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没有开灯的房间

没有开灯的房间

发表时间:2020-08-04

【www.qg13.com - 怎样挽回没有爱情的婚姻】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没有开灯的房间",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没有开灯的房间。

点燃的蜡烛,有昏黄的火焰跳动在她的遗像前。

他坐在几米开外的床沿,身形绰约在晃动地灯火中。时清时隐。

他睁着经历了风霜沧桑是已混沌的双眼看着相框中的她。

陪伴几十年如一日的人,就那样,在经历了几个月病痛的折磨之后,撒手而去。所有存在过的痕迹逐渐消失。只剩下这一张黑白照片,供人想念。

只有他,牢牢记得所有,关于她的一切。

他看着照片上她安祥的面庞,横生的皱纹和松驰的皮肤是岁月的馈赠。

他看着她最后的笑容,又想起结婚那日,她穿着粗糙布料的新衣,笑容羞赫。心思明净的十六岁少女模样。

那时,他伸出手,紧张又小心翼翼的握住她的手。

这样简单甚至简陋的开始了他们的一辈子。

他突然很怀念,那个时候,自己的笑容。

一辈子对他和她来说,不是浪漫,不是誓言,而是一日复一日。而是生活。

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他们的爱情产生了多少,磨掉了几分,没有人知道。那是没有轰轰烈烈,艰辛平凡的年代。很多人没有选择爱人的权利,他们有的,只是执一人之手,直至黄泉。

却也是如今这浮华年代所没有的笨拙却无比真挚坦诚的情感。

她为他亲手清洗每一件衣裳,用清澈的井水揉洗掉每一粒尘埃。带着皂角气味的衣裳滴着水珠晾晒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水分慢慢,慢慢的蒸干在大好的晴天里。

他们没有家具的空落落的房间里挂着毛泽东的画像,他们时常会虔诚的看着这个在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人,心存感激。

晨起,他总会煮一壶浓茶。伴着清晨升腾的雾气和绯红的东方天空。两人对坐在小小的院子,嘬一口茶,相视无言,一笑足矣。

也许,连他们自己也说不请,彼此之间存在的是否有爱情,或者,只是习惯语陪伴。

这些,都不重要。

这些,都已不在重要了。

她已经离去。不在这个世界。而他,一人睡,一人醒在微亮的清晨。

他盯着她的照片看了许久。早已昏花的双眼不堪长时间的停顿,阖了起来,在这时候,滚下一行浊泪。

他也许是想像电视里那些年轻人一样,说一句,我好想你。

可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起身,打开灯,迈着迟缓的步子。老去的身体摇摇欲坠。

吹媳了蜡烛。躺上床,最后侧过身遥遥的看一眼她。昏花的老眼似又看到她嫁给他那天,她轻抬眼,看了一眼同样年轻,有些许稚嫩的他的脸庞。脸颊晕起两朵红云,飞速的低下头,莞尔一笑,羞涩的纯真而又美好。

他抬手媳了灯。在新年的烟火余味中睡去。(网 )

相关阅读

一个人的房间太大了


不知道从是么时候开始,习惯了房子里吵吵闹闹,即时是你放肆的怪叫,惊动了邻居,依然感觉是一个在闹一个人在看的幸福时刻。你总爱像个小孩子一样在房子里大叫,而且把音乐声音开到最大,说是要用一首歌把我听到吐。后来我没有吐,反而被你同化了。爱上了那首歌,那首歌是我以前从来从不听的风格。

你总是说你害怕,把家里所有灯都打开,门口的灯,厨房的灯,客厅的灯,过道的灯,次卧的灯,主卧的灯,阳台的灯。把整个房子照的特别明亮,亮的像白天一样,我也曾给你说:大姐,电是不要钱的么?。你听完总是做个鬼脸,嗔怪道:人家害怕,你又加班,很晚回家。听到这我就不说什么了,每次只是摸一摸你的头,你总说:别摸,你以为你摸狗呢么?我总是笑一下说:就当摸狗了紧接着你就在100平的房子里追着打我,直到把我打倒在沙发上。

后来我们吵架了,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我向你保证过我们永远不吵架,可是牙齿和嘴唇那么好,牙齿也有咬破嘴唇的时候,所以我们也落入的俗套,开始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俗事吵架,刚开始轻轻的到后来就很激烈了,甚至不惜恶语相向说脏话。这不是我们两个人任何一个人想要的状态,我们也在拼命的改变,有时候甚至都在逃避。

