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就是因为你但求问心无愧,他才会离开

就是因为你但求问心无愧,他才会离开

发表时间:2020-12-28

【www.qg13.com - 因为你情感美文】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就是因为你但求问心无愧,他才会离开,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些人相信这样的幻象:固守自己的清白,面对坏事,不进行力所能及的面对面的抗争,就可以避免参与邪恶。

其实,自己也在做同样的坏事。如果一方坚持保持自己清白有理,另一方的罪责就不会结束,他们之间的爱就会枯萎。那些想置身事外的人和被动服从邪恶的人,不但保持不了清白无辜,反而制造了更多的不公正。

——摘自海灵格《谁在我家》

一个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你给予我物质和精神的爱,我接受,我给予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的爱,你也欣然接受,然后回予我更多……如果这个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关系也随即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并且,与我们的想象不同,爱的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

不愿意接受的原因也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伟大,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受内疚。

对此,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描绘说:“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而且,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有一种清白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绝对问心无愧。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永远正确。那么,相应的,关系的另一方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会频频感到内疚,会经常觉得问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付出,他最终一定会产生逃离的冲动。

一旦他真做出了逃离的举动,那个一直认为自己清白无辜的付出者就会觉得受到了莫大伤害,并且会激烈地指责逃离者的背叛举动,但殊不知,他才是破坏关系的始作俑者。

“完美太太”吓走丈夫

咨询师于东辉认同海灵格的观点,他说:“清白感总是和负罪感联系在一起,一个和谐的人既有清白感也有负罪感。假如你没有一点负罪感,而只有清白感,那其实就是你把负罪感强加给其他人了,而那个被强加者一般都是你最亲密的人。”

于东辉的一个来访者丽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31岁的丽娜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不仅事业一帆风顺,人也聪慧靓丽,且非常顾家,被大家视为经典的好妻子。

丽娜做公务员的丈夫罗峰也这么认为,他常说,丽娜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妻子。但他近一年对妻子越来越疏远,最近提出了离婚,理由是他有了第三者。不过,丽娜很快了解到,那个所谓的第三者是子虚乌有的事,她其实只是罗峰的一个很好的朋友而已。后来,在妻子的逼问之下,罗峰终于讲了实话,他说自己非常有压力。

丽娜一听,还以为是自己成功的事业给了丈夫压力,但罗峰否认这一点,他说自己也不明白这种感受从哪里来,但他就是难受,“可能是你太好了,对我太好,对我家人也太好,什么都好……我说不好,但就是对这一点不舒服”。

“我太好了,难道是一个罪过吗?”丽娜激动地对于东辉说,“我工作很紧张,还尽力去做一个尽职的好妻子,他也承认我没什么好挑剔的,那他为什么这样对我?!”

她永远是问心无愧

丽娜想不明白,罗峰的家人也想不明白。他的父母知道儿子想离婚后,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他妈妈说:“这么好的媳妇,别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你却不知道珍惜,还想离婚,你脑子是浆糊做的啊!”

不仅父母,罗峰的哥哥和妹妹,还有其他亲朋好友也都站在丽娜的一边,要么声援丽娜,要么谴责罗峰,不少人则劝罗峰别离婚。

“你们起争端的时候,他的亲朋好友都站在你这一边吗?”于东辉问丽娜。

“是的,因为我对他们比罗峰对他们都好。”丽娜说。

“没有例外吗?”于东辉问。“很少,嗯,基本没有。”丽娜说。她略想了一会儿,然后坚定地说:“可以说,对这个家,我尽全力了,要是真走到离婚这一步,我也问心无愧!”

“在和其他人的重要关系中,你也问心无愧?”于东辉继续问。

“嗯,是的。”丽娜回答说,“对我的父母,对他的父母,对他的朋友,我都尽力做到最好。”

于东辉捕捉到了这句话中的问题,于是问:“你对人很好,他对人一般,那么是你的朋友多,还是他的朋友多?”

听到这句问题,丽娜有点吃惊,她呆坐在咨询室里,好一会儿才反问:“我没有多少朋友,他朋友是很多。你是说,我人太好,不仅不受他欢迎,也不受别人欢迎吗?”这是问题的关键。

她把内疚转嫁给了丈夫

于东辉解释说,朋友关系和配偶关系一样,是相对平等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的关系。相反,亲子关系一般不是平等关系,要么是成年的父母向幼年的孩子多付出而少接受,要么是壮年的孩子向老迈的父母多付出而少接受,其他的亲人关系也常是不平衡的关系。所以,当丽娜一贯地扮演“付出者”的角色时,她在亲人中受到了欢迎,并被当作典范来看到。但是,因为她习惯性地拒绝接受,所以在讲究平衡的配偶和朋友关系中遭遇到了挫折,对于她这样的“付出者”,她的朋友和她的丈夫罗峰一样,都有点想避而远之。

从理智上,这种避而远之看上去好像不合常理,毕竟作为“接受者”,从利益上是获益者,为什么朋友和丈夫都逃避丽娜呢?但如果从情感上去分析,这种逃避就不难理解了。

从情感上看,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并不伟大,他们的不计得失的付出,从根本上是一种自恋。“付出者”过分地追求“问心无愧”,过分地迷恋清白感。然而,不管多么付出,一个人仍然是会在关系中犯错的,是会不可避免地伤害关系的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总有亏欠的。当伤害和亏欠发生时,你总会产生或轻或重的内疚感,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很惧怕这种内疚感,他要求自己绝对不要有内疚感,于是非常努力地去做一个“完美的付出者”,那样他就问心无愧了。只不过,这种内疚感并没有因此在关系中消失,它其实是被“付出者”在有意无意中强加到“接受者”身上了。

简单而言,即“付出者”其实在享受这种逻辑: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关系中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那都是你的错了。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丽娜的丈夫和朋友为什么要逃避丽娜了。

健康的关系需要内疚

内疚,是和谐关系的调节者,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内疚的产生,其实是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作出补偿。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

