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百科 > 导航 > 归 来 -承受人性的真实

归 来 -承受人性的真实

发表时间:2019-12-05

【www.qg13.com - 真实的情感美文】

两个人的感情也是有很多小技巧的,两个人需要去解决一些感情问题,遇到情感问题了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归 来 -承受人性的真实,欢迎阅读与收藏。


郑州涵博心理咨询公司陈蓉
一直比较排斥国产影片,源于一次次的失望,但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看了《归来》,不但没有失望,反而产生不小的触动,不抒发不为快。
整个观影期间,眼泪就那么静静地流淌,几乎没有终止过,影片结束后,心灵仿佛雨后的阳光那般清新和鲜亮,对生活的朴实产生更敏感的感激之意。
乍看,这部电影讲述的就像电影海报上写的那样:生离死别,旷世之恋。但仔细琢磨,尤其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有一个暗线,就像《少年派奇幻漂流》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
人性无所谓美丑、善恶,只有是否真实。
冯婉瑜为什么会患上心因性遗忘症呢?真相是她因为无法面对陆焉识,只好逃到病里自我惩罚和自我救赎。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在那个年代,生活可想会是怎样的艰辛,十几年没有爱人陆焉识的任何消息,还被方师傅欺凌,她为了孩子只能忍气吞声,当陆焉识雨夜逃跑回到家门口,她却挣扎着没有开门,这份内疚她宣泄到女儿丹丹身上,不愿原谅孩子,其实是对自己的一份深沉的恨。冯婉瑜保守的道德操守不允许她被人强奸却还活着,还得面对陆焉识继续生活在一起,于是这种冲突就让她患病了,忘记该忘记的就可以平衡内疚,赢得他人的谅解。当陆焉识弹起两人都熟悉的钢琴曲旋律,不能说冯婉瑜没有被唤醒,但因为冲突没有化解,她如何坦然投入爱人的怀抱?只好选择继续关闭心扉,每月5号去接那个就在身边的他,这个仪式化的行为反复表达出:我看似非常渴望接到陆焉识,但并不真正想见到陆焉识。冯婉瑜的后半生就在这种强烈的冲突中与幸福很近却无法把握。
陆焉识煞费苦思,用各种方法希望唤醒妻子的记忆,终没有实现愿望,只好举着自己的名字每月去陪伴妻子完成那个接站的仪式。当医生说用催眠、精神分析也许可以产生效果时,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你是否有更好的思路?我想到荣格的一个案例,一位年轻女咨客因为情感因素导致精神恍惚,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洗澡时喝下海绵中的脏水却没有及时制止,导致孩子感染了伤寒而死亡,这位女咨客因为悲伤患上了精神病,荣格直接告诉她:“是你害死了自己的孩子,你是凶手。”这位咨客的病就奇迹般地痊愈了。她无法承受因自己的缘故而导致孩子死亡的真相,就把这份强烈的内疚压抑到无意识中,而荣格把真相呈现和点破,她的意识无法逃避,被迫接受真相,尽管内心极度痛苦,但疾病治愈了。同样如果陆焉识能告诉妻子:“你是因为被方师傅欺辱怕无法向我交代才冲突着没有开门,你是因为内疚才自我惩罚。”丈夫说出真相并能接受,妻子内心的冲突得到化解,她自然会被唤醒,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陆焉识本人能接受这个真相,但影片中可以看到他是非常在意方师傅把妻子怎么了,正因为两个人都在逃避面对真相,才是后面相见不能相爱的根源。
这样的影评完全背离了那个旷世奇恋的主题,但人性就是如此,爱往往不像表面上那么得单纯,只有接受人性的真实,才能啜饮爱情的甜蜜。

