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恋爱技巧 > 导航 > 亲密关系的秘诀:一表达需求,二接纳不同,三双方共同...

一双拖鞋的情感故事

发表时间:2020-10-22

亲密关系的秘诀:一表达需求,二接纳不同,三双方共同...

两个人谈恋爱也是有很多小浪漫的,两个人的感情也是需要维护的,那么到底有哪些技巧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亲密关系的秘诀:一表达需求,二接纳不同,三双方共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的新人在办婚礼时接受亲朋好友的祝词常常有人会说:“祝你们相敬如宾,白头到头。”其实在亲密关系中这个“相敬如宾”非常要不得,“相敬如宾”极有可能无法实现“白头到老”。

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上都有“人际距离”这一概念,就是指个体之间在进行交往时通常身体保持的距离。身体距离与情感距离紧密相连,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两个人的身体距离来判断出他们的亲密程度。

个人距离(0.45~1.2米),一般是朋友、熟人之间的距离。

社会距离(1.2~3.5米),具有公开关系的个体之间的距离,如上下级关系、顾客与售货员之间、医生与病人之间等。

公众距离(3.5~7.5米),用于进行正式交往的个体之间或陌生人之间,这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比如演讲者与观众之前的距离。

亲密距离是多少呢?0~0.45米。

通常父母与子女之间、情人或恋人之间,也有的时候出现在非常好的朋友之间。在此距离内,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

为什么在拥挤的地铁里,我们心里会觉得不舒服?就是因为我们被迫和陌生人产生了亲密的距离,这给我们带来不适感。

宾客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呢?应该是大于1.2米的吧?如果两夫妻真的做到相敬如宾,他们的关系应该是有点冷冰冰,有点流于表面,他们之间实际上并不亲密,而是很有距离感,不能分享彼此内心许多真实的想法。

我曾经听到一位朋友形容自己的恋爱关系:我们俩挺好的,我们从来都不吵架的。听着好像在讲一件好事情,实际上她的语气中又有许多不满。很多人会陷入误区,觉得两个人关系好就是不吵架,像宾客一样彼此客客气气。

在我看来,吵架的夫妻胜过相敬如宾的夫妻。不怕两夫妻吵架,就怕两个人连架都懒得吵,说明他们连沟通的欲望都没有了,已经完全放弃了去经营或者修复这段关系的努力。

实际上真正好的亲密关系并不是相敬如宾,而是也会有不满,有分歧,有争吵,只是他们的争吵不是浪费生命的人身攻击,而是另一种有质量的,高效的情感表达。就是说他们之间的争吵是一种沟通的手段,能够表达出彼此需要,解决许多的问题,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使得他们的关系富有活力,感情得到升华。

一男一女两个人除了性别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知识体系不同,还有信仰、所受教育、价值观、心智模式等等不同,有摩擦和争吵是再正常不过的。有分歧有冲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压抑分歧,逃避冲突,用沉默掩饰问题,假装一切完好如初。

那如何化解两个人的矛盾和冲突呢? 首先就是了解各自的需求。

有一次,我请闺蜜来家里吃午饭。当天早上一睡醒就已经9点了,外面正下着雨,我担心时间来不及,冒着雨就匆匆忙忙去菜市场买了菜,一切准备妥当时已经临近11点了。我心里想着,说好11点到我家的女友不知道快到没。

我打电话问:你快到了吗?对方答:之前出门的时候外面下着雨就回去了,现在雨停了正出门。我一听,心里那个气啊,但是没发作,想看点书又看不进去,听音乐也找不到合适的,于是就只能等待。估摸着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我才开始烧菜,等好友到我家时,正在烧剩下的最后菜。然后两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吃了午饭。

饭后两个人坐在沙发上聊天,我决定表达下自己的不满。

我说:我昨晚跟我妈打电话到一点多,今天一醒来就9点了,外面下着雨,想着要请你吃饭,就冒着雨去菜市场买了菜。左等右等你就是不来,一问,你说因为下雨出门后又回家去了,等雨小点再出门。我听完心里很不爽,感觉自己一头热,我都能冒雨去买菜,你就不能冒雨来我家做客吗?我感觉自己太在乎你了,而你不怎么在乎我。我其实挺需要你在乎我的。

