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他离开你,是因为你给错了东西

他离开你,是因为你给错了东西

发表时间:2021-03-31

【www.qg13.com - 因为你情感美文】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他离开你,是因为你给错了东西,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首先是给予。爱一个人,会变得很自卑,很喜欢揣摩他的心思,想时时刻刻知道他在想什么?有没有在想自己,有没有对其她女人动心思,爱自己有多深。你的心思,你的脑子,你的记忆,你的生活,全都是他,恨不得成为他肚子里的蛔虫,知道他在想什么,时刻在他身边。因为爱上一个人,而想倾其所有,给对方一切自己能够给的。

爱一个人的时候,爱对了,就是一种缘,爱错了,就是一种劫。

女孩子,最渴望的就是和心爱的人执手一生,白头偕老,和对方永远在一起。男人,爱一个女人最好的方式,往往不是给她打钱,而是陪伴在她身边,让她感受到爱和关心。女孩子觉得,爱就是陪伴,就是永远不离开,为了自己爱的男人,女人愿意给他最长久、最珍贵的陪伴,哪怕女人的青春更短,更容易逝去。

但是,事实证明,对于女孩子来说,宝贵的陪伴,对男人而言并不感冒,他们对自己重视的陪伴嗤之以鼻,仿佛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青春,在他身边时对他的每一份爱和关心都是不值钱的,说走就走,说离开就离开,说分手就分手,完全不把自己放在心里。

那是因为,你给错了东西。

要知道,对于一个饿得饥肠辘辘的人来说,他最需要的是一块面包,一杯水,而不是一件华丽的衣服。对于一个即将出席盛大晚宴的女孩子来说,目前最需要的是一件让她艳压群芳、光芒四射的奢华礼服,而不是送她一朵花。同样的,对于一个需要男人的爱与关心的女孩子来说,她需要的是爱情,是温暖,而不是冷冰冰的,从远方转过来的钱。对一个情场浪子来说,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又一个女孩子从他身边走过的每一次新鲜感。

人家要的是新鲜感,是刺激,是变化,而你却给了他一成不变的陪伴。不是你的陪伴不值钱,而是你的陪伴在他那里变得不值钱。换句话说,你的陪伴给错人了,你爱错人了。

以前有个同事是个情场老手,典型的情场浪子。他条件其实也就一般般,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钻石王老五,但人家长得帅气,还懂得哄女孩子欢心,所以,身边最不缺的就是女孩子。凭借他的外表和涂了蜜一样的嘴巴,什么样的女孩子都能够被他追到手。温柔的、漂亮的、能干的、贤惠的、清纯的、泼辣的、跟他一样在情场上放浪的,都曾经和他有过一段感情,但是,都不长久。

如果是跟他一样,是个清场浪子,把谈恋爱当做游戏,当做生活的调味品,也就打算玩玩,刺激刺激一下也就算了,偏偏不少女孩子是打算跟他长期交往,甚至跟他结婚的,那就把人家害惨了。那些女孩子每次被他提出分手时,都痛苦得心都碎了,低声下气地哀求他,问他自己哪里不好,她可以改,但最后都被他像甩掉失去利用价值的垃圾一样,扔得远远的。

有一次,一个女孩子闹到单位里来了,哭哭啼啼的,把单位的同事们都惊动了。原来,那个女孩子是他的其中一个女朋友,她本以为他会娶她,没想到,人家只是玩玩而已,并没有认真,她却认真了。现在同事提出分手,女孩子死活不肯,并且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更加不肯了,并且以孩子相要挟。没想到,同事冷冷地说,不就是肚子的一块肉嘛,去医院打掉不就结了吗,打胎费我来给。可是,医生说不建议打胎,女孩子体质太差,如果堕胎不顺利,很可能以后就不能当妈了。同事觉得事情闹大了,玩起了失踪,结果,女孩子找到单位来了。

女孩子总是太傻,从对人家有好感,喜欢人家开始,就已经开始和对方结婚生孩子的幻想,和对方白头偕老,一辈子相互陪伴。却没想到,人家要的不是你的陪伴,要的只是一时的新鲜感。时间久了,你的新鲜感没了,他就做好了离你而去,找下家的准备了,你给的陪伴,在他眼里根本不是个东西。

爱一个人,最怕的就是爱错了人,你视他如手足,他却视你如衣服。你把你最珍贵的青春,最可贵的陪伴都给了他,他却没有珍视。

但是,如果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心灰意冷,对爱情失去信心了吗?当然不能,你的陪伴,他不懂得珍视,是他的损失,是他不配拥有。在这个世界,总有一个人需要你的陪伴,渴望你的陪伴,珍视你的陪伴。女人这一辈子,要找的莫过于这样的男人。

编辑推荐

就是因为你但求问心无愧,他才会离开


有些人相信这样的幻象:固守自己的清白,面对坏事,不进行力所能及的面对面的抗争,就可以避免参与邪恶。

其实,自己也在做同样的坏事。如果一方坚持保持自己清白有理,另一方的罪责就不会结束,他们之间的爱就会枯萎。那些想置身事外的人和被动服从邪恶的人,不但保持不了清白无辜,反而制造了更多的不公正。

——摘自海灵格《谁在我家》

一个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你给予我物质和精神的爱,我接受,我给予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的爱,你也欣然接受,然后回予我更多……如果这个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关系也随即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并且,与我们的想象不同,爱的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

不愿意接受的原因也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伟大,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受内疚。

对此,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描绘说:“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而且,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有一种清白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绝对问心无愧。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永远正确。那么,相应的,关系的另一方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会频频感到内疚,会经常觉得问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付出,他最终一定会产生逃离的冲动。