在关系中扮演一个单纯的付出者,其实是拒绝对方的补偿,从而破坏了对方化解自己内疚的努力。结果,内疚不断在对方心中郁积,最终这内疚成为一种愤怒,让他产生了想逃离这个关系的冲动。这正是罗峰为什么想离开“无可挑剔的妻子”的缘故。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情感,内疚是大自然的馈赠,它在提醒我们,你的一个关系需要调整了。假若你懂得接纳自己的内疚,并帮助对方接纳他的内疚,那么关系就会自然地流动,自然地走向和谐。

许许多多的“好人”不懂得这一点,他们不喜欢“问心有愧”的感受,企图彻底消除自己的内疚感,而消除的模式可以分成两类:禁欲、助人。禁欲是禁止自己接受别人的付出,而助人则是只付出不接受,丽娜无疑属于后者。

助人的模式

在关系中,禁欲者是单纯拒绝接受别人的付出,助人者则是疯狂付出,他们的付出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他们的接受仿佛就不值一提了。

正常的人不会喜欢这样的助人者,因为你假若和他建立了关系,那么,你常会在这个关系中感到,你的付出是不值一提的,而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你也是不值一提的。正常的人不会喜欢这种感受。

并且,因为我们总是对付出报有敬意,所以尽管我们不喜欢“我的付出不值一提”的感受,但我们难免会对疯狂的付出者产生敬意。这种敬意就化为了助人者的一种权力感。产生了这种权力感的助人者会严重地“问心无愧”,在他巨大的付出前,其他人都没了说三道四的资格,这就是“助人者”所追求的境界,这也是很多理想主义者的人生哲学,但其核心逻辑——“与其让我欠你的情,不如让你欠我的情”——远不是多么伟大,相反是一种幼稚的逻辑。

对于这种助人者,海灵格描绘道:

这种人自我中心、抛弃需求……他们从根本上讲是和关系对着干的。无论谁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不过是想维持高高在上的幻想,拒绝接受生命的施舍,否认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平等。别人很快不想从拒绝接受的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了,反而会怨恨他们,远离他们。因此,长期的助人者常常是孤独的,最终变得痛苦不堪。

丽娜正是如此,她一方面疯狂付出,另一方面则对丈夫缺乏敬意。表面上,她对丈夫仿佛很尊重,但她实际上对丈夫缺乏感激,疯狂付出的行为下面其实隐藏着对丈夫的不满,她内心深处对丈夫是有很多抱怨的。

和其他助人者一样,丽娜之所以成为一个疯狂的“付出者”,其实是在极力地逃避内疚感。原来,她刚出生不久,她的一个大她几岁的哥哥就去世了,结果她的家人认为是丽娜“克死”了她的小哥哥。等丽娜懂事后,家人很爱她,所以没有把这种观点鲜明地说出来,但丽娜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样,能敏锐地捕捉到家人的这种逻辑,并由此产生了深深的内疚。但是,这种沉重的内疚是幼小的丽娜所不能承受的,于是,她很小就变成了一个特别努力、对家人特别好的孩子,目的是通过疯狂的付出化解命运的沉重压力。

在她的新家庭中,她也是如此,她不容许在和丈夫的关系中有内疚产生,因为一个轻微的内疚会激发她潜意识深处的强烈的内疚,这太难受了,所以她拼命逃避。

丽娜已经彻底忘记了她有过一个死去的小哥哥的事实,她是在接受于东辉的治疗时,在半催眠状态下发现自己脑海里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的形象,而那形象一出现就令她非常压抑,非常难受。后来,她去问了父母,才知道死去的小哥哥的事实,也才知道父母及其他亲人的确曾认为是她“克死”了哥哥。

幼小的她无法承受辨别真相,也不能承受这个压力,但成年的丽娜已具备了这些能力。所以,当明白自己一直逃避内疚之后,她也就明白了她和丈夫的关系中的问题,并由此懂得付出和接受的平衡才是关系的和谐之道。

启示:放弃绝对的清白感

海灵格称,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他强调说:“少量的付出和接受,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好处;大量才会让我们变得富有。”

不过,这是完美状态,在具体的关系里,平衡只是目标,而失衡才是常态,轻微失衡没有关系,但一旦严重失衡发生,内疚也会随之产生,你觉知到内疚,也就觉知到关系到了必须调整的地步。

不要因此就惧怕失衡,惧怕失衡是“禁欲者”的哲学,他们因为惧怕这一点于是干脆就不接受别人的付出,而自己也少付出。实际上,正是因为失衡,我们才会发展出有意义的交换。假若关系永远停留在了一个平衡的地步,那个关系也就该结束了。

关系有爱的失衡,那要用更多的爱去平衡。另一方付出多了,你感受到,于是,你付出更多。他感受到了,于是付出比你还多。于是,关系前进了,且没有停留。

编辑推荐

就是因为不懂你,才会爱上你啊


就是因为不懂你,才会爱上你啊

封紫函

1

蔷薇组织了一场聚餐,邀请我们几个关系不错的姐妹参加,说有话要说。

席间,蔷薇讲了一件她和现任之间的事:

“有一次我跟一个同事吵架,心情很不好,下班后打电话找他倾诉,我问他你觉得这件事谁对谁错,他对我说,其实我并不了解你脑子里的想法,但我干嘛要来管这件事的对错,对我来说你的感受最重要。美食能让心情变好,我去找你带你吃好吃的。”

蔷薇和现任认识得并不算久,两个人的感情还没有经过岁月的打磨,尚未完全懂得彼此,却相处得格外幸福舒适。

她没多讲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就宣布了自己的“有话要说”:“我跟他要结婚了。”

正当我们惊得下巴快掉下来,未婚夫就推开包厢的门跟大家打着招呼走了进来。在座有个姐妹调侃道:“你们这么闪恋闪婚,都懂得对方脑子里想什么吗?”蔷薇假装苦恼地皱起眉头,笑着望向身边的男朋友。

对方大方地接过这个略带尴尬的问题,温柔地望着蔷薇说:“就是因为不懂你,才会爱上你。”

或许,有时候一段美好的感情就是开始于因为不懂你,却欲罢不能地爱上了你的神秘感。毕竟,要是一眼能看穿你,兴趣就随着荷尔蒙戛然而止,我们的故事自然没有下文。

2

大部分人都秉承着一个信念:只有两个人足够了解彼此,懂得对方的喜好和内心想法,才能保持感情的长久。然而,足够懂得一个人真的一定能在感情里成为加分项吗?

