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红头发的N读后感精选10篇

红头发的N读后感精选10篇

发表时间:2020-03-09

【www.qg13.com - 情感语录精选】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头发的N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头发的N》是一本由[韩]崔贤廷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头发的N》读后感(一):我想要的成功,是一种弱成功

陆陆续续读了三遍,并没有特别浓烈的感受。我在想,这本书在韩国居然卖了10万册,主要原因是什么?是作者画风受人欢迎?还是内容引起了强烈共鸣?

我在做这本书的过程中,隐约感觉到这本书中所蕴含的力量,它能够治愈无望、迷惘的心。不过这种治愈不是靠萌你一脸血的方式,也不是强行打鸡血,相反,它满纸都是吐槽的话,可是并不让你感到颓丧;自我安慰乃至激励的话,也不让人觉得热血沸腾。红头发的N所代表的,是一种渴求弱成功的人生。

这种对于成功的渴求并不强,就像作者崔贤廷自己,虽然靠这本书的版税完全能够养活自己,可她还是在原单位继续上班。或者是她真的热爱自己的工作,可是在书里她一个劲儿地吐槽工作很累,甚至发现爸爸同样的吐槽还感到惊奇与释然;或者是她通过绘画与写作已经拥有了对于本体而非能力的自信,能够以平常心生活。

我曾经想过,如果我财务自由了,会去做什么,可能会和很多人一样选择去周游世界,因为年纪大了想走也走不动了。可是财务自由与不自由,生活真的就会有一个极端明显的分野吗?在脸书上看到崔贤廷晒她去西班牙的旅行,我明白,这其实是她喜欢的生活方式,并不是财务自由之后才开始去做的。

说,她只想做一个抢镜的演员,因为她知道自己不是主角,这可能也是一种弱成功心态,并不见人人喜欢,或者觉得甚至有些负能量。但是“牢骚满腹”的N,其实并没有放弃努力,她有自己的坚持。就像一个朋友对N的描述:曾经困惑、愤怒、抱怨,但从未被打倒。

想要的弱成功,就像崔贤廷自己的经历,一个普通姑娘,上班十多年,喜欢画画,单身,喜欢吃肉,如果韩国有花呗,她肯定也是用户。可是在朋友的鼓励之下,她也乐意拿起笔画漫画和写作,然后有了《红头发的N》这本书,接着有第二本,就像流水一样,山泉叮咚,虽没人注意,也奏出自己的乐章。

可是弱成功不是永久的,它想要的,其实是第一步的自信,是第一个舒适区。我们常常说要走出舒适区,可是你首先要有一个舒适区,它基于你的能力与成功经验而产生,也提供自信护送你继续前行。走着走着,回头一看,经年的弱成功,已经让自己走出了很远,连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这个时候,可以笑一笑,诵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ps:我给这本书制作的周边,小伙伴们很喜欢,这里晒一下,勿怪。这个比较全,包括了帆布袋、鼠标垫和便签特制的书签,我叫她“麻花女孩”,这么纠结,这么倔强,像你么

《红头发的N》读后感(二):这本书不教你积极生活,它只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

小说《奥丽芙·基特里奇》中有一句话这样说:「如今,她想到,自己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想:这不可能是我的人生。」

小时候天马行空的梦想,长大后或许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无数次地想逃离办公室,可第二天依旧爬起来上班。

想成为众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却也对现在的生活感到知足。

不喜欢扎堆在人群里,可一个人时也会感到孤独侵袭。

长大后的人生,没有儿时在童话里读到的暗黑森林、邪恶女巫,却俨然危机四伏的修罗场,时常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挣扎和烦恼。

彼得潘有他的neverland,小王子有他的B612星球,而我们成年人呢?

是否有柔软的一隅供我们偶尔逃遁,小心翼翼安放细微的情绪和念头,抚平生活里的小小波澜和折痕?

只能试图从书里寻找答案。

心理学书籍让我们回溯记忆,成功学书籍让我们展望未来。

而我们需要确认的似乎只有一点:「原来有人也和我一样啊!」

最近读的治愈系插画《红头发的N》就是这样一本书,没有积极生活的口号,没有通往成功的指南,它书写的是一个普通女孩生活里的一个个微小切片。

这本书的作者崔贤廷,是一位来自韩国的撰稿人和插画师,广告从业经历超过10年,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想辞职」是她的口头禅,靠吃外卖存活。

她借「红头发的N」这个人物之口,倾诉了自己在生活里的种种矛盾、挣扎、奋斗,却意外赢得了超过200万人的强烈共鸣,这本书在韩国畅销超过10万册。

偶尔丧、偶尔抱怨、偶尔欢笑、偶尔迷惘......这本属于成熟大人的温暖手札,诚实记录了她的思想碎片。

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普通人生活的苦乐参半,也更像是一盏明灯,为黯淡的生活片段注入一缕微光。