彼此埋怨,可能是爱情不好的开始,你开始说我没有以前对你那么好,而我也感觉你对我一直都不好,从包容走向埋怨可能就是爱情结束倒计时的开始吧。但是有时候我真的感觉不到爱了,你说你爱我的方式和我爱你的方式不一样,但是你是怎么爱我的,你说出来,也让我自己去感受一下。

我爸妈来西安看我,可能是个导火索,他俩像中国所有的父母亲一样,期盼着马上30岁的儿子结婚,所以就当面问了下婚期,没想到你给他们的就是下不了台的当众发脾气,这个时候我的心彻底死了,也碎了。可能因为不爱,你才会这么对他们。他们那么可怜,他们那么辛苦,他们问的那么质朴。你以为你是在吼他们,伤害的是他们,其实伤害的是我。我的心碎的想打破的玻璃一样,再也捡不起来了。

你又一次提分手了,这次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再苦苦的挽留,没有坐在门口拦着哭的像个傻子一样。我想可能一切就应该这样结束,你把东西拿走了,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一丝丝你的味道。

房子挺大的,我一个人在的时候从来不开客厅餐厅、厨房的灯。也不开走廊的灯,主卧的灯我也很少开,卫生间的灯偶尔开,我不害怕黑,但是我怕灯光把房子照的太亮了,房子太大太空。我现在站在次顶层的阳台上,看着南二环上车来车往,霓虹闪烁。一个人的房间太大了,我又想起了那句在对的时间遇上错的人是两行眼泪,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几声叹息。愿彼此安好。

“渐渐地,我成了房间里唯一的女性”


文字:雷晓宇

前天夜里,Facebook 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的丈夫大卫·古德伯格(Dave Goldberg)去世了。悲剧发生得太突然,而且他才刚刚47岁而已,难免叫人缓不过神来。在中国,古德伯格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他管理的在线调查公司调查猴子(Survey Monkey)也没有中国区的业务。照理说,一个陌生人在硅谷的生死没道理激发我强烈的情感反应。但事实上,我有。这个晚上,我伤感了蛮久的,为他,为他妻子,也为他们两个不满10岁的小孩。

一年前,我看过桑德伯格写的《向前一步》。那个时候,我35岁,刚刚结婚,而且马上就要换工作了,还不得不面临生育的倒计时。在那样一个手忙脚乱的时间点,其实没有人真能帮到我什么。因为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所以每一个建议看起来都像是在添乱。有一天下午,我看到《向前一步》这本书,而且迅速看完了,觉得安静了不少。几天之后,我还有点多事地把它推荐给我的朋友。她刚刚从媒体转型去了一家大互联网公司,有点受困于新的职业环境。结果,她也很喜欢这本书,觉得受到了鼓舞。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女性、工作及领导意志”。其实,我会看这本书完全出于偶然。一般来说,我对于这种看起来像是励志、成功学和管理工具的书籍是很排斥的。不过,一旦读过之后,再有人嘲笑它矫情和生硬,我都会为它辩护:它不是那样一本关于机会主义的工具书。如果你还抱有这种观点,要么是因为你还没有看过,不了解它,要么就是出于偏见。

虽然远隔重洋而且素不相识,我还是想要诚心实意地感谢作者的坦率。这种坦率,曾经多少让我受惠。作为一名有10年工作经验的职业女性,不论在我自己的生活里,还是周遭的阅读环境里,都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和我分享如此亲切又有价值的女性经验。

事实就是如此:我妈妈很愿意帮助我,但她是“50后”,已经停止工作20年了,无法理解我面临的工作压力和职业选择;我的女性朋友们倒是能够百分百理解我的处境,但她们几乎都有跟我一样的困惑,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至于那些比我更加成功的女性呢,她们应该是做得更好的一群人。老实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采访过她们中的大部分人,可是她们在谈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时表现得非常自信,好像这件事情是那么理所当然、游刃有余。她们让我觉得,如果我连这么个不是事儿的事儿都不知道怎么处理,还混什么混。至于我的男性同事和朋友们,他们的建议就更叫人沮丧了:别整那么多没用的,你到底干还是不干啊。

总之,夸张点儿说吧,在我人生的一个关键时刻,《向前一步》这本书出现了。只有雪莉·桑德伯格跟我分享了那些尴尬、混乱和不堪的经验。要不是她开了口,我根本不可能会知道,一名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美国职业女性,竟然曾经因为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在之后很多年里都觉得自己是那种“脑门上刻着‘离婚’二字”的女人。每一个女性采访对象都胸有成竹地跟我讲,她们是如何高效地把管理公司的办法用到管理孩子身上,但只有桑德伯格有胆子写出这样的经验:她不仅有过让孩子穿校服睡觉的念头,而且在一次出差飞行中,她的女儿被发现头上生了虱子,而当时同行的人里包括EBay的CEO。也只有她告诉我这样的抉择:她曾经因为备孕,拒绝了管理LinkedIn的机会。