看着蔷薇满脸笑容的模样,我们能感觉到她很满意现在的这份恋情,但作为熟悉蔷薇的好友,蔷薇刚刚说那件事时,其实我们都想到了她的前任。

蔷薇的前任是一个非常了解蔷薇的人,对她的喜怒哀乐与办事风格熟悉得一清二楚。他们分手的时候,我们都为蔷薇失去这样一个懂她的人感到惋惜。

有天晚上,蔷薇在回家路上看不惯一个城管对一个摆水果摊的大妈盛气凌人的态度,就上前说了城管几句,结果对方不甘示弱地骂了回来。

那天蔷薇心情很不好,便给她前任打电话,电话里前任说:“让我猜猜,是不是今天工作上不太顺心,被老板说了,你今晚多管闲事其实是想找个人撒撒气……”

那晚他们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电话里百分之三十的时间他们在讨论蔷薇今天在公司被老板批评以及回家路上跟城管吵架的事情,百分之四十的时间蔷薇的前任站在她的角度在对她感同身受地帮她分析着对错,还有百分之三十的时间,前任以一切为蔷薇好的立场思考了这件事可能会引起的后果,并叮嘱了蔷薇日后处理问题时需要注意的事情。

但是挂完电话后,蔷薇并没有开心起来。这件事过了没几天,蔷薇跟那位懂她的前任说了分手。

面对姐妹们的惋惜,蔷薇无奈地说,“那天我只是想他电话里陪我吐槽一下城管,有些事情不想提起,有些心情不想坦白,他却一下子全都说出来了⋯⋯”

如果你十分了解你的恋人,却不会婉转避开对方不愿提及的烦心事,反而带着对方在烦恼里绕圈,总有一天,对方会因为感到疲惫而选择离开。

3

突然想到《暮光之城》这部电影。

英俊的吸血鬼爱德华跟美丽的贝拉在一起了。爱德华一直在用生命保护并深爱着贝拉,他给了贝拉盛大的婚礼与浪漫的蜜月旅行,他让贝拉成为了他的家族成员……可是拥有读心术的爱德华,一直都读不到贝拉的心。

也许,正是因为不懂她,爱德华才会这样毫不动摇地爱着贝拉吧。

想象一下,假如你有一个深爱的人并且能一眼读懂她,包括她每一个起伏的心绪,每一个矛盾的想法;你能清楚地了解她是真的爱你,还是虚情假意;你也无须猜测,就能看出她有什么顾虑,她冷静的外表下隐藏着怎样焦躁的心,或者她快乐的伪装下有什么不想说的烦心事。

如果这一切你都能清晰地读到,你还会如痴如醉地爱上这个人么?还会因为猜不透对方而烦恼沮丧么?

4

最近的热播剧《欢乐颂》已经大结局,跟奇点感情一直很稳定的安迪最后选择了分手,并在度假时与小包总在海滩上甜蜜漫步,嬉笑打闹。

剧中,奇点一直都做着最懂安迪的那个人,她观察着安迪并深入地去了解安迪,他陪伴在安迪身边,适时地给予劝告与安慰,让安迪不那么紧张和害怕。他也一直在努力帮安迪打开心扉,走出自闭,让安迪愿意去接触和容纳更多人。

可是,对于一个并没有丰富恋爱经验的三十岁女人来说,你太懂我,只会让这份爱太沉重,因为我只是想要一场少女的恋爱。

小包总的率真与阳光吸引了安迪,只有和小包总在一起时,安迪才像解放了天性。他是无法像奇点那样懂安迪,但他却可以给安迪不顾一切的激情和爱。

如果一个人,他不懂你,却深爱着你并能够帮你找到内心最渴求释放的天性,你会拒绝这份简单的幸福吗?你看,安迪最后和小包总走在海边的模样多么地快乐。

他离开你,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好


他离开你,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好

世人总说爱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分手的理由却可以找到很多种。

1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是个十分迁就男朋友的女生,而她的男友也是公认的大好人。从高中认识他们到现在,七年一路走来,一直看他们感情十分稳定。过年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今年就要迎来他们的订婚喜讯,可没想到还是撑不住七年之痒。

别说身边的人觉得这结果不可思议,就连她自己也越想越觉得不合理。这七年来他们就算有冷战都从不超过一晚,甚至早就说好了等毕业后就订婚,可为什么等稳定下来了反而还向她说分手。

「这当中一定有什么问题吧!是我做错了什么吗?」她哭着问她男朋友。

许多人被分手的时候,都想着决不能这样不明不白的分手了,于是问的越多,得到的结果越糟。

她男朋友告诉她,其实他毕业出来的第一个月就想说了,他觉得彼此不适合,只是怕她刚出来什么都不稳定,不忍心说,也想考虑一段时间,给彼此一个机会。

然而这一年里,他却更加明显地发现她说话刻薄,也不够阳光,而且想任何事件都十分的幼稚,他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感觉像他妹妹。

朋友努力解释的越多,却不料,带来的是更多的不合。直到最后他的男友都觉得交流没有意义了,而还不死心的朋友还去问他家人和兄弟,试图想查明分手的真相。

「刻薄」「幼稚」「报复心强」「没有安全感」……她没想到最后得到的是这样的形容词。

他身边的所有人都告诉她,「是你不够优秀,所以他才会动摇。」

2

这是一个十分物质化的时代,一切都在遵循着市场经济的交易原则。他离开你,原因要么是他不够好,要么是你不够好。你想要重新得到原来的生活,你就要改变自己,就要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匹配才行。

为此,我们甚至不惜折磨自己,像古代女人穿绣花鞋一样,去附和所谓的优秀。

那段时间,我的朋友为了把他说的那些缺点改掉,她把这些关键词设置成手机壁纸,每天提醒自己。他男友确实觉得她变好了,但她告诉我,她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战战兢兢。努力之后,最后换来得依旧是她男友最后的告别。

多少人喜欢冠以「不适合」为理由离开,这似乎是一个分手时的万能词。当我们试着去找原因的时候,有些自我检讨过度的人,会把所有的问题指向自己。

「他不爱我,一定是因为我不够好。假如我足够好,足够优秀,那么他一定会留下来。」

可若真有那么不适合,那也不至于用七年的时间了解一个人的底线,这几乎从青春期起就见证了彼此的成长。而在一起没几个月就以此为理由分手的人来说,试问你还没完全了解对方,又谈何不适合?

