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人生海海的读后感10篇

人生海海的读后感10篇

发表时间:2020-03-04

【www.qg13.com - 情感美文读后感】

情感在文章中总是美好的,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生海海的读后感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海海》是一本由麥家著作,INK印刻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0.00,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海海》读后感(一):成长可不可以没有代价?

这是一个跨越特殊年代的故事,生动鲜活、充满泥土气的悲剧故事。

故事的第一章用一个小朋友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光怪的人物。小朋友往往是难辨是非真伪,又容易把神秘和恐惧放大。那一年,“我”刚看到“上校”时,跟着大家人云亦云的喊他“太监”。看到他,“我”是因为害怕而生厌恶的。

随着“我”一点点的长大,故事越发充满矛盾的一点点揭开“上校”的一生。有娘生没娘养小瞎子一跃成为了红卫兵里的“小当家人”,在冲突中被残忍的割掉舌头挑选手筋脚筋。

喝醉酒的老保长大口述的故事一点点勾勒出抗日时期英勇地一位上校,这位因为天生机智聪颖,不得不演绎曲折离奇的前半生。

而大人们矛盾的言行,表现出来的自私和龌龊,恰恰和上校义无反顾的、坚定无私的伟大人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一章的作者终于长大,有了自己行走他乡的苦痛和历练。再回到家乡,找到了被时代逼疯的上校和他的妻子。剩下的故事从深爱上校的女人嘴里一点点吐露。这一章的上校是伟岸的,是小女生眼里崇拜的军工累累的英雄,点滴细节都在心中被细数。

这样的字里行间,真的很难不让一个读者(我)同上校的妻子一样深深的爱上这个浑身(下半身)是伤的男人。

小说总是能引起泛滥的同情和共鸣,因为人物被投射了大量的心理和旁白,让我们看清事件看透人物。

而现实总是充满敌意,让人和人之间的隔离和防范构成了社会格局。上校的悲剧结局就是这样一步步被恶意倒逼出来。

在“我”流落他国、艰难长大的这些年里,成长是什么?

成长是报纸上说的那么些许多道理——是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更热爱生活。

《人生海海》读后感(二):跟着眼睛前的胡萝卜走,一直到故事结束

人生海海,一本连书名都看不懂的小说,若不是樊登读书会把第一次讲解小说的名额给了这本书,大约是不会去翻看的吧。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方言,作者麦家被问及“人生海海”的意思时,卖关子说“不能说的”,只告诉我们想象一下,人生与大海的相似,潮起潮落,是说人生无常的意思。但其实,人生海海这四个字的意思在小说中是有完整解释的,以第一人称出现的“我”在偷渡西班牙期间,生活如行尸走肉一般,遇到一个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孩子,告诉“我”人生海海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小说的主人宫是一名绰号“太监”“上校”的人,本事很大,小时候学东西特别快、聪明,当过国民党的官员、上过前线、自学行医、救过各方势力的大人物,在村里行仗义,救过人、说话特别有见地。围绕在他身边一直有一股神秘气息:他为什么被叫成“太监”、到底是不是“太监”、怎么会成为“太监”的……农村是一个淳朴却碎嘴的地方,各种无意恶意的揣测和流言总是像风一样到处钻。上校的一生夹杂着英雄主义和种种悬疑,窜联起抗日、内战、解放、文革等几十年间的大事件。而作者的玄妙之处就在于,他不是以上校这个主人宫为第一视角,从他小时候、成长、人生起伏讲起,而是把视角转到上校身边的人:爸爸、爷爷、老保长、小瞎子、林阿姨……从他们的零星信息和猜测中拼凑出上校的人生。而第一人称的“我”则作为一个偷听者,不断糅合各方来的信息,不断分辨着真假,非常好地带领着整部小说的节奏,也让读者紧紧地跟着这个节奏,完全不舍得掉队走神。

整本小说读完,你明明知道主人宫主线就是上校,但却很奇怪他竟从未与读者正面接触过,关于他,读者读到的都是外部信息,他的行为、他为数不多的言语,大量的是外人讨论他、推测他、讲述与他的故事。这是非常有趣的一种写作角度,对读者也说也颇具新意。因为坦白讲,假如写一个散漫英雄,以及他后来的人生际遇,《人生海海》肯定写不过《亮剑》,没有哪个军旅人物能像李云龙一样鲜活饱满。而这种“拼凑式”人物围绕着“下腹到底怎么了”的悬疑着实耐看而不累。

最后,回到“人生海海”的主题,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明的道理,不过是一句话:人生如潮起潮落,时运常常不由自己,但真正的勇士,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愿每一个读过本书、看过上校、老保长、我人生起起落落的读者,无论在哪种境遇,都能热爱生活。

《人生海海》读后感(三):——我宁愿他战死,也不要他失去自己……

从樊登读书看了给麦家老师的采访,知道这本书就买了,因为麦家老师说,这不是谍战小说,而是他回到故乡后,历经五六年时间打磨出来的一本书。

谍战小说教父不写谍战了,到底写什么了?是深深的好奇促使我立刻买了书。但各种原因,断断续续到前几天才看完,看完之后的心情低落到极点,以至于想起十三岁第一次看完《飘》的心情。那时候太小,根本承载不了那本书的沉重,连青春悸动都没有过的小朋友,根本不懂爱情,仅仅因为郝思嘉求而不得并且失去一切的心情,就足以让我好多天缓不过劲来。所以这把年纪,再次因为一本书中的人物经历,而有这种沉重的心情,我是怎么也没想到。合上书缓了有半个多小时,才找每天都会联系的书友聊感受。她被我推荐后购买了,可一问才知,还没开始读,于是约定,等她看完再聊。上校的一生,有人说他在批斗中,面对秘密即将被揭露后的结局,(看过的书友知道我指什么,两个字的事,涉及剧透,我改了。)是麦家老师内心的柔软,或许事实也确实如此,可我却不赞同这结局。

在我心里,依我对上校的解读,那个时候的他,崩溃到极致的表达,应该是随时找到什么武器,当场爆发——把那些“恶人”,全部撩到,如果被突来的武装力量控制,那就干脆夺过一把枪,当场自杀,这才符合他的性格。——我宁愿他战死,也不要他失去自己……惨烈的结局,或许才是他最需要的。

但细想之下,这倒是很符合麦家老师为人的风格:实实在在,心思质朴得可爱。(看过他相关访谈的读者一定有感受。)所以此处的处理,我只能说太写实了。

年纪关系,没亲历过那个年代,但也知道有记录的一些名人大家,在那个年代,最后确实很多都是类似的结局。还有,心里为他不完美的爱情,太过遗憾,可能书中毕竟是以他人“我”的视角在写,因此无法交代到底是谁借他名义,暗中欺辱了阿姨,而他知道之后,在宁可背负阿姨的误会和骂名之余,怎么教训那个坏蛋的?这个点没看到,是我看这本书,唯一的遗憾。再有,虽然书中交代了,上校对纹身做过处理而未能如愿,我不能接受的原因,同样是因为他的性格——手术刀不能完全抹掉,破坏掉,真的很难吗?

——对于一个九死一生的人来说?遗憾也好,意难平也罢,都丝毫不是对麦家老师不尊重,或对人物情节处理而质疑,只是我对上校太过心疼了……所以有个小小的私心:期待影视改编时,改了批斗会那里,我的幻想是:

上校拳脚相加,把那些“坏蛋”都放倒,最后抢过武器想要自杀时,看到问询赶来的阿姨,在看到阿姨即将崩溃的瞬间,他装作…了……

这样的话,他更是他!

——那个热爱生活,嬉笑怒骂,快意人生的他!总之这又是一本爱虽爱,但不敢再随意翻开的一本书。并且因为看完这本书,才一口气买来了《解密》《暗算》《风声》,嗯,慢慢看。[心][心][心]给朋友推荐时我说的是:这是本让你随时随地、随便捡哪段开始阅读、都会立刻进入书中、并能深刻感受到那些人物,而不会有断层感的一本书。

《人生海海》读后感(四):对标《活着》,《人生海海》不过海海

用了两个半天,把余华的《活着》(作家出版社,2008年5月)又读了一遍。我又想起了上一次也是第一次读它的时候的体验,在朋友圈发了两条信息,所以印象深刻。

其一:“错过了话剧版《活着》,今晚读完小说版,明天再温习电影版。有阅读,真幸福。”——2013年8月29日00:37

其二:“《活着》——与小说版相比,电影版已经温和了许多,再次观看时已经没有震撼。不知话剧版是怎么处理的,希望有机会弥补这个遗憾!”——2013年8月29日22:54

六年前,第一次,它带给我的震撼是强烈的,现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大跃进失败后闹饥荒那阵子的讲述,它让我想起了小时母亲跟我说的三舅的事,八岁那年因饥饿吃红薯藤而被胀死。

六年后重读经典,它带给我的震撼少了一些,但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从文史哲角度,二是从故事叙述角度,三是我在阅读时的不同状态。

先说文史哲角度。以前学习知识,看历史只是历史,看文学只是文学,看哲学只是哲学(这块看得相对少些),老师们常说的“文史哲不分家”在我这里仅仅是一句教条式的概括而已,我还未能真正体验到它的真正内涵,读《活着》亦然,在我眼中它就是一部讲述福贵悲惨人生的小说。六年过去了,再读它的时候我不自觉的从历史的高度来俯视福贵的人生,通过他这片“树叶”,我隐约窥见了他背后的那片“森林”——解放前的农村社会、解放战争国共内战、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展开联想,中华民族这段跌至谷底的灾难中,究竟有多少像福贵一样、甚至更加悲惨的人生哦!刘震云的作品《一九四二》讲述抗战时期河南灾荒期间出现人吃人、易子而食的惨状,对此我深信不疑。

除此之外,与第一次阅读时直入文本不同,我仔仔细细认认真真读了作者写的五篇自序,摘要如下:

“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中文版自序》,海盐,1993年7月27日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韩文版自序》,北京,1996年10月17日

“谁创造了故事和神奇?我想应该是时间创造的。我相信是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平静和动荡,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创造了故事和神奇。”——《日文版自序》,北京,2002年1月17日

“所有的不同都无法抵挡一个基本的共同之处,人的共同之处。人的体验和欲望还有想象和理解,会取消所有不同的界限,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是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英文版自序》,北京,2002年4月26日

“《活着》里的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麦田新版自序》,2007年5月15日

从作者自序中,我看到了哲学的影子:命运、时间、共同、内心等。因自己对哲学知识的学习不多,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得出的体会较少,只能从作者的自序中总结。待对哲学的认知有了一定提升的时候,我会再次重读此书。

再说故事叙述角度。前些日子看了两本创作类工具书《小说教室》和《你能写出好故事》,对于小说和故事创作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在读《活着》之前,还刚刚看完麦家五年呕心沥血的新作《人生海海》——其实看《活着》也是受此书带动——同样是写历史激荡中的一个人物,两相对比,高下立判:从作品思想性,到对人物的塑造,还有情节的张力,《活着》完胜。

《活着》里的福贵从年少时的败家子弟,到后来变为佃户、被国民党军队抓走当壮丁,再回家当农民,在无情的岁月中经历一个又一个亲人去世,他身上所发生的事接地气、可信。《人生海海》里的上校,首先是身份变化幅度不大,从开始抗战时期的营长,到军统特务,再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的军医,基本都是在军营度过。直到后来上校文革时被批斗批成疯子、林阿姨把他接走,给人的感觉更多是超人、神秘、戏剧性。我想到《你能写出好故事》里的两点,一是发生的那些事对主人公造成的影响不太令人信服,所以他看起来不够真实,麦家一开始就给上校头戴了主角光环,如他的超过普通人的英勇、外科手术甚至是性能力;二是故事中的任何细节都要与主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小说中分量很重的两只猫却让我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找到答案。此外,《活着》主线只有一条,就是福贵讲述自己的过往人生,叙述娓娓道来,简洁而又揪心;《人生海海》叙述角度是十几岁的“我”,人物相对复杂,可能受麦家谍战题材惯性影响,叙述始终有一种神秘的色彩。最后,作品的思想性,很多人读完《活着》,会看到自己的形象,而《人生海海》,有一定难度。

最后说一下阅读时的不同状态。六年前我看此《活着》,是一口气两个小时看完的。而这次,我花了两个半天,其中第二个半天是硬逼着自己看完的。看来我对自己浮躁、分心状态的担忧不无道理,这是我接下来要努力扭转的一点。此外,这次读此书,正好是从老家返回重庆没几天,我想起了我爸和外婆。我爸出生于1951年,对文革时期的很多事情应该有深刻记忆;外婆出生于1930年,经历的则更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时期都亲身经历过,也会有自己的回忆。他们身上都有着时代的烙印,为何不多问问他们呢?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因为它所承载的是或是一个时代,或是一段命运,或能引起共鸣,或者深深反思。这永不过时。

《人生海海》读后感(五):人生海海语录摘抄

1.我最欢喜听他讲故事,他闯过世界,跑过码头,谈起天来天很大,讲起地来地很广,北京上海,天南海北,火车坦克,飞机大炮,有的是稀奇古怪、奇花异草。民国哪一年,我在哪里做什么,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总是这样讲故事,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情,情节起伏,波波折折,听起来津津有味,诱得蟋蟀都闭拢嘴不叫,默默流口水。

2.人啊,心头一定要有个怕,有个躲。世间很大,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不能太任着性子,该低头时要低头,该认错时要认错。”

3.我看父亲气急败坏的样子,看到的是他碎掉的心。父亲本是闷葫芦一个,心思重,嘴巴紧,从此变得更闷,几乎不跟人言语,只跟猫讲话。每次看他跟猫讲话,我心里总是辛酸叽叽的,想他是不是心也碎掉了?

