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杀死一段感情的,不一定是穷,更可能是这四个字…

杀死一段感情的,不一定是穷,更可能是这四个字…

发表时间:2020-12-08

【www.qg13.com - 挽回一段爱情】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杀死一段感情的,不一定是穷,更可能是这四个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她突然很感慨,说我们真的是上了年纪了,以前见面说谁谁谁分手了,现在变成又有人离婚了。

我知道她说的是阿琳,最近刚和老公办完离婚手续,原因说起来大家可能都有点不信,居然只是因为一道没有放盐的菜。

那天阿琳下班做好饭等老公回来一起吃,可能是太累做菜的时候走神了,有道菜忘记放盐了,老公吃到后一口吐出来就开始抱怨,“我上班这么辛苦回家连顿饭都吃不好,这日子过的真的是没有意思”。

阿琳也很委屈,两个人吵了一架,最后吵到民政局办了离婚手续。

阿琳找我聊的时候,我劝她是不是太冲动了,可能她老公那天只是心情不太好,又没出轨又没犯什么大错,没必要闹成这样吧。

她说这件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索,她真正受不了的是对方永远都用理所当然的态度来享受她的付出,一点都不会费心维护这段婚姻。

听到理所当然四个字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没有再多说了。

我在很多地方听到过这个词,也很明白说出这句话的人,心里早已承受了太多的委屈,转身离开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段婚姻最怕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匮乏,也不是炸弹一样的出轨事件,更不是愈发趋于平淡的柴米油盐。

而是我对这段婚姻掏心掏肺的付出,你却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家务不是女人理所当然要做的”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上一辈人的误导,很多男人对于家庭的架构,还沉浸在封建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的想法里。

我要赚钱养家,你就一定要把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

我不爱吃外卖,你就一定要每天做好便当让我带去公司;

我没时间休息,你就一定要把脏衣服都洗好熨好叠好放好;

...........

不知道男人在心里设定好这一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老婆也和自己一样,朝九晚五,时不时加班,也会碰到棘手的工作和难缠的客户。

上班累到半死回家还愿意给你做饭,不是因为义务,而是因为爱你,要是学不会感恩,就不要指望对方一门心思的继续对你好。

就像阿琳老公一样,阿琳说他从来不会主动做家务,周末在家的时候,自己忙前忙后,洗衣做饭拖地,收拾一周的烂摊子,他就在沙发上躺着打游戏刷剧,到了饭点还要喊饿让她去做饭,一点都不会体谅她的辛苦。

有一次阿琳问起来,为什么你不能和我一起分担家务呢,他说“你见过哪个大老爷们做家务的,这本来不就是你们女人该做的吗”。

阿琳不能接受这样直男癌的言论,但是她忍下了心里的委屈,继续为这个家付出,直到再也忍不住,选择了离婚。

结婚前男人说要给你一个家,结婚后女人真正得到的,却是一套需要24小时待命整理的“酒店式公寓”。

“孩子不是女人理所当然要生的”

婚姻里有一个隐形的杀手,说起来可能有点残酷,是生孩子。

单身的时候被催着相亲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结婚后逢年过节被双方家人一起催着生娃,再过几年开始被催着趁年轻生个二胎。

不管是老公,还是父母,所有人都觉得生孩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好像女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传宗接代,没有人问过她想不想,要不要,愿不愿意。

我身边有很多女性朋友,都恐婚恐孕,甚至有很多人觉得,如果不结婚可以避免生孩子,她们宁愿一个人过一辈子。

生孩子对所有女人来说都是一场劫难,远比看起来惊险百倍。

从一开始的孕吐,到每天晚上睡不好的困扰,再到为了营养均衡勉强咽下所有之前讨厌的食物,还有生完之后布满妊娠纹的皮肤,每一个说起来“轻松”的经历,都是女人对怀孕的恐慌。

面对这份恐慌,女人需要的不是冷冰冰的一句,“别人都会生孩子,就你矫情怕这怕那”,而是理解、陪伴和呵护。

苏子的老公在这件事情上就是模范丈夫的代言人。

结婚典礼上,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知道你一直害怕生孩子,我答应你,一辈子都陪你过二人世界,没有孩子又怎样,有你在身边,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结婚好几年,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情,还把父母的唠叨全部拒之门外,不让苏子听到。

他们一直没有孩子,但是日子过的特别和谐和开心。

苏子说,遇到这段婚姻,完全打消了她对承诺的顾虑,也许再过几年她也会想要一个孩子,但是她一点也不恐慌,因为她知道,老公永远不会把生孩子看的理所当然,他的那份爱,永远都在自己身上。

生孩子是劫难,但是一个贴心的丈夫,会赋予女人保护层。

“照顾公婆不是女人理所当然要承担的”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有人生病。

朋友的婆婆前段时间动了个小手术,住院了一段时间,病倒不是什么大病,主要是术后住院,需要有人去陪护。

她和老公两个人都上班,双休日还好,工作日就比较难弄了。

一开始她还想着两个人商量一下,互相协调一下时间,请个假换着去照顾婆婆,结果老公直接决定,“要不你请半个月的假照顾一下咱妈吧,我工作脱不开手,再说你做儿媳妇的这也是本分”。

朋友当场懵住,你工作忙难道我就不忙吗,刚好那段时间朋友公司赶上评比,比较关键,请半个月假评比肯定就没戏了。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婆婆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关键是老公的态度,好像照顾婆婆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很理所当然的就要牺牲自己的工作去看护。

男人在这种事情上都很“双标”,儿媳妇理所当然要照顾婆婆,女婿就不方便去照顾丈母娘了,哪有什么儿媳妇的本分,不过是他自私的体现罢了。

我们在婚姻里会遇到三种男人:

A级老公明白婚姻是需要两个人一起维护的,会主动分担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懂得理解对方的付出和辛苦;

B级老公不太会主动分担各种杂事,但是心里明白妻子是在付出,会给予称赞和奖励,并在对方累了的时候一起帮忙;

C级老公不但什么都不会分担,还把对方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会指责妻子没有把自己照顾好。

可是男人啊,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你身边那个女人,嫁给你之前,也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可爱女孩啊。

而且当你觉得另外一个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时候,也在否定这一份付出,一步一步的杀死对方的爱意和热情,杀死两个人的婚姻。

婚姻和生活是两个人的,需要一起承担一起维护,没有人要一门心思死心塌地的对你好,也没有人天生就该承担那么多责任。

要学会感恩另一半的付出,也学会理解另一半的辛苦。

也希望各位姑娘,一生被爱一生被呵护,一生拥有属于自己的A级男人。、

小编推荐

所有的感情忌讳这四个字


吃早餐的时候,我先生突然很萌地对我说:谢谢你。

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谢我什么?

