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攻击性:男人的魅力之源?——武志红

攻击性:男人的魅力之源?——武志红

发表时间:2021-04-20

【www.qg13.com - 性情感美文】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句子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攻击性:男人的魅力之源?——武志红,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不喜欢蜘蛛侠,因为他太‘松’了。”

有次,去看《蜘蛛侠3》。进电影院前,一起去的美女如是说。

‘松’,她说是东北话,形容一个男人没有男人味。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问她:“印象改变了吧?”

她一边点点头,一边在忍不住地笑。

当时,蜘蛛侠被外星怪物附身。按照影片中科学家的解释,这个怪物是寄生物,一旦附身于寄主,寄主身上的攻击性就会被严重放大。蜘蛛侠正是如此,被怪物附身的他暴力倾向一下子变得非常强烈,不仅和小绿魔——这个一生的好友——搏斗时手下再不留情,而且还在酒吧里大打出手,最后还将最爱的女友一掌打翻在地。

这些情节当然不会令美女狂笑,令她笑翻的是,蜘蛛侠旁若无人地行走在大街上,像跳舞一样地迈出轻快的步子,超级自信的眼神向每一个路过的美女放电,以前那个害羞的大男孩突然变成了一个调情高手。

最经典的是酒吧中,他想报复抛弃他的女友,先弹了一首曲子,随后利用蜘蛛侠的身手跳起了轻快的舞步,迷倒了被他拥在怀里的美女同学,也迷倒了周围的所有美女。

这些情节非常搞笑,所以同去的美女不停地笑。

不过,这些情节也很真实,它甚至反映了一个定律:男人的魅力,常常是和攻击性连结在一起的。

弗洛伊德称,性和攻击是人类的两大驱力,我们的一切欲望,都是从这两大驱力转化而来的。

性和攻击,这两个词眼或许令人不舒服。那么,可以把性和攻击演绎一下,譬如“爱与恨”,“生与死”,“亲密与分离”,等等。

以前,我喜欢说,性的驱力,让我们与另一个人亲密;攻击的驱力,让我们与另一个人疏离。这两个驱力交织在一起,就不断调解我们与另一个人的关系的距离。

最近,也开始想,攻击驱力其实也参与亲密的过程,性的驱力也参与疏离的过程。一开始,我们必然对关系持有戒心,但同时,我们又很渴望亲密。于是,这时,我们就难免渴望另一个人坚定一些,突破我们的戒心,直接去满足我们对亲密的渴望。

由此,那个人势必要有一点攻击性,他不能因为我们一点拒绝的反应就后退。

譬如,在酒吧这样充斥着暧昧气息的地方,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地先建立了一个默契:这里可以更放肆一些。然而,在这里与另一个人建立程度不同的亲密关系,仍然需要一点侵略性,需要一点勇气。

相对而言,这更可能是女性的渴望。

这种心理,也会延伸到其他地方,所以,太‘松’的男人,尽管女性意识上或许更容易认为自己可以接受,但真正能令自己有被‘电’的感觉的,还是那种有点侵略性的男子。

最近,又在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其中有这样一段:

她问:“那你为什么不偶尔用用你的力量对付我呢?”

“因为爱就是放弃力量。”弗兰茨(一个无比强壮的男子)温柔地回答。

萨宾娜明白了两件事:其一,这句话很动听而且是真心话;其二,说了这句话,弗兰茨在情欲里便威风不再。

萨宾娜喜欢弗兰茨,但她与托马斯更有默契,因为托马斯会命令她“Take off your clothes”,而且会在性爱中偶尔操纵她。

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然而,男人的魅力与攻击性有联系,这一点应该是确切无疑。

不过,侵略性再往前发展一两步,就会变成破坏性,就可能意味着恐怖。所以,我们很容易发展出一个绝对的逻辑:爱永远是好的,而攻击性是绝对错误的。

这种逻辑体现在蜘蛛侠系列中。于是,彼得帕克的叔叔本帕克对侄子说:“能力越强,责任越大。”

于是,蜘蛛侠成了一个永远处在夹缝中的英雄,他既要拯救世界,又要不伤害坏人——因为坏人最后都会被证明,他们是因为“无奈”才变成坏人。

这种逻辑也延伸到爱情中。它要求蜘蛛侠永远地友善,也要求蜘蛛侠的女友WJ绝对不能容忍自己旁情别恋。

但背叛这种绝对的要求,似乎恰恰是诱惑所在。所以,《蜘蛛侠3》中一个描绘得最行云流水的细节是,WJ和从来都有攻击性的小绿魔在厨房里,无论做菜、跳舞还是接吻,都是那么默契。

相反,一心只想阳光的蜘蛛侠,却看不到WJ的受伤和愤怒。

其实,可以把《蜘蛛侠3》看成是导演的一个梦。

梦中的蜘蛛侠,代表着他意识的一面,对所有人都好,都忠心耿耿,都绝无攻击性。但被附身的蜘蛛侠,则代表着他的阴影——阴影即被一个人严重排斥而又具备的人格特征。这个阴影再往前推演一步,就是为所欲为的毒液。

如果世界到了影片中的世界,蜘蛛侠自然是我们所需要的。然而,更多的情况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常的世界,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爱与被爱。

那么,在这个平常的世界里,无论女人还是男人——当然男人可能更重要一些,多一点攻击性,似乎是非常必要的。

——————————

小编推荐

武志红:一见钟情是怎么回事


武志红:一见钟情是怎么回事

爱情中,或许最神秘也最广为人知的神话,就是一见钟情了。

一个朋友对我说,她觉得日久生情更可靠。可是,她的两次恋爱都是一见钟情。

第二次一见钟情,是别人介绍,在一家餐馆里相见。她先到,那个男孩后进来。男孩一进来,她就来电了,心中有一句话涌出来“就是他了!”

这次一见钟情令她有些害怕,因为她第一次恋爱就是一次一见钟情,但结局不好,分手了。所以,她担心这次一见钟情又会有不好的结果,在两人相恋了两个月后,想让我帮她分析分析,旁观者清吗,而且我又算是心理医生。

她常看我的文章,知道爱情常常是我们与父母关系的又一次重演,所以听她简单地讲了一见钟情的故事后,我直接问她:“他和你的爸爸像吗?”

