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他会因为你的嫉妒离开吗?

他会因为你的嫉妒离开吗?

发表时间:2021-04-18

【www.qg13.com - 因为你情感美文】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他会因为你的嫉妒离开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他会因为你的嫉妒离开吗?

章节丨嫉妒、欺骗和背叛

翻译丨郭辉

你在乎伴侣与其他异性之间的交往吗?你会不会嫉妒?

你能识别出他(她)的谎言和欺骗行为吗?

你遇到过伴侣的背叛行为吗?应该如何应对背叛?

在这一章当中,我们将主要关注保持关系所面临的各种障碍和危险。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谈到的“嫉妒、欺骗和背叛”,在大多数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会看到,大多数人在其生命的某一段时间里嫉妒过,甚至普遍存在着种种形式的彻底背叛。

这些负面的情况与人们从关系中得到的回报相比,具有同样的影响力,有时还会更具破坏性。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人都表达了在过去五年中,自己的关系非常糟糕。也许更糟的是,它们甚至会使一个值得发展的关系无从开始。

嫉妒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源自人们所珍视的关系可能会被现实中的或想象中的竞争对手夺走。嫉妒的三种典型情绪是伤害、愤怒和恐惧。嫉妒有时候会与羡慕相混淆,其实二者差异很大。当我们也希望拥有别人所具有的某些东西时,我们羡慕别人。羡慕的特点是谦卑地渴望得到他人所拥有的。相比之下,嫉妒是伤害、愤怒、恐惧交织在一起的心态,源于担心失去自己所拥有的,或失掉不想放弃的关系。

如果个体认为伴侣未能履行其对关系的承诺,会有受伤感。个体想象遭抛弃或失掉关系就会产生恐惧和焦虑感。嫉妒的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情场上的对手会诱惑自己的伴侣。有时候愤怒会演变成暴力,美国13%的谋杀案是配偶的一方杀死另一方,其中嫉妒是最普遍的动机。

显然,嫉妒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在全球范围内它也是普遍存在的,在两岁以下的孩童身上也能够观察到嫉妒(当妈妈忽略自己和别的孩童玩耍的时候)。另外,嫉妒的文化反应并不时总是负面的。对1945年至1985年的杂志文章所作的分析表明,20世纪50-60年代,嫉妒常被看作爱情的见证,对婚姻有好处。到了70-80年代,大众的观点已经转变,把嫉妒看成一种不适宜、不健康的心态,一种源自不安全感和性格的缺陷。在21世纪,我们的矛盾心理仍然存在,几度被看成“双刃剑——一方面是爱情的表达,一方面是偏执狂”。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人们比过去还要嫉妒。到20世纪90年代,与12年前所做的调查相比,当想到爱人与别人做爱时,同性和异性恋的男子表达了更强的嫉妒之情。

嫉妒的两种类型:

当人们察觉到其所珍视的关系受到威胁时,会产生反应性嫉妒。令人烦恼的威胁也许不是发生在现在,也许在过去就已经发生了,或者预期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比如,伴侣表达与别人约会的意愿),但反应性嫉妒总是在应对现实危险的时候发生的。伴侣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会引起担心,如果自己的伴侣与别人调情,也会被年轻人认为“不忠诚”。不幸的是,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令人嫉妒的事情。在对近700位美国大学生的调查中,多数年轻人坦言在于自己所倾心的伴侣认真约会交往的过程中,曾与别人约会过、亲吻过、爱抚过甚至同居过。三分之二的男性和一般的女性说他们曾亲吻或爱抚过别人,一半的男性和三分之一的女性说他们曾经与伴侣之外的人发生过性关系(大多数让人不止一次)。

相比之下,当伴侣没有做错,个体的猜疑不符合事实的时候,就产生怀疑性嫉妒。怀疑性嫉妒会导致个体忧虑和不信任,会引起他们的警觉和窥视,使他们去寻求对自己怀疑有力的证据。在所有情况下,可以说怀疑性嫉妒都是站不住脚的,这种怀疑不会困扰那些更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伴侣。

区分这两种类型的嫉妒是有意义的。几乎所有的人在意识到伴侣不忠的时候都会产生反应性嫉妒,但是当缺乏诱因时,人们的怀疑性嫉妒倾向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两种嫉妒类型之间的区别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鲜明。若发现伴侣有风流韵事,嫉妒反应可能会持续多年,并可以演变成怀疑性嫉妒,因为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完全恢复。反应性嫉妒可以创造出以前未曾出现的怀疑性嫉妒。也许人们对威胁自己关系的因素会作出不同判断。认识到伴侣只是对别人抱有幻想,这对安全感强、不易产生嫉妒的人来说,是不会带来太多麻烦的;但是,缺乏安全感的伴侣则会产生反应性嫉妒。一个人的反应性嫉妒可能只是另一个人的怀疑性嫉妒。因此两者的边界可能是模糊的。

谁更容易嫉妒

总体而言,男性和女性在嫉妒的倾向性上没有什么差异,但嫉妒的敏感性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些人更容易产生较强的嫉妒。当人们感觉自己的选择机会很少,很需要一个特定的伴侣的时候,任何威胁对于他们的关系都是致命的。相形之下,选择机会多的人较少会嫉妒,就算关系终结,他们的损失比较少。

关系中的不确定感也会导致嫉妒加强。担心达不到伴侣期望的人,或者担心自己不是伴侣想要找的人更容易嫉妒。如果个体怀疑自己是否具备满足爱人的能力,那么即使高自尊的人也容易嫉妒。

如果伴侣一方比另一方更有优势,如外表吸引力更强、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聪明才智,较弱的一方可能认为,其他人也许与自己的伴侣更般配,这可能会令其不快。我们大多数人都想得到最好的伴侣,而一旦意识到如果伴侣愿意的话,他们会得到更好的伴侣,这又会让我们产生威胁感。

不论如何,让我们考虑一下这样的人所面临的可怕情景,他们既依赖于当前的关系,同时对这种关系怀有一种不确定感:他们需要自己的伴侣,却担心自己不够好因而无法留住伴侣。因此也就很容易理解,无论是否真有第三者介入,只要他们查觉到这样的信息,其反应就会很强烈。

依赖类型也影响嫉妒,在某种程度上,多虑的个体通常具有相似的特点:他们贪婪地寻求与他人亲近,但又始终担心伴侣回报给自己的爱不够多,这就能够导致嫉妒。可以肯定的是,多虑型的人比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的人体验到更强烈的嫉妒。恐惧型和多虑型的人都同样焦虑自己是否会被伴侣抛弃,所以在引发嫉妒的情境下,他们会体验相似的焦虑和怀疑。但由于亲近给他们带来的舒适较低,所以对第三者的竞争也不会感到有多么悲伤或恐慌。相比之下,安全型或回避型的人不担心遭人抛弃,所以与恐惧型和多虑型的人相比,更不容易嫉妒。然而,当个体重视的关系遭到威胁时,安全型的人比回避型的人体验到更强烈的恐慌。将这些情况综合考虑,当关系遭到威胁的时候,最不易受影响的通常是那些回避型的人。自足感及试图不依赖别人显然是一种对嫉妒的免疫方法。

