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年的记忆·年的味道

年的记忆·年的味道

发表时间:2020-09-15

【www.qg13.com - 那些年的情感故事】

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我们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年的记忆·年的味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九寒天,四九严冬,腊八粥四溢飘香的味道已悄然而至,年终岁尾,年,追赶着时间,踏着脚步,伴着腊梅独枝俏的喜庆,携着春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农历腊月临近,尤其是乡村四野,农家小院,已经闻到了年的味道。

所有凝固的记忆,仍停滞在旧日时光里不堪回首,而对年的记忆,对年的味道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却像潮水般涌上思绪,让过去的岁月,把温暖的记忆珍藏,去紧跟着时间的脚步,匆匆忙忙,穿梭辗转,也把曾经的悲欢、经历、生活琐碎,是非曲折关在身后,抛在脑后,从容淡定,面对当前,一切依然照旧。

年关将至,却不经意间,回首起童年往事,伏案提笔,键盘敲击,写下我对年少时对年的记忆,对儿时年的味道的追忆,还有那对年俗暖暖的重温。

腊月,是迎春接福的前奏,腊八粥的飘香,拉开了春节的序曲,一碗腊八粥,虽是五谷杂粮的香味,却是吃出了一家人亲情的味道,吃出了年的习俗,吃出了忙碌一年的乡亲们对来年丰收的期盼和渴望。

年,在记忆的脑海中漂浮不间断,而,现在的人,似乎真的是越过越淡化了对年的憧憬,不知是时代在变迁,还是人们之家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而渐渐淡漠了人与人之间地那种过去少有的,虽是不富裕,却彼此之间,有着让人难以忘怀的温暖和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点怀旧,而我对年的记忆,却愈发得清晰和厚重,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乡俗民风,乡规民约,节日习惯,却伴随我一路走来,从没淡忘过我对它的记忆和怀念。

印象中,过了腊八,吃了腊八粥,还要把腊八粥洒在牲口圈、柴火堆、门厅角落,以祭奠五谷之神,求福来年五谷丰收,牲畜兴旺,全家幸福。这也是秦风秦韵,秦俗文化的美好延续和传承。

到了腊月,人们赶集置办年货的脚步也是匆匆忙忙,赶集的人儿也多了许多,大包小包往回拎,不管条件好坏,都憋足了劲,要犒劳一下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和自己,东西买回来了,过去,由于条件限制,东西怕坏,想个办法,让它保鲜,放在地窖里的,挖个坑埋在土里的,遇着下雪天,可乐坏了乡亲们,雪地里就成了天然冬藏食物的最佳选择,多么淳朴、智慧、憨厚的乡亲们呀!。

年货算是办好了,又得忙活着清理、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犄角旮旯,房前屋后,里里外外,蜘蛛网,都得精心去清理,老家俗称扫舍扫灰尘,也许就是想扫去一年的晦气,期盼来年的顺顺当当吧,多么好的寓意呀!而受过去条件和经济的限制,家家户户基本上是土坯墙,而乡亲们也为了迎接新年,把黄土合成水浆,粉刷在土坯墙里外四壁,满院子散发着一股泥土的清香,屋里屋外显得干净了许多,春节的气氛开始在渐渐升温。

接下来,女人们又该忙活不停了,一日三餐的主要材料,面食的主打材料,小麦该上场亮相了,女人们提早把几年的陈麦子用水淘净,晾干,然后就是去磨坊把干净的小麦去皮磨面,白净的面粉就算出炉了,经过精工细作的面粉,蒸出的馒头、包子既筋道,有嚼头,又好吃。

伴随着旷野乡村零星的鞭炮声声,腊月二十三,小年来到了,人们开始请香、地灶,给灶王爷摆放灶糖、琼果糖,吃辣红面,预示着一年日子甜甜蜜蜜,红红火火。

接着就是开始煮肉,炸油果,蒸馒头,包子,挂面,挂粉条,准备过年的食材。农家小院,村里四处飘溢着肉的香味,年的味道,有了幸福的年味。

一切都准备就绪,就等着年三十的来到,人们开始放鞭炮,请门神,贴对联,准备年夜饭,全家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品着年夜饭,拉着家常,说说家里一年的事情和变化,计划着来年的光景。守岁到了后半夜,老人们把准备好的红包发放给孩子们,虽然是五毛、一块,也是老人对下一代的祝福和期盼,就是图个吉庆,祥和。而母亲也早已把做好的新棉袄、棉裤和外套放在炕头,就等着初一一大早给我们换上,虽然是粗布做的,也是母亲一针一线的辛苦,里边填充着上好的棉花,也是贴心的温暖。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相互拜年,彼此问候,村子里,小院里处处是满地的鞭炮碎屑,年的味道随着碎屑的四处飘逸,年,来到了乡村院落,田间四野,迎接纳福,新的一年来到了。