01想辞职只是嘴上说说

有人这样描述学生时代和步入社会后生活的区别:「学生时代的难题总有个终点,而生活只有解决不完的难题。」

从学校步入社会、职场,就是从象牙塔到修罗场的过程。

日复一日的工作、永无止尽的加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会言不由衷地笑,会得过且过地过完一天,我们逐渐变成了粗粝的大人。

把周末加班叫做「周末征兵制」,像学生时代班主任总会「征用」体育课一样,N的周末也时常被客户、老板「征用」。

把会议室叫做「时间与精神之屋」,因为《龙珠》里也有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屋外一天相当于屋内一年,能够迅速提升战斗力。而开会时,往往就是度日如年。

有点好笑,又有点无奈。我们和N共有的职场体验,那种困顿、那种无奈,似乎在她的吐槽里奇迹般地消解了。只是因为她,把沉默的我们心里的话,说出来了。

时间大多都是在格子间里流逝,春夏秋冬变换的风景还没有细细品味过。

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可我想感受一下四季的风景怎么就这么难呢?」

只是,诗意的生活愿景背后,仍然需要面对生活,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人生不就是这样,没有标准答案,全凭自己自由发挥。

就像N对于卓别林那句「人生远看是喜剧,近看是悲剧」的理解,她说加班后的一顿美味也足以抚慰心灵。

感激生活里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从苦涩里汲取甜蜜,这也是人生的快乐。

人生也可以「远看是悲剧,近看是喜剧」。

02我就是喜欢一个人呆着

「如果我不积极地去交朋友、参加活动,别人就会觉得我不合群」。公司聚餐、朋友聚会、好像变成了一种义务,而不是一种选择。

也会有这样的矛盾,享受一个人的独处,又得迎合他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合的人相处。

身处这样的场合,是一种自我折磨。直到她愿意承认一点:「我就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人啊」,终于接纳了真实的自己。

她说:「人际关系的建立就是承认自己的不足」。

我们总认为,一旦别人了解了真实的自己,他们就会离去。

其实,不想去的场合,学会拒绝,后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需要辛苦维持的关系,由着它渐渐变淡,也没什么可惜;

而真正了解彼此界限的朋友,也不会突然离去。

作者在种种不顺利的时候,辞职在家,什么事情都鼓不起劲做,这时候她的朋友邀请她去家里饱餐一顿,看着无精打采的她便说:「你好歹动动笔,写篇文章,画幅画啊。」

《红头发的N》这本书就诞生于这位朋友对作者的鼓励。好的关系是顺利时与你分享快乐,不顺利时也愿意鼓励你、点醒你。

03有些遗憾,我要大声说出来

说了一个关于蜡笔的故事。

她在家里排行老二,从不会开口向父母要东西。她从来没有用过全新的蜡笔,要不就是只剩蜡笔头,要不就是少颜色。

现在长大的她,完全用不到蜡笔,却买了一套全新的蜡笔放在家里。

她说:「我要将这件事记录下来,让爸爸妈妈看到后对我产生愧疚的心理。」

怎么能这么直白,这么坦率呢?

读到这里,回望自己,的确也是对小时候有些遗憾,也会暗中在心底里责怪父母,可是我发现很难坦率地表达出来。

这些想法,像泥土一样淤积在心里,筑成一个看似坚固的堤坝。

可我发现,不去关注,不去正视,遗憾就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不去表达,不去沟通,遗憾就成了我和父母之间无法逾越的墙。

而像N这样,勇敢地表达出来自己的不满、遗憾,或许是更好的解药。

04尾声

红头发的N,她并未教你如何积极生活,跟你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故事,轻轻拍拍你的背,说:「不只是你一个人这样,你看我也是」。

她不是骁勇的生活斗士,她只是一个和我们一样坚强与软弱并存的大小孩。

这似乎就足够了。

至少,下次你和步履匆忙的陌生人擦肩而过时,你知道,ta可能就是N。

是写下这篇文章的我,也是正在阅读的你,是每一个仍在坚强生活的你。

《红头发的N》读后感(三):“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红头发的N:韩国畅销10万册、感动200万网友的治愈系插画书_腾讯视频

“在那遥远的少女时代,

和众多同龄人一样,我也是安妮的拥趸,

像安妮那样,我想象着这世界是浪漫的。

像电影《头脑特工队》中的莱莉那样,

在我眼中,红头发的安妮就是纯粹的象征。

直到长大成人后的某一天,

我突然感到好奇:

在这不太浪漫的世界里,

我的安妮,究竟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呢?

是不是也像我一样,

被几种不同的情绪所折磨……

你手中的这本书,

既没有任何愿景之语,

也没有半句人生指南。

时而痛快,

时而苦涩,

时而犯傻,

时而讥讽和挖苦。

充斥在字里行间的,

就是我对这世界的感悟和理解。

从一开始,

我就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

在紧张的日常生活中,

能博你一笑足矣!”

《红头发的N》读后感(四):喝了那么多鸡汤,你为什么还营养不良

01.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个问题上了热搜:世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坏的呢?

