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你的性别,限制了婚姻的想象力

你的性别,限制了婚姻的想象力

发表时间:2020-12-08

【www.qg13.com - 婚姻的情感语录】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你的性别,限制了婚姻的想象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01

前段时间,有女明星出轨的新闻曝出。

我的朋友小静就问她老公大刚:“老婆出轨,你们男人会怎么做?”

大刚想也不想地说:“肯定离婚啊,这还用说。”

小静又问:“那要是男人出轨呢?女人要不要离婚?”

大刚说:“那要看情况了,毕竟男人和女人不一样。”

小静说:“有什么不一样,不管男的出轨还是女的出轨,另一方都同样伤心。”

大刚说:“当然不一样。一把能打开所有的锁的钥匙,那叫万能钥匙,但是一把锁能被所有的钥匙打开,那就是废锁。”

不用说,估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男人都是这么想的。

小静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和大刚纠缠,可大刚的双重标准,不止体现在这个事情上。

小静第一次上门的时候,大刚爸妈和姐姐都坐在客厅喝茶。

小静和大刚爸妈打过招呼,见大刚姐姐低着头假装没看见的样子,也就没跟她打招呼。

事后,大刚气呼呼地说小静:“你刚刚干嘛没给我姐打招呼?”

小静说:“今天我是客人,她是主人,你怎么不说她不跟客人打招呼?”

大刚说:“她不跟你打招呼我没办法,但你必须跟她打招呼啊,你得表现表现!”

刚结婚时,白天,家里的家务由婆婆做,晚上下班回来,小静就自己做。

但每次一看到有没洗干净的碗,大刚问也不问就数落小静。

小静打包票说自己很注意,肯定洗干净了,可能是婆婆没洗干净的吧。

大刚说:“我妈做了这么多年家务,怎么可能连个碗都洗不干净了?”

后来有一次,小静回娘家一个礼拜,回来时看到一个碗上面还有饭渍,马上叫大刚过来看。

小静说:“这几天我不在,这碗总不是我洗的吧?”

大刚话锋一转,说道:“那我妈上了年纪,偶尔眼神不好看不清,也是正常的啊。”

小静没辙,心想:“谁都有偶尔洗不干净的碗,但你凭什么对你妈宽容,对我严苛呢?”

大刚的双重标准,就体现在自己或家人做什么都情有可原,而老婆做事不可有任何的疏漏。

和这样双标的男人在一起,你体会不到什么叫一视同仁,也体会不到什么是以理服人。

处处双标的男人,他的为人处事,无法让身边的女人心悦诚服,自然会为婚姻,平添许多怨气。

在家里,不管发生什么事,大刚从不站小静这边,久而久之,小静做事总是不情不愿,婚姻也总是充满压抑。

聪明的男人,从不搞双重标准,因为这样做,不但会降低自己的公信力,还会引发更大的家庭矛盾。

02

“我去年赚了不少钱,上百万是有的,身体累倒还好,主要是心累。”

这话是我闺蜜小玫说的。

我们已经大半年没见面了,主要是她太忙了,每天光公司的事情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还要硬挤出时间陪孩子。

好不容易一见面,她就对我发出这样的感慨。

小玫创业前,可没这么忙。

那时,她老公生意很好,忙得根本不着家,小玫只好专职在家带孩子。

但一个人带孩子也累啊,小玫是第一次当妈,许多育儿当中遇到的困难,她希望能和老公一起探讨。

生意忙,能理解,但小玫的老公白天忙,晚上也忙,工作日忙,节假日还是忙,一年365天好像没有不忙的。

到最后,小玫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忙,反正家里的事情他就没沾手过。

就算真的忙,一年到头不能陪老婆孩子,多多少少会内疚,并想办法补偿吧?

并没有。

甚至在小玫抱怨老公不着家时,他还理直气壮地说,你见过哪个天天在家的男人是有出息的?

不仅如此,家里人还都对她老公表示理解和支持,好像男人只要在赚钱,就顺理成章什么都可以不管。

后来,形势变化,小玫老公的生意不好做了,赔了一笔钱之后干脆就歇下来了。

而在家待了好几年的小玫,在朋友的邀约下,一起开了工作室。

人手少,事情多,小玫是真忙,忙得脚不沾地,她无法像以前一样,时时陪在孩子身边。

她老公不乐意了,你是女人,总要以家庭为重吧?

家里人也颇有微词,有你这么不顾家的妈吗?

本来,面对着孩子哭着要妈妈陪的请求,小玫就已经够内疚了,但老公的话却扎了她的心。

凭什么男人只要赚了钱就是好男人,女人却要兼顾家庭和事业,只要有一样做不好,就会被人诟病?

男人可以理直气壮不顾家,女人多忙都得把孩子和家务扛在身上?

有这样双重标准的男人,都应该按女人的身份来体验一下生活,省得性别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小玫的老公的双重标准,归根结底是一种自私自利,凡事只考虑自己的轻松,丝毫不为妻子着想。

聪明的男人,会懂得和妻子并肩作战,在对方冲锋陷阵时,为对方减轻负担,而不是以超人的标准要求对方,以巨婴的标准要求自己。

严以待人,宽以待己,搞双重标准的男人,最终无法得到妻子发自内心的认可。

03

和经常双标的男人在一起,如何才能为自己争取最公正的生存环境呢?

1、调换处境

经典美剧《好汉两个半》中的查理,是个花花公子。

除了小部分时间用来工作外,他基本只做三件事,一是喝酒,二是泡妞,三是把妞甩掉。

查理约到了女孩子切尔西之后,按照老样子,他把切尔西带回家,看一会儿电视,然后上床,一番运动后一起吃外卖,再目送她回家。

过了一阵子,切尔西觉得太不方便了,她要求查理到自己家来,省去自己的奔波。

查理非常不情愿地去了,他认床,怕猫,半夜就穿上裤子跑回自己家了。

因此,切尔西认为两个人无法继续发展下去了,但好在查理真正地体会到了切尔西为了约会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他开始学着做一个更好的男朋友。

2、以牙还牙

我和关先生刚住在一起时,他并没有做家务的意识。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把白衬衣丢给我,轻描淡写地说,上面有油渍,帮我洗一下。

而我因为经常下班了还要工作,再加上做饭洗碗等许多事情,哪怕只是小小地洗个衬衣,也很劳累。

当我向关先生抱怨时,他只会过来搂着我,说一句:“宝贝,你好辛苦啊”,然后就走开了。

后来有一次,他急用一件衬衣,我又来不及洗,他只好自己在水池吭哧吭哧地搓。

我见状,走过去抱住他的腰说:“宝贝,你好辛苦啊。”

关先生怒从心头起,少来,站着说话不腰疼,然后,他突然想起自己平时的表现,老脸一红,再有没有让我洗过衬衣了。

以牙还牙,才是最狠的报复。

当同样的话语作用在他身上时,这样他才知道自己平时的做法有多可恶。

3、增加对方的投入

对于不自觉的男人,婚姻其实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同样,对于家庭,你减少了付出,对方就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