他说:我觉得很快乐,当我觉得快乐的时候就要谢谢你。

我不禁莞尔。有时候让他帮忙递个东西之类的,我也会习惯性地说句“谢谢你呀”。刚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说“不要跟我说谢谢”,甚至有天还特别郑重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我看着他:可我就是想谢谢你啊!

他的企图自是无果。如此谢谢来谢谢去,也走过了好几年。

我先生入职的时候是毕业季,同时期进入公司的大多是校招来的应届毕业生,未婚居多。

同期入职培训的一个同事是社招的,年纪稍微大些,结婚有几年了。

拓展活动的时候,大家起哄,让那个同事讲一讲觉得婚姻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思考了一会儿,说:信任和感恩。

先生转述给我的时候,我们在一起三年,爱情的甜度刚刚好:价值观已经磨合好,新鲜感尚未缺席,信任愈发牢固。

不管是对方的好,还是自己的付出,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应当。言语上的客气可以说仅仅是个人习惯。

又过了两三年,经历过一些波折,对婚姻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因着他早餐时的一句“谢谢你”,我又回想起了“感恩”这个并没有真正理解过的词汇。

也许,只有一起在柴米油盐里打上几年滚,才能真正体悟到“感恩”对于婚姻的重要性吧。

表达感谢,意味着我们真心实意的把对方所做的一切视作爱的表现,意味着我们对这段关系的珍视和尊重。

但很多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别说是表达感谢,人们常常只会表达失望和不满。

恋爱初期,在情感和情欲的强烈刺激下,我们的身体分泌充沛的爱情荷尔蒙。这些荷尔蒙会使人丧失部分理性,无意识地隐藏部分真实自我,我们更多的展示着自己好的方面,也会不计回报地为对方付出。

我们会把对方的在恋爱初期的表现和这段关系的状态,定义为“它该有的样子”。但这种热恋的状态注定无法持久。心理学说“人们在得到渴望已久的事物后,过不了多久就对所拥有的新事物习以为常,而不再感到满足”。

当激情消退,感情趋于平淡,我们尝试捡拾被暂时隐藏的自我,对彼此的关注度自然会降低,付出也会相对减少。

如果你不明白这种恋爱的必然发展规律,就会继续不合理的要求关系保持“它该有的样子”,要求对方做那些“应该做的事”。

假设对方已经慢慢舒展自己,表露出更真实的一面,那么要求他仍旧跟热恋时一样,必定会失望,甚至误以为爱情已经死亡。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这种失望里领悟到:

对方之前给予的一切并非“理所应当”,并怀着感恩的心情肯定对方的付出,形成良好的反馈,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健康关系就会重新构建起来。

我们很可能会重新在婚姻里感到满足。

其实不仅仅是恋爱和婚姻,任何关系都忌“理所应当”。

前段时间我们急需用钱,除了贷款还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

虽然开口之前都互相沟通好了:别人不愿意借很正常,没有任何人有这个义务帮助我们。但是当一个亲戚以一种令人很不舒服的方式回绝之后,挂掉电话我先生还是忍不住生气了:不借可以直说,这种态度算什么?

大概正因为他是平日里关系不错的亲戚,所以潜意识里仍然觉得他理应帮助我们,失望和愤怒的情绪才更加难以控制。

放到工作中也是同理。很多人觉得下属甚至是同事配合自己的工作是理所应当的,安排工作的时候往往就缺乏了更细致的沟通甚至是尊重。

我们总是在无意中不停地划分“内外”,这会使我们与他人的相处能更加从容。

对划到“外”的人我们会不自觉提防,也会降低期望值;当我们将一个人视为“自己人”,会不设防,但也不自觉就抱有了一份特别的期待和信任。

信任自然是好事,就像那个已婚同事讲的那样,婚姻里信任非常重要。家庭中、工作中,任何人际关系和小团体中,信任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是有时候恰恰是因为没有厘清信任和期望的关系,我们内心会怀有一种假设:“因为我相信你,所以我才有这么高的期待”。这使我们视对方的付出为理所应当,当期望数次落空,甚至会质疑对方的感情。

可是从本质上来讲,除了自己,所有人都是外人。对他人抱有过多期望本身就是一件更容易获得失望的事情。

况且,理所应当总是带着一丝自己不易察觉到的理直气壮:

我们是夫妻,所以你该如何如何对我。

你是我的父母/子女,所以你为了我一定要如何如何。

你是我的朋友,所以在我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怎样怎样。

……

这种理直气壮会给对方带去压力和心理上的负疚感。设身处地想一想,没有人喜欢被要求必须做什么,还得不到应有的感谢和回报。

“这是我应该做的”是用来表达客气的,如果换成“这是你应该做的”就是颐指气使,怎么听都是要吵架的语气。

“我希望你这样做”是用来表达意愿和建议的,如果换成“你必须这么做”就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让人很难接受。

婚姻是彼此的爱慕和订立的契约,父母子女是割不断的血脉亲情,朋友是价值观的彼此认同和感情上的契合……

这些关系里的很多付出确实都出自心甘情愿,这是关系建立的初衷。但是当我们接受了太多对方的馈赠,时间久了,就模糊了“他愿意”和“他应当”的区别。

人心不是机械运行的程序,一副“这只是你分内的事”的嘴脸是对他人付出的不尊重。过度利用彼此的感情和关系,很容易使对方厌烦甚至逃离。如果你真的珍惜这段感情和这个人,为什么一定要给对方这么大的压力?