表达完以后,觉得作为朋友,我实在太小气了,心胸怎么就不能宽广一点呢?心里估计我的朋友会觉得我这人怎么这样啊,这么爱计较,要求这么多……

结果没想到对方红着眼眶说:听到你这样说我又感动又高兴,说明你在乎我,看重我,我心里很开心。

那一刻,两个女人都明白了彼此内心的真实想法,眼眶跟外面的街道一样湿漉漉的,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认识一个身居某大公司中层管理的经理,他说很多像他这样的管理人士活得很累。在单位压力很大,被更大的BOSS骂了一顿后回家往往还要强颜欢笑,不会将自己的苦闷倾诉给妻子,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家中的顶梁柱,害怕给妻子带来压力,同时他们又觉得在妻子面前展现脆弱很没面子,要维持自己强者的形象。这样装当然很累。试想一下,假如他真的在自己的妻子面前展现脆弱,会有几种结果?

一是妻子责怪他没用又自私,将压力带给家庭。二是妻子不仅觉得老公把自己当成“家里人”,还积极地倾听他的抱怨,接纳丈夫的脆弱,给予理解和温柔的安慰。如果是后者,两个人关系应该会变得更融洽更亲密。

很多时候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一厢情愿地隐藏自己的需求,不敢自我暴露,结果只造成关系的疏远与冷淡。殊不知坦诚地表达自己才能更容易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接纳。

无论在亲密朋友之间,还是在婚恋关系中,向对方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都是对关系负责的方式。

把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隐藏起来,只会让两个人的关系恶化。只有让双方都表达出内心真实的需求,两个人才有更多的了解、接纳和理解,彼此的情感才能像活水一样流动,关系才能更加亲密融洽。

很多时候,双方的接纳和理解是建立在坦诚沟通的基础上的,没有充分交换信息之前,接纳和理解是难以达成的。

表达彼此的需求当然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接纳。我们会发现很多婚恋里的摩擦和冲突正是因为彼此需求不同造成的,甚至两个人需求完全相反。妻子爱热闹,丈夫喜欢安静。女人爱干净喜整齐,男人就喜欢不洗脚,乱扔臭袜子。女朋友喜欢逛商场,男朋友只喜欢宅家里。

亲密关系中的许多问题不像代数题,都有一个完美满意的解,很多问题一时半会没有办法解决。那怎么办?接纳。表达之后,我们要接纳,承认和接纳彼此的需求不同,不要想着改造对方,因为你越用力去改变,矛盾越容易激化。比如有的丈夫越抠门,越不让妻子花钱,妻子反而变本加厉地乱花钱。有的妻子越要求丈夫进房间要换拖鞋,丈夫反而越不记得要换鞋子。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对方,而是影响对方,让其自己改变,或者受到对方的影响,改变自己。

还是那句我常说的话,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可改变的,接受不了就say拜拜,不耽误各自青春,让彼此有机会在爱海中重新扬帆起航。

经营亲密关系的秘诀:一是表达需求,二是接纳不同,三是双方共同努力,寻求平衡和双赢,四是重复以上三步骤。

其实这几条原则不单单是在婚恋关系上实用,在一切社会交往中,甚至在两国的外交中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看了许多情感类的书籍,写了这么多情感问答的我,在谈恋爱的时候还是会跟另一半有冲突,也会因为一些小事两个人争吵。

比如他总是会忘记倒垃圾,他看了两页书就打瞌睡让我看了很生气;比如我就是那种什么东西都喜欢乱放,找不到又容易发脾气的人;不喜欢逛超市,一逛超市就容易不耐烦。那怎么呢?也是彼此先包容,再努力需求双赢。

他看书爱睡觉就随便他睡,我当没看见。我找不到东西发脾气时,他也不操心。搞卫生的时候,他负责收拾整理,我负责倒垃圾。逛超市的时候,我虽然不耐烦,但是只要对方夸夸我,说我表现好,我就能高兴地坚持到结账。

我有个女友,每次男朋友去她家的时候,她明明不想做饭,也非要强迫自己做饭给男友吃。男友在房间打游戏,看电影时,她一个人在厨房跟锅碗瓢盆大战。想着对方正玩得开心,自己一个人却这么辛苦,她的心里就不平衡,故意在厨房弄出很大的动静,炒菜的铲子掉地上了,锅盖弄得乒乓作响,可是男友却没听见,她继续一个人在厨房忙碌,于是越做饭越生气,越想越委屈。

