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北海小岛彩云之南

保卫爱情之挽回

发表时间:2020-05-12

北海小岛彩云之南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海小岛彩云之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睹生命中璀璨的旅行痕迹,在现在看来,无非是用大海或山脉去仗量生命的厚度。
厚度一词,连载着许多,类似从小你读的书堆起来的长度,你与心爱的女子邂逅彼此双眼的距离,亦或是踮起脚尖触摸着天空的高度,也可以是重量的同义词。
生命的厚重感,你我也都在不经意间触碰过,像亲人的离去亲属的眼泪,像你可以轻易捏死一只蚂蚁,在野外你也可以轻易被一只猎豹掠食。大自然总是无声无息循规蹈矩演绎着今宵别日的生命。
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你听到、看到了什么,而是你感觉到了什么。肌肤的触摸感,不一定柔和但要深刻,风扑打你的力量,还有内心深处感到的快乐。你会疲倦但又毫无睡意,逼仄的海岛令你兴奋但不压抑,深夜的狗吠被你倾听而不是害怕,连树下的耗子都变可爱了,这才是旅行的意义吧。
看着长途大巴窗边被阳光斑点带去的外景,如同时间,不留痕迹,唯平庸的我们用文字记载。
这里是北海,三年前我来过的地方。这里曾经在我来时还是极度落后的,三年前我带着腼腆来这里看的第一次海,三年后我带着失意又来到这里,追一追过往,摸一摸如今,瞰一瞰未来。该拼搏的我会从这里带走,该遗弃的我会留给这里。
你知道内陆的人们为什么向往海吗?因为海是深邃,而陆地是一览无余,海平静却波涛暗涌,陆地狂风暴雨却平淡无奇。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往往探究于深处。人的好奇心是重的,但造物主也给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的天赋,这也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海的深邃此刻与我心照不宣()。
我一直以为我的身体深处是有一种潜能的,像暗涌,对此我毫不避讳。
北海上一座平凡的小岛,醉人的海风,怒吼的海浪,夜晚躺在院子的桂树秋千,一块碎石地、一根烟、一顶帽子、一根生脆的香蕉。若时光以每秒80公里的速度前进,那这些琐碎的意象是难以在大脑中通过视觉神经成型的,而我慵散疲慢也乐此不倦过着蜗牛的生活,这些意象也可堪之为可观的记忆了。
夜晚。异乡的雷会隔着钴蓝色的窗子轰隆作响,清晰可聆的闪电确实在翻滚呐喊着什么,借着酒劲把酒店的灯也关了,不忍打扰黑色的夜。黑夜似一席长袍佳人,轻姿慢舞,不娇柔不做作,满含深情,把人面千姿百态化为一手一足。
雷雨在低得触手可及的云层,我躺在不是很柔软的床上,不像小说里主人公般深邃,听着天的低吼,我真的很想做点什么。
我想念我们在云南在泸沽湖一起打水漂,一起环湖,一起跳篝火舞,一起吃烤猪的日子。

相关知识

南山南,北海北


镜头缓缓越过高举的耶形雕塑,前方五光十色的舞台上,站着一个渺小的身影,在红黄灯光的照耀下,看不分明,四把椅子上坐着四个导师,他们神情凝重,似乎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尽烦忧。

接着镜头像一只迅捷的燕子,快速地落在舞台上,一个抱着木质吉他,身着藏青色T恤的中年男子,缓缓地拨动着琴弦,他闭着眼睛,深情款款地唱道: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磁性而略带沙哑的声线如流动的小溪,悠悠荡荡地飘进了观众的耳畔,四位导师露出了惊奇、赞许又纠结的表情,后台耐心等待的妻子激动地拍打着双手,紧张地喊着:老公!加油!

