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阁姨

关于野菊花的情感美文

发表时间:2020-07-09

阁姨

把自己的恋爱故事记录下来,等到我们都老的时候就翻出来回忆,怎么样才称得上爱情故事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阁姨",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说起孩儿时期背诵的第一首古诗,多数人会脱口而出床前明月光,或春眠不觉晓,或白日依山尽等等,倘若我说,我和最要好的几个小伙伴,最先会背的古诗是汉乐府里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绝,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然后,还会背《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大伙儿恐怕会笑着说:吹吧,小屁孩,懂什么欲与君相知,还忧伤以终老!但我要说:是阁姨教的,大概你们就不会怀疑了吧。在这个世界上见过阁姨的人不多,但住在修文东一带的人,没听说过阁姨的人就更少了。

听母亲说过,阁姨的亲娘在生下阁姨后不久便染上沉疴,不治身亡,是父亲把阁姨拉扯大的。阁姨父亲是前清秀才。一心奔仕途,但累试不中。这秀才先生倒是有一股韧劲,今科不第又如何?不是还有来年嘛,不信没有及第的一天阁姨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天天与用功读书,痴迷科举的父亲相伴,目濡耳染,加以天性聪明,小小年纪便识得字,读得了诗书,练得一手好书法,有时还常画些花鸟以自怡,女红针线功夫更是做到极致。五六岁之时,按照父亲的要求,咬牙忍痛裹了脚,那疼痛是怎么忍受的,其间流了多少泪水,只有阁姨自己知道,这没了娘的小女孩是何等的坚韧

许多年后,阁姨倒是出落个亭亭玉立,虽没有倾城倾国之貌,却也五官清秀,清纯可爱。与那双三寸金莲相配的是鞋跟处垫一块方木的尖形小布鞋,和今天女性的高跟鞋有些相类,只是阁姨被裹得严重畸形的双脚,已无法用前掌和脚趾去支撑,所以走起路来微微有些摇摆,这给阁姨平添一分独特的风韵。阁姨除了读读诗书写写字,缝缝补补做些针线活之外,从不迈出家门一步,最大的乐趣是守着院子里的一株桃树,看桃花绽放,听桃花落地,盼明年花儿再开。夏日,隔个三五天,还会给养在小院角落大陶缸里的荷花加加水。寒冬时节,阁姨有时会在对着大陶缸发一会儿愣,她大概在想,碧绿的荷叶,盛开的荷花怎就变成了眼前的墨色残荷了呢?是不是阁姨赌物生情,把自己和残荷联系起来了呢?少女时代的阁姨,满脑袋装的全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呀,三从四德呀,都是她那秀才父亲灌输给她的儒家理念。阁姨完完全全生活在那个即将逝去的时代。许多年之后,偶尔谈起父亲,阁姨用的不是闽南人通常叫的阿爸,而是老式的称呼爹爹或阿爹。

终于,有一天,秀才阿爹托媒婆找到一家殷实富有的大户的公子,把阁姨嫁了过去。秀才先生觉得再无牵挂,一身轻松,便闭门读书预备来年再考。不曾想,未曾等到来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了,对于正做着金榜题名美梦的秀才先生,犹如晴天霹雳,犹如一下子从天上掉了下来,狠狠摔倒了地板上,痛极了,梦却犹未醒,于是一个人背着个小包袱出门去了。秀才先生去了哪儿?有人说云游四方去了,有人说上京城讨公道去了?但谁也说不准。只知道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秀才家的小院子里的那株桃树,花开了一度又一度,那缸荷花自此不见绿叶,不见花开,只有几竿墨色荷梗凌乱地插在上头,两扇柴门的铜锁已经锈迹斑斑,门再也没开过

那位娶了阁姨的富家公子,听说人长得很英俊,是位新派人物,在私塾里读完四书五经后,还进过洋学堂。对于家里包办的婚姻,从心底里反感。新婚之夜,新娘头上大红缎罩着,无法看清长个啥模样,但那一双小脚,立马让受过新式学堂教育的新郎倒了胃口。好在这位新郎秉性并不十分刚烈,没有采取甩门而去,连夜出走的过激行为,他清静无为地坐着,实在疲倦得受不了,自己上床倒头便睡,把新娘晾在一边,可怜的新粮就这么枯坐着,直到天明

三天之后,新郎以继续求学为名,独自离去。

阁姨恪守妇道,在婆家侍奉公婆,独守了空房十余年。公公婆婆年事已高,先是公公离世,一年后婆婆也跟着走了。阁姨的郎君是家里的独苗,算是个有良心的男子汉,从外地飘回来,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变卖了家产,便在修文东买下这阁楼,安置明媒正娶的妻子,留下了足够的银两,便又离去了,有人说是留洋去了,从此杳无音信

从此,修文东有了阁姨

说了这么多,对于阁姨的介绍还是模糊的,诸如阁姨姓甚名谁?多大年龄?就像一张没对好焦的照片。这些正好都给阁姨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直到阁姨去世多年后许多年,也没人能说清楚阁姨的姓名、年龄。但阁姨却是一直真真切切地活在当年我们这拨小屁孩心里,或许这就是音容宛在的意思吧。

在漳州老城区的许多地方,有一种叫竹篙厝的民居,修文东当然也有。所谓的竹篙厝,是指那种屋面不宽,进深却很长,三进,甚至五进,为了改善采光,两进之间还夹着一个方形的天井(闽南话叫深井仔)。阁姨就住在第二进的阁楼上。阁楼向深井仔一边稍稍探出,一座窄窄的木楼梯斜靠在墙面上,是阁楼与地面的唯一通道,朝深井仔方向的木板墙上开着一扇窗。阁姨的阁子房的布置,用今天的广告语说,那就是简约而不简单,迎门的一面墙靠着一座摆满线装书的书柜,柜旁挂着一把褐色长萧,另一旁是一幅装裱精致的墨荷,想必是阁姨的画作。靠窗是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与书桌相对的是一张带棚的老式木床,帐子之下,床单洁白,被子叠的极其平整,一只枕头很有美感地安置在被子上。

一位女子,独自一人住在阁楼上,从容貌看,年龄似比母亲大了许多,母亲要我们管她叫阁姨。

阁姨,阁姨,就这么叫开了。小屁孩们从没想过要探究阁姨的姓名,但知道阁姨就是住在阁楼里的阿姨。

离开了自家小院,嫁入婆家大厝,再到如今的阁楼,阁姨都默守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把阁楼当成自己的天地。虽然只要打开薄薄的木门,步下斜斜的木梯就可以来到人间,和竹篙厝里的大嫂、大婶们拉呱闲聊,可阁姨就是愿意一整天一整天地把自己关在笼子般的阁楼里。

阁子里的阁姨是人,不是阁子里的仙女,总是要吃喝拉撒的。在搬过来的几天后,她瞅准了机会,在木梯上端向挽着菜篮,正要外出买菜的母亲轻声细语地叫了一声阿姐,然后从木梯上飘然而下,插在后脑发髻上的金钗坠子悠悠地晃着。阁姨站着和母亲说了一会儿话。从这一天开始,母亲成为阁姨的义务采买,针头线脑,柴米油盐菜,所有生活必需品全都由母亲代办(其实,根本没买过柴,阁姨是用一只小木炭炉子做饭)。开头,母亲买回了东西,阁姨都在木梯下方接过,说了声谢,然后转身上楼。日子久了,阁姨管母亲叫阿姐,叫得很自然很顺口了,就时有让母亲把东西送上阁楼,而后,请母亲坐下。这时,阁姨会很用心地泡小盅茶,再端出一只装有蜜饯的精美漆盒,让母亲啜着小盅茶,品着蜜饯就这样,母亲成了竹篙厝里,阁姨最亲近的人。在这拨小屁孩当中,我是最先走进阁姨的阁楼的一个也就顺理成章了。

方才说阁姨从阁楼的木梯飘然而下,那应该是悄无声息的才对,事实上,阁姨转身而上也是悄无声息的。想想,阁姨终日不离脚的是垫着方木块的小布鞋,上下木梯,木块敲着木板怎能没有声响?人家阁姨就是能够做到悄无声息,这就不是轻声慢步能够解释的了,这是一个人的教养,这就是阁姨。

