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厨师之村赞厨师

赞赞欣之情感美文

发表时间:2020-06-08

厨师之村赞厨师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我们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厨师之村赞厨师,欢迎阅读与收藏。

悠悠的水陆庵藏着多少圣贤,美丽的蔡文姬写下多少诗篇,新新的蓝田城正在热火朝天,青青的白鹿原纪录了时代变迁,绿绿的公王岭孕育了老祖先。这首歌表达了蓝田之美在于人杰地灵,在于山川秀美。

美丽的蓝田我的家园。

在蓝田县城以东15公里,有一座美丽而纯朴的村庄,就是石韦村了。

说起石韦村是我们引以为荣的。我们石韦村南临秦岭,北靠横岭,东连蓝田猿人遗址,西接蓝田县城。清清的灞河水,门前流过,优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我们村是人才辈出。有在省城当官的,有在报社做记者的,有在西安某中学当校长的,还有在外地搞战斗机的,也有在餐饮行业当老总的,更别说在县城混的,各行各业的不胜枚举,一个比一个有出息。每当大家走出去,一说到我是石韦人,都感到无比的自豪。

在这一群群人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村子里走出去的厨师们。红白喜事,只要来过我们石韦村的人,都会对我们村子里宴请宾客的席面大加赞赏,都认为我们村子里的饭菜,占全了色香味,让人回味无穷。比如芥末凉拌萝卜丝那是一绝,好吃可口,是吃米饭的最佳下饭菜,一口吃下凉爽清脆,如果一不小心吸上一口,那芥末味就出来了让你上头;大锅烩豆腐,更让你吃上瘾。豆腐是村里人精心自己做出的,白细而滑腻,放到锅里大火煮,小火炖,再配上村子里流传下来的秘方,端到桌上,热气腾腾而不烫嘴,村里人嬉曰老汉美(老头儿没牙,吃起来放到嘴里三倒两倒就碎了),这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当然还有回锅肉,油而不腻,再配上老蒜苗吃上一口赛过活神仙,八大碗实惠又不贵,让人赞不绝口

这些美食都离不开厨师们的辛勤劳动。陈忠实先生在《白鹿原》中,对勺勺客使用了不少笔墨,现如今在白鹿原影视城中也有勺勺客剧场,这也恐怕是对我们蓝田勺勺客的浓重记载吧。其实我们石韦村走出去,更多的也是厨师。平时大家都在西安大饭店忙碌着,虽然有不少人现在已经改行了,但他们的基本功都在。其中有一青年人让我很惊讶,因为在我的记忆里,他还是一个光着屁股乱跑的孩子,现如今已是餐饮连锁公司的老总了,真是士别三日,让人刮目相看。

为什么说这些厨师们让我感动呢?因为村上只要有红白喜事,他们请假的请假,调班的调班,都能第一时间赶回来,只为给大家呈现一桌可口的饭菜,给主人一个安慰儿。不像上班的大多数人,回到村上有时帮一会儿忙,稍微不忙了,又要上班就可以走了,因为这些人没有具体的任务。但对于厨师们来说,要整整忙碌两天时间,每顿饭都很辛苦。并且不计报酬,主人过意不去给个红包,红包也只有20元,20元多吗?他们请假一天扣除的钱,可能几个20元都不见了,可他们还是回来了,无怨无悔。是因为他们纯朴、善良,只因为我们石韦村的民风正。

曾经有一次我和厨师胡云龙大哥闲聊,他说,他们之所以能放下手头工作回村上帮忙:一是,老一辈厨师们给他们做的榜样好,老一辈厨师们的善良、勤劳、厚道、热心肠,对他们是一种潜移默化;二是,他给我算了一笔帐,现在别的村都兴起了服务队,每次服务费不少于三四千元,再加上买蔬菜钱,可能服务队友多收一千多吧,这样不就每家过事需要多花四五千元,对主人来说就是额外开资。并且服务队做的饭菜不一定可口,因为他们商业化,而我们的厨师是用心来给大家做的;三是,用了服务队看似大家都省事儿了,可这不就失去了村子里和谐的气氛吗?大家的关系不就生分了吗?四是,他们在外长期给别人服务,为什么不给自己村里人服务一下呢,也可以提高村里人的生活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听了这位厨师大哥的分析,我对他们肃然起敬了,他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句句扣人心扉,让我久久回味。

是的,淳朴的乡俗不能丢,人们之间的亲情关系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呵护。

是的,只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支撑,我们石韦村会日益繁荣,乡情会更加纯朴。

我为这些的厨师们点赞,你们是我们石韦人的骄傲。

qg13.com扩展阅读

矮冬青之赞


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如此浪漫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矮冬青之赞,欢迎阅读与收藏。

矮冬青有着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的品格。你看,不管是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还是酷暑严寒风花雪月,它总是昂起不屈不挠地头颅,张开或墨绿、或灰绿、或暗红、或紫红、或鹅黄、或斑斓的笑脸,从无间歇地向大自然无私地奉献着姹紫嫣红!尽管历代文人骚客从未赞美歌颂过它,但在我的心目中,它是万花丛中的佼佼者!

