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家庭观念的冲突——亲情关系随想之三

家庭观念的冲突——亲情关系随想之三

发表时间:2020-08-07

【www.qg13.com - 处理关系】

关于情感方面的文章很多,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庭观念的冲突——亲情关系随想之三,欢迎阅读与收藏。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当属东方式的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然而,现实的家庭关系、尤其是代际关系,却是充满了各种矛盾。小辈多有抱怨:父母手伸得太长,什么都想管,包括儿女的职业、婚恋、生育甚至育儿方式老的也很憋屈:儿女都成年成家了,仍要依赖父母,老家伙出钱出力还不落好

在我看来,很多家庭矛盾,应当都来源于观念冲突。因为大家习惯于跟着感性、直觉而随大流,很少以理性逻辑作思考判断,是以对现代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缺乏清晰的认知,存在不少的误区。按社会学者李银河的说法:由于是习俗,人们常常只是照做如仪,并不知道其中原因,也并不深究。

中国与西方的家庭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

根据费孝通总结:西方家庭是一种接力模式,上一代有责任抚育下一代,而下一代没有义务赡养上一代。一代接一代,都只是向下承担责任。中国家庭则是一种反哺模式:每一代都是既要抚育下一代,又要赡养上一代。

接力模式属于个人本位:西方家庭,老子的抚育责任,到儿子成年为止。儿子念大学,可以向银行、甚至父母借款,工作以后再还。当然,儿子也就不存在赡养老子的义务。这种模式更加重视家庭成员的独立平等、自主自由。

反哺模式属于家庭本位:中国家庭是一种集体主义,家庭成员之间是紧密互依型关系,不存在各自独立这一说。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和关系,更是不可分割、要持续终生的。

传统文化推崇三纲五常。在旧式家庭,是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亲是绝对权威,妻子儿女只能绝对服从,完全没有平等的概念。丈夫可以三妻四妾,妻子却只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命。而离婚也无须双方自愿,丈夫随意一纸修书,婚姻关系就妥妥的解除了。

过去的中式家庭,家长对子女的权威,也是建立在近乎无限责任的基础上。而子女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也要让渡很多的个人自由。比如不存在恋爱、婚姻的自由,只能听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显然,不同的家庭模式,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也有很大的不同。而无论东方西方,每个家庭成员在权利与义务之间,实际上都存在着某种对应、对等的平衡关系。权利多意味着责任义务也大,反之亦然。

东西方确实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西方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西方人的自我概念是独立型自我。而中国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是家庭,中国人的自我概念是互依型自我个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属于自我的范畴。是的,传统文化似乎从源头就弄丢了以人为本、个人权利这些硬核。在我们的语境中,个人主义至今依旧明白无误的充满了贬义。

于是有人说:东西方家庭关系的不同,反映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我却更加认同:这种不同的家庭关系,固然存在文化方面的影响,而更为实质性的,还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区别。

中式的反哺模式,应当是一种建立于农耕社会、并与之相适应的、且具有高度文明的家庭形态。在自然经济状态下,由于普遍的物质匮乏,加上不存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养儿防老的反哺模式,乃是人们不得不然的选项。如果没有西方文明的强烈对比、冲击,这种模式有可能就岁月静好的一路延续下去。

经济学家陈志武认为:养儿防老不道德,应该从中国的家庭关系中剥离出去。这种说法,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当然,据相关调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当代中国、尤其是城市居民,多数人已经不认可、不需要养儿防老的做法。

那么,反哺模式作为农耕社会的遗存,又失去了现实的需求,隐入历史就应当只是早晚的问题了。或者说,中国家庭大概率将朝着接力模式的方向演变。由此看,我们现有的许多家庭观念,也未必就是什么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宝贝。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家庭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清末以来,西方文化强势东渐,中国知识分子终于醒眼看世界,于是看出了封建文化窒息人性、扼杀自由的残酷一面,鲁迅由此也发出了吃人的呐喊。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反封建的大旗,对旧伦理旧道德、包括传统的封建家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巴金的代表作,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就描写了一个旧式大家庭,如何扼杀青春、爱情和生活,以及这个家庭的没落、分化,青年一代的觉醒、抗争并与家庭决裂。在那个时代,大批的知识青年,热血沸腾的开展了争取民主自由、反对家长制、反对包办婚姻

