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丫丫笔下的母女情

丫丫笔下的母女情

发表时间:2020-08-17

【www.qg13.com - 婚外情的情感美文】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丫丫笔下的母女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和丫丫是母女,更是欢喜冤家。

为此,我们之间的故事,常成为丫丫或者我笔下信手拈来的素材。这次中考,丫丫的作文题目是距离,写的就是和妈妈两地分隔中的成长思考。

今晚,整理丫丫的书籍,无意中发现了她的一片作文纸,无标题,仅一页,未到结尾,也无从查证这是哪一年的作文作业。但文字中的忧伤和惆怅让我有些心痛。

作文的内容我抄录下来:

夜,还是那样得静,天空中没有一颗星星,月亮也似乎在躲着我,若隐若现。风,依然呼呼的乱着,时不时得蹭过我的脸庞。明明还是冬天,可我穿着短袖的衣服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冷。

嘿嘿,我们又吵架了,也许是我们吵过太多次我已经傻了才会笑吧。突然,我想到一首歌,里面说: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是啊,因为我们过去有太多欢乐,现在才会痛苦。我哼着这首歌,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我们曾经的一点一滴。有一次,你晚上加完班准备回家时,你打电话问我想不想吃什么,我说我想吃水煎包,你说好。可你却忘了,当你走到家门口时你才想起来,可是你却没有这样就回家,而是又回到了你们公司门口卖水煎包的地方,可是人

丫丫文中提到的场景,我有印象,是我在公司一线部门的时候,晚上经常加班,这样的话,这篇文章应该是2012年7月前的了。

她初一初二没住校,晚自习回来,我都会给她准备宵夜,有时候是自己煮,有时候是外面买。公司对面是有一家卖水煎包的,给她买过一次,可能觉得味道还不错。文中提到的这次,是确实我忘记了,后来没进门又骑车折回公司,可人家店已经关门了,空手而归,回来对孩子的歉疚和自己的劳顿,让我很懊恼。那晚,可能是有些发火了,给孩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记。

初一初二的两年里,我们母女生活中磨合的快乐和痛苦,让她和我都很难忘。

还好,初三丫丫住校后,成长了;而我2012年下半年开始,也努力调整,休整的一年里,也有不少成长,所以,她初三的一年里,我们幸福和谐快乐很多。

从文中,我看到了思想成熟的丫丫,能回顾,思考、有些释然、豁达,还会自嘲了。成长就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我不会再对她河东狮口,但也不会一味的溺爱她。今天,我告诉她我席慕蓉一段诗句:生命中所有残缺的部分,都是一本完整的自传里不可或缺的内容。

面对痛苦时,不必大惊小怪,淡然接受,苛求生活中永远只有快乐只会更痛苦。

2013年8月13日

扩展阅读

丫丫的孝顺


昨晚十点,丫丫下晚自习,出了校门,如约与早已等候的妈妈见面。接过妈妈送来的食物、用品,母女俩聊了起来。

这样的场景,这些年已成中学部门口的常态了,当班的保安队长常常目睹,也已与我们娘俩成了熟人。今晚,他再次看到这熟悉的一幕,给丫丫说了几句话:依我看,你妈妈是这学校最关心孩子的妈妈了,隔三差五就来看你,给你送好吃的。你这次可要考好哦,长大了也要好好孝顺你妈妈哦。丫丫秒接过保安叔叔的话:那是必须的。

对尚未成人的丫丫,我认为,孝顺一词,有些深奥,过于沉重。我从未曾想过,自己履尽做母亲的义务,一定要用丫丫的孝顺作为必然回报。这种道德绑架预设的关系,远不如顺其自然的心甘情愿来的舒服。

长大成人后的丫丫,该有她自己的生活,父母只是她成长路上坚定的陪伴者。丫丫长大后,我也会有自己的生活,虽然丫丫肯定是我生活中最主要的关注点,但绝不是全部。我希望这种先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的亲情,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不会阻碍她展翅高飞,不会影响她构建属于自己的人生。

2015年某个周末,丫丫放假回家。午饭后,我在厨房洗碗,接着餐桌上的话题,我们娘俩继续聊着。

我说:丫丫,妈妈有四个心愿,是我这辈子最后的浪漫,本来是要写进遗嘱的,现在可以先和你说说。

第一个:将来妈妈老了,如果得了重病,你要允许妈妈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优雅地离开这个世界。