4.村里多数人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心里乌漆麻黑。跟这些人讲道理是对牛弹琴,

5.们爱听瞎话,不爱听真话,正如大家互相不叫名字,爱叫绰号一样。

6.照你这么讲他后来又怎么能去当解放军、志愿军呢?”老保长反问父亲,“事情在变的嘛。***他这辈子简直跟牢房结了仇,之前坐过日本佬的牢,之后坐过国民党的牢,马上又要去坐共产党的牢,不知这一次还能不能出得来。

7.但有个天大的好消息鼓舞着我——出海前,有人捎给我消息,父亲去公安局门口守了一天,终于见到那个管后勤的干部,在他周转帮衬下,父亲拿到一份上校亲笔写的申明,大纸大字,写给全体村民,希望大家原谅我爷爷。上校写得情真意切,有理有据,大家看了都感动,都服气,就原谅我爷爷了。据说申明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切都是命

8.我无所谓自己的命是好是坏,只在乎这消息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其实我不用逃命啦。但等我有这个思想时我已经上船,下不了船啦。我想这可能就是我的命,逃命的命,亡命天涯的命。

9.这是一九九一年,我第一次回国,二十二年前的事,也不必要去说了。报纸上说,人要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饶人的善良,也是饶过自己的智慧。我这一生许多事都放下了,但有些事又怎么放得下?我在鞋厂给皮鞋钉了六年扣子,深知一个道理,扣子不是鞋带,可以脱下,扣子钉上去后就跟鞋子长在一起,脱不下的,脱下皮子就坏了。有些事长进血肉里,只有死才能放下。一九九一年,我还没做生意,挣钱难,为了攒足一张机票钱,我得熬五六年时间,像养大一个孩子一样难。我说过,那时回国是伤筋动骨,但只要伤得起,不是粉身碎骨,我是不会放弃的。我已经等了二十二年,每天我用回忆抵抗漫无边际的思念,用当牛作马的辛劳编织回来的梦。一切都是为了回来!

10.像一个人不能把自己拎起来一样,我放不下回来的念想。一定意义上说,我活着就是为了回来。谢天谢地,我总算等到了这一天:用二十二年等的一天!记得那天从售票台接过机票的一刻起,我的心就开始怦怦跳,像接到手的是一张生死命状,激动,紧张,害怕,兴奋,太多的情绪,太乱的心思,一路上我都天昏地黑的。等踏进家门,我一下咚地跪在地上,像这套纸票(我订的是中转往返票,便宜)有千斤重量,我负重竭尽全力挺一路,到家再也挺不住,累垮了。现在想起这些,我依然感到膝盖发胀,眼前浮现出妻子用手轻轻抹去我脸上泪水的情景,仿佛发生在昨天。

11.活一世,总要经历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留痕迹;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时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我觉得自己经历的一些事,像烙铁烙穿肉、伤到筋的疤,不但消不失,还会在阴雨天隐隐疼。

12.人活一世,总要经历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留痕迹;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时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我觉得自己经历的一些事,像烙铁烙穿肉、伤到筋的疤,不但消不失,还会在阴雨天隐隐疼。

13.我忽然明白,即使村里人已原谅我们家,但我们家却无法原谅自己,甘愿认罚赎罪。爷爷寻死是认罚,大哥认辱是认罚,二哥年纪轻轻抱病而死和我奔波在逃命路上,亡命天涯,又何尝不是认罚?

14.报纸上说,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15.我告诉他,若真有鬼,我宁愿被自己家里的鬼所害,也不愿被上校屋里的那些野鬼所害。他怔怔地看着我,哭了。这是我此生第一次看见父亲哭,他是个咬碎牙也不愿吭声的闷葫芦,哭需要学习——那么多亲人离去他已经学会了,声音低弱,嘶哑,咝咝的,像一只衣袖被间歇地撕开,而泪水却不间断,分多头,唰唰而下,令我不禁悲伤地想到一个词:老泪纵横。

16.父亲说:“我也不想去,但想到可能是最后一面,要给他收尸,只好去。”

17.出去头几年,尤其是头一年,我信写得勤,几乎月月写,写信是我用回忆抵抗不可遣散的孤独的唯一方式。后来因为老收不到回信,也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生活,才写得少,越来越少,最后守住一年一封的底线。那些信,头几年的信,都是她读给父亲听的,所以她了解我不少情况。

18.一个是老态毕现却沉稳自如,一个是鹤发童颜害羞胆怯,两个人都远远走出了照片,走出了我的想象。尤其是上校,小孩子的神情、举止,无论如何也无法让我捕捉到一丝记忆和真实。我无法掩饰此刻的迷惑,我知道此刻我的目光像受惊的苍蝇在左冲右突,脸上写满惊异和疑惑。两个人站在一起,比对着,映衬着,只有一点在我心里像一个钉子钉在墙上一样确凿:是上校把他身边的女人榨干了。

19.报纸上说的,当一个人心怀悲悯时就不会去索取,悲悯是清空欲望的删除键。

20.曾经他为保住里面的秘密甘愿当太监、当光棍、当罪犯,现在却要主动示人,宁愿被老伴痛骂也要给我看。我心里的悲伤本来已经要胀破,这会儿终于破了。我哽咽着上前帮他穿好裤子,系好裤带,抱着他啜泣,泪水灼伤了我的双眼。他奇怪我为什么哭,我奇怪这世界怎么会这么残酷无情。

21.我后悔来这里。我恨不得连夜逃走。

22.我心里都是上校的前世今生,都是悲伤,都是眼泪,都是苦涩。我预计,我出去后一定会找个地方痛哭一场。

23.觉出她有一种讲述往事的冲动。她和一个大孩子生活在一起,整天只能陪他说相似的话,却没人陪她说说自己,她一定是很孤独的,埋在心头的往事也许更孤独。随着年岁的向老,这种孤独也在长老,面临随时死亡的威胁。她也许并不怕自己死去,因为怕也没用,早迟的事,阻止不了。但往事可以活下来,往事——尤其是沉痛的往

24.我觉出她有一种讲述往事的冲动。她和一个大孩子生活在一起,整天只能陪他说相似的话,却没人陪她说说自己,她一定是很孤独的,埋在心头的往事也许更孤独。随着年岁的向老,这种孤独也在长老,面临随时死亡的威胁。她也许并不怕自己死去,因为怕也没用,早迟的事,阻止不了。但往事可以活下来,往事——尤其是沉痛的往事——有活下来的自重和惯性。

25.报纸上说,心有雷霆面若静湖,这是生命的厚度,是沧桑堆积起来的。

26.我惊诧她在说这种杀人强奸的事时依然声色不动的平静,像在说抽丝剥蚕的平常事。她畏惧惊吓的神经大概是麻木了,像她的手掌,结一层糙皮,长满厚厚的茧,刀子都敢接。一直如此,不论说什么,她总是一个表情:没有表情的表情,波澜不惊的样子;一个腔调:风平浪静落雪无声的样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腔调。倒是隔壁上校,鼾声一阵阵的,时而高亢欢快,时而悲切沉吟,像在梦中历尽悲欢离合。

27.夜深了,正如她讲到一半的故事,正在积聚隐秘的能量向芯子里涌动,把未知和孤独留给我一人。我有些迷茫恍惚,不知是希望她尽快回来,还是迟些回来。我可以想象,她和上校一定爱过,然后恨过,然后……我无法想象她现在是在重拾旧爱,还是自我救赎。相爱相杀,爱不成便成恨,恨的伤口可能酿出毒药,她现在在喝下自己酿出的毒药?我想起前妻,我们没有恨过,是命运给我创下一个巨大的伤口,毒性至今都没有消失散尽。

28.据说,出租车司机会忘掉所有乘客,除非你把钱包落在他车上,他没收也好,归还也罢,都是他美好的回忆。她把最宝贵的青春和初恋落在朝鲜长津湖边的血土上,这片土地形同她故乡,会魂牵梦绕的,她没收不了,也归还不了。因为嵌入血肉了,只能同血肉同生同亡。

29.初恋的感觉是甜蜜的秘密,是紧张的等待、偷窥,是手不经意中相碰触电的感觉,是炮声轰轰中的害怕和祷告,是午后的阳光在风中行走,是微风吹来了稻花香,是彻夜不眠的累人旅程,是各种复杂幽秘、别出心裁的明测暗探。总之是细腻琐碎的,孤僻,怪异,情乱神迷,神神叨叨。她改变不了事实,甚至乐于耽于这种逝去的事实中,不免说得铺张,让我觉得啰唆。整个晚上,我第一次出现听力疲劳的感觉,忍不住打断她:“总之你爱上他了。”“是的,”她脱口而出,“我这辈子只对他这么爱过,爱得小心翼翼又天昏地暗。”

30.她又列数种种心花怒放又揪心断肠的细节、事迹,痴迷于逝去的青春和灼伤泪眼的甜滋滋的苦涩中,流连忘返。这是她毕生的辉煌,一生盘根错节的痛的根子,彩虹一样的、惊人的美丽,也是惊鸿一瞥的残酷。她心里在燃烧,一颗孤寂的心在一往情深。没有人会忘掉自己的宝贝藏在哪里,也没有人会忘掉刺穿自己心的箭。我不忍心再打断她,就让她说个够吧,这不是修养,而是仁慈。

31.她说:“这就对了。曾经他把那地方当罪恶和耻辱,宁愿杀人放火也不要人看到,要瞒住,现在他把它当宝贝,见到陌生人就要给人看,现宝一样的,我想拦都拦不住,拦他就要哭,你说这人已经变成什么样了。”

32.停下来,看看我,略微提起了声气,说:“他变成了自己想要的人。”

33.我没有如实说:“据说上面有一个女汉奸的名字。”我不想提老保长说的那句脏话,难以启唇,而且从字数上看,老保长说的是七个字,实际是八个,有出入。我觉得这挺好的,别让我知道真相,给我心爱的上校留个秘密。

34.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天塌下来都不会挪个位。我想她应该早已是这样的人,所以对她最后一刻的动情,我毫无心理准备。她的泣声、泪水,像水点燃了火一样吓人,比枪林弹雨还让我惊慌失措。

35.我只记得第二天上午,我和他们分手时,阿姨问我的一句话:“你还会来吗?”那时我穷得被这个问题难倒,正在迟疑时,她身边的老头子像我女儿一样摇头晃脑地代我说:“会的,一定会的。”声音透出一种孩子的天真烂漫。

36.报纸上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不知道什么是生活真相,什么是英雄主义,对爱不爱生活这个说法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好的。要我说,生活像人,有时或有些是让人爱的,有时或有些又是不让人爱的,甚至让人恨。总之我对这话并不太认可,但我一直记着它,因为这是我向前妻求爱时说的一句话,也是她临终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37.刚进厂时我有位师傅,是个女的,比我大两岁,父母曾是浙大教授,母亲是福建泉州人。她打小在外婆家长大,会说一口闽南话,也染上当地一些口语,比如“天乌乌”“人生海海”什么的。我们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一个月下来,我十个手指头被齿状的鞋扣咬得血淋淋,当牛作马的生活让我对生活只有恨,没有爱——爱被我恨死了,葬在大海里。

38.我看着一个个认识的字,却不知道什么意思,问她。在她看来这是一句大白话,大白话像公式一样的,不好解释的。她没招接招,接到一句俗话上,说:“人生海海总知道吧,就这意思。”