矮冬青属多年生草本不落叶乔木,仅此品种就多达几十几种,整个族系四百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在北方大多地区喜欢种植矮冬青,兼或有族系里的其它高主干品种。原因是矮冬青生命顽强,四季常青,观赏性强,加之矮冬青素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崇高品格,所以人们喜闻乐见它。

据说矮冬青原产于南方诸省,后来北方精明地商人,看到了它的潜在商机,便加以引进实行人工培植,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绿植产业。矮冬青的落户,使北方罕见稀缺不落叶乔木家族中,又多了一个特别的新成员。

至于它的生命起源则无从考起,但从它坚韧不拔地高尚品格来判断,估计在地球上有了生命以后就有了此物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更加增添了它的神秘感,也更加让我对它生命起源的祢久而肃然起敬这当然也是对它顽强生命力地肃然,也是对它代代不断繁延壮大地起敬!正因为它有了这份顽强和不息,才使世界丰富多彩。也使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敬畏生死、敬畏繁延!

矮冬青的名字不甚好听,带有一个矮字,总给人一种其貌不扬地感觉。殊不知,正是这个矮字,才使人类在它那个庞大地家庭里分清了它的属性和命运,避免了人类主观上对它的歧视。当你理清矮冬青的属性命运后,会在你的感知感觉中,立马出现由矮变高地一幕。

据我了解,矮冬青的基因里没有矮的成分。我们平时看到它的矮是因为人类为了自身的观赏需要,残酷地对其抑制而为之。一把老剪和一把呼呼作声的机械剪枝机,瞬间就把它那凌天的头颅残忍地夷去,使之俏在人的平行视线以下。

在历代凄风苦雨的岁月里,它的头颅再次凌起再次被夷平。尽管剪刀一次次夷平了它的头颅,却始终没能剪掉它那顽强地生命意志,依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忍受着巨痛和屈辱,笑傲江湖!

每当我看到它遭遇不幸的一幕时,恻隐之心总不能释怀。我想如果不是人类一次次对它大动干戈,有着贵族血统的它,无论是智商还是体型,都丝毫不逊于足智多谋地菩提树!

悲乎!哀乎!从它悲情的一生中,我冥冥之中感悟到它多么像一个为了大局而委曲求全、心宽似海的智者。

矮冬青高尚地品格探触着我的灵魂,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对矮冬青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不解的缘分,每每驻足亲近它、观赏它,呵护它。

我蓦然发现矮冬青的主干是茁壮地;主干上有很多支干也是茁壮地;支干上又有很多的小支,小支上面又生出小小支,也是茁壮地。我还发现它们祖孙多代的支体都是往上冲的,没有下长之枝,代表着它贫贱不移和宁死不弯的性格。

它也深谙人多力量大之道,生出那么多枝枝蔓蔓,誓想子子孙孙为沙漠绿洲添砖加瓦,大有愚公移山地可贵精神。再细细地观看,它主树干有十多厘米的直径,主干上的斜支有三四厘米,小的一。二厘米。它每个主干和支干的皮肤呈灰白色,明显得有些沧老,不像其他树种皮肤光亮鲜艳,这可能是它的身体长年累月不间断透支造成的。

它的叶子肥肥胖胖地也是往上翘着,像蛇凫水一样张着头。矮冬青就是这样,平时省吃俭用,把全部地精华毫不吝啬地供给叶子,其目的就是让叶子流光溢彩,给人间最大能量地释放温馨色彩。这就是矮冬青的魅力所在。

每到夏至,它漂亮的头上,不严格地说,是它漂亮地叶子上面绽放出一片片黄色的花朵,一蔟一蔟地被六七厘米花颈举起,散发着幽香。每一朵花均由四个花瓣组成,争奇斗艳,很是迷人;长长的花须从花心中探出头来,似乎给欣赏它的人们致意,又似乎欢迎贵宾常来常往。

这一幕,很容易让你想起满地飘香地油菜花。它的花败落以后,拱出一咕嘟一咕嘟的青黄色的果实胚胎,不多久就结出赤红的果实。这些红红的果实有的躺在茂密的树叶上,也有在支干里挂着的,红的扎眼,让人看了不忍离开。眼前的一幕,绝配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经典诗句。