“不像”,她说,“一点都不像。”

但是,和我聊了约一个半小时后,我发现,这个男孩有十处以上以上和她的父亲很像。

譬如,她一家人周末出去玩,问她父亲意见,咱们去哪儿。他父亲说,咱们就去A地吧。她或她妈妈反驳说,A地有什么好玩的,还是去B地吧。

好,好,就去B地吧。父亲总是在第一时间满足妻子和女儿的意愿。

然而,第二天,等在B地玩到下午4点时,她父亲会说,咱们还是去A地看看吧,A地也是非常不错的……他会讲出很多理由,她和妈妈会感觉,假若不去A一下,他会很不情愿,所以最后还是去了一下A地。

请注意这一点,就是去一下而已。譬如,A地可能是动物园,而他们一家人本来在植物园,4点钟坐车从植物园到动物园,到了也没什么时间玩了。

他这是在干什么呢?他是那种特别为女人考虑的男人,所以他在第一时间会委屈自己而满足女人的要求,但是,这样其实会让他觉得自己做了牺牲,会有些不情愿,最后他要搞点事情,还是要满足一下他的意愿,哪怕只是象征性的。

稍稍跑一下题,多说说这种心理。心理学会说,自恋是人最核心的需求,而自恋中最集中的表现是,自己的意愿要得到满足。同样的,对自恋的打击,就是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满足,而没有被满足的意愿有时会成为一种毒品般的力量,吸引着着自己不顾一切地去追逐这个意愿,我称这种心理为“未被实现的愿望的诅咒”。

有机会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满足一下自己的意愿,有时哪怕只是意思一下也可以。

明朝皇帝朱厚照是皇帝中有名的败家子,他做皇帝时,宁王朱宸濠造反,朱厚照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一听说有人造反,大喜,说,小子你敢造反,看我不平了你。

然而,宁王不幸遇到明朝第一厉害的人物王阳明,他当时在宁王的地盘上做地方官,本来手里没有一个兵,但宁王造反后,他只用了33天就将宁王的十多万大军给灭了,并活捉了宁王。

朱厚照平宁王的意愿破灭了,他不甘心。所以,当宁王被五花大绑地送到他眼前时,他令手下将他的绳子解开,宁王正不知道要发生什么时,朱厚照又下令将他捆上。这样做,就是为了象征性地实现一下自己平宁王的意愿。

再回到正题上来,这个女孩一见钟情的男子也是如此。每次商量去哪玩,他总是顺着她的意,但最后,他的意思总要象征性地表达一下。一下,也就是只是一下而已。

这个男子和她父亲还有一点特别像。她父亲手下有几千人,非常忙,但一回到家里,他要打扫卫生、为全家人洗衣服、做饭等等。譬如,他会一边扫地一边稍带着点责怪地叹道:“诶,你们这群孩子,诶,你们这群孩子。”

看上去,他似乎对做这么多事不满,但我这位朋友有感觉,假若她尽了一个女儿的本分,或她妈妈尽了一个妻子的本分,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那么爸爸会不知所措,甚至会很不高兴。她觉得,把她和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是爸爸的一种需求,如此一来,她们两个好像离开爸爸这个男人就活不了,这种感觉让爸爸非常有价值感。

这种感觉你或许很熟悉吧。这也是人性的一个小秘密,付出的人之所以总是在付出,就是为了营造一种别人很需要他甚至离开他活不了的价值感。

这个男子呢,他会如何?他第一次去她家,一进门就大喊一声,天啊,这么乱,然后就开始打扫卫生、洗衣服等,就好像这是他自己的家一样。

还有很多地方,这个男人很像她父亲。可以说,他只是长得和她父亲不太一样而已,他们的内核简直是一模一样的。

前面我们说到,恋爱是为了两个目的: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请记住,不是寻找美好,避开错误,而是重温美好,修正错误。

这有什么差异吗?差异非常巨大。如果说恋爱是为了快乐与美好,那我们就会寻找那种心理健康而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人。但如果是重温童年的美好,那么我们势必要找到与父母很像甚至一样的人,才能重温我们童年很怀念的美好。

同样的,假若说恋爱是为了修正错误,那么,你必须要找到一个人,重新构建童年的错误局面,你才有修正错误的机会。你对没有错误的人不感兴趣,因为那样你根本没有机会去完成你童年没有完成的梦想。

在你们陷入爱河时,也许你们会忘记我说的这一切。但假若有一个时刻你的心稍稍冷静下来,也会你会恍然记起你曾经看过这么一段文字,你会发现,你眼前这个让你爱得死去活来的人,怎么和你的父亲或母亲那么相像。

被动攻击是弱者的武器


被动攻击是弱者的武器

当然,这个例子和第一个例子是不同的。这个例子中,这一家族的男人们实施暴力时,显然绝对错误,这一点不容置疑,他们打妻子甚至都不找借口。前面的例子中,那位年轻的妈妈对孩子是抱以极大的爱心的,她认为,自己使劲呵斥孩子是为了他好。

然而,不管关系多么亲近、多么特殊,当你对另一个人表现出相当强烈的攻击性时,对方在第一时间产生的一样是愤怒。许多人长大后认同了父母的粗暴的教育方式,为父母辩护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我好。”然而,假若你请他们描述一次被暴打的经历,他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心中仍存着强烈的愤怒。

也就是说,不管借用什么样的名义,我们粗暴地攻击另一个人,那个人产生的一样是愤怒。

从这一点而言,民主的家庭营造的氛围,就远好于专制的家庭。并非说,民主的家庭没有攻击与被攻击。其实,任何家庭都和社会一样,家庭成员很容易会侵犯彼此的空间,而愤怒也由此产生,这一点是不可阻止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攻击与被攻击,而在于攻击产生以后。

在民主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均衡的,没有明显的强势方,也没有明显的弱势方。这样一来,愤怒一旦产生,他们就可以进行表达,并且,因为他们可以很好地沟通,这种表达轻易不会发展到摧毁性的地步。由此,因为心中没有郁积愤怒,这样的家庭也就不会有多少“隐形攻击”。

家庭中如此,社会中也如此。所以,一个民主氛围重的公司,人们相对比较积极主动。相反,一个专制的公司,人们势必会发展出许多被动攻击的方式,于是大家经常会犯一些莫名其妙的低级错误,譬如懒散、遗忘、拖沓与失约……这些所谓的马虎其实常常就是被动攻击。

尽管专制的父母、配偶或老板常压制对方表达情绪,然而,他们自己常会被激怒,因为他们发现,“无能”的孩子、配偶或下属常犯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这些错误让他们暴跳如雷。