39.一个十七岁的乡下傻小子,付得出死的勇气,却拿不出活的底气——当时我连“人生海海”也不知什么意思。她扑哧一下笑了,告诉我这是一句闽南话,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她说:“如果因为生活苦而去死,轮不到你,我排在你十万八千里前。”

40.人生海海,我们像海滩上的两粒沙子一样相遇。人生海海,我们同吃同工三年后,她离开鞋厂,用几年的工钱租下一个小铺子,炸油条卖。这是一次鼓足勇气的冒险,因为当地华人不多,愿意花钱的华人更少,搞不好炸出来的油条只有自己吃。但她很聪明能干,对油条样子作了修改,改小,小得像一根大薯条,然后配上巧克力酱,蘸着吃,一下符合了老外口味,生意做成了。

41.记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如果你死了,我在阴间是不会嫁给你的。记得当初你向我求婚时是怎么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她把“你”又改掉,改回原样,然后告诉我,这是一个著名作家说的,叫罗曼·罗兰,她看过他两本书,抄下了他一本子话,其中就有这句话。她说:“你要替我记住这句话,我要不遇到它,你也一定遇不到我,死几回都不够。”

42.我知道她说的意思,就是这句话给她勇气,让她一直含着屈辱和仇恨活着,并对生活依然充满向往,单枪匹马去闯生意,创生活。她对我说过,如果待在厂里她一辈子都摆不脱龙头的纠缠,即使纠缠脱了阴影也散不了,她必须去挣钱,用钱做翅膀远走高飞。这些我都知道,我不知道的是生活为什么对她这么无情,多好的一个人啊,命为什么这么苦

43.那天夜里,在上校的玩具间,我辗转反侧,像一头吃撑了的牛,不停地反刍着林阿姨和自己的过去,反刍着作家的那句话。其实那张报纸上根本没那句话,是她要送我这句话,用报纸的名义说,可以增加它的权威性,反正我也不懂西语。真的,我前妻真的是个好人,就是命苦,像上校。

44.骸历经二十多年的地下腐烂,与泥土木屑难分难解,早已不成样,但我在抚摸它们时仿佛依然感受到自己的体温,辛酸的往事在我心里翻江倒海。我曾有三年时间一直随身携带着前妻的骨灰。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我为什么不给

45.遗骸历经二十多年的地下腐烂,与泥土木屑难分难解,早已不成样,但我在抚摸它们时仿佛依然感受到自己的体温,辛酸的往事在我心里翻江倒海。我曾有三年时间一直随身携带着前妻的骨灰。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我为什么不给它入土?因为没钱,又不想随便处置它。我们把铺子从巴塞罗那迁到马德里,已花光所有积蓄,到马德里又没挣到钱,一直做着青黄不接的生意,过着青黄不接的生活。

46.报纸上说,当今的中国是最有“钱途”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挣到钱。看到这句话时我心里嘿嘿笑,想它是不是就在说我呢?虽然因为生活需要,我已加入西班牙籍,但我心里从不认为自己是那边人,如果中国政策允许,我会在第一时间放弃新国籍,恢复老国籍,甚至是村籍。

47.人生如戏,每一出戏都明里暗地连好的,如果我没有三年流浪汉的垃圾生活,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垃圾生意;曾经垃圾让我丢尽脸面,如今垃圾加倍地偿还我尊严。

48.我被家乡的报纸采访过,记者在文章里写道:垃圾是时代之于我的隐喻和象征,我一生起落沉浮,波峰波谷,都在垃圾里悄悄地说。

49.报纸上说,爱人是一种像体力一样的能力,有些人天生在这方面肌肉萎缩。看到这句话时我脑海里首先跳出的形象是父亲,然后是上校:上校是父亲的反面,天生在爱人这方面肌肉发达。两人完全是对立类型的人,也许正因此才互相吸引,能做好兄弟。我这辈子没交到上校这样的好兄弟,但两任妻子都属于上校型的,这就够了。报纸上说,这世上最好的朋友是钱,我一人赚两头,就更够了。

50.报纸上说,岁月不饶人,人生难回头。其实,岁月也是饶人的。二〇〇一年,不知是不是回来多的缘故,我看够了他洋相,恨够了,过瘾了,一次我在矮脚虎的连锁超市门前遇到他,他一如既往地对我哇哇叫,向我讨好,乞讨要钱。我不知怎么的,一反以前嫌恶不睬的冷漠,丢给他两张一百元。等我从超市出来,他用僵尸手推我到一边,让我看他写在泥地上的一行字:大人不记小人过,谢谢你。

51.但我没想到,我居然感谢起自己来,这个不经意间的所谓的善举给我留下了经久不息的安慰。这是我的胜利,我饶过了他,也饶过了自己。我战胜了几十年没战胜的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激烈的鏖战,敌人都死光了,一个不剩,我感到既光荣又孤独,孤独是我的花园。我开始在花园里散步,享受孤独留给我的安宁。

52.够。人比人气死人,我不跟人比,只跟自己比。报纸

53.报纸上说,幸福是养自己心的,不是养人家眼的。

54.世上最无情的是老人,其次是有钱人。老人因为怕死或不怕死而变得无情,有钱人因为可以用钱买到无情而变得无情。

55.报纸上说,多数人说了一辈子话,只有临终遗言才有人听;如果临终遗言都没人听,这人差不多就白活了。父亲一

56.报纸上说,多数人说了一辈子话,只有临终遗言才有人听;如果临终遗言都没人听,这人差不多就白活了。父亲一辈子话少,遗言也不多,我想我还是应该听的。

57.报纸上说,生活是如此令人绝望,但人们兴高采烈地活着。这说的是晚年的上校吗?我视晚年的上校如父,所以一直坚持去看望他们,尽量奉献一个晚辈的孝心和责任。

58.每次撞到,我都会看到她被乌云笼罩的脸和被恐惧刺伤的心,有时脸上挂着两行泪,努力地向下蜿蜒——有时我觉得这是两滴血,有时我觉得这就是他们两个人,两个人的生活,活得吃力、孤独、凄苦,凄苦得只有用眼泪来洗掉眼泪,用孤独来驱散孤独。

59.我看到的是一幅画,一棵树,褐色的树干粗壮,伞形的树冠墨绿得发黑,垂挂着四盏红灯笼。为了送上校踏上归途,房间里所有灯火都亮着,顶灯、台灯、油灯、蜡烛,包括我心中的记忆之灯,无不通明,以致把上校小腹上的四盏灯笼也照亮了,帮助我可以清晰地看见和想见这幅画的前世今生。毫无疑义,粗壮的褐色树干是红色箭头的演变,墨绿伞形的树冠巧妙地把可能有的一排字覆盖,而从树冠钻出的两根绿藤,挂落,是为了串起四盏红灯笼,灯笼里隐隐含着蓝色火焰——这是要把女汉奸名字烧死的意思,而且绝对烧死了,断胳膊缺腿的,火光冲天的,谁也无法让它们恢复真身。

60.我痴痴地看着,欣赏着,感动着,泪水流下来。

61.阿姨,我知道,你选择和叔叔同死同生,是为了来生和他相爱一生。叔叔、阿姨,你们一路走好!我放声大哭,准备把喉咙哭哑为止,像三十八年前妻子死在我怀里时一样。只是我已经六十二岁了,我担心我哭不了多久喉咙就哑了。报纸上说,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我哭着,想着,不知道我的哭声能传到多远,能唤来多少阴阳两界的灵和人为他们送行?

相关推荐

《议程》读后感10篇


《议程》是一本由[法]埃里克·维亚尔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1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议程》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故事中的历史

本书以生动的故事将一个个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揭露了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小小细节。这些小小的细节之后,蕴含着一段段生动的故事,故事中一个个小群体、小集团,用他们的悲欢离合,颠覆了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但是看书的时候最好还是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尤其是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否则看起来有点费劲。

《议程》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少数人的历史

从小学习的历史唯物主义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深信不疑,但是实际上呢?二战的爆发,危在旦夕的国度,人民是什么,是丝毫没有察觉的,一无所知的待宰的羔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吗?并非如此,在国家民族的面前,个人微不足道且无能为力。少数人和他们少数的会议决定这一切,以前是,现在也是,向来如此。这便是世界的残酷法则。

《议程》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从1933年的2月20日开始

就像万历十五年给我们揭示了明朝之后的历史都是从那一年开始发生变化的,而1933年的2月20日也是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日子,从那天开始,各方人物粉墨登场,尽职尽责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当初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个选择影响的是事件的一个走向,他们也没有想到只是出于自己的礼貌而导致事情的延误。

作者用细腻的笔法还原了二战全面爆发前的觥筹交错,他从别人那里获取材料,并信手拈来地化为己用,对人物、场景的描写和刻画给人强烈的身临其境感。如果硬要说不足之处,恐怕是人名太长了。

《议程》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虚构中的真实

虽然这是一本小说,但是从这个虚构的故事中仿佛真的看到了二战前夕,德国说做的各种准备。从刚刚开始与二十四个商业巨头的秘密会议,进行战前募捐;到贝格霍夫会晤,希特勒怎样使奥地利总理屈服;再到闪电战,极具讽刺意味,一堆破铜烂铁,举步维艰,却一到奥地利,就受到了欢迎,最后揭露真相,原来许多人都为此自杀…

这本书是一本小书,虽短,但语句十分流畅,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每个人都竭力为自己的阵营服务,尽力。

综合来说,三星半。注释十分详尽,美中不足,看注释要向后翻页,有时错过了故事的连贯性。

《议程》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一段带有个人想象的历史

如果对这段历史不是特别感兴趣,建议还是不要看这本书,总体而言,不像小说那么有趣,而且读起来也有些晦涩难懂,时不时就需要去查一些资料。

历史是真实的历史,但不一定是书中描述的那样,毕竟作者也没有真实的经历过,只能从一些记录中获得一些历史的碎片,再用自己的想象合理的把它拼凑完整。而且,其中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或多或少会影响你对这段历史的真实印象。

当然,你想当一本比较轻松不动脑的课外读物也是可以的。你可以清晰地知道,那段时间,有哪些人出现在历史的舞台,演绎了怎样一段故事。对于那段历史的一些疑惑,也可以得到清楚的解答。

《议程》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历史没有假如

读这本书的感觉像看一场电影。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一系列吊诡而荒诞历史场景跃然纸上。

工业巨头们慷慨解囊,以政治献金押注纳粹。纳粹崛起,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纳粹灭亡,他们全身而退。

小暴君对内专横,对外怯懦。国家拱手让人,自己身陷囹圄。

奥地利民众热切期盼着德军的入侵。“世界上最棒的军队”却被自己的破铜烂铁堵塞了道路。

英法政治家们用绥靖政策换取廉价的和平。以邻为壑,却养虎遗患。

……

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

假如,历史没有假如。

“人们从不两次掉进同一个深渊。但是人们跌倒总是同一个方式,混合着可笑与恐惧。”

《议程》读后感(七):【豆瓣鉴书团】邪恶是怎样胜利的

“法国忙着签署有关彩票的行政法令,英国扮演同谋,奥地利被惊吓的百姓从一个疯子的身影中隐约望见了自己的命运。”全书的内容基本就是这句话。

德国冠冕堂皇的企业家们毫无阻碍地行为与资金上支持纳粹政府,从中看到的是政府的帮扶与廉价的劳动力。英国反犹战士与纳粹政府打交道时反应麻木,社会性失明。反犹运动初发地的奥地利,领导人软弱无力、自欺欺人,简直是轻而易举地将国家献祭。

书的描写将历史事件按时间与人物分拆为不同的场景镜头,时间顺序保证其连贯性,聚焦人物场景细节,越是重大,真实的虚与委蛇越是不堪。

本书可以作为历史解读的一个目录,或是一个人文注脚。面对邪恶,不应有哪怕一秒钟的慌神与妥协。

《议程》读后感(八):【豆瓣鉴书团】电影?小说?历史?其实它什么都不是

我刚好是历史本科生,平常也爱看电影和小说。所以看到豆瓣发布这本书的信息时,非常感兴趣。

一部借导演的眼睛,历史学家的审视和小说家的笔法成书的作品究竟是什么面貌。然而真正打开阅读后,却是满满的失望。

译者可能为了呼应小说肃穆的氛围,译出来的文笔十分生硬冷峻。观感上,只能说符合本文基调,但远远达不到优秀。译者对翻译作品有重塑再造的能力。当译者没有这个能力,吸引读者读下去就得看原作者功力。

这本书噱头不小,cue了电影、小说、历史,不幸地是,作者在哪方面都没有做好。当然对于《议程》来说,打乱重构的小说笔法和电影般的蒙太奇画面只是手段,历史表达才是重点。通读全文后,我觉得作者并没有深入见解。