其他的一些个人特征也会导致嫉妒的升级。看重“性爱专一”的人期望伴侣是一夫一妻制者,当伴侣有其他风流韵事时,他们会体验到高度的反应性嫉妒。另一方面,如果伴侣也持“性爱专一”的看法而且忠诚,那么他们就会比其他人体验较低程度的怀疑性嫉妒,因为对他们来说,性爱的背叛是不大可能的,相比之下已经有风流韵事(或打算有)的人,在伴侣背叛时,嫉妒程度较低;但他们也更担心伴侣在未来将背叛自己。总而言之,不看重性爱专一的人与看重性爱专一的人相比,倾向于体验较低程度的反应性嫉妒,但会体验较强的怀疑性嫉妒。

谁令我们嫉妒

了解到伴侣对别人有兴趣会引起我们的嫉妒,但并不是所有的竞争者都有相同的威胁。具有较高匹配价值的浪漫的竞争者以及使我们自己相形见绌的竞争者,对我们的关系会形成令人担心的威胁,也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嫉妒。对手在我们所关注的某些成就或技艺方面超越我们尤其令人烦恼。对伴侣有吸引力的竞争对手着实让人烦心。男性对自信、有权势及果断的男性更为嫉妒(这些能够表明个体拥有资源的特点),而对只是英俊的男子较少嫉妒。相比之下,女性对比自己更漂亮的对手更嫉妒,而不是更嫉妒那些自信和有权势的对手。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当对手给自己的伴侣提供他们喜欢的东西时,都会体验到更强烈的嫉妒。但相比较而言,对女性来说最具威胁性的是外貌吸引力,对男性来说则是权势。

是什么让我们嫉妒

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嫉妒有利于保护我们的亲密关系免受他人骚扰。想象一下,原始人类只有对入侵者反映强烈,如对外来者的入侵抱持警惕,将竞争对手击退,努力满足目前的伴侣等,才能使他们成功维持关系并成功的繁衍生息。这一观点认为,嫉妒在过去提供了繁衍的优势,所以,它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根深蒂固的反应,难以避免。更有趣的是,这种观点同样认为两性需要警惕伴侣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忠。

男性面临着与生育后代相关的问题,而女性却没有。女性肯定知道孩子是否是自己的,但对于男性来说,除非他完全相信伴侣没有与另外的男人有性关系,否则他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是孩子的父亲(在无法使用任何先进技术的条件下)。在进化的意义上,对男人而言,如果伴侣有不忠行为,而你过于信任伴侣,没发现这种不忠时,其代价可能更高,后果更危险。于是在今天,男性比女性有着更多的婚外情,但在配偶对自己是否忠贞的问题上,丈夫比妻子更不确信。为人父的不确定性更使男性比女性对性爱的不忠更警觉。

结果,男性一想到伴侣性方面的不忠是最容易嫉妒,而女性对伴侣感情的不忠贞的反应最为强烈,即他们的伴侣可能爱上了别人。每一种类型的不忠贞都会引发嫉妒,但它们各自的进化论含义有所不同。对男性而言,对他繁衍后代的威胁不是伴侣对别人的爱,而是性。如果他的伴侣爱上另一个男人,他的孩子仍可以生存延续下去,但这个男人肯定不愿意养育别人的孩子。对女性而言,更危险的不是伴侣约别人发生性关系,而是对别人的爱。只要男方继续提供生存所需的资源,他的孩子仍可以生存,即使伴侣让别的女人怀孕;但如果他爱上别人而完全离开自己,那孩子们的未来就会受到损害。

事实上,如果女方是背叛的一方,人们通常认为发生婚外恋的女人更可能是在感情上依赖婚外的情人,对婚外的关系也更为投入。人们认为对女性而言,爱和性是更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两种类型的不忠针对男性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对女性也许没有不同。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人都憎恨这两种类型的不忠贞。类似其他方面,两性之间的相同之处要多于不同之处。但是,毕竟与进化论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并不能证明其正确性。可能其他的因素也在起作用,包括这样一种简单的可能性——它与传统的性别角色相一致——与男性相比,女性更依附伴侣。在任何情况下,不忠贞对两性都是一个明显的引发嫉妒的事件,这是显而易见的,而进化心理学对此的解释虽然很有争议,但却很有趣。

对嫉妒的反应

人们可能已伤害、愤怒和恐惧的方式来对嫉妒做出反应,这可能有利于关系的发展,也可能对关系造成破坏。有时候,嫉妒的人就是要以伤害的方式反击,以暴力行为或侮辱性言辞报复伴侣,或者做出也令伴侣嫉妒的事情。也有时候,人们本想保护与伴侣的关系,但自己的一些行为反而进一步伤害了这种关系,例如跟踪自己的伴侣,限制伴侣的自由,贬损或威胁竞争对手。然而,有时候人们会积极地应对嫉妒,如直接说出自己的忧虑,试着与伴侣一同解决问题,或者努力做些什么,使得自己或他们的关系更值得拥有。比如,打扮一下自己、给伴侣送礼物或者做更多的家务,等等。

依恋类型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嫉妒使人们都做些什么。当人们嫉妒时,安全型和多虑型的人相对会从容些,他们会试着去修复关系,而回避型的人则不是如此,相比之下,恐惧型的人更可能假装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或假装自己并不在意,以逃避问题或否认自己的苦恼。

男性和女性在对嫉妒的反应上通常也会有差异,这使得异性恋变得更为复杂。设想自己处于这样一种情境:聚会中,你起身再去倒一杯饮料,而把你的伴侣独自一人留在双人沙发上。在你走开的空当,你的伴侣以前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恰好经过,坐了会儿。你拿完饮料回来时,更好看到她们轻轻一吻来问候彼此。这时你会怎么办?在几个研究嫉妒的实验中,有一个是这样做的:研究人员给人们看了上述的情境录像带并测量他们的反应,结果发现男性和女性的反应是不同的。女性对竞争对手的介入反应时尽力改善与伴侣的关系。她们假装自己不介意,但却将自己变得对伴侣更有吸引力以便与对手竞争。相反,男性表示他们将努力保护自己的自尊,他们打算借醉酒去与对手对抗或威胁对方,并且追求别的女性。女性似乎专注于维系现有的关系,而男性则考虑离开现有的关系,并且以征服新伴侣的得意来抚平心灵的创伤。