舒缓的音乐伴着沧桑的声线,宛如一位老者坐在斑驳的大榕树下,讲着过去的故事,在场的观众似乎受到感染,跟着音乐打着拍子,但演唱过半,导师依然没有转身,镜头中的四大导师,都露出了万般纠结的表情,随后演唱接近尾声,依然没有任何导师转身,台上的张磊依然气定神闲地闭目演唱,他那份淡然,仿佛站在舞台上只为歌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台焦急等待的妻子,她紧皱眉头,五官都拧在了一起,仿佛就要哭出来,又或者紧张得如同站在悬崖峭壁旁,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去,她仿佛哀求一般地哭喊:转呀,转呀,转呀!

终于,那英老师率先按下转椅上的按钮,华丽丽地为之转身,后台的妻子立刻喜极而泣,拼命地鼓掌,随后庾澄庆和汪峰老师也为之转身,后台的妻子满脸幸福,抽泣着拼命鼓掌,我想此时此刻将是她此生最幸福的瞬间,看着深爱的男人取得了如此可喜可贺的成绩,她满眼都是骄傲、满眼都是自豪、满眼都是欣喜。

这首《南山南》,感动我的不只是张磊深情的演绎,以及朗朗上口的词曲,更让我暖心的是那个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的妻子,当她看见老公,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时,那份激动、那份欢喜,真让我折服、让我动容,我相信她是如此深爱着这个站在舞台上的男人,爱到海枯石烂、爱到天荒地老、爱到骨子里,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默默付出的伟大女性,我想张磊的背后,就悄悄站着一个,虽然她并不倾国倾城,也没有魔鬼一般俏丽的身材,但她愿意与你吃苦,愿意和你打拼,愿意在你最消沉、最不起眼时和你在一起,我想这就够啦,这份经得起时间磨砺的感情,才会历久弥新。

当张磊选择导师时说道:我特别特别喜欢民谣,因为现在的好多音乐像速食一样,民谣音乐则像小米粥一样,非常的简单、直接,温暖你,那种味道,你永远不会忘记。

我想当张磊在追求小米粥一般的民谣音乐时,她的妻子一定在家里默默地为他熬着爽口的小米粥,我想正是他们这种简单温暖的爱,才成就了感动千千万万听众的《南山南》。

爱就在我们身边,它不在天涯,也不再海角,只要用心感受,它就是阳光、雨露、微笑、花香、一碗温热的小米粥。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这篇文章,谢谢!)

南渡河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渡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又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回家乡了,这里的一切变得既让人熟悉,又让人陌生,我内心夹杂着激动与紧张,不知道该以何种心情投入她的怀抱,以致自己的面容稍显僵硬。

我离开她的时候大约是十五年前,那时生活艰难,村里的男人基本上背井离乡,外出打拼来维持生计,而女人和孩子则留守农村相依为命,生活就这样无情地将一家人分开了。几年后,父亲在城里稳定了下来,于是把我们都接到城里生活。我已经忘记当初是怎么离开她了,好像没有告别,也没有不舍,可能是年龄尚小的缘故,只是依稀记得那天倾盆大雨,南渡河的路泥泞不堪。

自从去了城里,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然而头几年,我们基本上很少还乡,一来生活还不算富裕,来回得花几百块,所以家里有什么婚庆喜事,只是父亲或母亲作为代表回去;二来距离遥远,交通不便,来回得花几天,耽误工作,所以能不回去便尽量不回去,逢年过节则只是在手机上与亲人寒暄几句。近几年,时代变迁,高铁通到了我们家乡,天堑变通途,再加上前几年的打拼,生活也不再困苦,于是回家乡的次数日渐频繁起来。这几年的返乡,让我真切感受到《回乡偶书》里所表达的情愫,那就是对久别重逢的家乡有种熟悉的陌生。少小离家,长大了才回去,我很羡慕贺知章能够做到乡音不改,而我的乡音早已不再地道,许多儿时的玩伴,亦或邻居,也成为了熟悉的陌生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眼里充满着迷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唯有南渡河那夹杂着海盐味的空气依旧熟悉。