矮冬青似乎还在胚胎中,上帝就赋予了它天将大任于斯人的重任。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和城市化进程,当你走进高原戈壁、断壁残垣、黄土高坡、河流沙滩、荒山野岭、公路两旁、繁华都市、偏僻县城、公园广场和乡村街道,无不看到它泄绿泄黄泄红泄紫地身影。

有的像一片绿麦洋洋洒洒,婆婆乷乷;有的像一道道红红绿绿黄黄相间的围墙,密不透风;有的像细雨下飘动地油纸伞摇摇摆摆,浪漫迷人;有的像只球蓝,寓意地球周而复始的转动;有的像圆圆的立柱给以力量的象征;有的像大海波浪。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它们一株株相拥,相互支撑,深谙团结就是力量之意,大风吹过,唰唰作响,从不倒伏。矮冬青没有落叶乔木的福分,冬季谢幕以后可以养精蓄锐。但它们中的每一株都要日复一日的劳作,没有歇息的机会,始终一以贯之地用心血浇灌五颜六色。它们就像老黄牛一样,吃的是草,耕耘的是希望和收获;还有奶牛的秉性,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我认为矮冬青做的这些已经足够了。难道你不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假如没有冬青的眷顾和无私,世界将会变的多么单调和枯燥!

矮冬青哦,你的品格是那么高尚。你用生命之源,竭尽全力倾泄着你的斑斓色彩,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使芸芸众生得到灵魂的洗礼和升华,性情暴躁的变得平和了,减少了几多少摩擦和不和,矮冬青哦,你使人类感悟到柔和的色彩促进祥和,满目的绿色唤起和平!

矮冬青哦,你实在付出的太多,索取的太少,却无怨无悔。尽管你拿出百倍地努力缤纷世界,哪怕有一个文人骚客给你一丁点的赞扬和安慰,我也不会为你如此的心怀不平。我翻阅了许多的史料,除了有一些记录你的种类和生长习性寥寥数笔外,却没有一篇颂扬你的篇章。

《离骚》、《九歌》没有你,《论语》、《诗经》没有你,唐诗宋词汉文章明清小说没有你,就连当代以擅长写花草树木着称的大家丁玲、冰心、茅盾也没有走近你。你面对如此不公的待遇,却从来没有一丝的气馁,依然蓬蓬勃勃、枝繁茂盛地给人类默默奉献。冥冥之中反而还似乎听到了你对我的安慰: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生愁?。多么宽广地胸襟和高风亮节呀!对于你的宠辱不惊,我由衷地敬佩。

矮冬青哦,我搜索着你的点点滴滴,也使我明白了大家们不写你的缘由,这是因为你太低调朴实了。你不像梅花那样哗众取宠,老早出了报春,没俏几天却花落入泥,还赚得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感慨。从这一点来看,你就像一个老实本分的农夫,心安理得地守着他那一亩三分地,两腿叉在地垧沟里辛勤耕耘,从没想过种出花样年华作物,让左邻右舍另眼相看迎得她们的标榜。

矮冬青哦,当看到白杨和松柏我估计历代大家不歌颂你,也许是嫌你的身躯不够高大,没有白杨和松柏它们伟岸,要不,茅盾兴许会写完【白杨礼赞】继而撰写【冬青礼赞】。我认为没有伟岸的身躯不是你的先天不足,也不是你的基因不好,你也能长成参天大树,可是你总是委曲求全,甘做美化环境的使者。你坚守俏也不比眉的道德底线,这无形之中平添了你在我心目中的高度。

矮冬青哦,从你从来不挑肥拣瘦的作风上,我还明白了大家们不歌颂你,也还因为你随遇而安,从不讨价还价。人类把你安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像一个保守而又本分的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相夫教子,勤俭持家。

你不像玫瑰和樱花那样富贵难侍,没有肥沃地土壤和优雅地环境绝不屈身下嫁。大家们也是有嫌贫爱富之心的,要不冰心怎么会在日本跋山涉水观赏各种各样的樱花,写出洋洋洒洒的赞美之词呢。还有一首庞龙的【玫瑰花】旋风般地席卷大江南北,温柔了泱泱大国少男少女的心。

可你不管是沙石瓦砾,还是煤渣焦土,只要给你一块栖身之处,你就会怀着感恩地心扎根吐艳回报,缤纷着人的眼帘,绿满着人的心田。

矮冬青哦,你的顽强、低调、简朴和委曲求全地品格是可贵的,她们不赞美你,我一定赞美你!