雪莉·桑德伯格帮助我认识到,女性的职业成就根本就不是唾手可得的东西,也根本不像其他成功女性表达的那样得心应手(好像如果你做不来,那就说明你笨,或者不够努力)。恰恰相反,除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时间,它需要一名女性付出比男性更大的努力,其中包括:承受舆论压力的心理准备、豁达的心胸和幽默感、和自己的内疚好生相处,以及,找到一位真正的人生搭档。

在这本书里,桑德伯格花费了相当的笔墨讲述自己和丈夫大卫是如何互相信任、磨合和磕磕绊绊走过来的。她直言不讳地建议,如果你要约会,大可以尝试各种坏男人,但如果你想要定下来,那就真要打开雷达,给自己找一个真正的伴侣。

从选择丈夫的角度来说,大卫确实是个完美的选择。他有自己的事业,而且相当成功。早年间,他创办了一家在线音乐公司,后来卖给了雅虎,成为雅虎音乐的VP。后来,他离开雅虎,管理着美国最大的在线调查公司。

但是,大卫并不是那种忙了一天回到家就只想躺在沙发上放松的男人。他欣赏自己的妻子,愿意和她共度一生,并且有极大的自信和胸怀支持她的事业,小到在家照顾孩子跟洗衣服,大到把自己的公司从波特兰搬到湾区。桑德伯格承认说,经常会有人把她拉到一边,悄悄问她:嗯,大卫怎么看待你比他更成功这件事?而她的丈夫表现得比她更自信、更强大,他总是一笑置之、一如既往。

不仅在中国,就算在美国,也不是每个丈夫都能够接受妻子的成功。更有甚者,不是每个丈夫都能够接受妻子有成功的愿望。就在大半个月前,还有一张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海报在社交媒体上流传。这张海报上面写:女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养育孩子照顾家庭,何苦要挤破了头跟男人抢资源争地盘呢?当然,立刻就有有识之士反唇相讥说,职位又不是男厕所,凭什么是男人的专利?

这张海报并非从《玩偶之家》穿越而来,因为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接到了来自她丈夫的最后通牒。她是一家PRE-IPO公司的副总裁,她的丈夫供职于一家大型外企,常年驻外,每个月只有几天时间和妻儿相处。因为夫妻二人都忙,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得不过着寄宿的生活,只在周末由妈妈接送、辅导和陪伴。最近一次期末考试,孩子考了倒数第一名,愤怒的丈夫于是告诉妻子:你没有善尽母责,最好立刻辞职或者换一份轻松的工作,好把孩子接回家照顾。

在这位丈夫看来,照顾孩子理所当然是妻子的责任,而自己的常年缺席则理所应当。我的女性朋友,她到头来除了要上班挣钱,承受和男人一样的工作压力,还要接送和照顾孩子,除此之外,不论她有多么努力,一旦出了差池,还有一份额外的道德指责等着她。

这么看来,尽管桑德伯格承认,自己的婚姻也非尽善尽美,但大卫作为一位丈夫确实难能可贵。去年,为了宣传这本新书,夫妇二人一起上《60分钟》访谈。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大卫的样子。就连我也会好奇,一位管理成千上万名员工的女强人,她的丈夫会是何方神圣?导师型?鲜肉型?青梅竹马型?还是利益合作型?

大卫出现在荧屏上的样子既有亲和力又不叫人失望。他微微有点发胖,穿干净的深色T恤衫,很镇定,也蛮风趣的。可能是怕妻子紧张,他的右手一直放在她的膝盖上,又不时开个玩笑活跃气氛。主持人问,你们真的觉得洗衣服会让男人更性感吗?他就笑,哎呀,这么一说,立刻得有多少美国男人往洗衣机跑啊。他也承认说,在妻子和小扎谈offer的时候,他狠狠“教训”过她,因为她竟然打算接受小扎提出的第一个价钱而没有还价的意思。“哪有人这么谈判的啊。”他说。

节目快结束的时候,主持人问桑德伯格,你花了这么多时间在女性公共事务上,是有从政的打算吗?桑德伯格哈哈大笑,老练地把话题岔开了,但又没把话说死,留下一道伏笔。其实,她的样子跟希拉里和撒切尔很不一样,不但不穿那种一五一十的职业套装,甚至说话的声音还纤细沙哑,有点羞涩。跟那两位杰出女性相比,她也更愿意面对自己的弱点,因此显得更加有亲和力。