也许是从小关在自家小院,出嫁之后又深居大宅,阁姨以往过的日子似乎是与尘世无涉。而今住入修文东竹篙厝,虽然还是守着小阁乾坤,可目濡的是前后邻里窘迫而又热络的生活,孩子们无忧的奔跑嬉戏,耳染的是沿街小贩的叫卖,吸入鼻子多的是炊烟酱菜和偶尔的肉香。这是人间烟火呀,人生一世,真能一辈子不食人间烟火?正是竹篙厝里的人间烟火的熏蒸吹撩,除却了蒙在阁姨内心的粉尘,让阁姨重回人间。阁姨逐渐和竹篙厝内的大嫂、大婶有了些许交往,有时也带一两个小屁孩到她的阁子里。当然给一颗或两颗糖果是免不了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阁姨的那只漆盒,不是我在说大话,我并不馋那漆盒里美味的蜜饯,单是瞧一瞧那精致漂亮的漆盒,就叫人心里舒服,用今天的话说,叫养眼。当然啦,要是阁姨能拍拍你的小脑瓜,叫你张开嘴巴,用细细的骨叉将一小坨蜜饯送入你的嘴里,那就享福啦,足足可以让你甜上三天。

竹篙厝内的小屁孩,谁个不奢望着能让阁姨请到阁子里去呢?数数,还真没有。竹篙厝内的大人、小孩,谁也没听见过阁姨讲过一句大声话,更没有谁听见过阁姨骂人。但再会胡闹的小屁孩在阁姨面前都规规矩矩的。让阁姨请到阁子里的小屁孩都会撩起衣襟,把额头上、脸上的汗擦净,再用手抹一抹凌乱的头发。大人们要是知道阁姨要请自家孩儿,会叫自家孩儿洗洗澡,换上干净的衣裳,谁都不想在阁姨面前丢面子。

有一天下午,大概是阁姨搬过来两个月光景吧,从竹篙厝外口传来一阵嚷嚷声。还没等你弄清楚是怎回事,一群人已经涌了进来。为首的壮汉是邻街铁匠铺的洪老板,手脚功夫相当了得,有那么七八个年轻人拜到他门下当徒弟,想必,跟在他后头的几位便是。这洪老板平日里倒也没有什么不法之举,可能是中午酒喝高了的缘故,闯到竹篙厝里来,走到二进深井仔,便扯开喉咙嚷:听说这里来了一个水渣亩(闽南语,漂亮女子的意思。),辣水(闽南语,有多漂亮)?走出来户人(让人)借看一下。高声大气的嚷嚷惊动了街坊邻里,于是聚了些看热闹的人众。

阁子里的阁姨听闻这嚷嚷声,知道是冲她来的。她掀起窗帘的一角往下看,只见得来人长得粗壮,胡子拉叉的,腰间刹着足足有一掌宽的皂色腰带,正仰着头张开大嘴喊。心里判定此人虽粗鲁,却非凶神恶煞之辈,退一步说,邻里街坊怕也不会任由他胡来。于是,轻移脚步,站到了木梯上端,一手扶着木梯栏杆,目光向下,看了洪老板一眼,不紧不慢说道:

承蒙这位大哥抬爱,这阁楼里住的正是小女子,并非,水渣亩,可看清啦?

洪老板仰头看见一袭蛋青色衣裳的阁姨,虽非貌若天仙,却也仪态不凡。那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的话语有如凉水灌顶,让头脑里的酒气霎时间销尽。清醒了的洪老板仰着头,朝着阁姨拱了拱手,连声说:

冒犯了,失礼失礼!转身向门口走去,众徒弟忙不跌竟先跟着走了。

第二天,洪老板派他的徒弟送来一个红布包,托母亲转交给阁姨,说是赔礼道歉。那红布包里的是一把比普通菜刀小一号的切刀,一支夹碳火用铁钳子,做工很是精细,想必是洪老板用心打制的。洪老板确是一条汉子,他和他的徒弟们从此未再踏进竹篙厝一步。

经洪老板这么一闹,更是加重了阁姨在竹篙厝内,在街坊邻里人们心里的分量。

毕竟阁姨是个清静惯了的人,时常独自一人在阁楼上吟诵诗书,有时也写字作画,偶尔也吹吹箫。此时的阁姨完全沉浸其中,至动情之处,如痴如醉,两颗清泪缓缓溢出眼睑,从上而下在阁姨的粉脸上划出淡淡的痕迹。不知怎的,站立在她身后的小屁孩们全都禁了声,痴痴地看着阁姨发楞。阁姨缓过神来时,便转过身来,朝小屁孩们灿然一笑。

哦,你们都来了,阁姨说。

阁姨--小屁孩们齐声说。

阁姨,教我们唱吧,教我们唱吧

哦,那不是唱,是吟诗,吟诗不好玩,你们想学?

想学--小屁孩们又一次齐声说,声音比上一次更响亮。

于是阁姨教我们吟起了上邪,欲与君相知涉江采芙蓉

小屁孩们自然是不明白啥叫欲与君相知?为啥要涉江采芙蓉?分不清吟和唱有何区别?只是觉得好听,好听得能让人安静下来!你看,这拨整天撒野、打闹的小屁孩,吟着,唱着,不全都安安静静的吗?连竹篙厝内的大人们也觉得奇怪,这是怎的,这些孩子们在阁姨跟前,一个个怎就变得斯文了呢?

后来,阁姨让母亲买来了笔墨纸砚,哄着孩子们写毛笔字,写得好有奖励,奖品就是一颗糖果。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没听说从竹篙厝走出去的孩子们,有谁成了书法家。但我敢说,当年的这批孩子,在阁姨的调教下,写起毛笔字来,那是横平竖直,点撇捺折勾,一个个都是过斗盖的(闽南语,意思是过得硬的),虽说比不了书法家,可起码是卖漏气(闽南语,意思是不丢人)。

阁姨喜欢孩子,这可能是到了一定的岁数,自己又没有生育的缘故罢。竹篙厝内就有这么一大群,虽然野了点,但各有可爱之处。难怪阁姨来到竹篙厝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母亲和竹篙厝内的大婶们在私下里都说,阁姨的脸红润了许多。原来呀,这其中也有孩子们的一分功劳。

在我们这拨小屁孩里,阁姨最喜欢的是一位名叫金虎的男孩。至今,我们都没有弄明白,阁姨为什么最喜欢那最顽皮最大胆鬼点子最多的金虎,是因为金虎那圆圆的脸庞?还是金虎生就虎头虎脑的模样格外可爱?听说后来阁姨还认金虎为干儿子。我们曾经看见过一圈珍珠项链在金虎的脖子上晃了好几天,后来不见了,大概是因为那东西太珍贵了,金虎的母亲收藏起来了吧。竹篙厝内的住户,除了阁姨,谁家能有这样的稀罕物?

偏偏就是这么怪,金虎的一生还真的和阁姨结下了不懈之缘,当然这是后话。

时光荏苒,当那场史无前例的***风暴猛烈刮过来,刮到竹篙厝的时候,竹篙厝内的那拨小屁孩都已由小学而中学,然后,有的到外地上大学,有的在本地就了业。金虎高中毕业时,已长成高大强壮的帅小伙。他直接到附件的木器厂当了工人,并且很快就由学徒变成了师傅。金虎的刚烈正直使他在工厂里有很好的人缘。史无前例不久,金虎史无前例地被工人们推举到工厂革命委员会,还当上了副主任。

刚开始,金虎顶着副主任的头衔,忙得不亦乐乎,差不多整天都泡在厂子里,家也不回了。金虎要以厂为家闹革命了,人们猜着。出乎意料的是接下来的几天,金虎从工厂消失了,带一个红布裹着的长条状的东西回到家,猫在自己的房间里,就再也不出门了,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一天,街上传来了阵阵口号声,且喊声越来越近,可以听得明白了: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揪出封建残渣余孽阁姨!

打倒美女蛇阁姨!