总之呢,这本书够新不够深。

《议程》读后感(九):【豆瓣鉴书团】《议程》拙见

近期迁徙,慌里慌张的赶在最后期限里拿起书看,篇幅中等一下午读完了,渐入佳境的感觉,很喜欢里面娴熟的各种比喻,生动而恰当。越看越能感觉出作者的功底,如果不是译本的话,读起来肯定更加顺畅。

里面众多的人物,即使个别不熟,也不影响阅读的感知性。内容主要是二战前夕纳粹吞并奥地利的一些始末,欧洲各国的内心戏。这个时期让我联想到我们国家,水深火热的境地。1937,三七事变,1938,日本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成立。

看过好多关于纳粹集中营的电影,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考验立场和人性的时刻,真实而残忍。

看到结尾就想到开头的会议,衣冠楚楚的企业家和政客永远都是狼狈为奸,人血馒头真好吃。有空再看第二遍吧,看得太匆忙了很多精彩笔触值得回味。

《议程》读后感(十):【豆瓣鉴书团】议程

短小精悍,6万6千字,32开本,连同译注,不到200页

小说的形式结构,极具镜头感,场面调度比较讲究。从国会大厦的那二十四个人,到贝希特斯加登的许士尼格与希特勒的会面,再到唐宁街的告别午宴……每一部分都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戏剧张力十足。我们来看这一段,许士尼格面对纳粹的咄咄逼人。

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边叙边议中,处处流露出作者的历史观,让人常会有种读社会学作品的错觉。

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不过是一个令人惋惜的错误,他是租房人这一点只是在大历史的页脚被注明而已。

世界面对虚张声势总是做出退让……它从不向正义的要求屈服,从不向起义的人民屈服,那么面对虚张声势,它却卑躬屈膝。

读到这些,虽然说不上拍案叫绝,但也是蛮有意思。

《鸟,艺术,人生》经典读后感10篇


《鸟,艺术,人生》是一本由[加]京·麦克利尔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鸟,艺术,人生》读后感(一):鸟知道一切答案

当全民都在热烈的讨论“996”、中年危机时,有没有那么一刻,你想要逃离现实,放弃生活中的一切,去追求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当焦虑成为一种常态、当快变成一种姿态时,我们能为自己选择什么?

作为一个曾经北漂过的“中年老阿姨”,在看加拿大作家京·麦克利尔的《鸟艺术人生》时,内心一万个疑问,那时候为什么不勇敢一点逃离呢?在本书中,作家将目光对准日常生活常见的鸟类。就像很多人会问的一个问题,艺术有用吗?观鸟有用吗?而在作家看来,“观鸟让我逃离那种日常的、令人尴尬的创作艺术的意识,这是令人愉快的,也是必要的。它让我简单、持续地存在于一条由鸟、人和时间组成的河流之中。只要我身处那条河流,我始终无法摆脱的焦虑就会烟消云散。”

面对父亲的疾病,艺术家与母亲妻子多重身份的困境,日常生活的无力感,作家选择跟音乐家走进公园,走进森林,试图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而她确实做到了。在麦克利尔童年时期,她的母亲——一位日本女画家,也有过一次出逃的经历。她厌倦了家庭的琐碎,她绝望的想逃离一切,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然而,真正的自由,是在很多年后她与丈夫离婚时才获得的。如果她当初足够坚决、果断,自由的日子就会早点到来了。我们也许希望不受限制,却仍然会选择限制,选择已知的束缚,而不是未知的各种可能性。前段时间热播的日剧《坡道上的家》讲的也是一个备受煎熬、内心无比崩溃的母亲,同时也是一个妻子、女儿。她默默承受了生活中的不公正和不理解。勇气。一种逃离现实的勇气,我们是否也应该问问自己,你有足够的勇气吗?当然,要成为一只靠自己的智慧在野外生存的自由鸟并不容易。自由需要努力和付出代价。

麦克利尔与音乐家进行了一年的观鸟体验。这段时间更像是作家的一次自我成长与思考。一个人能有什么办法避免遗憾吗?一个人会否对另一个人的选择感到深深的遗憾——对那些于我们最亲密相关或最相似的人来说,这种遗憾是一种替代还是一种陪伴?关于渺小,鸟儿说,那些有时候让我们感到窒息的担忧在宏达的图景之中是很渺小的。因为世上的庞然大物而感到渺小是没有关系的。有一些贬低和轻视会使我们更强大、更仁慈。或许我们可以安慰自己,承认自己的渺小、平凡并不可耻。如果你感到不快乐,那就走进大自然,鸟知道一切答案。

《鸟,艺术,人生》读后感(二):放松是为了更好的起步

文:薇子

观鸟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个空间。

生活之中的疲惫感时有出现,有很多时候生活在城市之中,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丝毫没有停歇,想跟别人倾吐自己的烦闷,却在翻看通讯录之后回归到沉默之中。是啊,每个人都是忙碌着的,有很多事情似乎不知道该对谁倾吐,我们想要表达的,或者能表达出来的,也不一定有人听。于是人们开始学着去纾解自己的压力,释放压抑着的心情,这样的方法就有很多了。

前段时间在谈及工作压力和生活琐事时,忽然觉得无力感,感同身受这个词其实最没有说服力,不论是任何人都不能做到感同身受,很多的事情如果想要解决,还是要凭借自己的办法去处理,你可以去选择求助,但不同要求别人感同身受。于是想到大量的运动或许可以暂时忘记压力,重新拾起自己的斗志来,解决的方法还是有的,只是别让自己那么沮丧嘛。很多事情需要的是重拾的能力。

《鸟、艺术、人生》的主人公结识了一位音乐家,为了纾解她的多种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她开始和这位音乐家一样喜欢观鸟,靠着这个分散压力。其实生活中每人都有压力,观鸟可以释放压力,游泳也可以,长跑也可以,听听音乐也可以。方式其实有很多,方法也有多种,适合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之时给予自己一定的空间去思考,往往比钻牛角尖要好得多。人如果选择相信自己的能力的时候,还是有机会改变现状的。

一年四季时间更替,观鸟的活动倒是坚持了下来,人们有时会通过对一件事情的长期的专注来减轻自己的压力。有时候我也比较喜欢在秘密花园的本子上填色,多个颜色的搭配,一切都是未知,我们无从知道这样的搭配是否合适,也是一点点的摸索之中能暂时的忘记烦恼。作品完成之时也是比较满意的。

《鸟、艺术、人生》中的鸟类不听的飞翔,我们也许会为了鸟类搭建一座鸟巢,也可能救助了跌落鸟巢的幼鸟,也会在观赏鸟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不过不管怎么,我们找到了生活中自己的影子,重回生活中,也许没有找到解决之道,但我们至少可以正面的看待自己的生活。

琐碎的事情每天都在继续,并不会因为烦恼就减少,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内心,更好为自己蓄积力量吧。

《鸟,艺术,人生》读后感(三):鸟?艺术,人生

(剧透)

故事不复杂,主人公结识了一位爱观鸟的音乐家(音乐家这个身份不重要),在作为女性、作为母亲等角色带来的的困惑,及遭遇写作的瓶颈期、父亲病重等多重压力之下,她在散步观鸟这一活动中获得了间歇的喘息机会,并得以思考生命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实际上,鸟,在这个故事里也不是重要的,它可以被替换为鱼、猫、树叶、太阳或者任何别的事物。这样说来,大约也算是一种“比兴”手法吧。

书中作者写过以下一段话:

我最喜欢的是短小温暖的书,基于真人经历,而非沿袭那些早就已经消失的乡村传统。我喜欢的那些书常常会强调在我们大多数生活的、并不原始的实际环境中的小小野性。

这段话也可看作是作者对这本书的一种认识。整本书是平和的、细微的、喃喃自语的,也能见着作者作为半个日本人、对于日本文学传统的一种继承。

不过也让读者充满怀疑。

一方面作者想摆脱掉自己“城里人”的身份,“只能适应城市的后殖民主义者”(也包括作为知识分子、作家,其对书本和文字的迷恋),想去大自然中获得纯粹的知识和力量(当然,书中她也这样实践了——即“观鸟”),但是实际上她成功了吗?

在整本书里,我们很难看到她真切地观察大自然,贯穿始终的仍然是“书本上的知识”。她确实每天在散步,四周是自然和鸟类,但她没有一刻真正地向它们投去过热情。相反,她完全地沉溺在自我之中,没有一刻离开过自己琐碎的思维。作者以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叙述方式,也有一些无关痛痒的自我怀疑,但最后仍满意地结束了行文。

是的,直到最后她也未曾意识到,这仍是纤弱的文人之文,仍是书卷气的,女子气的。没有大自然的清新味道,没有真的因为“观鸟”而获得一点不同(就算是细微的)。

这一点也让人有点沮丧,女性作家如何能够更有力的写作。当然作者在书中也有辩解,她不赞成一定要宏大叙事才是伟大的文学。

诚然,我们可以从琐碎和细小的事物出发(某种意义上,这样更好),但我们最后落脚之处仍是决定作品优秀与否的关联。

不好意思,又要用作者书中的另一段话来结尾了:

有一个具体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就是那种做作感。通过关注微妙和细小意识的觉醒,我上演了一出老套的大自然欣赏戏码。

《鸟,艺术,人生》读后感(四):鸟,艺术,人生

事实证明,很多的时候,困境带来的不仅是自我的诠释,还是对于生活的创新

这本书的主线很简单,是鸟儿与生活的观察年记

四季的流转,环境的不断的变化,人们内心的不断的变化,生活的压力,人生的遭遇,探触每个人在生命中必然会经历的爱,等待,寂寞,失落,圆满,还有遗憾

面对父亲的病痛,束手无策,一个作家的心灵本来就比平常的人来的敏感与脆弱,对于情感的发泄也是不同的,生活总会有压力,而稿子却是需要按时提交,是什么让当年的梦想成了现在生活中的按部就班,是什么让当年的飞扬成了现在不起任何波澜的日复一日

内心的焦虑,让作者的心情遭透了,想要改变现状开始从心而萌芽出来,这一切中,在无意中看到的一个年轻的音乐家的记录片而开始浮出水面,而开始找到了另一段有趣的旅程

她好奇,是什么让一个音乐家爱上观察鸟类,让他突然间去拥抱大自然,她决定跟着这位音乐家的脚步,一探究竟,然后开启了自然与心灵的启示之旅

对于一个已婚多年的她来说,家人的支持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她放任的去漫游,可以放任的去体验这份心的旅程。

书中,以四季为节点,在四季不同的季节中,有不同的鸟类,用耳朵与眼睛去聆听与观察鸟类,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随着作者而去探寻,去感受,找开一切的心门,也期待着可以得到何等的启发与灵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也如作者那样,对于人生悲喜的反思,对生命中的起伏与疑惑的感受及解答。

美是需要内心去发现的,世间的美,在人们的情绪中,被渐渐的掩盖

跟着作者的脚步,在四季流转中,感受自然之美,反思人生的悲喜

她说

我希望生命中每一个过度工作的人都能有一些闲暇时间,远离时间的控制,能有充分的究竟享受无聊和无所事事,能做做白日梦,超越充满了计算的世事表相

我想,她也正是如此的在做,她跟着着音乐家,走进大自然,对于鸟类的认识也开始越来越多,对于很多的小鸟的故事,以及她心中赋予的情感,让她日渐丰盈,是的丰盈,在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是这样子的认识的,如果在这之前,她的生活已经变成了按部就班,没有任何可以激起她的激情的话,那么从她寻找突破,然后跟着音乐家一起找寻的过程中,她已经在她的人生上画上了奇异的光彩

改变路线,跨越规则,为未知的事物敞开大门

在日渐松驰的心灵的束缚中,我看到了这句话,然后内心在不断的重复着这句话,在书中的惬意,舒适,以及自然的阅读中,这句话不断的在我的内心放大,放大

是的,改变路线,跨越规则

是的,人生,无需既定的路线

而我们,都在路上

《鸟,艺术,人生》读后感(五):静下心来去聆听

世界是喧嚣热闹的,但每个人又都是寂寞孤独的。每个人在寻找自己的位置,究竟应该如何在自己人生中活出属于自己的色彩。很简单的封面,Brids,Art,Life简单的三个单词构成了书名,就像书中的道理一样简单,可是越是看上最简单的,却可能是最难做到的。

