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焦虑型依恋的影响

焦虑型依恋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04-11

【www.qg13.com - 内倾型情感心理】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焦虑型依恋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焦虑型依恋的影响

焦虑型依恋对于成年人亲密关系的影响在于,我们在关系中展现的往往是次生情绪(愤怒/焦虑、疏离/冷漠),这些情绪的本意是表达内心原生情绪被照顾的诉求,但是站在伴侣的角度,却会被外露的次生情绪所干扰,从而产生误解。

焦虑型依恋的人,他们的伴侣往往会在相处中感到很困惑,会觉得自己的伴侣好像非常敏感,一件小事情就会被触发,反应强烈得和事情本身不成比例。或者发现对方好像很冷漠,经常会不理会自己,遇到矛盾问题会把自己像刺猬一样包裹起来。

所以虽然你的最深层情绪是担心被抛弃,但是表现出来的次生情绪却可能让伴侣感到你占有欲强、爱管闲事、缺乏信任或者拒人于千里之外。由于不清楚这些行为的真正动机,伴侣也就无法用真正能够安抚到你内心担忧的方式来回应你,而是回应你表现出来的次生情绪。

当两个人都是焦虑型依恋风格的时候,情况则有可能更糟糕。当一方感到恐惧并展现愤怒/焦虑或者疏离时,也会触发另一方的恐惧并且展现类似的次生情绪。尤其是如果一方是矛盾型,而另一方是逃避型的时候,就会产生夫妻关系中十分常见的逼近-回避的场景:一方不断抗议、逼近、索取更多的爱,另一方则不断逃避、疏离、拒绝进一步沟通。Qg13.COm

扩展阅读

如何应对焦虑型依恋


如何应对?

我首先肯定是建议你和你的伴侣一起去寻求专业的帮助,找 EFT

或家庭系统治疗等流派,擅长夫妻关系的咨询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依恋风格可能会影响和塑造你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但并不会完全决定你的未来。一个人一生的依恋风格会有很大的重塑空间,而把时间和金钱投资在重塑自己的依恋风格上面,会对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关于依恋风格的另一个重要但常被人忽略的一点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研究发现,即使是安全型依恋的父母,也大概有一半的时候是会犯错误的,但是重点在于这些父母懂得在什么时候去修复关系中产生的裂痕(Howe,,

2011)。这一点请大家先记住。

如果你暂时无法寻求专业帮助,只能依靠自己去做调整和改变,那么首先我要告诉你,这个过程会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你的耐心和坚持。因为毕竟要改变之前二三十年里所形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会建议你按照这样三个步骤去做:理解与反思,沟通与商讨,尝试与改进。

1. 理解与反思

人格、情感模式和行为的自我调整,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自我认知的反思。人们遇到问题都喜欢去指责和怪罪别人,但是在这个问题里,我认为主要的工作是在自己身上完成的。

你了解清楚了自己的问题,知道如何形成,会有哪些习惯性的反应,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变。如果你觉得自己是焦虑型人格的人并且不满现状,那么你或许需要先去好好研究下这个问题,对依恋风格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你需要反思的是,你的愤怒/焦虑或者疏离的表现,本质上是为了安抚自己,让自己避免直面被抛弃的恐惧。可是这些表现,是否真的达到了安抚的目的?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你将一张纸一分为二,在左侧列举一些容易触发你焦虑型依恋的场景,以及这些场景里你的情绪、想法和行为,然后在右侧列举理想状况下你认为最好的、最能够安抚你被弃恐惧,也最有利于关系的结果。然后你可以问自己:左边的部分和右边的部分,是否真的可以联系起来呢?

比如你左边写的是男朋友不回复短信,你怀疑他和其他女孩在一起,于是你打电话抱怨和争吵。这样的行为,可以让你的伴侣了解到你的担忧,能够促使他自愿地给予你安抚和积极回应吗?愤怒和焦虑,往往可以在当下为自己争得更多的注意力,但是从长远来说,这种强迫性的索取,并不利于双方形成亲近和敏感的回应模式,而是会让一切亲密行为看上去都像完成任务一样。

根据我的经验,很多焦虑型依恋的人,在情感诉求的表达上往往都是词不达意的。心里想的是一出,表达出来让对方接收到的却是另一出。不仅没有被安抚到,反而破坏了彼此的感情和信任,加剧了冲突。