(估计红卫兵们内查外调,也没查出阁姨的姓名)

金虎等的就是这一时刻,前几天,他从内部得到消息,知道附近中学的红卫兵要来揪斗阁姨。

未等红卫兵们涌到竹篙厝二进深井仔,金虎已经提一把长长的马刀,虽不是横刀立马,却也是凛凛威风地站立在阁姨的木梯下。

涌进来的红卫兵们见此状,不由得全都愣住了。

对峙!

越到后来,金虎越是怒目圆睁。

那一刻的金虎顶天立地,威不可犯的神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横着丈八长矛,立马当阳桥头,一声断喝,吓得曹军大将夏侯杰肝胆俱裂,吓退声势浩大的曹兵的燕人张翼德。

我不再犹豫了,迈向前去,站到了金虎身旁,童年的小伙伴们一个个站到了金虎身旁,竹篙厝内的男女老少们一个个站到了金虎身旁

让开!,让开!闪一边去!吆喝声中,洪老板大步流星进来了,紧跟其后的是六七个手里操着家伙的徒弟,这一行人左臂上也套着红袖章。洪老板被徒弟们簇拥着站到金虎一边,对红卫兵们喊着:

怎么,想动阁姨?也不问问工人阶级!

终于,红卫兵们悻悻地渐次退去。

洪老板在金虎的肩膀上拍了拍,说声好样的,接着抬起头对着阁房大声说:

阁姨,别怕,有我们呢!转身带着徒弟们走了。

阁楼里的阁姨把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红卫兵们退去了,阁姨已是老泪纵横,直至掩面而泣!

这一夜,从阁子房里传出的萧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因为有金虎、洪老板在,阁姨免受被揪斗、游街之辱。

金虎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

经历此番折腾,阁姨便一病不起,到了这年年底,阁姨辞世了。是金虎领头,料理了阁姨的后事。

之后金虎又以厂为家了

时隔不久,金虎消失了。

听金虎工厂的人说,那天,工厂革委会主任在办公室里,正欲对一名女工无礼,被金虎撞上了,一条胳膊两根肋骨被打折了。这位主任恶人告状,老账新账一起算,老账--对抗红卫兵组织,保护封建残渣余孽;新账--暴打革命干部,不仅保住了面子,还让金虎踏上逃亡之路。

金虎这一消失就是半个世纪。

直到20XX年金虎才又在漳州露面。此时的金虎,完完全全的是成功的外籍华人的做派。大热天的依然是合体的灰色西装,标准的红色领带,锃亮的黑皮鞋,鼻梁上架着无框眼镜,灰白的头发纹丝不乱,齐刷刷地梳向脑后,一脸从容自信的笑容。

儿时伙伴们在金虎下榻的酒店齐聚,感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不胜唏嘘。关于阁姨的回忆,金虎半个世纪的传奇经历是避不开的话题。

金虎的性子和当年一样率直,很是真诚地告诉大家,那年他离家出逃,一路向南,先到澳门,再到葡萄牙,最后落脚荷兰。一位在鹿特丹郊外的牧场主收留了他。巧的是这位牧场主也是中国人,虽然已是耄耋之年,身体尚很健朗。金虎在牧场里话语不多,却十分勤快,加以聪明能干,很快就获得牧场主的好感与信任。三两年下来,金虎的一口荷兰语已讲得与当地人并无二致,牧场里的全套活计,金虎都拿得起放得下。牧场主对金虎愈发器重。有一天两人坐在台阶上闲聊,老人说他早注意到金虎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能取下来让他瞧瞧吗?金虎随即取消项链送到老人手中。老人摩挲着项链,双手颤抖着,并且越颤越厉害,他用手指捏着、捻着其中的一颗珍珠,又一颗珍珠,泪水不禁刷刷直流,而后,又把项链挂回金虎的项上,嘴里喃喃吟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诗句,自难忘啊,老人念着,缓缓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

金虎纳闷极了,他仔细察看老人又捏又捻的两颗珍珠,这才发现这两颗珍珠都有刻划的痕迹,虽已有些模糊,但细加辨认,还能依稀看出是两个汉字袁立。这不是老人--好心的牧场主的名字吗?金虎震惊了,不思量,自难忘不是苏轼悼亡妻里的句子吗?老先生为什么反复吟自难忘这一句,难道

在以后的日子里,金虎明白了,眼前的这位老人就是当年撇下阁姨,独自一人出国闯荡的读书人。从老人的嘴里,金虎还知道阁姨的名字和岁数。老人也知道了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是阁姨人认下的干儿子,自然也是他的干儿子。后来,他把干字给去掉,上帝可怜自己膝下无子,将金虎送到自己跟前,这是上帝的恩典,何不将他当成自己的儿子呢!老人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在撒手人寰之前,办妥手续,让金虎继承了这座牧场。经金虎精心打理经营,老人留下的这座牧场成为荷兰最知名的牧场之一。

金虎这次回国,就是要完成老人的遗愿:叶落归根。

我们这拨当年的伙伴,陪着金虎在公墓园林中选一块清幽肃穆之地,合葬老人的骨灰和阁姨的骨殖。墓碑上镌着:父袁立生于1885年,卒于1981年;母徐文秀生于1890年,卒于1967年 子金虎立。

金虎居中,一行人向阁姨和袁立老先生深深鞠了三个躬。

从陵园东南面吹来一阵风,在沙沙的树叶声中,似乎还隐隐约约听得出低徊的乐音,莫非是阁姨的箫声!是悲?是喜?蓦然间,心里闪出弘一法师圆寂前所书的四个字:

悲欣交集

文/漳州 周伟民

qg13.com精选阅读

文阁赋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有哪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阁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落霞流水,孤雁齐飞。引酒属客,扣舷而歌。暮云若重峦临江,寒潭如月影流光。顾青霜之缨华,怀紫电之君明。少顷,宾朋颓然而醉,欲语侣友之章。墨书白萱台上,命笔以挚情而抒。纵朱鹤登宇,凌碧霄仙阁。仿佛兮若轻云蔽月,飘飘兮如足覆高岚,独怅而悲绝。

肴樽既尽,雅士离席,折扇空游,其形景非王宴相赴者乎?天下俊才,九州之卿,以诗赋盛世,以序表仪心。素锦香消彩屏之韵,青玉光射杜康之盏。炉烟萦绕,古筝幽幽,歌舞罢况味,莺鸣则御风。凭栏以望宇宙之无穷,回首而觉世事之沉浮。悲者则以命途多舛,喜者则以逸兴所如,盖乾坤之机变皆取于物也!

时维深秋,然环山苍郁,此为众宾欢欲乎?顾首汉晋,煮酒纵论英杰,采菊隐逸林涧,枭雄之壮志,陶潜之心然。观今盛唐,无烽火燎原,无硕彦居归,是高宗之丰伟、贞观之功绩也!故卿有子建流韵,何以楚辞作赋文殇焉?舞汀兰之凤蝶,坠飞鸿之龙渊。盈思江渚,风起天阑,举步高阁,苍宇浩然。

踏南枝涅尘,醉谪客情深。时过境迁,而物非人是,固名垂青史,幸甚哉!此非与我同遇?故此,雄鹰展翅,搏击长空,不鸣既已,一鸣惊人!贤者多情,群聚文彰,无流觞以相属,唯携清风达意境。昔兰亭、滕阁盛筵,子安疏引,逸少幽情,遗旧世华章,舞疾风飞扬。彭蠡之滨,云销雨霁,青云壮志,暮晚移心,风华朝婉,梦绕佳音。如霖洒天野,若回雪飘欣,是诗赋之所得,为嘉彧斯文。

赋者,诗梦也。文苑璀璨,固无以至巅峰至极,曰;星辰斗转,虽星移,而其明不变若何?文阁流韵,沧桑千载,四海之客魂化离殇,青衿迷影浮然文赋之章。飞霞落,南溟归。君卿才绝,朱华几许?奈何封江固步,命殒孤舟。

是年,岁在甲午。临学试,怀兴作此赋。叙以儒生雅士之风华,其志壮哉!置书文理,愿子与吾共勉。惟择谨言一句,得之鼓舞,君当凯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静心阁,永不相离