第二个:妈妈要提前签署器官捐献协议,临走前,要将眼角膜,心脏,肾脏,肝等有用的器官,全部捐给医院。

第三个:火化时,一定要把妈妈写过的文稿一同烧了,这是我最想要也唯一需要的祭品。

第四个:要麻烦你把妈妈的骨灰,一部分洒到三亚的大海里,一部分洒进老家的土地里。不要墓地,不要牌位。如果你愿意,可以保留妈妈一张照片。最好不保留。

说这段话的时候,我是边低头于洗碗池,边左右摆弄着碗筷,一气轻松愉悦的语调;而这边靠着墙,面色凝重,目瞪口呆的丫丫,一直默默不语,或许是呆呆地听着。待我说完,抬起头,眼神与她对视时,发现她眼眶湿润。就听她弱弱的问:你怎么了?是不是得了重病?一直瞒着我?

我恍然悔悟,在我是轻松如一呼一吸的话题,对丫丫却是不明觉厉的迷惑与沉重。我虽早已看透生与死的无常,可不应该过早的向丫丫,把生活延展成人生。

人生,不过是哲学家赖以生存的借口,那些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研究课题,在人生的领域永无答案。可这些问题,对现在的丫丫,答案必是确定肯定以及及其肯定的:我是丫丫,我是我妈妈生的,我要上学去。

人生,也不过是像我这般无聊的人,赖以存活的借口。人生,是马云嘴里的浮云,是我眼里的马云。

生活,向丫丫初绽美丽的容颜,托付在蓝天白云翱翔的鸟儿,向丫丫传递着强大的诱惑。丫丫也才初体会生活,无穷远,无穷美的引导她,要快点长大。所以,丫丫,不要回头,不要牵挂看正在衰老的妈妈,飞吧,飞吧,越高越好,越远越好

丫丫,一副乖巧懂事人见人爱的模样,我毫不质疑她生来就携带着孝顺的基因。天性使然,她那些懵懂的孝顺,让我好感动。每次想起来,满满的幸福感。

初中时,某个暑假,我们娘俩在易初莲花超市购物。二楼有一排冰柜,有哈根达斯冰激凌专柜。这个专柜我们路过并驻足不少次,每次我都说买一盒给丫丫尝尝,丫丫嫌太贵,不买。说实话,我也认为偏贵,不划算。这一次又路过,我不再说买了。可站在冰柜前,丫丫盯着哈根达斯,说:妈,等我长大了,挣钱了,我买一大冰柜,买哈根达斯所有产品,让你顿顿吃。听着丫丫信誓旦旦的口气,我扑哧笑了:孩啊,好!好是好,就是为娘我顿顿吃这冰冷的玩意,会闹肚子的。两人嫣然一笑,娘俩勾肩搭背、昂首挺胸的把哈根达斯甩在身后。

今年三月份,有段时间丫丫肠胃不适,我带她去人爱医院做胃镜检查。在手术室走廊等候期间,我们看见一台手术床。这种床,单人的,关键是有四个脚轮,可以推着走。丫丫不知从何而来的感想,说:妈,你将来老了,走不动了,我给你弄个这样的床,你躺在上面,我推着你,去看外面的世界。我又笑了,感动的喜极而泣吧,说:好啊!就是这床是不是太大了,你有心推出去,就怕交警不让上路,司机不让上车,更不让上飞机啊!我丫丫坚定的说:咱们有房车啊,和交警飞机没有一毛钱关系的。哎,我丫头说的也是,我认为到时候也可以走残疾人通道啊。

高考之后,丫丫也就近满18岁,眼看要成人啦!据说是要拍一套青春写真集来作为自己的成人礼。我,严重支持!