其实,这正是对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我不能直接攻击你,但我有办法令你恼怒,这和直接攻击你也没什么两样。”

甚至,被动攻击造成的伤害反而更大。前面提到的那位妈妈,她说,她最喜欢雷厉风行,没想到儿子却如此慢腾腾,这令她颇感受伤。既然如此,她就不如少斥责孩子,并且允许孩子向她表达不满,而不要把这当成大逆不道。

被动攻击非常普遍,并不是只有严重失衡的关系才会产生被动攻击,实际上一般失衡的关系一样也会如此。在一般的亲密关系中,被动攻击也是常见的调节机制。瑞士女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她的著作《怒气与攻击》中描绘说:

(关系的)一方占有优势而另一方处于劣势,优势的一方对劣势的一方心存顾忌,从而不得不作出某种程度的妥协,而劣势的一方对优势的一方则感到某种畏惧,必须表现出反抗才能使对方作出让步……(双方)进而形成一种脆弱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双方便会发生冲突。此时,若强势的一方采取攻击行动,弱势一方大多会以被动攻击,如沉默不语、躲避、哭泣、离家出走等来进行自卫。这时,强势的一方将感到自己被忽视、被冷落、被蔑视而生气。

与此同时,他也会为自己的攻击行动所带来的后果感到懊悔,从而采取某种弥补措施,并作出让步,使双方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因此,在配偶关系中,被动攻击有时会起到调节机制的作用。

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


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

弱势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达愤怒,那么,他们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

很多人际关系是失衡的,一方明显处于强势,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并且,强势的一方攻击性很强,同时又不允许弱势的一方表达他的感受。

然而,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并想还击。一个关系不管多么失衡,这一点也不例外。

在严重失衡的关系中,弱势一方不敢表达愤怒,更不敢还击,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分裂,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愤怒。

但是,愤怒一旦产生,就一定会寻找宣泄的出口的。弱势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达愤怒,那么,他们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从意识上看,他们绝对不敢违背强势一方的要求,绝对不敢挑战强势一方的意志,在强势方的强大攻击下,他们唯唯诺诺,乖得不得了。

然而,他们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情况: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做砸了;很容易兑现的承诺,他们却不守信……总之,他们常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令强势一方暴跳如雷。

当暴跳如雷时,强势一方看上去仿佛是遭到了严重侵犯似的。

这,也正是弱势一方的还击,也是弱势一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他们没有表达出强有力的愤怒,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但他们通过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的方式最终达到效果,却和直接用愤怒攻击强势方没有什么两样。

这种心理机制,叫作被动攻击,常被比喻为“隐形攻击”。

隐形攻击最常出没的地方,是家庭。

因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以及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最容易失去平衡,而父母也最容易一方面以爱的名义攻击孩子,另一方面绝对限制孩子的还击。

然而,不管攻击时借用的名义多么伟大,被攻击的孩子都有愤怒产生,他们都得找到宣泄愤怒和还击的方式。

人生不幸福的定时炸弹:隐性攻击,爱的越深,攻击越狠!


今天我们要谈论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话题:隐形攻击。

说它重要是因为,人人都在遭受隐形攻击,人人也几乎都有隐形攻击别人的经历,但我们对此却没有太多意识。

只有了解了隐形攻击,才能防止人际关系中的无形伤害。

什么是隐形攻击?

它指的是在一个关系中,一方通过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向另一方表达内心积压的愤怒。

很多时候,隐形攻击的杀伤力,比直接攻击还要大。

而隐形攻击充斥在所有的人际关系里,爱情里、婚姻里、家庭中、亲子间、朋友间、职场中,隐形攻击造成的伤害无处不在。

01

爱情和婚姻中的隐形攻击

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亲密的是爱情和婚姻关系。

越亲密,越容易引起摩擦。

不幸的是,很多人因为爱,不会表达恨。

我对你不满,我对你怨恨,我不喜欢你跟某个异性朋友聊天,我不爽你在聚会时跟其他人那样开玩笑,你发的朋友圈内容让我觉得自己没被重视,我恨你从来不在朋友圈里发跟我相关的东西...

但是,你从来不知道,我在心里积压了这么多不满,因为我从来没有对你表达过。

我不仅没有对你表达过,我还隐藏得特别好,表面上你从来看不出我对这些的介意。

但你知道么,我在报复你:

我知道你身上那些不该触碰的情感按钮,我还是会故意按下去,你以为我是不小心,其实我是故意的。

我经常感觉你有必要经历一次打击或暴露,当我看到你伤心时,我觉得你应该受到惩罚,我一方面爱你,觉得心疼你,但另一方面我有一种罪恶的感觉,我认为我终于报仇了一次。

以上,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私密的情感体验。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聊她的一段恋爱史。

女孩说,因为自己的作,她失去了最喜欢的一个男生。男生很优秀,她内心有不安全感,总觉得男生会喜欢上别的女孩,但这些想法她从来没有跟男生说过,也从来没有让男生意识到过。

女孩为了确认自己的安全感,经常做一些伤害男生的事情。

她说,有一次男生在公司加班处理非常紧急又重要的工作,她就故意打电话给她,并且在电话里不停的哭,说自己因为一些事情非常难受,希望男生回家陪她。其实自己什么事情都没有,男生回到家后,她就装作自己情绪很低落,让男生不停的安慰自己。

女孩说,男孩经常工作很忙,有时候周末也加班,但是她从来没有对此直接表达过不满,而是用另一种隐藏的方式表达,比如常常做一些让男生内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举动。

你猜最后是为何分手?

因为男生的出轨。

最初是女生在隐形攻击男生,但时间久了,男生内心积压了太多痛苦无法释放,越来越不敢面对女生,甚至不加班的时候也说自己在加班,逃避回家,变得冷漠,直至上升到亲密关系中最重的隐形攻击——出轨。

爱情这玩意真邪乎,当你需要第三者安慰时,第三者总是能恰到好处的出现。

隐形攻击,常常是一个关系中弱势的一方攻击强势的一方。

比如一个强势的妻子对弱势的老公,不经意的嫌弃,讽刺,蔑视,弱势的这一方感到愤怒,但又常常感觉被压制,不敢或无法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愤怒。于是这些愤怒,都被隐藏了。

感情不断地被隐藏,就像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发出响亮的滴答声。

很少有人能在怒火中烧时保持常态,他们会形成「内部爆发」。隐藏起来的愤怒如爆发前的火山一样,外表看上去没什么反常,但底部开始发生缓慢的隆隆声。内部爆发很神秘,人们注意不到一些间接的表现,如毫无根据的批评、拒绝、拖延、推迟、破坏、发送不一致的信息等,或表现出悲伤、焦虑或过敏。

隐藏的愤怒越多,隐形攻击越多。

亲密关系中的隐形攻击,会导致人生最大的不幸福,双方通常不是解决冲突或分手,而是将自己束缚在痛苦中,他们待在一起,悲惨地生活,因为他们不能忍受孤独,认为忍受彼此的痛苦(并经常忽视的)要比忍受孤独好一些,因此他们被卷入到很多隐藏的伤害行为中去。

亲密关系中,有的人会经常对另一半说:你骂我几句行不行?

