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远去的名校

远去的名校

发表时间:2020-09-28

【www.qg13.com - 人的情感的美文】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远去的名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浙江常山四中,一所曾经辉煌一时的学校。她曾令无数学子竞折腰。遥想当年,我小哥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四中的学生,我们全家为此自豪,我和小哥感情特别好,每个周末返校我都要送哥哥一程,陪他爬爬那条通往学校的"天路"------那是一条由上百个石阶组成的山路,狭窄、陡峭,每上一个台阶都要喘口气,那种"一步一叩首"式的行进,就是传说中的朝圣吧?是啊,四中不就是学子们心中的圣地吗?那时,我曾无数次地想象自己也是这朝觐中的一员,然而,终究是功力不足,我以2分之差,无缘"圣地"!我曾想,若是当年我也是"四中人"也许我的人生就改写了。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四中今安在?一次偶然,得知四中如今是"国学基地"了!怀着对国学的仰慕之情,我和曾经也是四中学生的爱人还有热爱国学的小女欣然前往,然而,寻访却有些艰难:我们竟然找不到路了!曾经的圣地已然被岁月湮没!通过泥泞坑洼的小路,我们到达了学校,然而眼前的景象却令我失望不已:偌大校园空无一人!透过锈迹斑斑的铁栅栏,里面芳草萋萋、古木参天,这些生机勃勃的生命啊!她们见证了四中曾经的辉煌;也熬过了四中从顶峰到低谷的阵痛;现在,她们则坚守着四中的荒颓。四中,一个曾经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名词,正消失在岁月的烟尘中,渐行渐远!

相关知识

远去如花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日子,一直慨叹自己生命中的那些幸福过快乐过的都已逝去无踪,汹涌奔向眼前心底的,似乎都是不被预料的挫折和坎坷。就仿佛人生一下子进入漫漫长冬,春暖花开只是遥不可及的梦里风景。

想起春暖花开,便想起了那一年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学当代课教师时,班上一个叫李叶叶的女生。那是很贫穷落后的一个地方,甚至连电都不通。每一家都是破败的石头房,斑驳腐朽的木板围墙和院门。正是夏天,我去李叶叶家家访,一进院子,立刻被花的世界包围。满院的花儿,在风中轻吐着缕缕芬芳。我愣在那里,之前也曾走访过许多学生的家,几乎每一家院里都是零乱至极,不是堆着木头就是石头,像眼前这一片炫目的灿烂,让我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李叶叶的母亲告诉我,那些花都是李叶叶栽种的,而且每天都去井边提水浇灌,都已经三年了。十三岁的李叶叶对我说:“我不喜欢院子里那么脏那么乱,虽然我们每家都很穷,可是种些花也不用花钱,就是多去提几趟水,可那又能累到哪儿去?老师你看,这一院子的花,出来进去的,看着心里也舒坦!”

第一次,在这个贫困的山村,我看到了一种美好的希望。之前,看着每一家的萧条,看着每一张脸上的麻木,心里就有着无由的沉重,似乎只有在那些学生的脸上,还能看到一种生机,却也是担心以后,他们会像父辈一样在这贫穷的风霜里沧桑了笑容。

还有一年,客居在沈阳。那时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在这个城市里艰难地为梦想而奔波劳碌。住在城市边缘的一个破旧的二楼里,每天要穿越大半个城市去上班,基本两头不见太阳。就这样一天抄袭一天,直至在世事的风霜里让心中的梦想蒙尘。

有一个周日,起得晚,推开窗,很好的阳光,六月的空气带来城市外的清新。蓦然间,便闻到了一种淡淡的清香。便四下张望,见对面的平房里,一个女人正往窗台上摆花盆,花盆里绽放着几朵淡黄色小小的花朵。这一刻,向来对花卉不感兴趣的我,忽然便仔细地看着那盆花。植株极矮,花朵也小,一种很浅淡的香,似乎随时都会消于空气之中,就像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才能嗅到。我根本不认识那盆花,在那个上午,却是被它长久地吸引了目光。

终于,午后去向那女人请教,那是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我知道,她在附近的一所郊区中学当老师,很坚强也很乐观的一个人。她告诉了我花的名字,可是现在竟然记不起,只记得是一个极普通的名字。而且这花生命力极顽强,长久地不浇水也不会枯萎,冬天的时候也冻不死,天暖了自然长出新的枝叶,然后开花。她说:“我很喜欢这盆花,它都陪伴我好多年了,也许,我是需要它的那种顽强来鼓舞自己吧!”