2. 沟通与商讨

在对自己的情况有了充分反思之后,你可以和自己的伴侣进行较为深度的沟通,让他(她)了解你的成长经历是如何影响你的依恋风格的,包括具体有哪些重要事件塑造了你当下在关系里的习惯和行为。以及当你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是自己的愤怒/焦虑或者疏离情绪在作祟?同时也让对方知道当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真是的内在情感是被弃恐惧,而不是对对方的嫌弃、不信任或者攻击。

你也可以和伴侣分享当前他(她)回应你的方式,会让你有哪些感受和想法,尤其是情绪上的反应是怎样的。依据我的咨询经验,对方往往会对你的情绪反应感到十分意外,所以这样的分享很有必要。

你们还需要去共同分析,过去的互动当中,有哪些因素一直在阻止你们尝试新的方法,而一直都执着于某一个低效的、不良的模式。双方的哪些想法和认知,限制了你们对于不同互动模式的探索。

有了这样的相互了解和分析,你们可以共同商讨,在未来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双方可以做哪些事情以更好地回应彼此。你们可以设计和约定一些特定的行为,以及出现了回应不及时的问题后,最佳的修复方式。记得前面说的吗?好的父母并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很善于修复关系。和伴侣相处也是如此,出了问题,不要让它就这么过去,而是等平静下来之后,两人一起去沟通、探讨,摸索出更好的方式去避免和修复。

3. 尝试与改进

显而易见,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要把所有的计划和商讨付诸实践。我的建议是,先从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小事情入手,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以获得一些「独特结果」。

比如,以前对方不回信息,你会很焦虑并且打电话过去抱怨,那么这一次你试着打电话过去,告诉对方你的焦虑感又产生了,希望对方知道,而对方则改变之前敷衍的态度,鼓励你勇敢面对焦虑,给予你情感上的支持。这样的新型互动,就会带来新的体验和情绪反应,而这种独特结果,就会成为两个人关系改善的基石。

从小的事情开始,不断创造一些独特结果,让两人在互动中有一些新的良性的体验,关系就会越走越好。

焦虑型依恋者如何和回避型依恋者在一起?


回避型依恋的人,就宛如一个“装睡”的人,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回避型依恋的人内心其实也想“醒来”,只不过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诉求。

每个人在面对回避型依恋的人时,都会有很强烈的挫败感和无力感。

而更糟糕的情况,大概就是焦虑型依恋的人爱上了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

① 你是否总感觉对方对你心不在焉?

② 你是否总是疑神疑鬼觉得对方有外遇?

③ 对方随意的玩笑话都会让你感到强烈的担心甚至是安全感的丧失?

④ 你是否也觉得当对方没有回应甚至有意回避时感觉到抓狂和愤怒?而当你质问对方时,对方一个不经意间回避的眼神可能在你看来就是有问题的证据。

如果是,那么你很有可能是焦虑型依恋,而对方很有可能就是回避型依恋。

可怕的是,当你有这些情绪和感受时,对方最终会受不了你所带来的压力从而选择离开。

因为,巧的是,回避型依恋的人对这种压力的耐受能力更是格外的低。

而结果,大概是留下你一个人放声痛哭,又或者,放下尊严苦苦哀求对方“求求你不要走”。

当你冷静下来时,你可能也会用理智去思考,对方每一次外出你的查岗,对方每一次拿起手机你的焦虑和担心…

你其实也能想到,你的这些行为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压力。

你也会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但似乎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大概有时候你也会问自己:

“我这是怎么了?”

“为什么会这样?”

“我也不想,但我控制不住自己”。

对此,我深深的理解,作为一个焦虑型的恋人在一段关系当中是多么的痛苦和无奈。

所以,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有以下的想法和建议,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用。

一、 理解“焦虑”:焦虑型依恋的人在焦虑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恐惧 —— 恐惧“被抛弃”

在我之前的文章(上面有)当中曾经大量的讲过心理学当中的依恋理论,大家应该对这个理论并不陌生了。

而一个人的依恋模式(依恋类型)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安全型依恋就不在这里多讲了。

我们着重在这里说一下焦虑型依恋,依恋模式的形成来源于童年早期中主要照顾者与婴儿之间的互动。

当婴儿放声大哭时,新妈妈也会变的很焦虑,会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儿童,甚至会纠结该不该回应。

其实怎样回应,该不该回应都不重要。但如果是:

长期的不回应,孩子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因为他从未被回应过,所以他也不太懂得如何回应你。