扩展阅读

人性解读 一、人性的实质内容-人欲


一、人性的实质内容-人欲

人有人性,正如物有物性、木有木性、兽有兽性一样。人性是人的物质性,是人的本欲,是人的本质,是生命力的欲望、趋势、倾向,具有一种天然的、自然的、必然的性质,是人体构成的固有性质。人性是先天的,是天赋的,是物质的,是与生俱来的,正如磁铁本身必须吸引铁块一样,是与外界因素变化无关的。人性是指人的生命之性,其本质就是生。所有生命都是有性的,所以生命也叫性命。有命就有性,有性才有命。没有了命也就没有了性,没有了性也就没有了命。凡是人皆有性,没有人性的不是人,正如失去磁性的铁不能再称为磁铁。个人的人生是人类个体人性流动的轨迹,人类的历史是人类群体人性流动的轨迹。

人性的本质是欲,人欲是生,生是人的物质性,生是人的本质性,生是生命人的标志,生是人的唯一的、贯穿始终的基本特性。没有人欲,就没有人生。

矿物、植物、动物、人物都是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有物质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人物都是生物,都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严格说来,人也是动物的一种,人性自然近乎兽性。人与兽的不同,在于他们身体的结构组成不同,理化反应的过程不同,从而性的表现形式不同、习惯不同、行为不同,但其本性、本欲是相同的。性是先天的、遗传的、固有的、几乎不变的欲望,而性的表现形式、行为和习惯则是后天的、学习的、获得的、可以变化的。性不变,行可变。性相近,习相远。人欲相同,人为有别。人和兽的根本区别不在性上,而在行上。人与人的区别也不在人性上,而在人为上,在人为学习中形成的习惯上。

生命的主要特征是基因的自我复制。自我复制过程是基因利用外界原料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吸收和排泄是所有生物必备的两大系统,植物、动物、人物,概莫能外。运动系统不大发达的生物称为植物,运动系统发达的生物被称为动物,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动植物之间并无截然的界限。神经系统的产生和发达,使得运动系统的功能更加准确和协调,神经系统高度发达的动物被称为高级动物。人是高级动物的佼佼者,但其本质还是生物,还是动物。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能帮助生物更好地吸收和排泄,高级生物通常比低级生物生存的花样多些。

人由物质和能质构成,人性首先是物质性,即人性,同时有功能性,即人为。人为过程可以因为内外环境变化有所变化,但人性和人为的最终结局是一致的。所有生物的生命本性都是相近的,动物的生命性来源于植物性,有植物性的全部特性,只是运动系统比植物加强了,可以移动了。人的生命性来源于动物性,即兽性,有兽性的全部特性,只是神经系统比禽兽加强了。孟子说:“人异乎禽兽者几稀”,是对的。不同生物的生命本性是几乎相同的,生物的千差万别,不过是性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既然人性是一种倾向,人性的实质就是一种欲望。人性是人的理化机构决定的,是先天的、固有的、不可改变的,正如酸碱要中和、浓淡要平衡一样。人和植物、人和动物都属于生物,都是物质组成的,基本性质都是相同的,人性就是物性,人性就是植物性,人性就是动物性。人和草木,人和兽,人和人,任何生命个体的基本性质都是一样的,生物性追求的目的都同样是生存、生殖和生活,因此,生存欲、生殖欲和生活欲就成为人性的本质内容、基本倾向和终极目的,是人性追求中始终不渝、万变不离其宗的方向。生存欲是生命本性的主线,生殖欲和生活欲都可以为他牺牲,是生存欲的两翼。生存欲是生物体存在的理由,生殖欲有利于物种的生存,生活欲有利于个体的生存。

人性是一种欲望,人性的追求是人们终生不变的目标,是人为追求的终极方向。人性要求人们自然而然地、不由自主地、无法控制地、绞尽脑汁地满足人性,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人们拼命地去满足人性,拼命地保卫人性。一旦人性追求受到威胁,必定会用尽全力挣扎。“困兽犹斗”,何况人乎?因此,只有尽量顺应人们的人性,满足了人们的基本人性需求,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人类社会。生存、生殖、生活等人性基本需求严重不足的人,绝对是不能回避的仇恨之源。

人性要求的是利益,人性希望得到生存权利、生殖权利和生活权利。人和一切生物一样,人的的本性是欲,其欲是生。生物们的本性是争生,是生存竞争,人的本性也是争生,是生存竞争。