刚才我又上网搜索了一下,桑德伯格仍然还没有对这悲剧公开发表看法。不过,她的老板小扎倒是说话了。他说,雪莉是个坚强的人,相信她会挺过来。好吧,大家都把她看作希拉里那一类的女人了,既然当年希拉里没有倒下,那么雪莉今天也不会。但无论如何,发生了如此突然的巨大悲剧,女主角的人生势必要进行新的调整。

在书里的某个章节,桑德伯格曾经不无遗憾地说,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的职位越来越高,身边的女性同事也越来越少。有一次,她代表Facebook去某家风险投资机构进行融资谈判,茶歇期间,竟然问不到女厕所的方位,因为从来没有女性在这间巨大的会议室开过会。尽管我们的世界已经比娜拉的时代进步多了,但女性想要向前一步,仍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宿命,那就是,穿过无数道越来越窄的窄门,她发现,“渐渐地,我成了房间里唯一的女性”。

现在,这位房间里唯一的女性,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伴侣。眼看着一个人失去此生挚爱,切肤之痛,感同身受。愿她安好,愿他安息,而明天还要继续。

一间自己的房间读后感100字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一本由[英]维吉尼亚·伍尔夫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间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一):心智自由仰仗于物质基础

这是90年前,一个女人对一群女人的演讲,那时候在英国女人刚获得选举权没多久,伍尔夫借由“女人与小说”这个演讲题目展开论述,以她擅长的意识流小说笔法展示了她思考这一题目的心路历程。得出的结论是“女性要想写小说,必须要有钱,还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她鼓励年轻女学生走上文学之路,强调了物质对于创作力的重要性,因为物质是心智自由的保障。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历来女性都太贫穷了,没有属于自己的财富,一生还要为家庭奉献失去了自我,伍尔夫说做自己比任何事都重要。这本书不仅仅适合想要写作的女性,钱和房间是所有想做自己的女性共同需要的。她呼吁所有女性“我希望你们能用写书或别的方法给自己挣到足够多的钱,去四处旅行,去无所事事,去思索世界的未来或过去,去看书,做梦或是在街头闲逛,让思考的钓线深深地沉到溪流中去。”

但伍尔夫并不是个极端女权者,她认为煽动一种性别的人去反对另一种性别的人,抬高一种素质去抵制另一种素质,这种自命不凡,贬低他人的行为是幼稚的。她引用柯勒律治的“伟大的头脑是雌雄同体的”并深入阐释:雌雄同体的头脑自有共鸣,易于渗透,因而情感可以毫无阻碍的沟通传递,它天生富裕创造力,激情闪耀,浑然一体,没有隔阂。心智的完全发达的特征之一就是不用孤立的眼光特殊对待某种性别。

到了今天虽然男女平等并未完全实现,但相较一个世纪前已是进步太多,外在提供了很多条件使得女性能轻易获得钱和房间,所以成为自己这个发自内心的动力更可贵。这才对得起历史洪流中千千万万为现代女性自由铺路的先驱们,是对兰登戴维斯所说“当人们不在想生儿育女,女人也就不为人所需了”这种言论的极力反对。

《一间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二):平等独立才能有好的作品

全书跟随作者意识的流动进入不同的阶段,从描写女性之书入手,到女性开始以写作谋生,到分析女性写的小说而非诗歌的原因,到女性与男性写作区别的内因,探寻女性与小说,最需要的什么。

从最初的闯入“禁地”到图书馆被拒,时代大背景下女性的贫苦,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不安全感给女性心智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小说恐怕很难成型。探寻描写女性之书,男性笔下强调女性的低劣,从不去承认女性,而如此无非是把自己膨胀为伟人,没有对比就不会有突出,自以为是贬低女性才能捍卫其地位的重要性。“群体历来不为其所作所为负责,驱动他们的,是他们的无法自控的本能。”当天平的两端平衡时,当我们对等时,不再关注男性与女性时,女性才不会被忽视、被贬低,女性的闪光点才能被接受、被认可,不视为异类。

杜撰的莎士比亚的妹妹,尽管富有天赋才华横溢,但是在时代背景下,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没有自由的时间支配,独立的思考空间,被生活琐事家庭责任所压迫,所有的一切终归被现实打败,哪怕有了良好的开端也终抵不过现实的打压,思想的摧残。悲剧的背后,是男性的害怕,怕地位的动摇,是世人认知的违背,所有与其预期有偏差的地方,全部视为妖魔另类,必须要扼杀,才能稳住内心的无知。恐怕女性想要写书必然先要地位得到认可,才能有希望。

