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为什么我们会害怕“野心女孩”邓文迪?

为什么我们会害怕“野心女孩”邓文迪?

发表时间:2021-05-07

【www.qg13.com - 为什么恋爱会成熟】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为什么我们会害怕“野心女孩”邓文迪?,欢迎阅读与收藏。

这是属于郭美美和邓文迪的时代?

邓文迪“终于”离婚了,以一种同样戏剧化的方式离开了她当年势如破竹“攻入”的豪门。

邓文迪的人生就像是一个跳棋高手的布局一样,在很多人在一格一格的缓慢移动的时候,她已经直抵老巢,每一个落点都是她的下一步跳板:她本来可以成为广州一家医院的医生,但她成为一对热心美国夫妻的资助对象,跳到了美国,然后在最短的时间把她的恩人变成她获得绿卡的绿色通道——获得绿卡的7个月后,她及时离婚,然后认识到下一个跳板,稍作停留又在飞机上认识新闻集团的主管,飞机落地,她已经成为卫视集团总部的实习生,然后她又频频不清而入高层的酒会,最终以完美的认识方式勾到默多克——还有什么比红酒撒身更吸引别人的注意呢?

几乎没有人可以战胜她,默多克的前妻和那些孩子们以及背后的律师团,一个徐州的女孩可以让他们谈笑间灰飞烟灭。冷冻的精子可以让她顺利诞下两个孩子,确保她的万年基业。

她已经做到了一个中国平民家庭出身的女孩能做到的一切了。甚至好莱坞想拍一个关于她的故事。

这应该是一个关于阴谋、性、权力、野心的故事。

美国《新闻周刊》新闻网以《中国女性比美国女性“更具野心”》为题,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文章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妇女中,仅有略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称自己很有野心。在中国,这一数字接近三分之二。此外,超过75%的中国女性渴望获得企业高管的职位,而美国的这一数字仅为50%左右。

另据韩国 《朝鲜日报》刊文称,近年来,中国女性热衷于到韩国进行整容。在一些医院里,甚至有中国女性的专用楼层。报道称,这些中国女性大都属于经济上比较富有的阶层,有能力远赴韩国接受手术,她们会停留一周左右时间,花费100万到300万韩元的整形美容费用。与此同时,她们在服装、饰品和化妆品方面的花销仅次于整形美容的花销。因此可以将她们称为“综合美容客户”。

这两则新闻放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中国的女人已经进入“丛林的时代”。

我再举两个例子,最近这些年台湾的男性的结扎率一直上升,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去大陆工作的男性——这是台湾太太们唯一保护家庭的方式了。另外一群忧心忡忡的是新加坡的家庭主妇们,当新加坡对大陆的移民政策公布之后,她们就如此形容自己的心情: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她们感到自己无法与野心勃勃的中国来的女孩抗衡,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家庭就被这些女孩毁掉……

郭美美前一段时间又开始炫她的生日豪华派对了。你会发现这似乎是一个充满野心的时代,一个郭美美的时代,一个《甄环传》的年代,如果你不成为邓文迪,你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我们在畅销书的书名就可以了解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年代:《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只是,邓文迪只有一个,其他人都要成为她的台阶,我们恐惧敬畏邓文迪,我们厌恶章子怡,我们憎恨郭美美,因为她们拥有我们无法拥有的美貌、心计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凶狠。

我们的恐惧来自两个部分:第一,我们开始迷失,因为她们似乎可以践踏一切道德底线,可以以婚姻和感情为筹码,换取她们想要的。她们的宣言是“我宁可在宝马车后座哭泣,也不要在自行车后欢笑。”她们的得意洋洋让我们怀疑:到底金钱和权力是否会比我们所需要的感情和爱更重要?她们可以成为女人的标杆吗?第二,我们开始迷惑:如果我在追求一个男人,或者已经拥有了一个男人,我拿什么可以和这样咄咄逼人的女人抗衡吗?如果你有很好的容貌,但容颜易逝,就算是你可以整容、美容,又如何抵御那些葱绿葱绿的嫩姑娘呢?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婚姻中的女人和层出不穷的美少女中的战争如同永无休止的“植物大战僵尸”——又一波“美少女”来袭!那么靠我们的夫妻恩情吗?如果默多克都前列腺癌了,都70岁都可以离婚,你那么多恩情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的恐惧来自,我们不知道用什么追求男人,也不知道用什么维系住我们的感情;也可以说我们不知道用什么来换取我们的工作,也不知道什么才可以真正保护我们的利益。