一旦他真做出了逃离的举动,那个一直认为自己清白无辜的付出者就会觉得受到了莫大伤害,并且会激烈地指责逃离者的背叛举动,但殊不知,他才是破坏关系的始作俑者。

“完美太太”吓走丈夫

咨询师于东辉认同海灵格的观点,他说:“清白感总是和负罪感联系在一起,一个和谐的人既有清白感也有负罪感。假如你没有一点负罪感,而只有清白感,那其实就是你把负罪感强加给其他人了,而那个被强加者一般都是你最亲密的人。”

于东辉的一个来访者丽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31岁的丽娜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不仅事业一帆风顺,人也聪慧靓丽,且非常顾家,被大家视为经典的好妻子。

丽娜做公务员的丈夫罗峰也这么认为,他常说,丽娜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妻子。但他近一年对妻子越来越疏远,最近提出了离婚,理由是他有了第三者。不过,丽娜很快了解到,那个所谓的第三者是子虚乌有的事,她其实只是罗峰的一个很好的朋友而已。后来,在妻子的逼问之下,罗峰终于讲了实话,他说自己非常有压力。

丽娜一听,还以为是自己成功的事业给了丈夫压力,但罗峰否认这一点,他说自己也不明白这种感受从哪里来,但他就是难受,“可能是你太好了,对我太好,对我家人也太好,什么都好……我说不好,但就是对这一点不舒服”。

“我太好了,难道是一个罪过吗?”丽娜激动地对于东辉说,“我工作很紧张,还尽力去做一个尽职的好妻子,他也承认我没什么好挑剔的,那他为什么这样对我?!”

她永远是问心无愧

丽娜想不明白,罗峰的家人也想不明白。他的父母知道儿子想离婚后,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他妈妈说:“这么好的媳妇,别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你却不知道珍惜,还想离婚,你脑子是浆糊做的啊!”

不仅父母,罗峰的哥哥和妹妹,还有其他亲朋好友也都站在丽娜的一边,要么声援丽娜,要么谴责罗峰,不少人则劝罗峰别离婚。

“你们起争端的时候,他的亲朋好友都站在你这一边吗?”于东辉问丽娜。

“是的,因为我对他们比罗峰对他们都好。”丽娜说。

“没有例外吗?”于东辉问。“很少,嗯,基本没有。”丽娜说。她略想了一会儿,然后坚定地说:“可以说,对这个家,我尽全力了,要是真走到离婚这一步,我也问心无愧!”

“在和其他人的重要关系中,你也问心无愧?”于东辉继续问。

“嗯,是的。”丽娜回答说,“对我的父母,对他的父母,对他的朋友,我都尽力做到最好。”

于东辉捕捉到了这句话中的问题,于是问:“你对人很好,他对人一般,那么是你的朋友多,还是他的朋友多?”

听到这句问题,丽娜有点吃惊,她呆坐在咨询室里,好一会儿才反问:“我没有多少朋友,他朋友是很多。你是说,我人太好,不仅不受他欢迎,也不受别人欢迎吗?”这是问题的关键。

她把内疚转嫁给了丈夫

于东辉解释说,朋友关系和配偶关系一样,是相对平等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的关系。相反,亲子关系一般不是平等关系,要么是成年的父母向幼年的孩子多付出而少接受,要么是壮年的孩子向老迈的父母多付出而少接受,其他的亲人关系也常是不平衡的关系。所以,当丽娜一贯地扮演“付出者”的角色时,她在亲人中受到了欢迎,并被当作典范来看到。但是,因为她习惯性地拒绝接受,所以在讲究平衡的配偶和朋友关系中遭遇到了挫折,对于她这样的“付出者”,她的朋友和她的丈夫罗峰一样,都有点想避而远之。

从理智上,这种避而远之看上去好像不合常理,毕竟作为“接受者”,从利益上是获益者,为什么朋友和丈夫都逃避丽娜呢?但如果从情感上去分析,这种逃避就不难理解了。

从情感上看,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并不伟大,他们的不计得失的付出,从根本上是一种自恋。“付出者”过分地追求“问心无愧”,过分地迷恋清白感。然而,不管多么付出,一个人仍然是会在关系中犯错的,是会不可避免地伤害关系的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总有亏欠的。当伤害和亏欠发生时,你总会产生或轻或重的内疚感,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很惧怕这种内疚感,他要求自己绝对不要有内疚感,于是非常努力地去做一个“完美的付出者”,那样他就问心无愧了。只不过,这种内疚感并没有因此在关系中消失,它其实是被“付出者”在有意无意中强加到“接受者”身上了。

简单而言,即“付出者”其实在享受这种逻辑: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关系中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那都是你的错了。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丽娜的丈夫和朋友为什么要逃避丽娜了。

健康的关系需要内疚

内疚,是和谐关系的调节者,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内疚的产生,其实是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作出补偿。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

在关系中扮演一个单纯的付出者,其实是拒绝对方的补偿,从而破坏了对方化解自己内疚的努力。结果,内疚不断在对方心中郁积,最终这内疚成为一种愤怒,让他产生了想逃离这个关系的冲动。这正是罗峰为什么想离开“无可挑剔的妻子”的缘故。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情感,内疚是大自然的馈赠,它在提醒我们,你的一个关系需要调整了。假若你懂得接纳自己的内疚,并帮助对方接纳他的内疚,那么关系就会自然地流动,自然地走向和谐。

许许多多的“好人”不懂得这一点,他们不喜欢“问心有愧”的感受,企图彻底消除自己的内疚感,而消除的模式可以分成两类:禁欲、助人。禁欲是禁止自己接受别人的付出,而助人则是只付出不接受,丽娜无疑属于后者。

助人的模式

在关系中,禁欲者是单纯拒绝接受别人的付出,助人者则是疯狂付出,他们的付出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他们的接受仿佛就不值一提了。