班恩夫人的出现,意味着重要的转折点,女性开始以写作谋生,为后人铺平了道路。“所有的杰作,都不是孤立地横空出世的,而是经年累月共同思考的结果,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单一的作品发生,但响彻其后的是众人经验的共鸣。“后人也开始写书,虽然心态会趋于不平衡,掺着为自身为女性的不公愤恨不平,陷于自我申诉之中。

但女性写的是小说而非诗歌,原因主要在于时间精力不允许他们有大把的精力投身于长远的构思布局之中,周围所处的环境也直接影响他们的思想判断,还可能由于这种题材尚且年轻。狭隘的生活,困住的不止是人,还有思想。

通过分析男性女性写作的差异,总结出:“任何人,写作时总想着自己的性别,都会犯下毁灭性的错误。”平等的对待每个人才能写出好的小说,真诚才能留下好的作品。

全书最核心的观点还是“想要写小说或诗歌,你每年必须有五百英镑的收入,以及一间带锁的房间。”“五百英镑“代表的是经济能力,意味着你不必陷于琐事杂事中无法抽身,有沉思的力量;”门上的锁“意味着独立的空间,代表你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写作时不掺杂任何杂念,心无旁骛,用平和真诚的的心态去书写,获得心智的自由,才是伟大作品诞生的基础。

其实任何人你想做任何事,都需要经济能力和独立的思考空间。经济独立思想才会随之独立,不依附,新血液注入,有些东西才能萌芽生长。

《一间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三):灵魂自由才是真正的独立

最近阅读了一本关于女性的作品,这本书的书名叫做《一间自己的房间》,刚看到这样的书名,觉得很有趣,因为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曾经的岁月,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匮乏,也许家庭中很多的人需要聚集在一处,狭小的生活空间凌乱不堪,能够有个容身之所就已经很不错了。到了当代,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房屋也渐渐变大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消费也是越来越高,那么也有很多人还是不能够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那么本书是什么意思那,是介绍生活中的真谛,还是另有深意,随着书本的展开,发现了其中的所在。

《一间自己的房间》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作者非常喜欢文学创作,而且被誉为世界的天才女作家,也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驱。作者的原名是艾德琳•维吉尼亚•斯蒂芬,一位出生于英国伦敦的文艺之家。作者从年幼的时候就尝试写作,几岁的孩子对于大众来说都是在玩耍,然而对于这个天才作家却不一样,她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创作上。文学创作不仅是她的爱好,也是拯救她的最佳方法,在年纪轻轻的时候接连失去了父母双亲,这给伍尔夫的一生带来挥之不去的悲痛,造成她两次精神崩溃,但是陪伴她继续坚强走下去的是文学创作。可是造化弄人,在接近花甲之年,她由于承受不了再次的精神崩溃,终于在欧塞河结束了生命。她的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和喜欢,本书就是作者的一本代表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本书是一本关于女性的作品,也是作者的生活哲学,作者认为做自己是最重要的,而拥有独立而自由的灵魂才是幸福之源。这句话真的是非常有哲理的,自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了,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相信对于每一个人都充满了诱惑力。自由其实也是有所区别的,并不是你人身不受限制就是自由,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灵魂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有的人人身是自由的,可是她的灵魂却没有觉醒,而是浑浑恶恶,这样的生活其实也是很悲惨的,而这样的生活其实也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对于女性来说,千百年来,受到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思想的禁锢更是一种桎梏。她让很多女性一直被拘束着,被压迫着,而本书作者却倡导女性要精神上觉醒起来,只有精神上的觉醒,才能触动灵魂的深处,才能让灵魂真正的觉醒,才是真正的自由。

这本书其实是源自作者的一次剑桥演讲,就是这一次演讲的内容,不仅让在座的听众感动,也通过本书,让成千上万的读者感动。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大的波及,这也是由于作者真实的情感,真挚的语言以及真实的现状的效果。所以这本书的精髓真的很重要,只有自由的灵魂才是真正的独立。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作品,它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天才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作者在文中用细腻的笔触深刻的揭示了只有拥有自由的灵魂才是真正的独立,才是最幸福的。这本书的寓意深刻,也感动了众多的读者,唤醒了众多的读者,很喜欢这本书。

《一间自己的房间》读后感(四):独立而自由的灵魂

“亲爱的伦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永远的了解,爱它的本质,然后,放弃它。

忘了谁曾经这么形容弗吉尼亚·伍尔芙:她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柔;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狱之火。真的是准确而又精妙的抓住了伍尔芙本人的气质。