20xx年6月12日

白薯,白薯!(寨里村记忆系列散文之六)


一九五二年,我们初中生物课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当前支撑农村生活的第一功臣是哪一种农作物?大家竟异口同声地回答:白薯(即红薯)。因为当时学校大灶上几乎顿顿都是大锅煮白薯。 豫东位于黄河故道上,长期饱受风沙盐碱灾害,小麦、大豆、高梁产量低而不稳,却偏偏宜于白薯生长。当时,被饥饿熬煎的贫苦农民,刚刚在土改中分得土地,首先想到的就是多栽几亩白薯,以解决温饱问题。 寨里村是栽植白薯的大村。每年一开春,村子周围的田埂上,就布满一畦一畦的白薯苗圃,待到四五月秧苗长到尺把长时,就用剪刀剪成五六寸长的节节,一棵一棵地栽到大田里。每到此时,东地、西南地、西坑儿,北地的黄沙地里,就会聚满了栽白薯的人群,男女老少一起上,担水、挖坑、栽苗,不到十天时间,成片的白薯就栽植完毕。待到白薯秧长到二三尺长时,又得翻一次秧,防止秧上扎根分散营养。到了九十月白薯的根部纷纷隆起,就开始收白薯了,又是全家一起上,割秧、挖薯、拉运。那时每家收的白薯,少的数千斤,多的上万斤,大多储在地窖里,一部分切片风干,一部分打粉做成粉条。 我家每年栽白薯四亩左右,可收白薯八千多斤,都储在挨着西城墙根的地窖里。这个地窖,长约六尺,宽约三尺,深约四到五尺,上面用秫秸搭盖,再覆以厚厚的土层。窖里温暖潮湿,白薯储放一个冬天也不会坏的。每过一两天,母亲就让我从地窖一角留出的孔洞下去,提一篮子白薯出来以备食用。周围有七八家地窖和我家相连,都储有数千斤白薯。那时的农村,民风纯朴,从未出现过谁家白薯被偷的事儿。

当时家里的主食就是白薯,辅以高梁和黄豆。小麦产量低,市场价格高,都舍不得吃,除了给过年节留下少许外,大多都卖掉了,换成钱供日常花用。我家一个大冬天吃饭都是老三样:早上白薯稀饭,中午大锅煮白薯,晚上白薯水,再加上高粱豆混蒸的窝窝头,副食就是炒萝卜丝或腌咸菜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吃白薯长大的。所以,把白薯定为支撑农民生活的第一功臣,我举双手赞成。 这白薯中,凝结着父母亲的劳苦,也寄托着他们对我的美好希望。 且不说父母亲在白薯栽种、管理、收获中付出的辛劳,单就说父亲每月为我在学校搭伙,挑送白薯所受之苦,也实在让我心疼。我们学校离家三十里地,中间要穿越连绵七八里的沙岗。父亲年轻时为地主扛活留下贫血病的病根,每月却要挑百十斤白薯在这条路上往返两次。想起他在坎坷的沙路上艰难前行的脚步和大汗淋漓的身影,我都忍不住泪水涔涔。我对父亲说:你太苦了,这个学我不上了,回家和你一块种地去。父亲却笑着说:这算什么苦!过去给地主家扛活,风里来雨里去,那才叫苦。现在咱种的是自己的地,供的是自家的孩子,学到手的是咱自家的本事,这叫苦中有甜。父亲嘿嘿地笑了,此刻我体会到这笑声中寄托着父亲对儿子多么深重的期冀啊! 父母亲的心思我理解,他们在成为土地的主人之后,就一心想着让自己的儿子活得有尊严。我每次回家,母亲都对我念叨着:孩子啊,好好读书,给爹娘争争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年的暑假,我背着行李刚进家门,母亲给我端上白薯汤和窝窝头,对我说:快吃吧,一会儿我带你去看个东西。 太阳快要落山了,母亲领着我来到西坑儿我家那一亩多白薯地。

白薯秧已有三四尺长,已经翻过了一次秧儿。我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母亲说:我要你看的不是这个。你好好看看,今年的白薯秧儿,和往年有啥不一样?我看了半天,啥也没有看出来。母亲指着一棵极为茂盛的白薯秧儿:你看这是啥?啊,一朵白里透红的喇叭花,花的裙边呈乳白色,花心处则是粉红色,非常好看。母亲又指着另一棵说:这儿还有。我说:长这么大了,还没有见过白薯开花呢!母亲说:常言说铁树开花好见,白薯开花难寻。不要说你了,就是现下五六十岁的人又有几个见过呢! 我看着母亲兴奋的笑脸说:这里有啥讲究吗?母亲说:讲究大啦!人老几辈都盼着自家地里白薯开花,白薯开花,时运大发!咱家该有喜事啦。我说:能有啥喜事啊?母亲说:我想来想去,这喜事一定应在你的身上。说不定你能升上高中,上个大学,咱家要出个人才呢!听了母亲的话,我立时感到一种压力,暗暗地说:母亲啊,你是在给儿子压担子啊!单靠一朵白薯花,就能出一个人才吗?此刻我想,我该怎么回答母亲。我想了一会儿,对母亲说:妈妈,我会努力的。母亲笑着点了点头:你会的!我的儿子我知道。 从此,我更加奋发努力学习,从初中到高中,直到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其间,父母亲只是一心一意供我上学,从不过问我的学习成绩。他们了解自己的儿子,知道儿子一定不会荒废学业,一定会给他们争气的。回想这一段经历,我常常记起一句老俗语:知子者,父母也!也记起生物课老师那个关于白薯的评语:第一功臣。