有人说还有这么贱的人,其实刚好相反,这种人是敏感的人,他意识到对方隐藏了愤怒,他希望对方把真实的情绪展现出来,以避免自己被隐形攻击。

02

家庭亲情中的隐形攻击

家庭关系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如果你能很好的处理好家庭关系,你会获得很大的幸福。

你可以选择朋友,却无法选择家人。没有任何一个家庭所有成员的性情、性格和环境都完美地匹配。

家庭如何互动,真正定义了一个家庭的性质:有些家庭公开地表达焦虑或分歧,而另一些家庭则在内心深处掩藏思想和感情。

一个人的家庭,会对他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愤怒等情绪影响了家庭中的某个人,也会影响到家庭中的其他人。当家庭中的情感交互变得隐蔽,成员之间的沟通是间接的而不是公开的,并带有一定贬义,孩子最有可能接受并复制这一过程。

家庭关系中,隐形攻击方一般是孩子,父母是被攻击方。

为什么呢?因此家庭关系中,父母总是强势一方,弱势的一方长期无法充分的表达,只能通过间接的途径表达。

经济学家陈志武讲过一个实例。

2011年,他在纽约参加一个大会,一位中南大学的校友小张聊起她的工作,说自己从中南大学读完本科,在上海读了两年研究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去纽约读MBA,读完后在纽约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工作,负责分析医疗和互联网的投资机会。

陈志武问她将来的打算,她说:“还不是很确定,关键看我跟父亲的关系怎么发展了。”

接着她就讲了自己的故事。

她父亲在河南郑州经营房地产公司,多年下来公司做出了规模,希望以后由她接手。但是,她两年前开始跟父亲冷战。

因此她读大学时交了男朋友,两个人一起读书、工作,感情一直很好。但她的父亲坚决反对他们谈恋爱,更不用说结婚。因为男生是农村人,家里还有很多兄弟姐妹,两个人结婚后会有很多麻烦。

女生跟父亲不搭理两年,父亲一提起女儿就开始落泪。

前段时间,我的朋友说自己上幼儿园的女儿经常装病,让自己很多时候必须临时请假去幼儿园接她。

这其实就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种隐形攻击。

如果孩子对父母有很多不满,这种不满又不能很好的表达和解决,他就会用采取很多隐形攻击行为,比如你越让我快,我就越拖延,你越让我吃饭我就越不吃,你越让我好好听课我就越不认真,你跟他讲话,他就不断的打哈欠,你问他累么,他说不累,然后继续打哈欠,你问为啥不好好听着,他会很真诚说自己在好好听。

家庭一定是充满和睦的么?

许多人把家庭看作是安全的港湾,认为家人应该和睦相处,互相理解,尊重彼此的意见和情感。是这样么?

不,那是理想,很多的是“被卡住的家庭”。

电影《教父》中,老教父的二儿子弗雷多不被重用,甚至被老教父称“弗雷多无法办好事情”,他深感自己在家庭中没有地位,嫉妒弟弟麦克...

时间久了,这种隐藏的情绪越来越重,最终变成隐形攻击,表面上兄弟一团和气,背地里弗雷多却背叛家庭,联合外人想致弟弟麦克于死地。最终的结果是,他被弟弟识破并杀死。

电影是一门艺术,但艺术源于现实。

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太融洽的大家庭中,里面充满了各种隐形的伤害。我的爷爷奶奶家,我家,我大伯家... 这些关系里充满着不信任,不配合,怨恨,嫉妒等等隐藏的情绪,公开吵架的时候并不多,即使吵架也会很快和好,农村地儿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不会出现老死不相往来,大家也都要个面子,但不健康的情绪始终在暗流涌动。

这样的家庭关系里并不会有直接的伤害,但是每个人都没有那么幸福快乐。

这就是“被卡住的家庭”。

03

职场中的隐形攻击

职场是一个隐形攻击无处不在的地方。

有不满,就会有愤怒。

可怕的是,职场中并不是一个可以表达愤怒的地方,如果你表达,大家会认为你不成熟,没格局,缺乏职业精神。

但是,有了愤怒,就一定会想办法表达,意识不想,潜意识也会想,不能明着表达,就一定会在暗地里表达。

前几天我跟一个朋友聊天,就发现了这种隐形攻击。

他在一家公司工作了整整三年,工作成绩非常出色,表面上看,跟老板关系非常好,但其实他内心一直很生气,因为老板一直没给他涨工资,他特别想涨工资,但不擅长表达,甚至明面上还让大家感知到的是“我是不太在乎工资的人”,因此老板也从来没意识到他的不满。

这种不满越积越多,他要报复,开始了各种形式的隐形攻击,比如偷偷利用公司的资源为自己牟利损害公司利益,在重要的合作伙伴那里做出很多偷敌行为,甚至故意搞黄公司的业务... 而他隐蔽的很好,老板在他搞黄公司业务后,还主动安慰他。

职场中这种隐形攻击无处不在。

一个暴脾气的、专制的老板和领导,让下面的员工无法自由、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下面的员工可能会采取故意拖延、消极怠工、故意出错的方式隐形攻击老板和领导。

很多时候,职场中的隐形攻击都是双向的。

一个员工受不了自己的领导,但表面上一团和气,你发现那些天天喊着辞职的人没有辞职,从来没说要辞职的人突然要走。领导非常不开心,但表面上也不会说,一团和气,不过他会让你在离职流程上处处不顺利,搞得你要崩溃。

我听一个朋友说,原来以为自己的老板对自己的离开是祝福的,因为走的时候还开心的吃了散伙饭,后来才知道,新东家做背景调查问到前老板时,前老板说自己人品不行。

很多办公室里,都是一派和谐,但是却永远不能最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才华,他们互相否定、怨恨和报复,最终只能让所有人都表现平平。隐形攻击的团队表面上会用公开的赞扬掩饰蓄意破坏的企图,私底下却让结果变得更糟。

