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目送

目送

发表时间:2020-06-01

【www.qg13.com - 甜蜜的情感语录】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目送,欢迎阅读与收藏。

目送,是最深情的告别。

我从小就赖在父母身边,寸步不离,直到长大后,才不得不接受暂时分离的现实。

初三,爸妈每单周周六来看望我一次。一放学,我便催促着体委赶紧走,还未走到寝室门口,我便飞奔着,朝着那两个身影跑去。一阵寒暄后,便是告别,爸妈看着我走进寝室。待我走进寝室,便立马打开窗户,看着他们一步三回头的向寝室门口张望,然后,消失在深邃的夜幕中。拉上窗帘,借助这个动作顺手拂过眼角的泪痕,轻声低喃:拜拜!

随着我的长大,放手去干自己的事。于是,我的窗边总出现这样一个画面:我默默地站着,撩起窗帘一角,看着爸爸或妈妈从楼里走出,坐进车子,然后,消失在那个人来人往的拐角处。我掂起脚尖,希望从车群中找出载着我至亲的车子,可一切都是徒劳,叹口气,缓缓放下帘子。

这些离别一次次重复着,可那次的目送确实意味深长。

前面的出殡队伍在敲锣打鼓,后面是接连不断的痛哭声,那躺在棺中的,是陪我笑过15个春秋的老奶奶。去的路上,风刺痛着我的双颊,正值晌午却不见往日的骄阳,落叶沙沙作响,我感觉面部早已麻木,但仍能感觉有滚烫的泪水滑过,如涓涓细流从眼眶溢出。

到了坟地,众人合力将棺材缓缓送入地下,我目送老奶奶逐渐离我远去,我再醒过神来,已跪在地上,哭成了个泪人。土,一点一点的往下填,形成一道屏障,老奶奶在里头,我在外头,只是那道屏障永远也无法捅破,甚至遥不可及。目送,便是屏障完全笼罩前最后告别的方式。

花开花落又花败,日后日升又日落,一次次的目送,便成了生命中最长情的告别。

相关知识

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中的一段话。

《目送》是台湾作家龙应台人生三书之第三本散文集,而《目送》是这本书中与书同名的首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二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

作者在文中共写了六次目送的场面。其中三次目送儿子,三次目送父亲。

通过对目送儿子的描写,展现了儿子在不断成长中的一系列变化。儿子由最初对母亲的依恋,逐渐变得独立和自我。而身为母亲的作者,则从最初的担心、牵挂与不舍,逐渐变得伤感和孤独。同时,面对儿子的成长,作者产生的那种难以释怀的落寞之情,也流之于笔端。

通过对目送父亲的描写,表达出身为女儿的感动、对父亲年老多病的心痛,以及对父亲离去时,那种深切的怀念和无法挽留的痛惜之情。

整篇文章,把深刻的哲理蕴含在充满深情的叙述之中。透过那富有真情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理学会珍惜亲情、珍惜生命。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为人之子,为人之父,我也经历了目送双亲的离去,目送女儿上幼儿园、小学直至大学。而每一次目送,那种复杂的感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而我作为人子,又何尝体会过父母那一次又一次深情的目送?等我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满脸沧桑、腰背弯曲,直至永远地离我而去!

掩卷沉思,我不断地咀嚼着上面那段交替出现在文中和文末的相同的文字。此时,我泪眼朦胧,那不必追三个字,包含着多少人间的无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孩子的成长和独立是人生中的必然,他们所去的方向是灿烂的未来,作为父母,我们不必追;年老、去世,生命更迭,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作为子女,在能陪伴他们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尽心尽力,在他们离开时除了祝福,我们不必追。

再亲的人,也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断,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