其实没有那么多道理,只不过心变了,所以什么都变了。

我的朋友事实上并没有别人形容的那么夸张,事实上她在我们面前十分幽默活泼,虽然嘴皮子硬有时候会吐槽一下别人,脑洞打开说一些气话,但常常是个一颗糖就会被敌人收买的人,更别说什么报复心。

想当初她男友还开玩笑夸她,体贴得像个妈妈,然而最后却竟然说像妹妹。

心在你身上的时候,你说什么都好,心从你身上跑走的时候,说什么都是错。

分开,并不只是跟自身魅力有关,而是你在对方心里的位置变了,所以什么缺点都被放大了。

没必要将对方变心的借口当作折磨自己的压力,想想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惜自己,还指望今后谁会爱你?

3

其实,爱情也遵循弱肉强食的规律。若干年之后,人们只会记住过得好那一方。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当年风流倜傥的诗人徐志摩为了追求真爱,不等张幼仪产下自己的孩子就离婚而去。而独自一人在德国的张幼仪,没有向谁抱怨,即便最后独自抚养的孩子去世了,她还是坚持一个人在德国学习。虽然最后没让徐志摩回到身边,但还是多次受到徐志摩的赞叹。

试想如果当初张幼仪不在受到抛弃后自尊自爱,我们估计就只知道徐志摩的爱情故事。这背后的隐忍,根本不会出现在任何人的记忆里。

爱情本来就是不讲公平,伤得最深的往往也是爱情关系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你比他付出得更多,你在乎的更多,陷得也越深。那些曾经的回忆,那些关于未来的憧憬,那些曾经为了爱一个人不断努力向上的信念,当全部毁灭后,被分手的人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被伤害的人酗酒,失眠,甚至堕落。

我的大学室友小昭跟初恋分手的时候,每天晚上在寝室里泪流满面,每次喝醉了都会向我们哭诉过往的回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觉得她真的很可怜,说那个男生很坏。但一次,两次,三次……听多了,我们也都觉得不耐烦了。

原来活泼可爱的女生,最后不仅生活不规律,还变成了怨妇,多么可悲。

不要因为失去了他,把自我也给失去了。

你现在感到的迷茫,感到的悲伤,甚至所有的放不下,并不都是因为不够好,而是你不知道自己哪里好,所以才会怀疑自己在付出了那么多后,还能不能遇到一个更好的人。

也许所有人都在劝,劝你要变得更好,变得更加优秀才能得到更好的爱情,这种道理固然没错,但不要全盘否定了自己。因为每个人说的话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之上,就如同我讲的第一位朋友那样,如果一开始问的都是她自己身边的人,也许不会走那么多弯路。

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听进去了,再好好判断,如果你觉得他们说的没错,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而且很难改过来了,那么就去发展其他方面,以后找一个能包容你这些的人,没必要再勉强自己。

你的故事,你的结局,还有你的未来,只有你自己才能明白和把握。

4

性格是一个人既定的属性,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有些人本来就是有从一而终的意志,有些人骨子里就有追求热恋的憧憬。同类的前者相遇了,可能真的一生只爱一个人,前者后者相遇了,热恋过后就当互相从对方身上学一点自己没有的东西,而后者们相遇,就当干一杯烈酒,开心就好。

虽然爱情是需要互相磨合才能变成彼此最好的模样,但是单方面的改变不叫磨合,而只会伤害自己。

无论如何,在让自己变得更好之前,你首先得学会接受过去的自己:

那个被说成刻薄又幼稚的人是你,那个温柔又活泼的人也是你。

那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你,那个傻傻相信着未来的人也是你。

那个被说成一无是处的人是你,那个将来会遇到更好的人也是你。

世间人来人往,离开的都是过客。人生千变万化,好坏全是自己的。

只有你先接受最坏的自己,才能找到最好的自己;只有你先认清最原始的自己,真爱才会认出你。

女人离开你并不是因为你穷?呵呵


近被一篇文章《女人离开你并不是因为你穷》刷屏了,里面特经典的一句话:

其实女生才不会因为你穷跟你分手 是你天天不思进取让她看不到希望她才会跟你分手

看完之后,我眼光直发绿,左眼写着“呵”,右眼写着“呵”,这篇文章我猜测女孩子一定是甩了哪个男的编出来的吧。对,你说的没错,但是有局限性,你这句话只限于从学生年代到达社会的爱情,只有有过感情的女人才会愿意给这个男生机会,而在这个社会上,假如你要跟我谈恋爱,你没有钱,我相信没有多少女生会对你care,有多少人的钱是靠努力进取得来的,进取的最后不也是为了有钱。爱情可以没有钱,但是婚姻不可以,总之说白了,你穷,就是一个错。

在这个世界上想要找一个信任你不嫌弃你穷,不嫌弃你脾气不好,只因爱你而不顾一切的信任你包容你一心只想要跟你在一起的人可能就只有你妈,女生想当的是新娘,并不是旧娘,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是的,我相信这个社会上真的会有很多很多很多愿意陪男朋友一起奋斗的女孩子,可是我也问过好多好多的女孩子,假如一个男孩子没有钱,你会选择跟他在一起吗?