关于第一个问题,也许我们需要分清,野心背后的意象:如果我们的野心是为了自我实现,是为了一种创造和探索,是与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连接,那么这种野心是双赢和多赢的,这种野心所形成的成果是可以持久的。而如果野心背后的意象是一个饿鬼,那么这种野心就是一种“零和”的游戏,它不是吃饱喝足的人的游戏,而是一种出于焦虑和恐慌而进行的“掠食”。这种“野心”是一个黑洞,黑洞之内居住的是一个自我的形象——无法为自己创造营养的吸血鬼。她的资源必须来自外界,所以她会对外界采取剥削和榨取的方式,一旦吸干榨干,就转换到另外一个“血库”。这就是一种“零和”的游戏。

心理学家在“野心”和“幸福感”相关研究中发现:这些有雄心的孩子较之那些没太有雄心的孩子后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并进入了一些更为有名望的体系。从长远来看他们也赚到了更多的钱,获得了更高一些的职位。但说到幸福与否,结果就喜忧参半了。研究人员发现野心和幸福没有太大的关系,并且野心和长寿是呈负相关的。虽然有雄心的人似乎更快乐,但他们的快乐可能是以牺牲个人的人际关系为代价的。

盖洛普的民意调查,拉丁美洲人感觉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政治和经济问题的世界里,但是却有着紧密的社会关系。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2009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针对130万的美国人的大型调查中,德雷尔所在的路易斯安那州是全国最幸福的州。与此同时,那些富有的州,像纽约、新泽西、康涅狄格和加州等则位列最不快乐的州,尽管他们的居民肯定是有雄心壮志的,他们年复一年地把为数最多的学生送到常春藤盟校。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追求以及维系一段感情?其实邓文迪做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只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真正爱的是什么?如果你爱的是权力、声誉和物质生活,那么你就要进入一个丛林的社会,这个社会只有胜者和败者,或者胜者是下一个败者。

让爱可以发生以及持久的不是你的心计,而是你是否把这个男人当成一个人,而不是钱包或者血库?你是否愿意了解这个男人和你有什么不同,你是否愿意把他当成一个人,而非猎物?你是否愿意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人?什么是一个人?一个人就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掌控感,真正的掌控带来的是安全,而非恐慌。

那些被邓文迪们碾过的女人,在某程度上还只是一个婴儿,需要男人的奶水,而邓文迪也不过是一个能争抢乳房的婴儿。

我们的很多的恐慌,来自我们内心对自己的存在的否定。用某种程度上来,邓文迪的存在是男权社会的胜利,她给女人提供了一个依附强有力的男人可以如何幸福的神话。她的存在是她的胜利,但也许对女性的存在是一种失败和否定。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你有能力让自己幸福吗?无论你身处什么境地?

什么时候婚姻或者感情不是你的呼吸机、跳板和救命稻草的时候,什么时候你的男人不是你的全部的世界的时候,什么时候你可以和男人一样自由地拥有你的世界的时候,什么时候你真正可以放手和抓紧,对你生活有一种真正的掌握的感觉的时候,什么时候你可以将婚姻看成是锦上添花的时候,你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女人,而不是“野心勃勃”的女婴了。

首先,打败邓文迪的方式就是成为比她更强大的女人,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女人,一个可以与男人一起互相给予与互相获得的女人,一个可以创造生产力的女人,邓文迪之所以没有获得真正的尊重是,我们不知道她拥有的权力,她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她只是获取者,但是否是拥有者呢?

或者说,当你可以深深地满足彼此的情感需要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永远增值的女人,和一个男人不断冒险和探索的女人。

所以唯一战胜“野心女孩”的,是你能否走出“被喂养”者的姿态,而成为“与这个世界交换能量的人。”

小编推荐

我们为什么会遇见


闲得无聊,居然看了一个下午的电视,《十八岁的天空》。

十八岁那年,是在读高二?

记不清楚了,也懒得去算。

一时兴起,将抽屉里的所有这些年来放的东西,一下子全部翻出来。

日记,奖状,同学录,照片,还有好多杂七杂八的。我发现初中的东西是最多的。

以前真是年轻的,年轻到会把同学录当做很宝贵的东西。

我不懂明明密封得好好的,为什么现在还是会布满灰尘?

现在翻看,看得痴痴傻傻,不为照片上的人,只为曾经流逝的青春。

记忆有时支离破碎,有时翻江倒海,有时平稳推进。

太多值得回忆的人,太多值得回味的事。

几米说,我在想你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在想我呢?

