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恋爱技巧 > 导航 > 王阳明心学名言名句精选(26句)

王阳明心学名言名句

发表时间:2023-12-01

王阳明心学名言名句精选(26句)

“以记事而言就是史,以求道(天理)而言就是经。事是天理的表现,天理是事的本源。”好的名人格言都有哪些呢?名言警句帮助我们走出迷茫引领我们前进,名人格言让我们能够看到真善美的存在。祝愿您能够找到关于“王阳明心学名言名句”的准确和令人满意的答案,不要过于担心别人的评价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1、知行的本体为一,不可分为两件事。

2、人要有为自己的心,才能克服自己的私欲,能克服自己的私欲,才能成全和成就自己。

3、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

4、问:近来用功,亦颇觉妄念不生,但腔子里黑牢宰的,不知如何打得光明?先生日: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里便得光明9譬如奔流浊水,才贮在缸里,初然虽定,也只是昏浊的。须俟澄定既久,自然渣滓尽去,复得清来。汝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矣。今便要责效,却是助长,不成功夫。

5、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

6、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7、无可否认的事实,这个国家已经习惯了自我欺骗,从政府到老百姓。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础,一推,这个装满豆腐的非法建筑就会倒塌。

8、日:天理何以谓之‘中’?先生日:无所偏倚。日: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先生日:如明镜然,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着。

9、学习最本质的东西需要别人的开导,但不如靠自己领悟,自己领悟才会一通百通。只凭别人指点,终究也理解不了多少。要知道梨子的滋味,终究还要自己亲自去尝。

10、思考就是学习,学习时有疑问就需要思考。当然也有思而不学这样的人,他们只是凭空去思考,要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自己身心上踏实用功、用力,以学习存养天理。他们把思考和学习分成两件事去做,所以才有罔和殆的问题。其实思考只是思考所学的东西,原本就不是两回事。

11、诗句出自《西园》。王阳明把他这座园子叫做西园,充分表现了对它的钟爱。他这时在龙场的景况已大为改观。

12、只怕自己内心这面镜子的不明,不怕它照不见所遇见的任何事物。即只需关照自己内心这面镜子是否足够明亮,不要担心内心这面镜子不能穷尽所有事物发展的变化与规律。

13、格物就是正心中的物欲、意念中的物欲、认知中的物欲:正心就是正物欲之心。

14、有入夜怕鬼者,奈何?先生日: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子莘日: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先生日: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15、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16、史书的目的是明辨是非善恶、总结经验教训的。

17、《大学》中的八条目,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源 ),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可归为明明德。《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使其中的亲民,也只不过是明德的事。明德是本心、本体的德性或天德,也就是仁。如果有一物失所,就是一个人的仁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其仁尚有不尽处。

18、上智、下愚不可移语出《论语》: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

19、此道无穷尽,疑难问题问得越多,精妙之处就显现得越多。

20、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都是通过惟精功夫而求惟一。做惟精功夫,其目的是为了证得惟一。

21、以记事而言就是史,以求道(天理)而言就是经。事是天理的表现,天理是事的本源。

22、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

23、有人问:当专心用功时,有声、色在面前,如往常一样去听去看,这恐怕就不是专一了吧?先生说:怎么能听不到看不见呢?除非槁木死灰一般、耳聋眼瞎的人。虽然听到看见,只要心不随着声色流去就行了。

24、不识私欲,便不识天理。识得私欲,去掉私欲,天理自现。功夫只有一个,念念去私欲存天理,无须外求。

25、身、心、意、知、物是一回事。没有心就没有身,没有身就没有心。只是就其充塞空间而言叫作身,就其主宰作用而言叫作心,就心的发动发挥而言叫作意,就意的灵明而言叫作知,就意所涉及的而言叫作物,都只是一回事。

26、天理本体自有它的限度,几时、凡事都不可太过分。人一旦认识、体悟到心体,自然就会知道它丝毫不能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