这也就是为什么女人一气之下回老家,男人往往急着把她接回来,因为他一个人要应对家里大小事,实在太累了。

小玫面对家里老人男人的指责,她所做的,不应该是完全放弃工作,回归家庭,而是引导老公更多地投入到家庭中。

只有他真正投入进去,才能在其中收获,让家庭关系变得更紧密。

小静面对大刚的双重标准,她要做的不是闭上嘴巴,然后什么都按小刚说的做,内心却很勉强。

与其这样,宁可不做,让小刚明白自己的立场:如果老公不体谅,那么自己是不会去努力的,因为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搞双重标准的男人,其实是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凡事站着说话不腰疼。

或者遇到事情时,他根本没有能力去周旋,为了息事宁人,只好粗暴地委屈自己的老婆。

只有足够聪明的男人,才有足够的心智和能力,立场公正地对待自己的女人。

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才会幸福。

延伸阅读

你的婚姻,80%来自你的想象


01

收到一封读者来信

“第一次婚姻失败了,那次婚姻不是自己做主,后来发现对方有很多问题,实在合不来就离婚了,有一个女儿,”

“然后在单身群认识了一个男人,开始感觉很好,但是身边所有人都反对,都说他不靠谱,说我们不是一路人,但是我不听劝,一意孤行”

“其实有时候我也知道他有不靠谱的地方,可是还是选择了他”

“后来问题越来越多,有了孩子,才发现他以前说喜欢孩子是骗人的,他重男轻女,生了女儿后他完全不管,后来家也回得少了,今年过完年就再也没有回来”

“孩子一岁多了,还不知道父亲这个词,他说他不给我赡养费,要么孩子给他带走,我可以说,我和孩子现在算是被抛弃了吗?”

“不敢再找了,不想结婚了。有了孩子才让我看清一切,可惜已经太晚了。”

也许,看了信有的人会说,这的确是一个渣男。讨伐这种不负责任的男人同情这个单亲妈妈。

但是我想她真正需要的,不是同情。

而是,看见自己,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所扮演的角色。

人生总是有很多不如意的。

如何才能不总是成为那个受害者呢?

不能只靠运气。也更加不能,只靠想象活着。

01

如果一个人闭着眼睛,要跳进一条满是礁石险滩的河流里,

周围的人,劝她,你别跳,

她说,我不觉得这条河里面有什么危险啊,特别是现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河水看上去澈澈美丽,我好想去游个泳啊!

然后,她跳下去,结果,一跳下去,游了几下,就撞到河里的礁石,命在旦夕。

那么这个人,的确结局悲惨,但是她为什么会认定,这条可能暗藏礁石的河流绝对不会有危险?

那是因为,她基本靠自己的想象,来判断。

而不是去多观察多验证看清楚。

为什么有的人,一开始就能看到并绕开危险?

为什么有的人,第一次无法分辨危险,但是受伤了之后,她会给危险做个记号,那么第二次她就会绕开那些危险?

而为什么有的人,却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都要置若罔闻地以身犯险呢?

提问的单亲妈妈,表达的方式透露着这样的潜台词:

第一次婚姻不关我的事,不是我决定的(所以我也没去分辨判断),我也不知道这个人原来是和我不合适的;

第二次婚姻也不是我的错,我遇到的人,我也不知道这个人会有这么大的问题(虽然别人都觉得他不靠谱),我是有了孩子才真的发现,他是如此不负责任,可惜太晚了。

从头到尾,她似乎都不在自己的婚姻里扮演一个积极选择、主动判断、承担结果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她的眼睛,从来就没有睁开过。

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屏蔽那些不好的因素,只想看到当时自己“理想化”的部分,同时欺骗自己“一切都很好”——不管是走进一个别人做主去判断的婚姻,还是嫁给一个别人都说有问题和反对的男人。

如果这样生活,当然会最终面对一个,无法逃脱的后果。

因为一开始,其实事情就已经是如此,那个人就已经有很多问题,河底就已经有很多礁石。

当现实已经明显到,自我欺骗、自我麻痹、自我回避都不起作用时,

一个人对自己当初撒的谎,和越来越多的现实冲突,导致自己再也无法圆下去的时候,这个人也就不得不去处理和面对,自己生活的一地鸡毛。

那个时候,冲击肯定是很大的,代价肯定是高昂的。

02

我经常在生活中发现类似的故事。

遇到了令人崩溃的结局,然后去质问,去谴责,为什么遇到一个如此坏的男人,一个令人如此无法忍受的老婆,或者一个如此糟糕的朋友(上司),这个时候,当事人往往是很不开心的,崩溃的,极度失望的。

负面情绪很重很重的。

如果,将问题对准他人的同时也对准自己,停下来,看看自己

当时为什么不肯睁开眼睛?

为什么一直在回避问题?

为什么一直对自己屏蔽生活的真相?

也许,崩溃和失望之余,你也会得到一种很大的成长。

就像这位遇到两次失败婚姻,两个不好的男人的单亲妈妈,特别是第二个男人,不负责任到那样的地步,重男轻女,不管女儿,不给抚养费,以至于孩子现在连爸爸是什么都不知道。

看到这样的表述,我会有一个疑问,一个如此奇怪的人,为什么别人当时都看得出他的问题,而嫁给他的这位提问小姐姐,却完全看不出?

答案应该是,她一直就没有睁开眼去“看见”这个男人。

而不是,这个男人多么会演戏,把她蒙骗了。

我们常常会“理想化”某个人某件事,而不自知,也不想知道。

理想化一个人的时候,你以为的那个人,其实并不是那个真实的人本身,而是你幻想的一个角色。

以爱情为例,你将你幻想的角色投射到你遇到的一个男人/女人身上,可能他/她有20%的特点是符合这个角色的,比如男子气,比如说话动听,比如看起来帅气,比如容貌秀美温柔,举止沉静,体贴有教养,

但是如果你仔细去看,你会发现,可能剩下的80%都有问题,

为了保住自己的理想化,为了快点完成自己的期待(通常是在大龄未婚,或第一次婚姻失败,产生了自我怀疑和压力的时候),

这个时候你非常希望,一下子就能找到你理想中的伴侣。

你会特别希望,这次遇到的这个人就是你心目中的那个人,其实这个人仅仅是在一个你特别需要的时刻,满足了你的一个渴求,然后,你就理想化了他,觉得,他是你等待已久的神,能拯救你的全世界。

所以你的潜意识做了一件事,就是,将剩余的80%屏蔽掉了。

并将20%扩展成整个人,你自己靠幻想,填满了剩余的80%。

你的幻想,早于偏离了那个人本身。

你不去看,自然就不会看到80%到来的危险和后果。

我记得,以前有段时候,有好多抨击偶像剧的文章,说那些剧对大家的思想健康不利,现在想来,最大的一个不利,恐怕就是,很多人入戏太深。

在心里,已经勾画了类似偶像剧的剧情,然后,只等待一个稍微符合形象的人出现,就屏蔽其他不合适的,凭想象和期待,将那个人幻化成自己内心的偶像剧男主/女主。

03

也不能说,理想化,就是一种问题,一种危险。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理想化的时候。