小时候的伍尔芙,内心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男人可以饮酒,女人只能喝水?伍尔芙所处时代,对于女性有很多不公平的限制条件,在那个时候,一个女主人应该呆在家里哪都不去,仿佛囚禁于囚笼的金丝雀。后来,同父异母的哥哥夺走她的童贞,在她幼小脆弱的心灵里埋下了隐患。看似平静的一切,从伍尔芙母亲逝世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伍尔芙数次发疯,精神崩溃,可她偏偏又是完全清醒的,这种情况下的崩溃让旁观者也不知如何帮助她。

医生对伍尔芙说放弃写作,阅读,可以不再发疯。可对于伍尔芙而言,“不能写,毋宁死“。可是每次发疯的她,都在无意识的伤害自己深爱的丈夫的生活。不愿意每次都破坏伦纳德的生活,不愿意侵蚀掉她的幸福,又没有办法放弃写作,写出来的自己也不满意。双重煎熬之下,伍尔芙选择了自杀。

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那么她必须拥有两样东西,一样是金钱,另一样是自己的房间。

在这本《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以玛丽在河边沉思欣赏风景,走到了一块草坪上,被教监赶了出来开头。除了上学期间学过一篇《墙上的斑点》,这应该是我第一次认真读伍尔芙的作品。和我所读的很多条理清晰,按照逻辑层层排列出来的书籍不同,这本书凸显了伍尔芙作为意识流小说家的写作特点,没有逻辑,想到哪写到哪,在那一瞬间人物会想到什么,所以初读第一章的时候,有些摸不着头脑,到第二章开始慢慢好些。

无论是这本《一间自己的房间》,还是之前读的《青眉抄》,《十三夜》,都让我看到了旧制度下男权社会带给女性的打压与孤立,也正因为这样,才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自我觉醒思考,提倡女权。我生活在没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里,父母和亲戚们因为我是女孩可能还会更偏爱我,身边的同学也都没有瞧不起女生的所以在上大学前的我对于女性权益是没有过多思考的。而前不久大热的《82年生的金智英》让进入大学,体会到这个社会不一样的一面的我更深刻的理解即使是在被称作文明社会,男女平等的今天,女性权益依旧得不到保障。近半年的新闻里,“厌女症”,“受害者有害论”,“荡妇羞辱”这几个词都让女性在遭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反而更容易被谩骂。

金钱和房间,意味着一一位女性,不仅要在物质上独立,精神上也要自由,不要让自己如菟丝花一般攀附于一个人。我永远忘不了审计课上老师说的:男孩子全都做到第一排来,以后你们是要成为财务经理的,女孩子就算了,反正你们也是要嫁人生子,相夫教子的。老师话音刚落,班上一片哗然。诚然,我们如今的社会已经进步了不少,相比于旧社会的女性,我们拥有了太多太多。我们可以读书,可以工作,可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女性面临的困境依旧存在。

《一间自己的房间》读后感(五):女性在追求物质和精神自由之路上走了多久

在当前网络上引起热议的社会热点事件中,一旦涉及到关于女性权利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争议,继而就有人被扣上“田园女权”的帽子。“女权”这个词,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事实上,“女权”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女权主义”这个词来自于拉丁语“妇女”,最早兴起于本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也是妇女宣扬自由独立,维护妇女平等权力的一股政治浪潮。随着女权主义在全世界的发扬,半个世纪以来不断冲击着以男权为主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引领了不胜枚举的巨大变化。

文学史上第一个宣扬女权,尤其是为女性创作大声疾呼的女作家是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28年10月20日和26日,伍尔夫分别在剑桥大学的纽纳姆女子学院和戈廷女子学院,做了主题为“妇女与小说”的演讲,1929年3月,她把两次演讲内容合并在一起发表在美国杂志《论坛》上。

当时,伍尔夫已经因为作品《奥兰多》而名声大噪,她用稿费为自己建了一所房子。在这里,她又根据演讲内容扩充出了被誉为女权文学的经典之作的小说《一间自己的房间》。

在作品中,伍尔夫总结了女性处于弱势的状况和原因,认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物质不能独立,那么精神也不可能获得自由。而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束缚会限制女人写作,因此她提出了一个经典的说法:“一个女人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伍尔夫01.《一间自己的房间》为什么能被选进高校英国文学的课程中?