刚开始还一直忍着,后来终于爆发了争吵,对着男朋友大声咆哮:“为什么每次我在做饭的时候,你总在玩?”她的男朋友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女友很喜欢很享受一个人在厨房做饭,不然为什么每次都要在家做饭。

通过争吵,两个人终于明白彼此对在家做饭这件事的态度完全不同。

女人希望,在家做饭时,男朋友一边帮忙洗洗菜,一边陪自己聊聊天,这样感觉很幸福,而且重要的是在家做饭吃比在外面吃更健康更便宜。

男人认为,做饭这么麻烦,两个人出去吃更方便,省下时间两个人一起看电影,玩游戏,两个人玩乐比在一起做饭更重要。

他们内在的需求是如此不同。最后两个人找到了折中的办法:减少在家做饭的次数,做饭的时候男朋友要负责洗菜、切菜和陪聊;去外面吃饭的时候,男人花钱不能大手大脚,女人也不许抱怨价格太贵。

周末的时候两个人还可以去玩真人CS激光枪战游戏(一种集运动与游戏于一体,紧张刺激的高科技娱乐活动)。

后来,男人不仅学会了做饭,还做得很好吃,充满成就感;女人也从男人身上学习玩乐精神,很愿意陪男人玩游戏。这就在相互学习中实现了双赢。

有个女朋友和我说她的闺房乐趣。在床上两个人对性爱的需求不一样,比如女人要长长的前戏,男人要高难度动作。怎么处理?两个人都将各自的需求一条条地写在小纸条上,然后折起来,丢进一个小瓶子里。每次上床的时候,两人像玩游戏一样各抓一张。无论是谁的需求,两个人都要实施。抓到自己需求的人很开心,抓到对方的需求的人也要积极配合,最终实现了双赢。

虽然我在前面说亲密关系中的许多问题不像代数题,都有一个完美满意的解,但是并不意味矛盾和冲突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真实地表达内心的需求,彼此包容和接纳,然后双方像动作电影中的战友一样,背靠着背,肩并着肩一起积极努力,去找到双赢的解决办法,然后重复以上的步骤,亲密关系就不是相敬如宾而是水乳交融。

相关知识

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


恋爱也是需要技巧的,两个人的感情也是需要维护的,那么到底有哪些技巧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之前回答了一个问题:男朋友对我态度冷淡,应该怎么办?发现许多朋友对其中的亲密关系测验很感兴趣,而且测完之后发觉自己属于非安全型依恋,来具体询问怎么办,所以特别整理了早先所学,尽量通俗易懂地从依恋的概念、儿童的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依恋类型三个方面来说明我们如今的依恋类型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影响我们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的,最后,稍加探讨如何转变依恋类型。

------------长文慎入------------

依恋

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Bowlby,1969)提出的,他在洛伦兹(Konrad Lorenz)的研究(婴儿对母亲的印刻理论)和哈洛(HarryHarlow)的实验(幼猴尽管由铁丝做的母猴喂养,但却寻求依偎于有绒织物的母猴)的基础上,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鲍尔比提出依恋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也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

依恋既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简单来说,通过依恋他人我们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融入了集体的社会人。

了解的依恋的基本内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依恋类型这个概念又是如何提出的。

儿童的依恋类型

说到依恋类型(attachmentstyles),就不能不提到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Situation),该实验是由艾斯沃斯等(Mary Ainsworth Witting,1969)设计的,他们首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具体如下:

注:第一个场景持续30秒,其余各场景均为3分钟。

艾斯沃斯等人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利用上述研究方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 安全型依恋(secure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在与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约占65%~70%。

而安全型婴儿的母亲一般对孩子的信号及情绪表达(呼求、肢体动作等)很敏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进行探索,而且喜欢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

② 回避型依恋(avoidant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儿”。约占20%。

回避型婴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很微弱……因此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

③ 焦虑—矛盾型依恋(anxious-ambivalent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约占10%~15%。