有修养的人付费享受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时,尚且会客气地说一声谢谢。对待我们身边最亲密的人时,为何不少一点理所应当,多一点感激,为彼此的感情保温保鲜。

或许,这个改变就可以从一件小事开始,从说“谢谢你”开始。

说这四个字的男人,你一定要离开!


“多大点事啊,你至于吗?”

“不就违个章,多大点事啊!”

“不过忘了接你而已,才多大点事!”

……

“多大点事”这四个字,你熟悉吗?不出意外,我们很多人都是信手拈来!

上周,我接待了一个来访大姐,因为被骗两万块前来咨询。过程非常顺利,不料结束时,她女儿的一句话差点把妈妈打回原形。

她说:“老师麻烦您了,我妈真是,多大点事啊,人家被骗20万也没要死要活的。”

看到大姐变得有些局促,我赶紧私下提醒了她女儿,但仔细想来,“多大事儿”这四个字却让我不寒而栗。

这四个字,说出来时,是那么地随意和顺口。但它被说的有多轻描淡写,就有多浓墨重彩。

就像这个大姐,她要承受两万块钱不翼而飞的心疼,还有“你这么脆弱”“别人就不会这样”的评判和比较。

其实,“多大点事”这四个字,是一种略带轻蔑的否定,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不屑一顾,更是一种起反作用的安慰。

“多大点事”会影响孩子的“同理心”

受“多大点事”影响最多的人,莫过于我们的孩子。

我曾见过一个孩子摔倒后,妈妈和他的对话。

儿子说:“妈妈,疼,抱抱!”

妈妈说:“你是男子汉,这才多大点事啊,快起来!”

说完扭头走了,孩子原地坐了几十秒,抓起玩具就去追妈妈。一路上哭得很伤心。在这个当下,孩子心中“被在乎”的情感,就被妈妈忽视了。

一个从没有被“同理心”过的孩子,是永远都不懂得如何对他人保持同理心的。当孩子呼唤爱时,我们用一句“多大点事”简单回应,一次次错过这些培养“同理心”的时刻。

朋友苏苏就做的很好,她和女儿看抖音,有个孩子被扔的搞笑段子,孩子却哇的哭了起来。

她没有笑孩子,也没有任何点评,而是抱着孩子说:“宝贝,你看到小朋友找不到妈妈,所以你很难过是吗?”孩子委屈地点点头。

苏苏就这样默默抱着她,1分钟不到,小女孩又开心地满地跑。

苏苏说,在孩子那里没有大小事,看起来不重要的事,孩子的感受可能却是不同的。

确实,在孩子想要“被看见”“被在乎”时,一句“多大点事”只会切断任何与孩子链接的可能,经常被这样对待,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同理心。

“多大点事”,是亲密关系疏远的催化剂

来访者小刘在咨询里委屈大哭,她说最讨厌老公冷笑般的一声“切”,因为那会让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愚蠢、最小气、最不值得理解的人。

比如有次被年轻同事抢走了客户,她在公司忍了一天,回家和老公讲述,本以为老公会安慰他,但老公的回应是:“就这点破事啊,我以为怎么了呢?”

这句话让她瞬间崩溃,不仅再没有说下去的欲望,还一个人跑回卧室大哭。

她说,这样的场景是她婚姻里的家常便饭。一次又一次类似的忽视,让小刘不愿意再跟老公敞开心扉。

心理学家戈特曼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观察伴侣间的语言态度来预测离婚率,准确性高达94%,而轻蔑就是最影响亲密关系的态度之一。

毫无疑问,在亲密关系中,“多大点事”就是一种带着轻蔑的忽视。

其实,婚姻就是琐碎事情的集合体,伴侣要说的事情或许真的很小,但他在乎的是你的态度,以及能否获得那份“被爱”的感受。

婚姻里,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常常用“多大点事”把伴侣拒绝在沟通的大门之外,彼此都会慢慢丢失“爱与被爱”的能力,这段关系也会慢慢疏远。

“多大点事”是友情里最要命的阻碍

同事小溪曾吐槽过她的一个好朋友,两人来自同一个地方,经常约着吃饭逛街,但关系却很难深入,尤其不能聊心事,因为朋友总是一副“有啥大不了”的态度。

比如小溪抱怨老公不干家务,朋友会说:“就这点事,你就生气,你是没见过更厉害的。”

小溪和朋友分享自己想要买个房子,但纠结于买公寓还是小户型房子,好朋友会说:“想买就买啊,多大点事,有啥好纠结的。”

一次次的“多大点事”把两个人推向渐行渐远。

其实,不仅小溪,类似的场景在友情中并不少见,比如一个人刚想发泄一下,另一个人就说:“你才哪到哪,我才惨呢!”

