数女生过了25岁身体机能就在不断走下坡,而到了35岁,更是被列入高龄产妇的范围。

“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算到时候你保养得再合时宜,最终也还是难逃风霜的侵蚀。

其次就是思想。

我们都知道男性的心理年龄普遍要比女性发育的慢,30多岁的女人思想是成熟的,但是20多岁的男性思想只能用“不定性”来形容。

如果男生的思想不够成熟,那么试想一下你未来的生活:每天下班已经累的要死,回家对方不仅不能替你分担烦恼,反而还要敷衍对方“你爱不爱我”的考验,这样的日子单想想就觉得很可怕。

最后就是特别现实的金钱与阅历。

你想啊,一个在职场上打拼多年,一个初出茅庐,如果你们谈恋爱了,难道你不需要动用自己为数不多的资源去帮帮对方吗?

不仅如此,在帮的时候还要各方面考虑他不值一提的自尊心。

等再过了几年,他到了你这个年纪,什么都有了,却突然嫌弃你年老色衰,他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而你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啥也没捞着。

电视剧里的贺繁星,现实生活中的萧亚轩,她们的姐弟恋之所以成功,并且为人所羡慕,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她们自身就很有优势。

首先,自然是她们都长得漂亮,不然怎么能吸引小鲜肉的喜欢。

其次,是她们都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说白了就是不差钱。

再者就是她们所交的男朋友,虽然年级比自己小,但是自身也很优秀,比如元宋,不仅有能力还是富二代;比如萧亚轩的现男友黄皓,原本自己的家境就很殷实。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虽然年龄差距大,但是三观却一致。

04

尽管我不是很建议年龄差距特别大的姐弟恋。

但不得不承认,抛掉那些所谓的现实与社会的偏见,年龄的差距根本就不是影响两人关系的真正因素,真正影响的是两个人的人格成熟。

因为它决定了两个人相处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彼此人格独立,相互支持与理解。

姐弟恋中年纪小的不会用自己的年龄优势投机取巧的要求对方为自己做些事,而年纪大亦不会仗着自身丰富的阅历对对方指手画脚。

最后,我希望所有的姐弟恋都能成为《春娇救志明》里那种“我爱你没时差,你爱我没长大”的爱情。

祝你们幸福!

-

把相亲当做逛市场


曾经有出版社建议我写一本关于相亲的书,理由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选择以相亲这种传统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也因为加入相亲大军的男女日益增多,发生了很多悲喜交加的故事。

其实挺有写头的,可惜我有点懒,一直搁置着没有成行。

对相亲,年轻的时候我比较抵触,总觉得就是旧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残余,还是对个人魅力的微妙讽刺——肯定是没有人追,才会把自己像块猪肉一样摆在市场上出售。结果怕啥来啥,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有个亲戚非要给我介绍一个男朋友,怎么推也推不过,我就满怀悲愤的去了,一反平日里腼腆害羞的形象,滔滔不绝的和相亲对象以及其父母穷侃一顿,以为暴露出狂野的一面能让他们知难而退,谁知不仅没吓到,居然还蛮赞赏的,害得我又专程去分手一次。

现在看来是多么幼稚的行为。谁说相亲就一定需要谈恋爱、结婚,就当多认识一个朋友不好吗?今时今日的“相亲”早已不同往日,“电视相亲”、“网络相亲”和“万人相亲”等活动轻松好玩,尤其是各地以相亲为主题的电视栏目:非诚勿扰、全城热恋、玫瑰有约等等,拥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风头一时无两。其中很多相亲场景也不乏浪漫有趣之事,相亲过程中一样会有很多令人感动和温馨的细节。

难怪在提倡自由恋爱的年代,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乐此不疲于各种相亲派对。现代人的“新相亲主义”已经超越了传统相亲的“功利”,演变成为一种自由、轻松、时尚的社交方式。

不仅在中国是这样,在国外相亲活动也是红红火火。在日本,佛教寺院的和尚是可以结婚生子的,为了传宗接代,和尚们也没有打坐冥想或者祈祷自己能够找到妻子——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去相亲。居然还蛮受一部分女性的欢迎,在一次僧侣相亲会上,一位37岁的女子说自己选择与僧侣相亲的理由是:“如果嫁给寺院的僧人而非商人,就不必担心丈夫的公司因重组或者裁员而失业了。”

果然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这个俗世上生活,就要各显神通,不拘一格。怪不得罗素说:参差百态,乃幸福的本源。

但进入后相亲时代,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在鼓励人们加入相亲队伍,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提醒人们相亲有风险、挑选需谨慎。