最后一次去静心阁的时候,里面的花草变得枯萎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主人很久没来了。心里升起一丝惆怅,这或许是最后一次,虽然很不情愿,但现实就是如此,以后,真的再不能经常来这里了。

既然上帝给你了恩赐,你就必须接受上帝的警示。上帝说:你不能如此奢求,用心承载你的莞儿,把这里的一切美好铭刻在你的记忆力吧。

但我总是不能接受,郁闷而伤感。不能接受这已经成为一段记忆,一段不舍的美好时光,一段含泪记下的微笑,或者,含笑记下的悲伤。不论还能不能去,温暖的静心阁,透彻的蓝色水杯,已注定是我生命中最鲜活的一部分。

一位学者说:你的身体尽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但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无疑,静心阁是铸造我精神核心的地方,而蓝色水杯,正是我精神核心的最大象征。莞儿是触动我精神灵魂的圣灵,已与我的灵魂交融在一起,永远不可分割。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是所有的美好都可以延续,不是所有的温馨都可以永驻。所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所以,伤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或许,这就是生活厚重的底色,承载着那永不泯灭的美好记忆。

伏案提笔,心事茫然。沏一杯热汤的白开水,让蓝色水杯伫立在目光前,热气飘散弥漫,模糊了视线,清晰了以往的影像。纵然紧握水杯,怕它的温度渐凉,怕那朦胧中的影像被现实再召回,岂不知,握得再紧,那一切已是流光岁月,不再复回。

如果你不去温暖它,杯子里的水总归是要凉的。我绝对不接受如此的结局,我要用我的血脉温暖它到我的生命枯竭。一口狂饮而下,让它的温度温润我的躯体,让所有的记忆注入我的脉搏,然后,与我的身体保持永恒的温度。

朦胧中的莞儿,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或是翘首含笑,呢呐私语;或是执笔铺毫,凝心聚力;或是剥几粒核仁,掐一牙西瓜,送我唇齿间,然后,含情一笑,令我如醉如痴。

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我们的目光可以长久的凝视。谁是谁的艺术品,谁又是谁的不可转移的牵挂呢。

曾经多少次的夕阳绚烂,洒落在你我的窗前。曾经多少次丝雨卿绵,温润你我惬意的眼神;曾经多少次笔墨缱绻,交融你我圣洁的心灵。莞儿,你还能再依在我的身旁,让我为你执笔寻迹吗?东边天的彩虹,西边天的云彩,还有你靓丽的身影,还能一起再映入我的眼帘吗?

如果静心阁是我灵魂中的一片海,那蓝色水杯就是我永不迷航的灯塔。海水永远不会枯竭,灯塔永远召引漂泊后的归宿。

静心阁里没有四季,没有时间的悠长,有的,只是永远驻守的两颗安静的心。他们感觉不到外在纷扰,感觉不到长久的时光流逝,感觉到的,只是两颗心灵的交融,似清泉一般,永不停息的在山涧轻柔流淌。

假如生活可以如此静美,人生还有何求?相遇是缘分,相守是渴望。静心阁,请不要让我离开,哪怕漫长的岁月里,让我疲惫的心能偶尔的休憩。蓝色水杯,你将是我一生的执守,必将陪我走过笔墨挥洒的心旅征程,让我为你绚烂我生命的永恒激情!

静心阁,我的静心阁,我想你!蓝色水杯,我的蓝色水杯,我爱你!让我永远活在你编织的梦里!

二姨的死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记录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我们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姨的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姨去世好多日子了,而母亲还是时不时就会唠叨一遍,尽管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会改变什么,但是,还是想要说着,发泄着,因为对她的外甥、外甥女也就是二姨家的几个孩子不满意,也是被二姨死所刺痛,所以整个人也是变得很沉重。我并没有过去,很多事情当时并不了解,而事后就从母亲口中知道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是二姨的事情。母亲每一次说起的时候,我总是会发火,因为这对母亲的身体不好。但是,母亲还是会絮絮叨叨地说着,说着二姨的事情。

因为是接到通知的,当时就知道二姨已经去世了。母亲也是知道的,和老舅一起过去,想要一起看看二姨的遗体,但是,二姨的孩子并不同意,阻止母亲和老舅的靠近。老舅和母亲很不愿意,但是,也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是远远地看着。在母亲刚刚接到二姨去世的消息,我就曾经说过,二姨很有可能是冻死的。所以,母亲就去看了二姨所住的门房,老舅也跟了过去。

二姨并没有住在老房子里面,而是被儿女接过来,住在了门房里。母亲进去门房之后,只是仅仅待了几分钟就出来了,因为里面的温度,还不如外面暖和,外面有阳光,而那里没有。母亲就告诉老舅说,住在这里,还不如住在老房子里面,那里不可能会这样冷的。而且,这里面的味道,白天就是这样,何况是晚上?二姨很有可能是支撑不住,所以就冻死了。但是,并没有弄明白的事情是,二姨为什么会背后孩子从老房子里面移出来?老房子也是像冰窖一样,但是,和这里并不一样,最少可以保留一些温度,因为封闭的比较严实。而这里的门房,四处漏风,完全就不是人待的地方。

但是,这并没有什么改变,毕竟二姨去世了。儿子住的房子,是有着地热的房子;虽然是农村,可是这个温度也是很好的。屋子里面有着坐便,不用出门就可以上厕所。为什么就不能让二姨住在这里?二姨的眼睛看不见,这是理由?想了很久,母亲和老舅都没有想明白。好吧,就算是二姨可能会弄得不干净,可是,几次之后,二姨就会知道坐便的具体位置,就会很方便的使用。而且,二姨这个人是很要强的,是不肯拖累别人的人;而且,记忆很好,是可不能会弄脏的。所以,这并不是理由。

二姨的孙子结婚了,也有了他们自己的后代。而他们的儿媳妇抱着孩子在家住着,因为怕冷,所以从原来本来住着的西屋搬到了中间的屋子里面。这就是母亲和儿媳待遇的差距。二姨吃是不可能会吃下多少的,而且,因为年龄的缘故,所以还有补助。可是这些钱还是在儿子的手里,还是没有任何拿出来的可能。老人通常的时候都是怕冷的,可是二姨却一直都这样待着,待在冰冷的门房里面。而她的儿子很不客气地对我的母亲和老舅说着自己孝顺的事情。

老舅很不客气地说,这是孝顺?那么,什么是不孝顺?真的不知道什么是不孝顺。本来母亲和老舅打算多待几天的,等到二姨出殡为止。因为作为姐妹兄弟,怎么可能会不送最后一程?可是,母亲和老舅都待不下去了,就纷纷离开,再也不过去了。

母亲说,原来就打算过去看看的,想要经常去看看。但是,因为二姨儿子的阻拦,母亲就不可能会经常过去看看的;却不可能会放心,一直都是牵挂着。我也阻止母亲去看二姨,因为母亲的年龄不小,不想让她受到太大的刺激。现在,我不用担心了,但是,却心中一直都有着一股怒气。

抗日英雄佟麟阁的故事


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怎么样才称得上爱情故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抗日英雄佟麟阁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佟麟阁(1892-1937),原名佟凌阁(因牺牲后报纸误写为麟阁,此后就沿用了下来。),字捷三,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先后隶属北京政府、国民军、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193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二级上将。抗战胜利后,南沟沿改名为佟麟阁路,以示纪念。

佟麟阁早年参加护国讨袁战争。曾任冯玉祥部陆军第11师第21混成旅旅长。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随部参加北伐。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35军军长、暂编第11师师长、第29军副军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跟随冯玉祥驰骋察省,打击日军,收复失地,为察省光复作出了贡献。

20XX年9月,佟麟阁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生平

少年立志

1935年佟麟阁与彭静智和次子佟兵在张家口

1892年10月29日麟阁生于农民家庭。他幼时从师于舅父胡老先生门下,读经史,其父母常愤然教育他要发愤读书,将来为国家振兴而努力。在他17岁那年由舅父介绍在当地县官署谋得一个笔帖士的职位,每月领取微薄的收入以补贴家用。