员工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不能公开地表达愤怒,就有可能会故意做一些糟糕的事情,例如归错文档,或明知问题存在也不处理,直到激怒了老板或坑害了同事。这种矛盾心理会引发错误,代价可能是非常昂贵的,甚至会危及他人的生命。设想一下,故意粗心的员工对雇主采取“报复”的态度,导致重要产品上存在安全隐患,就会产生致命的后果。

没有人会在互相攻击中胜出,但可悲的是,隐形攻击者不在乎输赢,只在乎每一次报复的机会。

04

比直接攻击更伤人的

是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刻意伤害

有些时候,表达愤怒并没有问题,但手段卑劣就不行,所有类型的愤怒的表达都应遵守这条原则。

攻击型愤怒是强烈的、可见的、即时的,以威胁、尖叫或物理打击的形式表现出来,产生破坏或摧毁作用。

某些时候,我们要赞美这种直接攻击的方式。

因为隐藏的愤怒,它悄然发生,形式微妙而隐蔽,不像攻击型愤怒那样容易被察觉,也正因为经过掩饰和伪装,隐藏的愤怒造成的伤害也需要时间来显现其真实的危害程度。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灵魂的黑夜》里说:最好只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因为,看似不会表达愤怒的人,其实也在用他独特的方式来回击你,最常见的就是隐形攻击。一些人看似从不愤怒,永远和善,但你和他在一起却非常不舒服,脾气变得很糟糕,这是因为,这些貌似永远不生气的人实际上频频以被动攻击的方式攻击你。

隐形攻击如此有杀伤力,而且往往是制造内伤,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呢?

第一,避免自己成为隐形攻击者。

你要正视自己的内心的情感,不要压制它:

家庭中,你要真诚且有耐心的跟父母交换意见;

亲密关系中你要直接而真诚的提出自己的不满,希望对方重视,并且你们要对直接沟通有共识,两个人都能接受直接的沟通,不希望对方隐瞒;

职场中你要大胆的对自己的正当权益进行表达,养成对事不对人的思维,养成及时沟通不拖延的习惯。

在《怒气与攻击》中,作者给出的建议也很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你是否通过语言、态度、姿势等等伤害过别人,而且在这样做时还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和颜悦色?如果你经常这样做,你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第二,避免自己成为被隐形攻击者。

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被隐形攻击者?我们前面讲过,一个关系中强势的一方,因为你压制了另一方的正常表达。

所以,如果避免呢?

如果你是一个关系里的强势方,你一定要常常反思,自己是不是让对方充分表达了,你是父母,你有让孩子充分表达么?你是强势的妻子,你有让老公充分的表达么?你是老板、领导,你有让下面的人充分表达么?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对这个话题的探讨,希望每个人都重视这个问题,减少隐形攻击对自己的伤害。

——end——

很多女生会在感情中犯各式各样的错误:有的姑娘一谈恋爱,就会不自觉变得卑微、失去自我;还有姑娘一味隐忍,压抑痛苦,完全忘记经营感情的本质是为了得到爱!最终现实会告诉她们,这种“畸形”的感情是永远持久不了的,哪怕她们委曲求全!

如果总是意识不到自己的感情处理方式错在哪里,意识不到自己的“感情软肋”的话,没有结果的感情将会一直持续下去,永远看不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爱情曙光。

攻击另一半,其实是在攻击你自己


攻击另一半,其实是在攻击你自己

我们看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内心的一种投射

打开心理学这扇大门,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就是投射。什么是投身打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转移到别的人和别的事情上面。我们看到的每一件事,评价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投射。我们对外人的评价也是一种自我投射。

有一个典故最能说明“投射”的含义。文学大师苏东坡与好友佛印一起坐禅。某日,苏东坡问佛印:“大师你看我的样子如何?”佛印说:“在我眼中,居士像尊佛。”接着佛印问苏东坡:“居士,你一我的样子又如何?”苏东坡揶揄道:“像堆牛粪。”佛印听了,只是置之一笑。苏东坡回家后,得意地把这事告诉了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完说:“哥哥,你输了。一个人心里有佛,他看别的东西都是佛。一个人心里装着牛粪,什么东西在他眼中都是牛粪。”

可见,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粪,所见皆化为牛粪。我们看到的一些人和事,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比如,今天涨工资了,心情特别好,你会觉得天特别的蓝,好像连老天爷都在冲自己微笑。天怎么会有表情呢?这无疑是一种投射,你把那种开心投射到天上去了,不知不觉中就会觉得老天爷也感受到了那份喜悦。反之,今天被老板骂了,或者刚跟恋人分手,走在大街上,你会觉得世界一片灰暗。哪怕周围传来欢笑声,你也会觉得是那么的聒噪和烦人。这也是一种投射,你把这种烦躁和压抑投射到了四周,别人在你眼中结果都成了讨厌鬼。

按照这种投射的原理,一个内心阳光的人,会觉得周围的人都是天使;内心卑微的人,会觉得世界上每个人都跟他(她)一样卑微,正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怀恐惧的人,觉得身边全是坏人;个性挑剔的人,看谁都不顺眼。我们对周围不满,首先是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

我认识一位大姐,心地很善良,就是嘴巴不饶人。每次见面,她不是指责她的领导,就是控诉她的邻居,要不就是疾言厉色地批判某些名人和社会现象。有一段时间,我不爱跟她聊天,就是觉得她身上正能量太少,总是喜欢放大别人的缺点。后来有一次吃饭,她多喝了几杯,我才知道她的生活很挫败:父亲去世早,她和母亲长期失和。因为母亲跟她一样倔,一样的爆脾气;自己的婚姻也很不幸,不到三十岁就离婚了,女儿跟了前夫;后来几段感情都只开花不结果,至今单身;来北京十多年,连房子都买不起,一直租房住。我找到了她嘴巴“厉害”的原因所在:自己的人生都一片灰暗,你叫她如何以阳光的心态去看待别人?

听一位心理咨询师说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女孩在结婚后总跑回家跟母亲诉苦,说丈夫怎么怎么不好,有多少多少缺点。每次说完都一脸的委屈,好像她嫁错了人。母亲开始不说话,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就拿出一张白纸来放在桌上,用笔在上面画了一个黑点,问女儿:“这里有什么?”“黑点。”母亲再问:“还有什么?”“还是黑点啊!”女儿一脸的疑惑。母亲问了好几次,女孩都这么回答。母亲无奈地苦笑:“一张大白纸你都没看见,为什么只注意到一个黑点呢?”