正常的人不会喜欢这样的助人者,因为你假若和他建立了关系,那么,你常会在这个关系中感到,你的付出是不值一提的,而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你也是不值一提的。正常的人不会喜欢这种感受。

并且,因为我们总是对付出报有敬意,所以尽管我们不喜欢“我的付出不值一提”的感受,但我们难免会对疯狂的付出者产生敬意。这种敬意就化为了助人者的一种权力感。产生了这种权力感的助人者会严重地“问心无愧”,在他巨大的付出前,其他人都没了说三道四的资格,这就是“助人者”所追求的境界,这也是很多理想主义者的人生哲学,但其核心逻辑——“与其让我欠你的情,不如让你欠我的情”——远不是多么伟大,相反是一种幼稚的逻辑。

对于这种助人者,海灵格描绘道:

这种人自我中心、抛弃需求……他们从根本上讲是和关系对着干的。无论谁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不过是想维持高高在上的幻想,拒绝接受生命的施舍,否认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平等。别人很快不想从拒绝接受的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了,反而会怨恨他们,远离他们。因此,长期的助人者常常是孤独的,最终变得痛苦不堪。

丽娜正是如此,她一方面疯狂付出,另一方面则对丈夫缺乏敬意。表面上,她对丈夫仿佛很尊重,但她实际上对丈夫缺乏感激,疯狂付出的行为下面其实隐藏着对丈夫的不满,她内心深处对丈夫是有很多抱怨的。

和其他助人者一样,丽娜之所以成为一个疯狂的“付出者”,其实是在极力地逃避内疚感。原来,她刚出生不久,她的一个大她几岁的哥哥就去世了,结果她的家人认为是丽娜“克死”了她的小哥哥。等丽娜懂事后,家人很爱她,所以没有把这种观点鲜明地说出来,但丽娜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样,能敏锐地捕捉到家人的这种逻辑,并由此产生了深深的内疚。但是,这种沉重的内疚是幼小的丽娜所不能承受的,于是,她很小就变成了一个特别努力、对家人特别好的孩子,目的是通过疯狂的付出化解命运的沉重压力。

在她的新家庭中,她也是如此,她不容许在和丈夫的关系中有内疚产生,因为一个轻微的内疚会激发她潜意识深处的强烈的内疚,这太难受了,所以她拼命逃避。

丽娜已经彻底忘记了她有过一个死去的小哥哥的事实,她是在接受于东辉的治疗时,在半催眠状态下发现自己脑海里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的形象,而那形象一出现就令她非常压抑,非常难受。后来,她去问了父母,才知道死去的小哥哥的事实,也才知道父母及其他亲人的确曾认为是她“克死”了哥哥。

幼小的她无法承受辨别真相,也不能承受这个压力,但成年的丽娜已具备了这些能力。所以,当明白自己一直逃避内疚之后,她也就明白了她和丈夫的关系中的问题,并由此懂得付出和接受的平衡才是关系的和谐之道。

启示:放弃绝对的清白感

海灵格称,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他强调说:“少量的付出和接受,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好处;大量才会让我们变得富有。”

不过,这是完美状态,在具体的关系里,平衡只是目标,而失衡才是常态,轻微失衡没有关系,但一旦严重失衡发生,内疚也会随之产生,你觉知到内疚,也就觉知到关系到了必须调整的地步。

不要因此就惧怕失衡,惧怕失衡是“禁欲者”的哲学,他们因为惧怕这一点于是干脆就不接受别人的付出,而自己也少付出。实际上,正是因为失衡,我们才会发展出有意义的交换。假若关系永远停留在了一个平衡的地步,那个关系也就该结束了。

关系有爱的失衡,那要用更多的爱去平衡。另一方付出多了,你感受到,于是,你付出更多。他感受到了,于是付出比你还多。于是,关系前进了,且没有停留。

女人离开你并不是因为你穷?呵呵


近被一篇文章《女人离开你并不是因为你穷》刷屏了,里面特经典的一句话:

其实女生才不会因为你穷跟你分手 是你天天不思进取让她看不到希望她才会跟你分手

看完之后,我眼光直发绿,左眼写着“呵”,右眼写着“呵”,这篇文章我猜测女孩子一定是甩了哪个男的编出来的吧。对,你说的没错,但是有局限性,你这句话只限于从学生年代到达社会的爱情,只有有过感情的女人才会愿意给这个男生机会,而在这个社会上,假如你要跟我谈恋爱,你没有钱,我相信没有多少女生会对你care,有多少人的钱是靠努力进取得来的,进取的最后不也是为了有钱。爱情可以没有钱,但是婚姻不可以,总之说白了,你穷,就是一个错。

在这个世界上想要找一个信任你不嫌弃你穷,不嫌弃你脾气不好,只因爱你而不顾一切的信任你包容你一心只想要跟你在一起的人可能就只有你妈,女生想当的是新娘,并不是旧娘,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是的,我相信这个社会上真的会有很多很多很多愿意陪男朋友一起奋斗的女孩子,可是我也问过好多好多的女孩子,假如一个男孩子没有钱,你会选择跟他在一起吗?

