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巅峰对决

关于野菊花的情感美文

发表时间:2020-11-11

巅峰对决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而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真正看得透情感,最全的情感美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巅峰对决,欢迎阅读与收藏。

奥运的比赛,乒乓球的决赛看完男子单打决赛,忽然感觉到比赛的魅力不是完全来自胜利者的技术,有时候还有他们的更多可爱之处。张继科以3:0领先的情况下,王皓扳回一局,第五局本来王皓也是有机会逆转的,但是最终几次失误,失去这样的机会。我记得在第一局的时候,打到了16平以上,居然还是叫暂停。张继科最终取得了第一局胜利。接下来的二三两局就是这样顺利,王皓没有打出自己的长处,所以,节节败退。比赛的时候,球拉起来的很少。当最后4:1定局的时候,那个可爱的张继科,立刻蹦蹦跳跳地跑到了领奖台亲吻了一下。小小年纪大满贯的得主,喜悦自是难以压抑的。个性也是魅力的一种。而王皓显然有些失落。但是,男人不会像女子那样哭。张继科拿着国旗只顾着自己高兴了,我却看见了他的教练肖站做了一个动作,意是提醒张继科带着王皓,一起披着国旗。他们两个男人一起紧紧拥抱。我想,张继科的这样举动其实也是肖教练对王皓的一种关怀。更是做人的一种范本,值得敬佩,胜利时不是和忘乎所以,而是记得你的伙伴,对手也是朋友。这需要一种大境界的胸怀,甚至说是平时做人做事的一种积累,一种沉淀。毕竟来自一个团队,毕竟银牌也是可贵的。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女子比赛的那一幕想起来总是感觉不那么舒服,也许,女子教练们也应该学习男子教练的引导吧。运动员年轻,很早离开家庭,就需要教练在很多方面加以引导,这样他们就算在退役以后,还会感受到那种来自生命的力量。

铜牌的争夺,以我个人感觉打得比金银牌比赛更加有观赏性。在庄智渊的背后,他的母亲是最大的支持者。是教练也是母亲,还是经纪人。很小的时候带着他来北京,后来又辗转到德国,没有人知道妈妈和儿子经历多少苦,但是我有一点可以确定,妈妈是在全身心付出,儿子也的确有自己的天赋,所以,以他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乒乓球坛占据一席之地。想到这些,我更多的是感动。但是他最终只是停留在第四名,没有得到铜牌。但是虽败犹荣啊,比赛打得很精彩。两个运动员都发挥了自己的长处。这不就体育比赛的精彩之处吗。

现在我经常更多的时候,以生命化的观点看待那选手,心里更多感慨,和理解。

但是,我们习惯仰望金牌,却不知道除了金牌以外还有很多价值的东西。

一个孩子说:“王皓就得了银牌,不棒!”

“银牌也是很棒的,你知道吗?属于世界的顶尖高手呢。”我说。

“我喜欢金牌……”孩子很淡然地说着。

我们的生命得到金牌的机会其实很少,但是只要尽到自己的全力以赴了,结果就应该是得到肯定的。

对决的是一种生命的状态,而不是那种只要成功,不要成长的比赛。

编辑推荐

戏剧界的一场“对决” 情感文章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戏剧界的一场“对决” 情感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浪漫主义剧作家雨果、大仲马在巴黎戏剧界曾掀起一场“对决”。

雨果和大仲马都出生于1802年,他们相识于19世纪20年代初,分别写出戏剧作品《艾那尼》《安东尼》。他们的作品风格多少有些相似,同样都有大胆的文笔和精湛的写作技巧。正因如此,他们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

19世纪30年代初,大仲马曾是雨果最忠实的崇拜者之一,但和其他普通文人不一样的是,他也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在戏剧舞台上获得成功。写剧本比写诗更容易赢得公众的认可,因为说服出版商出版一本诗集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即使能出版,读者也不会太多。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出版诗集的经济回报很少。