同样一张白纸,同样一个黑点,不同心态的人来看,效果完全不一样。对一个心态良好的人来说,白纸上的黑点基本上是可以忽略掉的;对心态不好的人来说,小小的黑点可以大过白纸,甚至忘记了白纸的存在。与其说这个黑点代表丈夫的缺点,不如说它一直存在于女孩的心底。

攻击伴侣,其实是传递一个信息:你不够好

国外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半杯水放在一堆人面前.有的人第一时间反应是“水挺多的嘛”;有的人则表示“水快没了”。两者都各有各的道理。对此,心理学家总结,前者的心态大都是积极、乐观、阳光的,后者则是消极、悲观、阴郁的。

可见,投射从情绪上看,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想法一旦转移到别人身上,我们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有时候还会把对方逐渐美化甚至神化,所谓梦中情人就是这么来的。我们把自己对另一半的完美想象寄托在了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种正面的投射。

当然,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更多的是负面的投射。就是将自己不喜欢的想法、观念、情绪以及行为方式推到别人身上,认为是别人的错。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投射恰恰是,己所不欲,偏施于人!

在我录制的很多情感节目中,经常听到很多妻子在说到自己丈夫的时候,不仅评价相当负面,而且带着很不好的情绪,常常感觉她们批评的那个人,不是她们的爱人,而是她们的仇人、敌人或者路人。在她们对伴侣深深的指责后面,我看到的分明是一个个对自己同样非常不满的女人。

有一次做节目,我遇到一对夫妻,两口子都是外地来京打工的,结婚十多年来一直以卖菜为生。但妻子朱女士不甘久居人下,一天到晚催促丈夫发奋图强,但丈夫杨先生却总是安于现状,哪怕每天起早贪黑也毫无怨言,闲暇时间还打打麻将、念几首舒婷席慕容的诗,倒也其乐融融。可一心幻想发家致富的妻子却心急如焚,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已成家常便饭。

那天在演播室现场,朱女士整整一个小时就在那不停地数落丈夫的种种缺点和毛病,什么懒散啊,小气啊,没责任心啊,目光短浅啊,胸无大志啊,原先还望夫成龙,现在已是望夫生恨。录制现场沦为了批斗大会。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打断她的絮叨:“你总觉得丈夫懒散、小气、没志向、没责任心?难道你就很勤劳、很大方吗?”

唠叨的妻子突然无语了。后来,从跟他们一起卖菜的邻居那儿得知:杨先生有时候是懒点儿,但没妻子说的那么一无是处。妻子朱女士也一身的毛病,邻居反映:有时候丈夫在看着摊位,她就偷摸溜出去瞎逛,半天找不着人;经常为一两毛钱,跟顾客吵得不可开交;很少给家乡的公婆寄钱,甚至丈夫想掏点钱孝顺父母,她也不依不饶的。看来,她指责丈夫的那些缺点,自己一样不少!

接下来我问朱女士:“你不觉得你批评他的那些问题,在自己身上同样存在吗?你说他,就是在说你自己。你老这样没完没了的,不仅他不开心,你也不快乐!要想改变你们的夫妻关系,最重要的不是去指责他,而是反思你的问题。”

其实,不光这位妻子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很多情感咨询中,我也经常听到很多女孩说,她总是遇人不淑,总是恋爱失败,似乎问题都出在男人身上;在一些职场节目中,也经常看到很多员工在抱怨,老板怎么怎么不好,他出不了业绩,他要跳槽,他要改行。就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像一个功能强大的投影仪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忙着把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焦虑都投射到别人身上,却很少有人能够直面真相。

直面什么真相?

做一个实验,早晨起来,站在镜子面前,想象一个你最讨厌、最痛恨的人,他跟这面镜子并排站在一起,然后你指着他的鼻子大声地批评他、呵斥他。当你情绪越来越激动、面目越来越狰狞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你指责的那个人其实就是镜子里的自己?佛家也有类似的讲法,当你用一只手指指着对方的时候,在不经意间,还有三只手指却悄悄地指向了自己!

别人身上有时候投射的是自己的影子,你往往最讨厌、最痛恨的那个人,其实是你内心无法真正面对的另一个自我。那里充满了跟对方一样的缺点,我们不承认,只好投射出去。当你指责别人的时候,冷不丁你会发现,原来你看不惯的别人的那些缺点,你同样具备。

请记住:你对别人的看法,你对别人所说和所做的一切,都反映出你对待自己的真实心态。你讨厌别人,实际上就是讨厌你自己;你攻击别人,潜意识里就是否定你自己。喜欢搬弄是非的人,自己就没有起码的是非观,所谓“来说是非者,必乃是非人”。喜欢出口伤人者,骨子里对自己也很排斥。施暴者,必有自我毁灭的倾向。

伴侣是我们的一面镜子,通过对方,照见了我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我们攻击伴侣,其实就是攻击我们自己。倘若再地攻击对方,其实就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不够好,但我意识不到,我接受不了,于是我把这种负面情绪投射给了你。大家注意到没有,往往那种工作不如意,总觉得自己事事不顺,内心严重自卑的人,特别喜欢去攻击别人,尤其喜欢拿自己的伴侣和孩子当出气筒。在他们不停的宣泄中,其实宣泄的是对自己的不满。

前面提到,很多女性在恋爱时或结婚后总喜欢拿安全感说事,把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归咎到另一半身上,这其实也是一种投射。她们不愿承认自己内心缺乏安全感,就投射到身边的那个男人身上。

无论我们评判或谴责他人身上什么问题,其实都是否定或排斥自己身上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好像看到的是他人,其实看到的是隐藏的自己。我们害怕自己没价值,担心自己不够好,在无意识中把这些特质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而不是接受他们。

一切不快乐的根源都在于我们自己,而不在于我们的伴侣、孩子、朋友、同事和敌人。如果不及时处理好这种情绪,我们就会把这种不快乐投射到他人身上,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你的伴侣、孩子甚至敌人,都会成为你负面情绪的出气筒。生活中的愤青大多是失败者、倒霉鬼,他在愤怒地咒骂和攻击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失败和悲催转嫁到别人身上,获得内心的一种平衡。因此,要想停止攻击别人,最好先医治自己内心的伤口。那个医者不是别人,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伴侣,只能是你自己。

投射不仅存在于现实生活的人与人之间一越亲近的人投射得越厉害,也存在于一个人过去与现在的对照中一一过去的记忆会投射到你当下的生活中,越痛苦的记忆投射得越厉害。而我们跟伴侣的关系,更是儿时跟父母关系的一种投射。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好的人,长大以后,要么拒绝亲密关系(害怕恋爱,恐惧婚姻),要么在进入亲密关系以后,重复童年时代的梦魇。前面提到:跟伴侣相处得越亲近,相处时间越长,越会不自觉地浮现出童年时代的种种不快乐和创伤,这也是一种投射。

男人的婚外情,不止图“性”!