过了初一,人们开始走亲串友,相互拜年,寂静的乡村处处一片红火的景象。到了正月十五,对年的庆贺到了高潮,人们开始挂红灯、耍社火,踩高跷,搭台唱戏,逛庙会,吃元宵,祈望生活吉祥如意,团团圆圆,事事平安,用各种方式,尽情的嬉闹,庆贺,来赶走一年的疲惫,表达自己对生活愿望和新的一年的向往。十五过了,一切都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田间地头又多了人们忙碌、精耕细作的身影

回忆儿时的年,对比今天的年,我觉得,年的快乐不在于物质多少,而在于精神上的愉悦、亲情的深化和对传统文化割不断的情怀和继承。但是,在现代化的今天,又有几人能够得到这种精神的愉悦呢?别说大人,就是孩子,我们也很难发现呈现在他们脸上那种天真幼稚的微笑了。

年的味道,不止是热闹和团圆,地域不同,年俗民风各有差异,但传统的中国年,有民俗乡情文化的精髓,它承载着数千年的人们的情感,是特有的幸福的中国味,有着浓浓的乡音和难以割舍的淳朴亲情,更是家的味道,情感的延续。

记忆中的年味,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儿时年的味道,总是伴我一路成长,那绵绵的醇香,总是让我回味,因为那里有生我养我的亲情,有散发泥土芳香的美好回忆,有乡亲们对传统地域民俗民情民风文化的生生不息的代代传承。

qg13.com精选阅读

那些年,属于我的记忆


耳机里老狼《同桌的你》一遍遍的回放着,熟悉的旋律,却波动着不同的心境此时,萧雨的心境是各种滋味冗杂,总有一种味道随着音乐旋律共鸣的碰撞而荡漾蔓延,那应该是一种思念吧。响起了他同桌、曾经的恋人,如今过得还好吗?

如果说,同桌是从那时起,而萧雨的爱幕也是从第一次见面开始。缘分天定。那时的梦想好纯真,少女的梦更纯真。每天萧雨与夏阳一起上课,一起聊天。对于萧雨,夏阳的出现打开了她情窦初开的心门。他们相处了三个月后,因为相互之间关系特别好,他们成为同学们课后的谈资。萧雨害羞了,但还是沉浸在这种属于自己的小小幸福中。夏阳并没有对萧雨的爱明确表示。但依旧维持着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后来,萧雨从同学口中听说夏阳和另一位女孩走得很近。萧雨心里特别难受,而那段时间也是学习最紧张的时候,夏阳每天的行踪越来越漂浮不定。在教室里,萧雨经常看着老师讲课,自己出神、心不在焉。这段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爱慕就这样似乎因为夏阳的行为而渐渐成为萧雨内心的一种期待。

直到那年冬天的一天,夏阳去另一个城市学习。夏阳简短的话语告别了萧雨。夏阳离开的那天,雪下得很厚。整个县城的外表银装素裹着。

夏阳离开了。萧雨克制不住内心的思念。萧雨欺骗父母买了一部手机,进行了秘密联系。一开始的几天,夏阳很乐意与萧雨通电话。电话中嘘寒问暖的话语,而让萧雨万万没料想到,夏阳几天后的突然转变,冷漠的语气让她无法接受。后来,电话联系也中断了。

在萧雨眼中,这段没有真正开始又突然结束的爱就这么不存在了。补习班的生活依旧继续,萧雨坚持到临近过年,夏阳出现了。但是面对再次出现的他,夏阳很陌生,似乎不认识萧雨。萧雨默默地做好了这一切准备迎接内心的痛苦。这段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慕就这样搁浅了,而萧雨内心的悲伤只有她自知。