其他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其中引起研究者关注的一个方面在于,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试图使自己的伴侣嫉妒。通常他们会通过夸大自己对其他男人的吸引力,有时还会与其他男人调情或约会,以此来制造伴侣的嫉妒。她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试探自己与伴侣的关系(看看对方有多么在意),或试图引起伴侣对自己的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承诺。很显然,她们是想让自己的男人在嫉妒的时候对他们的行为有所反应,从而更加努力的保护和维持他们的关系。当然,问题是男人一般并不这样反应。女性让自己的男人嫉妒的方式,非但不能改善自己与伴侣的关系,相反还可能促使伴侣离开自己。

延伸阅读

他离开你,是因为你给错了东西


爱,首先是给予。爱一个人,会变得很自卑,很喜欢揣摩他的心思,想时时刻刻知道他在想什么?有没有在想自己,有没有对其她女人动心思,爱自己有多深。你的心思,你的脑子,你的记忆,你的生活,全都是他,恨不得成为他肚子里的蛔虫,知道他在想什么,时刻在他身边。因为爱上一个人,而想倾其所有,给对方一切自己能够给的。

爱一个人的时候,爱对了,就是一种缘,爱错了,就是一种劫。

女孩子,最渴望的就是和心爱的人执手一生,白头偕老,和对方永远在一起。男人,爱一个女人最好的方式,往往不是给她打钱,而是陪伴在她身边,让她感受到爱和关心。女孩子觉得,爱就是陪伴,就是永远不离开,为了自己爱的男人,女人愿意给他最长久、最珍贵的陪伴,哪怕女人的青春更短,更容易逝去。

但是,事实证明,对于女孩子来说,宝贵的陪伴,对男人而言并不感冒,他们对自己重视的陪伴嗤之以鼻,仿佛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青春,在他身边时对他的每一份爱和关心都是不值钱的,说走就走,说离开就离开,说分手就分手,完全不把自己放在心里。

那是因为,你给错了东西。

要知道,对于一个饿得饥肠辘辘的人来说,他最需要的是一块面包,一杯水,而不是一件华丽的衣服。对于一个即将出席盛大晚宴的女孩子来说,目前最需要的是一件让她艳压群芳、光芒四射的奢华礼服,而不是送她一朵花。同样的,对于一个需要男人的爱与关心的女孩子来说,她需要的是爱情,是温暖,而不是冷冰冰的,从远方转过来的钱。对一个情场浪子来说,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又一个女孩子从他身边走过的每一次新鲜感。

人家要的是新鲜感,是刺激,是变化,而你却给了他一成不变的陪伴。不是你的陪伴不值钱,而是你的陪伴在他那里变得不值钱。换句话说,你的陪伴给错人了,你爱错人了。

以前有个同事是个情场老手,典型的情场浪子。他条件其实也就一般般,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钻石王老五,但人家长得帅气,还懂得哄女孩子欢心,所以,身边最不缺的就是女孩子。凭借他的外表和涂了蜜一样的嘴巴,什么样的女孩子都能够被他追到手。温柔的、漂亮的、能干的、贤惠的、清纯的、泼辣的、跟他一样在情场上放浪的,都曾经和他有过一段感情,但是,都不长久。

如果是跟他一样,是个清场浪子,把谈恋爱当做游戏,当做生活的调味品,也就打算玩玩,刺激刺激一下也就算了,偏偏不少女孩子是打算跟他长期交往,甚至跟他结婚的,那就把人家害惨了。那些女孩子每次被他提出分手时,都痛苦得心都碎了,低声下气地哀求他,问他自己哪里不好,她可以改,但最后都被他像甩掉失去利用价值的垃圾一样,扔得远远的。

有一次,一个女孩子闹到单位里来了,哭哭啼啼的,把单位的同事们都惊动了。原来,那个女孩子是他的其中一个女朋友,她本以为他会娶她,没想到,人家只是玩玩而已,并没有认真,她却认真了。现在同事提出分手,女孩子死活不肯,并且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更加不肯了,并且以孩子相要挟。没想到,同事冷冷地说,不就是肚子的一块肉嘛,去医院打掉不就结了吗,打胎费我来给。可是,医生说不建议打胎,女孩子体质太差,如果堕胎不顺利,很可能以后就不能当妈了。同事觉得事情闹大了,玩起了失踪,结果,女孩子找到单位来了。

女孩子总是太傻,从对人家有好感,喜欢人家开始,就已经开始和对方结婚生孩子的幻想,和对方白头偕老,一辈子相互陪伴。却没想到,人家要的不是你的陪伴,要的只是一时的新鲜感。时间久了,你的新鲜感没了,他就做好了离你而去,找下家的准备了,你给的陪伴,在他眼里根本不是个东西。

爱一个人,最怕的就是爱错了人,你视他如手足,他却视你如衣服。你把你最珍贵的青春,最可贵的陪伴都给了他,他却没有珍视。

但是,如果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心灰意冷,对爱情失去信心了吗?当然不能,你的陪伴,他不懂得珍视,是他的损失,是他不配拥有。在这个世界,总有一个人需要你的陪伴,渴望你的陪伴,珍视你的陪伴。女人这一辈子,要找的莫过于这样的男人。

他离开你,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好


他离开你,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好

世人总说爱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分手的理由却可以找到很多种。

1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是个十分迁就男朋友的女生,而她的男友也是公认的大好人。从高中认识他们到现在,七年一路走来,一直看他们感情十分稳定。过年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今年就要迎来他们的订婚喜讯,可没想到还是撑不住七年之痒。

别说身边的人觉得这结果不可思议,就连她自己也越想越觉得不合理。这七年来他们就算有冷战都从不超过一晚,甚至早就说好了等毕业后就订婚,可为什么等稳定下来了反而还向她说分手。

「这当中一定有什么问题吧!是我做错了什么吗?」她哭着问她男朋友。

许多人被分手的时候,都想着决不能这样不明不白的分手了,于是问的越多,得到的结果越糟。

她男朋友告诉她,其实他毕业出来的第一个月就想说了,他觉得彼此不适合,只是怕她刚出来什么都不稳定,不忍心说,也想考虑一段时间,给彼此一个机会。

然而这一年里,他却更加明显地发现她说话刻薄,也不够阳光,而且想任何事件都十分的幼稚,他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感觉像他妹妹。

朋友努力解释的越多,却不料,带来的是更多的不合。直到最后他的男友都觉得交流没有意义了,而还不死心的朋友还去问他家人和兄弟,试图想查明分手的真相。

「刻薄」「幼稚」「报复心强」「没有安全感」……她没想到最后得到的是这样的形容词。

他身边的所有人都告诉她,「是你不够优秀,所以他才会动摇。」

2

这是一个十分物质化的时代,一切都在遵循着市场经济的交易原则。他离开你,原因要么是他不够好,要么是你不够好。你想要重新得到原来的生活,你就要改变自己,就要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匹配才行。

为此,我们甚至不惜折磨自己,像古代女人穿绣花鞋一样,去附和所谓的优秀。

那段时间,我的朋友为了把他说的那些缺点改掉,她把这些关键词设置成手机壁纸,每天提醒自己。他男友确实觉得她变好了,但她告诉我,她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战战兢兢。努力之后,最后换来得依旧是她男友最后的告别。

多少人喜欢冠以「不适合」为理由离开,这似乎是一个分手时的万能词。当我们试着去找原因的时候,有些自我检讨过度的人,会把所有的问题指向自己。

「他不爱我,一定是因为我不够好。假如我足够好,足够优秀,那么他一定会留下来。」

可若真有那么不适合,那也不至于用七年的时间了解一个人的底线,这几乎从青春期起就见证了彼此的成长。而在一起没几个月就以此为理由分手的人来说,试问你还没完全了解对方,又谈何不适合?