她们连想都不用想,不!!可!!能!!我又继续问:假如这个男生真的很努力很努力到最后还是没有钱呢。她们犹豫了一下,并说,那没办法了,就这样吧。

女人是感性的,她们舍不得感情,她们愿意给最开始爱的人机会,但从校园走出来后,他们不会在选择爱情的时候再因为这个问题而赔上她们的青春。

不好意思,人家女孩子真的等不了你,她们是真的会怕的,你给不了我爱情,你给我钱也行啊。我们不是学生,我们再也爱不起那种不用考虑后果的爱情。以后会有家庭,以后会有孩子,都是很现实很现实的事情。

如果谁都不爱钱,谁TM还要去工作,就受不了男生,本身就不上进,还很懒,还要老在那里说风凉话,怕是没救了。我邻居家的叔叔说:早在以前,人们就图温饱,有个可以住的好了,现在不一样了,我的房子要盖得好,我的车子要买的贵,毕竟我们看不到别人的存折,看到这些基本就敢把女儿嫁了。你就问问你自己,你没有钱,你凭什么保证你能给姑娘幸福,就算人家姑娘真爱你,人家父母也会嫌弃你好不好。

从小到大,我们就给扣上了爱攀比的心理,每个人都是,读个书100分就要奖励奖学金,出个社会你有点钱你爱干嘛就干嘛。我不认为一个女生因为你穷而离开你就是不对,我知道他们内心都是想怒吼:原谅我是个这么世俗的人,去他娘的朴实跟平淡,老娘就是爱钱,就是要有钱,我就是要用奢华闪瞎你们这些狗眼。

就是那些类似“内心不够强大的人才会喜欢追求外在,追求钱钱钱”的鸡汤文,你说它到底存在这个社会上有没有道理,这个还真有,但前提是这个人得有这个繁华的资本,才有资格平平淡淡才是真,你一个男人什么都没有,一贫如洗两手空空,你谈什么内心强大,你嚷嚷什么你那个叫什么低调。

一个女孩子,她在没有成为一个富人之前,她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适度去包装自己来赢得别人的重视,这没有错。我不管她拿着是假的爱马仕,还是高仿的LV,她在我看来,她就是比普通女孩子看出来更显眼一点,这并不是虚荣,她这是顺势而为。这和“漂亮的人路好走”是一个道理的。

他会因为你的嫉妒离开吗?


他会因为你的嫉妒离开吗?

章节丨嫉妒、欺骗和背叛

翻译丨郭辉

你在乎伴侣与其他异性之间的交往吗?你会不会嫉妒?

你能识别出他(她)的谎言和欺骗行为吗?

你遇到过伴侣的背叛行为吗?应该如何应对背叛?

在这一章当中,我们将主要关注保持关系所面临的各种障碍和危险。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谈到的“嫉妒、欺骗和背叛”,在大多数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会看到,大多数人在其生命的某一段时间里嫉妒过,甚至普遍存在着种种形式的彻底背叛。

这些负面的情况与人们从关系中得到的回报相比,具有同样的影响力,有时还会更具破坏性。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人都表达了在过去五年中,自己的关系非常糟糕。也许更糟的是,它们甚至会使一个值得发展的关系无从开始。

嫉妒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源自人们所珍视的关系可能会被现实中的或想象中的竞争对手夺走。嫉妒的三种典型情绪是伤害、愤怒和恐惧。嫉妒有时候会与羡慕相混淆,其实二者差异很大。当我们也希望拥有别人所具有的某些东西时,我们羡慕别人。羡慕的特点是谦卑地渴望得到他人所拥有的。相比之下,嫉妒是伤害、愤怒、恐惧交织在一起的心态,源于担心失去自己所拥有的,或失掉不想放弃的关系。

如果个体认为伴侣未能履行其对关系的承诺,会有受伤感。个体想象遭抛弃或失掉关系就会产生恐惧和焦虑感。嫉妒的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情场上的对手会诱惑自己的伴侣。有时候愤怒会演变成暴力,美国13%的谋杀案是配偶的一方杀死另一方,其中嫉妒是最普遍的动机。

显然,嫉妒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在全球范围内它也是普遍存在的,在两岁以下的孩童身上也能够观察到嫉妒(当妈妈忽略自己和别的孩童玩耍的时候)。另外,嫉妒的文化反应并不时总是负面的。对1945年至1985年的杂志文章所作的分析表明,20世纪50-60年代,嫉妒常被看作爱情的见证,对婚姻有好处。到了70-80年代,大众的观点已经转变,把嫉妒看成一种不适宜、不健康的心态,一种源自不安全感和性格的缺陷。在21世纪,我们的矛盾心理仍然存在,几度被看成“双刃剑——一方面是爱情的表达,一方面是偏执狂”。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人们比过去还要嫉妒。到20世纪90年代,与12年前所做的调查相比,当想到爱人与别人做爱时,同性和异性恋的男子表达了更强的嫉妒之情。

嫉妒的两种类型:

当人们察觉到其所珍视的关系受到威胁时,会产生反应性嫉妒。令人烦恼的威胁也许不是发生在现在,也许在过去就已经发生了,或者预期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比如,伴侣表达与别人约会的意愿),但反应性嫉妒总是在应对现实危险的时候发生的。伴侣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会引起担心,如果自己的伴侣与别人调情,也会被年轻人认为“不忠诚”。不幸的是,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令人嫉妒的事情。在对近700位美国大学生的调查中,多数年轻人坦言在于自己所倾心的伴侣认真约会交往的过程中,曾与别人约会过、亲吻过、爱抚过甚至同居过。三分之二的男性和一般的女性说他们曾亲吻或爱抚过别人,一半的男性和三分之一的女性说他们曾经与伴侣之外的人发生过性关系(大多数让人不止一次)。

相比之下,当伴侣没有做错,个体的猜疑不符合事实的时候,就产生怀疑性嫉妒。怀疑性嫉妒会导致个体忧虑和不信任,会引起他们的警觉和窥视,使他们去寻求对自己怀疑有力的证据。在所有情况下,可以说怀疑性嫉妒都是站不住脚的,这种怀疑不会困扰那些更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伴侣。