不同的只是,程度的深浅。

有的人,太过于回避真实,活在想象里,刻意不睁开眼去看,硬要闭着眼睛生活,那么滚雪球一样,因果累积,往往到崩盘的一刻,无法力挽狂澜,会付出比别人多的沉重代价。

了解我们理想化一个人的过程,更多的去看对方的真实,不光是可以帮助我们去远离一些可能会很危险造成伤害的人,

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帮助我们更能在关系里“脚踏实地”。

唯有在看见了对方的真实,或者至少对尚未完全展露的真实部分做了容纳的心理准备后再进入婚姻,你的婚姻才不会因为,不断爆发出让你无法忍受的失望的现实,而马上死掉。

很多人在关系里的痛苦,来源于有所期待后,对他人的失望。

有一次在一篇讲述很多恋人同居生活的推送文章后面,看到了好多有意思的评论,

其中一条是,“我老公和我恋爱的时候天天感叹我怎么能找到你的!后来结婚以后,他继续天天感叹,我怎么就能娶了你!”

很真实的婚姻写照,哈哈哈。

这不是老公或者老婆的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模式。

我们会在保持距离(相识初期,恋爱阶段)时期,看到对方的一部分,然后投入热恋,理想地想象对方就是自己的完美之选,这个理想化的幻想,不会被打破,直到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直到进入了日夜相对的婚姻或同居生活之后。

直到彼此都觉得特别安全,卸下防御,本能地露出最真实的自己之后。

所以我总结了在关系中的几个避免我们陷入“天哪你竟然如此令人失望,我怎么如此倒霉悲惨”境地的要点:

1.不要只去看,你想看的,尽量多的去看真实,因为人家不会一直配合你,按你的剧本演出。

2.没有完美伴侣,粉饰和容纳对方一些缺点是必要的,但在原则性问题(责任、人品)不要太多的回避和欺骗自己,

3.当你遇到了极度失望的时刻,感觉愤恨而悲惨的时候,想一想,这个人是不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是不是有一些端倪,而你却一直蒙蔽着自己的眼睛。当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而选择承担之后,你就不再只是一个受害者,那种感觉会让你重回平静,抓住你的人生的缰绳。

最可怕的,并不是你遇到一个人,满怀期待,却结局惨淡,结果发现这个人很渣很渣,

而是,你因为这个结局,觉得万事无常,觉得特别无力,觉得关系可怕,觉得世界不可爱,失去方向,陷入怀疑。

当看到了自己在这件事情,这个选择中,所需承担的责任,

看到自己曾经的想象,自我欺骗和自我麻痹,

看到自己也是这个剧本的创造者,

那么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意识到你仍然可以,握住自己人生的缰绳,不同的只是如何去握,在关系的失败中,重新站稳,你自己的位置。

我觉得,这比一切,都重要。

婚姻才是你对爱情所有的想象


婚姻才是你对爱情所有的想象

1

前天中午和一朋友吃饭,中途朋友把手机递给我看两条信息,哭笑不得,原来他同时收到了一位朋友结婚的请帖和另一位朋友离婚的消息。徘徊在三十岁前后的大龄催婚阶段,总能看到一对对年轻人抱着对爱情的热忱与冲动奔向婚姻的殿堂,也常观望着一双双新婚夫妻结婚不久便开始抱怨伴侣的各种不满。

记得一个印象深刻的电影片段,是在希腊海边的餐厅,几对不同年龄段的伴侣意兴阑珊地谈天,二十几岁的新婚夫妇、三十多岁的一对夫妻、四五十岁的中年夫妇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妇人。小年轻在餐桌上互相抱怨两人为婚后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断,一副非常悲观的态度,“结了婚之后和谈恋爱完全不一样,真怀疑结婚是不是太冲动了,这样下去我们最后会不会离婚啊?”

中年夫妇回应:“你们也太悲观了,年轻人不懂得婚姻的庄严,当初决定结婚时掺入了一时的冲动,所以才会在结婚之后发现彼此价值观、思维方式都有分歧,难以调和。但这就是婚姻啊,对鸡毛蒜皮的琐碎不断磨合,恰恰也是婚姻的动人之处。”

这时候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说话了,“我的丈夫已经去世了,我有时甚至会怀念吵架的日子,还有很多琐碎的细节。当他还在的时候,睡觉时他总是把胳膊放在我的胸前,有时候我都没法顺利呼吸了,但我感到内心很平静很满足很安全。”

2

在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电影“爱在”三部曲里我最喜欢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第一部讲述的是Jesse与Celine在火车上偶遇,相谈甚欢,认定对方是自己的SoulMate,在维也纳一同下车度过浪漫的一夜后不得已分开。第二部讲述九年后Jesse在巴黎为新书做推广,Celine读到二人的邂逅故事后找到Jesse,重续前缘。而又时隔九年的第三部,两人结为伴侣,有了一双女儿,也会因生活的琐碎而争吵不止,全片都是大段大段的对白,还原了婚姻生活里最真实的场景。

影片里两人坐看日落,看着太阳渐渐落下,Celine自顾自地说着落日:“它还在那儿,还在那儿,还有一点,现在它落下去了。”仿佛这落日是对他们两人情感关系的反映,她清楚地知道,尽管彼此认定是对方的SoulMate,却也无法永葆初恋的情怀,避免不了婚姻带来的矛盾与琐碎。

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南部小岛上,原本朋友为他们二人准备了豪华海景房、美酒和情侣按摩,可是两人却因为琐碎小事而不断争吵,根本无心度假享受。吵到不可收拾的时候,Celine摔门而走,一个人坐在白天看落日的地方。影片的最后,Jesse冷静下来去找Celine说:“我把整个人生都交给了你,我接受了你的全部,疯子的一面和光芒四射的一面,我会对你,对女儿,对我们共同创造的生活,负责到底。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爱你。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它不完美却真实。我给不了你童话,但是真爱,我就放这儿了。”

直到此刻,他们终会明白,婚姻就是这样,虽然有那么多琐碎、争吵与不完美,但是很真实。也正是这些争吵,这些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坎,伴着最后温情的和解,才构成了彼此之间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生活,也才是我们对爱情应有的期待。兜兜转转,辗转经历之后,才发现午夜前陪伴着自己,坐在身边的依旧是那个再熟悉不过的人。

3

守护一场婚姻远比想象中的不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盛大的婚礼,交换昂贵的戒指,许下郑重的承诺。步入婚姻殿堂,两个人也将直面充斥着鸡毛蒜皮小事的琐碎生活,此时婚姻中的两人需要彼此有契约精神,褪去爱情的盲目,回归到理性判断,“为对方,我是否能够放弃自己的一些坚持?这样的放弃是不是值得,我所做出让步的底线又是什么?”