从五四的反封建,到文革的破四旧立四新,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然而,这么多年来,破与批判的确不少,立与建设却似乎不多不够、并没有深入人心。主流的家庭观念,至今仍然不大明晰:是传统儒家?是基督教?还是社会主义依我看,可以说什么都沾边,又什么都不是。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旧的家庭模式,实际发生了、并持续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已经不复存在了。很多老人都不再指望子女、而是选择社会养老。青年人在婚恋、择业等方面的自由度,也早与传统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许多传统的家庭观念、习俗,虽然也有变化,但不可能完全消失,仍旧顽强的传承下来,而今还深深影响着大众的家庭生活。

鲁迅当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却也带有浓厚的旧式家庭情节,曾经宣示兄弟永不分家。到了北平,还是坚持与两个弟弟同住。最终与周作人闹出了兄弟反目、老死不相往来的悲剧。

按马列主义的论述,家庭起源于私有制,也会随着私有制的终结而消亡。所谓的共产共妻,并不只是敌对势力的造谣污蔑。而红色高棉消灭家庭的社会实践,也属革命词典中的应有之义,只是太过急、太暴力而已。

马克思有一段名言: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这种说法或许过于极端,却也传达出来一种真相:即政治经济、道德观念等社会存在,对家庭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

亲情关系是血缘关系,无疑是人与人之间最为亲密的关系。但亲情关系,也具有社会属性,难免受到各种社会存在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其实也存在种种利益关系。虽然并不是人人都会在乎、计较那点小利。但很多观念,却已深入人心,大家都习惯成了自然。比如兄弟姐妹之间,谁更受尊重、更多话语权,就基本不是长幼为序,而是取决于社会地位、身家财富、对家庭的贡献生活现实正是: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我在家里,曾说过一句很决绝的大实话:亲情并不代表一切!

不可否认:同样的亲情关系,未必就能得到亲人们相同的情感和对待。假如两种父亲,一个言传身教、充满爱心,另一个酗酒打人、极端自私,会不会得到儿女同样的敬重?再如两个儿子,一个聪明踏实、创出了事业,另一个好逸恶劳、混成了乱仔,能不能受到父母同等的疼爱?

勿庸讳言:亲情关系确实不止存在温情脉脉的一面,往极端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反目成仇甚至相互戕害,在现实中也并不罕见。那么,我们看待亲情对待家人,除了尽心尽力的关爱,又究竟该不该保留一份客观理性?

中国的家庭模式及观念,现在应当处于一种转型过渡期。

可以说,各类不同的人群,或多或少都保留着一些传统观念,又接受了一些现代观念,各种矛盾的思想相互混杂,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知、主流的共识。

传统的家庭观念,可能正在逐步淡化。但人们的现实行为,却习惯性的、主要还是依照着传统的观念与习俗。

其实,人们排斥西方观念,不一定真了解西方,也可能都没想过,现在法律规定、全民遵循的一夫一妻制,就是来自于西方的基督教。同样,崇尚传统文化的人,也未必真知道传统。俺家孩子他娘,就老爱说自己很传统,让我笑着怼过一次:什么是传统,是三妻四妾么?此后,好像再没听到她提起这话茬了。

现代的家庭观念,或许终将成为主流。但西方的家庭模式,尤其是父母的抚养责任,截止到子女十八岁之类,当下的主流意识、包括我自己都肯定无法接受。

因为,这不只是认知问题,还存在情感、习惯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而且,家庭的紧密互依关系,也并非一无是处,带给两代人的,虽有矛盾困扰,却也有诸多获益。作为子女,能够享有更多的家庭福利。而不少父母,也还是偏好养儿防老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终究比养老院里孤独终老幸福得多。

当然,父母也该想想:养儿防老对儿女是否公平?儿女是否愿意承担?而且观念的变化,由不得个人的情感意志,家庭观念也终将与家庭形态相匹配。

我的看法:现有的家庭形态,正处于从家庭本位朝个人本位的过渡之中。现实的家庭矛盾,尤其是代沟、代际冲突,主要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自我概念、家庭观念的碰撞与冲突,是两代人各自都存在认知的误区。