是啊,这样的花儿,和她确很像。花儿只要有阳光空气甚至极少的水就能存活下来并美丽绽放,而这个残疾女人,亦是如此,只要心中有希望,不管境遇怎样的艰难,都会对生活露出最真诚的笑容。

在一个很深的夜里,想起了那些远去如花的幸福和欢乐,也想起了与花相关的几个人。心里便轻松了许多,生活也许并非如我想象般艰辛,或许只是我的心里已经太久没有拭去那些梦想上的尘埃。而且,在那个夜里,很巧的,上网,竟看到了当年的李叶叶在大学里发来的邮件,她说:“老师,还记得我当年种的那些花吗?今年又开放了,现在是我妹妹在照看它们!我的家乡已经变样了,再不是当年的贫穷,而且,每家的院子里都有花儿在开放……”

是的是的,那些花儿谢了,明年依然会开,它们永远不会丧失开花的心。而我生命中那些逝去的美好,也定会如那些遥远的花儿般,次第绽放,依依重来!

远去的时光


在那些错把宣泄情绪当做灵感的夜晚,在那些笔随情绪而动的记忆里,一笔一划写下的一些片段,串成了这篇不长不短的有你的文字。它没有详细的故事叙述,没有许诺的地久天长,只有一些零星的片段,只记载了一些零碎的美好时光。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这些美好的记忆不会因为时光的深藏而埋葬,在这个北方已是大雪纷飞的季节里,留下了这篇文字,保存在洁白无瑕的雪地里。

题记

白鞋上刷不掉的污渍,是时间留下的印记。天台上摇曳的狗尾巴草,把思绪带回到那些青涩的时光。

这些日子,时而悲伤不已,时而快乐无比。白天和黑夜判若两人。白天的自己起床之后努力的习惯没有你的日子,努力的为梦想坚定奋斗着。

而每当夜深人静,所有人都深深睡去之时,我开始习惯性地从床上爬起,坐在书桌前,在微弱的灯光下,在笔记本上,一笔一划的写着那些不曾忘却的故事。

岁月肆意地把我们雕琢成了现在的模样,那时的你不知现在在何方。我们都曾只是青春路上的两个陌生人,却恰好在某个路口相遇,然后彼此微笑,共同走过了一段充满美丽风景的旅程。

那时的你,有着能照亮我心底每一个黑暗角落的阳光笑容。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总是会无比的快乐。你曾经指着教室对面天台上生长的一株狗尾巴草,天真般的向我惊叹:那里竟然能长出一株顽强的生命。

不知你是否依然还记得那双白鞋。在我每次损你都会被你往它上面踩上几脚之后,如今依然还能清晰的看到你留下的脚印。我曾经很喜欢在朋友面前损你,因为我喜欢看着你又气又笑的样子。而现在,不知是谁在欣赏着你这样的表情。

在单车后座上载着你走过的那些流逝的年华,我们一起说着对未来的向往。在那段阳光明媚的记忆里,我载着你穿过了那个城市的每一个街道,逛过了每一个商店,也吃过了每一个路边小摊。我们曾相约一起在大学里再继续这样的日子,然而世事终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发展,我最终选择了北上,而你却选择了南下。

毕业之后,我们各奔东西,各为梦寻。不知现在的你是否笑容依旧,是否依然稚气未脱,但愿时光永不会在你的心灵留下任何痕迹,但愿你依然有着阳光般的美丽笑容。我们曾彼此深知,当青春的风铃不再摇曳,当天台上的狗尾巴草不再有雨水滋润,我们会穿过18岁的路口,各向左右,从此天南地北,不再依偎。

为了忘却的纪念,我有时会去翻开那本已经尘封了却记载着你所有一举一动的笔记本。纸张还没有泛黄,字迹依然清晰。一页页翻开,一篇篇读下去,回想起曾经幼稚的自己为你写过的那些幼稚的东西,忍不住发笑。然而记忆,却突然间由清晰变得深刻,由深刻变得难忘。

原来,我从未忘记你。我又记起了那幅我以为在脑海中已经忘却的画面: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一个平凡的下午,走在学校里挨着陈旧的音乐教室前的林荫小路上,遇见了迎面走来的你,遇见了夹着书本,带着美丽笑容的你。然后默默地看着你走进教室,静静地聆听着你传来的优美琴声。

时光辗转过了一年。这一年,匆匆的太过匆匆,不经意间,我们在各自的路上越走越远。我们都在努力的编织着各自的生活,都在习惯着没有各自的生活,。

当曾经见证我们那段时光的摩天轮一圈圈向前转动着,不知多年以后再次相遇的我们。是否会感谢彼此曾给彼此留下的那段美好记忆。

但愿时光老人能善意的把我们雕琢成我们曾经各自想要的模样,以不至于我们再次遇见,彼此不再认识彼此。

远去的身影


一个宁静的山村,几间老旧的瓦屋,这里是一群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

父母健在的时候,这里充满了生机。屋里屋外闪动着两位老人忙碌的身影。鸡成群,猪满圈;果木繁茂,蔬菜葱茏。一派欣欣向荣。

父亲是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他很有生活品味,尤其爱整洁。小巷门外有一条檐沟,又狭窄又不平,很难清理。父亲经常用锄头刨去里面的落叶淤泥,又用扫帚仔细打扫,弄得像屋里的地面一样干净。小巷门口石壁下有一小块空地,父亲把它修得平平整整的,让家人冬天在这里晒太阳,夏天在这里乘凉。他做这些事的时候虽然累得直不起腰,可是脸上总是挂着舒心的笑容。