区分这两种类型的嫉妒是有意义的。几乎所有的人在意识到伴侣不忠的时候都会产生反应性嫉妒,但是当缺乏诱因时,人们的怀疑性嫉妒倾向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两种嫉妒类型之间的区别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鲜明。若发现伴侣有风流韵事,嫉妒反应可能会持续多年,并可以演变成怀疑性嫉妒,因为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完全恢复。反应性嫉妒可以创造出以前未曾出现的怀疑性嫉妒。也许人们对威胁自己关系的因素会作出不同判断。认识到伴侣只是对别人抱有幻想,这对安全感强、不易产生嫉妒的人来说,是不会带来太多麻烦的;但是,缺乏安全感的伴侣则会产生反应性嫉妒。一个人的反应性嫉妒可能只是另一个人的怀疑性嫉妒。因此两者的边界可能是模糊的。

谁更容易嫉妒

总体而言,男性和女性在嫉妒的倾向性上没有什么差异,但嫉妒的敏感性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些人更容易产生较强的嫉妒。当人们感觉自己的选择机会很少,很需要一个特定的伴侣的时候,任何威胁对于他们的关系都是致命的。相形之下,选择机会多的人较少会嫉妒,就算关系终结,他们的损失比较少。

关系中的不确定感也会导致嫉妒加强。担心达不到伴侣期望的人,或者担心自己不是伴侣想要找的人更容易嫉妒。如果个体怀疑自己是否具备满足爱人的能力,那么即使高自尊的人也容易嫉妒。

如果伴侣一方比另一方更有优势,如外表吸引力更强、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聪明才智,较弱的一方可能认为,其他人也许与自己的伴侣更般配,这可能会令其不快。我们大多数人都想得到最好的伴侣,而一旦意识到如果伴侣愿意的话,他们会得到更好的伴侣,这又会让我们产生威胁感。

不论如何,让我们考虑一下这样的人所面临的可怕情景,他们既依赖于当前的关系,同时对这种关系怀有一种不确定感:他们需要自己的伴侣,却担心自己不够好因而无法留住伴侣。因此也就很容易理解,无论是否真有第三者介入,只要他们查觉到这样的信息,其反应就会很强烈。

依赖类型也影响嫉妒,在某种程度上,多虑的个体通常具有相似的特点:他们贪婪地寻求与他人亲近,但又始终担心伴侣回报给自己的爱不够多,这就能够导致嫉妒。可以肯定的是,多虑型的人比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的人体验到更强烈的嫉妒。恐惧型和多虑型的人都同样焦虑自己是否会被伴侣抛弃,所以在引发嫉妒的情境下,他们会体验相似的焦虑和怀疑。但由于亲近给他们带来的舒适较低,所以对第三者的竞争也不会感到有多么悲伤或恐慌。相比之下,安全型或回避型的人不担心遭人抛弃,所以与恐惧型和多虑型的人相比,更不容易嫉妒。然而,当个体重视的关系遭到威胁时,安全型的人比回避型的人体验到更强烈的恐慌。将这些情况综合考虑,当关系遭到威胁的时候,最不易受影响的通常是那些回避型的人。自足感及试图不依赖别人显然是一种对嫉妒的免疫方法。

其他的一些个人特征也会导致嫉妒的升级。看重“性爱专一”的人期望伴侣是一夫一妻制者,当伴侣有其他风流韵事时,他们会体验到高度的反应性嫉妒。另一方面,如果伴侣也持“性爱专一”的看法而且忠诚,那么他们就会比其他人体验较低程度的怀疑性嫉妒,因为对他们来说,性爱的背叛是不大可能的,相比之下已经有风流韵事(或打算有)的人,在伴侣背叛时,嫉妒程度较低;但他们也更担心伴侣在未来将背叛自己。总而言之,不看重性爱专一的人与看重性爱专一的人相比,倾向于体验较低程度的反应性嫉妒,但会体验较强的怀疑性嫉妒。

谁令我们嫉妒

了解到伴侣对别人有兴趣会引起我们的嫉妒,但并不是所有的竞争者都有相同的威胁。具有较高匹配价值的浪漫的竞争者以及使我们自己相形见绌的竞争者,对我们的关系会形成令人担心的威胁,也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嫉妒。对手在我们所关注的某些成就或技艺方面超越我们尤其令人烦恼。对伴侣有吸引力的竞争对手着实让人烦心。男性对自信、有权势及果断的男性更为嫉妒(这些能够表明个体拥有资源的特点),而对只是英俊的男子较少嫉妒。相比之下,女性对比自己更漂亮的对手更嫉妒,而不是更嫉妒那些自信和有权势的对手。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当对手给自己的伴侣提供他们喜欢的东西时,都会体验到更强烈的嫉妒。但相比较而言,对女性来说最具威胁性的是外貌吸引力,对男性来说则是权势。

是什么让我们嫉妒

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嫉妒有利于保护我们的亲密关系免受他人骚扰。想象一下,原始人类只有对入侵者反映强烈,如对外来者的入侵抱持警惕,将竞争对手击退,努力满足目前的伴侣等,才能使他们成功维持关系并成功的繁衍生息。这一观点认为,嫉妒在过去提供了繁衍的优势,所以,它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根深蒂固的反应,难以避免。更有趣的是,这种观点同样认为两性需要警惕伴侣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忠。

男性面临着与生育后代相关的问题,而女性却没有。女性肯定知道孩子是否是自己的,但对于男性来说,除非他完全相信伴侣没有与另外的男人有性关系,否则他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是孩子的父亲(在无法使用任何先进技术的条件下)。在进化的意义上,对男人而言,如果伴侣有不忠行为,而你过于信任伴侣,没发现这种不忠时,其代价可能更高,后果更危险。于是在今天,男性比女性有着更多的婚外情,但在配偶对自己是否忠贞的问题上,丈夫比妻子更不确信。为人父的不确定性更使男性比女性对性爱的不忠更警觉。