其实没有那么多道理,只不过心变了,所以什么都变了。

我的朋友事实上并没有别人形容的那么夸张,事实上她在我们面前十分幽默活泼,虽然嘴皮子硬有时候会吐槽一下别人,脑洞打开说一些气话,但常常是个一颗糖就会被敌人收买的人,更别说什么报复心。

想当初她男友还开玩笑夸她,体贴得像个妈妈,然而最后却竟然说像妹妹。

心在你身上的时候,你说什么都好,心从你身上跑走的时候,说什么都是错。

分开,并不只是跟自身魅力有关,而是你在对方心里的位置变了,所以什么缺点都被放大了。

没必要将对方变心的借口当作折磨自己的压力,想想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惜自己,还指望今后谁会爱你?

3

其实,爱情也遵循弱肉强食的规律。若干年之后,人们只会记住过得好那一方。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当年风流倜傥的诗人徐志摩为了追求真爱,不等张幼仪产下自己的孩子就离婚而去。而独自一人在德国的张幼仪,没有向谁抱怨,即便最后独自抚养的孩子去世了,她还是坚持一个人在德国学习。虽然最后没让徐志摩回到身边,但还是多次受到徐志摩的赞叹。

试想如果当初张幼仪不在受到抛弃后自尊自爱,我们估计就只知道徐志摩的爱情故事。这背后的隐忍,根本不会出现在任何人的记忆里。

爱情本来就是不讲公平,伤得最深的往往也是爱情关系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你比他付出得更多,你在乎的更多,陷得也越深。那些曾经的回忆,那些关于未来的憧憬,那些曾经为了爱一个人不断努力向上的信念,当全部毁灭后,被分手的人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被伤害的人酗酒,失眠,甚至堕落。

我的大学室友小昭跟初恋分手的时候,每天晚上在寝室里泪流满面,每次喝醉了都会向我们哭诉过往的回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觉得她真的很可怜,说那个男生很坏。但一次,两次,三次……听多了,我们也都觉得不耐烦了。

原来活泼可爱的女生,最后不仅生活不规律,还变成了怨妇,多么可悲。

不要因为失去了他,把自我也给失去了。

你现在感到的迷茫,感到的悲伤,甚至所有的放不下,并不都是因为不够好,而是你不知道自己哪里好,所以才会怀疑自己在付出了那么多后,还能不能遇到一个更好的人。

也许所有人都在劝,劝你要变得更好,变得更加优秀才能得到更好的爱情,这种道理固然没错,但不要全盘否定了自己。因为每个人说的话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之上,就如同我讲的第一位朋友那样,如果一开始问的都是她自己身边的人,也许不会走那么多弯路。

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听进去了,再好好判断,如果你觉得他们说的没错,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而且很难改过来了,那么就去发展其他方面,以后找一个能包容你这些的人,没必要再勉强自己。

你的故事,你的结局,还有你的未来,只有你自己才能明白和把握。

4

性格是一个人既定的属性,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有些人本来就是有从一而终的意志,有些人骨子里就有追求热恋的憧憬。同类的前者相遇了,可能真的一生只爱一个人,前者后者相遇了,热恋过后就当互相从对方身上学一点自己没有的东西,而后者们相遇,就当干一杯烈酒,开心就好。

虽然爱情是需要互相磨合才能变成彼此最好的模样,但是单方面的改变不叫磨合,而只会伤害自己。

无论如何,在让自己变得更好之前,你首先得学会接受过去的自己:

那个被说成刻薄又幼稚的人是你,那个温柔又活泼的人也是你。

那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你,那个傻傻相信着未来的人也是你。

那个被说成一无是处的人是你,那个将来会遇到更好的人也是你。

世间人来人往,离开的都是过客。人生千变万化,好坏全是自己的。

只有你先接受最坏的自己,才能找到最好的自己;只有你先认清最原始的自己,真爱才会认出你。

就是因为你但求问心无愧,他才会离开


有些人相信这样的幻象:固守自己的清白,面对坏事,不进行力所能及的面对面的抗争,就可以避免参与邪恶。

其实,自己也在做同样的坏事。如果一方坚持保持自己清白有理,另一方的罪责就不会结束,他们之间的爱就会枯萎。那些想置身事外的人和被动服从邪恶的人,不但保持不了清白无辜,反而制造了更多的不公正。

——摘自海灵格《谁在我家》

一个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你给予我物质和精神的爱,我接受,我给予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的爱,你也欣然接受,然后回予我更多……如果这个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关系也随即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并且,与我们的想象不同,爱的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

不愿意接受的原因也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伟大,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受内疚。

对此,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描绘说:“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而且,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有一种清白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绝对问心无愧。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永远正确。那么,相应的,关系的另一方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会频频感到内疚,会经常觉得问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付出,他最终一定会产生逃离的冲动。

一旦他真做出了逃离的举动,那个一直认为自己清白无辜的付出者就会觉得受到了莫大伤害,并且会激烈地指责逃离者的背叛举动,但殊不知,他才是破坏关系的始作俑者。

“完美太太”吓走丈夫

咨询师于东辉认同海灵格的观点,他说:“清白感总是和负罪感联系在一起,一个和谐的人既有清白感也有负罪感。假如你没有一点负罪感,而只有清白感,那其实就是你把负罪感强加给其他人了,而那个被强加者一般都是你最亲密的人。”

于东辉的一个来访者丽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31岁的丽娜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不仅事业一帆风顺,人也聪慧靓丽,且非常顾家,被大家视为经典的好妻子。

丽娜做公务员的丈夫罗峰也这么认为,他常说,丽娜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妻子。但他近一年对妻子越来越疏远,最近提出了离婚,理由是他有了第三者。不过,丽娜很快了解到,那个所谓的第三者是子虚乌有的事,她其实只是罗峰的一个很好的朋友而已。后来,在妻子的逼问之下,罗峰终于讲了实话,他说自己非常有压力。

丽娜一听,还以为是自己成功的事业给了丈夫压力,但罗峰否认这一点,他说自己也不明白这种感受从哪里来,但他就是难受,“可能是你太好了,对我太好,对我家人也太好,什么都好……我说不好,但就是对这一点不舒服”。

“我太好了,难道是一个罪过吗?”丽娜激动地对于东辉说,“我工作很紧张,还尽力去做一个尽职的好妻子,他也承认我没什么好挑剔的,那他为什么这样对我?!”