就像电影《爱在午夜降临前》,二人不断争吵的核心事件就是Jesse希望Celine能陪自己去加拿大生活,但这就意味着Celine要放弃她现有喜欢的工作。而彼此都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工作,不愿让步。从某种意义上说,婚姻是一场契约,只有彼此作出相应的让步,才能得以继续。有得有失,得大于失,契约即成。

对于婚姻中的琐碎矛盾,曾经看到有人提出过博弈论的解决办法。在婚姻的博弈中,如果夫妻双方常常策略性地采取极端行为,强迫对方接受自己倾向性的选择,或者总是期待对方付出更多而自己不愿意让步,便往往擦枪走火,吵得鸡飞狗跳。但是如果采用博弈论的混合策略,有时顺从伴侣的偏好,有时坚持自己的偏好,张弛有度。如此一来,既能满足伴侣,也不会无止境压抑自己,彼此有条件地让步进退,则能够达到稳定幸福的婚姻状态。

我记忆里婚姻中最动人的让步与牺牲莫过于欧享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妻子德拉为了给丈夫祖传的金表配一条表链,将自己的一头秀发卖掉,而丈夫吉姆却卖掉了金表给德拉买了全套的梳子。尽管是一个略带悲剧的结尾,尽管阴差阳错彼此没有得到实用的礼物,但是彼此愿意为对方舍弃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双方对彼此满满的爱却是浓烈、无价且珍贵的。

*作者:闻人很二

【想象的错觉】


【想象的错觉】

心理学所指的想象是将我们脑子里存在的图像在头脑里再加工,产生全新解释和形象的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我们也可以说想象是通过思维产生的一种高级认知过程,根据现实问题,由不同需要的个体主导,运用比拟夸张、人格化的手法去具象化想象,从而产生不同预见的未来,但谁也不敢保证想象不会出差错,这就滋生了想象的错觉。

分析:由于女人的想象力通常活跃于男性,所以这一现象尤其会影响到女生的恋爱,正如不同类型的女生:一种是当遇见不错的男生时会表现高傲、贬低对方的女孩,另一种是贬低自己、抬举对方的女孩。女孩一般都会认为贬低对方是凸显自己的最佳方法。

一些女孩会有意无意地向对方暗示仍然有异性倾慕自己,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显示自我价值的炫耀心理,可以被理解。但是使用这个“小心机”前,你有没有想清楚可能产生的负面后果呢?不乏有的男孩会暗生自卑,心里打退堂鼓,有的男孩虽有心追求但也深感疲惫,一不小心碰上“恋爱的老狐狸”却早已把你的这点小心眼看个明白,暴露了你的心态,反而感觉你手到擒来。所以与其动小心思不如学会不断称赞对方,反而更容易打动心仪的男孩。

心理学家支招:女生在表现自己时要懂得谦虚,如一味地自我夸奖反而会使对方感到厌烦。女人最强的武器是自尊心。如果使用得好,它可能成为最有效的武器,但若使用不当,它也有可能酿成恶果而伤及女孩自身。

有的女人鼓起勇气倒追男人,使尽各种秘籍办法却宣告失败,而有的女人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不需要多费力气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男人就纷纷自献殷勤。苏樱就是这样一位幸福的女人,冯伊伊片刻不等打电话给这个高手,问她成功之道,她还神秘地卖弄着说:“女人倒追不是不行,但绝对不能像男人那样送花、写情书、送豪礼、做免费全职钟点工。有些用在男追女上,会很浪漫很感动,但放在女人这边就要考虑了。倒追是要耍点小聪明用点小手段,要学会用智慧去套牢这个男人,他才会甘心情愿拜倒在你的裙下”。经她这么指导,冯伊伊明白了女生太过直率地表白只会增加爱情的猝死率,她不是不聪明的女人,明白了这就好比开车,男人追求女人会将车速挂上最大挡,急攻猛进,一路逛飙。而女生追男生则不行,要把车速放慢,调到30码,慢慢地追,要欲迎还拒,要善于游离,把握距离,动他心魄,移他意志,夺其目所属,得其心所归,才会让这个男人俯首称臣,主动出击。

冯伊伊心想:原来张小娴说,女人的追求其实只是用行动告诉这个男人,请你追求我,这确实是一句有意思的话,是要女生拉开架势,垂下鱼线,愿者上钩而已。像雨君那样一味的追求,做掉价的事情,会让男的觉得没有吸引力,激不起男人的兴趣,肯定会失败。女人最不能失去的就是自己个性的方面。她是走到了一个误区,迁就别人而强力去改变自己,结果从前被人重视的部分在别人那里也找不到了。“魅力才是王道,这不仅仅只是外表的美丽。他看到你有魅力自然会喜欢你,但是要是你有魅力他不喜欢你,那应该是没有缘分吧。”苏樱最后给了伊伊的忠告,也答应做她的“军师”。

苏樱的第一招叫“点到即止”,她让伊伊去把握暗示的技巧。这也好办,因为余浩毕竟是她负责的作家,想要约见还是不困难的。那次见面本来约好9点,结果他临时有事推迟到11点,伊伊本想换个时间,发信息询问苏樱,结果苏樱却说这个时间点正是好机会。于是谈完已经到了午饭时间,自然而然,余浩不好意思地说:“让你久等,不如我请你吃饭赔罪吧。” 伊伊没想到真的被说中了,压抑着咚咚乱跳的心,假装为难地考虑了一下,说对不起我发个短信,本来和朋友约好一起吃饭的。苏樱说虽然是有了好感但在对方要求一起吃饭时适当矜持并最后决定推掉别人的饭局。这个小花招对他是两点暗示:有很多人想跟我一起吃饭,我的人缘很不错;我推掉了别人,说明我重视你。然后给苏樱赶忙发了个笑脸。苏樱说,正中下怀,他是你的作家请你吃饭,你没理由不回请他咯。第二次一起吃饭,我们之间随意了许多。再三天后,伊伊以自己生日为名请余浩出来吃饭,心想:恩,一个星期主动约了他二次,这已经不是一个寻常的数字。好啦,如果他有意,该明白我的心,如果无意,我再努力也没有,

“短信是女追男首选,貌似随意,却可以打持久战,即使被拒绝也不显得尴尬。”苏樱的第二招是短信传情。只要把握似是而非的原则,伊伊创作起来并不难,短信中表示对他恰到好处的关心,给他一种耐人回味的感觉,偶尔一次“头痛不舒服”激发他的怜爱之心。冯伊伊犹豫了,男人是天性温吞喜欢日久生情,还是对每个女人都如此细心关照?适逢突然降温,赌一次吧,伊伊发短信给余浩,“天气预报说近几天降温,你要小心身体,照顾好自己。”忐忑不安地过了半小时,终于等到他的回复“不好意思,刚看到短信,你也别总熬夜,有什么事随时打我电话。” 伊伊拿着手机,内心充满喜悦。第二天,伊伊又发了一条短信,“我感冒了,昨晚发烧到38.5度。”一连接到他三条问候的短信,没有回复。