结果,男性一想到伴侣性方面的不忠是最容易嫉妒,而女性对伴侣感情的不忠贞的反应最为强烈,即他们的伴侣可能爱上了别人。每一种类型的不忠贞都会引发嫉妒,但它们各自的进化论含义有所不同。对男性而言,对他繁衍后代的威胁不是伴侣对别人的爱,而是性。如果他的伴侣爱上另一个男人,他的孩子仍可以生存延续下去,但这个男人肯定不愿意养育别人的孩子。对女性而言,更危险的不是伴侣约别人发生性关系,而是对别人的爱。只要男方继续提供生存所需的资源,他的孩子仍可以生存,即使伴侣让别的女人怀孕;但如果他爱上别人而完全离开自己,那孩子们的未来就会受到损害。

事实上,如果女方是背叛的一方,人们通常认为发生婚外恋的女人更可能是在感情上依赖婚外的情人,对婚外的关系也更为投入。人们认为对女性而言,爱和性是更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两种类型的不忠针对男性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对女性也许没有不同。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人都憎恨这两种类型的不忠贞。类似其他方面,两性之间的相同之处要多于不同之处。但是,毕竟与进化论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并不能证明其正确性。可能其他的因素也在起作用,包括这样一种简单的可能性——它与传统的性别角色相一致——与男性相比,女性更依附伴侣。在任何情况下,不忠贞对两性都是一个明显的引发嫉妒的事件,这是显而易见的,而进化心理学对此的解释虽然很有争议,但却很有趣。

对嫉妒的反应

人们可能已伤害、愤怒和恐惧的方式来对嫉妒做出反应,这可能有利于关系的发展,也可能对关系造成破坏。有时候,嫉妒的人就是要以伤害的方式反击,以暴力行为或侮辱性言辞报复伴侣,或者做出也令伴侣嫉妒的事情。也有时候,人们本想保护与伴侣的关系,但自己的一些行为反而进一步伤害了这种关系,例如跟踪自己的伴侣,限制伴侣的自由,贬损或威胁竞争对手。然而,有时候人们会积极地应对嫉妒,如直接说出自己的忧虑,试着与伴侣一同解决问题,或者努力做些什么,使得自己或他们的关系更值得拥有。比如,打扮一下自己、给伴侣送礼物或者做更多的家务,等等。

依恋类型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嫉妒使人们都做些什么。当人们嫉妒时,安全型和多虑型的人相对会从容些,他们会试着去修复关系,而回避型的人则不是如此,相比之下,恐惧型的人更可能假装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或假装自己并不在意,以逃避问题或否认自己的苦恼。

男性和女性在对嫉妒的反应上通常也会有差异,这使得异性恋变得更为复杂。设想自己处于这样一种情境:聚会中,你起身再去倒一杯饮料,而把你的伴侣独自一人留在双人沙发上。在你走开的空当,你的伴侣以前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恰好经过,坐了会儿。你拿完饮料回来时,更好看到她们轻轻一吻来问候彼此。这时你会怎么办?在几个研究嫉妒的实验中,有一个是这样做的:研究人员给人们看了上述的情境录像带并测量他们的反应,结果发现男性和女性的反应是不同的。女性对竞争对手的介入反应时尽力改善与伴侣的关系。她们假装自己不介意,但却将自己变得对伴侣更有吸引力以便与对手竞争。相反,男性表示他们将努力保护自己的自尊,他们打算借醉酒去与对手对抗或威胁对方,并且追求别的女性。女性似乎专注于维系现有的关系,而男性则考虑离开现有的关系,并且以征服新伴侣的得意来抚平心灵的创伤。

其他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其中引起研究者关注的一个方面在于,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试图使自己的伴侣嫉妒。通常他们会通过夸大自己对其他男人的吸引力,有时还会与其他男人调情或约会,以此来制造伴侣的嫉妒。她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试探自己与伴侣的关系(看看对方有多么在意),或试图引起伴侣对自己的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承诺。很显然,她们是想让自己的男人在嫉妒的时候对他们的行为有所反应,从而更加努力的保护和维持他们的关系。当然,问题是男人一般并不这样反应。女性让自己的男人嫉妒的方式,非但不能改善自己与伴侣的关系,相反还可能促使伴侣离开自己。

他不喜欢你,是因为你对他太好了。


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说有一对大学情侣创业,女生从家里拿出了几十万给了支持男生。

拿到钱的两个月后,男生似乎变了心,坚持要和女生分手。

女生和家人向他讨要说法,男生辩解这都是她自愿的。

鉴于没有事先签订合同或协议,也没有见证人,这件事情可能也就不了了之。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其实挺唏嘘的:为什么女生对他那么好,他还要离开呢?

想起之前在做情感咨询的时候,也碰到过很多类似的事情。

有一个读者说她每天都会给男朋友准备好早餐,平时有什么要求也尽量满足,但最后男朋友还是出轨了。

还有一个读者说她因为男朋友的关系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还和家里人闹了矛盾,没想到吵架的时候提起这些事男朋友竟然说她是“活该”。

可能我们始终很难理解,为何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总是被珍惜。

但尽管这样,我们也总要明白,失去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对他太好。

I

好友银子曾是出了名的对男朋友好。

虽然她经常要加班,但她还是会抽出时间去帮男朋友收拾出租屋。

周末一定会去给男朋友做一天饭,或者和他一起出去吃。

她买了各式各样的球鞋给他,自己却买个几百块的包包都舍不得。

一听到男朋友想要学摄影,她就存钱买了单反送给他,自己却省吃俭用了两个月。

但男朋友收到礼物时的表现却有些平淡,仿佛这件事本来就是银子应该做的一样。

银子觉得很委屈,但也没有表现出来。

只是觉得男朋友就是这样不善表达的性格,心里还是爱自己的。

别的情侣都是女生耍小性子发脾气,到银子这里反倒是男朋友经常冲她发脾气,每次靡靡还要哄他。

可就算是这样,男朋友还是跟她分手了,而且那之后不久,他就有了新的女朋友。

新女朋友经常跟他耍小脾气,他反而对她更好。

曾经银子为他做的事情,他都会为她做一次。

银子在得知这些消息之后,问我为什么。

“是你对他太好了,被偏爱,就会有恃无恐。”