她永远是问心无愧

丽娜想不明白,罗峰的家人也想不明白。他的父母知道儿子想离婚后,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他妈妈说:“这么好的媳妇,别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你却不知道珍惜,还想离婚,你脑子是浆糊做的啊!”

不仅父母,罗峰的哥哥和妹妹,还有其他亲朋好友也都站在丽娜的一边,要么声援丽娜,要么谴责罗峰,不少人则劝罗峰别离婚。

“你们起争端的时候,他的亲朋好友都站在你这一边吗?”于东辉问丽娜。

“是的,因为我对他们比罗峰对他们都好。”丽娜说。

“没有例外吗?”于东辉问。“很少,嗯,基本没有。”丽娜说。她略想了一会儿,然后坚定地说:“可以说,对这个家,我尽全力了,要是真走到离婚这一步,我也问心无愧!”

“在和其他人的重要关系中,你也问心无愧?”于东辉继续问。

“嗯,是的。”丽娜回答说,“对我的父母,对他的父母,对他的朋友,我都尽力做到最好。”

于东辉捕捉到了这句话中的问题,于是问:“你对人很好,他对人一般,那么是你的朋友多,还是他的朋友多?”

听到这句问题,丽娜有点吃惊,她呆坐在咨询室里,好一会儿才反问:“我没有多少朋友,他朋友是很多。你是说,我人太好,不仅不受他欢迎,也不受别人欢迎吗?”这是问题的关键。

她把内疚转嫁给了丈夫

于东辉解释说,朋友关系和配偶关系一样,是相对平等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的关系。相反,亲子关系一般不是平等关系,要么是成年的父母向幼年的孩子多付出而少接受,要么是壮年的孩子向老迈的父母多付出而少接受,其他的亲人关系也常是不平衡的关系。所以,当丽娜一贯地扮演“付出者”的角色时,她在亲人中受到了欢迎,并被当作典范来看到。但是,因为她习惯性地拒绝接受,所以在讲究平衡的配偶和朋友关系中遭遇到了挫折,对于她这样的“付出者”,她的朋友和她的丈夫罗峰一样,都有点想避而远之。

从理智上,这种避而远之看上去好像不合常理,毕竟作为“接受者”,从利益上是获益者,为什么朋友和丈夫都逃避丽娜呢?但如果从情感上去分析,这种逃避就不难理解了。

从情感上看,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并不伟大,他们的不计得失的付出,从根本上是一种自恋。“付出者”过分地追求“问心无愧”,过分地迷恋清白感。然而,不管多么付出,一个人仍然是会在关系中犯错的,是会不可避免地伤害关系的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总有亏欠的。当伤害和亏欠发生时,你总会产生或轻或重的内疚感,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很惧怕这种内疚感,他要求自己绝对不要有内疚感,于是非常努力地去做一个“完美的付出者”,那样他就问心无愧了。只不过,这种内疚感并没有因此在关系中消失,它其实是被“付出者”在有意无意中强加到“接受者”身上了。

简单而言,即“付出者”其实在享受这种逻辑: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关系中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那都是你的错了。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丽娜的丈夫和朋友为什么要逃避丽娜了。

健康的关系需要内疚

内疚,是和谐关系的调节者,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内疚的产生,其实是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作出补偿。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

在关系中扮演一个单纯的付出者,其实是拒绝对方的补偿,从而破坏了对方化解自己内疚的努力。结果,内疚不断在对方心中郁积,最终这内疚成为一种愤怒,让他产生了想逃离这个关系的冲动。这正是罗峰为什么想离开“无可挑剔的妻子”的缘故。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情感,内疚是大自然的馈赠,它在提醒我们,你的一个关系需要调整了。假若你懂得接纳自己的内疚,并帮助对方接纳他的内疚,那么关系就会自然地流动,自然地走向和谐。

许许多多的“好人”不懂得这一点,他们不喜欢“问心有愧”的感受,企图彻底消除自己的内疚感,而消除的模式可以分成两类:禁欲、助人。禁欲是禁止自己接受别人的付出,而助人则是只付出不接受,丽娜无疑属于后者。

助人的模式

在关系中,禁欲者是单纯拒绝接受别人的付出,助人者则是疯狂付出,他们的付出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他们的接受仿佛就不值一提了。

正常的人不会喜欢这样的助人者,因为你假若和他建立了关系,那么,你常会在这个关系中感到,你的付出是不值一提的,而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你也是不值一提的。正常的人不会喜欢这种感受。

并且,因为我们总是对付出报有敬意,所以尽管我们不喜欢“我的付出不值一提”的感受,但我们难免会对疯狂的付出者产生敬意。这种敬意就化为了助人者的一种权力感。产生了这种权力感的助人者会严重地“问心无愧”,在他巨大的付出前,其他人都没了说三道四的资格,这就是“助人者”所追求的境界,这也是很多理想主义者的人生哲学,但其核心逻辑——“与其让我欠你的情,不如让你欠我的情”——远不是多么伟大,相反是一种幼稚的逻辑。

对于这种助人者,海灵格描绘道:

这种人自我中心、抛弃需求……他们从根本上讲是和关系对着干的。无论谁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不过是想维持高高在上的幻想,拒绝接受生命的施舍,否认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平等。别人很快不想从拒绝接受的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了,反而会怨恨他们,远离他们。因此,长期的助人者常常是孤独的,最终变得痛苦不堪。

丽娜正是如此,她一方面疯狂付出,另一方面则对丈夫缺乏敬意。表面上,她对丈夫仿佛很尊重,但她实际上对丈夫缺乏感激,疯狂付出的行为下面其实隐藏着对丈夫的不满,她内心深处对丈夫是有很多抱怨的。

和其他助人者一样,丽娜之所以成为一个疯狂的“付出者”,其实是在极力地逃避内疚感。原来,她刚出生不久,她的一个大她几岁的哥哥就去世了,结果她的家人认为是丽娜“克死”了她的小哥哥。等丽娜懂事后,家人很爱她,所以没有把这种观点鲜明地说出来,但丽娜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样,能敏锐地捕捉到家人的这种逻辑,并由此产生了深深的内疚。但是,这种沉重的内疚是幼小的丽娜所不能承受的,于是,她很小就变成了一个特别努力、对家人特别好的孩子,目的是通过疯狂的付出化解命运的沉重压力。

