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祭母系列之十一别抢别人的饭碗

祭母系列之十一别抢别人的饭碗

发表时间:2020-08-10

【www.qg13.com - 情感系列语录】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祭母系列之十一别抢别人的饭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儿时的记忆里,饭总是不够吃。

母亲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想让全家7口人痛痛快快地吃一顿,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当这时候,母亲就会以种种借口,把自己碗里的饭往父亲的碗里拨。我们也知道,父亲是家里唯一挣钱的人,干的又是重体力活,他如果吃不饱,全家都要喝西北风。

但是父亲也不愿意母亲饿着肚子照顾5个不懂事的孩子,也以各种借口推脱,想把母亲拨过来的饭倒回去。母亲坚持不肯,父亲无奈只好把这些饭菜分给我们几个年龄稍大的孩子。家里的生活就这样每天重复着浓浓亲情掩盖下的无奈、暖暖母爱孕育中的感激。

为了保证孩子们都能按时回家吃饭,母亲定了一条家规:凡是不准时回家吃饭的,就别回来吃了。因为家里不会给不守时的孩子留饭。我们都很遵守时间,虽然没有手表,那时也没有高楼,随便爬上一棵大树或房顶,只要看到家里的烟囱冒烟了,就知道母亲开始做饭了。

那时做饭的程序非常简单。回到家先点火生炉子,把水烧上,就开始揉馒头。水烧开的时候,馒头也准备好了。在蒸馒头的这30分钟里,必须把菜炒好。馒头开锅的一刹那,母亲便会扯开喉咙,如相声贯口一般,把5个孩子的名字连在一起,一气吼出。再吆喝一声:回家吃饭了!便忙自己的去了。

那时候通讯不发达,可是家家户户的父母、孩子似乎都有一种默契。听到母亲的吆喝,几十米外的另一个大妈就会义务传递下去,霎时间空中到处飘扬着你妈叫你回家吃饭的声音。我们哪怕玩得正开心,只要听到远方传来的召唤,马上就开始往家跑。为了表示对大家的感激,回家的路上,只要听到其他孩子母亲的吆喝,我们也会扯开喉咙,招呼在附近玩得正开心的孩子回家吃饭。

回到家里就往餐桌上挤,不管饭菜如何,吃饱要紧。遇到哥哥或弟弟跑的没了影,特别是跑出了老大妈们用嗓音编织的网络信号区,进入无法接通状态,那一定至少跑出去2公里以外疯玩去了。

按照母亲定的家规,这属于自愿放弃权利的行为。我吃完自己面前的一碗,也就毫不客气地把哥哥或弟弟的饭碗抢过来,吃得干干净净。母亲没有制止,只是把自己面前的饭碗盖起来,放在尚有余温的火炉上。到了夜里哥哥或弟弟回家,母亲一定会冲上去教育一番,然后把火炉上的饭端出来,才饿着肚子去睡觉。

慢慢地,我发现了这个秘密,并且悄悄告诉了哥哥和弟弟妹妹。虽然大家都不是太懂事,但是我们总不能用自己的错误去惩罚母亲吧。于是我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准时回家吃饭,偶尔谁没有按时赶回来,其他人也心照不宣地不去抢那只不属于自己的饭碗。母亲初时很奇怪,渐渐地也看出了端倪。从那时起,母亲的脾气突然好了许多,即使我们回来得再晚,也只是口头惩戒一下,再也没有动过手。

直到今天,我依然怀念那样的日子、那样的生活!

直到今天,我依然能够做到洁身自好。即使万事俱备,也不去碰那只不属于我的饭碗。因为我知道,总是要有人为这只碗付出代价。这个人可能是你,可能是他,也可能是我!

精选阅读

祭母系列之四护出来的犊子


母亲对我们很严格。但是像世上所有母亲一样,我的母亲也护犊子,或者应该说舐犊情深。

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娱乐,也没有电脑、电视、音响,电影照例是每季度一场,小人书看一本2分。那时大家都没什么钱,孩子们都像脱缰的野马,在外面玩时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

母亲通情达理。凡是我们欺负了比我们小的孩子,人家告上门来,母亲照例是当着人家的面对我们一顿暴打,第二天必定带着我们上门道歉,想方设法赔偿损失。而对于我们在外面受了欺负,只要身无大碍,母亲极少登门兴师问罪,往往以孩子的事自己处理一笑了之。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家附近住着一家极不讲理的人家,几个孩子都比我们大。在一起玩的时候,我们经常被他们欺负,每次回家哭诉,母亲都是劝我们少惹不讲理的人,始终不愿与那家发生冲突。

没想到那几个欺负了我们却没有看见母亲上门告状的家伙,以为母亲胆小怕事,愈发猖狂,每天找茬打我们。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有一次,我和哥哥忍无可忍,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把那家伙打了个头破血流。

这一下可惹了大祸。那家人不一会就带着孩子怒气冲冲地踢开了我家的院门。母亲早已知道情况,故意问那个被打伤的孩子是怎么受的伤。那家伙闪烁其词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母亲火了,一股脑把他近年来每次怎么欺负我们、受的什么伤说得清清楚楚,我和哥哥躲在屋里听得心里暖洋洋的:原来母亲是那样在意我们!