重要的是,不要一会儿回应一会儿不回应,因为所有焦虑型依恋几乎都是这么发展而来的。

幼小的生命无法理解外在世界的运作模式,更无法得知为什么自己的妈妈一会儿在一会儿不在。

他会感觉到如此的恐慌与焦虑,这就是原初型恐惧。

原初型恐惧:

个体在生命早期时对于外界环境的主要感受之一,对于“被抛弃”从而影响存活的恐惧。

“原初”指的是个体无法认知自己的情绪,只能单纯的感受到一种极端不舒服的体验。

而母亲这样的作法,就在这个有效的生命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对于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始终保持着高度焦虑的状态——担心被抛弃。

而这样一个生命发展出来的应对方式则是,通过不断的大声哭闹来一次一次不停的试探——“妈妈不会抛弃我,妈妈会回来照顾我的”。

试想一下,上述这样一个幼小的生命,带着这样的烙印逐渐成长为一个成年人时,会是什么样?

尤其是在一段亲密关系时,关系当中相差无几的亲密唤起了烙印里的体验,所以你会不断想翻看对方的手机,不断的想要知道对方的行踪,一刻也不停的想知道对方在干嘛,以此来不断向自己证明“对方不会走,对方始终在”。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懂了一些?

焦虑型依恋的人在焦虑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恐惧 —— 恐惧“被抛弃”。

二、 以爱之名:分清自己哪些行为是爱,哪些行为是焦虑

即使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也不敢在这里完全定义何为爱情。因为爱情的形式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不管爱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不管爱是如何发生的,我们都可以确定的是,伴随爱的情绪,是平和且包容的,是积极且温暖的,是有力量却也温柔的。

所以,当你纠结于对方的回应,担忧着对方是否有外遇时,所伴随的情绪必然不是这些好的感受 —— 因为没有了理解和包容。

那一刻,你真正的焦点其实是在自己身上,你只是在以爱的名义在为自己谋私和索取对方。

所以,我不得不刺痛正在看文章的你,在你所作因猜疑而产生的极端行为背后,其动机并不是爱,而是你对于对方是否始终会在的不可知的恐惧,是害怕对方会抛弃你,是害怕自己的感情不会得到回应,是害怕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最终都不过是一厢情愿。

所以,请不要你的“焦虑”,来衡量你对对方以及对方对你的爱。

之所以讲了上面的这些内容,是希望你可以能够慢慢的做到,分清自己哪些行为是爱,哪些行为是焦虑。

当你能分清时,你再去冷静并且理智的去重新观察你们的互动时。

或许你可以理解:

对方一个躲闪的眼神可能只是在回避你咄咄逼人的压力,而非心中有鬼;

对方愤怒的指责你为什么翻看自己的手机时,是感觉到了自我空间被侵犯而不是有了外遇;

对方不耐烦的挂掉你的电话是因为你让自己在朋友面前很没面子,而非出去撩妹子了。

所以,请试着思考一下,在自己的身上,哪些是爱呢?哪些又是因为自己的焦虑而以爱之名在对对方进行索取呢?

三、 不同情况下调整焦虑的建议

1、 在情绪产生后,在行为开始前

在心理治疗技术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做“见诸行动”:

指的是当我们情绪发生后立刻就将情绪见诸到了自身的行为上。

举个例子,对方不礼貌的行为让你的愤怒情绪瞬间激起,而你立刻展开回击(或语言,或肢体),这就是“见诸行动”。

用这样的“见诸行动”的思路去对待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你会发现,大部分都不会让事情或感受向好的方向发展。

那么,在心理治疗中会怎么做呢?

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常用技术,叫做“停留于此”,其实很好理解,借用电影《让子弹飞》里的一句话,“让子弹飞一会儿”,也就是说,要做到让自己的情绪“发生”一会儿,别急着做行动。

这对于你的情绪以及事件,都会有好处。因为你要给自己时间,来理解自己的情绪,也要给事情点时间去发酵一会儿。

举个例子,当你质问对方手机里为什么会多了一些女性联系人,对方不耐烦或回避性的回应你时,你开始感到极度的焦虑和愤怒了。

此时试想,如果你继续按照以往的方式去和对方互动,事情会怎样发展?

换个角度,如果你这时停一停,去理解自己其实是在担心自己被抛弃,然后表达“我只是很担心咱们两个的关系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我只是担心你会不爱我了,所以我会很着急”(这只是例句,请按照你自己的方式重新加工),你觉得这时,对方会如何反应?