在她的新家庭中,她也是如此,她不容许在和丈夫的关系中有内疚产生,因为一个轻微的内疚会激发她潜意识深处的强烈的内疚,这太难受了,所以她拼命逃避。

丽娜已经彻底忘记了她有过一个死去的小哥哥的事实,她是在接受于东辉的治疗时,在半催眠状态下发现自己脑海里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的形象,而那形象一出现就令她非常压抑,非常难受。后来,她去问了父母,才知道死去的小哥哥的事实,也才知道父母及其他亲人的确曾认为是她“克死”了哥哥。

幼小的她无法承受辨别真相,也不能承受这个压力,但成年的丽娜已具备了这些能力。所以,当明白自己一直逃避内疚之后,她也就明白了她和丈夫的关系中的问题,并由此懂得付出和接受的平衡才是关系的和谐之道。

启示:放弃绝对的清白感

海灵格称,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他强调说:“少量的付出和接受,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好处;大量才会让我们变得富有。”

不过,这是完美状态,在具体的关系里,平衡只是目标,而失衡才是常态,轻微失衡没有关系,但一旦严重失衡发生,内疚也会随之产生,你觉知到内疚,也就觉知到关系到了必须调整的地步。

不要因此就惧怕失衡,惧怕失衡是“禁欲者”的哲学,他们因为惧怕这一点于是干脆就不接受别人的付出,而自己也少付出。实际上,正是因为失衡,我们才会发展出有意义的交换。假若关系永远停留在了一个平衡的地步,那个关系也就该结束了。

关系有爱的失衡,那要用更多的爱去平衡。另一方付出多了,你感受到,于是,你付出更多。他感受到了,于是付出比你还多。于是,关系前进了,且没有停留。

男人离开你会死?


男人以为天涯处处有芳草,他悲伤的是还没找到下一个,所以一边悲伤就一边狂找,悲伤不长;女人却以为最爱的就是这一人,她悲伤的是再也找不到下一个了,所以一边悲伤又一边绝望,悲伤难放。

女人坐在我面前一边说,一边流眼泪,说得最多的就是要离婚的话,丈夫会过得怎么惨,自己怎么不忍心,毕竟夫妻一场。所以离婚的决定她很难下,甚至看到现在丈夫沉默的样子,她都会心如刀绞担心他会崩溃。而他们离婚的原因呢?老套得不能再老套了,那个男人事业有成,这个妻子全职太太好多年,男人在近几年里新欢不断,今年终是遇到一个“厉害”的“小三”,结果男人向妻子提出离婚并且愿意净身出户,然后就再也没回过家。也就是说,女人的决定已经毫无意义,拖来拖去不过是拖自己,那男人离开妻子当然也不会像女人想象得那般会痛苦到死,而是早就有了生活的新方向。

好长时间里,我都只忙着给女人递纸巾,她哭得无所顾忌。等她哭够了又愤愤地说:“我要让他离开我就一无所有。”

我问:“这话你也跟你丈夫常说?”

她点了点头,因为她就是要让他后悔。

我说:“他后不后悔另说,但用这样的话去威胁男人是下下策,特别是你家那种男人,即便现在的钱和房子都给了你,他也有能力再赚回来,男人终究不怕来自女人的威胁。”

女人又说:“现在的小三就是以死相逼,他才会被迫选择离婚。”

我忽然想笑可又笑不出来,女人什么时候才能学会面对现实,不要再去替男人找不忠的借口?中年男人之所以会选择离婚还愿意净身出户,即便那个外遇再不堪他也一定是爱的,就算这个妻子再感觉好他也一定是不爱了。

在绝大多数男人心里,钱可以再赚女人也可以再找,特别是有能力有自信的更是如此,哪怕他还残存着良心,如果来自女人的威胁过于离谱,他也会选择什么都不要,也要离开你!而男人这种把所有财产都留给妻子的离婚决定里,对家庭对妻子的负疚也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则是因为他对另一个女人的深爱,所以他才有勇气重新去打拼。

一直说,男人即便征服了整个世界,他也是愿意拿去博美人一笑的,这几乎是雄性的本能。女人,就算我们不能一直做那个美人,也请做个智慧的女人,雌性的本能毕竟不只有母爱吧。

年轻时不会享受美人的待遇,年长了又不能拥有成熟的思想,当爱情远离,从容淡定也一并错失的时候,哭只会让你变得很丑。先顾好你自己,不然你谁的心都操不起,顾影自怜其实就是种不堪的脆弱,这个时代早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被同情更多的时候也意味着失去了尊严。

“你离开我会后悔”、“要让你一无所有”、“才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此类想法在女人选择离开的时候当然可以有,这会让女人更自信,更快释怀伤痛。但一定不要对那个男人说出来,这样只会让男人觉得你很无聊也很泼妇,加剧他对你的反感。亲爱的,既然分都分了,何必如此假扮“魔鬼”?生活中的女人优雅点比什么都强。千万别以为男人离开你就会痛苦致死,往往你越这么想他就会过得越好,而是你自己会越不好,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和女人一起离开的时候,阳光依旧明媚得让人心生向往,广场上各种潮男靓女来来往往,生活也一直不缺少这般的美好。我问女人:“你觉得别人的同情对你有用吗?”

她摇了摇头:“最终还是需要自己面对。”

是的,那以后就不要总向别人诉苦晒伤口,哪怕是朋友,也不该只在自己痛苦时才拿来当情绪垃圾桶,如果没有一个爱你的男人为你擦眼泪,那你就把眼泪咽下去,挺住了再继续寻找。

看过很多悲伤的脸庞,该听的听不进,于是陨落尘埃,再难开出花。比起女人,男人的悲伤更容易在生活里释放,哪怕是纸醉金迷,可女人的悲伤里总挥不去某个男人的影子,即便自己沉沦了身体,心也在加倍地裂伤。换句话说,男人以为天涯处处有芳草,他悲伤的是还没找到下一个,所以一边悲伤就一边狂找,悲伤不长;女人却以为最爱的就是这一人,她悲伤的是再也找不到下一个了,所以一边悲伤又一边绝望,悲伤难放。

只是,悲伤是美丽的天敌,眼泪留住的只会是衰老,青春只有在成熟明媚的灵魂里才更具备不可磨灭的辉煌。所有的情感都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被你我修订,或被时间强行改变,如果你不愿接受就只能主动或被动放弃。牢靠的情感关系都是在两个人的共同生活中缔造出来的,而悲伤是这个过程中必经的心理历程,你可以沉沦,也可以重生,并且就此做好真正的自己。

女人离开你并不是因为你穷?呵呵


近被一篇文章《女人离开你并不是因为你穷》刷屏了,里面特经典的一句话:

其实女生才不会因为你穷跟你分手 是你天天不思进取让她看不到希望她才会跟你分手

看完之后,我眼光直发绿,左眼写着“呵”,右眼写着“呵”,这篇文章我猜测女孩子一定是甩了哪个男的编出来的吧。对,你说的没错,但是有局限性,你这句话只限于从学生年代到达社会的爱情,只有有过感情的女人才会愿意给这个男生机会,而在这个社会上,假如你要跟我谈恋爱,你没有钱,我相信没有多少女生会对你care,有多少人的钱是靠努力进取得来的,进取的最后不也是为了有钱。爱情可以没有钱,但是婚姻不可以,总之说白了,你穷,就是一个错。

在这个世界上想要找一个信任你不嫌弃你穷,不嫌弃你脾气不好,只因爱你而不顾一切的信任你包容你一心只想要跟你在一起的人可能就只有你妈,女生想当的是新娘,并不是旧娘,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是的,我相信这个社会上真的会有很多很多很多愿意陪男朋友一起奋斗的女孩子,可是我也问过好多好多的女孩子,假如一个男孩子没有钱,你会选择跟他在一起吗?

她们连想都不用想,不!!可!!能!!我又继续问:假如这个男生真的很努力很努力到最后还是没有钱呢。她们犹豫了一下,并说,那没办法了,就这样吧。

女人是感性的,她们舍不得感情,她们愿意给最开始爱的人机会,但从校园走出来后,他们不会在选择爱情的时候再因为这个问题而赔上她们的青春。

不好意思,人家女孩子真的等不了你,她们是真的会怕的,你给不了我爱情,你给我钱也行啊。我们不是学生,我们再也爱不起那种不用考虑后果的爱情。以后会有家庭,以后会有孩子,都是很现实很现实的事情。

如果谁都不爱钱,谁TM还要去工作,就受不了男生,本身就不上进,还很懒,还要老在那里说风凉话,怕是没救了。我邻居家的叔叔说:早在以前,人们就图温饱,有个可以住的好了,现在不一样了,我的房子要盖得好,我的车子要买的贵,毕竟我们看不到别人的存折,看到这些基本就敢把女儿嫁了。你就问问你自己,你没有钱,你凭什么保证你能给姑娘幸福,就算人家姑娘真爱你,人家父母也会嫌弃你好不好。

从小到大,我们就给扣上了爱攀比的心理,每个人都是,读个书100分就要奖励奖学金,出个社会你有点钱你爱干嘛就干嘛。我不认为一个女生因为你穷而离开你就是不对,我知道他们内心都是想怒吼:原谅我是个这么世俗的人,去他娘的朴实跟平淡,老娘就是爱钱,就是要有钱,我就是要用奢华闪瞎你们这些狗眼。

就是那些类似“内心不够强大的人才会喜欢追求外在,追求钱钱钱”的鸡汤文,你说它到底存在这个社会上有没有道理,这个还真有,但前提是这个人得有这个繁华的资本,才有资格平平淡淡才是真,你一个男人什么都没有,一贫如洗两手空空,你谈什么内心强大,你嚷嚷什么你那个叫什么低调。

一个女孩子,她在没有成为一个富人之前,她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适度去包装自己来赢得别人的重视,这没有错。我不管她拿着是假的爱马仕,还是高仿的LV,她在我看来,她就是比普通女孩子看出来更显眼一点,这并不是虚荣,她这是顺势而为。这和“漂亮的人路好走”是一个道理的。

别让嫉妒杀死你的婚姻


爱情中最容易引起战争的两个事情就是:1、猜疑;2、嫉妒。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让老婆忘掉这件事”。

就像我们常常在故事中看到的桥段那样,老婆因为老公在街上对美女多看了一眼,对女服务员多笑了一下,就开启了无限质问审查模式:你为什么直勾勾地看着她?你是不是对人家有想法?你是不是觉得她比我好?

只不过就是多看了一眼,女人们到底在嫉妒什么呢?这个时候,无论男人解释还是不解释,结果都是一样的:

你说不清楚,难道你不爱我了?

你说谎,你不爱我了!

所以一件嫉妒引发的小事很容易演变成一场婚姻事故!那么除了一些解释不清楚的解释,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婚姻中的嫉妒?

上周心悦会情绪系列课程最后一次课,冯丹彤老师就带领我们解读了“嫉妒”,究竟是人之本性,还是自尊心作怪?如何透过嫉妒寻找爱?如何化解嫉妒做一个优雅的女人?

我们一起来看看冯老师是怎么调教嫉妒的吧!

1

嫉妒是什么?

对于听课,小伙伴们总是最关心解决办法,不过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嫉妒的本质。

有好学的心友提前查了嫉妒的含义: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或者是敌视的心理状态。

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之为嫉妒的基本表现形式。

而冯丹彤老师则给了我们更加本质和深刻的分析:嫉妒、妒忌、猜忌、猜疑、羡慕、嫉恨等,这些情绪都起源于自身的不足、自我感觉不够好、自我匮乏感,这种低自我的感觉与外在客体有很密切的关系。

嫉妒是强烈渴望与自我憎恨的交集,是个人价值受到冲击的不安感的反应。而每一次的嫉妒都是对自我不足的提示与激励,促使个体不断提升!

对于冯老师对嫉妒的解析,很多小伙伴表示从来没有意识到嫉妒也有这样深刻的意义,希望老师能够对嫉妒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呈现。

嫉妒这么坏,我要远离它!

一听到”嫉妒“两个字,很多人都会赶紧躲远远,生怕自己沾上嫉妒的边。

嫉妒泪眼婆娑:“人家很委屈,我哪有那么坏!”

冯老师赶快为嫉妒申辩:嫉妒并没有那么坏,所有坏情绪的背后都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当这些愿望没有被合理的表达和满足时,就会表现为不良的情绪。

聪明的心友们很快就意识到,原来我们都误会嫉妒啦!

就像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有美丽的地方嫉妒也如影随形,嫉妒总是追随更美好的东西。

虽然嫉羡、嫉妒、妒忌、羡慕、恨,看起来是有些消极的情绪,但是其本原都在表达内心的美好渴望:

运用好可以激发活力、带给自己改变的动力,让自己更优秀。

运用不好则会让内心消化不良,痛苦不堪,还会给亲密关系蒙上阴影。

心友们连连点赞,这不说的就是我吗,内心很嫉妒,却从来不敢承认。以为可以把嫉妒深深封印在心里,但是却被嫉妒驱使着做了很多让自己都看不起的事情。听过课才知道,面对嫉妒情绪还可以有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选择,表面上看起来坏的东西,在冯老师这里还能变坏为好,为自己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价值。

看来,不学习就不知道原来我们还可以有不同的活法呀!