【生存欲】

人的生存本性贯彻于人的性命的全过程,是人性的总内容。个体生命的存续是所有生物体的第一本性和第一需要。水分、氧气和食物是维持生命的三要素,其中食物是最容易稀缺的,是人们首先要争夺的,食物就成为生存的硬件。古称“民以食为天”,告子说“食色性也”,都等于说生存是人的第一本性。如果水分和氧气变得稀缺时,也会发生争夺,也会成为民之“天”。生存需要食物作为原料合成自己,水分、氧气也是合成必须的原料,也可以列入广义的“食”中。应该是“民以生为天”和“生色性也”的提法更为缜密。

追求生存,追求生存原料是人性追求的核心追求,先追求量,其次追求质,生存原料可以因时空变化,但追求生存的欲望不会变化。为了满足食欲,可以山珍海味,可以粗茶淡饭,甚至草根树皮,生存的欲望不会泯灭。人对生存的追求是

须臾不会停止的,人一旦失去追求生存的欲望和能力,人就会面临死亡。人一旦死亡,人就成为尸体,就不再是人体,就不再是生物。

生存需要食物等物质代谢的原料,稀缺时就要要争夺。这种争夺是天经地义的,是不存在理性的。

【生殖欲】

生殖本性是人生存续期间表现出来的另一种特性,存在于性功能成熟到性功能丧失的一段时间。种族生命的繁衍是所有生物体的第二本性和第二需要。完成生殖是需要雌雄双方共同完成的,除了生存着的自己外,配偶是稀缺的,也是需要争夺的,配偶就成为生殖的硬件。人一旦能够生存,马上着手生殖。理论说法是“饱暖思淫欲”,变相说法是“不孝无后为大”,都等于说生殖是人的第二本性。告子说“食色性也”,也把生殖列为人性的第二特征。之所以列生殖为第二,是因为生存与生殖二者不可得兼时,人总是首选生存。生殖导致的种群扩大,有利于向物种外部争夺原料,但生殖导致的种群扩大,又有害于物种内部生存原料的分配。因此,食物充裕时,动物和人的生殖力增强,种群扩大,食物缺乏时的动物和人类,又会想尽办法控制种群的扩大,甚至自相残杀,可见生殖是服从于生存需要的。一旦能够生存,生殖立即就成为最大的需要。

追求生殖,追求生殖的配偶是人性追求不变的目标,先追求量,后追求质,生殖的配偶可以因时空变化,但追求生殖的欲望不会变化。为了满足性欲,最好是妙龄美女,可以是同类异性或同性,甚至动物、器皿、自慰,但生殖欲望不会变化。人对生殖的追求是须臾不会停止的,人一旦失去追求生殖的欲望和能力,人就会逐渐走向衰亡。

生殖需要配偶,稀缺时就要争夺,这种争夺常常也十分激烈,越是低级的物种争夺越是激烈。这种争夺多半是有理性的:食物比配偶重要,生存比生殖重要。生物个体有时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让生殖权。为了长寿,人们试图节欲。

【生活欲】

生命存续期间的生活舒适是所有生物的特性,是生物体生存、生殖之外的第三本性和第三需要。求乐避苦、好逸恶劳、趋炎附势是生物的通性,德威并施、威胁利诱、大棒胡萝卜政策就都是为逼迫人们改变人为走向设计的。人的生活舒适程度与财富有直接关系,生存和生殖的质量也常常与财富的多寡有关,因此财富是人们争夺的第三大目标。固然财富不能完全等值于生存、生殖和生活,但财富确实有利于生存、生殖和生活。由于财富不仅可以使生活舒适,有时还可以用来交换食物和配偶,因而财富成为竞相争夺的重要目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说,把生存和财富并列,有些过于强调了财富的价值。通常而言,人们往往舍财保命、以财求色,把财富置于生、性之后。只有财富缺乏严重到影响生命、生殖和生活时,才有舍弃生命、舍弃生殖去追求和保护财富的可能。