反抗型婴儿的母亲常误解孩子的信号,她的照顾行为是不一致的,对孩子的反应更多地依赖于自己当时的心境,而不是孩子的行为。因此,在孩子的信号和母亲的情绪表达间常表现出不一致。

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回避型与反抗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既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同时,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较大转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

那么,问题来了,依恋类型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这简单说说。

依恋类型差异的产生

心理学中一直存在着关于遗传与环境(或者说,天性与教养)的争论(nature-nurturecontroversy),即人的发展是在出生之前就由遗传和生物因素预先决定的,还是受后天经验和环境因素决定的?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环境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其中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遗传与环境互相作用和影响,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发展,对于不同的心理因素,它们所起作用的比例不同。

所以,依恋类型差异的产生既与个体本身先天的生物因素有关,也与后天的教养、所处的家庭环境等有关。

儿童先天特质尤其是气质与母亲的抚养困难程度密切相关,比如,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儿童容易照料,与母亲关系融洽,容易接受抚慰;一些儿童很难照料,异常活跃,拒绝母亲的亲近,不易抚慰。【注意!这里的气质需与生活中常说的气质区分开来~心理学中气质(temperament)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比如有的孩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平稳安静。】

而关于后天影响依恋的家庭因素,鲍尔比提出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了个体和看护者(主要抚养者)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workingmodels),该模式包括两种互为补充的成分:一个是关于依恋对象的,描述的是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是否是可得的(available)、敏感的(sensitive)和有反应的(responsive);另一个是关于自己的,涉及的是自我是否是有价值或值得关爱和看护的。例如:当需要时,看护者是敏感并总是可得的,那么婴儿就会发展出一种认为别人是有反应并可信的、自己是可爱的并有被照顾价值的内部工作模式。反之,当看护者是不一致和拒绝的,婴儿就有可能发展出别人是没有反应的、自己是不值得关爱的或自己是应该自我满足的和不需要别人关爱的。如此,内部工作模式构建了个体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心理表征,并在长大后影响其思想、情感和行为。

现在一般认为婴儿依恋的性质最根本取决于与婴儿有关的看护者的行为,依恋是在婴儿与看护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社会交往过程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心是最重要的方面。

由儿童过渡到成人

在鲍尔比、艾斯沃斯等人之后,随着研究对象的不断扩展,研究者们开始讨论依恋原理与成人的亲密关系之间的相关性。通常认为,婴儿的依恋功能包括“维持亲密”(试图寻求和保持与依恋对象的亲近)和“抗拒分离”(寻求与看护者的亲密,拒绝分离);“安全基地”(把依恋对象作为其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港湾)和“避风港湾”(当受到威胁的时候寻求依恋对象的帮助,获得安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早期的人际经验会影响个体后来人际关系发展轨迹: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快乐地与他人交往,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回避型依恋的儿童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儿童与他人的关系常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

Hazan Shaver于1987年在《婚恋关系是一种依恋关系》(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AttachmentProcess)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成人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依恋关系,它有着和早期依恋相似的生物系统,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他们的研究表明成人在处理亲密关系时也会表现出类似的反应方式,婴儿的依恋系统特征——维持亲密,抗拒分离,安全基地和避风港湾——同样可以在成人的亲密关系中观察到。由此,依恋研究迅速成为人际关系科学最热的研究领域之一,而从成人依恋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开始成为依恋研究热点领域,随之各种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的陆续公布。

成人的依恋类型

当依恋理论发展到成人依恋领域的时候,HazanShaver(1988)通过问卷调查提出:早期社会经验不同产生了关系风格上相对持久的差异,婴儿依恋中的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在成人的恋情中也得到了证实。在Hazan和Shaver提出婚恋依恋分为三种类型这一观点后,引来众多依恋专家的关注。1991年,BarthofomewHorowitz通过实验提出Hazan和Shaver之前所提出的回避型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回避型,他们认为人们之所以要避免和他人亲密接触,是因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原因。一种情况是人们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对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绝和欺骗。另一种情况是人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地喜欢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愿意与他人发生紧密的依恋关系。这就将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了四种而非三种。

具体来说,成人的四种依恋类型如下:

第一种是安全型(secure)或安全—自主型(secure-autonomous),和儿童的安全型依恋基本相同。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