似乎她也不再把自己完全当小孩看待了,偶尔也思考一些有关人生的大问题。比如,五一节后,准备去学校的丫丫,出门前很郑重其事的对我说:我要好好学习了,我要开始规划你和我爸的养老事宜了。然后,扭身,关门,下楼,走了。

原来,生活与人生,也就门里门外的距离。

笔下的思念


沧海桑田,人已变,念念不舍的,是那时候的人,那时候的感觉。

我把对你的思念,用兰花笔写在日记里。那是我每天都要翻开的日记,安静中萦绕着淡淡的墨水香气。这份静谧,在此刻,只好一人享受。因为你已经不在我身边,我好像又开始自言自语,想念你在的日子。

时间悄然无声地流逝,在那段美好祥和的时光,我没有皱过一次眉头,而如今却要每天含辛茹苦的生活。你不在的时间,居然那么漫长枯燥。习惯了你的陪伴和呵护,我这个傲娇的公主失去了色彩。

无法克制自己去想你,明明告诉自己,不会再爱你。或许就算重来,这份爱也没有意义了。从没想过对任何人放弃,只可惜,你连看我的眼神都那么淡然。

曾经在海滩上,我们一起看日落西山,那时你的笑多么真心。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的生命里都是你,我早就离不开你了。可你,却在我陷得最深的时候,一个人离开,没有了音讯,没有一句告别的话。再次见面,却成了你的陌生人。

尽管这样,我也无法阻止自己去爱你,深深把你刻在心里。除非我的心被完全覆盖,不然这爱的记号会永远在那。我把我们的一切写进日记,结局却是我一个人悲伤收场。

笔下的深刻,回忆着旧时光里深情的我们,在走过了一段段风景之后,相失在茫茫云海之间。我们之间的隔阂,如轻纱般丝薄,其距离却是千山万水都不可比较的。这笔下的思念,谁人能懂,谁人能会。

名家笔下的端午风情


施耐庵《水浒传》

《水浒传》中写到了宋朝的端午节。书中第十二回写到杨志被发配到大名府,受到了梁中书的器重。自东郭演武之后,梁中书十分爱惜杨志,早晚与他并不相离,月中又有一分请受,自渐渐地有人来结识他。那索超见了杨志手段高强,心中也自钦伏。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书中蕤宾节,就是端午节。这次过端午节,蔡夫人推荐杨志押送生辰纲,引出了智取生辰纲,这个端午节为梁山壮大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书中用一首诗来描写端午节的民俗,但见:

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

绿色的艾草和红色的榴花相映,又有菖蒲,还有角黍,也就是粽子,营造出了浓烈的端午气氛。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宋朝时期对端午节的重视,体会出其中的一些民俗。

曹雪芹《红楼梦》

贾府的端午节从第24回一直过到31回,整个贾府中各色人物都为过节忙得不亦乐乎。先是24回,说王熙凤寻思在端午节采买香料。恰正贾芸在思量要送什么礼给王熙凤,于是去买了香料麝香、冰片等回来孝敬主子。王熙凤不费事就遂心得了香料,不由分外高兴,于是奖励奴才,把种植花木的肥差给了贾芸。再是28回,元春给贾府众人赐端午节礼,她赐宝玉和宝钗的礼一样,而赐黛玉的礼物和三春的一样,给人感觉像是元春暗示在为宝玉宝钗赐礼撮婚,引起了贾府内这些人的敏感和不同的内心震动。到了29回,贾府按照元春所嘱,赶在端午节期去清虚观打醮三天祈福。直到30回,已是五月初四,到了端午节前一天,书中提到,那文官等十二个女子都放了学,进园来各处顽耍,可见那个时候,学校端午节是不放假的。曹雪芹到31回,才让贾府正式过节,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但其中对端午节俗所提甚少,对于粽子只是用黛玉的一句话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一笔带过。

吴承恩《西游记》

西游记》第69回中,有写到毗邻西天的朱紫国过端午节。朱紫国国王向唐僧讲他患病缘由时说:三年前,正值端阳之节,朕与嫔后都在御花园海榴亭下解粽插艾,饮菖蒲雄黄酒,看斗龙舟。被妖精所吓,把粽子凝滞在内,又思念被妖精掠走的王后,落下病根。这个国王显然是吃粽子吃得太生猛了,以至粽子凝滞在内,撑坏了。后来,多亏了悟空调排由唐僧师徒医治,得以将粽子糯米饭块排出,才救了国王一命。粽子虽好,也不可趁兴过食,否则,就会如朱紫国国王那样,把粽子凝滞在内,因饮食不当,落下了病根。