西坑儿(寨里村记忆系列散文之四)


西坑儿位于村西约半里地远,毗邻黄河支流丈八沟,不少土地常年积水,耐旱不耐涝,每遇雨水多的年份,往往是种一葫芦收两瓢。人们所以把这个地方叫西坑儿,除了常年积水缘故之外,还有一个民间故事。

传说这里曾经生长着一棵大柳树,树高有十丈开外,树干可供三人合抱,每至盛夏当午,周围锄地的人们都会齐集在这里,一是为乘凉休息,二是围坐在一起吃饭、说笑。这树更有一个奇处,就是有一条根出奇的大,从树干伸向两丈开外,而且悬空外露,粗至两人合抱,底下可容两人睡觉。人们也就称这里为大柳树下。前清中期,有好事者将此树之奇传至朝廷,朝廷说树根如此粗壮,标示龙脉兴旺,这是清明盛世才有的奇景,敕令县官保护。可是正在此时,大柳树竟在一个风雪之夜突然消失,待县令携皇封奇树的牌子到来时,看到的却是一个方圆数丈的大树坑。后经朝廷破案,原来是为当地一个大财主盗伐,敕令将其满门抄斩。此处也就改叫大柳坑了。时间长了,因此地位于村西,大家也就叫西坑儿了。

我家有二亩地正在西坑儿,西高东低,东头儿二分地常年流水,种啥啥不成。这年开春父母亲正在为此发愁,不知种啥为好。我却突发奇想,说:种芋头。。父亲笑着说:你咋有这个想法?我说:从书上看来的。当时我正在阅读长篇小说《西游记》,书中有一回开列了一大堆珍馐百味,有一味叫芋头蘸白糖。我不自觉沉迷其间,想象着雪白的芋头黏黏的,滑滑的,蘸上白糖,那该是多么香甜啊!此时想到这里,不禁顺嘴说出。母亲听后却极为赞成,说:就种芋头,芋头随莲藕,喜水。父亲笑着说:儿子是不是想吃芋头了?那咱就种芋头,反正现在土改了,土地证也发了,明明白白地写着,地是咱的,任咱种啥谁也管不着。

就这样,父亲第二天到集市上买来芋头种子就下种了。我们特意打成畦,把下种地方培得高高的。这一年恰是丰水年,一春一夏雨水不断,芋头夹畦中间成了小河。芋头破土而出,搁劲儿往上长,叶子又大又肥,几乎赛过莲叶,芋头根部的培土也迅速地鼓涨起来。父亲高兴地说:让孩子读点书没错,看来孩子说的是,种芋头种对啦。

到了秋八月,芋头到了收获的季节。我们全家一起上,挖的挖,捡的捡,毛茸茸的芋头个个拳头大,堆成了小山,整整装满了一大车厢。几家邻地户家家看得眼馋,都在赞扬父亲有眼力,种得好。他们种的豆子、谷子,全都泡了汤,嚷嚷着下一年也要种芋头。果然,第二年家家都种了芋头,寨里村西坑儿也随之成为远近有名的芋头丰产地了。

父母亲都是厚道之人。芋头丰收了,都放在白薯窖里,反正自家也吃不完,就送亲戚邻居吧,一家一篮子,我提着一家一家地送,让大家都尝尝鲜。不几天,母亲特地煮了一大锅芋头,又买来了一斤白糖,全家高高兴兴吃起了芋头蘸白糖。正吃着,邻居连城家来了,说:给你家儿子说个媒吧!母亲听说分外高兴,就让着他一起吃。我听到要给我说媒,羞得跑到街上玩去了。

吃罢饭,母亲给我说:今年是双喜临门,不光芋头丰收,还给你把媳妇说下了。我问:哪里人?母亲说:南乡河湾李人,白白净净的,还识几个字,她爸是个教书先生。就是没有娘,年龄比你大几岁。我问:大几岁?母亲说:四岁。不怕的,女大三,抱金砖;女大四,一顷地。大点好,我和你爸已经应下了。