一周后,余浩约冯伊伊吃饭。见面的第一句话是,你好像突然失踪了,我很不习惯。伊伊微笑,知道自己成功了。一直到结婚之后问起来,余浩才得瑟地说:“一星期约了我2次,矜持又不失可爱,我觉得你是个不错的女孩,看来对我也挺有意思的,也主动几次了,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我都应该主动一下嘛。”

于是冯伊伊和余浩恋爱了。伊伊开始变得很依赖余浩,每天给他打电话,和他讨论写作的题材手法,尽可能得想和他在一起吃饭、聊天、看电影、约会,有好东西都会忍不住买下来给他。有一次,在商店里看到一个小兔子存钱罐,小兔子害羞的把一朵玫瑰藏在身后,眼睛里都是温暖的笑意。伊伊立刻就买下来送给了他。冯伊伊那么认真地喜欢,让余浩也确实很感动,这个爱情专栏的小说家自己也终于有机会沉溺在爱情中。那时侯伊伊开始努力的学习对别人好,她看到了自己二十多年被大人宠爱所带来的任性无知,看到了自己的鲁莽,这些都在慢慢地改变。

余浩也觉得,单纯是伊伊最大的优点,因为单纯,所以只会选择心最向往的方向。这样,他们的关系就那么一点点地成长了。“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都需要依附对方,但是我们都会努力,为了让彼此都更加幸福。”听着余浩对自己的表白,可以想像到伊伊脸上的神采。有的时候,冯伊伊也很认真地想,余浩会不会觉得是自己主动而不珍惜呢?结论是,再完美无缺的爱情,时间长乐都有意外的可能。这一刻可以心灵相通,相互扶持就足够了,只要对得起自己的感情和时间。

你的圈子决定了你的层次,格局决定了你的婚姻质量


【你选择什么样的朋友,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你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决定你将来过什么样的婚姻生活。】

01

古人有句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放在现在的网络用语就是: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一个好的交集圈子,对人的影响力真的很大。

上学的时候,我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开心逗乐,无忧无虑。那时,大家的圈子都是一样的,读书学习,一起玩乐,一起逛街,幻想着未来的美好。走到社会,彼此之间差距就出来了。有人做了高层主管,有人做了公务员,也有一些人在职场上混日子……

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因为圈子的不同,所受的影响力不同。圈子,是一个阶层,它把差不多地位、能力、资源的人聚拢在一起,大家互相探讨学习,互相进步。即使不想进步的人,也会被这种圈子的氛围,不知不觉带动的进步。

而圈子,是会决定你遇到什么样的人,遇到的伴侣,又会决定你将来拥有的婚姻质量。

02

我们常说,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会越来越有“夫妻相”。这所谓的夫妻相,并非仅仅指的面相,更重要的格局和层次的相同,以及两个人生活习惯和方式,越来越相近。

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搭伙过日子,拥有好的格局,可以提高婚姻的生活质量。

小琪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女生,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改嫁后,又生了一个小弟弟,她恨自己的父母,觉得他们自私,生了她,却不能给她完整的家庭。可她却又很想妈妈关注她,就努力地学习,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同时,遇到了自己的男友萧韦。

两个人恋爱时很甜蜜,走进婚姻后,小琪发现自己接受不了夫妻生活,她惧怕守不住最后一道防御线,她和萧伟的关系就会有变化,最后,会像他的爸爸妈妈那样分道扬镳。她觉得谈恋爱挺好的,因此,没有安全感的她,对夫妻生活总是推三阻四。

每个人的思想境界不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萧伟没有强迫她,而是帮她分析夫妻之间应该有的信任。他对小琪时而甜言蜜语,时而柔情似水,生活中,处处尊重她,疼爱她,给她做好吃的,还请了情感咨询师,给她排解顾虑。

婚姻的第二年,小琪有了宝宝,在家带孩子,萧伟每天下班准时回家,陪她和孩子吃晚餐。她和闺蜜聊天满脸的幸福,说如果不是她老公,帮他走出阴影,她现在还会存在防备心理。

03

懂你的伴侣,胸怀必然很广阔。如果萧伟对小琪这种情况的女孩子,实行强制性的方式,让她履行做妻子的义务,那么,他们的婚姻必然充满荆棘。

无论离合,婚姻是一场修行。谈一场有格局的恋爱,不但能让人在以后的情感中,有一个良好的惯性参照,更是能够提升一个人,对爱情的认知,对婚姻的责任感!

无论你曾经经历过多少次爱情,都不重要,未来要选择一个有格局的伴侣生活。

一个没有格局的伴侣,是不懂感恩的。他看不到伴侣的忧愁,无法感同身受的去理解伴侣,更加不会去对伴侣掏心挖肺。

往往有本事的男人,才会更讲情义,懂得感恩,对枕边人视如己出,因为他们明白:“夫妻同心,黄土变金”的道理。格局是一种情怀,一种眼界,更是经营婚姻的一种和谐相处方式。婚姻中,尽自己所能去完善自己,经营一场有格局有质量的婚姻。

婚外情的残忍,是你无法想象的痛!


01

一段婚姻经历了一场出轨,简直是比扒皮抽筋还难过。

伴侣出轨了,你会做什么选择?

有人经过深思熟虑会选择原谅,修复这段婚姻;也有人会很果断的做出离婚的打算。

有些原谅,看似很容易,等再次建立信任,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一个女读者曾私信留言这样说道:

“我丈夫跟小三断干净了,他回归家庭了,可我不想跟他睡在一张床上,别说过夫妻生活了,他碰我一下,我都觉得浑身难受,特反感。

这种感觉就像是,把自己的东西丢进垃圾桶,再捡回来的一样。丢了可惜,捡回来又恶心。”

性生活是夫妻之间表达爱的方式,是婚姻的增滑剂,性的和谐度不够,夫妻之间的幸福指数也会降低很多。婚姻出了问题,修复关系的同时,性,一定不能忽视。

02

来访者郑女士,遇到了跟女读者一样的问题。

“我跟丈夫结婚15年,我今年40岁,他42岁,有一双儿女。

人到中年,对感情这种事情看的不是很重,我把丈夫看成我的家人,他在我心目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我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从我心里这个位置‘溜’走。

发现他出轨后,他就开始求着我原谅,他知道我心疼孩子,让我们的两个孩子来劝我。

他以前没有犯过这种错误,看着他诚恳的态度,我最后想了想心软了,原谅他了。

他以为我原谅他,之前的错误就可以一笔勾销,就可以翻篇了。到了晚上,他会摸索着想跟我亲热,我觉得很难受,提出分房睡。他竟然还生气,说我们是夫妻,为什么不让碰?