每到周末学校放假,她总会去网吧,因为那里是夏阳喜欢的地方。而夏阳始终不出现,或者躲着她。萧雨好想知道夏阳为什么这样对她,她的内心有一万个为什么。她的一片痴心并没有换来夏阳一句话一丝安慰。

来年春暖花开。他们毕业了。他们考取了不同的大学。萧雨带着这段爱走向了大学。她始终忘不掉夏阳。大学,给了她释放心情的空间、时间。和朋友开始学会了喝酒。大一下学期的一个晚上,萧雨意外接到了夏阳的电话,夏阳话语中还是保持以前俏皮的说方式,似乎他们之间曾经的故事他没有经历过。萧雨也陪衬着他说话。就这样,夏阳每学期会主动打电话三四次。和萧雨聊天。萧雨渐渐习惯,把他当做新朋友开始聊天。好朋友始终不解,劝她放手,而倔强的萧雨还是不肯放弃。

大学四年,说短也不短。就这样也混过去了。期间也碰到过追她的男生,男生竭尽全力的去呵护这个内心受伤的女孩,而女孩尘封的内心始终解不开。男孩用两年时间一直照顾萧雨,可萧雨始终没有摆脱夏阳的影子。

毕业后,萧雨做出了让所有朋友同学都无法接受的举动。去了夏阳学校所在的城市,去寻找夏阳。她想要夏阳的一个解释。

夏阳面对萧雨的到来很吃惊。夏阳在大学一直单身,而时间与距离让两个人变了很多。 距离时间真是个磨砺人的东西。一切变了。解释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萧雨看到日思夜盼的夏阳,非常开心。萧雨又开始了与夏阳的爱恋。带着周围人不解的目光与质疑,夏阳也接受了萧雨的爱。而萧雨没有想到,脑袋里充满美好幻想、柏拉图式的爱情在越来越现实成熟的社会中,有多么不融洽。而夏阳的很多举动,让萧雨在慢慢接触中无法理解。夏阳始终还是沉溺在网络游戏。萧雨劝过好多次。但夏阳却无动于衷。萧雨对夏阳的期望最终一点点消失殆尽,她带着伤痛离开了夏阳所在的城市。萧雨临走时,夏阳极度挽留,而他却不懂萧雨的心。

坐在火车上,萧雨依着窗,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回味着五年来的酸甜苦辣。高中时的爱慕是一生纯真而美好的回忆,而时间却改变了人的模样,人的内心。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萧雨爱的轰轰烈烈,近乎失去理智。她付出了所有。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远离熟悉的城市也许可以忘记一切。

记忆中的味道


记忆中外婆的味道永远都在,一道道的美味,蕴含的都是外婆绵绵的爱和深深的情!外婆的味道一直都在,不时的温暖着我!有着外婆味道的一幕幕温暖的往事就如同散落在记忆中的花瓣啊!记忆中的花瓣永不飘落......

时光荏苒,往事如烟。一幕幕的温暖的往事就如同散落在记忆中的花瓣,偶尔总会在时光的枝头飘荡,令人回味......

儿时,是在外婆的身边长大的。记忆中,外婆是位开朗、慈祥又能干的老人。每天清晨,总能看到外婆忙碌的身影。她每天很早就会起床,然后,悄悄地拿着篮子去菜场买菜。待我起床准备上学时,外婆已提着一大蓝的菜回家了。蔬菜、水果、虾......好多啊!看看外婆的菜篮子,你就能知道是什么季节了,草莓、荔枝、枇杷、水蜜桃、西瓜......一般是,什么水果上市了,外婆就会买一点让大家尝尝鲜。所以,每次外婆的菜篮子都好沉重,除了蔬菜等,还有当季的时令鲜果。