安全型依恋是一种稳定和积极的情绪联系,以爱情关系中的关怀、亲密感、支持和理解为标志。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友好、善良和可爱的人,也认为别人普遍是友好、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他们十分容易与其他人接近,总是放心地依赖他人和让别人依赖自己。一般来说,他们既不会过于担心被抛弃,也不怕别人在感情上与自己过于亲近。无论我们自己的依恋方式属于哪一种,找到一个安全依恋型的人做自己的伴侣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第二种是痴迷型(preoccupied),这是给予焦虑—矛盾型的新名称,因为这种类型的人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来获得内心的安适坦然,所以他们过度地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形象。

痴迷型依恋的特征是对人际关系怀着混合的情感,这就使人处于爱、恨、怀疑、拿不起、放不下的冲突情感之中,导致一种不稳定和矛盾的心理状态。通常,痴迷型的人总觉得自己被误解和不受赏识,认为自己的情人和朋友都不可靠,不愿意与自己建立持久的关系。矛盾依恋型的人担心他们的恋人并不真正爱自己,或者会离开自己。因此,他们一方面希望能与自己的恋人极为亲近,另一方面又对恋人是否可靠和可信满腹猜疑。

第三种和第四种依恋类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回避型”。

回避型依恋常常表现出惧怕亲密关系和拒绝信赖别人的倾向。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在关系未能向好的方向转变之前就开始退缩,他们对爱情多疑且冷淡,认为别人不可靠或过分急于要承诺。结果是,他们觉得难以完全相信和依赖别人,只要有人试图在感情上亲近他们,他们就开始紧张。从根本上讲,他们在回避亲密的关系。

恐惧型(fearful)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这种类型的成人可能出于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他们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更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而一旦建立了亲密关系,又往往会过度担心伴侣会离开自己,整天提心吊胆。有时想到与伴侣亲密相处时他们就会感到恐惧。

而疏离型(dismissing)的人对个人的看法相对积极(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这种类型的成人会以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来作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他们拒绝和他人相互依赖,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也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他们会更关注替代选择,会留心任何可能的其他爱情选择,更容易被新结识的人所吸引。同时,他们往往希望将来的伴侣不给他们提供帮助,因为他们不打算反过来做任何报答。

整体而言,安全依恋是以个体能够流畅地表达与依恋相关的经历和情感为特征的,安全依恋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相似经历和情感,而不安全依恋是以防御性地拒绝或不能够整合与依恋经历有关的各种信息为特征的,这会导致个体与他人之间沟通不畅、对他人抱有消极期待以及自身社会功能出现问题。

之后,Brennan,Clark, Shaver(1998)用维度法来考察依恋风格, 他们认为,依恋类型可以被概括为回避亲密和忧虑被弃两个维度。

回避亲密(avoidance ofintimacy)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会影响人们接纳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的难度和信任程度。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舒心和轻松的人,回避亲密的程度就低;而与伴侣亲密接触时烦躁不安的人,其回避亲密的程度就高。

忧虑被弃(anxiety aboutabandonment)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是否会害怕他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远离自己。安全性的人在与他人亲密接触中非常安心,不会担心别人会苛刻地对待自己,因而能积极快乐地寻求亲密、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相形之下,其他三种类型的人充满焦虑和不安,在亲密关系中如坐针毡。痴迷型的人渴望亲密接触但害怕被拒绝。疏离型的人并不担心被拒绝,但却不喜欢亲密接触。至于恐惧型的人则两者兼而有之,在亲密关系中坐立不安又担心亲密关系不能长久。

如果将类型法和维度法综合起来考虑,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两维度四分类。在这两个维度——回避亲密和忧虑被弃上的得分高低决定了成人依恋的不同类型:安全型——低回避、低焦虑;痴迷型——低回避,高焦虑;恐惧型——高回避、高焦虑;疏离型——高回避、低焦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下图:

关于这幅图,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回避亲密和忧虑被弃这两个依恋维度是由低到高连续变化的。这就意味着,虽然我们一直在讨论依恋类型的差异,好像它们不会重叠,是分离、纯粹的类别,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要求被试从表中选出最符合自己的依恋类型时,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安全依恋型。然而,如果有人在回避亲密和忧虑被弃两个维度上都表现出中等水平,套用上述四种依恋类型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太适合的。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依恋的复杂性:存在忧虑和回避这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塑造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表现出的各种适应性行为。这两个因素都很重要,如果你比较任一维度上的高分和低分人群,就会发现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差别很大。而得分在中等水平则无关紧要,即使因为这些得分不同可以把他们归结为“安全型”和“疏离型”等不同的依恋风格。最近的依恋研究不再简单地把人们分为安全、痴迷、恐惧活疏远四种类型,而是给出人们在忧虑和回避两个维度中的相对位置。

尽管如此,把依恋类型分为四类简单明了,所以仍广泛使用,深入人心。但依恋风格差异最大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安全型和不安全类型的人(高忧虑被弃或高回避亲密的人,或兼而有之)之间。

依恋类型的改变

依恋类型一旦形成,就决定了人们与他人交往时显示出的独特个体特征。这样,亲密关系中,双方某些依恋类型的匹配可能比其他的匹配要好得多,更让人满足和稳定。举例来说,假若痴迷型的人爱上疏离型的人,就产生了依恋类型的不匹配。痴迷型的人会因为对方的感情疏远而气馁,而疏离型的人则会因对方的依赖干预而烦恼。疏离型的一方可能因过于靠近而觉得不舒服,而后想要回避。接着痴迷型的一方可能由于不满足而做出过激行为,希望以此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疏离型觉得这正好印证了自己原有观点——靠得太近会出问题,同时痴迷型也会因得不到关注而觉得这正好印证了自己原有疑虑——对方可能不够爱我。双方都不如与安全型的人相处轻松。

前面说了,依恋类型一方面受到与生俱来的个体特质(如气质)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经验在塑造人际关系的依恋类型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并不会只是被动的受到童年经验的束缚,依恋类型不断地受到我们成人后经历的影响。不过,尽管依恋类型能改变,但它们确定后相当稳定而持久,并影响人们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那么,如果你属于不安全依恋,而又想改变自己(或者,你的TA是不安全依恋,你想改变TA),该怎么办呢?大家的情况不同,有着各自的特殊之处,这里只能就其原则泛泛而谈咯( ̄y▽ ̄)~

首先,希望你们共同来了解依恋理论,可以看我这篇科普文,也可以看其他更详细的书籍,比如这本:《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很多时候,了解就是改变的动力源泉。

其次,不管是你自己或你的伴侣属于不安全依恋,都希望你们能够接纳自己,很多时候,接纳是改变的核心基础。

最后,既然治疗师可以通过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来使来访者重塑依恋类型,那为什么作为情侣的你们不能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成长呢?

我相信,如果情侣双方共同理解自己的依恋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在接纳自己行为和情绪的基础上对恋爱中的矛盾获得新的认知和评价,并且通过亲密关系中的积极体验改善自己的人际期望、情感体验定势和对他人与自我的表征性质,就可以实现亲密关系质量改善和个人安全成长的双向促进。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以为双方的良好沟通是处理冲突、相互理解、包容接纳的基础,更是形成亲密关系中积极体验所不可或缺的。

慎防亲密关系中的洗脑


慎防亲密关系中的洗脑

千万不要以为,每个人建立亲密关系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相反,很多人建立亲密关系只是为了控制并折磨对方。

我们经常祝福恋爱中的人:“祝你幸福!”“祝你快乐!”

但是,并非所有人谈恋爱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很多人其实更在乎永远正确。他们谈恋爱,仿佛是为了和这个人建立这样一种关系:你永远错误,而我永远正确。

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需要。有这种需要的人有强烈的欲望,要在亲密关系中论证自己永远是对的。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们会对恋人或配偶实施病态的控制。

一位叫Rose的读者给我写信说,丈夫经常逼问她:“快说,你是不是和这个男人‘有一腿’?”

原来,在和丈夫谈恋爱前,Rose谈过恋爱并和前男友有过性关系。认识丈夫并开始谈恋爱后,一天丈夫问她的情史,她讲了。他逼问她有没有上过床,她也承认有过。结果他说,她是他的初恋,他虽然介意她的过去,但能忍受,不过要求她以后什么事情都听他的。怀着内疚感,Rose答应了。

这是噩梦的开始。

从那以后,他不断地问Rose,还和什么男人交往过,为什么这么做,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没有交代……Rose有时觉得很烦,拒绝回答,这时他就会大发脾气,说“你这种不清白的女人,有什么资格对我发脾气”。

这击中了Rose的软肋,而且他态度极其坚决,Rose于是尽量忍住不和他顶嘴,他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一旦问出来她和什么男性有交往,他就会问:“这是不是你的情人?你是不是跟他‘有一腿’?”如果Rose回答得不耐烦,他就会说Rose有问题,一定是“有一腿”的!