这桩因芋头丰收引来的婚姻,最终没有成功。以后我在学校放假时,到南乡看戏,堂兄指着一个女子说:你看,那就是你媳妇。我打眼望去,见她个子低低的,两只手扯着两个小孩子,倒像是做了母亲。我问:哪来的两个孩子?堂兄说:是她弟弟、妹妹。我当时心里老大的不高兴,心想我才刚过十四岁,她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了;等我到二十岁时,她不就成了老姑娘了。随后,我一纸退婚书写去,结束了这段关系。母亲知道后,狠狠地骂了我一顿,也因既成事实,无可奈何了。

塘壑(寨里村记忆系列散文之九)


把我们的爱情写成生动的故事,记录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我们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塘壑(寨里村记忆系列散文之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我家背后出发,翻过长满酸枣棵的城墙,涉过丈把宽的壕沟,向西走一里路,右面是连翩数百亩的林草地,左面是高高耸立的红土岗,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池塘,南北宽约十丈,东西长达二十丈,这就是俗称的塘壑。

这个塘壑成于何时,没有人能说得清。只听老人说,早些年间位于塘壑西边不到一里路的丈八沟洪水滔滔,浊龙似的激流冲破堤坝,向村子奔涌而下,村西、村北上千亩良田顿成一片汪洋。待村民们堵住堤坝、洪水退去之后,就留下了这个被水冲出的深潭,成为这次灾难的永久记忆。

这个塘壑,水深处达两米以上,水质清澈,细沙垫底,加之从浅水区到深水区坡度较缓,成为我们幼时洗澡、游泳的好去处。我那时的好友,像老驴、老马、老明、老臭,黑货、抓钩,还有大我们几岁的张来、老王等,常在盛夏中午歇晌时在此相聚嬉戏。每于此时,我们一群孩子脱下短裤扔在水边,一头钻进水里,霎时暑热尽消,一身清凉,那个舒服劲儿简直无与伦比。我就是在这里度过了漫漫长夏,并学会了狗趴式游泳和简单仰泳的。

儿子是母亲的心头肉,这个塘壑也一直牵连着几个母亲的心。常言说水火无情,平时儿子过一个小河沟母亲都会担心的颤颤悠悠,何况这是个一人多深的大水坑呢!我母亲唠叨着,阻挡着,我明着说不去了,暗地里还是依然如故。母亲发现后埋怨父亲不管,吵着,闹着。父亲是见过大世面的,哈哈一笑说:让他去吧,经经风雨也好,不会有事的。

可抓钩他妈就不行了。抓钩是独子,他妈将近三十才生了他,视他如掌上明珠,起名抓钩也就是为了辟邪,让神鬼惧而远之。这个老太太精明强干,生怕儿子有个闪失,一时一刻都不让离开自己的视线。儿子要和我们一块去塘壑,她开始是挡,后来挡不不住了,就跟着。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们洗澡,她就在旁边看着。我们为赶她走,就故意说一会儿有几个大人要来洗澡,她没法儿只得走开了,还千叮咛万嘱咐我们一定要操好她儿子的心。

这位母亲为了阻止我们继续在这里洗澡,还编了好几个故事给我们听。虽然我们知道这些故事是骗人的,可是听了以后,还着实心里有点胆怯。例如她讲的那个淹死鬼的故事:在丈八沟决口的那一年,一个看护堤坝的年轻小伙被水冲走,就淹死在这个塘壑里,后来又漂流到大北岗的芦苇丛里。阎王爷对这个人的鬼魂说:你要抓一个替死鬼,才能再次托生。可是这个善良的小伙不忍心祸害别人,一直没有找到替身,现在他的魂灵依然孤零零地留在塘壑里,就等着有人淹死来替换他呢!开始几天,我们真的害怕了,总觉得那深不见底的水里有一个鬼魂在等着。可是大我们几岁的张来不怕,他一个猛子扎下去,从塘壑这头进去到那头出来,笑着说:水底光光的,啥也没有。

还有一个是黄龙的故事,说:丈八沟是一条黄龙,从河水泛滥那一年起,它就住进了这个塘壑,在水底筑了龙宫。龙王喜欢清静,你们老在这里洗澡,会搅了他的好梦,它就会把你的魂灵披枷带锁拉进龙宫当差,为他做苦力活。这样,你没有了魂灵,还能活吗?这个故事倒没有吓着我们,老驴、老马等几个人反而高兴地说:我们还真想看看龙宫的样子,当苦力就当苦力呗,反正我们一天到晚种地、割草也够累的了。