很多情况下,说的人也只是想要发泄一下,作为朋友,你只需要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让她知道:“我在这里陪你”就好。

在友情里,吐槽小事是一次次建立信任的试探,如果我们去一本正经地分析或者评判,深入互动的安全感就会剥夺,关系也会因此失去根基。

而“多大点事”,恰恰是隔断友情中连接的最大障碍。

关系里没有小事

很多关系,都是一件件小事堆积而成,摧毁它,并不需要太大的事情。而“多大点事”就是那个不起眼的“蚁穴”,短期看,它不会怎样,但会慢慢把一段关系吞噬到无法修复。

因为,语言传递的是背后的态度。“多大点事”,或许只是一句口头禅,又或者一句代表安慰的话,但对于听者而言,它就是:“你太脆弱了”、“你真小心眼”、“你不如别人”等等。

这会让一个人陷入自我怀疑,“我是不是错了”,“我是不是不应该有这样的感受”,甚至有些敏感的人会解读为所有人都觉得我不好。

试想,如果你告诉亲近的人自己很难过,他说:“多大点事”;你抱怨生活中的琐事,他又说“多大点事”;你伤心地对着他哭,他还说:“多大点事”……你一定不想再靠近这个人。

其实,是非对错远没有态度重要,而且任何一种感情,只有关系在,是非对错也才有意义。而“多大点事”四个字,很容易让彼此失去建立关系的安全感。

扔掉“多大点事”,去看到对面的人,接纳他、倾听他,看似这是爱人,其实也是被爱。

所有的感情忌讳这四个字。


吃早餐的时候,我先生突然很萌地对我说:谢谢你。

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谢我什么?

他说:我觉得很快乐,当我觉得快乐的时候就要谢谢你。

我不禁莞尔。

有时候让他帮忙递个东西之类的,我也会习惯性地说句“谢谢你呀”。

刚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说“不要跟我说谢谢”,甚至有天还特别郑重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看着他:可我就是想谢谢你啊!

他的企图自是无果。

如此谢谢来谢谢去,也走过了好几年。

我先生入职的时候是毕业季,同时期进入公司的大多是校招来的应届毕业生,未婚居多。

同期入职培训的一个同事是社招的,年纪稍微大些,结婚有几年了。

拓展活动的时候,大家起哄,让那个同事讲一讲觉得婚姻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思考了一会儿,说:信任和感恩。

先生转述给我的时候,我们在一起三年,爱情的甜度刚刚好:价值观已经磨合好,新鲜感尚未缺席,信任愈发牢固。

不管是对方的好,还是自己的付出,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应当。言语上的客气可以说仅仅是个人习惯。

又过了两三年,经历过一些波折,对婚姻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因着他早餐时的一句“谢谢你”,我又回想起了“感恩”这个并没有真正理解过的词汇。

也许,只有一起在柴米油盐里打上几年滚,才能真正体悟到“感恩”对于婚姻的重要性吧。

表达感谢,意味着我们真心实意的把对方所做的一切视作爱的表现,意味着我们对这段关系的珍视和尊重。

但很多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别说是表达感谢,人们常常只会表达失望和不满。

恋爱初期,在情感和情欲的强烈刺激下,我们的身体分泌充沛的爱情荷尔蒙。这些荷尔蒙会使人丧失部分理性,无意识地隐藏部分真实自我,我们更多的展示着自己好的方面,也会不计回报地为对方付出。

我们会把对方的在恋爱初期的表现和这段关系的状态,定义为“它该有的样子”。

但这种热恋的状态注定无法持久。心理学说“人们在得到渴望已久的事物后,过不了多久就对所拥有的新事物习以为常,而不再感到满足”。

当激情消退,感情趋于平淡,我们尝试捡拾被暂时隐藏的自我,对彼此的关注度自然会降低,付出也会相对减少。

如果你不明白这种恋爱的必然发展规律,就会继续不合理的要求关系保持“它该有的样子”,要求对方做那些“应该做的事”。

假设对方已经慢慢舒展自己,表露出更真实的一面,那么要求他仍旧跟热恋时一样,必定会失望,甚至误以为爱情已经死亡。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这种失望里领悟到:对方之前给予的一切并非“理所应当”,并怀着感恩的心情肯定对方的付出,形成良好的反馈,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健康关系就会重新构建起来。

我们很可能会重新在婚姻里感到满足。

其实不仅仅是恋爱和婚姻,任何关系都忌“理所应当”。

前段时间我们急需用钱,除了贷款还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

虽然开口之前都互相沟通好了:别人不愿意借很正常,没有任何人有这个义务帮助我们。

但是当一个亲戚以一种令人很不舒服的方式回绝之后,挂掉电话我先生还是忍不住生气了:不借可以直说,这种态度算什么?

大概正因为他是平日里关系不错的亲戚,所以潜意识里仍然觉得他理应帮助我们,失望和愤怒的情绪才更加难以控制。

放到工作中也是同理。很多人觉得下属甚至是同事配合自己的工作是理所应当的,安排工作的时候往往就缺乏了更细致的沟通甚至是尊重。

我们总是在无意中不停地划分“内外”,这会使我们与他人的相处能更加从容。

对划到“外”的人我们会不自觉提防,也会降低期望值;当我们将一个人视为“自己人”,会不设防,但也不自觉就抱有了一份特别的期待和信任。

信任自然是好事,就像那个已婚同事讲的那样,婚姻里信任非常重要。家庭中、工作中,任何人际关系和小团体中,信任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是有时候恰恰是因为没有厘清信任和期望的关系,我们内心会怀有一种假设:“因为我相信你,所以我才有这么高的期待”。

这使我们视对方的付出为理所应当,当期望数次落空,甚至会质疑对方的感情。

可是从本质上来讲,除了自己,所有人都是外人。对他人抱有过多期望本身就是一件更容易获得失望的事情。

况且,理所应当总是带着一丝自己不易察觉到的理直气壮:

我们是夫妻,所以你该如何如何对我;

你是我的父母/子女,所以你为了我一定要如何如何;

你是我的朋友,所以在我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怎样怎样……

这种理直气壮会给对方带去压力和心理上的负疚感。设身处地想一想,没有人喜欢被要求必须做什么,还得不到应有的感谢和回报。

“这是我应该做的”是用来表达客气的,如果换成“这是你应该做的”就是颐指气使,怎么听都是要吵架的语气。

“我希望你这样做”是用来表达意愿和建议的,如果换成“你必须这么做”就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让人很难接受。

婚姻是彼此的爱慕和订立的契约,父母子女是割不断的血脉亲情,朋友是价值观的彼此认同和感情上的契合……

这些关系里的很多付出确实都出自心甘情愿,这是关系建立的初衷。但是当我们接受了太多对方的馈赠,时间久了,就模糊了“他愿意”和“他应当”的区别。

人心不是机械运行的程序,一副“这只是你分内的事”的嘴脸是对他人付出的不尊重。

过度利用彼此的感情和关系,很容易使对方厌烦甚至逃离。如果你真的珍惜这段感情和这个人,为什么一定要给对方这么大的压力?