父亲知足常乐。他很爱酒,可是不贪杯,每次喝一两。不管喝什么酒,他总会咂着嘴笑眯眯地说:该酒好质量!孩子们孝敬他的好酒,他舍不得独自享用,一定要等到家人团聚的时候与大家共享。他喝了酒心情特别好,话也比平时多了。兴致高的时候还吟诗作对呢!父亲识字不多,可是崇尚文化。有一次父亲问我:好多人用英这个字做名字,这是什么原因啊?态度虚心得像个小学生。我说:男的叫英是勇敢,女的叫英是美丽。其实我也说不清。可是父亲听了很满意,恍然大悟似的说:啊,原来是这样。阿锋考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很高兴,拟了一副对联。可惜我现在只记得下联的一半时来烂铁变黄金了。父亲拟对联从来不动笔,而是打好腹稿之后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让大家品评。我们听了都说好,老人家很有成就感。

父亲的胸怀是坦荡的,对儿女有足够的宽容和体谅。虽然儿女成家之后各自忙于生计,对老人的照顾是有限的,可是父亲并不介意,总是说自己福气好。有一次,我的一位同事问他:儿媳对你好吗?父亲回答:好!好!我三个儿媳妇都好!

母亲跟父亲一样,也是一个很爱子女的人。每一个儿女都是她的心头肉。儿媳和女婿也不例外。

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母亲总是留着等儿女们回来。有一个周末,大姐夫从外地回来,母亲高高兴兴地从楼上找出绿豆啦,花生啦,线粉啦,腊瘦肉啦,做好吃的饭菜招待他。母亲一边忙碌着一边说:阿榜难得回来一次。这些东西都是他喜欢吃的。其他的儿女回来,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母亲很珍惜荣誉,特别是儿女们的荣誉。她经常对我说:莫看佛保小时候不喜欢说话,他会读书,还上了跃进班。在母亲看来,上跃进班是莫大的光荣。她为儿子感到骄傲。

儿女们的客人来了,母亲总是热情接待。有一次,我娘家那边几位同事来看我,母亲做了一桌又丰盛又可口的饭菜招待他们。我现在还记得其中除了腊肉鸡蛋干笋炸豆腐之类农家最好的待客菜之外,还有一盘又香又脆的炸虾片。那年头家里生活是拮据的,母亲为了给儿女们争气,总是千方百计把客人款待得体体面面。

我32岁那年参加教师录用考试,母亲为我捏着一把汗。结果出来之后,母亲对我说:佛保说,这次参加考试的多数书比你读得多,又年轻,只怕你没指望。你到底还是考上了。语气里有庆幸,有赞赏,更有自豪。

那年冬天我和大嫂一起动手给老人缝制了两条棉裤。裤腿做得过肥,有点难看。可是老人满意得不得了,说宽宽大大穿着舒服。母亲逢人就说:这是我细花跟书敏替我连的。

听远谋说,在他们兄弟姐妹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亲曾经蒙受过一次不白之冤。如果这个冤案不推翻的话,对这个家庭的打击将是惨重的,经济上的处罚不说,更糟糕的是名誉扫地,一家人将从此抬不起头。事情发生后,母亲一个人不声不响走出家门,步行几十里路到县城,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有关部门通过调查取证,很快为父母洗雪了冤枉。母亲没有上过学,却能够在紧要关头镇定勇敢地采取正当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凭这一点,母亲就算得上是女性中的佼佼者。

家里有慈爱的父母,儿女们对家格外依恋。到了节假日,在外面工作的儿女陆续回来。如果是在冬天,夜里,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父亲抱着孙儿坐在木桶做的座位上,闭着眼睛,微笑地听大家讲从外面带回来的新闻。母亲一面开心地听大家说话,一面不停地往火炉里添木柴,忙着做晚餐啦,烧热水啦。母亲的四寸金莲时常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可是脚步轻得几乎没有声响,好像是怕惊动了家人,破坏了屋子里的和谐气氛似的。昏暗的煤油灯下,暖暖的炉火旁,笼罩着浓浓的亲情。

无论什么时候想起这些往事,心头总是充满温馨,充满眷恋。

两位老人早已远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