1900年7月,高阳居易水之南,保定府之东,惨遭八国联军之日军的大肆烧杀掳掠。闾里成墟,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之情,不堪言状。当时8岁的佟麟阁亲眼目睹国家的屈辱与人民的苦难,从此萌发投笔从戎,遂萌救国之念。

1907年,由父母作主,与本县八果庄农民之女彭静智(18891968,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结婚。

1908年十六岁时,经友人介绍到高阳县县公署当缮写。

投笔从戎

1911年11月,冯玉祥、王金铭、施从云等发起滦州起义,佟麟阁因钦慕冯玉祥爱国之名,毅然投笔从戎,为左哨哨兵,旋为哨长。

1913年,冯玉祥任备补军左翼第一旅旅长兼第一团团长时,把基督教引入军中,作为练兵的补助方法。此时佟麟阁在第一团当排长,他被耶稣力救世人而受苦致死的精神所感召,笃信耶稣,立志要像耶稣那样为久受苦难的中国人而牺牲,恪守军人保国卫民的天职。

成为将领

1914年,佟麟阁任第十六混成旅第一团第三营第二连连长,驻防陕西。赵登禹在该连入伍。佟见赵骁勇过人,遂结生死之交,后来赵当了冯玉祥的随从卫兵。

1917年,驻防廊坊,参加冯玉祥领导的廊坊起义。张勋被击败后,佟麟阁任第一团第一营副营长;1920年,任第四团的营长,驻防湖北;不久又调驻信阳。在驻信阳时,冯玉祥部因不属直系,又未参加直皖战争,而得不到吴佩孚的薪饷供应。官兵以盐水和杂粮勉强度日。佟麟阁常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和真爱民,不扰民的道理来勉励该营官兵严守军纪、同甘共苦、共度难关。他还带领全营兵为信阳城区,翻修街道,两旁植树,造福于民。

1921年,冯玉祥入陕打败陕西督军陈树藩后,第十六混成旅扩编为陆军第十一师,佟麟阁在该师第二十二混成旅第一团任营长。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发动,冯玉祥打败河南督军赵倜,自任河南督军后,即扩充和整顿军队,编练了两个补充团,每团两千人,佟麟阁升为团长,隶属宋哲元的第二十五混成旅。不久,冯玉祥任陆军检阅使,部队开驻北京南苑。佟麟阁任第二十五混成旅第一团团长,在冯部的陆军检阅使署高级教导团带职受训一年。他勤奋学习,名列前茅。每日课毕,仍然不顾疲劳地处理团务,受到好评。

1924年,佟麟阁升任陆军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

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佟麟阁前往增援。孙岳部攻取保定,一战击溃曹部,使得徐永昌、庞炳勋两部合围保定,迫使曹世杰开城投降。冯玉祥抵京,决定组织国民军。佟麟阁任该军第十一师二十一混成旅旅长。1925年苏联顾问来到国民军,扩大编制,把步兵编为十二个师。佟麟阁升任第四师师长。

奉军郭松龄因不满张作霖勾结日本,率部起义,密约冯玉祥联合反张。冯玉祥命令佟麟阁第四师与宋哲元进攻热河。佟麟阁在占领滦河后。冯玉祥任命他为滦河防守副司令(司令为郑金声)。

12月,佟麟阁又参加天津战役,消灭奉系军阀李景林。

讨伐军阀

1926年,段祺瑞等借口国民军赤化,组织讨赤联军,纠集五十余万之众分五路向

国民军进攻。国民军被迫撤出北京,主力退守南口附近。此时冯玉祥已赴苏联考察,由张之江任国民军总司令。佟麟阁任国民军第十一师师长,该师辖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旅。佟麟阁与刘汝明的第十师防守南口、青龙桥、延庆一带阵地,张作霖、吴佩孚联介山西阎锡山等集中优势兵力,配备坦克、钢甲车新式武器,向第十一师与第十师发起猛攻,战事持续半年之久。

佟麟阁在接受防守南口、延庆方面的任务后,即召集有关人员研究作战方案。他对形势的分析是:第一,吴佩孚等倒行逆施,早已引起国人公愤。这一次讨赤,师出无名,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护。第二、吴佩乎、张作霖、阎锡山三家是合股公司,各有各的打算。打了胜仗,他们能够暂时凑合在一起,一旦打了败仗,就会出现矛盾,甚至各奔前程。第三,南口一带形势险要,我们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有制敌取胜的把握。据此只要选好阵地,巧妙地构筑工事,善于捕捉战机,用各种办法消耗敌人,打击敌人,完全可以少胜多,坚守阵地。

8月,国民军终因力量不支,导致南口兵败。张之江总司令命令佟麟阁和刘汝明两师西撤。佟鳞阁的第十一师至五原,后进甘肃。

1926年8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国,举行五原誓师以响应北伐,宣布全军官兵加入国民党。当时,国民军的杨虎城等部被吴佩孚的刘镇华部包围在西安已达八个多月之久,危在旦夕。冯玉祥派出主力,星夜驰援。国民军第一军十一师佟麟阁部及吉鸿昌第五军为先头部队,由五原经宁夏至平凉,经那州到干州,急赴咸阳。先解赵登禹部之围,尔后进军西安,击败刘镇华部,解除了西安之围。

驻军天水

1927年,佟麟阁驻军天水,兼任甘肃省陇南镇守使。致力于处理政务,兴办地区福利,厉行禁烟禁毒,提倡妇女放足,创建学校和孤儿院等慈善事业,深得民心。他为官清廉,常微服出访,体察民情。有一次他到某县视察时。该县不法县长一向为非作歹,畏惧丢官,竞行贿赂,受到严词斥责,并被撤职。他离任之时,绅民送者万余家。

宁汉分裂后,武汉国民政府将国民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任冯玉祥为总司令。冯玉祥在西安就职,随后把所部分为五路向河南进军,第十一师师长佟麟阁为第五路副总司令(司令为石友三)。石、佟率领十一师等部于5月东出潼关,攻占洛阳、孟津。

8日,过偃师时,奉军援军至,企图阻其前进。佟麟阁部凭黑石关之险与奉军激战,奉军不支,向孝义退却。佟麟阁即与第三路军汇合追击之。

1927年5月30日,占领孝义、郑州。

6月1日,占领开封,与北伐军唐生智部会师郑州。尔后在豫、鲁两省与奉、直军继续作战,战无不胜。

1928年1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再次北伐。佟麟阁任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五军军长兼第十一师师长。转战于豫、鲁、冀各省,屡立战功。

同年,佟麟阁率第十一师进驻甘肃河州,被马仲英包围。马仲英系回族,凭借宗教的有利条件,处处与他为难。他再三考虑,认为动用武力,必然酿成民族争端,于大局不利,因而处处退让,致使第十一师蒙受损失。事后,他为自己姑息马仲英,处置失当,遂引咎辞职。

10月,佟麟阁先赴兰州休息,一度解甲归田,回原籍高阳县边家坞村居住,侍奉双亲。

再度出山

192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整编会议,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为第二编遣区辖十二师。佟麟阁重被启用,任整编以后的第十一师师长。

佟将军指挥二十九军士兵在卢沟桥上抗击日军

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佟麟阁奉冯玉祥之命,在西安建立新一军,任军长兼第二十七师师长,负责召集西北军旧部,招募新兵,积极训练,巩固后方。

佟麟阁善于练兵,冯五祥曾称赞佟善练兵心极细。他常讲述历代民族英雄的事迹,以培养官兵爱国爱民的精神。

在训练和作战时,佟麟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他对于犯错误的官兵,打破西北军的惯例,一向不准肉体惩罚。官兵的问题严重,但没有触及刑律,便责令他们在适当的场合检讨,并提出个人改进措施;凡能认识错误并决心改正的,就不追究;对于官兵的一般错误,主张私下规劝,不再公开批评。

1930年中原大战讨蒋失败,他与冯玉祥一同住在峪道河过着隐居生活,每天与冯一起读书练字,探讨军事政治斗争的经验教训,并聆听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的讲课。他们有时也上山打猎,过着清闲的生活。