外婆的厨艺也是好的没话讲,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外婆总能把食材做出各式美味来。我读书那会,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吃午饭,每次,一到家,总能看见一桌外婆精心搭配的美味。爆炒螺蛳、红烧大排、炖蹄、油爆虾、丝瓜蛋汤......快洗洗手,趁热吃吧!耳畔传来外婆亲切的话语。记忆中,外婆做的油爆虾格外好吃,记得,有一次,看见外婆又买来大河虾啦!只见,外婆把虾的胡子剪去,洗干净,沥干水分,然后把姜、葱准备好,随后,起了一个大油锅,就烧起来啦!不要在厨房,快去房间......外婆烧菜的时候,总是要赶我走,那会,好奇的我特别想看看外婆制作油爆虾的整个过程,不过,那会,总是被外婆赶走。现在,知道缘由了,外婆是怕我溅到油,怕我热。所以,每次,外婆烧油爆虾的整个过程,我基本是看到大虾入油锅,就看不见接下来的过程了。待我看见大虾,已是外婆把大虾端在饭桌上了,红红的大虾,上面点缀着绿绿的葱花,煞是诱人......快趁热吃吧!外婆边说边夹了几个大虾放在我碗里。嗯嗯!外婆你也吃那!我应着,咬着大虾,吮吸着大虾的鲜味,霎时,一股油爆虾的鲜汁渗入舌尖,好鲜美啊!好吃吗?多吃点。嗯嗯只见,外婆微微的笑着,好满足的样子......那时,觉得外婆做的油爆虾是这个世界上最无与伦比的美味!

能干的外婆,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做各种美味给我们吃了。除了油爆虾,外婆还会自制各种美味。年糕、酒酿、糯米藕、粽子......这些自制美味都是外婆自己做的,而且,味道极佳!每次做完,外婆都会分成好几份,给舅舅、阿姨每家一份。所以,那会,我总能定时吃到外婆亲手制作的各种美味。糯糯的年糕,甜甜的,年糕上还有桂花嵌着,好香甜;醇醇的酒酿、还有透着粽叶香的各式粽子,赤豆粽、肉粽、豆沙粽、枣子粽......每到端午节前夕,外婆都会包各式馅的粽子,而且,粽子的馅料都是自己加工的,磨得细细的豆沙分外好吃,包好后,用不同的线扎好了区分,好细致入微。因着外婆的好手艺,每到端午节前夕,我就能吃到各式美味的粽子了。

如今,外婆已经离开我们好多年了,这些外婆的味道再也吃不到了。现在,每到端午节前,妈妈也会包一些粽子,不过,总感觉妈妈的味道远比不上外婆的味道。外婆的味道是尝到舌尖,再也无法忘怀的那种。如今,外婆的味道,只能在记忆中慢慢回味了,回味外婆的味道,更多的是怀想那些味道中暖暖的情......

外婆虽已不在了,但是,记忆中外婆的味道永远都在,一道道的美味,蕴含的都是外婆绵绵的爱和深深的情!外婆的味道一直都在,不时的温暖着我!有着外婆味道的一幕幕温暖的往事就如同散落在记忆中的花瓣啊!记忆中的花瓣永不飘落......

三十年前,我的麦收记忆


春争日,夏争时,五黄六月争回耧。芒种这天,我给哥哥打电话,问他忙什么,他说晒麦子。我说,你挺能干,六亩麦子这么快就收割完了。哥哥在电话那端轻声地笑,还不快嘛,联合收割机不用一个小时就完工。

放下电话,大脑不由地想起三十多年前,村里人割麦的场景。那时,中国农村还没有自动收割机,更没有现在的联合收割机,人们都是用镰刀割麦子的。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既要拉扯年幼的我们,还要洗衣做饭、喂猪打狗,农活大多就由哥哥姐姐来做。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十一岁那年的麦收时节,天还不亮,姐姐就把我从睡梦里叫醒,起床了,去割麦。我问她,哥呢?姐姐催促道,赶紧的,哥早去地里了,现在说不定割了一垄了。

我没洗脸,没梳头,没喝水,没吃饭,就这样跟在姐姐们身后。五月的凌晨还是清冷的,我冻得哆嗦。姐姐说,你跑几步就暖和了。我们小跑着到了地里,哥哥果然割了一垄多麦子,并且把收割好的麦子一捆捆堆放在一起。麦收无大小,一人一镰刀,地头上放了几把磨得锋利的镰刀。割麦也有我的份,虽然我只有十一岁,即使我弱不胜衣。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放眼四周,满是弯着的脊梁和浩荡蓬勃的麦浪,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抢麦收。万一遇上雹砸,雨淋,大风刮,毁了收成,一家老小的口粮就难保。十七八岁的哥哥营养不良,面黄肌瘦,对农活也是力不从心。但是他有责任,他要用他单薄的身躯在前面带头做榜样,姐姐们也是力所能及地随后。