有修养的人付费享受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时,尚且会客气地说一声谢谢。

对待我们身边最亲密的人时,为何不少一点理所应当,多一点感激,为彼此的感情保温保鲜。

或许,这个改变就可以从一件小事开始,从说“谢谢你“开始。

被分手不一定是坏事


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不回;微信或者QQ不断呼唤,没反应。

一直似乎都保持恋爱关系的人,竟然不知所踪,而仅仅可能就是半个月的那句话:分手吧。

以上情节,确实发生在很多失恋的人身上。

可能你觉得一直很好的恋爱关系,竟然说分就分,没有丝毫预兆,属于真正的被分手了。

其实,分手的原因很多,有男生的原因,也有女生的原因,什么原因都可能发生。

比如父母不同意你们交往;

彼此之间的感情淡化;

有一方出轨了;

或者一方比较作,另一方受不了,最后离开。

对失恋的人而言,好好的一段感情说没就没了,一些失恋者受不了这种打击,精神可能就直接奔溃了,天天以泪洗脸,睡不好,吃不好,感觉已经到了世界末日;而有一些失恋者更严重,直接病倒了,不吃不喝,决定以绝食抗争,希望对方能够及时回头,恢复以前的那个最甜蜜的恋爱关系。

可是,这可能吗?

可有时候,无论失恋者如何做,甚至考虑到自杀,都不可能挽回那段曾经的感情。那怎么办?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失恋者,即便痛苦几天,也要对自己说一声:冷静下来,思考人生。我们要认识到一点:被分手不一定是坏事,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须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比如面对另一方出轨,我们首先要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其出轨原因,比如酒后乱性,一时性起。对方清醒以后发现自己的错误,觉得对不起彼此之间的感情,决定分手。

对于这种原因,自己一定要衡量与出轨者之间的感情,如果已经爱对方超乎一切,加之对方又是真心的认错,那可以考虑给他让一步,原谅出轨者一次,但也在其面前郑重声明,下次再发生类似事件,绝无回旋余地。

当然,此后的情况,自己一次要注意防范类似情况出现,生活重心也不要全部压在对方身上。人生除了爱情,还应该有自己的空间,要学会爱自己。

即便下次再发生出轨的情况,自己也可以淡然离开,将伤害降到最低,就如同那句话:你在,我爱你比爱自己更多;你不在,我依然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但如果对方是花心大萝卜,那这种被分手就不是坏事了。

记住一点,与其未来无限的痛苦,倒不如现在对方直接一击,一刀两断。因为如果相处久了,彼此的依赖无限加大的话,到时如果发生被分手,痛苦程度可能就更不能承受了。

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位经常出轨的人留在你的身边,每次出轨,每次都认错,甚至痛哭流涕,其实心一直都在出轨。这样的感情根本没有意义,我们应该庆幸这种被分手,我们要重新梳理自己,充实自己。不能总是为了对方而活,而应该活出自己的样子。

须知,男女相处,不能将所有的砝码都放在对方身上,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比如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等等,要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不要任何大小的事都依赖对方。

二、

如果对方的父母不同意你们交往,而你们的感情确实非常好。

这种情况,我们要做具体分析,如果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换取对方父母的同意,那可以想办法改变自己,当然这种改变是对大家都好的。

比如学着做家务等等。但如果这些举动根本打动不了对方的父母,那你们就一起出面,与对方父母协调。

直接表态,让父母看到你们的感情以及决心,你们可以很明确告诉家长,我们会共同成长,相敬相爱,希望能成全我们。

当然,这其中的关键取决于与你相恋的那个人态度以及相爱的程度。

三、

如果男女双方感情真的已经淡化了,为了维护这份难得的感情,我们要分析原因,如果是双方没有及时去维护和经营。那我们就得好好经营这份感情,不仅要花时间,而且要花精力去经营。

须知,每个家庭每个婚姻都需要去经营的,否则无论多好的感情,如果随便放任,尽早都会出现淡化的情况。当然,如果对方不想再进行这份感情,或者双方已经没有了彼此的感情点,那就分手吧。

总而言之,被分手不一定是坏事。

我们不能让这种痛苦无限地进行下去,而是要尽快振作起来,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自己以往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们修改,我们去努力改变自己,将自己想要的这份感情恢复过来;自己做得好的地方,继续发扬。

另外需要提醒失恋者的是,即便我们被分手了,心里不舒服,但不要总是呆在家里窝在沙发上自己一个人承受这种被分手的痛苦。而是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比如与朋友去逛街看电影,或者出去旅游,或者去寻找美食安慰自己的胃。

喜欢运动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去选择各种运动,比如足球、篮球、羽毛球、气排球、乒乓球、高尔夫球等等,将自己心中的那份痛苦发泄出来,让自己沉闷的心情尽快舒展开来。

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我们都是经历过了,有所得,有所失,才知道什么是珍惜,什么应该放弃了。

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对于出现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

不仅是珍惜这份彼此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要爱自己,才能更好的去爱那个你喜欢的人。

再好的婚姻,也会死于这四个字


1

吵架不是婚姻的杀手,沉默才是

前阵子,一位好友突然问我:“你和你老公一天能说几句话?”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她便接着说了下去:

结婚7年,孩子5岁,因为这场疫情,她突然看透了婚姻。

好友和老公都是上班族,平时两人各忙各的,虽然交流不多,却也没放在心上。

但最近因为疫情,两人相处的时间一下子变长,抬头不见低头见,她这才发现,夫妻间的对话,少得多么可怜。

早上起床后,一个躲在书房,一个在客厅忙,把同居的日子,生生活成了异地恋。

问他中午想吃什么菜,他说“随便”;

问他要不要给孩子报网课,他说“你看着办”;

问他在手机上看什么东西,他说“你不懂”。

有次好友实在受不了了,敲着桌子让他好好说话。他一脸茫然地看着她:“我怎么了?”