《鸟,艺术,人生》的作者京麦克利尔是一位小说家、散文家、童书作家。她出生于英国伦敦,在加拿大长大。父亲是一名驻外记者和纪录片导演,母亲是一名画家和交易员,可以算是高知家庭。处女作《TheLetterOpener》入围亚马逊加拿大小说首奖,第二本小说《StrayLove》入围亚马逊编辑年度选书,她被授予K.M.Hunter艺术家文学奖。在书中所有插画均由麦克利尔亲自绘制,可以算是继承了她母亲的绘画天赋吧。一年四季的轮回并不一定都是由春开头,就像人生一样并不会都以喜悦开始的。故事在冬天的开始发生,那时故事主角麦克利尔的人生也处在低谷,父亲生重病入院,她的心情很糟,生活也不如意,就如同深冬一样冰冷刺骨,没有热情,而她遇到了一位改变这样槽糕人生的朋友,是一位热爱观鸟的音乐家,这大概就是缘分,本来属于两个世界的人却因为某种联系相遇了。一开始她觉得这位朋友很奇怪,明明是音乐家并非是鸟类学家却喜欢观鸟,是单纯的喜爱吗?还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没错!观鸟不是单纯观鸟,而是观察属于这个世界上大自然创造的美。观鸟不再是音乐家一个人的爱好了,麦克利尔也学着观鸟了,正深处寒冬的她在观鸟中发现了很多以前被她忽视的美,而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只是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忽视,因为人们有很多东西需要追逐,在他们眼里这些美会耽误他们追逐的进程,或许他们觉得这些美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但是麦克利尔在观鸟的美中学到了很多,体会到了很多,获得了很多灵感,甚至连自己的心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四季的转变一年为轮回,每一年的季节其实都差不多,改变的自己的心态,不同的心态让你过不一样的四季。观鸟只是一个简单的方式,你还可以选择观察平时被你忽略的种种,在观察中反思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吗?学会看自然,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上寻一块安静的地方,让自己静下来,忘记那些烦心事,去思考人生,让自己体悟人生,活出自己的人生。。

《鸟,艺术,人生》读后感(六):这才是人生:以小见大的智慧

说起这本书,还怪有缘分的,看见书名和封面的第一眼,我就不由自主的被吸引住了,没错,我就是那种以第一印象来看待事物的人,也正因为这样导致我错失了很多其貌不扬但富有一切美好性质的东西,幸而这次没有让我错过这本书《鸟艺术人生》。初识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翻开它,我只是拿着它凭借着书名在想这本书会以怎样的方式为我们呈现出鸟、艺术、人生三者的结合而又不显得突兀?这本书一定很高冷有范吧,不然为什么显得如此文艺?作者肯定是个女性作家之类的猜想……当我看完了这本书,我的之前的所有猜想也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这本书按照春、夏、秋、冬四个部分以每个月为一个章节来编写而成,书中讲述了作者“京·麦克利尔”在父亲病重的紧绷状态下,为了追寻灵感、美好、心灵的慰藉,相约一位有着观鸟爱好的“音乐家”带领着自己踏上观鸟之旅,旅途中发生的种种事情及对艺术和人生的启发。这本书没有我想象中的高冷——生人勿近,我以为一般人是不太容易读懂什么叫做艺术,实际上作者将观鸟和艺术融合进了生活,通过讲小故事和发散性的思维展开联想讲整本书像我们娓娓道来,让我们与作者一同体验了观鸟过程的同时,还明白了很多道理!“有一只鸟的头上套着一个塑料袋,上面印着“冰冻芒果”的字样,另一只鸟把巢筑在一个破碎的灯具里……它们活的像其它鸟类一样……但毫无疑问,它们就是那个堆满沙砾和垃圾、乱糟糟的世界的一部分……”一般时候,我们在看到这张图文字描述的时候,肯定会想,由于人类的对于环境的破坏和对森林的大量砍伐导致鸟类无处可归,只能安居与杂乱无章的钢筋混凝土、垃圾堆积的世界……值得让人佩服的是作者通过这张图看到另外一个世界,她给我们阐述了家的含义:这是一种对于那些肮脏、简陋却又美丽而充满乐趣的地方的爱,我们很多人把这样的地方称之为“家”。是的,当我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也确确实实被作者说服了,家也许并不完美,但它却是我们的避风港,累了可以休息,开心可以诉说的地方……可见作者有着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树底下有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金翅雀,它的父母在我们头顶盘旋俯冲,像是在教它们灰色的宝宝如何起飞。但是这个,鸟宝宝是可不可能飞起来的……我想救那个鸟宝宝,但音乐家却反对。他说我们不应该该干涉。不顾风险让一只野鸟变成家鸟事错误的……适者生存……”这里的作者触动了心里的善意,想去帮助小鸟,但殊不知却是一种伤害。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父母以为是对孩子好,强行灌输一些自己的理念和思想,什么都约束着他们,使孩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丧气了应有的天性,如同复印机打印出来的一样,那么这算是好还是坏……“一个关于自然与美的拙朴观念是:它们只有在稳定与繁荣的时期才能被允许思考,而在人们受苦受难的时候考虑世界的美丽表面,这在本质上是可鄙的,应该回避的。”拙而有见地,以为绝妙。然而我们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甚至是拿国耻家恨去做赞美他人之词,可悲、可悲、可悲。好书值得一看,不要问我《鸟艺术人生》具体,我只能说:这才是人生,以小见大的智慧。

《鸟,艺术,人生》读后感(七):小思维大世界

鸟,代表着自由,它们翱翔于天空,活跃于无尽的空间,随心所欲的追逐着本心,每天不用思考明日的去向,只需找到食物就可以继续无忧无虑的生活。艺术,思想家的乐园,想象力丰富的人将头脑的想法付出实践,以绘画、文字以及行为的方式表达出他们内心的不羁与追求,向世界宣告着与众不同。人生,每一个人从嗷嗷待哺到行将就木这整个过程称之为人生,世界上人有千千万,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绝对的独一无二。

《鸟艺术人生》书封

《鸟艺术人生》是加拿大作家京·麦克利尔著,胡妍译,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作者的爸爸是英籍驻外记者和纪录片导演,母亲是日籍水墨画家和交易员,她出生在英国,在加拿大长大,所以她的身上既有东方女性敏锐的感官、细腻的思维,又有西方女性大胆的生活方式、勇敢追求自我的内心宇宙,这本书更像是作者将自己的生活见解说给读者听,也可能是译者翻译的原因,这本书更像是聊天,给读者一些亲切的感觉,好像下一刻我就可以与读者对话,这样的书籍给人轻松地阅读范围,适合在休假的午后阅读。

这本书一共包含冬、春、夏、秋、冬以及致谢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又被细分为十二个月份,除6、7月份和为一章,12月份占两章,这本书就是作者用一年的时间从前一年的12月写到了第二年的12月,内容包含了作者和父母、丈夫、孩子以及朋友的相处经历、追求艺术以及观鸟时的所思所想,这本书不是在写鸟类和艺术,而是在聊做这些事情时的想法和心理感受,讲的是作者已经经历过的人生路程。

《鸟艺术人生》书中插图

在这本书里作者说她喜欢微小的事物,她描写了一些她认为微小的事物,因为作者的这种性格,所以她对事物观察入微,整本书的描写都很细腻,给人一种清风拂面的温柔感觉,书里没有大起大落,即使是父亲的生病和父亲拖着病体逃离医院,作者的文字都很平淡,平淡中透漏着焦虑,生活本来就是一团乱麻,作者总是能处变不惊。

在作者描写的这一年里,事情没有变坏也没有变好,对观鸟的兴趣渐渐地变得日常和平淡,与音乐家的关系依然保持着朋友,父亲依然生着病,但是精神状态保持的不错,生活一直在向前进,但是并没有什么波澜,这就是作者的这部作品,平淡中寻找快乐,艺术升华人生。

这本书中的插画是作者亲手绘制的,可以看出她对绘画的喜爱,整体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生活嘛平淡才是真。

《鸟,艺术,人生》读后感(八):所谓自由,它一种永恒的追求。

《鸟,艺术,人生》

起先看见这本《鸟,艺术,人生》时,就觉得很好奇,脑海里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觉得应该是一本写观鸟后,对于作者的艺术,和他的人生,造成了什么影响的这么一本书。

等到我真正翻开看的时候,觉得自己想的太过简单,但是居然也挨边了,笑,书里的作者的妙笔连珠,让我拍案叫绝,只是单纯通过观察笼中鸟,观察野外的鸟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的写作之路,再扩散到他的人生,以及最最打动我的,关于作者他对自由的看法,让我的整个世界观有了空前的振动,堪称摧枯拉巧,山崩地裂。

《鸟,艺术,人生》

我一直觉得自己不自由,二十岁时也有过出逃的过程,比如和父母反对的对象在一起,去往远离家人的城市独自生活,做家人不看好的工作等等诸如此类的叛逆行为,我的童年时光或者青春期都没有这么忤逆不道过,到了成年了,反而像脱缰的野马,胡乱扑腾,可是最终还是回归了正轨,只是内心依然愤怒,那些情绪日夜折磨着我,不得安宁,就像作者说的,我心里也有那个“愤怒的小拳头”,但是一直得不到发泄,只能自苦。

《鸟,艺术,人生》我了解被困的感觉,我明白那种想要做出改变却又受困于心魔、原地盘旋的感觉。我明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当你为人父母或身为子女,为了对方而不得不放弃自我时,确实很难敞开内心的大门。然而,为了保护自我免受打扰,你做的一切可能最终只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诚如作者所说,我在尝试了出逃,叛逆,不听话,费劲折腾了一通后,一切并没有好起来,反而越来越糟糕了,矛盾只是被隐藏,从未被消灭,那是我们身体里的本能,超过了一切原始的冲动和本能的欲望,那就是——对“自由”的渴望。

渴望自由的本能可能是根深蒂固的,但我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某物。我们可能受传统的束缚,或被困于某种关系(家庭、婚姻或职业)中,这些关系就像橱柜一样,令人感觉舒服、设备齐全,但仍仅仅是一个柜子而已。或者,我们也可能因为对广袤世界的恐惧和未知因素的不可预期而停滞不前。当我们为了经济稳定而放弃艺术自由,当我们像广场恐怖症患者一样生活,错把上锁的安全房当做安全感时,我们就可能是受到了限制,受限于习惯、自我意识、野心和物欲的牢笼。我们的自由究竟是因为心无所惧,还是因为远离危险?

而如果真的和人们说起自己不自由,大概率是会被耻笑,你是被关起来了,还是犯事了?或者是懒病犯了,不想上班而已?扯什么自由不自由?但是如果真的想要追逐自由而去,大概要花费的是比现在还要多得多的时间,付出比现在多得多的努力吧,以及像作者说的那样,我们害怕改变,害怕未来会比现在更不如意,有更多的意外。

《鸟,艺术,人生》我们也许希望不受限制,却仍然会选择限制,选择已知的束缚,而不是未知的各种可能性。

但是其实自由是一种练习,而非一种持续永存的状态,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毅然决然的越狱行为,或是“某个时刻的果断决定”,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的过程”。

它更像是对人生的永恒的追求,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和狭小的空间里,去做尽可能多的事,所有束缚我们的禁律和想要囚禁我们的“狱卒”都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

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什么能限制我们通向自由的路,那是一条通往本心的路,而不是通往外界的路,原来我一直都走错了路,却怪别人挡了我的去路。

End。

《鸟,艺术,人生》读后感(九):我们的生活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这是最浅显的道理,可我们很多人,却在不知不觉中忘了。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

故事便是从一个女作家在生活中的挣扎开始的————父亲已经高龄,随着年岁的变大,身体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她每天都活在固有之中,被大量的信息、电话所淹没。她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我们所有人都是,这几乎是本能。想要去与世隔绝的地方,想要去大陆之外的海洋,却无可避免的被浪潮冲回。其实,你我都知道,我们已经无法完全摆脱时代的巨轮,完全与世隔绝,又有多少可能?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放任自己在世俗中跌宕,功于名利,二是,在城市中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一切,不再梦想出于本能的渴望“无限的自由”,而是对“一个人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能做什么”,虽扎根于泥土,却可以问候天空。

世界上最小的鸟

京·麦克利尔选择了后者,值得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位鸟类观察爱好者,她开始停下来思考,放下了手中的柴米油盐,放下了追名逐利,与这位音乐家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观鸟旅途。如《肖申克的救赎》所说,“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我们忙着奔波,忙着生活,忙着应付下一秒,我们以为我们在掌控时间,然而只是,过度的忙碌会带给我们一种虚无的充实感。当意识到这一切时,有人开始企图逃离。事实上,没有什么东西阻拦我们逃离,面对种种未知的危险,人们习惯于选择已知的限制。

如作者所说:

现在我明白了自由的真谛。它是一种练习而非一种持续永存的状态。杰夫·戴尔在小说《一怒之下》中写道:实际上,只有每天都努力才能获得自由。”自由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毅然决然的越狱行为。或是“某个时刻的果然决定”,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的过程。”

我们虽深陷泥沼,却也应如树木一般问候天空,我们虽然在尘世之中生活,却也永远不要忘了飞翔的姿势。京·麦克利尔由观察鸟而逐渐回归正轨,在大自然面前,自然绝不会拥有因人而异的势利态度。这一场观鸟之旅,唤醒的不仅仅是在这个野心勃勃的大时代关照细微生命的态度,也让京·麦克利尔开始了对自我内心的关照。

红嘴相思鸟

我们在工作,在忙碌,也变得迷茫,所幸自然带来一种短暂而永恒的宁静,让我放松下来思考,关于阅读、遗憾、细微以及种种。京·麦克利尔的这些思考都有一个共同点:感知自己。我们宣扬读书的好处时,她也在阅读,可她也在思考书的弊端,书让她间接看到世界,而读太多书,会失去直接接触世界的机会,“有时,书是我的容身之所,有时,它却把我圈禁。”当对弱小动物,最原始的爱暴露之时,科学虽是真知,她却从内心无法完全服从科学。这为期一年的观鸟之旅,她从鸟身上学到太多,清醒自己、关心自然。

故事的最后,这为期一年的观鸟之旅结束,她明白没有人可以给她一本完全的生活指南,她是自己的上帝,“生而为人,我们各自取暖,生而为人,我们各自为政。”

红胸啄花鸟

我们的生活是混乱,是不堪,是孤独,是......几乎芸芸众生都过着一种平静而绝望的生活。当我们埋怨生活,疲于应付之时,仔细想想,我们的大脑是不是被体制化了?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你的上帝是谁?如果没有神的对照,人将何为?当然可以随心所欲,当然可以烟火气一些,然后这样就够了吗?“此身虽在异变之中,而灵性得以长久存在,正是人人心中有块不变的三生石。”不管身处的时代如何,我们都是自己的上帝,我们最需要关照的仍是自己。

你看,已经有人明白自由的真谛,已经有人开始生活。

《鸟,艺术,人生》读后感(十):观鸟一场人生之旅

一开始是被书的封面吸引的,简单、零散且直观。至少让人一目了然,又是一部探索人生的“大作”。可以说我是以一种索然无趣的态度翻阅了本书。

开篇时,内心不禁想着“果然如此呀,矫情的内容”,但当作者真正的向读者逐步展现她的观鸟过程,并将观鸟这一行为融入生活时,我的整个阅读状态和感受完全被转变了。必须承认,最初的我是带有偏见的。如果中文版封面肯将“death”加进去,我的这种偏见可能会减弱不少……

整本书看似是作者生活经历的随笔,但其本质中的逻辑与线索完全不亚于一篇小说。作者以“观鸟”作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对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其中,跟着作者一起思考人生中的种种。

本书开篇大大的一个“winner”,无需继续深入,便能体会到作者在这段时间里的疼苦、迷茫、怀疑、无助……作者的父亲是个伟大的战地记者,一生用文字进行着战斗,骄傲而平和的父亲。如今已步入高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与死神搏斗过多次。作者因此陷入面对疾病、死亡的无助境地,就连赖以为生的艺术创作,也无法帮助她逃避现实。可以说作者描述她自己面对生活所表现出的焦虑感,是使我决定继续阅读下去的原因。现代人深陷焦虑感而难以自拔,市面上铺天盖地的“鸡汤”毫无实质意义。人们一边焦虑一边因为自身的焦虑而自责,继而变得更加焦虑。即使像作者这般追求艺术的艺术家也难以摆脱世俗的困扰。作者那种想要寻找到可以引导自己的风向标的那种急迫感,感同身受。直到遇到那位热爱鸟类的音乐家,开启了作者观鸟的艺术人生,让作者学会了以另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及挑战。

爱,一个伟大的主题,在这里作者向人们展示的并非是那些虚无的大爱,而是常伴我们并习以为常的小爱。父母之间经历时间历练的爱,我们自己懵懂渴望的爱,父母对于自己子女呵护与引导的爱,我们对于某种事物执着的爱···在这里作者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她认为自己无法不求回报的创作,这使她对于艺术创作的爱变得不再轻松。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曾经深爱我们的事业,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工作总是伴随着痛苦。就像音乐家说的“好吧,也许鸟儿鸣唱只是因为这样很快乐”,这是多么令人羡慕。

来自:音乐家

鸟笼,我们和笼中鸟一样,因为生活中无可避免的因素被限制自由。人们总是喜欢将鸟儿关在笼中照料观赏,这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喜爱的表现,但是翱翔天空的鸟儿是否快乐呢?我们也是如此,为了让父母放心,一路安安稳稳的升学最后结婚生子。如果哪天也想任性的去看看世界,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走出去呢···我们总是如此渴望自由,却又胆怯于突破枷锁,但往往是因为我们爱着周遭的人事物。

微小,很有趣的一个主题。作者在思考微小艺术的意义,她认为微小艺术也是一种值得并赞赏的艺术。宏观艺术似乎更有气势,内容更加丰富。但是微小的艺术也一样丰富且大气。通过细微的事物反而能更好的映射出宏观景象。作为一个偏女权主义的作者,她不禁联想到大多数女性都是被教导要细致,以成长为娇小,玲珑,细致,优雅的女性为目标。“关注是最稀有、最纯粹的慷慨”,是的呀,令人在意的事情总是能吸引无数的关注,就像书里描写的这只被打扰的“小小的鸣角鸮”。也许不需要特立独行,而是融入群体之中,反而可以从生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春天的到来,意味着作者在生活的压力下得到了些许解脱。

等待,我们总是在不停的等待。等待伴随着时间,有时候对于“等待”人们更多的是不耐烦的态度,牺牲很多的时间就为了做一件事。“时间对于观鸟者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在观鸟的过程中作者逐渐习惯等待,并在这种宁心静气下获得了放松的机会。也许等待并非全部都是令人厌烦的,有时人们会不禁借着“等待”而逃避一些事情。

来自:音乐家

知识,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作者热爱着阅读,从小便有着令人叹服的阅读能力。但是她也认为阅读是一种逃避的方式,作为读者非常认同这一观点。我自己就总是借着阅读逃避当下的痛苦,虽然逃避了一时,但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作者在观鸟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的困扰,沉迷于精神阅读的作者,在实用知识上极度匮乏。“在小说的字里行间我瞥见真实的世界,在原本可以接触真实世界的时候,我却在追寻文字。”

蹒跚,每个人都是从最初的”蹒跚“走到最后的”蹒跚“。作者从自己儿子的跌跌撞撞,到年迈父亲的步履蹒跚,对于生活中可能会面对的危险感到迷茫。迁徙的候鸟中有一大半在途中死亡,他们面对生存挑战时,依旧拼劲力气向着遥不可及的目标前进。鸟类所面临的严酷的生存环境,很大程度上是人类一手造成的。人们如何与环境和平共处,也是作者想要引导人们思考的一大课题。多伦多那场特大暴雨之后,一家子鸊鷉都顽强的存活下来,小鸟们自己在水中游来游去,脑中浮现这一幕时,眼睛发热,为这些小家伙的顽强感动。

来自:音乐家

夏季仿佛是个万物都变得慵懒,但却又格外热闹的季节。

间歇,任何事情都需要间歇,但我们总是因此而焦虑。在高压及快节奏的当下,仿佛一切间歇都成了一种偷懒。“我希望生命中每一个过度工作的人都能有一些闲暇时间,远离时间的控制,能有充分的空间享受无聊和无所事事,能做做白日梦,超越充满了计算的世事表相。”,我们本应选择有效的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但事实上,我们一直被时间支配着,忘记流出间隙欣赏周遭的景色,不是为了逃避,而是单纯的放松,以更开明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

漫游,我们总是渴望去看看这个我们不了解的世界。现代的人从来不缺少出游的机会,但是当为了出游而出游,那么人们是否还会记得对出游的期盼与喜爱。我们在冰冷的墙壁里困的时间太久了,逐渐忘记漫步林间,倾听林间鸟轻快鸣唱的感觉。我们总是把自己封闭在特定领域,忙碌,焦虑困扰着我们,不敢为了一种独立于专业外的爱好倾注心血。我喜欢作者描述的她与丈夫之间依赖又独立的关系,并羡慕作者可以找到改变自己视野的爱好。

来自:音乐家

秋天,仿佛一切又归于平淡了,对于观鸟者来说,可能是个比较清闲的季节。

遗憾,谁没有呢?作者因没有遵循本心救起一只小金翅雀而感到遗憾,虽然我也赞同音乐家的决定,同时也很理解作者的遗憾。我们总是在自己做一些事情时犹豫,错过时机时又万般不甘。往往我们有很多理由告诉自己不应该,没做过,往往不知道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作者对于自己的父亲和婆婆毫不犹豫的选择行动,即使面对危险、困难、不利,他们依旧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战斗。“我认为遗憾就像失去了希望。采取行动会给人带来希望。”

疑问,观鸟是否真的存在意义。作者的朋友在加沙执行人道主义医疗任务时被拘捕,在这种困难且焦急的时间里,作者因为自己因观鸟而放松的心情感到羞耻,她怀疑自己因此而不能关注更重要的事情,甚至她的艺术创作除了做作是否真的有更加具体的价值。当她开始了解到很多在困难中抗争的艺术家都因为观鸟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获得持续斗争下去的力量和勇气,作者的疑问逐渐消散。在这里观鸟被作者升华为对艺术行为的追求,艺术不是无用的,是另一种面对问题的途径。

来自:音乐家

结束,只是一个循环的开始。音乐家要和我们的作者道别了,他要收起自己对于鸟类的热爱,抽身回归自己的艺术事业中了。他觉得自己对于鸟类的热情减弱了,但当他看到一只濒危的“游隼”时,他所表现出的那种忘乎所以,暴露了他真正的内心。音乐家对于鸟类的爱是持久的,不会因为一时的离开而减弱。音乐家教给作者的东西,我只能通过记录体会,内心感到幸运又稍有遗憾。“几年前在于女朋友分手时,他自怜的对前女友说:你永远不会记得我。她回答说:你错了,你给了我一份礼物。我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鸟类,现在,我想我爱它们。”,我想我也会爱上它们。

尾声,又一次进入冬天,作者在此提起父亲送给她的新婚礼物,一份特别且意味深长的礼物。世间万物终归要走向一个循环,我们生存的环境既脆弱又顽强。看完整本书后,我现在变得能留意周遭的鸟鸣,感受他们的声音。我很感谢能阅读到这部作品,简单的,跟随作者的脚步进行了一场丰富的观鸟之旅。

《改写》读后感10篇


《改写》是一本由朱首末著作,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改写》读后感(一):一本深刻+悬疑的好书

非常不错!很久没读到这么好的作品了。文字一气呵成,主题关乎科学和人类,犀利高端。

作者擅长制造悬念,文笔细腻老成,一看就不是那种烂俗的悬疑,内容里包含的基因改写、遗传病毒、地下卵市、科学信仰等元素,紧凑耐读,读后发人深思,能使人产生关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考。

书中有些概念细思极恐,是一本既深刻又悬疑的好书!

《改写》读后感(二):改写

改写是一部题材新颖超前的悬疑推理小说,情节紧凑,环环紧扣,文笔流畅。基因改写一旦进行人体试验,那么对人类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真是不敢想象。但是基因剪刀要是能够用到治疗基因疾病上,也将是一个造福人类的好事。

《改写》这本小说,利用故事情节给人们提供基因知识的科普。基因改写将是一个科技与道德的博弈。去年,我国出现的基因宝宝,绝对是触破了这个道德底线的。

《改写》不仅仅是一本好的悬疑推理小说,更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题材。

《改写》读后感(三):科学的‘恐怖’与人性的底线

几天了,刚收到书读了几页便放下了,却发现心里有点依舍,就这样又拿起来便放不下的读完了它。合上书页心里有矛盾,有恐慌感。曾记得基因峰会事件,科学和伦理的正面交锋。是啊,基因话题已经很普遍了,关于基因的影视书籍也接触过很多,而这本书的作者却从中挖掘新芽,没有感觉老套,没有一看就透的情节。讲真,书还是很吸引人的。老话从谈,基因是么呢?它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死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代表了我们整个人,而基因不仅可以复制一个无二的自己,它还能够“突变”和“变异”。《改写》的作者朱首末,本名朱珊,北京人,爱尔兰媒体专业硕士,现常年旅居美国。记者出身,曾在海内外多家国家级媒体从事一线记者工作近十年。喜欢朴实却耐人寻味的文字,偏爱社会方向悬疑推理。对于《改写》,它是一本内容极细思恐的小说,这本书不仅思路清晰,让人从题目就可以带入思维,读完让人反思,意犹未尽之感,值得思考之幻。书中,多股势力围绕“基因改写”是否应该进行人体实验,而书中到底有没有进行人体实验呢?带来的可怕后果又是什么?在基因改写的事件中保守派和激进派两大极端,双方各怀目的,暗中较量。保守派的领军人却在关键时刻离奇身亡,这从中又有什么阴谋呢?只有自己深入去看,才会知道其中的刺激,欢迎你加入《改写》大军哦!言归正传,基因的改变,这是件很恐怖的事情。假如没有了道德的约束,又不存在法律法规的限制性,这不是在造福人类,而是在毁灭人类吧。

《改写》读后感(四):当基因”改写“成为人类掌控世界的权杖

当物种繁衍这把生命的钥匙,都被基因”改写“成为人类掌控世界的权杖,是否能够达到完美的我们就成为了造物主本身?