1932年8月,宋哲元任察哈尔省主席。佟麟阁受宋的邀请担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领张家口公安局局长。

是年5月,冯玉祥通电全国,号召进行武装抗日。在此之前,冯玉祥于1932年10月由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佟麟阁磋商组织同盟军等问题。佟夫人因事先不知,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先生。佟麟阁说:还是照旧用小米面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甜,并夸奖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失农民的本色。冯玉祥告知此来是决心走武装抗日道路的意图时,佟麟阁极表拥护。从此,他们共同策划,为救亡图存,作积极准备。当冯玉祥与佟麟阁会商组织抗日同盟军时,佟麟阁兴奋地挥笔书写王昌龄的《出塞》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以示决不准许日本鬼子跨越长城一步。

抗日英雄

1933年5月23日,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向路透社记者发出狂妄叫嚣:为保卫满

州国西境安全,日军有进驻张家口之必要。察省形势,益行危急,察哈尔省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冯玉祥于26日发表抗日通电。

同日,佟鳞阁、高树勋等十四名将领在张家口联名通电,响应冯玉祥的号召,参加抗日同盟军。内称:奉读宥电,慷慨陈词,抑郁精神,大为振奋,表示今后愿在冯总司令领导之下,团结民众,武装民众,誓以满腔热血,洒遍疆场,保我河山,收复失地。

冯玉祥任命佟麟阁为抗日同盟军第一军军长,仍代理察省主席。第一军辖四个师及一个独立旅,这是支抗日同盟军的基本队伍。在召开的抗日同盟军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成立了同盟军军事委员会,选举了委员三十五人,常委十一人,佟麟阁是委员和常委之一。

6月20日,佟麟阁、吉鸿昌、方振武等二十六名将领联名通电表示:为民族生存而战斗,应民众要求而奋起,敢对国人一掬肺腑。凡与敌人同一战线者皆为吾仇。并宣布:重整义师,克日北指,克复察省失地,再图还我河山,四省不复,此心不渝。佟麟阁积极与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北路前敌总司令方振武等密切配合,并派出第一军的第二师受吉鸿昌指挥,出兵张北,猛烈攻击敌伪军,先后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又乘胜挺进,7月12日克复多伦。共击毙日军茂木骑兵第四团及伪军李华岑等千余人。抗日同盟军军威大振。佟麟阁在此期间,治军理政,运筹帷幄,筹备军需,安定后方,出版《国民新报》,宣传抗日主张,组织民众武装,担任前方运输,救护伤员,收容难民,殚精竭虑,甚获察省军民的爱戴。

对日作战,加上蒋介石、何应钦的军事压迫,使抗日同盟军腹背受敌。察省地瘠民贫,补给也极其困难。冯五祥迫不得已,乃于1933年8月5日发出通电,把收复国土,交渚国人。15日离开张家口。至此,深为日寇所恐惧的察省民众抗日同盟军不幸夭折。

撤职退隐

抗日同盟军被迫撤销后,宋哲元回察主政。佟麟阁深感抗日之志未遂,而山河破碎

抗日英雄佟麟阁战斗过的地方,国运垂危,不胜悲愤,于是退居北平香山寓所,与家人团聚,奉养双亲。寄情于研读圣经、周易,写字、摄影、打猎,以待报国时机。

在隐退期间,宋哲元再三敦请佟麟阁出山,负责军事。第二十九军的师长冯治安、赵登禹、张自忠、刘汝明等亦联袂相邀。此时天津大学生和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共产党的号召下,日益激昂。佟麟阁感到抗日救国之日到来,于是欣然出山。回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教育长为张寿龄),还兼大学生军训班主任,住南苑二十九军军部,主持全军事务。整军经武,夙夜匪懈。他曾对人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土卒行,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声情激越,闻者热血沸腾。全国有志抗日救国青年,慕将军坚决抗日的声誉,或跋涉千里,或从海外归来,有的就是抗日同盟军的干部和共产党员,都来参加第二十九军,入军事训练团受训。

复出抗战

宋哲元负责维持冀察政局,被外敌内奸威胁引诱,进退两难,穷于应付,便借为父亲修墓和养病为名,干1937年2月底离干,而以佟麟阁代理军长职务,直接负军事指挥之责。佟麟阁身负二十九军指挥重任,乃时时以国家处境之危,二十九军责任之重,教育官兵,使明战伐,他还随时将敌我情况报告中央和冯玉祥(这时冯玉祥在南京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使上下无所隔离。他与冯治安、赵登禹、张自忠、刘汝明诸师长精诚团结,以共同御敌,二十九军将士之所以拼命赴敌,多得力于佟麟阁的明耻教战。

1937年7月6日,日军驻丰台的清水节郎中队,全副武装,要求通过宛平县城到长辛店地区演习。宛平第三十七师驻军不许,相持达十余小时。二十九军当即作了应变准备,严阵以待。至晚,敌始退去。7日夜间,日军一个中队突然向芦沟桥守军发起攻击。佟麟阁代军长立即命令三十七师一一○旅旅长何基沣自卫还击。该旅吉星文团金振中营遂奋起抵抗。卢沟桥的枪声,响彻了大地,全民族的八年神圣抗战,从此开始。

七七事变爆发后,佟麟阁以副军长之职负责军事指挥,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司兵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时人在《北平时报》赞佟麟阁说:佟副军长善治军,第二十九军纪律严明,勇于作战,而于老百姓秋毫不犯,佟将军训练之力也。军士于烈日守城,各队前置水一桶,用开水以止渴,商民感激欲泣,敬献西瓜,坚决不受,对老百姓恭而有礼,杀敌则勇猛武伦,堪称模范军人

壮烈殉国

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时任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指挥29军死守南苑,佟麟阁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仍带伤率部激战。与日军从拂晓战至中午,头部又再受重伤,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

家庭生活

佟麟阁妻子彭静智女士,孝敬翁姑,教育子女,勤俭持家,素有贤行。早年随军,响应冯玉祥的号召,纺纱织布,为将士做军衣;在北伐战争中,佟麟阁在前线指挥作战,交通受阻,军饷不济,她曾化装冒险,亲送款项,深受将士佩敬。冯玉祥称她为模范夫人。

佟麟阁殉国时,父母均在堂,下有子女六人。佟夫人将佟麟阁阵亡事瞒过双亲,每日强颜欢笑,只说将军南下抗战,安慰二老;二老念子甚,日倚门望归,夫人乃伪拟家书,以释忧悬。

佟麟阁性情恬退无竟,喜爱书法。每天写大字十数篇,除战争紧急,从不间断。因而他的书法,颇有造诣。他的墨宝,有一册现存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战纪念馆。

人物纪念

佟麟阁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高级将领,冯玉祥将军闻讯后,怀悲写下《吊佟赵》一诗,悼念佟麟阁和一同牺牲的赵登禹将军。佟麟阁骨骸寻获后,夫人彭静智及子女含悲收敛,隐姓埋名,寄厝于北平柏林寺,寺中方丈出于对将军抗日爱国的敬慕,即使是北平沦陷,也始终严守秘密,其灵柩前只摆放着先府君胡口口之灵的牌位,直到抗战胜利后国奠于香山。

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发布褒恤令,追赠佟麟阁为陆军上将,生平事迹,宣付史馆,以彰忠烈。

毛泽东同志对佟麟阁的献身精神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1938年3月12日延安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七大会上的演说词中说佟麟阁等人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抗战胜利后,1946年4月5日(清明节)在北平八宝山忠烈祠,北平市各界隆重举行入祀大典,供奉佟、赵两将军神位。并将北平西城的南沟沿命名为佟麟阁路。通州亦因佟麟阁在该县指挥过抗日,乃命名一条街为佟麟阁街,以为纪念。随后,佟麟阁烈士忠骸移葬于北平西郊风景区香山南约一公里的兰涧沟山上。

1946年7月28日,国民政府又以隆重的国葬,将佟麟阁将军的灵柩从柏林寺移葬于北平香山的兰涧沟的坡地上,1947年3月13日,佟麟阁生前在北京居住过的南沟浴大街被命名为佟麟阁路。