也不得不提醒你,有时你也真的要给对方一些时间。

2、 在压力产生后,在分离开始前

如果压力已经产生,你在平时的生活和相处中,因为自己的焦虑和不安,已经给对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或许你清楚,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所带给对方的压力到底有多大,或许你也不清楚,你只是觉得自己真的只是想要让两个人好好的。

但这时,请你换位思考,你会明白你的这些行为真的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大到对方真的可能无法忍受而想要逃离。

这时你要做的是:

第一步,停止继续施加压力——因为你施加给对方的压力会导致对方更加消极的回应,而对方的消极回应,最终还是会把压力重新加到你的身上,然后你会恶性循环。

第二步,创造时机向对方重新表达你的心意,以及你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

第三步,与对方协商双方都可以舒服些的平衡点。

3、 在离别发生后,在挽回开始前

对于焦虑型依恋的人来说,回避型依恋的毅然离开,大概是最痛苦的了。

因为对方的行为坐实了自己的恐惧 ——“被抛弃”。

那么这时,你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呢?

① 做好心理建设

让自己不要因为被抛弃,而过于痛苦和绝望,更不要否定自己,被分手不都是你的错误,同时要有信心和耐心。

② 分散注意力

当自己的恐惧被坐实时,任何尝试对这种情绪的安抚都是无效的。所以此时,你需要做各种各样其他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具体做什么因人而异)。

目的在于,照顾一下自己,别让自己太难受而崩溃。

③寻求陪伴和帮助

此时的你,脆弱且无助。所以,请你允许自己得到真正的帮助,不论是家人,朋友,又或是寻求专业上的帮助(心理咨询)。

④如果想挽回,开始着手去准备

对于焦虑类型的人如何去挽回回避类型的人,其实难度比较大,需要注意的点也很多,禁忌有很多,这里篇幅有限,就不多讲了。

而一般类型的挽回文章我已经写了很多,可以去看看。既能稍稍转移注意力,又或许当中的某一句话可以让你产生某些建设性的想法。

⑤ 如果想走出来,尝试调整

想说的是,其实每一个不安全型依恋的人都是非常值得人心疼的,因为他们并未得到很好的照顾,也因此在关系与生活中,他们似乎有着某些能力的“缺失”。

但心疼并不能真的解决实际的问题,就连心理层面的安抚可能也是微乎其微的。

最后,请求你,理解自己,接纳自己,也包容对方。

四种依恋风格,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我们来看个问题:

当你给“暧昧对象”发了一条微信,对方却没有回复时,你脑海里会冒出什么样的想法呢?

A:他可能在忙,或者手机不在身边,过会儿再看看吧。

B:他怎么还不回我微信,是在勾搭别人,还是我做错了什么,他对我不满?我要不要继续给他发微信?

C:算了吧,就这样吧,反正他对我也不是很感兴趣。

D:还暧昧就这么不上心!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A 安全型

如果你的想法是A,属于安全型,你的对象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你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并能用理性和谐的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安全型依恋在人群中占比约50%,他们能够自然地表达爱意,又不会因为误解或者过度焦虑等伤害到亲密关系。

这种类型的人,能接纳伴侣的小毛病,尊重自己的伴侣。遇到问题时,他们能积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采用回避、攻击、防御、冲突等方式使矛盾激化。

更为可贵的是,他们有良好的自尊,心态也更积极向上,伴侣做错事时,更愿意原谅伴侣;自己犯错时,也愿意向伴侣道歉。

B 多虑型

如果你选的是B,则属于多虑型。你的内心想法比较矛盾和焦虑,一方面伴侣不在身边时你会想念,另一方面伴侣在身边时你又不给人家好脸色。

就算对方给出解释,你也会一边暗自高兴,一边说:“谁信啊,肯定在和别的人聊天了。”

为了维护这段关系,焦虑型的人大概率会放弃自身需求去取悦对方。由于自己得不到满足,通常会闷闷不乐。而且,他们还会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伴侣身上,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这种依恋类型的伴侣,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害怕被抛弃,为了减轻自己的焦虑,有时会“作”,以获得关注,比如故意不接电话不回微信,甚至用分手来威胁。

C 回避型

C选项的人,属于回避型,这种类型的人,不仅回避了痛苦和伤害,也回避了幸福的可能。

回避型的人,似乎总在捍卫自身的自由,迟迟不肯做出承诺,一旦做出承诺,就容易对伴侣的小缺点耿耿于怀,并喜欢不断去抱怨。

回避型依恋者,经常忽略伴侣的需求,又不愿意与伴侣分享自己的感情,看起来似乎不在意关系是否结束。

回避型伴侣不轻易信任别人,也害怕别人靠近,遇到问题时,还有可能会冷暴力。

D 攻击型

D选项的人,属于对抗型,这种类型的人,一旦强化了,就容易成为“攻击型”,甚至可能会打电话质问对方:你怎么还不回我消息?