比如小唐,一名离婚的单亲母亲,两个月前在婚恋网认识了一个富有的单身男人,他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自己还开了一个工厂。小唐很心仪这个男人,“他也说他爱我,但我总觉得有可疑的地方,第一,我们大部分约会都是在晚上10:00以后,偶尔约在8点看电影,然后就是去酒吧,只有一次在电话里和他最好的一个朋友说我是他的女朋友,除此之外没有公开介绍过我;第二,我发现他每天还会上婚恋网;第三,我们的约会的次数从一星期两次降到了一星期一次,他怪我不主动,但我主动发短信他有时会不回,我有几次打电话,不是短信呼就是不接。为此我很郁闷”。

这个男人就像在和小唐捉迷藏,“我有时想关心他,想体贴他,但又无从做起,可我要是两天不联系他,他又会很敏感的问我是不是真的爱他,我有时被他弄的很糊涂••••••有时候他会喊我老婆,宝贝之类的称呼,但有时候又很礼貌的对你好”。

看得出,小唐是真的很喜欢这个男人,不过这个男人的表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即使算不上骗子——话说某婚恋网上的骗子不要太多哦——也一定是另有隐情,不接电话、不回短信、还继续在网上挂着,更像骑驴找马把小唐当备胎。

俗话说,隔层肚皮隔层山,隔着网络更是近乎隔着千山万水,你很难判定对方的诚意到底有多少。像小唐这样,因为离异女子在婚恋市场上的压力大,路子窄,所以遇到好的就不想错过,但很多男人——真不是想说男人的坏话,他们极其敏锐的了解女人的弱点和自己的价值,惯会像钓鱼那样,把自己优势“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自己还开了一个工厂”当成诱饵,引人上钩。非得好好甄别不可。

有人觉得在相亲的关系中很难找到爱情,那是因为它比自由恋爱更具有天然的欺骗性,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真实的品行和感情。所以抱着一见钟情的劲头来相亲,太早认定一个人,都有违相亲的原则。

还有很多人都被社会施加给的结婚压力逼变态了,变得慌不择路。有个女孩刚见过三次面就给对方发短信说:“我想要的是婚姻,如果你无意,我们还是不要见面了”——男人于是就真的不见了,她就开始在那边抓狂。问的太早,的确会令人感到畏惧,他也许并不是无意,只是被吓到,面对最后通牒,只好给自己一个痛快的结果。

另外一些人犯的是相亲的另外一个毛病,苛刻。一见面,就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轻易的否决一个人,有时候这股子挑剔劲很多人自己都意识不到。所以现实中为什么越是最后剩下的越是条件好的女子,条件一般的根本不愁嫁,就是因为标准太高了,态度太清高,对男人的要求一味的“高大全”,超越了人类的标准。最后只能高处不胜寒的自己冷清着了。

女作家毕淑敏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谈到男女青年挑选恋爱对象,他说:“如果你在读大学的时候,一眼扫去,本班级上的异性,有三分之一以上可以成为你的配偶候选人,那么……他或她,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爱情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样具有浓重的唯一性,只要提供机会,适合我们的人有很多,多撒网,勤下手,绝对可以提高找到爱情的几率。

相亲是有备而来的约会,男的细打扮,女的精梳妆,都致力于把最好、最优秀的一面拿出来给彼此看,就像菜市场的小贩,总是把最鲜亮的蔬菜瓜果放在上面,还要喷上水,让它们显得精神抖擞、枝蔓挺拔,包你看了就喜欢。有经验的大爷大妈都不愿意买这种“精神菜”,水分太大,买回家里掉秤,不合算。那些有点蔫的,带点虫子眼的,不鲜亮的,不见得不好吃。

所以相亲也是一样啦,要拿出逛市场的精神,多走走多看看,不能“捡到筐子就是菜”,也不是总是惦记着找那个最大的麦穗,要精挑细选慢下手,火眼金睛稳准狠。

在疲惫的生活里做自己的英雄


使人疲惫的,

不是远方的高山,

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人生很难,前行不易。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平凡如你我,每个人,都有各自无法言说的心酸。

面对生活的刁难,逃避和退却都是最懦弱的选择。只有敢于坚持,才不会让自己沦为失败者。

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所有前行路上的苦和难,只能靠我们自己慢慢熬过去。

那些坎坷中的经历,会将我们打造得越发坚韧;那些打不倒我们的,也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如果生活注定充满艰辛,那我就学着做拯救自己的那个英雄。

我什么都没有,唯有心口一点勇。

生活很难,可勇敢的人,从不言败。

余生,让我们一起全力以赴,披荆斩棘,活成自己的盖世英雄。

如果你有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哦,欢迎参与回答,有你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