我跟他说,我没办法说服自己去接纳他,让他给我时间。他毫不避讳的骂我,真矫情。

好几次,他提出这个要求,我都是直接拒绝,无法接受他的身体,每一次的触碰,我都能够联想到他跟第三者在一起的龌龊画面,我受不了。

他问我,什么时候能够接受?我答不上来。

或许,有时候,对一个人沉默,比骂他还难受。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我都不表达观点,最终,他情绪崩溃了,把离婚协议书放在我面前,让我放过他。

他这个举动,更加刺痛我。难道就因为我不想跟他过夫妻生活,就要离婚?他为什么不陪我度过这道坎儿,明明他伤我再前,却让我承受这些心理压力?

我不想离婚,但我对于目前的生活现状,束手无策。”

03

婚外情比任何感情都要任性,没有丝毫的规律可言。当需要在婚姻和婚外情做抉择时,多数人会选择回归家庭,放下婚外情,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种新鲜感和激情感只是一时的,比起众叛亲离,它不值一提。

很多人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在很用心地求原谅,为什么对方就是不肯原谅自己的出轨行为,甚至把被出轨者的情绪不稳,敏感哭泣,说成“矫情”!

很多被出轨者,因为太多“不舍得”选择原谅出轨者,但是她们的内心是没有那么强大的。原谅了,这件事还是存在,还是无法消化,因此,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举动,会让出轨者觉得对方在咄咄逼人,没有打算跟自己好好过日子。

要知道,出轨带给伴侣的不只是婚姻的创伤,更多的是在这段关系中,丧失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所以,很能理解郑女士的焦虑心情,一方面她不想婚姻瓦解,另一方面,她无法说服自己,把丈夫出轨这件事,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对此,维情咨询师针对郑女士的婚姻问题,做了分析建议:

第一:正视、接受这个问题,不逃避。

你没有丈夫出轨这个危机感,当他出轨的那瞬间,你心中的天平就失衡了,你没有这个心理准备,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你是毫无防备的。

既然事情已经出来了,就必须要勇敢的去面对它,接受这个事实,不要用沉默回避问题,把对他要求和想法,表达出来,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学着放下,把心门打开,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放下,是治愈一切的良药。遇到挫折困难,封闭自己,并不是一件好事,身体和健康都是自己的,气坏了也是自己承受。试想一下,如果离婚再婚,也是要重新开始的。

所以,尝试着放下过往,不要纠结太多,就当重新认识一个人。

第三:抓住丈夫的内疚感,重建亲密关系,把目光放在长久的未来上。

平复自己的心情后,牢牢抓住丈夫的内疚感,把自己对他的要求提出来,约法三章,将财政大权掌握在手上。考虑未来的路如何走,该如何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情。这才是应该做的事情。

婚姻不容易,在面对原谅丈夫这一问题时,是要先过自己心里这一道关,稳定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修复婚姻。

同时奉劝陷入婚外情的人,不要出轨,踩着自己伴侣的伤口获取的激情感,良心上过得去吗?长久的幸福婚姻,都会落在细碎的烟火里,落在日常琐碎事里。

遇到一个满眼都是你的人,请好好珍惜。

你和父亲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婚姻


在恋爱和婚姻关系中,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广为人知,无论多么重视都不为过。其中父亲和女儿的关系,决定了女儿一生的幸福。

前不久,和一个朋友C聊天,问她最近有什么变化没有。

她说有啊,结婚了。

我略略吃了一惊,接着为她高兴。C已三十多岁,难听一点可以说是大龄剩女,尽管她从来不缺条件不错的追求者,但总是离婚姻有一段距离。

你的先生是什么样的人呢?我继续问。

她津津有味地向我好好描述了一下她的先生。听完她的描述,我隐隐有一种自得感,因为觉得她能有这份好姻缘,我有相当的功劳。

那是近两年前,我和她聊天,问到她的择偶标准。她说,意识上,她希望是强有力的成功男人,但自己又总是对这样的男人没有兴趣。

的确,她的追求者中不乏成功人士,但她对这些成功人士总是不耐烦,甚至冷嘲热讽。

为什么会这样呢?她也有些纳闷。不过看起来也不难理解,因为追求她的这些成功人士对钱权太感兴趣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钱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似的,这让她觉得很没意思。

但是,她又恰恰想和这样的男人结婚。

真是矛盾!

我请她说说她的爸爸,而她一说,我就明白症结出在哪里了。

首先看起来,她的父亲是成功人士的对立面,他温和、善良且人情世故简单得出奇,自她长大后,从不能为她遮风挡雨,每当遇到困难需要找一些人际关系去解决时,为她出头的总是妈妈,要不就是她自己去努力。

她曾经遇到过非常困难的事情,那时尚是一个年轻女孩的她只好自己去找关系,遇到了很多挫折。

从此以后,她对父亲绝望到极点,也开始升起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找一个能为她遮风挡雨的强有力的男人。

但是,再向前回忆时,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在她小时候,父亲带给她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5岁前,她觉得父亲是完美无缺的。她的父亲是一个美男子,并且爱好运动,她经常吊在父亲的胳膊和大腿上玩耍,她的什么需要爸爸似乎都能满足。

甚至,在她的家中,连换尿布这样的事情也是爸爸做的。

到了读小学时,爸爸在她心目中的形象仍然是伟岸而迷人的。

她的爸爸在她的女同学中相当有名,她们经常去她家玩,而她有感觉,她们貌似是去找她,但很多时候其实是去看她爸爸的。

一直到了初中,她对爸爸的印象才开始恶化。

她逐渐发现,强壮的父亲在社会上是懦弱无能的,遇到需要人情世故的情形他总是退缩,有时还会大发脾气显得很愤怒似的,但她感觉到,是这些情形刺激了爸爸的无助感。

他越愤怒,就意味着越无助和懦弱。这时,她对爸爸的讨厌就会达到顶峰。

到了高中、大学、研究生和工作后,爸爸的形象更加不堪,最后全然崩塌下来,她对爸爸再也没有了崇拜感。

但是,在这一生中,又有哪个男子能给她父亲给过她的那种温暖和爱呢?

至于在社会上为她遮风挡雨的需要,真的一定会胜过儿时父亲给过她的那些琐细的照顾与快乐吗?

当然不是。实际上,当她回忆起儿时父亲和她在一起的经历时,她的眼睛有泪水落下来,她的身体在不断颤抖,她明白,那才是最珍贵的,才是她最最想要的,而钱权能提供的安全感,是无法与儿时父亲给过的感觉相匹敌的。

最后,她说,或许,像父亲那样的男子,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和那些将钱权视为一切的男子在一起时,她看不起他们,之所以看不起,是因为她内心深处隐隐知道,她宁愿要父亲的温和、善良和简单,后者是真正的可靠。

当她明白这一点后,她的恋爱观自然发生了转变,她开始认真地去留意那些温和而善良的男子,而对于钱权不再执着。

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她的先生,恰恰是既温和、善良、简单而又有相当的社会经济地位的。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以前,当她一心想找成功男人时,这其实是对爸爸的背叛,也是对自己童年那么美好体验的背叛,她潜意识中未必接受。

并且,一心找成功男人,是长大后的她的愿望,而留恋温和、善良而简单的父亲,是孩童时的她的感受,这两者如果不整合,那也会给她内心带来巨大的冲突,前者将后者视为敌人,后者也会抵触前者。

结果,她既不能很好地与父亲那样的男子相处,也不能与和父亲相反的男子很好地相处,她哪里都去不了。

但是,在完整地看待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后,她内心中的这两部分就得到了整合,她就有可能同时拥抱这两者了。

要主流父亲的幻象,还是要真实的父亲?