就这样,连愤怒都被他无所谓的态度给生生憋了回去,好友这才意识到:

原来夫妻间最可怕的不是吵架,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对我无话可说。

想起知乎上一个提问:“夫妻两人一天下来超不过10句话,这样的日子怎么过?”

男人下班回家后,进门开始就是一小时的游戏。

出来后,边看手机边吃晚饭,然后在电脑边一直呆到凌晨一两点,和不同的网友聊天。

老婆和他说话,他假装听不到。

只有等他想喝水的时候,才会想起屋里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

心死从来都不是一瞬间的事情,而是在无数个无话可说的日日夜夜中被磨灭,在每一次爱答不理中的敷衍中被伤害。

就像在电视剧《昼颜》里说的那样:

“即使只有一瞬间被对方渴求,比这每天都只能得到爱答不理的回答的十五年,要好上一百倍。”

2

那些不说话的婚姻,都形同虚设

英国有一项调查发现:

25%的夫妻每天交流时间不足10分钟;

40%的人会因为工作太忙,会完全忽略自己的伴侣;

25%的人不记得上一次,两个人一起不慌不忙地聊天是什么时候;

67%的人觉得比起和伴侣一起吃饭聊天,他们更倾向于独自上网社交。

这就是“夫妻失语症”,不会吵架,不会离婚,但也不会说话了。

甚至有的时候,觉得枕边人还不如一个网友,网友会隔着网线,听你讲你的喜怒哀乐。

而枕边人,连基本的关心都懒得过问。

两个人捧着手机躺在床上,背对背着,仿佛隔了千山万水。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段对话:

“如果我想跟一个人聊天代表什么?”

“代表你对他有好感。”

“如果我想跟一个人一直聊天呢?”

“代表你喜欢上他了。”

“那如果我跟一个人不想聊天呢?”

“代表你们结婚了。”

有话聊,是两个人能在一起的基础;一直有话聊,是两个人能一起走下去的必要条件。

明明以前无话不说,恨不得每分每秒都跟对方分享,但从什么时候开始,婚姻成了一座沉默的坟墓?

想要离婚,怕别人觉得自己矫情;不想离婚,但两人沉默的对视时,感受到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

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没有动力和勇气跳出去,却会死于这安逸的假象。

“我拉着你的手,就像左手握右手,感觉是没了,但要分开却很难。”

冯小刚的电影《一声叹息》中的台词,道出了无数夫妻的现状。

3

没有治不好的失语症

只有不想治的心

时常听人抱怨:“不是不陪伴,也不是不交流,但工作这么忙,压力这么大,哪里还有兴致去谈天说地?”

乍一听好像情有可原,也许工作常常让人身不由己,但每天好好聊聊天,并不需要很长时间。

不过是少看一集电视剧,少刷一会儿抖音。

Papi酱在节目中,谈到自己和老公的相处之道时说:

“无论我俩工作多忙,我们睡前肯定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纯聊天。比如说今天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家里的两只猫今天又做了什么蠢事。”

到底是工作忙得不能抽身,还是在一起久了,没了那份认真过日子的心意,一看便知。

一直很羡慕同事张姐。

张姐平时工作挺忙,但每天午休的时候,老公总会雷打不动地和她视频。

今天夸她盒饭做得好吃,明天问她要不要周末一起看电影。

哪怕说的都是些芝麻大的小事,也能让张姐边吃饭边笑出声。

“不爱你的人,你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觉得多余;而爱你的人,哪怕你说的废话,他都觉得有趣。”

没有治不好的失语症,只有不想治的心。

所以,与其说夫妻之间的沟通,是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不如说这是一种恩爱的本能。

看到有趣的东西,就想和对方分享,碰到苦恼的事情,也愿意和对方倾诉。

不管发生什么,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对方,感情就在这些踏实的相伴中,逐渐升温。

于是你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事,总有一个人在等你回家,想着和你一起说说话。

4

幸福,就是有人愿意听你说废话

看过一个研究报告:夫妻睡前10分钟,决定了婚姻的质量。

幸福指数高的婚姻中,夫妻基本都有一起睡前看电视,一起聊天的习惯。

重要的不是聊了些什么,而是那种随时可以聊天,每天都有话说的感觉和氛围。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凡而琐碎的。

一天下来,忙于工作,照顾孩子,操心家里的柴米油盐,也不能忘记明天公司的会议。

也许,只有睡前的那点时间,才真正属于彼此。

在这短暂而宝贵的时间里,听一听对方的苦闷,讲一讲白天的所见所闻,我愿意让你知道我的一切,而你的一切我也感兴趣。

那些有很多话可以说的夫妻,他们都明白,再好的夫妻关系,也需要用心经营;

他们都知道,爱对方就要说出来。

最好的感情,就是你想说话的时候,有人倾听,有人回应;最好的伴侣,就是永远都不嫌你话多,明白你藏在每一句下的欢喜与悲伤。

正如《三行情书》里所说的那样:

“余生还长,愿你和一个真正爱你的、聊得来的人在一起,这才是人世间最长情的烟火幸福。”

动态黑色音符

一场婚姻就好比一个“情感账户”是需要不断的往账户里存钱,如果两个人都不懂得存钱只知道一味地“提取”,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问题的。

婚姻不怕吵架,就怕不吵架,由赌气冷战到自然沉默,那婚姻就真的名存实亡了!难怪很多人都说,沉默是婚姻的杀手。

“夫妻失语症”说白了还是因为两个人不懂得存储“积蓄”,从而导致两个人没有共同话题。

很多人的爱情死于这四个字!