#p#副标题#e#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的小说充满中国味,这篇《端午的鸭蛋》则充满了江苏味儿。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除了怀念著名的高邮咸鸭蛋,汪曾祺还在文中回忆了他小时候过端午的情形,其中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送符送扇、用雄黄酒在小孩额头上抹王字、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端午要吃十二红等习俗均在文中有所提及。还写了他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这也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林海音《我的童玩》

林海音在《我的童玩》中描写了许多童年时候的玩耍,其中就包括在端午时候的缠粽子。她在文中这样写道:用丝线缠粽子,是旧时北方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有季节性的玩具。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然后用各色丝绒线缠绕下去。配色最使我快乐,我随心所欲的配各种颜色。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也许穿上几颗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缠粽子是在端午节前很多天就开始了,到了端午节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同时做的还有香包,用小块红布剪成葫芦形、菱形、方形,缝成小包,里面装些香料。串起来加一个小小的粽子,挂在右襟钮绊上,走来走去,美不唧唧的。除了缠粽子以外,也还把丝绒线缠在卫生球(樟脑丸)上。总之,都成了艺术品了。这样的端午节,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沈从文《边城》

《边城》中有着自然纯朴的自然风物和边城人事。从一开始,沈从文就描写了边城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继而补写了两年前端午节翠翠见到傩送的情景。端午节那天,所有的人围到岸边,早早地观看;而年轻小伙则在鼓声的节拍中向前奋划,四周一片吆喝助威而龙舟竞赛的方式和捉鸭子的可爱场面,也不禁令人浮想联翩了。这便是湘西人民的独特的端午风俗了;所有的戍军长官也一起与民同乐,早早地围在税关前看热闹,并派遣士兵将大鸭子缚上红条放入水中,一起嬉戏。还一同在吊脚楼下听唱曲,划拳行酒,其乐融融。

边城在沈从文的笔下,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将我们引入那纯朴原始而美丽的湘西,去感受那浓浓的情谊,凭着他对故乡下层人民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爱之情,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人情唱出了一曲心灵的赞歌。

#p#副标题#e#苏童《祖母的季节》

苏童一直以来在文坛以颓艳、衰败的情调著称,但《祖母的季节》是一个例外。在这篇文章中她写到:春天的时候,我祖母还坐在后门空地上包粽子呢。有一只洗澡的大木盆装满了清水,浸泡着刚从湖边苇地里劈下的青粽叶,我家屋前屋后都是那股凉凉的清香味。我走过去把手伸进木盆,挨祖母骂了,她不让人把码齐的青粽叶搞乱了。我们白羊湖一带的人都包小脚粽,大概算世界上最好看最好吃的粽子。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有一只粽子挂到我的脖子上了,我低头朝那只粽子左看右看,发现祖母包的粽子一年比一年大,挂着香喷喷、沉甸甸的。走过春天,走过秋天,即使在白羊湖外面的世界里,祖母的粽子也会留下永恒的清香。青色的粽叶、清泠的湖水、淅沥的雨声等意象冲淡了原本绵密、浓艳的氛围,留下了苏童对祖母的思念。

老舍《端午》

著名作家老舍在武汉主持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武汉沦陷后,文协迁到重庆,在友人家过端午时他感慨万千,写下《七律端午》: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前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浅显易懂、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能不使人肃然起敬。

张恨水《现代青年》

粽与中谐音,自古以来就有高中的好彩头。张恨水的《现代青年》中就写了这样一段:倪洪氏一伸手,就拿了一个粽子,将棕箬剥了,用筷子夹了蘸好了糖,然后送到计春面前来,笑道:恭喜你今天毕业,不要忘了高中,高中,粽子总是要吃一个的。这是好口气,以后你还要高中呢。计春接了粽子吃着,笑道:干娘还是这种旧脑筋,以为读书的人,都是像从前三考一样,赶考中状元。我和爹爹早说好了,初中毕业以后,我就去学工端午节正值毕业季,小小的粽子也饱含着父母殷切的期盼。但是,此时的周计春正沐浴在西风美雨中,哪有心情理会这等封建糟粕呢?他看不上中国传统文化,更看不到长辈们的期待和祈盼。父亲周世良倾尽所有,供其赴京求学,他却流连于歌舞场,堕落于财色虚荣之中。张恨水通过一个小小的粽子,其实早已透露了剧情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