在伍尔夫写作的时代,女性是处于劣势的,社会上的政治、经济、文学领域都是由男性主宰的。为了激发女性觉醒,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虚构了一位女主角,她是莎士比亚的妹妹,她的才华跟莎士比亚不相上下,但因为她是女性,所以她没有属于自己的房间,也不能接受和莎士比亚一样的教育,更没有就业的机会,因此她的艺术才能只能荒废掉。

通过莎士比亚妹妹的遭遇,伍尔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女性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女性要想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现状,就必须向男权挑战,而争取独立解放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阅读写作和出去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

除了物质条件方面,伍尔夫还强调女性的精神独立。在男权社会,女性是没有机会被载入史册的,“历史中见到的女性不是低能儿、弱者,就是恶魔”,在文学史中更是见不到女性的影子。在当时,女性没有权利享受与男性同等的教育,甚至连平等对话的权利都没有,更别提拿起笔来写作了。即便是出现过一些关于女性的文学作品,但大都是女性作者以男性笔名发表的。女性一旦署自己的名字,会受到抵制,不被主流文学所接受。

因此伍尔夫感叹,奴仆一般的社会地位和教育的缺乏,使得女性几乎要与写作绝缘。而女性要想写作,必须接受学校教育,才能争得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

伍尔夫努力拓展女性的精神空间,她写道:“房间是属于你们了,你们将怎样布置它?怎样装饰它?与谁共享?又有什么条件呢?这些,我认为都是及其重要和有趣的问题,因为在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你们能够提出这些问题,第一次能够决定答案。”对女性而言,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只是一个追求平等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在保证了物质基础的前提下,怎样塑造自我的精神世界。怎样布置和装饰这间房间,与谁共享这间房间,这些条件也需要女人自己来决定,这意味着女性精神层面的独立和自由。

正是伍尔夫这种走在前沿的女权思想,让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被选进西方高校英国文学的课程中。

02.伍尔夫是怎样走上女权之路的?

弗吉尼亚·伍尔夫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境优渥,有着良好的家教,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里,她滋生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这是因为在她的家里有着典型的男权专制传统。

伍尔夫的父亲的暴躁而又粗鲁,在1907年的时候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一个妻子不应拥有法律权力,财产,金钱或教育,这是一个自然法则。父亲不允许伍尔夫跟哥哥一样上大学,只能在家接受教育或者自学,而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只是学习如何作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更让人吃惊的是,在这段时间里,伍尔夫的哥哥居然对她进行性骚扰,而父亲却说这是由于伍尔夫不知检点造成的。

极其严重的男权思想让伍尔夫对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产生了质疑,但是她没有屈服,反而成长为伟大的女性主义作家的先驱。她拿起手中的笔,用写作来控诉女性所遭受的社会压力和痛苦遭遇。

伍尔夫借由自身经历,写下大量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在这些文章中,伍尔夫倡导女性拥有自我艺术创作的选择权,指出在男权充斥的大环境中,女性必须拥有独立的物质保障,摆脱对男性的经济依附,所以一定要走出家门,自谋生路,获得经济和生存能力上的双重解放,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自由。女性一旦有了属于自己的钱和房间,不再伸手向父亲或丈夫讨要生活费,也自然就不用再任由男人轻视与摆布。因此在成名后,伍尔夫为自己购置了汽车、别墅,甚至还开办了出版社和印刷厂,身体力行地为女性解放代言。

其实早在伍尔夫之前,英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女性作家,其中包括以《简爱》《呼啸山庄》为代表作的勃朗特姐妹,还有简·奧斯汀、勃朗宁夫人、乔治·艾略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等。她们的作品尽管伟大,但女性独立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与完善。而她们本身也多半深居简出,没有机会走出家门丰富自己的视野。

在男权至上的维多利亚王朝,女性开始尝试着闯入写作领域,但恶劣的创作条件限制了她们的想象力,繁琐的家务不断地扰乱她们的创作思路,比如伟大的女作家简·奥斯丁,她总是躲在公共起居室的角落里写作,当别人走进起居室,她就得将手头的创作悄悄地藏起来,以免遭到耻笑。

对此,伍尔夫说:“如果简·奧斯汀的环境因素对她有任何不利之处,那就是受到了强加于她的狭窄的生活范围的制约。她从未旅行;她从未乘坐公共马车穿越伦敦,或者在一家店铺里独自用午餐。如果她不浪费她的天才去孤独地眺望四野景色,如果她能获得经验、与人交往广泛旅游,那么她的天赋才能势必获益匪浅。”伍尔夫更是把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视,上升为整个人类社会的不平等表现,更是提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重建问题。

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一间自己的房间”暗示女性独立必须要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因此她写到了来自姑母的遗产,暗示着女性前辈馈赠的物质积累和文学传统。她讽刺女性是“房间里的天使”:她无私而富有同情心,擅长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没有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她的纯洁被看作是她主要的美,不仅要求自己顺从男权社会,也努力说服其他女性都要臣服于男性。基于这一点,伍尔夫提出,一定要杀死房间里的天使。