我发现,小学的同学录中是最多出现永远一词的,永远快乐,永远的朋友,永远不要忘记我,初中也有,但是少了很多。

现在我们是不是很少会用永远一词了?

难道是因为我们现在终于懂得了永远有多远吗?

越大是不是分析能力就越强?所以我们知道了更多不安的因素,以前好多祝福都会写永远快乐,现在顶多就写天天开心。

是不是因为以前不用面对很多,所以无需理会永远远不远。

终于明白了一句话,当你对未来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时,内心得不到安定,快乐便无从说起,即使快乐,也是瞬间。

小学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现在是完全没有联系,看回她的留言,还是好感动,好有feel。特别是一句话触动了我,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友谊一定还在,永远都在。至于加油嘛,彼此彼此,快接下一句啊,你不会忘记了吧,哈哈。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变得好冷漠了?我不会主动去和她联系了,也不会去找她,甚至她现在过得好不好,我也不会太在乎。

因为我们的生活几乎好几年没有交集了。而她应该也是这样吧。

那可以说彼此都在变得无情无义吗?

不知道怎么定义,想起之前看过刘墉的一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是说感情和时间的关系,他说感情是纸上的红色颜料,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色变成淡红,又渐渐变成浅红,最后甚至连红色都分辨不出,那么因为我们现在看不出红色,就可以说当初的红色不是红色吗?

曾经有交集的时候,我们是真挚地对待过彼此,珍惜过彼此,那么也没有必要因为现在失去联系,互相责难,委婉叹息,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们再次相聚的时候,依旧可以想的起当初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不也很感人吗?

还有一个朋友,曾经有好多矛盾,好多误解,可是磕磕碰碰,我们居然认识了十年了,现在倒是很好,经常联系。有些时候真是好多事情解释不清楚,只得逼着我们去相信缘分的存在。

渐渐地,我觉得,既然有N维的存在,那么我想友情也有多种存在方式,只是有些时候跨越不了那么多维,爱情应该也是这样。看了电影《一夜迷情》之后,我开始有一点质疑,同时爱着两个人真的会矛盾吗?

妻子是在心里一直爱着另一个男人,丈夫是一时抵不住诱惑和另一个女人发生了关系,但他们都深深爱着彼此,这么说来,谁比较恶劣一点呢?看着女主角痛苦的表情,不知道怎么地,我居然同情起来,为什么真正的爱情只允许爱着一个人?同时可以深爱着两个人不比爱着一个更伟大吗?

似乎,自己的感情观变得有一点混乱,我不懂,什么才是爱。

电视剧乱世佳人里说,爱一个人不是担心,不是牵挂,而是幸福从容。

记得前两天,爸妈之间闹了一点不愉快,他们冷战了一天,晚上老爸有事开车出去,有点冷,他自己随便穿了件毛衣就出去了。然后,妈就跟我嘀咕说,你为什么不提醒你爸披多件外套,外面那么冻?那时,突然觉得,曾经看过的好多爱情的箴言,都不及这句话来得窝心。

我也开始有一点明白,为什么那些天天吵架的夫妻却也还是可以相依相偎到老。所以,在我看来,爱一个人,应该是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你总是在心里包容他的一切,你总是盼着他好。

也许,小三的爱总是受到鄙夷,可能是因为对当事人夹着许多伤害。

总有一些人,过了好久,你还会记得,总有一些人,过了一条街,你就不会想起。

那么,茫茫之中,可以成为好朋友,或者成为恋人,是因为我们可以互相包容?还是因为我们刚好可以互相包容?

她为什么害怕会当众放屁?


一个大二的女生,人长得很漂亮,学校也是211高校,但是,最近她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心病:害怕自己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屁。

自从两个多月前产生这个令人不安的想法之后,就再也无法压制了:反反复复地在大脑中疯长。

当时,她正观看院里举办的一场演讲比赛,一个平时令人羡慕的学霸学姐正在热情洋溢演讲时,突然放了一个响屁,经过麦克风放大,真的很响,惹得台下哄堂大笑。

这时她就想,如果这是我的话,那怎么办?一定羞耻得要命!