每个人生命里都都有一条母亲河,它或近或远,近在心里,远在家乡那头。南渡河从坡子村蜿蜒而来,回环曲折,从天空望去,它就像一条飘动的丝带,又像一条在大地上飞舞的银龙,最后奔向大海。它是我回家乡的必经之路,每次回家乡,我总是喜爱坐“三轮”,这是一种用三轮摩托车改造而来的载客车,可以遮阳,但不能挡风,座位前方是敞开的,没有布遮拦,两侧则是扶手的支架。司机坐在前方开车,后面的人可以随时与司机沟通,只不过有时车一开得快,风声极大,基本听不清人的声音了,再加上“三轮”的轮子很小,比较摇晃,一遇到坑,车好像要飞起来似的,虽然很危险,但与坐在封闭的汽车里相比,我更喜欢这种感觉,喜欢打开自己身上所有的感官,与沿途的一切亲密接触。

沿途的风景让人美不胜收,阳光射在河里闪烁着粼粼波光,几艘船静静地停靠在岸边休整,远处还有一两艘正在驶来,准备靠岸,那引擎声仿佛动听的渔歌,传递着满载而归的喜悦,蓝天上盘旋的海鸥也在为他们庆贺;再往前一点,则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轻风拂过,嫩绿的稻浪滚滚,没过一会儿,乌云密布,太阳被遮住了,天空暗淡了下来,顿时下起了雨,但很快又雨过天晴,这里的雨和离开前一样,总是来得很快,去得也很快。雨后的南渡河多了几分味道,除了南渡河的原味——海盐味,还多了泥土味、香草味、牛粪味和稻香味,五味俱全,而那些如画的景色则如美味佳肴,让人大饱眼福。最后的一里路是一个高坡,上了高坡,离家也就不远了。

与十几年前相比,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水变清澈了,道路变平整了,还加装了路灯。以前经过南渡河时,总是让人心惊胆战,害怕遭遇拦路抢劫的盗贼,但如今从司机口中得知,那些盗贼已经被警察抓走了,再也不用担心了。南渡河以它崭新的面貌,像一位梳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母亲在村口等待着她那久别家乡的孩子们,我毫不犹豫地投入这位熟悉而又陌生的母亲怀里,慢慢回忆着曾经的往事,重新走入她的内心。

梦回藏南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梦回藏南",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虽然在西藏当了几年兵,一直到退伍回家,也没有机会去圣地拉萨一趟,更别提游览雄伟的布达拉宫、庄严的大昭寺,还有美丽的罗布林卡、热闹的八廓街了。我们是坐飞机进藏的。从贡嘎机场下了飞机,我们这群新兵蛋子,直接换乘军车,奉命开赴边防了,在服役其间,除了极少数战友去过拉萨外,大多数战友退伍都是坐车去机场出藏,也不知道拉萨到底是什么样子,想起来有点遗撼。

我们驻守在一个叫错那的藏南边境小县,这个县城有三分之二的领土被印度霸占去。我们守卫着两百多公里的边境线。县城平均海拔4380米,说是县城,其实还没内地的一个村子人多热闹,到处光秃秃的,一棵树也没有,最冷的时候零下三十多度,一年四季裹着棉衣。

从县城经过八十二道弯的盘山公路而下,靠近边境地带,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山高林深,树木参天,层峦叠嶂,丛林密布,植被丰富,郁郁葱葱,怪石嵯峨。森林里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如熊、猴子、藏羚羊等出没;印度洋的季风顺峡谷吹来,你仿佛置身天然氧吧。令人痛心的是,藏南的明珠达旺地区,离这里不远了,有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被印度强占。