伍尔夫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从事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伍尔夫的父亲曾在1905年举办过每周一次的名人讨论会,名字叫做“周四夜谈”,当时前来参加活动的大多是来自剑桥的著名学者,不过讨论会没有持续多久。1907年,伍尔夫重新举办了“周四夜谈”,并把这个活动一直持续开办了五年之久。1917年,伍尔夫和丈夫创立了霍加斯出版社,把自己的作品推向社会。她一生还做了数不清的演讲,始终为女性独立解放而奔走。

03.伍尔夫宣扬的女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1867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发表了《妇女的屈从地位》一文,提出了妇女的选举权问题,指出妇女在政治、法律、教育、就业等方面受到的歧视和压迫。这一文章引发了英国女权运动的第一个高峰。

随着英国作家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发表最负盛名的作品《为女权辩护》,使西方妇女权利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18年,英国妇女获得了部分选举权,十年后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选举权,直接影响了一批英国女性走上了文学道路。伍尔夫就是其中之一。

在论文中,伍尔夫提出疑问:为什么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如此曲折?经过讨论,她指出,女性在创作中之所以遇到重重困难,是因为物质和精神双重束缚造成的,只有消灭了这些困难才能保障写作的顺利进行,而需要消灭的第一个困难,就是需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她甚至认为,女性的经济自由比获得选举权还重要。

现实生活中,女人要做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这些耗去女性大部分精力的事情却不能带来任何收益,这就导致了尽管女性每天都在忙碌,却依然需要依附男人而生活,所以强调女权,就要从这些事务中解脱出来,“向大学捐资,必然无法顾及家庭。发一笔大财和生养十三个孩子一一没有哪个人能够同时兼顾二者。”

伍尔夫认为,稳定的经济来源是女人创作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收入,再有才华的女性也逃避不了文中“莎翁妹妹”的命运。外出工作挣钱尽管对与女性是一件不容易的苦差事,但如果不去做,就会“要像奴隶一样,不断讨好和奉迎。”

传统的思想里,女性是弱者,是低男性一等的,服侍好丈夫和孩子是女性的本职工作,写作简直就是没事找事。写作本身就是男权社会权利的象征,世界是由男性统治的,男性通过写作来束缚女性的精神思想。女性只要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才能拥有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精神自由。

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这个“我”不是作者本人,而是泛指女性,突出女性的自我意识,“叫我玛丽伯顿、玛丽赛顿、玛丽·卡迈克尔或随便什么名字一一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应该雌雄同体。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男性和女性具有差异,女性情感丰富、直觉敏锐、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男性的思维模式相比女性更加僵化。因此在《一间自己的房间》最后一章,伍尔夫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当她从窗口向外望时,她看见一副普通的生活画面,男女两个人走到一起,坐进了一辆汽车。她猛然感悟到:我的心境好像在分开后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很明显的理由就是两性之间最自然的就是合作。若是男人,他脑子里女性那一部分一定有影响,而一个女人也一定和她里面的男性有来往。”

事实上,“雌雄同体”不是伍尔夫首次提出来的。早在古希腊神话中,商业之神汉密士与女神阿弗洛狄忒的儿子——英俊潇洒的赫马佛洛狄式斯就具有双性特征,在与水神萨耳玛西斯结合后变成雌雄同体。

伍尔夫借用这个概念,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提出“伟大的脑子是雌雄同体的”。伍尔夫指出,莎士比亚、济慈、斯特恩、柯珀、兰姆、柯勒律治也是雌雄同体的。雪莱也是无性别的。因为单纯的男性的头脑是无法写出如此文采斐然的文章的。此外,她也主张女性作家要用自己女性身份去书写,描述区别于男性的不同世界。

《一间自己的房间》把伍尔夫推向女权主义领袖的神坛。事实上,在这部作品中,伍尔夫并没有强调“女权”,她强调的是,只有当一个女人头脑当中的男性特质发挥效力时,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真理。此外,伍尔夫还通过想象,勾勒了女性不依附于男性、又与男性和谐相处的画面。因此可以说,“雌雄同体”的理论支持了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勇敢地反抗了男权主义社会的压迫。

一间自己的房间,对男性来说再寻常不过,可是对当时的女性来说,却是一种了不起的独立的象征。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的结尾提出了对所有女性恳切的希望:“我请大家放手去写各类的书,对任何主题都不必有顾虑,不管它有多么琐细,或多么宏大。我希望大家能想方设法拥有些自己的钱财,允许你去旅游,无所事事,去思索世界的未来或过去,沉湎在书本中或在街头闲荡,让思绪汇入街上的潮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