长大后重新看一看父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在未成年时,我们很容易受别人影响。

常见的影响有两点,第一点是,我们很容易卷入父母的婚姻战争中,甚至是家族的战争中,而被这场战争迷惑了双眼。

第二点是,我们难免会受整个社会舆论的影响,会追求主流舆论所倡导的父亲形象,而不是去尊重父亲的真实存在。

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张敏翻译了一本书《父性》,这本书称,尽管我们意识上对暴君般的父亲有百般不满,而且杀掉暴君般的父亲的譬喻在很多神话故事都有出现,且历史上也不乏真实的故事,但是,我们还是倾向于找一个这样的父亲的。

与温和近乎软弱的男性相比,很多人感情上还是更容易被强势到蛮不讲理的男性所吸引。

对于这一现象,可以在许多层面上做解释。譬如一种常见的解释称,这是远古蛮荒时代所遗传下来的需要。

那时,男子是猎人,他们的狩猎能力将决定一个家庭乃至一个部落的存续,而细致、敏感和善解人意这些因素并不是很重要。

也就是说,一个男子的权力味道是一种真实的保障,而不像现在更可能是一种虚幻的心理需要。

你是否卷入了父母的战争而迷失双眼?

比起社会主流舆论对父亲形象的塑造外,更能影响我们是否接受父亲真实存在的因素是,家庭对父亲形象的扭曲。

两年前我刚开始做心理咨询时,一位女来访者对我说,她非常痛苦,因她发现,她错看了父亲。

她是在父亲去世10周年时才有了这一发现,再想修正似乎已没有机会,于是陷到极度的内疚中。

看轻父亲,是她的原生家庭的主流舆论。她有四个兄弟姐妹,但他们都团结在母亲的身边,对父亲报以忽视和敌意。

一直以来,他们几个兄弟姐妹都觉得父亲对家庭贡献甚微,母亲才是家庭的顶梁柱,而且他们还觉得父亲不够男人。

但是,相当荒诞的一点是,他们的父亲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而他们的母亲只是一位小学文化的家庭妇女。

论对家庭的贡献,这位父亲远远胜于母亲。我这位来访者,她是在父亲去世10周年时才看到了这一事实,这让她一方面感到内疚,另一方面也对母亲和其他兄弟姐妹产生了强烈的愤怒。

尤其是母亲,她认为正是母亲数十年如一日地在他们面前数落父亲的不是,才让他们对父亲有了很深的偏见,以至于连最明显的事实都看不到。

夫妻之间很容易爆发婚姻战争,双方都想争夺关系的制高点。

从社会的角度看,因为我们仍然是生活在男权社会,似乎男性更容易获得这一制高点,但从家庭的角度看,却是未必,因为孩子们天然和母亲的链接更紧密,所以女性们有更大的机会在家庭中赢得孩子们的支持,从而令一个小家庭中的婚姻战争彻底失去平衡。

也是在刚做咨询的时候,我另一个来访者常向我描述一种情形:每当她的父亲和母亲发生冲突时,他们四个孩子会排成一排,站在母亲的面前,挡住气势汹汹的、有暴力倾向的父亲。

看上去,孩子们是在主持正义,但这最终成了这位女子的一个严重问题。她和她的先生常常爆发冲突,每次事后看,她知道自己做得过分了,但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对非常老好人的丈夫发脾气。

我请她列举每一次对丈夫大发脾气的详情,最终发现其中有一个模式:每次都是先有一位年长的女士斥责她,接着她对丈夫大发雷霆。

这个模式是如何来的呢?

原来,自从她很小的时候,妈妈便抱怨甚至斥责她没有良心,因为她不能保护妈妈。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称,孩子天然就想做家庭的保护神的,这一天然倾向会让他们很自然地想平衡家庭的各种力量。

在这个基础上,假若父母一方甚至两方有意诱导孩子站在自己这一边,那么他们很容易成功。

这位女子即是如此,不管年龄多么幼小,她一样会渴望保护妈妈。但是,在很小的时候,她不敢这样做,因惧怕有暴力倾向的父亲。

一直到她16岁时,她才敢带着三个弟弟妹妹,在父亲面前一字排开保护母亲。

尽管是保护了母亲,但她的内疚已积攒了很多年了。她想释放这种内疚,而她的老好人丈夫是最佳的宣泄对象了。

并且,能看到童年和成年时的一个共同模式,先是一位年长的女士斥责她不中用,而后她的内疚就会被激起,接着转化为愤怒宣泄到男性身上。

在童年的时候,她对妈妈的保护还有主持正义的味道,但到了成年后,她仍然延续这一模式,就不再具备这一味道了,她的先生成了完全的受害者。

而在我看来,她的妈妈本来是可以直接与丈夫抗争的,但她没这样做,而是选择了以超级弱者的形象出现在家中,在大女儿还是一个孩童时就呼唤她保护自己,她虽然在很多年内没有赢得实质性的保护,但她最终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都和她站在一起,将父亲彻底排挤出这个家。

这位女子说,父亲经常对她和弟弟妹妹说,他恨他们,他们是白眼狼,他们对他的养育没有一点感恩之心。

最后,在家中完全找不到归属感的父亲离开了母亲,虽然没有离婚,但在外面有了女人。

背叛父亲,也是背叛自己

父母任何一方如何数十年如一日地向孩子数落对方的不是,都会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最终,为了顺应这种压力,孩子们选择了与情绪最激烈的一方站到了一起。

在多个来访者中,我都发现这一现象。

孩子们并不是真正去平衡强弱,实际上他们和谁站到一起,经常性的关键是,谁在诉苦时更执著,谁有更多的机会向孩子诉苦。

很自然的,女性在这一方面占据优势。

一个在我看来相当夸张的个案中,因母亲先向大儿子诉苦,大儿子精神崩溃了,他选择了跳楼自杀来逃避这种压力,而在自杀前,他常说,他发誓要拯救母亲,他恨爸爸,绝不会和爸爸和解。