我小时候很会偷懒,一会儿说渴了,要喝水;一会儿趁他们不注意,从裤兜里掏出准备好的火柴,点燃从地头找来的枯草,把有些稍微青色的麦子放在火里烤。当麦香味泛起时,我急不可待地用小手来回揉搓,嘟起嘴吹跑麦糠,把温热的麦粒全部倒在嘴里咀嚼。我的手上嘴唇上粘满了烟灰,姐姐回头吆喝,我跑过去往她嘴里按了一捧熟麦粒,堵住了嘴的姐姐不再催我。后来,我实在想不出更多的理由偷懒了,就跟在他们后面捡拾遗落的麦穗。

邻居张婶看在眼里,便放下自家的镰刀,手把手教我怎样给麦子打腰绳,怎样捆麦子。在十一岁那年清晨的麦地里,我大口吃着张婶给予我的饼干,浑身是劲。然后手脚并用,把姐姐们割倒的麦子捆扎好,学着哥哥的样子,堆放了很多个小麦堆。

待到天亮,母亲来送饭。哥哥的饭比我们要丰盛一些,多了两个鸡蛋。张婶给的饼干还有半包,我也让给了哥哥。吃饱饭,他们继续劳作,我就跑回家背着书包去上学。

麦子割完了,还得把它拉到平整过的打麦场里。我们家没有牛,哥哥姐姐在前面倾着身子拉着地排车,肩膀上的绳子是直的,透着力气。我自告奋勇在后面推车,其实,哪里是推,就是下坡跟着跑,上坡煞有其事在推,平坦路上小跑追蝴蝶。当姐姐发现我的不厚道时,她便找母亲告状,母亲总是说,她最小,你们让着她。以至于到了今天,当彼此之间偶尔有点不愉快时,哥哥姐姐们还会说,唉,你小,我们让着你。

拉回家的麦子得用铡刀从腰绳处把秸秆铡开,然后把没有麦粒的麦秸秆用叉子堆成麦秸垛。哥哥学着邻居的方法,堆到一半,吩咐我在垛堆上蹦跳,他再用叉子慢慢挑放上麦秸,我再蹦跳。如此循环,那样堆出来的麦秸堆很稳定,很瓷实。

铡好的麦穗部分用木叉挑放在场院里,哥哥拉来一个大石磙,是给麦子脱粒的。邻居大叔家的牛很听话,套着石磙一圈圈地转,任劳任怨。后来有了脱粒机,再后来的收割机,我都没有参与过。

确定小麦已经压好后,先用木叉把脱掉麦粒的麦秸从场里给分出去,再用耙子把剩下的带皮的小麦和碎麦糠归拢在一起,然后就用木锨来扬场。扬场是一个力度和角度的技术活,趁有风的时候,用木掀把轧下来的麦粒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吹去麦糠、麦秕子等杂物。

没有杂物的麦子,像极了黄灿灿的金珠。母亲和哥哥爱不忍释,蹲下身捧一把在手里掂量着,丰收的喜悦挂在嘴角。临近中午,麦子被均匀摊放在场院里,大约三公分的厚度。哥哥用左右脚在麦子上交替滑行,麦子就一行行、一排排很听话地凑成一个个小垄,像我学习用的本子均匀分格。

中午放学到家,母亲给我带上小草帽,打发我去翻晒麦子。因为每次翻晒完麦子,母亲都会偷偷塞给我五分钱小钢蹦,让我买糖买冰棍儿吃。不累,还有犒赏,我自然喜欢。可惜,这样幸福的日子也就三两天。当麦子晒得用牙一咬咯嘣响,就要颗粒归仓了。

一晃三十年,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见那漫山遍野的脊梁挥汗雨下,再也不见老农们扬鞭指挥牛马耕耘播种,再也不见谁步履匆匆满脸憔悴。

偶尔回家,当年那些年富力强的叔伯婶子们脸上都有了皱纹,腰也无可奈何地弯了。她们见了我依旧亲切,唤我乳名,和母亲很自然地一起说笑起我小时候如何淘气又如何讨巧。母亲总是把我带回家的东西分享给她们,她们推辞不要,我就在旁边哄劝。