抓钩是故事,从她三十六七讲到四十多岁,我们的年龄也由八九岁长到了十二三岁,她的故事照样说着,我们的澡照样洗着。抓钩他爸辈儿长,又是个嘴上有豁豁的老实汉子,我们就叫他豁子爷爷,抓钩他妈自然就是豁子奶奶了。这个善良的豁子奶奶,就这样看着我们一天天的长大。直到我就要离家到县城上初中时,他才笑嘻嘻地对我说:其实那些年我天天到塘壑看你们洗澡,不光是操心我儿,我是喜欢你们这一群孩子,看着你们脱掉衣服,像小老虎一样跑进塘壑,我心里和你们一样高兴呢!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抓钩已经长成了一个憨厚朴实的庄稼汉,庄稼活样样精通。有一天,豁子奶奶来到我家,对我母亲说:我看你梁家村姐姐家的女儿聪明伶俐,能说给我家抓钩做媳妇吗?母亲说:中啊!我跑一趟说说看。经母亲说合,我姨妈表示愿意。不久,两家就办了婚事;又过了几年,表妹生下了两儿一女,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庭。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豁子奶奶已经六十多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从大西北回来探望她时,见到的已是一黄土。此刻,我又想起陪同我度过幼年时光的那个塘壑,就急急忙忙走到村西的红土岗下,看到的却只是一片干涸的洼地,昔日那一池荡漾的碧水早已不见了踪影,真是人世沧桑,世易时移,让我不禁空叹岁月流逝之无情。

穷村


把自己的恋爱故事记录下来,想到以前的时候我会翻看我们的故事,怎么样才称得上爱情故事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穷村",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勤汗吃臭水,懒汉吃泥水,牲畜吃的是废水......这是每天凌晨最熟悉不过的声音,如同清晨的鸡鸣一样准时,从未终止或迟延过。

天还没有大亮,村子里又响动起来:开门声,呼喊声,夹杂着狗咬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汇聚成了一首不合时宜的打击乐。村里人又要抢水了。吃水难是这个村二十户人家一年四季的惆怅事,家家户户为了抢水常常三更半夜打着灯笼到沟里去等水,大桶小桶排着队。

闲话筒晚上不睡觉,和她男人去等水,一夜就可以倒满大缸小缸锅碗瓢盆。天刚麻麻亮,她就在村头宣传村里的头号新闻:昨天夜里村支书和无底洞(刘宏卫的媳妇)正搞那个,刘宏卫从新疆搞副业回来(本地方言:打工),村支书光着屁股逃跑了,闲话筒说的十分生动,满嘴喷着唾沫星子。听新闻的婆娘越聚越多,把闲话筒围在中间。她开始愈发说地津津有味,似乎已经把等水的枯燥乏味抛到九霄云外了,也不会因为早起影响他丝毫的精神状态。边说还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他从中因此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也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当然她的存在的确使这个人孤寂的村庄带来了不少生机。

怪不得今早高音喇叭没有响,吴玉英说。

五十多岁的人了儿媳一大阵,还干那么伤脸的事情菊花抢先说。

你不知道老马爱吃嫩草吗?,赵女子一句话使在场的婆娘一阵哄笑。

刚从泉上挑水回来的王月月放下水桶也插了一句,我看那瘦婆娘哪有眼见人。

光棍李牛子起床最迟,担着担子去挑水,听见那群女人说这事,边走边骂,狗杂种,吃了群众的救济粮,用了群众的救济款,又玩弄起女人来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像这样热闹的村子,各种有形无形窜动的大小广播无处不在。

只要不是傻子,任何人就知道了。当然刘宏卫耳朵也好使。

刘宏卫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家,狠狠地揍了媳妇一顿,他觉得媳妇不仅丢人现眼还给他戴了一大顶绿帽子,让他在其他老少爷们面前抬不起头。

让他更加生气的是,就算和别人乱搞,那也得看人啊。。。

想到这里他愈发生气,于是又拿了杀猪刀子向村支书家里走去,未进门就被村支书的老婆一顿臭骂,骚狐狸精,勾引我家男人......,两人嚷得不可开交。这时天已大亮,赶着牲口种田的村民放下犁围在大门口,几个人进去连忙解劝,好说歹说才使一场风波平息了。刘宏卫不甘失败,觉得丢不起人,马得山害怕刘宏卫暗害自己,他心里明白刘宏卫天不怕地不怕。于是赶紧叫了乡上干部召开村社会议,乡镇府的官们在在会上批评了刘宏卫,说刘宏卫侮辱村干部,寻滋挑事,造成不良影响,罚款一百元,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晚饭过后,牙豁台(地名)上坐满了人。