慢慢地,因为怕麻烦,Rose和所有的男性朋友都不再来往,也尽量不和男同事交往。

现在,他们结婚了,而噩梦仍继续。不管两口子发生任何争执,丈夫都会拿出Rose有过情史这件事来羞辱妻子,并要求她无条件服从他。如果她不服从或顶嘴,他就会大发雷霆,直到Rose认错他才能安静下来。

每次,无论发生什么冲突,无论因为什么原因争执,最终的结果都是Rose向丈夫认错。

但是,她现在觉得非常压抑。“我经常想到死。”她在信中说。

这种关系,很容易被我们理解为嫉妒,认为是Rose的丈夫过于在乎妻子的贞洁,而对妻子与异性的关系过于敏感。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妻子的情史只是一个幌子。或许,这的确让他感到难过,但更大的可能是,他是利用这一点来压制妻子,让自己永远在这个关系中占据制高点,让自己永远正确,而妻子永远错误。

否则,如果他真的在乎妻子的贞洁,他完全可以在一开始知道妻子的情史时,就终止这个关系。

甚至,在我看来,他在知道妻子的情史时,会忍不住有一种兴奋:我终于找到猎物了,我终于可以和这个猎物建立一个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我永远都可以压制对方。

放下亲密关系中的挡箭牌


放下亲密关系中的挡箭牌

他的脑海中闪过一种可怕的想法:他没有批评自己的所作所为,却指责朱丽叶酗酒。事实上,他需要朱丽叶酗酒,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把所有的错都推到朱丽叶身上,甚至自己被困在盔甲里也是她的错。应

——摘自罗伯特·费希尔的寓言小说《盔甲骑士》

一位朋友对我说,他的父母都七十多岁了,仍然经常吵架,而且每次都吵到似乎恨不得杀了对方。

他们会吵些什么呢?我问他。

他回答说,起因总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最后必定会吵出两件事:一件是爸爸说妈妈的,爸爸谴责妈妈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想离开他跟另一个男人走;一件是妈妈说爸爸的,同样是谴责他在三十来岁的时候曾喜欢上一个女邻居。每当一吵到这两件事,两位老人的愤怒就会达到顶峰,很快都会陷入暴怒,那时假若他在旁边便会感到害怕,觉得空间里弥散着浓浓的杀气。不过,这只是他的感觉而已,因为他不在的时候父母仍然会吵架,但他们吵了一辈子,从来都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而且也没有谁被对方的杀气杀死。

但是,为什么四五十年过去了,两个人对当年的“背叛”还是念念不忘呢?并且,他们当时只是动了动“背叛”的心思,但并没有发生背叛的事实,别说性行为,连牵手这样的最低限度的身体接触都没有过。

对此,我的理解是,这两件“罪过”其实只是挡箭牌而已,这是在亲密关系发生冲突时常见的策略:当你因为一件小事对我表达不满时,我就将“你曾经背叛过”的挡箭牌竖起,这样你就无法因为这件小事而攻击了,我就将你射来的抱怨之箭挡了回去。但是,我有这样的挡箭牌,你也有,毕竟生活了一辈子,谁没有严重一些的过错呢。于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和还击,你也竖起了挡箭牌,两人于是一手持“你犯过重大错误,你是个罪人”的挡箭牌,一手持枪,打来打去,热闹非凡。

挡箭牌似乎可以保护自己,但它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它不仅令夫妻吵架每一次都严重升级,更要命的是,它令夫妻关系变得不可沟通和交流。本来,任何一个小小的不满和任何一个小小的快乐一样,都是一次心与心相通的机会,不管是喜悦、欢乐、感恩,还是愤怒、怨气、嫉妒甚至仇恨,我将我的感受告诉你,你将你的感受传递给我,我们就这样建立起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