大儿子自杀后,妈妈诉苦的对象转向了二女儿。

结果,二女儿对父亲的感觉完全改变了。哥哥自杀前,她对父亲的回忆是有很多温暖的,但哥哥自杀后,她对父亲的回忆只剩下了愤怒和厌烦。

并且,因为她接住了妈妈的怨气,而妹妹和弟弟就逃脱了。尽管妹妹和弟弟对父亲也有诸多不满,但他们现在和父亲的关系比起她来要好很多。

那么,她对父亲的敌意从何而来呢?毫无疑问,她是接受了母亲对父亲太多的怨气,她是在通过母亲的眼睛看父亲,而不是通过她的眼睛看父亲。

此外,非常关键的是,她母亲对父亲的怨气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可悲。原来,她母亲在自己原生家庭是严重被忽视的孩子,她的姥姥和姥爷对她的母亲都是忽视加虐待。

按照道理看,她的母亲对她的外祖父母本应该有很多怨气的。但是,她的母亲却把自己父母视为了圣人一般的人物,一直对她强调,你姥姥姥爷对我多好,我对他们多感激,如果没有他们的爱,我根本活不下来。

她的母亲甘愿去做父母的炮灰,如果这能让她在父母心目中重新占据一席之地的话,如果这还不够,她还愿意让丈夫和孩子们去做父母的炮灰。

这是她和先生关系恶化的一个关键点,她的先生不愿意配合他。并且,她的先生自己家也是重男轻女的,所以更是无法容忍她太照顾自己家庭。

于是,他们的家庭就分成了两半,她还活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而他也一样如此。矛盾由此开始。

而且,她不敢抱怨父母,但却敢抱怨丈夫。甚至,她一生中所有的怨气都在丈夫这里找到了突破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孩子们耳边说丈夫的不是,甚至于令一个孩子自杀都不能醒悟。

之所以不能醒悟,是因为发泄怨气的对象根本不对。

在这个个案中,二女儿和男性的关系一团糟,但三女儿和男性的关系却相当融洽。

如果姐姐也想拥有和妹妹一样的关系,她就需要像我的朋友C学习,重新去看看自己的父亲,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

奥巴马与母亲、继父和妹妹生活在一起,他的母亲从未在他面前说他生父的坏话。

美国总统奥巴马之所以能有今天,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他的妈妈没有向他传递怨气,尽管她看上去有足够的理由向儿子抱怨不负责任的父亲,但她却每一次给儿子讲起父亲时讲的都是父亲的优点。

当然,假若父亲不是一朵花,也没有必要非将父亲美化成一朵花。关键就在于,对你自己而言,父亲是谁,你与父亲有过什么样的真实往事。

我们必须尊重真相,否则就会背离自己的心,而这种背离会让心分裂,让心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剧烈交战。结果就是,我们的人生也一直处在剧烈的冲突之中。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你必须以你自己的方式去揭示你生存的意义。

这句话也可以用到你与父亲的关系上:

你必须以你的眼睛、你的心去揭示你与父亲这一重要关系的存在。

我记得谢霆锋张柏芝刚刚结婚的时候,张柏芝说:

我们之所以要结婚,是因为我们都是婚姻破裂家庭的小孩,感受过单亲家庭的痛苦,所以我们两个比一般人更懂得好好珍惜,一定会好好建立好我们自己的家庭,让我们的孩子成长在健全的家庭。

结果他和她的婚姻,还是山崩地裂地以离婚收场。

父母一代不睦,亲子关系疏离,父亲和女儿关系有硬伤,母亲因对丈夫不满和儿子过度亲密,父亲家庭角色缺位等都会进入一个梦魇般的恶性循环,使得子女在自己的人生中继续尝尽辛苦,难以获得幸福。

原生家庭的伤害之所以可怕,就是因为它会进入人的潜意识不断支配人作出决定,而所有决定又形成了新的结果。

当我们身为子女,要学会理性戒除这样的影响,健康面对与父母亲的关系,让不健康家庭关系终结,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当我们身为父母,更要担负起建设健康家庭的责任,因为这个家庭是子女一生的根基和力量源泉。

来路不由己,但前路可期。

男人的理解力


男人的理解力

结婚一年了我深刻体会到一件事,就是老公的理解能力真是低到让人不可思议,举例来说我偶尔会下厨做个饭嘛,太太不就最讨厌有剩菜了,尤其是当汤啊饭啊都没了时,某盘菜剩下一两口怎么办,冰起来没其他东西一起配着也不能做成个便当,要说留到下一餐吃我下次要做菜又不知何年何月(我是忙碌的上班族不常煮可以体谅的是吧),偏偏老公很可恨就是剩一口说不吃就不吃之人,每次这样我只好自己吃光剩的,传说中主妇会发福不就是因为那几口吗?有次我火了跟他说你给我吃掉,又不做菜又不洗碗请你吃掉那口是会要你命吗?我在说这话时头顶应该是有冒出一点火花吧,从此后他就把不一次吃完太太会发火这件事刻在心上,导致有时我闷两餐份白饭他会一次吃光,有次我冰了超大盆炒饭在冰箱想说他要饿了就自己挖一碗微波来吃,但他一拿出来依然勉力地吃光了,吃到一直告诉我他胃不舒服,可都冰过的我不介意剩啊,而且炒饭是自己能当一餐的剩下又不要紧,可他只记得我讨厌剩一点剩一点吧,但情况明明不是一样的他是不能因地制宜吗(翻白眼)?

可纳闷的事是接二连三啊,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婚姻(点烟)。去年圣诞节老公送我一个马戏团八音盒,他一向知道我不爱这种不实用的东西啊为何会买?他的解释是说因为之前我看了太阳剧团一直称赞说好,所以他以为我很喜欢马戏团,于是就买了马戏团商品给我这样,可太阳剧团跟马戏团八音盒明明是两回事吧!怎么在男人的心中喜欢看这个就会喜欢那东西呢?那如果我喜欢看《料理鼠王》就代表我会喜欢老鼠吗?不是这样的嘛◊我在博客披露我男人在送礼方面有障碍这件事后,有位男性网友告诉我他送女友1台跑步机,因为他约女友去运动中心跑操场,可女友说户外场地下雨不能去很烦,没下雨时她也懒得移驾去那,毕竟操场不在家隔壁,要移动去那不方便,于是他就送了跑步机给她。告诉我这件事我想他是不是希望我称赞他很会送呢,有解决女友需求送礼送在心坎里这样,可私以为他的女友的意思是她不想运动不爱跑步吧,怎么说得这么明白了他还是以为她想跑所以送一台跑步机,跑步机可不是八音盒啊,放着一台不用的在家里说多烦人有多烦人,重点是男人的理解力也太低下了,怎么会认为她想要跑步机呢,我白眼都翻到要看到脑浆了啊。

所以呢今天的重点就是告诉大家男人的理解力是神秘的、是大有问题的,他们的脑袋可能不能容下转了个弯的东西,需要直来直往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才可以,那些少女祈愿比如希望他能懂我,希望他猜透我的心,希望我一个暗示他就收到,这种不切实际的事就省省吧,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直接说,要他干吗就用命令句,自己偷偷地抱着期待但又落空是很伤身的,想要蒂芙尼就直说免得收到跑步机啊(警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