她们连想都不用想,不!!可!!能!!我又继续问:假如这个男生真的很努力很努力到最后还是没有钱呢。她们犹豫了一下,并说,那没办法了,就这样吧。

女人是感性的,她们舍不得感情,她们愿意给最开始爱的人机会,但从校园走出来后,他们不会在选择爱情的时候再因为这个问题而赔上她们的青春。

不好意思,人家女孩子真的等不了你,她们是真的会怕的,你给不了我爱情,你给我钱也行啊。我们不是学生,我们再也爱不起那种不用考虑后果的爱情。以后会有家庭,以后会有孩子,都是很现实很现实的事情。

如果谁都不爱钱,谁TM还要去工作,就受不了男生,本身就不上进,还很懒,还要老在那里说风凉话,怕是没救了。我邻居家的叔叔说:早在以前,人们就图温饱,有个可以住的好了,现在不一样了,我的房子要盖得好,我的车子要买的贵,毕竟我们看不到别人的存折,看到这些基本就敢把女儿嫁了。你就问问你自己,你没有钱,你凭什么保证你能给姑娘幸福,就算人家姑娘真爱你,人家父母也会嫌弃你好不好。

从小到大,我们就给扣上了爱攀比的心理,每个人都是,读个书100分就要奖励奖学金,出个社会你有点钱你爱干嘛就干嘛。我不认为一个女生因为你穷而离开你就是不对,我知道他们内心都是想怒吼:原谅我是个这么世俗的人,去他娘的朴实跟平淡,老娘就是爱钱,就是要有钱,我就是要用奢华闪瞎你们这些狗眼。

就是那些类似“内心不够强大的人才会喜欢追求外在,追求钱钱钱”的鸡汤文,你说它到底存在这个社会上有没有道理,这个还真有,但前提是这个人得有这个繁华的资本,才有资格平平淡淡才是真,你一个男人什么都没有,一贫如洗两手空空,你谈什么内心强大,你嚷嚷什么你那个叫什么低调。

一个女孩子,她在没有成为一个富人之前,她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适度去包装自己来赢得别人的重视,这没有错。我不管她拿着是假的爱马仕,还是高仿的LV,她在我看来,她就是比普通女孩子看出来更显眼一点,这并不是虚荣,她这是顺势而为。这和“漂亮的人路好走”是一个道理的。

他会因为你的嫉妒离开吗?


他会因为你的嫉妒离开吗?

章节丨嫉妒、欺骗和背叛

翻译丨郭辉

你在乎伴侣与其他异性之间的交往吗?你会不会嫉妒?

你能识别出他(她)的谎言和欺骗行为吗?

你遇到过伴侣的背叛行为吗?应该如何应对背叛?

在这一章当中,我们将主要关注保持关系所面临的各种障碍和危险。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谈到的“嫉妒、欺骗和背叛”,在大多数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会看到,大多数人在其生命的某一段时间里嫉妒过,甚至普遍存在着种种形式的彻底背叛。

这些负面的情况与人们从关系中得到的回报相比,具有同样的影响力,有时还会更具破坏性。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人都表达了在过去五年中,自己的关系非常糟糕。也许更糟的是,它们甚至会使一个值得发展的关系无从开始。

嫉妒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源自人们所珍视的关系可能会被现实中的或想象中的竞争对手夺走。嫉妒的三种典型情绪是伤害、愤怒和恐惧。嫉妒有时候会与羡慕相混淆,其实二者差异很大。当我们也希望拥有别人所具有的某些东西时,我们羡慕别人。羡慕的特点是谦卑地渴望得到他人所拥有的。相比之下,嫉妒是伤害、愤怒、恐惧交织在一起的心态,源于担心失去自己所拥有的,或失掉不想放弃的关系。

如果个体认为伴侣未能履行其对关系的承诺,会有受伤感。个体想象遭抛弃或失掉关系就会产生恐惧和焦虑感。嫉妒的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情场上的对手会诱惑自己的伴侣。有时候愤怒会演变成暴力,美国13%的谋杀案是配偶的一方杀死另一方,其中嫉妒是最普遍的动机。

显然,嫉妒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在全球范围内它也是普遍存在的,在两岁以下的孩童身上也能够观察到嫉妒(当妈妈忽略自己和别的孩童玩耍的时候)。另外,嫉妒的文化反应并不时总是负面的。对1945年至1985年的杂志文章所作的分析表明,20世纪50-60年代,嫉妒常被看作爱情的见证,对婚姻有好处。到了70-80年代,大众的观点已经转变,把嫉妒看成一种不适宜、不健康的心态,一种源自不安全感和性格的缺陷。在21世纪,我们的矛盾心理仍然存在,几度被看成“双刃剑——一方面是爱情的表达,一方面是偏执狂”。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人们比过去还要嫉妒。到20世纪90年代,与12年前所做的调查相比,当想到爱人与别人做爱时,同性和异性恋的男子表达了更强的嫉妒之情。

嫉妒的两种类型:

当人们察觉到其所珍视的关系受到威胁时,会产生反应性嫉妒。令人烦恼的威胁也许不是发生在现在,也许在过去就已经发生了,或者预期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比如,伴侣表达与别人约会的意愿),但反应性嫉妒总是在应对现实危险的时候发生的。伴侣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会引起担心,如果自己的伴侣与别人调情,也会被年轻人认为“不忠诚”。不幸的是,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令人嫉妒的事情。在对近700位美国大学生的调查中,多数年轻人坦言在于自己所倾心的伴侣认真约会交往的过程中,曾与别人约会过、亲吻过、爱抚过甚至同居过。三分之二的男性和一般的女性说他们曾亲吻或爱抚过别人,一半的男性和三分之一的女性说他们曾经与伴侣之外的人发生过性关系(大多数让人不止一次)。

相比之下,当伴侣没有做错,个体的猜疑不符合事实的时候,就产生怀疑性嫉妒。怀疑性嫉妒会导致个体忧虑和不信任,会引起他们的警觉和窥视,使他们去寻求对自己怀疑有力的证据。在所有情况下,可以说怀疑性嫉妒都是站不住脚的,这种怀疑不会困扰那些更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伴侣。