红珠最早要嫁给松茗的时候,受到家人的激烈反对,因为松茗是二婚。

但两个人爱得非常坚决,尤其是红珠,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她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为了争取到想要的爱情,他们竟然选择了私奔,闹得小城沸沸扬扬,贴满了寻人启事,连警察都给立案了。

红珠的父母终于妥协,答应了他们的婚事。

几年以后,他们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也有了可爱的孩子。那些充满眼泪和欢笑的青春过去了,他们变得和普通情侣别无二致。

她理所当然地在他面前顶着油腻的头发走来走去,他也理所当然地在她枕边响亮地打着呼噜。

他理所当然地发着工作上积攒的脾气,她也理所当然地穿着破旧的睡裙。

终于,他们在结婚很多年之后离婚了。

一向反对她的母亲倒有点心疼了,她说,怎么,鞋子不是合脚吗,穿了十几年,为什么说丢就要丢了?

她说,年轻时我只以为,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后来才明白,再合脚的鞋子,不懂得珍惜也会穿坏。

他们打败了世俗,却输给了时间和自己。

··

“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爱你如初。”跟你说这句话的人,如果不是骗子,那一定是个傻子。

既然你变成任何人的样子,他都能爱你如初,他干嘛不直接去爱任何人?

索蕥曾经是个像芭比娃娃一样精致的女神,自然追她的人也很多。其中有个叫阿盛的小伙子看起来特别靠谱。

有一回索蕥腿受伤,又恰逢公司电梯故障,阿盛在众目睽睽之下背着索蕥楼上楼下跑了好几天。

索蕥说,要是我的腿一辈子不好,你能背我一辈子?

阿盛说,当然,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爱你如初。

索蕥很感动,一颗心也在他背上慢慢踏实下来。

结婚后,索蕥不再是那个妆容精致的女孩,还经常把脏了的丝袜扔在地板上。

她从公主变成了主公,习惯在饭后抱着平板电脑指使阿盛端茶倒水。

她以为,阿盛会心甘情愿地爱这样的她,因为阿盛说过,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他都会一如既往地爱她。

可是爱情的世界里哪有什么免死金牌,索蕥理所当然的爱情最终理所当然地死了。

能够淹没爱情的,从来不是什么大风大浪,而是曾经你信誓旦旦的情话真的发生了改变。

···

有人相恋十余年,然后结婚了。

也有人结婚十余年,然后离婚了。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真正杀死爱情的,不是婚姻,而是婚姻带给爱情的安逸。

有句话说:每当我觉得我的爱情即将理所当然步入永恒的时候,实际上恰恰是危机来临的暴风前夜。情侣交往最忌讳的事,就是把爱情的存在当成理所当然的事。

原来,无论怎样看起来牢不可破的爱情,无论怎样看起来珠联璧合的情侣,都需要随时保留那么一点危机感。

当你觉得爱情理所当然的时候,往往是爱情最危险的时候。

据说,人们的细胞平均七年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而人们的爱情或婚姻,到了第七年最可能因生活的平淡规律而无聊乏味,到达一个明显的倦怠期,甚至会经历一次危机考验,人们把这称为“七年之痒”。

然而一份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更为权威的数据显示,七年之痒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婚后十四年才是夫妻或情侣感情生活的重要关口,不少男女是在共同生活了十四年后分道扬镳的。——这一事实足够让更多人大跌眼镜。

走过惊心动魄的磨合期,爱情和婚姻本来该步入宁静的港湾,为何又在此时变得险象环生呢?

其实,不管是七年之痒还是十四年之痒,总之,我们应该看到,无论多好的爱情,如果缺乏危机感,只能单纯在惯性作用下平稳滑行,那么它最终会让人们失去激情和兴趣,乃至感到厌倦,最终停滞不前。

····

在爱情里,我们需要正视许多错误的逻辑。

比如,我们在最早爱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小心翼翼,怕自己不够好,怕对方不喜欢,紧张得像只开了屏的孔雀。

可是爱情一旦安逸下来,孔雀就把漂亮的尾羽放下,在污泥里拖来拖去。这对爱情是一种致命的伤害。

把爱情当作理所当然,我们不再经营自己,每天不惜以最糟糕的面貌对着最爱的人,也就不再美好。

把爱情当作理所当然,我们不再感恩对方,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的所有付出,也就不再心动。

把爱情当作理所当然,我们失去了彼此之间的界限,光着脚在对方的世界里走来走去,也就不再尊重。

所以,结婚多年的夫妻,最容易邋里邋遢地躺在沙发上,毫不掩饰地翻看对方的手机。

这是爱情最安逸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就像黔之驴的故事一样,驴子习惯了老虎的出没,却不只老虎已经摸透了驴子的底细。

驴子肆无忌惮地踢了老虎一脚又一脚,却没想到会一下子被老虎咬住喉咙。

这不是偶然,这是不思进取的爱情的必然结果。

不要对爱情抱有什么盲目的自信,没有任何一个人在爱情里的付出是理所当然。

无论多好的爱情,都需要危机感。

你只有随时保持一种值得被爱的状态,才有资格对他要求永远。

因为生活不是刻舟求剑,单纯靠“过去”来维系的爱情,真的迟早会过去。

切忌“理所当然”,爱情才会持久保鲜。

多少女人的一生,输给了这四个字


近日,电视剧《第二次也很美》在各大卫视火热播出,而“全职妈妈”再次引发网友关注。

“毕婚族”安安,曾经的梦想是剑指天涯,23岁大学一毕业就被拐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江湖是路人。