至于小说,当时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低级文学,难以获得文学界的认可,尽管写小说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从那时起,雨果和大仲马就成了直接的竞争对手。谁能有幸毫无争议地获得“浪漫主义戏剧大师”的殊荣?历史最终选择了雨果,而不是大仲马。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事情并非如此明朗。尤其是在1831年,大仲马即便没有超过雨果,也至少和雨果打成了平手。雨果因《玛利安·德洛姆》遭受冷遇而气愤不已,有人甚至指责他是受大仲马新近发表并大获成功的《安东尼》启发,才创作出迪迪埃这个人物形象。大仲马很有大将风度,立刻在《两个世界评论》上发表声明予以否认:“大仲马先生谨委托我们告知读者,在他本人构思《安东尼》一年前,《玛利安·德洛姆》已创作完毕。因此,如果存在抄袭,也是他本人抄袭雨果,而非相反。”尽管大仲马做出了表态,他个人的成功最终还是导致浪漫主义剧作家之间的失和。

两年后发生的另一件事让他们之间的争斗持续了很长时间。1833年夏,雨果看到一个叫卡萨尼亚克的职业评论家写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卡萨尼亚克对雨果大加赞扬,批评大仲马没有任何才华,只知道四处抄袭。雨果显然不会对有利于他的对比表示不满,但还是劝与他关系密切的报纸主编不要予以发表。实际上,雨果的作品《玛丽·都铎》马上就要在剧场上演,大仲马及其追随者的支持对该剧的成功至关重要,所以当时并非雨果表达对大仲马不满的好时机。

尽管如此,危险时刻还是渐渐来临。大仲马创作的剧本《安热尔》被安排在《玛丽·都铎》之后上演,剧院经理阿雷尔冒失地将海报词设计成:“第一天演出《玛丽·都铎》,接下来是《安热尔》。”其中似乎暗示雨果的作品难以获得成功……雨果很愤怒,坚信是大仲马在后面捣鬼。他当即示意报社主编发表一個月前拦下的那篇文章,卡萨尼亚克对大仲马的批评就这样出现在《辩论报》上。

大仲马惊愕不已,立即写信给雨果:

亲爱的雨果,很久以前有人告诉过我,《辩论报》上会出现攻击我的文章,还说这篇文章虽然不是您写的,却是您授意的。我根本不相信……朋友,怎么对您说呢,在我的戏剧即将上演之际,我的朋友,而非我的对头,却在《辩论报》上发表批评我的文章。难道让我对此毫不在意吗?

依然是您忠诚的大仲马

落款的这个“依然”表达了深深的责备之意,雨果的回应则很模糊,似乎没有为自己辩解的意思:

亲爱的大仲马,很多人在指责我,有的您能想到,有的您根本想不到。作者是我的朋友,是我帮他在《辩论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不要忘了,在这件事上,如果您产生一点儿怀疑我不是您友好、真诚的朋友的想法,您就是天底下最没有正义感、最忘恩负义的人。

这件事很快被炒得沸沸扬扬。很多人支持大仲马,认为雨果在背后算计了他。剧院经理阿雷尔也支持大仲马,同时他也明白,这件事很有经济价值——两位大家之间产生不和,这难道不是剧院借机做广告的绝好时机吗?

最终,《玛丽·都铎》在这件事中受到很大影响,演出效果非常糟糕,雨果在剧场中被观众喝倒彩。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朱丽叶·德鲁埃的表现很差,外界认为她应对剧本的失败负一部分责任。朱丽叶也因此抑郁成疾。

雨果急于摆脱不利境地,想将自己写给大仲马的信公之于众,以求为自己辩护。大仲马极力劝阻,但未能奏效。雨果发表了亲笔签名信,否认自己和整件事有关。他们之间的关系由此进入持久冷战期,直到后来他们因共同反对拿破仑三世才有所缓和。

旁观者“清”(21)突出重围 鳌拜问鼎权力巅峰


如果说欲望是一个无底的大坑,那么权力就是一根充满魔法的魔杖,人的意志稍有懈怠就会被权力的法力所引诱,最终掉进坑中,葬身其中。

他曾经金戈铁马,他曾经热血沸腾,他曾经是猛将一枚,然而经历过大风大浪,身居朝堂之后,他却成为了“心魔”的奴隶,因为欲望,他权倾一时,同样因为欲望,他迷失了自我。在迷失中,他走向了权力巅峰。他是鳌拜。

顺治崩逝后,为康熙留下了四位顾命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以及鳌拜。

索尼:辈分最高,文武兼备、四朝元老,辈分、资历比鳌拜要高很多,但是年事也高,只想颐养天年,早已没有了斗争和揽权的兴趣,另外,苏克萨哈与鳌拜有矛盾,而索尼最看不惯苏克萨哈,因为苏克萨哈是多尔衮的心腹,当年索尼和多尔衮矛盾不是一般的深,所以,德高望重的索尼自然就站到了鳌拜一边。