区分这两种类型的嫉妒是有意义的。几乎所有的人在意识到伴侣不忠的时候都会产生反应性嫉妒,但是当缺乏诱因时,人们的怀疑性嫉妒倾向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两种嫉妒类型之间的区别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鲜明。若发现伴侣有风流韵事,嫉妒反应可能会持续多年,并可以演变成怀疑性嫉妒,因为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完全恢复。反应性嫉妒可以创造出以前未曾出现的怀疑性嫉妒。也许人们对威胁自己关系的因素会作出不同判断。认识到伴侣只是对别人抱有幻想,这对安全感强、不易产生嫉妒的人来说,是不会带来太多麻烦的;但是,缺乏安全感的伴侣则会产生反应性嫉妒。一个人的反应性嫉妒可能只是另一个人的怀疑性嫉妒。因此两者的边界可能是模糊的。

谁更容易嫉妒

总体而言,男性和女性在嫉妒的倾向性上没有什么差异,但嫉妒的敏感性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些人更容易产生较强的嫉妒。当人们感觉自己的选择机会很少,很需要一个特定的伴侣的时候,任何威胁对于他们的关系都是致命的。相形之下,选择机会多的人较少会嫉妒,就算关系终结,他们的损失比较少。

关系中的不确定感也会导致嫉妒加强。担心达不到伴侣期望的人,或者担心自己不是伴侣想要找的人更容易嫉妒。如果个体怀疑自己是否具备满足爱人的能力,那么即使高自尊的人也容易嫉妒。

如果伴侣一方比另一方更有优势,如外表吸引力更强、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聪明才智,较弱的一方可能认为,其他人也许与自己的伴侣更般配,这可能会令其不快。我们大多数人都想得到最好的伴侣,而一旦意识到如果伴侣愿意的话,他们会得到更好的伴侣,这又会让我们产生威胁感。

不论如何,让我们考虑一下这样的人所面临的可怕情景,他们既依赖于当前的关系,同时对这种关系怀有一种不确定感:他们需要自己的伴侣,却担心自己不够好因而无法留住伴侣。因此也就很容易理解,无论是否真有第三者介入,只要他们查觉到这样的信息,其反应就会很强烈。

依赖类型也影响嫉妒,在某种程度上,多虑的个体通常具有相似的特点:他们贪婪地寻求与他人亲近,但又始终担心伴侣回报给自己的爱不够多,这就能够导致嫉妒。可以肯定的是,多虑型的人比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的人体验到更强烈的嫉妒。恐惧型和多虑型的人都同样焦虑自己是否会被伴侣抛弃,所以在引发嫉妒的情境下,他们会体验相似的焦虑和怀疑。但由于亲近给他们带来的舒适较低,所以对第三者的竞争也不会感到有多么悲伤或恐慌。相比之下,安全型或回避型的人不担心遭人抛弃,所以与恐惧型和多虑型的人相比,更不容易嫉妒。然而,当个体重视的关系遭到威胁时,安全型的人比回避型的人体验到更强烈的恐慌。将这些情况综合考虑,当关系遭到威胁的时候,最不易受影响的通常是那些回避型的人。自足感及试图不依赖别人显然是一种对嫉妒的免疫方法。

其他的一些个人特征也会导致嫉妒的升级。看重“性爱专一”的人期望伴侣是一夫一妻制者,当伴侣有其他风流韵事时,他们会体验到高度的反应性嫉妒。另一方面,如果伴侣也持“性爱专一”的看法而且忠诚,那么他们就会比其他人体验较低程度的怀疑性嫉妒,因为对他们来说,性爱的背叛是不大可能的,相比之下已经有风流韵事(或打算有)的人,在伴侣背叛时,嫉妒程度较低;但他们也更担心伴侣在未来将背叛自己。总而言之,不看重性爱专一的人与看重性爱专一的人相比,倾向于体验较低程度的反应性嫉妒,但会体验较强的怀疑性嫉妒。

谁令我们嫉妒

了解到伴侣对别人有兴趣会引起我们的嫉妒,但并不是所有的竞争者都有相同的威胁。具有较高匹配价值的浪漫的竞争者以及使我们自己相形见绌的竞争者,对我们的关系会形成令人担心的威胁,也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嫉妒。对手在我们所关注的某些成就或技艺方面超越我们尤其令人烦恼。对伴侣有吸引力的竞争对手着实让人烦心。男性对自信、有权势及果断的男性更为嫉妒(这些能够表明个体拥有资源的特点),而对只是英俊的男子较少嫉妒。相比之下,女性对比自己更漂亮的对手更嫉妒,而不是更嫉妒那些自信和有权势的对手。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当对手给自己的伴侣提供他们喜欢的东西时,都会体验到更强烈的嫉妒。但相比较而言,对女性来说最具威胁性的是外貌吸引力,对男性来说则是权势。

是什么让我们嫉妒

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嫉妒有利于保护我们的亲密关系免受他人骚扰。想象一下,原始人类只有对入侵者反映强烈,如对外来者的入侵抱持警惕,将竞争对手击退,努力满足目前的伴侣等,才能使他们成功维持关系并成功的繁衍生息。这一观点认为,嫉妒在过去提供了繁衍的优势,所以,它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根深蒂固的反应,难以避免。更有趣的是,这种观点同样认为两性需要警惕伴侣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忠。

男性面临着与生育后代相关的问题,而女性却没有。女性肯定知道孩子是否是自己的,但对于男性来说,除非他完全相信伴侣没有与另外的男人有性关系,否则他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是孩子的父亲(在无法使用任何先进技术的条件下)。在进化的意义上,对男人而言,如果伴侣有不忠行为,而你过于信任伴侣,没发现这种不忠时,其代价可能更高,后果更危险。于是在今天,男性比女性有着更多的婚外情,但在配偶对自己是否忠贞的问题上,丈夫比妻子更不确信。为人父的不确定性更使男性比女性对性爱的不忠更警觉。