这样的行为,只会让男人觉得自由身在暧昧期就受到了束缚,那么他和你进入恋爱的概率就会降低。

我们每个人,在出生后,和母亲的相处中,在家庭的成长中,都会慢慢形成一种依恋模式,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命密码”,这套“生命密码”,包含了你的性格、喜好、人格特质、你的情绪,甚至会影响到你将来对另一半的选择。

比如,有些人富有浪漫细胞,和他们恋爱,他们就会特别热情,付出多有,用最打动人心、最美的方式去表达爱。

再比如,你原本是内向安静的人,但却由于工作需要,不得不将自己的状态调整为积极主动,在面对更复杂的工作环境时,你也会下意识隐藏自己某些人格特质。

不管是表面的特质,还是你真正的特质,都会影响到我们。而你隐藏的特质,我们称之为潜意识,它不会消失,而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持续影响你的人生。

内向的人,不管你装得多活泼开朗,可是在遇到心仪男神的时候,你还是缺少上前去问联系方式的勇气;即使你表现得再懂事,在男人对你不够上心的时候,你还是会被铺天盖地的不安全感包围。

长此以往,你的人格会拧巴,被压抑的人格特质也会反弹。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对伴侣有依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在我们的咨询中,发现有近半的人在建立亲密关系时,会受到依恋风格的负面影响。

当我们或者伴侣,不是安全型的依恋模式时,我们该怎么改善呢?这里也给出几个建议。

一、学会识别自己和伴侣的需求

在感情中,留出一段专属于两人沟通的时间,沟通时所处环境要安静,温馨,舒适。同时,也要为自己留一点独处的自由的时间,回顾一下近期双方的关系。

当然,不要抱有太高的期待,比如“伴侣能识别我的需求”“伴侣一定会满足我的需求”。

二、鼓励伴侣,学会准确表达需求

和伴侣交流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伴侣一个小需求。

如果伴侣不那么愿意,你要鼓励对方,引导对方。

遇到问题时,不要用一些无效的沟通方式。比如:你猜?你再猜?你猜我猜不猜?

坦诚,是走进伴侣内心最好的方式。

三、尝试接纳自己和伴侣的缺点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同时,也不苛求对方是完美的人。不要过分吹毛求疵,否则你会失望,会活得很累。

四、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从“我们”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找一个折中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哪怕是吵架,也比逃避或者冷暴力要好。吵架的过程中,能发泄情绪,表达自己的不满,不要因为害怕发生冲突而逃避。

当你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或许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思考。

五、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有必要的时候,要相信专业的力量,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效果会好很多。有专业助力,会改善现在的亲密关系,带你进入一段更良好的关系中。

六、尊重内心的选择,做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那只能自己去调整和改变,这会是一个艰难又漫长的过程。

你需要去察觉自己的不安,慢慢去挖掘自己不安的想法的根源,去探索自己的情绪行为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你的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遇到某类型问题时,你有哪些习惯性的反应……

只有你察觉到这些,你才能真正认清自己的内心,才能尊重内心,及时调整。

当你活出了“真实”的自己,才能吸引最适合自己的伴侣,才能引导伴侣做出改变。

感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感情的双方来源于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成长环境,长此以往,形成了不同的依恋风格,使得彼此有不同的认知观念和内心需求。

了解不同的依恋模式,可以让你对你们的关系理解得更深刻,可以促进彼此更懂得对方的真实需求。如果你单身,了解依恋模式,可以帮你找到合适的伴侣。如果你正处于亲密关系中,了解依恋模式,则可以帮助你改善关系,让彼此变得更亲密。

开创型人格


开创型人格

制胜妙招:自信大胆

开创型的人自信、大胆、主动性很强,你不必因为是初次见面,就把自己外向活泼的个性隐藏起来。与其违背自己的个性,将自己装扮成文静寡言的淑女,倒不如顺其自然,展示自己自信、独立、真实的一面。你在相亲时可以表现得积极、热情,主动寻找话题,聊聊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拉近彼此的距离,让整个相亲的氛围变得轻松而活泼。这样对方会觉得你亲切可爱,真实自然,对你产生浓厚的兴趣。

提醒:虽然“淑女”如今依然很畅销,但是有个性、自信、主动的女人也富有魅力,能吸引众多男人的眼球。表情自然不做作,言语个性不失礼貌,举止活泼不轻浮,定能吸引心仪的他!