老天爷不下雨,地里没有一点湿气,麦子咋种哩,八十手里搓着旱烟卷说。

老年人常说,怕的是鸡猴饿狗年,今年是狗年,这是大意,存生边磕烟灰边说。

李大爷接着话茬说,泰伯也殿里香火不断,卜了卦,说老天爷要降雨了。

一方神灵保佑一方百姓,泰伯爷神恩广发,有求必应。王二爷虔诚地说。

李大个右手拿着长杆旱烟锅,慢慢地走过来,狠劲吸了一气老旱烟,嘴里像烟筒似的,显出一副得意的样子唉,真是奇事怪事的眼角屎,猫儿拉了个鸡汤屎。赵思成(做过结扎手术)翻过邻居家院墙,被那年轻媳妇连哭代骂撵了出来,惊动了对门婆婆家的狗,婆婆以为媳妇家发生了什么事,连忙开门去看,只见媳妇抱着大孙子哭泣呢。

女人们听见李大哥个说这风流事,拥过来,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休。

夜深了,男人们从牙豁台走散了,光棍李牛子回到家里,父母很多年前都离他而去,走的时候他还没有成家。现在更别提娶媳妇了,那对他来说都是很奢侈的事。看着若大的院子里,除了几间黑洞洞的房子,唯一的主人就是他,白天很少有人来,晚上更是寂寞空虚冷。他躺在创上辗转反侧,昨夜那甜蜜美好的梦使他回味无穷: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群年轻漂亮的女人中间一阵快感,他惊醒了,身下湿漉漉的一片,用手去摸有滑腻感,他连忙拿被子去擦,早晨起床后一看,床单上明明显显地印着一个澳大利亚。

美梦像放电影一样结束了,他不禁哑然失笑。村支书和无底洞,赵思成越墙的事又在脑子里周旋,越想就越睡不着,决定出去转转,他拉上篱笆门,怯生生地向桂花家走去,边走边想,桂花的男人不在家。一种兴奋感油然而生,嘴里哼哼着:

过了二道关我心里比蜜甜,妹呀妹呀我来到你炕前,只要你不把我往外撵呀,我就算度过了三道关

一抬头到了桂花家门前,他轻轻敲了敲门,桂花蹑手蹑脚地来开门,门开了,牛子一把握住桂花的手;绵绵的、嫩嫩的、甜甜的,似乎在嚼六月的哈密瓜,一股汁液下肚去,心里甜透了,他想把这种感觉永远嚼在嘴里,藏在心里,回味无穷,他用力一握桂花的手,不知啥时候她早已缩回去这一夜牛子睡得特别甜,不知不觉太阳东升起来了。

一年一度月中秋,月亮圆了人却瘦。夜深人静,月光如流水一般。王蝉老汉去庙里还愿,老婆坐在屋檐下静静地等候,总算盼来了,儿子有了对了,还是神仙有灵。她自言自语地说。

王蝉老两口为了给儿子找媳妇到处求神拜佛,请阴阳念经,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个儿媳妇,但儿子总说不顺心,嫌那媳妇一只眼不顶用。母亲看着儿子愁眉苦脸的样子,苦苦哀求说:你快三十的人了,只要人家愿意你就谢天谢地了。

眼看结婚日子逼近,三万彩礼还欠人家。王蝉老两口(二十多个夜晚没睡觉了)眼熬红了,人也瘦了。

明天你就到娃娃他姨姨家去碰碰运气,我托人去营业所去一趟。王蝉对老婆说。

连续三年大旱,老百姓勒裤带过日子,借钱还比上天难!王蝉老婆说着叹了口气。

村上的高音喇叭又响起来了,村支书鹦鹉学舌地讲着乡上会议精神,什么土地承包费啦,超计划生育罚款啦。下面就有人亮着嗓门喊,又是崔粮食款,刮宫引产。

光棍李牛子挑着空尿桶径直往回走,边走边喊,修房钱,打院钱,柴米油盐酱醋钱,天天要钱;水费、电费,土地承包费,真的费钱......

大伙们对这样不洋不土的声音早就恨之入骨,不仅污染视觉还影响胃口。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几年来看着村支书一家的生活过的越来越富足,房子是拆了又盖,不断翻新,从最初的土房子换成砖瓦,再到现在看着高大上的宫字亭。矗在这个寂寥的小山村还真是养眼。从远处望去,和其他泥砖瓦片比起来甚是刺眼。

村支书媳妇本来就人高马大,走路从来不看脚下,如今更是趾高气扬。但是那又能怎么样呢,似乎人们已经潜意识里已经不知不觉形成了一种顺服的心态。

晚饭过后,牙豁台上又开始热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