结果,男性一想到伴侣性方面的不忠是最容易嫉妒,而女性对伴侣感情的不忠贞的反应最为强烈,即他们的伴侣可能爱上了别人。每一种类型的不忠贞都会引发嫉妒,但它们各自的进化论含义有所不同。对男性而言,对他繁衍后代的威胁不是伴侣对别人的爱,而是性。如果他的伴侣爱上另一个男人,他的孩子仍可以生存延续下去,但这个男人肯定不愿意养育别人的孩子。对女性而言,更危险的不是伴侣约别人发生性关系,而是对别人的爱。只要男方继续提供生存所需的资源,他的孩子仍可以生存,即使伴侣让别的女人怀孕;但如果他爱上别人而完全离开自己,那孩子们的未来就会受到损害。

事实上,如果女方是背叛的一方,人们通常认为发生婚外恋的女人更可能是在感情上依赖婚外的情人,对婚外的关系也更为投入。人们认为对女性而言,爱和性是更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两种类型的不忠针对男性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对女性也许没有不同。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人都憎恨这两种类型的不忠贞。类似其他方面,两性之间的相同之处要多于不同之处。但是,毕竟与进化论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并不能证明其正确性。可能其他的因素也在起作用,包括这样一种简单的可能性——它与传统的性别角色相一致——与男性相比,女性更依附伴侣。在任何情况下,不忠贞对两性都是一个明显的引发嫉妒的事件,这是显而易见的,而进化心理学对此的解释虽然很有争议,但却很有趣。

对嫉妒的反应

人们可能已伤害、愤怒和恐惧的方式来对嫉妒做出反应,这可能有利于关系的发展,也可能对关系造成破坏。有时候,嫉妒的人就是要以伤害的方式反击,以暴力行为或侮辱性言辞报复伴侣,或者做出也令伴侣嫉妒的事情。也有时候,人们本想保护与伴侣的关系,但自己的一些行为反而进一步伤害了这种关系,例如跟踪自己的伴侣,限制伴侣的自由,贬损或威胁竞争对手。然而,有时候人们会积极地应对嫉妒,如直接说出自己的忧虑,试着与伴侣一同解决问题,或者努力做些什么,使得自己或他们的关系更值得拥有。比如,打扮一下自己、给伴侣送礼物或者做更多的家务,等等。

依恋类型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嫉妒使人们都做些什么。当人们嫉妒时,安全型和多虑型的人相对会从容些,他们会试着去修复关系,而回避型的人则不是如此,相比之下,恐惧型的人更可能假装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或假装自己并不在意,以逃避问题或否认自己的苦恼。

男性和女性在对嫉妒的反应上通常也会有差异,这使得异性恋变得更为复杂。设想自己处于这样一种情境:聚会中,你起身再去倒一杯饮料,而把你的伴侣独自一人留在双人沙发上。在你走开的空当,你的伴侣以前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恰好经过,坐了会儿。你拿完饮料回来时,更好看到她们轻轻一吻来问候彼此。这时你会怎么办?在几个研究嫉妒的实验中,有一个是这样做的:研究人员给人们看了上述的情境录像带并测量他们的反应,结果发现男性和女性的反应是不同的。女性对竞争对手的介入反应时尽力改善与伴侣的关系。她们假装自己不介意,但却将自己变得对伴侣更有吸引力以便与对手竞争。相反,男性表示他们将努力保护自己的自尊,他们打算借醉酒去与对手对抗或威胁对方,并且追求别的女性。女性似乎专注于维系现有的关系,而男性则考虑离开现有的关系,并且以征服新伴侣的得意来抚平心灵的创伤。

其他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其中引起研究者关注的一个方面在于,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试图使自己的伴侣嫉妒。通常他们会通过夸大自己对其他男人的吸引力,有时还会与其他男人调情或约会,以此来制造伴侣的嫉妒。她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试探自己与伴侣的关系(看看对方有多么在意),或试图引起伴侣对自己的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承诺。很显然,她们是想让自己的男人在嫉妒的时候对他们的行为有所反应,从而更加努力的保护和维持他们的关系。当然,问题是男人一般并不这样反应。女性让自己的男人嫉妒的方式,非但不能改善自己与伴侣的关系,相反还可能促使伴侣离开自己。

承诺只是因为他爱你


她问:“男人明明害怕面对承诺,为何总爱随便承诺?”

我答:“男人从来都不爱承诺,不过因为女人爱听而已。”

为什么明明不爱孩子的人要在你面前抱起孩子又亲又搂?只是因为他们知道你喜欢孩子,这样做有助于博取好感,顺道给你安全感,给自己大大加分,让你以为他真的有计划跟你结婚。

所以,当你责怪自己身边总是太监与谗臣的时候,你也该顺道责怪自己,为什么你会成为一个纵容太监与谗臣绕着你团团转的皇帝。

的确,如果可以选择,男人其实不爱承诺,他愿意承诺,也许是为了投其所好,让你安心;又或者,他只是因为爱你,所以才不介意扭曲本性。改变自己,就是为了给你信心,让你看到他的诚意。所以作为女人,与其执着于他每一个承诺究竟有没有履行有没有兑现,倒不如欣赏他这份心意,就算最后无法完全兑现,至少他尝试过,你就该感恩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什么让一个男人明明不爱承诺还是甘愿承诺,你有没有想过?

也许不是为了骗你,而是因为你是你,因为他爱你,不忍心让你失望,才愿意这样委屈自己啊。

做人有太多方法跟自己过不去,同一件事情你也可以选择用一个令你气馁失望的角度去看,就看你觉得有没有必要郁闷成这样子,有没有必要跟自己过不去。如果换一个角度能够让自己和对方都好过一点,为什么不呢?

毕竟,我们都是成年人,有些事情不能太较真儿。

他不喜欢你,是因为你对他太好了。


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说有一对大学情侣创业,女生从家里拿出了几十万给了支持男生。

拿到钱的两个月后,男生似乎变了心,坚持要和女生分手。

女生和家人向他讨要说法,男生辩解这都是她自愿的。

鉴于没有事先签订合同或协议,也没有见证人,这件事情可能也就不了了之。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其实挺唏嘘的:为什么女生对他那么好,他还要离开呢?