银子本来以为自己对他越好,他越离不开自己,但是实际上,银子对他越好,他越觉得这是一件狠应该的事情。

反倒是他的新女友,因为他在她身上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便显得更珍贵。

II

社会学上有个定律叫做“贝勃定律”。

指的是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

这种刺激当然也可以是恋人之间的相处,比如一个经常对你嘘寒问暖的人作出一些关心你的举动,你觉得没什么。

但有一天他突然不再理你了,你就会觉得好像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一样。

有心理学家还特地做了一个实验。

找两对各方面条件都相当的情侣,一对中的男孩每周都送给女朋友一束红玫瑰,而另一个男孩只在情人节那天给女朋友送玫瑰。

情人节到来之际,大家都认为每周收到玫瑰花的女生应该更开心,结果却正相反。

前者表现的很平静,后者则是欣喜若狂的和男友拥吻在了一起。

前者甚至会挑剔男友送的玫瑰花品种数量。

谈恋爱大概就是这样吧。

当你对恋人特别好的时候,对方就会渐渐习惯这种好。

时间久了,甚至会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你要留住他,或者让他更开心,只能对他更好。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做的不如从前,他就有可能因为你无法满足他的期望而离开你。

III

这样想想挺亏的是不是?

明明付出了那么多,对方却还觉得不够,会在某个时候离开自己。

以为对方一定会发现自己的好,

最终得到的结果只是感动了自己。

事实上,对方可能只是习惯了你的关心和照顾,他想要的只是宠爱,并不是谁的爱。

可是爱情本来就应该是相互的。

我想要喜欢的人过得开心和幸福,可我也不能总让自己难受烦恼。

如果一份感情需要你委屈求全,我倒希望你可以自私一点,不要无条件的对一个人好。

他不喜欢你,是因为你付出得太多了。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每晚都要凌晨三四点才能入眠,那段时间我爱上了抽烟喝酒,这些我以前极其讨厌的。

我失恋了,准确来说我还没有失恋,

只是觉得自己快要失恋了。

男朋友在我们还没有分手之前有了新女友,而这个消息并不是他亲口告诉我的,是我从朋友处得知的。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没有去找他理论没有骂他,甚至没有一点儿脾气。

一直以来,我习惯了。

我习惯了付出,也习惯了承受。

I

我在广州,他在上海,从他答应和我在一起,到如今2年的时间,每一次都是我去找他。

他喜欢吃蛋挞,我就在他生日的时候提前做好然后坐了8个小时的高铁去上海找他。

他说他想我陪他去看LOL总决赛,我便逃了两天的课和他一起去,虽然我对游戏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

但我做的一切,不过是希望他能够看到我在为这段感情而努力着。

我以为我的坚持会有结果,

只是没想到他最后还是离开了。

之前在心理学课上曾讲到一种“付出型人格”,或许我就是这样的人吧。

“要得到,必须先付出”,渴望被爱,却始终觉得要被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有当你做了一些足够令人感动的的事后,才会被喜欢。

“他们相信要得到爱,必须先凭着自己的付出去满足其他人的需要,从而希望其他人也会对自己报以感激,把自己放在心内的一个重要位置。”

刚开始听到时觉得很奇怪,

心里想着会有这么傻的人吗?

但当自己成为这种付出型人格的人时,却丝毫没有察觉。

II

那段阴郁的时间里时不时会有朋友来找我聊天谈心,尽管我知道她们只是为了让我尽快走出来。

其中有一个朋友和我讲到了她和前男友之间的故事:

他说,我们考同一所大学

他说,等我四年

他说,我交女朋友了

他说,我明天要结婚了

“我不知道当时的我是怎么撑过来的,但事实就是这样,时间总会抚平一切伤痕。”

还有一个女生和我说:

“我和你一样,我和他也是异地恋。”

“每次给他发消息时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那是一场赌注,筹码是我一整天的心情。”

不知道为何,每当听到这样的故事时,不是慰藉,更多的是伤感。

那种感觉就好像怎么全世界都失恋了一样,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原来我们都曾为了一个人,

在数不清夜晚里痛哭流涕,

每一步都走得艰辛而又坎坷。

“但后来我遇见了他,我现在的老公。”她补充道。

“那时我刚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对恋爱极其地抗拒。不想跟任何异性有情感上的交集,也不想再为谁而努力。”

他一直陪在我的身边,不管我快乐还是悲伤,不管我任性地叫他走还是用很脏的语言骂他,他都很平静,给我做饭,带我去旅行...