对于这本能让我一气呵成读下来最后还觉得意犹未尽的“改写”,我并不想在这里留下过多关于情节设置与最后揭秘的讨论,毕竟这会削弱其他阅读ing或期待一探究竟的其他读者的体验。而作为一本推理悬疑类的小说作者很好的拿捏了线索与真相的释放,关于基因编辑、破坏性基因病毒、地下卵市、伦理限制的讨论也直击当下议题热点,会吸引人带着探寻而敬畏的心情渐入需要层层拨开谜团的事实真相。

作者在“啊哈”时刻为我们带来的关于科学作为信仰,规则法律滞后下能否将道德伦理作为最终约束人类限制的讨论,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还记得2018年年底国内外都争论颇多的南科大”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从”重大突破改编人类历史的基因编辑婴儿降生”到饱受伦理谴责的“涉事副教授停薪留职”,正是能否利用人类已掌握的科学技术在基因层面改造人类下一代的现实案例。无论是学界发声社会舆论还是高层表态,无一不是谴责和声讨。

这种谴责我认为表现了大多数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人类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边界的明确。

也许激进乐观派会认为如果能够利用基因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会导致人类”缺陷“的问题(请允许我使用缺陷一词来盖指所有我们认为的负面性状包括疾病、寿命限制、能力限制等等),从基因胚胎阶段就创造”完美的人“,那将是多么喜大普奔值得全人类歌颂的事情呀,那将是人类作为种族的跃迁,甚至AI这个弄潮儿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容颜能改整容手术还会存在么?

但是我认为这将剥削人类最大的一项重要权利,那就是自由。试想所有人的基因都可以被父母按照其意愿和需求进行”改写“,他们的“出厂设置”都被有意的设定成为了某种属性和参数,并且安装上了“不可忤逆造物主”的终极代码,那么后天的个人意愿都将没有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现阶段人类繁衍的不确定性能够交给“自然“真的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也为个人后天奋斗提供了自由和各种可能性。

最后我想说,请珍惜自己的不完美,这种异数才是生命中最大的惊喜。

《改写》读后感(五):基因改写是天使还是魔鬼

曾记得,早在2015年10月5日,一个由科学家、哲学家、律师和政府部长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呼吁暂停对涉及人类种系的基因进行“编辑”,并对可能导致人种改良的遗传特性修改活动的风险提出了警告。时至今日,科学的迅猛发展,基因技术也不断成熟和完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出现所谓“定制婴儿”、基因编辑和改写的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讨论。由朱首末所著的悬疑小说《改写》,再次把公众对基因技术的应用多面性向读者展示出来。《改写》全书共分25个章节,整个故事架构在中国原京,通过女刑警队长苏左参与跨国抓捕,引出自称具有“犯罪基因”的嫌疑人乔伊森,第一次见到了留美博士、当今世界上拥有最高超“基因改写”技术的天才华裔科学家萧程为展开。直到堪称“物种灭绝武器”的全球罕见遗传类病毒“兹扎”入侵中国原京,该病毒只有通过当今世界上最前沿的“基因剪刀”技术才能将病毒彻底扼杀。为了不引起全国性的传染,萧程接受了官方邀请,回国参与“兹扎病毒改写”计划。然而,随着“兹扎病毒改写”计划启动,保守和激进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围绕“基因改写”是否应该进行人体实验,形成了保守派和激进派两大极端,双方各怀目的,暗中较量。不料保守派的领军人、萧程的恩师戴林钟教授在“兹扎病毒改写”计划启动之际离奇身亡,萧程初抵原京便深陷旋涡。女刑警队长苏左临危受命,负责案件的侦破。两人被卷入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件当中。随着苏左调查的深入,激进一派暗地进开展很多年的人体胚胎基因改写实验逐渐浮出水平,“被参与”实验的父母们全不知情,他们的孩子渐渐长大,有的成为记忆力超群的神童,有的却出现多指并指症等各种各样的疾病,终生挣扎在病难求生中,不得解脱。故事最终揭示,所有这一切,根源于国际恐怖势力的暗中布局,他们为利用基因改写技术打造一支具有“超完美胚胎”的恐怖势力进而渗透到世界各地。本书的作者朱首末,北京人,爱尔兰媒体专业硕士,记者出身,喜欢通过朴实却耐人寻味的文字,描写那些有可能发生在身边的案件,折射社会弊端和人性弱点,提高人们对罪案的警觉,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出版有长篇悬疑推理小说《罪头条:恶魔的风度》。可以说,作为一本推理悬疑小说,《改写》非常成功,基因改写选题新颖,文笔简洁流畅,情节跌宕起伏、扑朔迷离,既有国内保守、激进之争,又有国际恐怖势力暗中布局,既有对科学研究的执着,又有对财富追求的贪婪。所有的一切,既包含对人性的考验,又有对科学技术应用的反思。

《改写》读后感(六):《改写》书评:一个构思奇妙的故事,一本发人深思的好书

《改写》是一部融侦探和科幻为一体的长篇悬疑推理小说,讲述了一个构思奇巧精妙编排的故事。通过对涉身其中的人物的出神入化地描述和对环环入扣的事件场景的还原与再现,展示了一幅幅当代中国社会的鲜活画卷。

侦探小说通常以故事情节和逻辑推理取胜。作为侦探小说,本书以侦破戴林钟教授的谋杀案作为故事情节发展脉络的主线,中间穿插了多条用以丰富故事情节的辅线,包括,兹卡病毒的传播入境和扩散,故事几个主人翁的成长经历和他们之间的感情及爱情纠葛,邵珑珑的身体智力异常和身世之谜,几个罕见遗传病患者的发病和求医过程,戴林钟教授死亡的真正原因,等等。最后各条故事情节逐步汇集,匠心独具地编织出一个使人大跌眼镜的惊天秘密。多重故事情节的设置和交融使整部小说读起来,悬疑重重,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科幻小说以憧憬美好的未来和揭示未来可怕的危险为己任。本书以当下最热门的科研话题之一的人类基因编辑和改写为题材,精彩和深刻地揭示了科学理想与现实利益的交缠和冲突。特别是在中国近来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发生和震惊整个世界之后,更是烘托出了作者涉猎题材时的敏锐和时代关怀的情操。科学技术是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如果缺乏社会道德和科学伦理的制约,以及法律和规则的约束,任凭人们把它作为实现自身名利的工具,就好比一个无知的儿童拿着一把上了镗的枪,不知道会闯出什么样的祸来。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给出了一个鲜明的例证,本书则揭示出另一种更加可怕的后果。人类基因组是经过了千百万年的自然进化和优胜劣汰的严酷选择,才达到的今天的程度。贸然改写人类基因,尤其是生殖系细胞的基因组,会使被不当改写的基因流入人类基因库,世世代代遗传下去,遗害万年。

作品对人物的刻画笔法细腻,个性鲜明,苏左,萧程,邵毅平,杨海璐,等各个主人翁的性情爱好,喜怒哀乐,跃然纸上,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深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拉近了与他们的感情距离。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诗聪和师涵兄妹二人。作者虽然对他们着墨不多,而且他们从未在书中露面,但是让人过目不忘。不但在故事的承上启下中担当着关键角色,更是让人对他们短暂的蹉跎人生叹吁不已。

本书是作者的第二本长篇悬疑推理小说。长篇悬疑推理小说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小说体裁。其好处是容量大,可以容纳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给了作者充分的创作空间去发挥想象。但如果把握不当,味同嚼蜡,则让人难以耐性通读全篇。作为该领域的新秀,这部小说与作者的处女作《罪头条:恶魔的风度》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作品在故事情节的整体构思,事件发生的逻辑顺序,人物登场的场景安排等都堪称完美。

美中不足的是作品在“回国”和“线索”章节中安排的反派人物的会面,过早的揭示了故事的整体轮廓,而不是让读者自己随着故事的发展去揣测和拼图。另外对主要反派角色董明申副省长的描写也失之脸谱化。对另一个主要反派角色郑锦鸿的出场安排也可斟酌。

《改写》读后感(七):《改写》书评: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我们的未来何去何从?

小的时候看电影《侏罗纪公园》第一部的时候,对于如何从琥珀里蚊子的血液中提取恐龙基因的那段小动画印象特别深刻,同时也对故事中博士的说法心有戚戚,“生命自有它的出路”。人类想充当造物主的角色,后果却导致恐龙岛的全面失控,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却无法把恶魔收回去。现在如果人类有机会对自己的基因进行改动的话,他们又会为此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呢?

《改写》正是这样一本基于基因技术背景的悬疑小说。一个突如其来的病毒,一项可以攻克病毒的前沿的基因技术,一件预料之外的谋杀,一场完美胚胎背后的腥风血雨,这一切正是围绕着基因剪刀这项基因改写技术而来的。当我们有机会运用基因剪刀技术,创造出一种完美无缺的人类的时候,有些人也许会为此不惜一切代价,这样的野心谁能够来遏制?《改写》这本悬疑小说正是围绕这个话题开始了故事。

《改写》全书节奏明快,故事开展丝毫不拖泥带水,而是层层伏笔铺垫,格局开阔,让人情不自禁的跟随作者给出的线索按图索骥,一步一步揭开故事的真相,等到最后谜底揭晓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松一口气。

故事开篇就从一个在学术演讲现场试图胁持基因领域的知名科学家萧程的犯人口中引出了基因犯罪这个论题,刑警苏左为了追踪这名犯人而来,因为这个案子认识了萧程。紧接着兹扎病毒在国内出现,第1例兹扎婴儿被偷走,与此同时国内领域的权威专家戴林钟却在自己家中被谋杀,他生前一直不支持将基因剪刀技术投入使用。萧程曾经是他的得意门生,却被发现在他的死亡现场。

为了解开戴教授的死亡媒体,同时攻克兹扎病毒,苏左和萧程一起踏上了解开迷团的道路,在不断的追查当中发现了一条政商勾结的利益链,当案件侦破,对利益追求地贪得无厌和对科学信仰的追求同样让人动容,最终兹扎病毒疫苗也研究成功,苏左和萧程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科学永远走在人类的控制之前吗?如果没有控制好,它到底是救人的良药还是害人的武器。保守派戴林钟认为基因改写是一项危险的技术,如果用于犯罪后果将不堪设想,它会带来危险。所以虽然他一直在研究这个领域,却属于反对派,不支持把这项技术投入使用,认为这已经超出了人类掌握的限度。

而激进派萧程作为他的得意门生,也是研究这个领域的顶尖人物,却积极的想要把基因剪刀推广在医学上应用。围绕这两种立场,人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在《改写》这本书中,萧程的团队最终研究出了兹扎的疫苗,而他本人却把完美胚胎弃之不用,这其实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关于人体基因改写技术,科学和道德之间尚未取得完美平衡,它们的争议可能还会继续。

基于现在的科技发展,基因改写技术也许很快就会成为现实。如果我们手中握有一张选票的话,你会支持使用它吗?还是把它封存起来?相信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改写》读后感(八):上帝之手下的“超完美胚胎”

2017年5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出版了一本科普作品《上帝的手术刀》,这本书将人类对基因编辑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生动地叙述,让大众对“基因编辑”这项“上帝的手术刀”有了较深的认知。2018年11月,原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生,一时间在网络上和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基因编辑”这一技术也随即走入大众视野,让公众对科学和道德的界限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读完了@封小白封兄寄赠的@法律出版社《改写》一书,该书正是一部讲述基因编辑事件的悬疑小说。故事发生在原京市,郑氏集团掌门人郑锦鸿的儿子(郑诗聪)和女儿(郑诗涵)先后因遗传性怪病无法治愈而离世,郑锦鸿希望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愈亲人,造福人类,随即与戴林钟(中国遗传基因学领军人物)、董明申(中原省副省长)以及自己的女婿邵逸平(中原省委办公室一级秘书)开展了对人体受精卵的基因编辑项目,企图研发出“超完美胚胎”。其中,邵逸平的儿子邵陇陇正是这一技术的适用者。邵陇陇在智力、情商、观察力等各方面远超常人,唯一缺陷就是其骨质极脆,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嬉戏玩耍。