追求生活,追求生活财富是人性追求的不变目标,但这种追求逊于对于生存、生殖的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财富,每个人因对于财富的理解不同而有所区别,追求目标的比例有所区别。通常而言,人有物利、名声、精神三种境界,而且通常在前一境界满足之后才能进入后一境界。不过这种满足不是外人的评价,而是个人的认为。

生活需要财富,有时生存和生殖也需要财富,财富成为人们经常追求的内容。人们追求财富的主要目的是生存,此外,也有利于生殖或生活。

人性是基因的理化结构决定的人的本性,基因的复制是生命产生和存续的唯一理由。人性贯彻于人的一生,基因结构的破坏和复制原料的缺失必然导致生命的终结。

“人性”的本质


——与段修斌网友探讨之四
段修斌网友说:“几千年来,颂扬“真善美”与鞭挞“假丑恶”的文章不计其数。虽然说的都很有些道理,但对社会科学最基本的“人性”都没有解释透彻,都没有揭示出其最本质的属性。而恩格斯一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则挖出了人类社会之根,将人性最本质的属性揭示了出来,并一锤定音。它非常明确地说明:人性与动物性是对立统一的一对概念,“人性=劳动性(社会属性)”,而“动物性(兽性)=寄生性(自然属性)”,从而为人类进化论奠定了基础,并与资本主义人性与动物性不分的达尔文进化论产生了根本性区别”。
他还说:“人性(劳动性)首先代表着改造自然(这是以往各种社会科学所缺失的),并在改造自然基础上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动物性(寄生性),这是人类进化的基本规律,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人道’”。
我同意段修斌网友“‘人性’与‘动物性’是对立统一的一对概念”的说法;也同意段修斌网友“‘人性’是社会属性”,“‘动物性’是自然属性”的说法;也同意段修斌网友“‘人性’首先代表着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基础上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动物性”,这是人类进化的基本规律,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人道’”的说法。
但是,我怎么能同意他的“恩格斯一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则挖出了人类社会之根,将人性最本质的属性揭示了出来”的说法?怎么能够同意他的“‘人性’=‘劳动性’”的说法?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句话非常正确。
但是,这只能说明劳动是人类赖以产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条件,并不能说,“劳动性”就是“人性”;不能说,“劳动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充分条件。因为,“人性”是人类作为“人”的本质,是相对于“动物性”而来的,是必须通过与“动物性”相比较而得出的。
那么,人类相对于动物的不同,就仅仅是人类劳动,动物不劳动吗?
不是的。
人类相对于动物不同、人类把自己同动物区分出来的原因,不是人类劳动,而动物不劳动;而是人类产生了“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动物却没有产生“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产生了宗教信仰,动物却没有产生宗教信仰;是人类产生了价值观与道德观,动物却没有产生价值观与道德观。
以色列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人类简史》中介绍,人类的祖先猿人,曾经是动物界的“三等公民”,不仅不敢和虎豹一类的大型食肉动物搏斗,甚至也不敢和豺狼一类的中型动物搏斗。人类的祖先猿人要吃肉食,只能在大型动物吃了第一遍,中型动物吃了第二遍之后,自己再去吃第三遍。而这时,骨头表面的肉,其实已经没有了。人类的祖先猿人,只好拿起石头,敲骨吸髓。然而,在7万年前,从猿人中脱颖而出的智人,凭着独特的虚构-想象能力,通过构建共同的想象,如神话系统,使得人类的族群认同,得以突破150个的数量上限,达成更大范围的合作。这时候,人类,就一跃而至食物链的顶端,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了。
从这个人类和其它动物相对发展的比较中来看,人类相对于其它动物的不同之处的突出点,在哪里呢?
是在于人类的思维能力这一块。
也就是说,相对于动物而不同的、独特的思维能力,才是人类的本质。
当然,人类的独特的思维能力,也是人类劳动的成果。
和猿人的四肢在劳动中变成人类的手脚一样,人类的大脑、人类的思维能力,也是猿人的大脑、猿人的思维能力,通过劳动而转变过来的。
这就是“劳动创造了人”的真意。
但是,劳动是人的基础,劳动却不是人类的一切。
人分为阴阳两部分。而劳动,只是人的阴性部分;人的更突出的阳性部分,则是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动物其实也会劳动的,动物其实也会思维的;但是,动物们的劳动没有人类的劳动复杂,动物们的思维方式没有人类的思维方式高级。