最近热播的《三十而已》,童谣饰演顾佳这一角色,备受网友好评。

她是贤妻良母,也是老公许幻山公司幕后的操盘手,人情练达,双商极高,就是这样一位完美女性,最终还是难逃被出轨的命运。

1

这么好的老婆,为什么还出轨?

正妻顾佳:明明是公司“消防员”、 家庭“贤内助”,却只是“子言妈妈”

在很多人眼中,顾佳都是一个双商极高的妈妈和妻子:

为儿子能上高端幼儿园,先是贷款买下顶级豪宅,又因为儿子面试表现不佳,主动去求助幼儿园校董夫人王太太。

为得王太太帮忙,她巧妙制造见面机会,把拖鞋换给王太太穿,自己光脚陪走下21层;

也能像个钟点工一样做蛋糕,伺候太太圈的贵妇们,甚至为了融入她们,花20万买下一个限量款包包。

面对这一切,她从不抱怨,说“这是我当妈的修行”;

但当面对儿子受伤害,顾佳像个女斗士一样,关上门手撕家委会会长的木子妈妈和帮凶,把她们打的鼻青脸肿,穿着高跟鞋抱着儿子走回家。

对老公,顾佳在人前人后都给足“许总”面子,默默为他擦屁股,搞不定的单子、拿不下的客户,都是顾佳一肩扛,为了公司能持续健康发展,她混进太太圈为公司拿订单,却还被老公挖苦讽刺。

这样的顾佳立刻成为网友心中的完美主妇,这哪是全职太太,她明明就是公司背后的一把手,全年无休的消防员,却还是一心甘居幕后的低调贤内助。

连企图咸猪手顾佳的大客户万总都说,“我太羡慕许幻山了,有你这么一个好老婆,总是一副完美人妻的模样。”

这么好的老婆,可许幻山最终还是对顾佳有了种种不满,出轨他人,顾佳跟他离婚了。

2

有些男人,出轨潜质早就暴露了!

小三林有有:高级的绿茶婊,总是一副积极乐观、善解人意的样子。

其实,许幻山很早就暴露了出轨潜质。

公司的设计李可,月薪6000,却给男老板买25一个的进口橙子,企图靠给老板做夜宵、挡酒、卖橙子上位的女下属,一眼就被顾佳识破。

顾佳基本没和老公撕,两个回合下来,旁敲侧击就把心机女开除了。

但苍蝇不叮无缝蛋,许幻山还是没经受住考验,在一次顾佳把从太太圈里安排的客户介绍给老公后,老公去乐园做实地考察时,遇到了刚毕业的乐园接待林有有。

这个女孩又是唱歌排解压力,又带他去吃“最好吃”的冰激凌,还主动去舔许幻山吃过的冰激凌,搞的许一下子没了老婆给的那些压力,越发留恋起和林有有在一起的时光了。

相比李可刻意的巴结上司、顾影自怜,林有有确实更高级,一幅自信乐观,落落大方的样子,几句话就把许幻山搞得五迷三道了。

这一切,令人不解,顾佳和林有有,谁都能看出,谁更爱许幻山,谁更能帮助许的事业,为什么许还会做这样的傻事?

2

“许幻山们”究竟为什么会出轨?

男人出轨有很多理由,许幻山们这种出轨会被网友简单的冠以一个字:“贱”,家有贤妻骄子,在外人看来,已是人生赢家,为何还会出轨?

1、 红色按钮效应:释放自己的选择欲,男人想要的不是那个最佳选项,而是选择本身。

有人娶了各方面都优秀的女人,却忍不住出轨,出轨对象还处处不如原配。

有人明明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还常年把简历挂在猎头网站,寻找新机会。

人们发现,这种现象同样在淘气的孩子身上发生:任何时候,只要环境安全,孩子一旦发现一个具有这种掌控意义的红色按钮,那么他就会本能地一遍又一遍去按动它,来获得掌控感。

拥有掌控感和选择权,是人类的本能。

这就是红色按钮效应:如果你是一个生活无忧的人,你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生活在满足一切需求的人间天堂,但只有一件事不行,就是你前面的红色按钮,不要按,结果,但大多数人还是忍不住。

对许幻山来说,有顾佳这样的妻子,让他可以自由挥洒才情,还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许活在顾佳经营的美好生活里,越是安逸幸福,越会觉得失落,因为这一切都是顾佳为他准备好的,而非自己选择的。

对于许来说,也许出轨对他来说,就像淘气的孩子,通过按动“红色按钮”让自己对生活重新拥有掌控感。

2、 沉没成本谬误:付出越多,越不愿意放弃,就越会珍视。

在夫妻双方感情投入上,沉没成本也发挥着巨大的效应:谁付出越多,谁就更珍惜这个家,而付出少的人,更容易放弃,因为沉没成本更低。

这恐怕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结婚一定要大费周章的举办婚礼,它的意义就是让双方都投入更多时间、金钱和注意力成本,投入越多才会倍加珍惜。

许幻山在家接到林有有的微信,躲到一边偷看,此刻妻子正为孩子选育儿师的事情与人打电话沟通,这个场景设计的非常巧妙,一个人在精神出轨,另一个人却在顾家。

3、 男女势能原理:女强男弱的终极破解之道。

有人说,顾家太强势了,她说话的方式虽然温和,但充满不容置疑的坚定。这点会令男人不舒服。

许幻山曾说,感谢顾佳让他从烟花设计师变成“许总”,也是顾佳推着他一步步向前走。

但许却有两次对顾佳的强烈不满:

第一次发生在许与合作伙伴万总动手后,顾佳打算去亲自找万总谈,这个客户对他们很重要。

许对顾佳说,我还是这公司拍板的人?这回我弃了,成吗?你有为我的作品不值吗?