最后,在戴林钟教授的攻关下,“超完美胚胎”诞生了,但戴教授难忍内心谴责,自杀了。临死前,他将“超完美胚胎”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萧程,而萧程在思考后,毅然将“超完美胚胎”杀死。这时,超级病毒“兹扎”出现,萧程明白定然有人在幕后操作,于是联手警官苏左,以及戴教授的老友欧阳书一起,粉碎了这项企图利用“超完美胚胎”来实现人类进化的恐怖设想。

全书内容丰富,人物塑造鲜明,一场悬疑案,下至平民阶层的保安(张磊)、保姆(田丽梅),上至权贵阶层的董明申(中原省副省长)、陈正强(中原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郑锦鸿(郑氏集团掌门人),每个人都有自身利益的考量,也有着前途命运的打算。

当然,书中最深刻的地方莫过于对科学和道德的探讨,由杨海璐(妇产医院副主任医师)说出:“真正视科学为信仰的人早就预见了科学能够达到的高度,而不信任人为的所谓‘控制’。他们看穿了这两者之间微妙的平衡都不过是暂时的,正是这一点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恐惧。因为人心真的深不见底,欲望更是随时会失控。他们恰恰是因为做到了,才更要把一切可能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

《改写》读后感(九):基因改写,我们真的需要做准备了

记得今年两会期间,《加强人类胚胎基因利用法律管控的提案》使“基因编辑”这一议题再次受到关注。事实上,自从2018年年底“基因编辑宝宝”事件发生后,这一前沿生物技术就一直饱受争议,大部分人都认为基因编辑技术是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人类的未来会走向何处,似乎便不再可控了。由于这一领域在法律上尚无明确界限,目前基因的改写仍旧只能靠伦理道德约束,因此,在法律法规上对其加以限制就变得迫切起来。

“从远期来看,基因改写将实现人类自己编写生命天书的时代,甚至不止人类自身,自然界中一切拥有基因的存在都可能得到改写,从而开启一个以我们现在的认知水平完全无法想象的全新世界!”这是新上市的推理小说《改写》第3页的一句话,或许也正是这样的可能性令人们心怀畏惧。如果有一天,基因可以被我们自己决定,那么人类不就相当于造物主了吗?可人类真的能成为造物主吗?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至少目前无疑是没有的,更何况这一技术目前远称不上成熟,可能的风险更是难以预料,正如提案人所说,基因编辑对受体的长远影响并没有接受有效评估,所以既有可能是理想结果,也有可能给对方造成不可逆转的健康伤害。

在《改写》一书中,激进一派暗地进行了很多年的人体胚胎基因改写实验,“被参与”实验的父母们全不知情,他们的孩子渐渐长大,有的成为记忆力超群的神童,可有的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多指并指症、巴顿晚期婴儿症、亨廷顿舞蹈症……而他们的家人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会承受这样的痛苦,只能在漫长的求医过程中将其归咎为命运捉弄。“经过基因改写的人不只在出生时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他们未来几十年的人生中都将充满未知的变数……或许还有很多同样被改写了基因的试管婴儿如今貌似健康正常地存活并成长着,但谁也无法预料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后,基因改写会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节选自《改写》第296页)

不允许以生殖为目的对人类胚胎或者受精卵进行基因编辑是业界共识,但现在看来,仅仅靠伦理道德、自我约束总容易出现有意逃避监管的违规行为。这也是此次两会出现这一提案的原因,我们需要从法律层面制定一个明确的规则。“除了基因编辑技术,还有辅助生殖技术、克隆技术、器官再造技术等,都对传统的生命伦理观提出了挑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说,“无节制地应用,可能会引发生命随机选择、代际混乱、器官商业化、基因歧视等问题。”

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恐惧就简单粗暴地认为应该停止相关研究。科学家们研究任何一项技术时都不是抱着恶意的,科学技术本身也无所谓好坏,“基因剪刀”掌握在人手里,该怎么使用、可以对谁使用,完全取决于人类自身。人类的基因并不完善,有先天基因缺陷和遗传疾病的人比我们想象得要多,他们一生都会受这些缺陷、疾病困扰,很多甚至一出生就被判定了死刑,还要在本就短暂的人生中承受疾病的酷刑。对这些人和他们的家人来说,基因编辑技术便是将来的希望。记得去年那部电影《奇迹男孩》吗?小男孩奥吉所患的特雷彻·柯林斯综合征便是一种基因突变疾病,俗称“无脸症”,尽管电影已经尽可能理想化了,我们仍旧能看到他和家人的艰难与痛苦。而调查显示,美国出生的婴儿中每750个中大约有1个患有颅面畸形,约占所有出生缺陷的三分之一。在这个“看脸”“刷脸”的世界,这些患儿们不仅发音和听力有障碍,长大后往往因外表异样在学校和职场都受歧视,他们的处境比电影要艰难很多倍。如果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治愈这样的疾病,我们能因为可能的风险而完全禁止它吗?

“在新兴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的立法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一方面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工作,应该允许探索。”白春礼说。《改写》的背景便是基因编辑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尚无相关法律法规的时期,年轻有为的基因工程学家萧程一直坚定地认为这一技术应该被法律允许使用,同时,适用对象也应该被限定在病患之中。“既然基因改写已经被发明出来,就应该得到有价值的应用。一种科学成果能够用来让这个地球上的生命活得更有尊严和质量,是所有科学工作者的原动力。有人嘲讽我们是懦弱的中立派,恰恰错了,不管是出于恐惧还是野心,一味地禁锢或放任都相对更容易,而我们这种追求二者平衡的选择,需要的却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强大勇气。”(节选自《改写》第375页)

心怀对生命的敬畏,坚守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底限,才是科学长久发展之路。我们期待基因编辑技术成熟,能合理合法地造福患者的一天。

《改写》读后感(十):朱首末《改写》:人类基因改写的利与弊

出版界,有这样的一种类型的出版商,他们不忘和孜孜以求“自然的灵异,悬疑的惊悚;逻辑的力量,理性的光芒”的初心,他们出版的书籍大部分都是本于人类独有的好奇心与科学幻想能力,这些书都是能够将看似不可思议的悬疑,运用逻辑推理的力量与科学严谨的观察,去发现真相、探求规律。除此之外他们还秉着最大化的人文主义思想,让人性的自然之光,不被非理性的私欲蒙蔽,在“止于至善”的过程中尽情绽放,求得内心的一份岁月静好。这样的有社会当担的出版商乃是天狼星书系了。

最近,天狼星书系出版的关于基因改写(注意哦!不是作文、剧本、电子编程等的改写喔)为主题的小说《改写》,就是一部很真核地继续地展现天狼星书系那集合悬疑、生物基因学科普、努力将科学与伦理道德找到平衡的价值观的等等元素,为出版界关于华语嫌疑科普小说的繁荣发展而尽心尽力,实为可嘉也。

该小说大概讲述了堪称“物种灭绝武器”的全球罕见遗传类病毒“兹扎”入侵原京,幸运的是受感染者被圈定在很小的范围,只有通过当今世界上最前沿的“基因剪刀”技术才能将病毒彻底扼杀。为了不引起全国性的传染,留美博士、当今世界上拥有最高超“基因改写”技术的天才华裔科学家萧程接受了官方邀请,回国参与“兹扎病毒改写”计划。

殊不知,“基因改写”一旦开启,便注定引发一场科技与道德的庞大博弈。多股势力围绕“基因改写”是否应该进行人体实验,形成了保守派和激进派两大极端,双方各怀目的,暗中较量。不料保守派的领军人、萧程的恩师戴林钟教授在“兹扎病毒改写”计划启动之际离奇身亡,萧程初抵原京便深陷旋涡。女刑警队长苏左临危受命,负责案件的侦破。两人被卷入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件当中。既然出了案情,那么就要苏左和萧程联手一起去展开侦查此案的破案征程了。后来,男女主人公在不断的追查当中发现了一条政商勾结的利益链,而当案件水落石出之后,也更引发了案件背后关于科学和道德的社会价值的思考。

所幸是,小说是以喜剧收尾了。最终,在男女主人公的努力下终于成功研发出了治疗兹扎病毒的疫苗,而苏左和萧程也在这一段艰辛和充满危险性的破案征途上,他们的关系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依为命,以此为小说的感情线画上了一个关乎甜蜜美好爱情故事的句号。

首先,此书的作者是海归派作家朱首末,她作为一个国家级媒体出身的一线记者,朴实而耐人寻味的文字是她的写作优点,既然是作为记者出身,她的小说也十分具有沉浸式的非虚构的细腻刻画故事人物的言行举止的,以及洞悉周边环境的动静的纪实写作风格,这非虚构式写作小说的场景就体现在小说中关于女主角苏左刑警登门拜访医学研究专家、医学教授的场景了,这就是几乎是一份特写采访人物新闻稿。将新闻的融合小说的情节,也是一种新颖,展示作者自己朴实而耐人寻味的文字功底和才华的体现。

其次,通读全篇小说,关于这类科普类嫌疑小说科普性或者科幻性色彩还是很浓厚的,于是就需要读者在书本以外,借助其他工具去了解一些专业术语,如“基因剪刀技术”“兹扎病毒”等学术性强的名次就需要读者自己在书本之外去消化了。于此,这部悬疑小说就有基因技术的教育或者认识的社会意义了。

而在小说的结构上是严谨的,小说的氛围和节奏都是十分明快和扣扣相连的,从第二章中“病毒”中可以看出嫌疑小说中应有的惊悚和紧张的气氛,再到第十七章的“秘密”加个小说的节奏就提升为一个高潮位置,再到第二十五章的真相,则道出而来全小说小说水落石出的透亮氛围。而且该些章节的故事中都是层层埋下了收尾相呼应的伏笔铺垫,而格局和眼界也是十分辽阔,使得读者要死心塌地地跟随作者的情节,一步一步去揭开小说的真相,个中都给读者带了了嫌疑小说应有的紧张刺激,愤怒和喜悦的情感体现。实为可言:我们是跟随作者一起犹如乘坐过山车地将谜底揭晓的。

再次,关于这部小说最大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地方在于,向大家抛出一个问题:到底基因改写是有利于还是有害于人类发展的呢?而作者的观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作者一方面通过塑造保守派戴林钟的形象,去阐明基因改写是一项危险的技术,戴林钟所持的不支持把这项技术投入使用的态度,也是一种敬畏自然和人类规律的态度。这一种反对和保守派的遵循客观规律的理念也感化了作为支持和激进派的男主人公萧程的思想,使得萧程他顿悟地放弃了通过基因改写而追求研发完美胚胎的欲望。但另外一方面,萧程也不会像戴林钟那样过于墨守成规,而是批判地利用基因改写的优点,最终研究出了兹扎的疫苗从而拯救了人类,为人类谋了福祉。于此,作者是通过通过戴林钟和萧程的行为,去表明他对基因改写的态度是具有客观批判性的:既要尊重人体发展规律,不让基因改写所控制人类,而是人类为了免于灾害而合理利用基因改写技术去造福人类。

最后当然,小说的一些毛病还是有的。你比如说小说中,作者的野心过于强大,意图将每个她自己塑造的人物都有一个归宿,除了男女主角苏左和萧程之外,作者还在其他正反派的次要或者小角色方面,而为这些小角色而更为多地着墨无关重要的收场部分,其中不管是戴林钟,还是田丽梅、郭旻、蒋小夕、还是张磊云云,都显得有点主次不分,没有抓住小说戏剧成分中的人物之间的重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于此,就显得在人设上出现一些凌乱和主次不分的瑕疵。另外,就是既然小说的人设中的数量是颇为多的,于是就造成部分人物刻画得不够自然;角色性格没有差异性,人物过于同质性;而描写人物心理历程也缺乏深度(当然除了男女主角是很好塑造了)。

总而言之,作为一部国内难得的以基因改写为题材的悬疑科普小说《改写》,作家朱首末以一个记者的纪实笔调,以一个悬疑片式的气氛和节奏和逻辑,去讲述了一个如何将基因改写技术在科学和道德的天平上找到保持平衡的故事。此外,文末也希望天狼星书系能够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