上了年纪的张婶闲不住,家里还有果园,果树下栽种着蔬菜,她的儿子帮她打理着。每当果子成熟的时候,她都会托母亲给我电话。四十多岁的我在她面前依然像个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她递送的苹果,桃子,梨,没有半点推辞地接收她摘挑好的黄瓜,茄子,芸豆。那种香甜的感觉让我想起十一岁那年的清晨,在乡间的地头上,因为偷懒因为嘴馋而烤吃的熟麦粒,还有那一包脆爽的饼干。

年的感伤


乘上归乡的火车,看着上车下车的人来来往往,短暂的相聚,又很快各自天涯。车窗外的景色飞快的后退,微弱的晃动更想让人入睡,一步步接近家乡,顺利的到了家,长时的旅途也不觉的累,只因归乡的心情,宽慰那颗漂流了好远的心。

作为一个活了二十多年人,我的人生刚刚踏入新的领域。一直以来,我都活的很恍惚,平凡的世界,平凡的我,平凡的一切,我享受它又沉迷于它,就如鱼儿享受水一样。然而,故人的再次相遇,让我深刻的感叹,什么叫逝者如斯,往事不再,自己真真切切在经历人生,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意识到它。

我的家乡是一个中原地带,普通小乡村,家乡的年轻人要么出去打工,要么考上大学离开了,我正是考上大学离开的一员,再有几年便可毕业。现代的发展,更多的是社会的进步,然而也带来了些许失落的感伤,往昔热闹的村子,在平时冷冷清清,只能看到老人和很小的孩子,唯一能够繁华的时候大概就只有过年,但也不是所有的离人都能如时归来。

家里乡村的生活很枯燥,也很平静,没有热闹的街道,暄嚣的人群,汽车的叫吼。我像往年一样,老实得呆着,再家睡着懒觉,吃着久违的饭菜,过着一年最放松的生活,享受着难得的团圆。

本以为就会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完年离开,却不知人生的经历,又并非只有平淡,也会有许多的无法抑制的情感涌上心间,虽轻飘飘的拂过,确又实实在在的存在难以忘怀。短暂的几次与故人的相遇,都在心湖泛起波澜。

以前曾经和自己渡过美好童年,一起闯祸一起挨打的发小,竟已为人妇,嫁到了别村,挺着几个月的大肚子,在集市就这样没有准备的遇见,心中不知是何滋味,只因同样年岁确已然不同的人生,几年没见,望着往昔熟悉的样子,确不知如何开口,胡乱几句便各自离开了,我却恍惚恍惚连最后发小说了什么都没听清,也许分离的太久,也许现状的不同,竟真是熟悉的陌生人了。

后来才听妈妈说,发小那年没上学后便打工了几年,前年刚结婚才有孩子。也许这便是时光的代价,昔日的友情犹如三月的春雨,蕴蓄在烟雨濛濛中飘渺而去,似存而存,不曾忘记却已深藏。

在拜见奶奶的时候,我又遇到了另一个人,说是遇见,倒不如是擦肩而过,我注意到了他,他却没有认出我,也许是我们彼此都变了太多。谁在少年的时候,也许都曾为了一个人心动过,也许他或者她并不英俊,并不美丽,但在当时你的眼中,他(她)就是那么让你心动,是一时的帮助,或者一个温暖的微笑,那时的你是羞涩的,不感表白心意,只是静静的暗恋着,看着他(她)就好,就这样深深留在那个特殊的位置上,无法磨灭。

相遇的一瞬间,真的有冲动想和他说上一句话,却平淡的擦肩而过,随后突然涌上心头的一切,飞快的却消散了,仿佛根本不曾来过。但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当年的爱慕只是童话的梦境,醒来了就该忘了,细细想来却没有喜欢的理由。也许他从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曾经默默的喜欢过他,我的样子也从未在他的脑海留下印记,甚至他已拥有了家庭,与我的人生再也没有交点。

走了过去没有回头,北方漫天的大雪,是在上学的南方难见的风景,伸出手掌感受冰雪再手心缓缓溶解,暖暖的又凉凉的,流进了心房。

我又踏上了离乡的火车,独身一人拉着行李,拜别了家人,再望了一眼故乡得风景,感受春运的拥挤与热度,车缓缓开了,我又离开了,火车惊鸣的笛声中,节节后退

很多东西都再也回不去了,只是还留人们的记忆里,留在我记忆里成为我闲暇时的回忆。就好像我踏上了那班火车离开了这片土地,但是我永远都忘不了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