领导型人格

制胜妙招:穿着得体

领导型的人理性、务实、稳重,有着较髙的审美品位。你在相亲时不妨

仔细包装一番,展现女性柔美和顺的一面。虽然正装能突显出你干练、独立、果断的职业女性气质,但是相亲时最好还是不要穿,尽量穿那种能展现身材的淑女装,让自己更加时尚,更有女人味。此外,若想使自己更加性感迷人,不妨在身上喷几滴香水,淡淡的香味能够唤醒起男人的嗅觉,吸引他的注意。

提醒:你希望男人能赏识自己的内在美,但是初次见面,很多男人更在意的还是外貌,若要将自己的魅力充分展现,还是需在穿着上仔细研究一番

支援型人格

制胜妙招:谈吐幽默

支援型的人能言善道,善于思考,喜欢和人交流。在相亲时,你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口才,多和对方互动,切不可因为和对方言语不投缘就丧失了谈话的热情,表现出冷漠的态度,拒人于千里之外,让气氛变得尴尬。保持应有的礼貌,多以微笑示人,说一些有趣的笑话,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给对方留下一个宽容随和、秀外慧中的好印象,让彼此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提醒:大方地展现自己热情幽默,善解人意的优点吧!具有知性气质的女人最受事业型男人的青睐,他们喜欢心地善良、品质高尚、聪慧灵敏的女人。

合作型人格

制胜妙招:注重细节

合作型的人随和,注重细节,很会变通。你在相亲时,可以做一个时尚靓丽的发型,化上一点淡妆,选择那种颜色柔和、既能显示自己身材曲线又不暴露的服饰。和对方交流时,如果想要保持淑女风范,可以显得矜持一点,少说多听,听取对方的弦外之音,然后再作答复。你还可以用眼神来传达心中的情意,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妩媚与柔情。温柔而娴静的女人会激起男人的保护欲,他们喜欢充当护花使者。

提醒:不要化过于浓艳的妆,穿过于暴露的衣服,染过于炫丽的头发,这样并不会显得风情万种,只会让男人觉得不够端庄,望而却步。

总之,不要为了相亲而刻意改变自己,只要自然展现出自己的特质,就一定能吸引到适合自己的男生,不会与幸福擦肩而过!

当男人焦虑时


当男人焦虑时

【共同渡过难关,也是相爱的一部分。】

朱俪最近发现先生变了。

过去,他是一个快乐的人,工作努力,充满激情,每天回到家,一打开门就开始吹口哨,有时候在厨房做饭,还哼着歌。每天吃完了饭,他们就依偎在一起看电视、打游戏,尽管结婚好几年了,但还是像在热恋中……

首先发现不对劲,是他突然变得沉默了,家里再也听不见他的歌声。

然后是他的拥抱。过去,他回来,她去拥抱他,他会紧紧搂住她一会儿再放开;现在,他只是蜻蜓点水似的拍拍她的背,就松开了。

还有,他经常在睡觉的时候,辗转反侧,还叹气。朱俪问他怎么了,他不说话。

朱俪开始担心了,她最先想到的就是:他是不是有外遇了?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她就觉得他身上的每一点儿蛛丝马迹都挺像的,比如,他某一天脸色非常难看,她就会想:他这是累坏了吧?她开始变得不安。

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了,摊牌问他。

她先生哭笑不得。

他说:我只是状态不好而已啊!

“状态不好?”