老一辈的突出问题,我认为是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缺乏界限感。

现在的中国父母,对于儿女在情感、钱财、精力等方面的付出投入,大多都竭尽所能、不遗余力,从不拿自己当外人,儿女的事自然就是自己的事。于是从生活到工作,事事插手处处干涉。却浑然不觉,现在已不比从前,成年儿女不再如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有着独立的人格、自主的生活。况且老一辈的很多认知,而今也未必正确、没有过时。儿女为此而反感反抗,那是十分自然的。

下一代的主要问题,我感觉是对权力义务之间的对等充满模糊感。

中国家庭的儿女,在紧密互依的关系中,享有比西方孩子多得多的权利福利。上大学、以致出国留学的费用就不说了。好多成年的子女,如果没有父母的无私奉献,何时才能买房?如果没有父母做倒贴的保姆,家庭的生活与经济,又能不能正常运转?

有些年轻人,可能过于自我,并不理会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规则。享受家庭福利、以至于啃老,都能心安理得的中国化。而维护个人的自主权,却又理直气壮的西方化,全然不能体谅、容忍父母的干预,而且对父母十分冷漠。这让许多父母感到失望、痛心,有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就问道:《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

传统文化不乏优秀之处,但糟粕也很不少。大家都要人情练达,结果便是:家庭成员缺乏界限感;人际关系充满模糊感;习惯讲道德而不是讲规则,且道德标准常常只是要求别人,并不是约束自己这些大众的行为模式,也推动着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猜疑误判、矛盾冲突。

亲情总是充满温馨,理智常常透出冷酷。然而,如果缺少客观的认知、理性的把握,温馨的家庭关系也是不可持续、不能长久的。

相关知识

念之三


也曾走在迷途,今生你爱若无,星空沧海亦如苦毒。只道遇见你是我的美福!只愿你不经风雨,我能一世伴你,除你以外芳华何理!只因有你,我若怀抱锦鲤!

秋风染雨,不如披衣同你共走一里;衣带渐宽,难比这一夜想你难眠!麦穗成堆,比不起你曾赠我的那支画笔。画龙点睛,只愿你来作我的眼睛!今夜里,东风不染秋雨。只忆《长恨歌》乐天情诗笔,只望朝朝暮暮同你人生长画里,共你倚楼听风雨。

叹风叹雨,春种秋收何时够?时光荏苒,岁月有情。青葱虽不在,韶华虽不复,但情总是归处!记忆里,梅花香,雪花寒,雪后与子三两情语相呢喃。佳人之语,如春云时雨,软炸里脊

今夜孤枕难眠,我自颂诗几言:城外东风拂柳轻以柔,春柳映春水,春水映春愁,我自独倚重楼!欲问清风何解愁?欲借清风吻子清眸!怎教愁绪逐水东流?

桐儿,待到风拂墙外柳,柳绿共花红,我自行舟波浪破,共长霞西落。此去不问山几重,此去不问水几重,只叫这情儿浓!

佳人自楚楚,我心暗属,情字轻吐。与子一别恐怕竟成寒暑!唯愿能与子相见,来世与子还恋,奈何桥前还念!

浮生若梦书无痕,百年树人,难书仁!梦断天涯回首处,只忆轻尘。笔下生风,亦伤神。不枉为人,怕枉费神!笔走龙蛇,不如子一丁;泛黄纸上泛黄泪,难比与子同坐公交走一站。

落笔只书想念!

《吻》之三


《吻》之三

这是个炎热的季节,太阳如火,炙烤着大地,天湛蓝湛蓝的。好久没下雨了,树叶被晒得耷拉着头。院子里的狗正在慵懒地打着呼噜,正屋里,芹的父母似乎已经睡了,没有一点儿动静。

芹住的是小屋,和正屋隔着一个山墙,不和正屋通着,显得很僻静,平时父母没事很少来她屋里打扰她,就像是个世外桃源。

芹的房子是八十年代初盖的,那时候的房子,大多墙比较厚,人们管它叫尺墙,大约有三十七八公分厚,是土墙,夏天凉,冬天暖,其实就是墙厚,保温的缘故。那时候的房子,窗子很小,使得屋子里光线有些暗。