这个恐惧的念头,就此在大脑中扎根盘旋,每天都要反反复复想好多遍,怎么也放不下,内心很痛苦,但也没有办法对人讲。

因此,她找到我来做心理咨询,希望能够使她放下这个恐惧的念头。

从她的症状看,她害怕使自己丢脸,不能承受让自己不光彩的事情发生。

从这个心态来看,她对自己有完美的要求。

她说,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人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很好,在学校一直受到老师的夸奖,也从来都是父母在亲朋好友前炫耀的资本。

她一直以来习惯对父母报喜不报忧,都是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父母,而不敢把自己不好的事情告诉她们,怕她们失望。

不过,症状只是表面的现象,重要的是症状背后的心理冲突。

治愈的不仅仅是消除症状,而是消除深层的冲突。

她一直在迎合父母的心理,在父母面前戴着面具,扮演着父母想要的样子。

她说,我一直觉得心很累,但为了父母,我必须拼命努力。

她要伪装得好,她不能允许自己有瑕疵。

父亲是一个政府官员,母亲是一个中学老师。

高中时是重点高中,在班上的排名比初中时有下滑,这让她很焦虑,反而不能安心,最后高考成绩也不理想,不是父母期待的985名校,而只是一所211院校。

因为高中时学习成绩不好,她也不愿意与高中同学联系。

因为对现在的大学不满意,她也很少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与班上同学也不亲近。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一大心理特点:她外表在努力装出好的样子,而内心其实很自卑。

她不能接受自己,也不能接受自己目前的环境。

我问:你是不是看不起目前的同学?

她说:也许是吧,我觉得其实我应该在更好的大学,与更优秀的同学在一起。

她的症状表明了她不能接受自己的部分,她觉得现实中的自己有瑕疵,不完美,不理想。

这种情形,最极端的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恰恰她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同学大演讲时放屁,因此她害怕自己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形。

这个情形,就变成了自己的症状。

没错,症状表明我们不能接受的部分,但又无法在心里妥善安放,因此才会以这种象征和隐喻的方式出现。

但同时,这也可能是一个机会,或者是她内心希望的机会:

如果真的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屁,也许,那样也好,自己就不必再精心去维护目前的虚假形象,反正已经丢了丑,就索性破罐子破摔,可以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这也就是“因病获益”。

症状,表明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它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

从这个病例中,我看到了她想摆脱伪装,摆脱迎合父母的期待,从而做真实自己、做一个真正成人的内心挣扎——这是症状的代价,也是治愈的希望!

能接受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屁,她也就可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平常的生活和身边的同学,这些才是正被的世界。

为什么你害怕被拒绝被否定?


当你表达需求,总会有人拒绝你。当你做了一件事,总会有人否定你。没有人可以完全围着你肯定你、接受你、满足你,因为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因此我们都有一个常识:你表达需求别人拒绝你,和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你做了一件看起来很好的事,别人否定了你,这也和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

我一直认为这是人尽皆知的基本常识。所以当我开始讨论这样一个话题的时候,我很小心翼翼,不知道是否有必要。生怕伤了读者的兴致,浪费了时间。所以当我开始讨论,你觉得很废话很啰嗦,那你可以跳过,恭喜你发展的很健全。但是每当我开课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人来到现场,并提出这些让我吃惊的问题:

老师,当我的朋友/恋人/领导……拒绝我的时候,我就很难受。

老师,当我的朋友/恋人/领导……否定了我做的事后,我就觉得我很不好。

老师,我常常很自卑,羡慕别人,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都不如别人。

比如某某曾说,他很羡慕周围的人能搞好人际关系,能搞到客户,有学识和情商,而他什么都没有,他很难过。有次他很小心的找同事借一个东西,同事拒绝了他,他觉得很受伤,觉得自己不好,不被欢迎。比如另外一个某某,他不敢向喜欢的人表白,因为他害怕被拒绝。比如还有一个某某,他努力做了一件事情,产生了一个作品。结果受到了领导批评,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否定。他觉得很受打击。类似的某某们总是让我不得不再次开口来完成这样的修通:

他们的拒绝和否定,和你好不好没有关系。

我曾经无数次和他们探讨:为什么你害怕被拒绝和否定。答案居然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观点和期待:被拒绝和否定,就意味着我不够好。如果他们做了一件事,就要受到表扬。如果没有反而得到了批评,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好而没有得到。他们期待别人从来不否定我,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我。一旦我表达期待,我就要被满足,不然我会很受伤。如果我不能确保一定被满足,那我宁愿不表达。

这是什么神逻辑:你表达,别人就一定要满足你。你做了别人否定了你,就是你不好。这是被伪装的、又赤裸裸的控制和软性要求。实际上自卑、焦虑和害怕后面,都有着这样一份控制,期待别人可以无条件按照自己所需满足自己的控制。

然后我会慢慢跟他们去拨开这层面纱:

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谁也不是谁的父母,谁也没有义务去满足谁。谁也不具有他人的经验,因此对他人事件的评判,都只代表他个人自己的角度。换句话说就是:

你做了一件事,别人否定了你。可能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否定你的这个人的问题。更或者是,这两个都有问题,而不只是你自己。

比如说,我们遇到过太多喜欢盯着别人缺点而看不到优点的人,也见过太多嘴里只有批评而较少有表扬的人。他们对人、事、物的标准极高,一般的东西都入不了他们法眼,所以他们评价某部电影某个作品,首先能看到这个作品的哪里不足。他们能迅速发现缺点并给予指出。总有些人这样,尖酸、刻薄、高标准。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人,你会被他否定。这不是因为你不好,因为他会否定大多数人。

总有人嘴里很难说出表扬,总有人只喜欢表达否定。而不是你不好。

也有的人天生就不喜欢讨好。他们有自己的标准,他们的经验构成了他们的爱好。在他们的情境里,他们喜欢的或者方便的,就接受。他们不喜欢的或者不方便的,就拒绝。这和你好不好没有关系,也和喜不喜欢你没有关系,只是因为你不在他的情境里,无法从他们的情境去理解他们的拒绝。而且你还会用了一个“概括化”的机制成功的折磨了自己:他在这件事上拒绝了我,我高度概括和上升到人格层次上:因为我这个人不好。就算是极度亲密的恋人之间,都常常存在拒绝。难道一但在某个事上被拒绝,就意味着自己不够爱了?就要分手或离婚?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被否定和拒绝的时候自己就是不好了,那么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两个微妙的过程:

1.你放弃了自己的标准,认同了他们的标准。用他们的标准来看,你是不好的。因为他们的标准那么高,那么和你不一样,他们的眼光容易看到不好而不容易看到好。然后你认同了他们的标准,并且来折磨了自己。

2.你假设了他们的情境、背景和你一样,你觉得他们可以接受,就认为了他们也同样是合适接受的情境、背景。

可是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你不停的切换自己的标准,尝试着认同他人的,你就总能找到否定。

解决方案,最好的就是:区分,拿回自己的标准来。

区分之一就是他们的标准和你的标准。你可以是那个自己好坏的决定者。你可以有自己的标准,来判断自己做的好还是不好,你可以给自己肯定和认同。而不必用他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你才是自己好坏的那个真正决定者,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是旁观,并非决定。

区分之二就是事和人。别人对你的拒绝或否定,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你不需要高度概括到人的好坏上来。他拒绝和否定你这件事,并不影响他喜不喜欢你这个人。如果喜欢你,就要肯定你所有的事,接受你所有的事,那,你也太霸权主义了。

往深层里说,就是:你这么害怕拒绝,但你接受你自己吗?

常常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人们先否定了自己,才害怕别人否定。人们先抛弃了自己,才会害怕被拒绝。人们内心有个深处的声音:我是不值得被肯定的,我是不值得被接受的。才这么害怕这些恐惧真的会发生,才会对现实发生这么反应激烈。

当我去呈现他们的原生家庭的时候,我也会惊人的发现,他们那被否定的童年里有多少创伤。在长大的过程中,常常受到批评、指责、拒绝、否定。那么习以为常,当100件事都持续受到负面评价的时候,很自然就上升到了“我这个人不好”的层次上。他们即使做好了,也会被权威们找到不好的地方,然后被指出来否定。权威们即使找不到可以否定的地方,也不会去表扬和肯定,只会很理所当然的就这样。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会对否定和拒绝及其敏感,很自然触发他当年辛苦建立的保护机制:我被否定和拒绝,是因为我不好。

这是一种保护。因为一旦承认“我不好”,我就可以放弃努力了,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来解释我为什么会被否定和拒绝。而一旦承认“我不好”,在沮丧的时候,心里也会升起一种踏实感。因为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太亲切了,太有安全感了。

可是你还是长大了,你还是得看清楚,你和所有人一样,不再是两级分化的好或者不好。你还是得认清这个事实:众生平等,没有好坏。你可以事情没做好,可以事情被拒绝,但这和你好不好已经没有关系了。既然事情上的事,你都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把它做好。

这其实就是后天重新塑造自信和开朗的过程。

自信,就是我允许自己被否定,这不代表我不好。开朗,就是我允许我被拒绝,这不代表我不好。我即使被他人这样对待,即使被万人唾弃,我依然看得清这个事实:我可以拿回自己的标准,来欣赏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