这就是人的本质,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而正是这个“人性”、人类的本质,她只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思维方式,却并不是最为高级的思维方式,也不代表宇宙真理。
所以,她还会在劳动中继续分化,从而使人类社会撕裂,使人类社会形成阶级、民族。
“人性”有善,“人性”也有恶。
如何除恶扬善?
必须继续依赖劳动,必须继续在劳动中优化人类的思维方式,提高“人性”的质量。
只是,今天的劳动形式,可能要不同于往日了。
外一篇:《从“运动”说起》
(本文是针对网友们关于《物质质量与能量》一文的争论所作的回应)
根据西方现有的辩证唯物主义之哲学原理: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就是物质在空间点的位置迁移,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运动具有守恒性,它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中包含运动,运动中也有相对的静止。而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则此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此物体就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并没有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就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以上资料,是笔者从网上搜索、整理得来的,不知道全面、正确与否。
如果以上资料可信,能够被正方认可的话,则笔者作为反方,可以根据以上资料所表达的含义,作如下推论:
“运动”其实就是“变化”,只不过是视角不同,参照系不同,观察者的感觉与认识就不同,所以,就对同一个现象给予了不同的定义,由此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概念。
两个概念的内涵虽然不同,他们的外延却是重叠的。
因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角与配角,都没有变,只是其观察者的位置变了、其观察者的感觉变了。
“运动”和“变化”,具有一个共同的外延,从而产生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对立统一的双方,因为环境发生变化,或者是其中的某一方发生变化,而相对打破了实力的平衡,从而导致它们的相对地位、相对的空间位置发生了改变。
如果观察者是站在对立统一的空间之外,以对立统一空间以外的某一个目标为背景、为参照系来观察这个现象的话,则这个现象就是“变化”。如果观察者是站在对立统一的空间之中,以对立统一双方中的某一方为背景、为参照系,去观察另一方的话,则这个现象就是“运动”。
“变化”,就是把视角放到对立统一的整体上,来看到的这个对立统一整体改变的现象;“运动”,就是把视角放到对立统一之中某一方的身上,来看到的这一方改变的形象。
而这两个现象,其实是同一个事件。
网友们,同不同意我这个推论呢?
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下一个推论:因为,东方人倾向于从整体上看问题,西方人倾向于从个体上看问题,所以,东方人容易看到“变化”,西方人容易看到“运动”。其实,这也并不是推论,而是事实。中国古代哲学中,只有“变化”概念,没有“运动”概念。而西方哲学,就广泛使用“运动”概念,而很少提到“变化”概念。
那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这说明,中国人和西方人,看问题时习惯于选用不同的参照物。东方人的参照物,总是在现象所发生的背景之外;西方人的参照物,总是在现象所发生的背景之中。
这就进一步地暴露出一个问题:东方人是有意识地选择参照系,有意识地用比较性的方法看问题;西方人是无意识地选择参照系,是无意识地使用比较性的方法看问题。
这就是中国人具有“阴阳”观,而西方人没有“阴阳”观的原因。
“阴阳”,是中国人有意识地创造出的一个参照系,是一个人工合成的参照系。
而客观世界上,有没有现成的参照系呢?
当然有。
时间和空间,就是现成的参照系。只是,西方人无意中使用了,却浑然而不知而已。
由于西方人没有比较意识,所以,就对参照物的认识不足,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不足,以至于把时间和空间,当作客观现象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当作客观现象的背景、参照物。同时,因为他们把对立统一之一方作为背景、参照物,去考察另一方,这就导致他们难以看清“物质”与“能量”的本质,不知道所谓的“物质”的运动,其根源是什么,从而不可能对“能量”概念,有一个准确的定性。
总而言之,由于视角的原因,西方人的一些物理乃至哲学概念,是有缺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