1979年8月1日,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发出通知,定佟麟阁为抗日阵亡的革命烈士。北京市人民政府为佟将军修墓立碑,一米多高的汉白玉碑上镌刻着抗日烈士佟麟阁将军之墓十一个黑色大字。1980年7月28日,北京市政协和北京市民革在香山举行扫墓仪式,隆重纪念佟麟阁殉国四十三周年。

1985年8月13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馆内展出了佟麟阁的遗像、史料、墨宝等,并有塑像一尊,以供人们参观和永远纪念。

2005年7月,北京市档案馆研究室的工作人员经过近两个月的严谨考证,证实佟麟阁将军殉国的具体地点位于丰台区南苑时村路(大红门东北、赵公口桥南的光彩路中段路西处,距佟将军殉难地向南约100米处确认为是曾经掩埋上百名29军战死士兵遗骸的地点),并建议设立标志以纪念爱国将士。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XX年7月,佟麟阁赵登禹雕塑在京落成。

社会评价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魏姨泡菜情有独钟


两个人遇见了那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当我想念你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有哪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魏姨泡菜情有独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魏姨是地道的上海人,六十年代支边来疆,对沪菜十分的喜爱,泡菜更是爱不释手。

笔者对泡菜的喜爱,那是与生俱来的,自打记事的时候,就觉得世界上最美的食物,非魏姨制作的泡菜莫属

在笔者童年的记忆里,魏姨的泡菜坛子,就像仙女的罐子,十分的神奇而又魔力十足,将洗干净的筷子,慢慢地伸进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一会儿是又粗又大的萝卜,一会儿是既细又长的豆角,一会儿是脆脆甜甜的黄瓜,一会儿是辣味十足的青椒,一不留神还会有浓郁清香的青菜

魏姨的泡菜坛子,看似十分的不起眼,可是小小的坛子里面,却是色泽鲜艳,脆嫩可口,色彩缤纷,香飘四溢

泡菜是魏姨家里,早餐雷打不动的主角,不管是喝稀饭、豆浆,还是吃馒头、啃面包,必有泡菜相伴。没有泡菜,其他东西再好吃也是索然寡味,有了泡菜,早餐突然间生动起来,顿时感受到一种尽管久远却常新的味道。午餐、晚餐的时候,也离不开泡菜,主菜结束,接着主食,必有一小碟泡菜,追随而上,毫无例外,不上泡菜,绝不食之

泡菜不仅能够佐餐,还是做沪菜重要的辅料。沪菜鱼香系列菜品,就绝对离不得泡菜,鱼香味必须泡椒,即泡好的红辣椒,必须是长长的红辣椒。长椒主其辣味,红色调其色彩尤其是鱼香肉丝这道菜,就离不开泡椒,而且是刚刚从泡菜坛子里,捞出来的泡椒才行

魏姨制作的泡菜糖醋鱼,就是笔者的最爱。这道泡菜糖醋鱼,草鱼或是鲤鱼均可,将鱼剖开,清洗干净,放进油锅里,大火烧约10分钟,放进剁碎的泡菜,再放葱、姜、蒜于锅内搅匀,待鱼入味以后,随即下生粉水勾芡,淋于鱼身上面即可,那是相当的好吃,鱼肉外酥里嫩、色泽红亮、酸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沪菜地方风味特色

我的家乡在新疆兵团第七师一二八团,在上小学的时候,魏姨就是我家的邻居了。几乎每天都去魏姨家去玩,魏姨家的哥哥姐姐,都对我十分的好,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让给我先吃,什么好玩的东西,都让我先玩。

在上中学的时候,魏姨的小儿子飞哥,已经是三门拳的得意弟子之一,刀枪棍棒,样样精通。笔者看上了飞哥的一把大刀,一心想着搞到自己的手中,飞哥早就看出了小弟的心事,心甘情愿的把大刀送给了小弟,至今大刀还在笔者房间里面放着,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擦擦,有模有样的比划比划,心中充满对飞哥的感激之情。

在魏姨的家中,魏姨总能给笔者十分之多的惊喜,油炸的红薯片,油炸的糖果果,炒黄豆、炒绿豆、炒瓜子,多了去了或是一碟炸花生,或是一把炒米,或是是爆米花,样样俱全

在笔者的童年,享用不上山珍海味的,一碗包谷榛子,一碟酸泡菜,照样可以吃得满头流汗,有滋有味,也足以完成生命的延续至少在笔者的记忆里,酸泡菜曾经在很长的时间内,是那个年代整个冬天的主菜。

魏姨可以用来做泡菜的蔬菜,那可是多达四五十种,其中黄瓜、苦瓜、地瓜、香瓜、豆角、刀豆、莴苣、高笋、蒜苔、青菜、甜椒、辣椒、仔姜、洋姜、大蒜、豇豆、蕌头、蒜薹、花菜、白萝卜、红萝卜、莲花白、白菜心、青菜头、萝卜缨等,都是泡菜的原料

在魏姨做泡菜的时候,笔者则在一边帮着选新鲜蔬菜,魏姨一边清洗着蔬菜,嘴里一边默默的叨念着做泡菜的手法,什么菜要新鲜,但不要太嫩,什么样的调料,在什么时候放。

成排成串的蔬菜,挂在外面风中晾干,成为魏姨做泡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蔬菜,在魏姨的手中,依次放进洗干净的坛子之中,然后用冷开水、泉水、纯净水加盐、姜、花椒、八角等香料,泡进坛里,让其发酵,适时取食

春夏秋冬,选用各季时令蔬菜泡之,四季品享。魏姨的泡菜水,可以重复使用,有的竟有十几年历史。泡菜的功效远远不止满足口欲之福,特殊药用价值也不可小觑。孩提时代,笔者受寒发低烧的时候,根本不用打针吃药,将一只陈年的泡白萝卜烧烫,用纱布包好,细心地沿额头滚动,也可以辗碎后用沙布包好,代替酒精物理降温,此举谓之祛寒退热。如此凡三,不出一小时,就活蹦乱跳了。

根据魏姨做泡菜的经验,泡菜水忌油,蔬菜沾了油后,放进坛子里,也必然坏了泡菜水。记忆之中,魏姨非常珍惜泡菜坛子,从不让任何人触摸泡菜坛子。魏姨特制了一双长长筷子取泡菜,取完以后将筷子清洗干净,还小心翼翼的存放起来。

魏姨做泡菜的秘诀很多,如果泡菜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花时,这就人们常说的霉菌,魏姨加一点白酒,用洗净的手,轻轻地搅和一下,白花居然就能自然褪去。

魏姨的泡菜,有一丝丝淡淡的甜味,魏姨说那是因为放了冰糖,也有一缕缕香味,魏姨说那是因为有茴香还有紫苏,还有点点辣味,魏姨说是因为有生姜和大蒜如果人们的味蕾,足够灵敏,那就一定能够尝出更多味道这些味道搭配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是那么地地道,仿佛魏姨预先是按什么秘诀调配好的,浓淡相宜

魏姨的家中,有一个存放几十年的泡菜坛子,是魏姨的奶奶传下来的,可以说是魏姨的宝贝。魏姨用精湛的雕塑技艺,将传统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泡菜,提高泡菜的饮食品味和文化品位

魏姨的泡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整个制作泡菜的全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辛勤劳作与开拓创新精神

魏姨的泡菜,五彩缤纷,次第争艳,色香味俱佳,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叫人不忍下箸,具备朴素而灿烂的品质,真是美不胜收,不仅给人以清脆爽口的口感,促进人们的食欲,而且还能开胃、醒酒、解油腻和助消化,真是善莫大焉

魏姨的泡菜,调配好那缤纷的色泽,给人以无限遐想各具特色的味道,细细地揣摩起来,几乎就像文人常说的五味俱尝,叫人联想到生活之中,难以回避的各种滋味,进而感悟人生的真谛

魏姨的泡菜,得当搭配,巧妙组合,令人真是不忍释手,可谓匠心独运,独具一格,构成别具特色的三千年泡菜,中国人味道悠美风情画卷

28岁的三姨新婚夜逃跑后就疯癫了,多年后大家知道缘由唏嘘不已


终于,在那片墓地里找到了那座不太起眼的甚至连墓碑都没有小坟,又是一年的年终,家乡的风俗是年终的时候要去上坟去给已经逝去的亲友烧纸钱。每一年的今天,都要来到这座坟前,默默的祈祷她能够在那边做一个最最美丽幸福的新娘。这个祝福已经持续了十七年了吧,或许她应该过的很幸福了吧

她,是我外婆七个女儿中的老三。是我的三姨妈,印象中的她是个瘦高的身材,有张很美丽的脸蛋的人,还有双清澈的大眼睛,也许今生的渴望是做一个美丽的新娘然后开始她幸福的人生吧!可是,也许真是如人说的红颜薄命。就在当上新娘的那一天………..