这个说法让朱俪一头雾水。

她不知道,她的先生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已经患上了焦虑症。而这个负责任的大男人,不愿意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她,就独自承受着,不把一句怨言带回家。

低谷中的男人,显著的特点,就是沉默。

女人,有时候会忽略男人的低谷,忘掉了男人也是有情绪低潮的。在他的低潮期,他会感到深深的不安,还有疲倦。这个时候,她因为被冷落反而去折腾他,这让男人更加痛苦不堪。

朱俪开始和先生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

第一件事,就是去医院,找心理医生给他梳理杂乱的情绪,再开一些治疗焦虑的药物。

然后他们利用假期,去参加了一个心灵禅修的课程。在空气清新的山上住了一周。在那一周里,他们关掉手机,早睡早起,保持正点吃饭、走路,让内心的宁静和觉醒,代替了妄想和烦恼。

过去,在朱俪先生的脑子里全是:“我还应不应该继续在这个部门干下去?”“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可是不工作,拿什么养活家人?”“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尽管工作了这么多年,还是有可能明天就被裁员,卷铺盖走人……”

现在,他想:追问那么多问题的答案毫无意义,活在“此时此刻”的安静和平常心中,才是最重要的。

堆积成山的焦虑,在妻子的陪伴和灵修之后,逐渐崩塌瓦解了……

这是朱俪“正视问题”的结果。

不是每个女人在男人说“我状态不好”的时候都能理解他的。在她的眼里,男人似乎就应该永远强壮和充满力量,为她遮风挡雨。一旦他表现不对劲,她就怨恨、苦恼、指责、发泄……这样的女人是自私的,她这样做其实也会伤害到自己。

当他状态不好时,你应该:

1-至少在认知上,要放下你对他的“预期”。这个时候,他才是弱者,是需要帮助的人。

2-在情绪上安抚他。当他沮丧、痛苦、发脾气、急躁的时候,你不能对着干呀!

3-在行为上要积极地去做点儿什么,不能束手无策,任由情况恶化下去。

“状态不好”的男人,不会一直那样下去,而你的理解和陪伴,更加深了你们的情感。共同渡过难关,也是相爱的一部分。

【爱情里的“依附型”】


【爱情里的“依附型”】

独立和依附其实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心理中,而你就是矛盾的共同体。可能面对工作的时候,你是上司是领导,即使是女孩也会显得干练十足,独立果断;而面对恋爱对象,你喜欢的异性的时候,即使是男孩也会像大孩子一样十分依赖。这并不是一种怪异的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恋人关系其实是同时的心理满足和双方分离的不安,而依赖就是这一心理需求的典型表现。热恋时候相爱的人依赖心理关系,又根据不同的表现分为:稳定型依附、回避型依附、不完全依附、紊乱型依附。

稳定型的人比较宽容、易相处,你需要个人空间的时候他会在远处静守,需要亲近时又会立刻赶到你身边;回避型的恋人,外冷内热,不擅长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不完全型心思显得过于活络,缺乏稳定感,有魅力容易吸引人却很难固定依附对象;紊乱型比较容易受伤,分手时常会做出比较出格的事,致命吸引。对于男女而言,最理想的自然是稳定型的恋人,当然也要努力成长为爱人的稳定型。

【Tips】女追男的“秘籍”

1.刚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Party,

黑暗的楼道里空无一人,这时候不妨主动“偷袭”他。

2.当他确实让你感动的时候,那么奖赏他最好的办法是温柔地抱住他,告诉他,他让你感动,这是最好的心理攻势。

3.

3.表露心迹最好借酒装疯或在众人面前说“我好喜欢你”,有心者知道是真,无心者以为是玩笑,如果不成,也有台阶下,不至于太尴尬。

4.追求的行为底线只能是暧昧,送礼物必须有响当当的理由,并且只限一次。

5.无论暗示还是明示,最多给自己三个月时间,约他参加活动被推辞最多三次,记住,女人自爱才会有人爱你。

好的婚姻,自有不焦虑的活法


又快到年底了,上班堵车,晚上加班,压力山大;Deadline临近,每天在跟懒癌做斗争,脾气也变大,动不动就想发脾气……总之,感觉身体被掏空。

为什么生活会变成这样?因为,你过于焦虑。

心之助的心友们也反应,最近总感觉很焦虑,怎么办,求解药!我们12月份的心悦会是情绪系列课程,上周冯丹彤老师就跟我们讲——焦虑这件小事。

冯丹彤老师讲课以内容专业,深入浅出为名,深受心友们的喜爱,那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吧: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

首先,焦虑是正常现象,我们人人都会焦虑,所以放心。那么,我们来看,焦虑是来自哪里呢?课上讲到了焦虑来源的四个层面,一起来看看:

第一个层面是终极性焦虑。它包括了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这四个非常深的终极性的体验。当我们有意无意触碰到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时,我们都会很紧张、恐慌,惴惴不安。