在屋子最北边,是一盘炕,占了屋子空间的接近一半。炕前是两个单人沙发,并摆着。南边的窗户下,是一个老抽屉,是五六十年代的老家具,估计是她父母结婚时的嫁妆,上面摆着镜子,化妆品一类的东西,满满的一桌子,看上去乱七八糟,一点也不讲究。

炕上,褂子,裤子,袜子,扔的到处都是。

不过,芹穿的倒是很整齐,衣服也很时尚,一件浅粉色的T恤,张扬着她挺拔的胸部,千万别看,看了就会上火。一件浅蓝色的短裙,显得淡雅而脱俗。她喜欢浓妆,也许是嫌自己的皮肤太过黑了,总是在脸上涂上厚厚的雪花膏,以此来弥补先天的不足。她喜欢那种绛红的唇膏,喜欢涂的浓浓的。她的头发很好,乌黑乌黑的,像是瀑布飞流直下,秀气逼人。

此时的她,或许是天热的缘故,亦或许是心情太过紧张,汗水洇透了T恤。薄薄的,略显透明的T恤紧贴在她身上,整个的曲线完美的暴露了出来。

(未完,待续)

李泉清,20XX.09.23

怀念之三:父母的房


我们的父母虽然是封建社会过来的人,但意识超前,思想开放。表现在:一,不重男轻女,二,重视送子女读书。村里有人做新房,问起母亲的打算时,母亲果断地回答:我们的房做在儿女心上。解放初很少有人送女儿读书,我们的父母就积极送女儿读书。后来,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先后个个送到不能读为止。当时在南林区范围内,我们的父母是积极送子女读书的榜样。我们的父母无论怎样艰难困苦,无论受到怎样的欺凌屈辱,始终坚定一个信念:竭尽全力,送子女读书。

每当儿女上学的前夜,父母总是千言万语地叮嘱,谆谆教诲是那样语重心长。第二天鸡啼头遍就起床。母亲为儿女做最好的早餐,父亲为儿女精心打理行装。

为了筹备学费,父母利用一切工余时间,见缝插针种瓜菜,割白藤,编篾箦,扎扫帚,摘桃李,挑到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卖。东到南林,北到白羊,西到丁家垱。

为了筹备学费,父母冬天垫的是破被包稻草,盖的是破絮和蓑衣,夏天挂的是用了几十年的破蚊帐。常常是脱衣洗,等衣干,十年难置一件衣裳。

为了筹备学费,父母一分分节约,一角角积聚,连两分钱一盒的火柴也舍不得买,隔夜留火种或到邻居家借火种。晚上在房内做事烧柴火当灯,在禾场加夜班就借月光。

为了筹备学费,每年寒暑假,母亲四处奔忙。跑几里十几里找亲戚求熟人借钱。上至崇阳,下至南林,南到湄港,北到陈家塘。

在***的几年,父母忍饥挨饿,也要把少有的一点粮食留给上学的儿女。父母为多种几棵瓜菜,多开一块荒地,挨批判,受处罚,受了多么大的冤枉!当我们到生产队去领粮时,有人说:你们只要读书,哪要吃粮?但无论怎样风吹浪打,父母送子女读书的决心坚定不移,越受打击越坚强。

原来,父母建造在儿女心中的房,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房,那是知识的殿堂。它是人类摆脱愚昧,摆脱落后,摆脱贫困,通向幸福之路的阶梯。为了改变儿女的命运,父母一生把艰难苦楚饱尝。父母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学了文化知识,我们兄弟姐妹的人生才有了改变。如今,父母的后人中,英才辈出,人才济济,一代更比一代强。有的在国内奋斗,有的在国外发展。假如父母当年没有这种高瞻远瞩的目光,没有这种大爱的胸怀,儿孙的命运将会彻底改写。

父亲母亲,你们的谆谆教导,儿女铭刻心中,你们的美德和优良传统将世世代代传承。你们的子孙志在四方不忘根本。你们尽管含笑九泉。虽然你们离我们而去,但你们的音容犹在,你们的恩情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