第二次是许因打球被关进警局,虽然被释放,结果花了脸,忘记明天还要去见客户。

顾佳说了他几句,许爆发了,说,“你现在数落我跟数落儿子有区别吗?晚饭,晚饭不让吃(查出有脂肪肝),球,球现在不让踢,我一点自由都没有了。”

很多人说,顾佳像许幻山他妈,为他考虑生活、需求、情绪,还得小心翼翼的保护他男人的自尊心和设计师的才华,一路披荆斩棘,顺带保驾护航。

虽然顾佳一直帮许做最优解,却忽视了,什么才是他想要的:自己能做主去选择。

知乎有个高赞回答说的特别好:

许幻山像很多嫌弃妈妈焦虑、唠叨的孩子一样,抱怨妈妈只懂金钱不懂理想,看不到妈妈臂膀外的水深火热,只是嫌弃面前这个遮风挡雨的人。

所以,许的情商、经营能力在顾之下,他一方面又依赖顾佳,一方面又有大男子主义的情节,这就造成了女强男弱,要不甘心被老婆管,要不奋起反抗,在别人那里展示他的男人魅力。

4

“自私”的女人才好命!

顾佳太无私了,这种无私也为他们的婚姻埋下了隐忧。

顾佳曾对闺蜜钟晓芹说,出了月子,顾佳就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许子言的妈妈。

她把自己藏在了老公和孩子身后,甘心为这个家付出无私的爱。

虽然伟大,但并不是最优解。顾佳应该更“自私”一点点。

1、 让男人有更多做选择的机会,释放选择欲。

剧中,许幻山有一次穿西装配了短袜,顾佳非要老公换成长袜。在追求完美的人眼中,这很正常,但对一个大大咧咧的人来说,无足轻重。

没人喜欢事事都被别人控制,聪明的做法是在小事上充分释放选择权,让男人自己做决策,但对关键问题上,守住底线,达成共识。

2、 让男人付出更多,适当示弱,激发男人的保护欲,让他更有“家庭成就感”。

在婚姻里,谁付出更多,谁就愿意持续投入更多,这就是沉没成本对人决策的影响。

顾佳太强了,基本不需要老公做什么,都是自己独立搞定,但这会让老公失去亲子参与的成就感。

虽然大家说,“这年头,女人要是强大起来,就没有男人什么事了”,但现实中,适当示弱,激发男人的保护欲,是婚姻维系必不可少的。

3、 主动打破完美,制造危机感,让小危机不断,大危机才不会出现。

越是完美的夫妻关系,越是掩盖了危机。许、顾最主要的危机来自对孩子的教育和投资,这个问题一直没被彻底解决:换豪宅、上顶级幼儿园、混太太圈,这些重大问题上,二人一直是意见不统一的。

但这些问题一直被掩盖,掩盖在和谐夫妻关系之下,许幻山一次次在嘴上妥协于妻子,内心却并不认可。

许、顾是交流最多的一对夫妻,但他们的交流却没有解决本质问题,就是他们三观并不一致:

顾佳凡事都尽善尽美,要踮起脚尖够到最好的,而且自己也有能力、有路径做到;而许幻山一直是被顾佳推着走的,希望能顺其自然,不要太过刻意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们的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一个激进,一个保守罢了。

但这些小危机没暴露出来,由小变大,一点点堆积起来,最终许出轨,成为二人离婚的导火索。

世上没有完美的婚姻,只有通过不断磨合,三观逐渐走向统一的夫妻。

像顾佳这样的“完美女性”,之所以容易婚姻不幸,往往是因为她们“付出太多”。

“我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却得不到想要的回报,难免心生怨气,于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

而那些婚姻里的“成功者们”,比如:奉行“享乐主义”花钱大手大脚的袁咏仪,有帅老公宠她;“很作”的伊能静,52岁了还是“小公主”;自己当“甩手掌柜”的张歆艺,袁弘又帅又“十项全能”。

所以,婚姻好不好不在于你“付出多少”,而在于你的“角色是啥”。

如果你把自己当成“受害者”你就是受害者,男人就会变成自私的渣男,如果你把自己当公主,当女王,你的他就会是王子和国王。

失恋不失志,成为更好的自己


失恋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很多人在失恋后会产生苦闷、忧愁、失望等情绪,甚至精神崩溃,用极端的手段对对方进行报复甚至自杀。

因此,为了不过分沉溺在低落的情绪中,我们必须懂得“舍得”和“放下”的人生哲理,有正确的爱情观,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才能在一段美好和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结束后,做到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志。

我们都应该明白失恋的双方无论是谁先提出分手,都不必自责和责怪对方,反倒是,正是因为对方,自己才拥有那样一段美好的时光,应当心存感激,也正是对方的陪伴而使自己的人生曾经充满欢乐和幸福。而那种不成恋人便是仇人的报复心理是导致错误行为的种子,一旦造成恶果,必然是害人害己的结局。此外,失恋的双方应当懂得,或许分手对双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不存在是“谁抛弃了谁”、“谁是感情的骗子”、“我是对的,TA是错的”,因为“分手”只是因为彼此不合适而已,何不有风度地相互道一声“保重”、“祝您幸福”、“一切都好”呢?要知道计较愈少,快乐愈多。另外,也要积极寻求家人或友人的支持,倾听他们的建议,不要把自己置于不能自拔的境地。总之,人生道路是坎坷的,出现失恋不足为怪,与其自暴自弃,不如化悲愤为力量,奋发励志提升自己。

如果你说,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现在还是无法马上就投入到生活里。那我建议你先去释放一下,可以去运动场上浑汗如雨或者去KTV大展歌喉甚至玩玩治愈系游戏或者去大商场血拼,适当的放纵自己吧,发泄出心里的愤怒,不满,悲伤,然后人生路上轻装上阵。

失恋不失志,就是总结之前失败的恋爱经验看看自己有哪些缺点不足,想想如何改变,争取失恋之后塑造出更好的自己;失恋不失志,就是让我们一直保持乐观豁达的健康心理,振奋精神,把眼光投向未来,而不死死盯住眼前的爱情挫折上。失恋不失志,就是当一个人出去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你还有很多的风景没有看过,很多书没有读过,然后下定超越自己的决心。

所以亲爱的小伙伴们,失恋不等与失去一切,只有不放弃自己的人才会被人所珍惜。如果因为失恋而萎靡不振,导致事业心丧失,或者丢掉向上的信心的话,那么连事业也会抛弃你。

记住失恋不失志,我们一起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