苏克萨哈:辅政大臣,排名第一,多尔衮的手下,因为曾经做过满清的叛徒,所以朝野都看不起这样的人,他自己也比较自卑,对鳌拜和索尼都没有牵制作用。

遏必隆:此人钮祜禄氏,家族显赫,但是性格却胆小怕事,没有任何观点和主意,能力极其有限,一心追随鳌拜。

在这样的背景下,孝庄和康熙,老的老,小的小,从1661到1669年的四大臣辅政期间,实际上也是鳌拜逐渐专权,逐渐走上权力巅峰的时段。

因为遏必隆是废物,鳌拜又心高气傲,所以,智慧的孝庄太后敏锐地观察到了朝廷的政治风向,联合苏克萨哈和索尼,让14岁的康熙得以亲政,但是鳌拜却极其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于是,他要把一切挡他路的人全部干掉,首当其冲的就是苏克萨哈。此时的鳌拜,已经不再是那个奋勇杀敌、一心护主的大忠臣了,而是一个被权力迷了心的“权奴”,没过多久,鳌拜罗列了欺藐幼主、不愿归政等24项罪名,将苏克萨哈定了死刑,在这一过程中,少年康熙一心想保苏克萨哈,但是没有保住,也就是这件事,让康熙的忍耐性到达了极致。

有领导在,一般“懂事”的部下不会刷存在感,但是鳌拜不是一班的,他是三班的。他不仅刷了存在感,而且还要“领导没讲他先讲,看看话筒响不响”,不仅如此,皇帝想保的人,他想杀,而且还真的杀了。你鳌拜是顾命大臣,人家苏克萨哈也是顾命大臣,而且还是联合孝庄皇太后让我亲政的顾命大臣,这样的人,你居然没经过我允许,说杀就杀了。

鳌拜这种性格的人一般情况下会有两种结果,1:离死不远;2:杀了皇帝,造反成功。但是,对于鳌拜来说,他只会有一个结果。封建王朝中,论造反,我不扶墙,就服明成祖朱棣。

我们在形容一个人劳苦功高、兢兢业业时,有的时候会把他“三朝元老”的资历带着。“三朝元老”再加上战功显著,这样的资历不得了,鳌拜就有着这样的资历,他从皇太极时期开始,一直到顺治时期,可谓战功显著。在康熙朝更是无人可敌,这位仁兄在《清史稿·列传》中排名第三十六位,换句话说,在清朝人物排行榜中,他排第三十六位。

我所认识的鳌拜,始终挥之不去的影子还是在周星驰的电影《鹿鼎记》中,徐锦江版本的鳌拜,几个关键词是:霸气、功夫高、能力强、不把同僚当人,不把皇帝当回事。其实,这个几个关键词,描述的基本上都是真实的鳌拜。皇太极时期的一员猛将、顺治时期的肱骨之臣、康熙时期的目中无人,这就是鳌拜的“人生三部曲”。

我时常在想,权力的欲望能把人变成什么样子,封建朝堂的人伦纲纪,鳌拜不可能不知道,已经是四大顾命大臣之一的鳌拜,曾经是皇太极手下的战狼,年轻的顺治继位后,他也一心辅佐顺治,而康熙接班后,他感觉到了自己“元老”的威望。封建朝堂:即便君再无能,再任性,再年轻,但是毕竟君是君、臣是臣,鳌拜死就死在自己的幻觉中。你的劳苦功高是曾经帮助过大清皇室,但是一旦你的目中无人让皇帝不爽时,身首异处是迟早的事,毕竟你不是和珅,更不是张廷玉。

说来也奇怪,作为明清历史业余爱好者,我发现在明朝,像鳌拜这样的人不多,而到了清朝,像鳌拜这样自认为劳苦功高,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很多,后来的隆科多、年羹尧等等,基本上都是这号人。当然,出现这一局面是有理由的,明朝的开国功臣基本被朱元璋屠杀光了,所以朱允炆之后,基本上也不存在什么“劳苦功高”的人,而清朝不一样,努尔哈赤、皇太极这两位皇帝,自己本身就功劳最大,努尔哈赤甚至战死在了沙场上,由于满清“八旗”制度的特殊性,在随后的平定中原、平定大小金川等若干场战役中,清廷的确涌现出不少猛将,这些猛将的确是有功之臣,难免也冒出几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下回书:少年康熙计除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