“如果有人能够让你忘记过去,那么这个人就是你的未来。”

她说:“那个人会到来的。”

III

看着她坚毅的神情,

突然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

你遇见那个人,就好像你丢失的另一半。

认识他之前,你住在南极或者格陵兰岛,全世界的人都和你有时差。

而这个人不一样,他和你在同一个经纬。

你见到他的一瞬间,感情、印象都已经储备到位,

只等你轻触那个天亮的开关。

你说的每一句话他都懂得,你开一个话题他就明白,

你交待一下关键词他就能感知到方位。

这真是一个盛大的奇迹。

或许在真正遇到那个人之前,谁都曾流过泪受过伤,谁都曾误以为自己苦苦坚持的就是那个对的人。

我们总觉得不管过程有多么地辛苦,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但其实一点也不好。

我们一味地付出,却不知道越是付出也越是不被珍惜,越是容易失去。

带着千军万马的气势去攻略城池,到头来却落得个丢盔弃甲,只被当初自己的无所畏惧感动了。

爱情始终是两个人的事,如果一方无动于衷时,即便另一方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

一切让你伤痕累累,痛苦不堪的感情,都是不属于你的。

也请相信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人,不早不晚,他会给你温柔的怀抱,也会给你坚实的臂膀,让你告别失眠和酒精。

他不主动找你聊天,是因为喜欢你


他刚跟你说完晚安,就给朋友圈里其他共友点了赞。

他不是敷衍你,是他跟你聊完觉得有点兴奋,一直反复回忆你们的聊天内容,所以睡不着了。

他三天没找你聊天了。

不是想不起来你,也不是不想找你聊天,而是他怕你在忙,怕会打扰到你,也担心太过频繁主动找你会让你觉得他不够高冷、太粘人,他可能也在暗自伤心,你为什么三天都没找他。

他聊天总是说“嗯”“哦”“知道了”。

这不是冷淡,也不是敷衍,更不是不喜欢你,是你说过你喜欢成熟的男生,他怕话太多会让你反感,他小心翼翼就是爱你的表现啊。

他从不点赞评论你的朋友圈。

不是他故意装作看不到,是他害怕让你知道他的小心翼翼,他不想打扰你的生活,他甚至害怕他经常给你点赞评论会引起你的反感。

你不知道他每次都盯着你的朋友圈看很久,却连点赞的勇气都没有。

他情人节,520都没有跟你表白。

不是因为他对你真的没兴趣,是他害怕自己一旦吐露心声,连朋友都没法做,他害怕失去你,所以连说声“我喜欢你”的勇气都没有。

他从不秒回你短信。

不是因为你不重要,而是因为你的每句话他都揣测很久,连回复什么样的表情都要思考,害怕因为他的一句话终止聊天。

他忘记了你的生日。

不是因为他玩太嗨没想起来,而是因为他思考了很久送你什么样的礼物,却始终觉得没有一样礼物能表达自己的心意,也没有任何一样东西配得上你。

“他和你聊天是为了让你能早点睡,

让你早点睡说明关心你的健康,

关心你的健康说明在乎你,

所以,不和你聊天说明喜欢你。”

好了,你欺骗自己的谎言我都替你编完了,你现在可以早点睡别再熬夜了吗?

什么,你还是睡不着?那么好吧,我告诉你。

他刚跟你说完晚安,就给朋友圈里其他共友点了赞,是因为他根本不想跟你聊天。

他三天没找你聊天了,就是想不起来你。

他聊天总是说“嗯”“哦”“知道了”就是冷淡,就是敷衍你。

他从不点赞评论你的朋友圈,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认真看过你发了什么。

他情人节,520都没有跟你表白,是因为他去跟女神告白了,对你完全没兴趣。

他从不秒回你短信,是因为你根本不重要。

他忘记了你生日?这点你错怪他了,因为他从来没记得过。

别等了,他根本不会来找你聊天的,因为:

他真的,一点,也不,喜欢你。

离开你不是因为你没钱,而是在你身上看不到希望


再深刻的爱情,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失望中,都会被磨灭殆尽,最后剩下的只有一潭激不起任何动静的死水。

我女朋友离开我是因为我没钱。

这是许多男人在和女友分开后最爱说的一句话,他们会对亲人、朋友不断重复着这个想法,甚至会将自己这样的想法套用在别的分手情侣之上——女人提出分手都是因为男人没有钱,女人就是天生的拜金。

可是不知道这些男人有没有想过,当初这个女人选择你的时候,你也是没车没房没钱,但她却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来到你的身边。在那一刻,她对你们的未来充满信心,她坚信着,两个人能够携手走过这段艰苦的日子,凭借两人的努力,迎来幸福的生活。

她一直在努力着,拼命的在职场上奋斗,找准一切机会提升自我,她不断让自己变得优秀,变得更优秀,这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那个或许会到来的幸福生活。

女人在不断的往上攀爬,男人却不以为意,得过且过的糊弄着每一天的日子,上班稀里糊涂,下班游戏麻将。他从来不为两人的未来着想,只想着自己过悠闲的小日子。

时间长了,女人开始觉得很痛苦,很累,明明是两个人的未来,却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拼搏,从这个男人身上根本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于是提出离开。

此时,男人绝对不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是会将全部的错误推到女人身上,对,就是这个女人见到的有钱人多了,所以看不起自己没钱,变心了,想要找个有钱人少奋斗几十年。

他们用这样的想法给自己催眠,给周围的亲朋好友催眠,来降低自己的挫败感,将这段感情的失败原因归结与女人的势力与拜金,让自己处在一个无错,甚至是受害者的地位。仿佛只有这样做,他们才能够好受一点,才不至于变成一个真正的失败者。

一个女人一生中能有多少青春年华,满打满算不过十几二十年,她愿意在最美好的年纪陪在你的身边,这还不足以证明她是爱你的吗?

她们希望自己选择的这个男人是有担当的,有责任心的,能够为两个人的未来向上奋斗,现实中这个男人却是懒惰、不上进、让人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再深刻的爱情,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失望中,都会被磨灭殆尽,最后剩下的只有一潭激不起任何动静的死水。

女人能够从男人身上得到的最重要的两样东西莫过于刻骨铭心的感情与幸福温暖的家,当一个男人既无法给她一个幸福的家,也无法让两人的感情延续下去的时候,这一段关系也就差不多走到了尽头。

当然,并不能否认某些女人抽身离开确实是因为钱,但是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她们离开一个男人却不是因为钱,而是在这个男人身上看不到希望的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