2

面对嫉妒等负面情绪怎么办?

嫉妒就像种在心里的草,总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爬满了心间。听冯老师讲了这么多,焦急的心友们已经等不及想要知道怎么解决嫉妒情绪了!

别着急,冯老师支了四大招:

第一、体察:感受身心的变化、倾听内心的声音、透过现象去看背后的情绪。

第二、辨认:每种情绪都是可以从粗浅到深刻、从消极到积极的谱系,需要能对自己的反应,越来越熟悉、能辨识自己的情绪感觉的性质与强度。

第三、建立联结:每种情绪都是内外刺激的结合,加上过往生活的创伤、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第四、调节:基于现实条件与资源,做自我的调节。

嫉妒并不可怕,当你内心识别出这种情绪,有自我觉察时,我们就不容易纠结于具体的糟糕的人事物、也减少了对外界的指责和不满。尤其是像憎恨、嫉妒、委屈、贪婪等,这些看似黑暗、污秽的心理活动,即所谓的“阴影”,我们更需要放慢脚步,更加勇敢地向内心体验、观察、反省、接纳。

哦!原来如此!一个群友这样说,原来面对嫉妒最好的办法还是了解嫉妒,怪不得一开始老师就在解释嫉妒的本质呢!

3

有嫉妒的地方就有爱。

嫉妒是爱的氧气,没有了嫉妒,也就熄灭了爱。就像所有电视剧中,总需要女二号的嫉妒来烘托女一号的美好,爱与嫉妒总是形影不离,我们完全可以透过嫉妒来寻找爱。

如果说嫉妒是没有被满足的缺失,那么爱就是得到充分满足后,接纳种种不足的信心,宽容过往种种不足的态度。

爱是对亲人的信任、对世界的友善,是不断建立联结,整合内心的过程;爱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关爱自己,最好的表现,是尊重自己的真实的情感。

关爱情绪,所有的情绪都值得被尊重,我们要敢于去靠近、充分地体验。

无论是嫉羡、憎恨、憎恶,都需要我们去花时间去理解、关注,这个过程就是用爱,用感恩来逐渐化解这种消极影响的过程。当我们足够了解自己的局限性,了解自己在哪里存在创伤,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极大的情结,我们就有能有意识选择更好的环境,就可以避免在环境中重复触发这些消极的情绪,不断轮回。

心友不禁为冯丹彤老师的正能量点赞,从嫉妒回到爱,老师每次都能从负面情绪中提炼出积极的情绪。即使在我们感到最绝望的时候,冯老师也能在绝望中找到希望。

把爱作为情绪系列课程的结尾,冯老师也是想要告诉我们:爱,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4

Tips:

练习|如何更了解嫉妒:阅读下面的问题,花时间来回答,用笔写下来或打字都可以。不要限制自己做简短的回答;自由地扩展你的答案,考虑到现在和过去的情形。

在回答下一个问题时做几次有意识的呼吸。

在你的嫉妒戏剧中,你失去了什么?

你对你说了什么,让你将嫉妒抓得更紧?

你是否因为别人背叛你或抛弃你而恨他?如果是,那么你怎么对待你的恨意的?

你为自己感到难过吗?

你是否有过嫉妒肆虐的时候?或者你是否燃烧着正义的火焰,陷入复仇的幻想中?

你是否曾经完全不顾众所周知的告诫,大声讲出你的嫉妒,或者你曾独自承受嫉妒苦楚?

你是否倾向于疏远你的嫉妒,宣称超越了它,或你是否沉浸于嫉妒之中以至于完全被它控制?

你是否带着超越痛苦的微笑,否认事情已发生,或者你淹没于嫉妒的实相中,忘记了喘口气?

你是否为限于嫉妒而羞耻?

你是否认为只有不成熟的人才会嫉妒?

当你怀疑他人背叛你时,你通常会怎么做?

当你因为别人比你更受注意而感到嫉妒时,你为吸引注意做了什么?

如何与嫉妒相处:

不要试着根除你的嫉妒

不要抛弃它。不要因为你会嫉妒而感到羞耻,或者不要因此而让别人羞辱你。靠近点倾听,注意在这些戏码下面传递的信息。你的嫉妒是根植于你幼年经历的占有性反应,还是关于他人的直觉?

直面你的嫉妒,将嫉妒原始的感受和它之内的信息分开

近距离地注意那种感受,识别出其中的愤怒、悲痛和极度的苦痛,注意每一种感受的强度。在你这么做的时候深呼吸,为某一种情绪状态提供更慈悲的空间。将嫉妒之内的信息置于较远的位置。

不要让嫉妒之内的信息占据你的头脑

当这些信息折磨你和摇撼你时,最好的办法是想到你此刻正与嫉妒的感受在一起,而不是对其作出反应。

抱持你的嫉妒

抱持嫉妒的伤痛好似抱持一个发狂的小孩。让悲痛自如地流经你。当你给予愤怒充分的表达空间时,不要让它转变为侵犯和暴力。

与其怕他离开,不如让他舍不得离开


与其怕他离开,不如让他舍不得离开

明明喜欢吃茄子,却因为他更喜欢吃青椒,餐桌上茄子从此消失。

忙碌了一天累得只想倒头就睡,却因为他半夜忽然想吃小笼包,又从温暖的被窝爬起来进厨房料理好并亲手奉上。

他晚回来一个小时便开始胡乱猜测是不是和某位美眉在一起,开始了夺命连环call。

只因他说喜欢长发飘飘,心里想要尝试利落的短发,却再也没有付诸行动。

把他打扮得像T台上的模特,却老是忘记收拾自己,成了十足标准的黄脸婆。

……

这些情景,相信你并不陌生。

用情至深的女人,常会不自觉地用种种方法来取悦伴侣,做得甚至比上面列举的更多。

你觉得这样努力地顺着他的心意,努力做个符合他“标准”的女人,便会使他须臾不能离开你。而如果有一天他真的离开,你自觉还有十足的理由控诉他的薄情。

取悦,归根到底是害怕失去。你以为取悦他,就可以换来一生安稳。

然而,越怕失去,越容易失去;越是全心取悦他,越容易被别人取代。

就像卡米拉之于戴安娜,论样貌论气质论人气,卡米拉样样输给戴安娜,偏偏查尔斯只对卡米拉情有独钟。

因为不管外面如何风光,对查尔斯来说,戴安娜是一个一举手一投足都照足王室规范的纸片人,而卡米拉却是一个鲜活生动、独特的生命体。

你紧张在意,越想靠取悦他来抓住爱情,你就越面目全非,没了自己,像个影子一样的存在。而你怎能指望一个影子得到他的重视?

好好打造独属你自己的魅力,让他为你本身着迷,因为不惧失去,好好地做回自己,才不会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