第二个层面叫做分离焦虑。也就是说与我们亲近的人的分离,或者是我们丧失了亲密关系的人的爱,比如说,失恋,也会唤醒我们的分离焦虑。

第三个层面来自于现实焦虑。这是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压力山大。可能来自于我们要挣钱,我们要买房,还有工作上的等等问题……

第四个层面叫做超我焦虑。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我要求,也包括道德层面的要求。比如说一个任务,期待自己五天完成,其实这个工作六天也不容易做完。

因为你渴望自己是有效率的,有能力的人。有时候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理想化,会让我们有承受非常大的压力。拖延症其实也是因为如此,没有完成会不断谴责自己。

有人说,刚开始还不明白,为什么要介绍焦虑的类型?听完才明白,原来每个人的焦虑感来自不同的方面,只有了解焦虑的类型,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焦虑。

有群友说,上面说的就是我啊,现实焦虑快压的我喘不过来气了,而且超我焦虑也挺明显的,我对自己要求特别高,做不到就自我批判,我该怎么办呢?

应对焦虑的三种方法

冯老师在心悦会课上解答说,不同的人,处理焦虑的方法是不同的:

如果你是非常爱动脑子的,善于反思的人:一遇到事情,内心矛盾感很强,会有大量负面的想象,建议你去学一点有关认知行为理论的书,比如大卫·斯特恩写的《焦虑情绪调节手册》。因为爱动脑子的人,很大的焦虑来自于他的想法层面,不合理的一些信念。面对自己不合理的想法,过高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很好的帮助自己。

如果你是特别想倾诉,善于情感表达的人:这样的人简单看书都不行,他一定得找到朋友,具体的人给他柔和的眼神,关切的慰问,他得从社会支持中获得一些满足,这也是找心理咨询师最多的人。

如果你是平时压抑比较多的,不善于言语表达的人:你可能更善于运动,不太想看书,也不太喜欢跟人交流自己的情感。需要大量的运动,或者去按摩,洗桑拿,爬山,让自己的肌肉紧张-放松,紧张-放松,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代谢到过多的焦虑感。

听完才明白,原来不同类型的人适合的方法也不同,比如让爱沟通和倾诉的人去爱书,自我反思信念,效果往往并不好,他们需要交流和给与支持。

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调节自己哦。

适度的焦虑是推动力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好像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心悦会的群友说,焦虑这么不好,如果没有焦虑这个情绪多好!

冯老师说,NO,焦虑本身并不是坏事,只是过度的焦虑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倍感压力,还会干扰到我们的决策和判断能力。

如果没有焦虑,或者说,焦虑感太低了,这会让我们的生活太过安逸,让我们对改变现状没有动力。

而且,我们只要活着,就会想要改善自己,这样就不可避免会感到焦虑,所以我们要学会调节焦虑,有适当的焦虑感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好。

焦虑的存在,提醒着我们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它也是一种推动力,当我们对现实的生活条件不太满意的时候,它会推着我们往前走,就像鲁迅说的,不满意是向上的车轮。

通过今天的课堂学习,相信我们心悦会的小伙伴能够更好的调整焦虑,不再压力山大,把焦虑感变成建设性的力量,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Tips:焦虑发作的应对策略

1.强调为什么焦虑是有好处的

意识到焦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它能保护我们,并且正常在于每个人时不时都会经历这样的情绪。焦虑是一种防御机制。

2.做一个思维的侦探

焦虑是大脑保护我们免于危险的机制,为了确保我们真的给予了关注,大脑总是夸大焦虑的对象(例如,错把木棍当成蛇)。

最好的治愈纷乱思绪的处方并不是积极思考,而是精确思考。

3.设置一个焦虑时间

每天设置一个仪式叫做“焦虑时间”,持续10到15分钟。在这一时间段可以用书写的形式舒缓焦虑。当时间到了时,停止书写,对今天的焦虑说声再见。

4.回到当下,避免过多对未来的设想

花太多时间设想未来,就会焦虑。重要的是回到当下,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随着呼吸慢下来。可以通过每天找一件事来练习完全的觉知,比如正念刷牙,就可以把这种觉知渗透到其他领域去。

5.不要避讳引起焦虑的事

尝试把焦虑分解成几块,通过制定小目标,使每一步分解成更容易的步骤,让人们敢于进行下一步,进而在这种支持下,慢慢达到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