想起之前在做情感咨询的时候,也碰到过很多类似的事情。

有一个读者说她每天都会给男朋友准备好早餐,平时有什么要求也尽量满足,但最后男朋友还是出轨了。

还有一个读者说她因为男朋友的关系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还和家里人闹了矛盾,没想到吵架的时候提起这些事男朋友竟然说她是“活该”。

可能我们始终很难理解,为何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总是被珍惜。

但尽管这样,我们也总要明白,失去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对他太好。

I

好友银子曾是出了名的对男朋友好。

虽然她经常要加班,但她还是会抽出时间去帮男朋友收拾出租屋。

周末一定会去给男朋友做一天饭,或者和他一起出去吃。

她买了各式各样的球鞋给他,自己却买个几百块的包包都舍不得。

一听到男朋友想要学摄影,她就存钱买了单反送给他,自己却省吃俭用了两个月。

但男朋友收到礼物时的表现却有些平淡,仿佛这件事本来就是银子应该做的一样。

银子觉得很委屈,但也没有表现出来。

只是觉得男朋友就是这样不善表达的性格,心里还是爱自己的。

别的情侣都是女生耍小性子发脾气,到银子这里反倒是男朋友经常冲她发脾气,每次靡靡还要哄他。

可就算是这样,男朋友还是跟她分手了,而且那之后不久,他就有了新的女朋友。

新女朋友经常跟他耍小脾气,他反而对她更好。

曾经银子为他做的事情,他都会为她做一次。

银子在得知这些消息之后,问我为什么。

“是你对他太好了,被偏爱,就会有恃无恐。”

银子本来以为自己对他越好,他越离不开自己,但是实际上,银子对他越好,他越觉得这是一件狠应该的事情。

反倒是他的新女友,因为他在她身上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便显得更珍贵。

II

社会学上有个定律叫做“贝勃定律”。

指的是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

这种刺激当然也可以是恋人之间的相处,比如一个经常对你嘘寒问暖的人作出一些关心你的举动,你觉得没什么。

但有一天他突然不再理你了,你就会觉得好像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一样。

有心理学家还特地做了一个实验。

找两对各方面条件都相当的情侣,一对中的男孩每周都送给女朋友一束红玫瑰,而另一个男孩只在情人节那天给女朋友送玫瑰。

情人节到来之际,大家都认为每周收到玫瑰花的女生应该更开心,结果却正相反。

前者表现的很平静,后者则是欣喜若狂的和男友拥吻在了一起。

前者甚至会挑剔男友送的玫瑰花品种数量。

谈恋爱大概就是这样吧。

当你对恋人特别好的时候,对方就会渐渐习惯这种好。

时间久了,甚至会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你要留住他,或者让他更开心,只能对他更好。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做的不如从前,他就有可能因为你无法满足他的期望而离开你。

III

这样想想挺亏的是不是?

明明付出了那么多,对方却还觉得不够,会在某个时候离开自己。

以为对方一定会发现自己的好,

最终得到的结果只是感动了自己。

事实上,对方可能只是习惯了你的关心和照顾,他想要的只是宠爱,并不是谁的爱。

可是爱情本来就应该是相互的。

我想要喜欢的人过得开心和幸福,可我也不能总让自己难受烦恼。

如果一份感情需要你委屈求全,我倒希望你可以自私一点,不要无条件的对一个人好。

他不主动找你聊天,是因为喜欢你


他刚跟你说完晚安,就给朋友圈里其他共友点了赞。

他不是敷衍你,是他跟你聊完觉得有点兴奋,一直反复回忆你们的聊天内容,所以睡不着了。

他三天没找你聊天了。

不是想不起来你,也不是不想找你聊天,而是他怕你在忙,怕会打扰到你,也担心太过频繁主动找你会让你觉得他不够高冷、太粘人,他可能也在暗自伤心,你为什么三天都没找他。

他聊天总是说“嗯”“哦”“知道了”。

这不是冷淡,也不是敷衍,更不是不喜欢你,是你说过你喜欢成熟的男生,他怕话太多会让你反感,他小心翼翼就是爱你的表现啊。

他从不点赞评论你的朋友圈。

不是他故意装作看不到,是他害怕让你知道他的小心翼翼,他不想打扰你的生活,他甚至害怕他经常给你点赞评论会引起你的反感。

你不知道他每次都盯着你的朋友圈看很久,却连点赞的勇气都没有。

他情人节,520都没有跟你表白。

不是因为他对你真的没兴趣,是他害怕自己一旦吐露心声,连朋友都没法做,他害怕失去你,所以连说声“我喜欢你”的勇气都没有。

他从不秒回你短信。

不是因为你不重要,而是因为你的每句话他都揣测很久,连回复什么样的表情都要思考,害怕因为他的一句话终止聊天。

他忘记了你的生日。

不是因为他玩太嗨没想起来,而是因为他思考了很久送你什么样的礼物,却始终觉得没有一样礼物能表达自己的心意,也没有任何一样东西配得上你。

“他和你聊天是为了让你能早点睡,

让你早点睡说明关心你的健康,

关心你的健康说明在乎你,

所以,不和你聊天说明喜欢你。”

好了,你欺骗自己的谎言我都替你编完了,你现在可以早点睡别再熬夜了吗?

什么,你还是睡不着?那么好吧,我告诉你。

他刚跟你说完晚安,就给朋友圈里其他共友点了赞,是因为他根本不想跟你聊天。

他三天没找你聊天了,就是想不起来你。

他聊天总是说“嗯”“哦”“知道了”就是冷淡,就是敷衍你。

他从不点赞评论你的朋友圈,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认真看过你发了什么。

他情人节,520都没有跟你表白,是因为他去跟女神告白了,对你完全没兴趣。

他从不秒回你短信,是因为你根本不重要。

他忘记了你生日?这点你错怪他了,因为他从来没记得过。

别等了,他根本不会来找你聊天的,因为:

他真的,一点,也不,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