达旺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出生地,平均海拔2900米左右,资源丰富。1951年被印度占领,1962年我军收复,1963年我军主动撤离达旺。我们为撤离而叹息。1987年印军在藏南成立了阿鲁纳恰尔邦,大军云集,挑畔我方,我们为当时失去收复藏南的绝佳时机而惋惜,现由印军第4、33、15军管控。1987年的桑多洛河事件,20XX年的洞朗事件,印军从未停止过蚕食我国领土的野心。如果我们还沉迷在1962年大胜印军的喜悦中,这是可怕而愚蠢的。我们韬光养晦,换来他国的轻蔑。要知道,我军已经三十多年无战事,必要时,还得亮剑证明自己。

在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是那次大雨中的边境巡逻。那次的巡逻跟以往不同,第二天首长要来边防视察,参加边境军方会晤。我们班接到命令前去探路,看看印军是否向我防区推进。因为跟印方的边界至今没有完成划界,印方无理取闹,除了面对面对峙的哨所外,目前只能以小河、山沟、或一座山为界,多轮谈判过后,仍无法解决边界问题。

去边境巡逻的那天,大雨从半夜开始下,一直到清晨,雨也没有停下来。我们穿上雨衣,带足弹药,全班战士加1名电台报务的战士,一共12人,在排长和班长的带领下,沿着阵地旁的小道,向山下走去。这时大雨如注,夹裹着北风抽打在脸颊上,又冷又疼,即使穿着雨衣,也无济于事,衣服和鞋很快就湿透了。崎岖的小路也不好走,有的地方脚踩在上面,就会陷进去;有的地方光滑,一不小心摔一跤;小路时隐时现。在松软的草丛中,巡逻小分队艰难地挺进。路边盛开的杜鹃花、鲜艳的格桑花,在风雨中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由于雨中行动不便,身上带的装备越来越沉,心爱的冲锋枪、4个压满实弹的子弹匣、4枚手榴弹,还有一个水果罐头、一包压缩饼干。小路泥泞湿滑,按分量没多重,但这毕竟是在高原上行军,浑身上下像灌了铅似的重。困难再大,但一定要完成任务。

临近山口了,突然,排长命令我们保持安静,摆好队形,做好战斗准备。我们忙取下背上的冲锋枪,右手持枪,迅速分成四个战斗小组,互相拉开距离,平声静气,交替掩护,向前推进,耳边只有沙沙的脚步声。作为一名边防战士,要时刻提高警惕,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和军事斗争的准备。连长时常教导我们,平时多流讦,战时少流血,战术要活学活用,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掩护,控制至高点射击,别叫敌人一梭子全撂倒;由于划界问题,边防巡逻途中,有时跟对方碰头相遇,会对峙起来。也许,我们早已在对方监控的视线里。我们如履薄冰,绷紧每一根神经前行。

终于到达山口,地势变得较为平坦,有一大堆石块垒成的尼玛堆,上面插满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风中摇曳。排长摸着尼玛堆上的石头,对我们很伤感的说,国界现在就是这堆石头了,军方会晤的帐篷应该搭在这里。毫无疑问,这里已经离印占的达旺很近了。我们勘探完毕会晤地点,就开始返回连队。在返回的途中,老天也像开了脸,太阳露出了笑脸,衣服在体温和太阳烘晒之下,由湿变干了。路边开放的格桑花被雨水洗礼之后,在阳光的照耀下精神抖擞,争相吐艳。

虽然我已离开部队多年,但想起那里的山山水水,常常会泪流满面。那里有嘹亮的歌声、整齐的步伐;那里有顽强的作风、钢铁的意志,把懵懂无知的青涩少年,锻造成一个个钢铁战士;那里还有我青春的足迹

俄罗斯总统普金曾说过,俄罗斯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我国也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我们成天唱着仓央嘉措的情歌《那一世》,朗诵着脍炙人口的情诗《见与不见》,殊不知他的故乡还在别国手里。这是讽刺,还是悲哀?如果能等到收复达旺的那一天,将是我最大的夙愿。那时,我一定会重返西藏,去游览风景如画的达旺镇,拜谒宗教胜地达旺寺,看看藏族姑娘跳的旋子舞,喝杯香甜的青稞酒,再印证一下,连队到底离达旺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