现在的外婆,每当和我们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老泪纵横,总是自责的不能再自责了。

那年我7岁,也是刚刚懂事没多久,虽然说年龄很小,但有些事情还是能够去理解的。

那时候的我因为很多的原因,爸爸妈妈经常的外出,外婆家离的又很近,所以天天去蹭饭吃,基本上算是住在那里了,那时候的外公还健在。外婆的七个女儿就剩下老三和最小的两个没有成家立业了,小的才十六岁,所以 并不需要那样早哦的去操心。倒是三姨妈,比她小的几个姐妹早已经嫁了,外婆外公很是着急的,于是呢,就到处的拖人去给她说媒做亲,但是不管找了多少个都是没什么结果,连半个交往的都没有过。村子里的人啊,一时间到处闲言闲语的了。这么个大姑娘,又长的讨喜,怎么就是送不出去呢?是自己不想送还是没有人接受呢?猜测太多了,害的外公外婆都不再愿意出去溜达和人讲话了,三姨妈就整天呆在家 里面,不出门也 不爱讲什么话。人言真的是可畏啊,二十八岁的姑娘了,怎么就不开窍呢?在农村,这个年纪的女子的娃儿都快成人了啊。也许那个时候的我真的不懂得,但是现在渐渐的明白,也许三姨妈那时侯的想法不是要个人糊里糊涂的过日子,碰见个投缘的真的太难呢!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始终还是没有半点的头绪,呆在家里等真的不是 什么办法吧,于是阿姨想 出去也许能碰见个自己喜欢的吧,征的了外婆外公的同意,阿姨就去了离家不是 很远的邻镇子帮人家做工,就帮人家采采药材啊什么的,也不经常的回家里来。倒也清净的了,只是外婆外公还是不停的奔波,操心……

隔几天三姨妈就会回家来看一次,我最喜欢她回来了,因为啊,她总是喜欢给外婆外公带好吃的,我呢,也就顺道的沾点儿光。每一次的回来,她都不想太久的停留,因为多一分停留就多一分的唠叨。所以每次回家都弄的不欢而散的……..那时候不 需要懂很多的,小孩嘛,自己惬意就好了,大人的世界无法琢磨,只是有时候从姨妈嘴里发出来的那些叹息中好象能听懂些什么。

其实上天对待每个人都很公平的,虽然财富不平等,但是爱情却会人人都有份的,就看你会不会去珍惜和拥有罢了。终于有一天次,我看见回来的阿姨会笑了,而且还是发自心的那种。大概幸福的女人总是爱把心情挂在脸上的吧,那一刻我能感受到她的开心。

没过了多久,家里就热热闹闹的准备起来,对于长辈来说,那是终于把一件事情了啊,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更别提有多么的高兴了,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而且还很热闹呢。对方是三姨妈做工那户人家的独子,家境还是可以的,却比我阿姨小三岁,老人们都说:女大三,抱金砖。所以都很赞同这门婚事,日子就这样定了,聘金礼品都收下了,现在就只是等那天的来到/。

终于,选好的日子来临了,那天的天气真的是很好很好,万里无云。三姨穿了一身大红的新娘装,显得身材更加的匀称,头发也盘得很漂亮,平时那大大咧咧的摸样在今天全都被羞涩取代了。我们围着她转啊,外婆就在 那不停的哭啊,大概是开心了,大概是舍不的,姑娘总是要嫁人的,但毕竟在一起生活了那些个年头,总是要有些伤心的。迎亲的队伍可算是来了,这么些年都等待了,但这点时间对于姨妈来说真的很长。新郎很英俊,笑的也很是灿烂。大家看着这对新人,都说很配。

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在众人的祝福中离开,本来,这应该告一个段落了,但谁又能料到以后的事情呢?

吃饱喝足的我,也因为疯了一整天的原因,晚上早早的就躺下睡了,外婆他们也睡的很早。当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砸开了寂静的夜晚,外公起身去开门,一看原来是新姨夫。这个时候的他不是应该在开始他和姨妈的幸福吗?怎么?“岳父,岳母,我对不起你们,小三她跑了,我看看她有没有跑回家。”所有人都愣着,那会不是还好好的吗?不管外婆他们怎么问,他都不说为多么,只是在那里哭,再问下去不是办法,就把他哄走了,一直在沉默的外婆此时哭了老凶…….这一夜,就只有我一个人在睡,他们都去寻找姨妈了。第二天在众人失望的表情里知道没有找到。一连找了十几天都没有下落,外婆显得更苍老了….究竟去了哪里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啊?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

春天的花开的格外的鲜艳,不时的招惹蜜蜂过来开工。年幼的我和几个同龄的孩子一起捉蜜蜂玩。却看到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她一边摘着油菜花吃,一边傻呵呵的笑着,我们也不害怕,就拿着棍子撵她,打她。她不停的跑着,喊着,惊动了在地里面干活的外公他们,因为那个叫声对于他们来说真的真的太耳熟了。他们过来看看,外婆又哭了,就连外公再也忍不了了,这个疯子她就是那个最疼我在新婚之夜不见了的三姨妈。我有点看不出来,被他们拉去了一边 。外婆叫了声小三,却没人回答,三姨却疯得更加厉害了。没有办法了,外公 去拿了根麻绳就把她绑了回去。

屋子里面全是人,都说着什么,可是,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只看见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一夜之间变成了这个样子。再也憋不住了,外公领了几个人去了男的家了,可是不管怎么问怎么打他都不说,只是不停的说着对不起。没办法了,再打就要出人命了,只好回家去面对一个疯子。

以后的日子根本不太平,一个家里有个非正常的人,生活真的不好,要不停的哄,发作要绑着,还要看着。那以后,我很少敢去外婆家了。偶尔只是在门口看一下,也不知道哪次去的时候,那个漂亮的三姨妈再也看不见了,看到的只是一个老的行的人躺在床上….,身上还发了臭,不知道为什么到处都流脓,也不吃不喝,村子里的 医生请到家里她也不让碰。再过几天的清晨,只听见哭声,那年,她才二十八岁。但是她的去世仍然还是个迷。

不久,外公因为打击太大也一病不起,不久也与世长辞,前后还不到一年…

也许人真的不能够带着愧疚去活着吧,我想那晚发生的事情一定很是让她痛彻心扉吧。

直到去年回家再次见外婆哭了,听妈妈说那个娶姨妈的男人的父母来过了,两个老人说起来也是老泪纵横,跪在我外婆面前迟迟不肯起来。原来他们的儿子自打我姨妈去世后就一直愧疚的活了十几年,也刚刚走了,但临终之前让他们一定要来交代清楚/。

原来,他们的儿子生下时就先天不足,看上去是个男孩,却缺少男性的生殖器,所以有了姑娘愿意嫁就求之不得了,在所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想先把我姨妈娶了,然后慢慢开导她,再去抱养一个孩子,就算是有始有终了。但就在那天晚上我姨妈知道秘密的时候,就 一声不响的跑了,就成了后来的摸样了。

现在的我懂了,原来谎言害了我姨妈。当盼望了那么多年的幸福快要来临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要守一辈子的活寡,哪个女子能够忍受呢?真的很惋惜,好好的一个人,他的心里真的好过吗?带着愧疚活了十几年,为何当初要那么的自私呢?

天,还是很阴,我却怎么也回忆不出那张灿烂的笑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