被打的孩子理屈词穷,那孩子的母亲却不依不饶。高喊着我和哥哥的名字,带着三个半大的小子举着铁锹、木棒就往我家里冲。我和哥哥吓坏了。

突然听见母亲大声喝道:你们不讲理就别怪我不讲理了!回身转入厨房,操起两把菜刀,像《水浒传》中的母夜叉孙二娘一样,披头散发地冲了出来,挥舞着菜刀没头没脑地砍杀过去。

俗话说,横的怕不要命的。那母子4人见母亲动真格的了,急忙回身挤入人群逃之夭夭。母亲不依不饶,举着菜刀在那家门口骂了半天,那家人居然龟缩在家中没有一个人敢出来。从此后,那家人再也没敢碰过我们。而母亲舍身护犊子的威名早已家喻户晓,周围受够了欺负的邻居无不拍手称快。

后来母亲再三告诫我们:千万别惹事,但是也没有必要怕事;谁要敢骑在你们头上拉屎拉尿,老娘第一个不答应!每当想到母亲的这几句话,就想起了《红灯记》李玉和那铿锵有力的唱腔: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

祭母系列之十三别吃独食


家里孩子多,吃的东西自然少。但是小孩子天生都嘴馋,看到美食就走不动路,无论家庭富有还是贫穷,孩子的秉性大致如此。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家里没有钱买各种零食和水果(那个年代有钱也不一定买的着),就利用放学的机会,四处采摘一种被称为紫葡萄的野果,或成群结队翻越围墙进入西公园内,爬上一棵棵果树,把那些红的、紫的、青的,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苹果摘下来,一股脑装进小背心里,悄悄藏在家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以备自己独自享用。

年龄再稍大一些,就敢到几公里外的石莫公路边上摘沙枣、到城市最南边的菜园里摸西红柿,甚至到一四三团野地里找野生的西瓜和甜瓜。

那时候的人特别好说话。看菜园、果园的大叔大婶估计也知道我们这些城市野孩子的苦处,看到我们溜进来,只是警告我们不许糟蹋东西,至于吃上几个、再带几个走,大叔大婶们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没有为难过我们。

母亲初时认为我们这是去偷东西,狠狠地教训过我们几次。后来看我们每次都完好无损地回来,也没有人打骂我们或找上门来告状,找其他孩子一问,果然是别人允许我们摘的,再加上确实也没有能力给我们买这些乱七八糟的果子,渐渐地就不再干涉了。

但是母亲很有心。每次我们外出觅食,她都会准备几颗糖果或两只自己编织的小发卡,让我送给看菜园、果园那些大叔大婶的孩子们,表示她的感谢。

农家人的淳朴也令我吃惊。往后只要再路过菜园、果园,大叔大婶们往往会叫住我,主动送我们一些新鲜的玉米和蔬菜,令我们喜出望外,欣喜若狂。

母亲有一个规定:出去干什么她不管,坚决不允许吃独食!我们几个孩子都很遵守这个规定,即使别人送了一块饼干,也一定会带回家与兄弟姐妹分享。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父亲拿回家一个苹果,用小刀反复比划之后,均匀地分成五等份,一一交到每个翘首以盼的孩子手中。

那时候的苹果真好吃!虽然仅仅是小小的一瓣,我们却可以咀嚼许久、回味许久。

此后的日子渐渐养成了习惯,不仅在兄弟姐妹之间,即使是同学和朋友,哪怕是一根小小的冰棍,也会在剥开包装纸之后,请身边的伙伴先咬一口。

现在的父母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做,一定会大发雷霆,因为确实不卫生。但是我们所处的那个年代,没有人会计较这些,肯把自己来之不易的东西与小伙伴分享,还会被大人们视为一种美德。

这样的习惯我一直保持到了今天,无论什么东西,都不会因独有而沾沾自喜,充分享受到了与朋友分享的快乐。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而其中的许多人成为我终身的朋友,仅仅是因为儿时我让他先咬了一口冰棍、先吃了一颗糖果,或者是掰开苹果先递给他一半

别吃独食,是母亲对我儿时的教诲。也是我终身不能忘却的记忆。

祭母系列之十四多朝下看看


我有恐高症,每次到了有一定高度的地方,必然头晕目眩,两股战战,浑身酥软。母亲知道我的这个毛病,经常鼓励我:多朝下看看。

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还有恐高症。虽然不像童年那样对高度畏之如虎,也经常按照母亲的要求,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俯视大地。但是终究积习难改,到了高处还是呼吸急促,大脑空白。不过我掌握了一个技巧,那就是把眼睛闭上。眼不见心不烦,权当自己如履平地。

参加工作后,经常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那时毕竟涉世不深,胸无城府,也没有良策解决问题,更不能舒缓心中的郁闷。久而久之,吃饭没胃口,睡眠也极差。整个人萎靡不振,十分消极,出现了自闭的倾向。

母亲得知后,特意找我聊天。听我说完几件烦心事的大概经过,母亲直言不讳:我看这些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关键是你害怕自己解决不了,也可以说你根本没有能力解决。领导把你放到这么关键的地方,就是要让你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你总以为别人都在排挤你、都比你混的好,所以你就自暴自弃。就好像你那个治不好的恐高症,越害怕越治不好。依我看你还是多从自己身上找找毛病,没事的时候,别老在办公室发愁,多往下面看看!

听从母亲的劝告,稍有空闲就到各班组看看,和大伙聊聊天。晚上回到家,就开始闭门思过,反省自己工作中的种种不足。与此同时,也特意购买一些管理学方面的书籍,借助知识的力量举一反三,渐渐地心情也好了许多。

多往下看看,知道还有许多比我更优秀、比我更努力、比我更辛苦,但是运气比我差的同伴,还在孜孜以求地努力着,时刻准备超越我,面对他们我无地自容。

多往下看看,知道了基层的艰辛、体会了底层的不易。在业务处理中则更加体恤基层职工的所想所愿。渐渐地基层的同志们都开始主动与我交流,替我出主意、想办法,各项问题迎刃而解,笼罩在心底的阴霾也随之一扫而空。

多往下看看,我终于明白了一个真理: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如果眼睛变红了,心就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