结婚后丈夫俞非凡变成了“工作狂”,安安则化身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

本以为会携手到老的爱情,没想到不到五年就婚姻就宣告结束。

当她拎着行李,站在自己曾经的家门前时,丈夫俞非凡重重地关上了门。

安安才发现自己失去的不仅是婚姻,她已经无家可归。

可是这时安安连悲伤的时间也没有,因为全职太太的身份,在孩子的监护权争夺战中她毫无胜算。

其实何止是安安,很多家庭主妇也是一样,如果婚姻出现问题,根本毫无反击的能力。

她们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职业,家庭就是她的全世界。

可悲的是,大多数的全职太太不但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反而成为了家里那个“隐形的人。”

对于丈夫和家人来说,无论她们做的有多出色,不过是理所当然。

她们没有话语权,没有消费资格,甚至可能会被丈夫嫌弃没有收入而一脚踢开。

婚姻里,最危险的职业是全职妈妈,而多少女人都输给了这四个字。

01

“结婚后,我成了家里的隐形人”

就在前段时间,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引发了社会关注。

而这部评分两极分化的影片下,隐藏了社会对职业太太的严苛和不公。

金智英出生在韩国一个普通家庭,接受过不错的教育,在三十一岁嫁给自己的学长,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庭。

她的人生轨迹普通又寻常,她就是生活在我们现实里的妈妈。

金智英的生活很忙碌,她无时无刻为家庭奔波,根本没有一点喘息的时间。

当她向丈夫诉说自己太累了,丈夫却认为看孩子就是休息。

即便她想去犒劳自己,买一杯咖啡时,也会被旁人嘲讽“妈虫”。

从来没有人对疲惫的她说一句“辛苦了”。

所有人对金智英的辛苦都视若无睹,似乎她的劳动毫无意义。

可是全职妈妈真的没有劳动价值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就在前段时间,外国有一个公司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

招聘要求应聘者二十四小时工作,没有休息日,熟练掌握多种技能,并且一旦任职便不能在辞退。

对于几乎等于变态的条件,应聘者嗤之以鼻,怎么会有人去答应呢?

这样的工作即使是高薪,也是无法胜任的。

但事实上,这份工作有无数的人在不计回报的工作,她们就是妈妈。

婚姻的得失,从来不是依靠金钱计算的。

有的人努力赚钱,为了给家人提供优越的物质基础,而全职太太则是让家人生活在爱里。

可是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工作者的艰辛,却不能望见全职太太的付出。

02

一场短暂的婚姻

没有谁是绝对过错方

知乎上曾经有人提问:

“为什么那么亲密的我们,在我成为全职太太以后却渐行渐远了?

其实对每段婚姻来说,答案可能都是不尽相同的。

就像是前几天,闺蜜冉冉就和丈夫因为“性格不合”离婚了。

曾经的冉冉和先生是我们朋友圈出了名的模范情侣。

他们有相同的成长环境,旗鼓相当的学历,共同的兴趣爱好,只要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可是当冉冉生完孩子以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老公嫌弃冉冉产后发胖,不做身材管理,几次嘲笑她是“黄脸婆”。

随着先生事业发展越来越好,冉冉和先生的共同话题却少得可怜了。

冉冉每天在家看孩子,每当丈夫回来的时候,想和她说一说孩子的成长,先生总是不耐烦。

先生想和冉冉讲讲工作上的烦心事,可是冉冉根本听不懂。

就这样两个相爱的人渐行渐远。

一场短暂的婚姻,没有谁是过错方,打败爱情的不是小三,而是婚姻的本身。

曾经两个人走在同一起跑线上,可是后来先生走的快了,冉冉慢了下来,她追不上了先生的步伐。

现在她就像是一株菟丝花一样,缠绕着别人,却找不到自己的根。

在这段婚姻里,冉冉似乎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自我。

而好的婚姻,往往讲求势均力敌。

没有了自我的女人,却失去了和爱人平等地站在一起,只敢默默做那个“背后的女人”。

但是男人可能短暂地爱一下你年轻的容颜,可是支撑你们走下去的却是一起并肩作战的能力。

毕竟生活很难,没有谁能扶持谁一辈子,唯有相互支持。

03

婚姻里没有躺赢

你得找回迷失的自己

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华老去,而是在婚姻和平淡生活中的自我迷失,女人可以衰老,但一定要优雅到老,不能让女人将婚姻消磨地失去光泽。

就在前几天,演员刘敏涛出席新片发布会,再次被称赞演技超群,可是谁知道她也曾经彷徨迷茫过呢?

从小刘敏涛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出道就便和六小龄童参演了《祝你好运》,事业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可是在她的事业巅峰之际,她遇到了爱人商常乐,并且成为了一个妈妈。

整整七年,她没有出来拍戏,而是在家做一名贤妻良母。

直到有一次,她和先生一起去日本游玩,她想买一只抹茶冰激凌,却发现身无分文。

这时候的刘敏涛才发现:现在的自己卑微且苍白。

丈夫长时间在外经商,家里许久不见他的痕迹。

在一个盛夏的夜晚,独自一人的刘敏涛下定决心改变这个局面,重新找回自我。她说:

“我不相信疲惫和麻木是中年的底色。”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她成为了《伪装者》里优雅知性的大姐明静,她是《琅琊榜》里的静妃娘娘,每一个角色都让人过目不忘。

现在的刘敏涛脸上总是带着满足的笑容,她的微笑并不来自任何人,而自己赋予的。

有人说,婚姻里从来没有躺赢,学会独立地与爱人并肩前行才是才是婚姻的真谛。

对于当代女性而言,独立是必不可少的。

从长久来看,女人只有拥有了独立的能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真正成就属于自己的绚烂人生。

04

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做女人难,做个被人夸奖的女人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如果出去工作,那你就是不顾家,太自私;可是如果留在家里,那就会被嫌弃吃软饭,靠人养着。

其实,职场女性也好,全职太太也罢,我们应该理解每一份决定。

因为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重要的是要学会:

生活独立,不执念于过去,不畏惧于将来。

就像是《随着日子往前走》写过:

“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尽量担待;不怕孤单,努力沉淀。”

要知道,没有人能去代替过你想要的人生。

女人呐,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