网友们纷纷留下答案:“世界变坏是从人们不再互称先生开始的”“世界变坏是从人们折磨爱情开始的”“世界变坏是从取笑文艺青年开始的”“世界变坏是从嘲笑鸡汤开始的”。可见,世界变坏的原因有很多种。

面对变坏的世界,人们发明出了心灵鸡汤,试图来净化和改变那些被污染的心灵。

说起“心灵鸡汤”这个名词,其实十几年前就有。当时,“心灵鸡汤”是某本知名杂志的一个栏目,后来慢慢演变成很多杂志都有的一个版块。

1993年,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出版和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心灵鸡汤》读本。他们把杂志上那些具有灵感和激励性的短篇故事组成起来,人们读着这些含有知识、智慧、滋养心灵的温暖话语,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在那个时候,“心灵鸡汤”还是个褒义词,大街小巷的年少年轻年老的人们捧着厚厚的语录晨读、摘抄,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直到有一天,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难,受到了委屈,你语重心长地安慰他时,被他嫌弃地说:去去去,少给我在这熬鸡汤。

你突然就说不出话来了,这时候你才发现,“心灵鸡汤”这四个字,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讽刺、装逼、矫情、没格调的代言了。

02.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朋友圈里总有一些文章,是你无论如何都屏蔽不掉的,这些文章往往有着超高的转发量和阅读量最高,在你的朋友圈里刷着屏,起初你不在意,后来见到太多了,就忍不住打开看看,结果一看,你就不淡定了,心想“这特么说的不就是我吗!”于是你也被洗脑转发。

这种文章,一般来说都是“心灵鸡汤”。尤其是情感类和成功类的鸡汤,更有可能成为爆款。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苦恼你不能轻易跟熟人讲,否则或许就换来“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的效果,当然还有可能是“关我P事”。

于是,无处释放的负面情绪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终于有一天,你看到了一篇文章,你觉得文章里写的正是你此时此刻的心情,瞬间你就被治愈了。由此可见,心灵鸡汤扮演的,就是减压的心灵按摩师。

俗话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这个气就是精神,而精神是需要心灵鸡汤来滋润的。世界上烹制心灵鸡汤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专门做给别人的,自己不喝;还有一种人是做出来的心灵鸡汤让别人喝,自己也喝。

但是无论哪一种,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煲汤的水平却有高有低。

在东野圭吾的著名小说《解忧杂货店》里,杂货店老板浪矢爷爷就是一直为那些拥有烦恼的人出着自己的主意。这些主意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里面包含了浪矢爷爷的善良,所以每个人在遇到困难时都想到要来找他。

所以,好的鸡汤,应该煲得入味,能对症下药、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所以,在鸡汤里最应该添加的,是字里行间透露的善意与真诚,让一些焦头烂额的人看到黑暗之光。

可是现如今,“告诉所有人,你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等理念无时无刻不在麻醉人们的神经,这些鸡汤乍看温暖,似有美感,实则经不起推敲。它可以给人一时的心理安慰,却缺乏解决问题的实际价值。

并且,众所周知,不管多好的东西,太多就过了,“心灵鸡汤”就是个典型例子。传播正能量、寻找人生意义,心灵鸡汤一度是图书推销的宣传语,但如今却因过多过滥而名誉扫地。如果你不加甄别妄自进补,则“彼之鸡汤”,很可能变成“吾之砒霜”。

03.

心灵鸡汤往往把所有的问题都归于心灵,而忘了真正解决问题的其实是行动。有人一语道破,把它称为“精神毒药”。是的,在这个“小清新”和“屌丝”并行的年代,人们不怕没文化,就怕有人拿着兑水的心灵鸡汤招摇过市,装文化。

于是,反鸡汤产生了。

在快餐化、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许多人往往寄望于从三言两语的段子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解脱。于是,各式各样的语录体应运而生。一些不求论证,不求缜密思维、只求最直接地改变读者对于世界的看法的所谓鸡汤,只能一时刺激人的感官,一次转发、一次阅读,眼前一亮过后,过目即忘。

韩国作家崔贤廷的作品《红头发的N》就是一本反鸡汤的书,她用犀利冷静、不失温暖与悲悯的笔法写了关于梦想、公平、朋友、金钱、结婚生子等现实问题,透析出人生最切肤的迷茫与本质。

为什么叫《红头发的N》呢?作者说:

在露西·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中,安妮希望在自己的本名“Ann”后面加上字母“e”,她觉得这样能让名字听起来像女王那样气派、高贵。

我们都知道的安妮的故事,就是从一个少女的美好想象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既不是“An”,也不是“Anne”,而是“N”。

虽然常遇到烦心事,但不得不伸开双臂接受;虽然有时很想哭,但不得不面带天真微笑。面对这样的世界,底气十足地高呼:“这不是我要的!”她就是这个时代的“红头发的N。

有一道菜叫“烈酒煮鸡汤”。在煮鸡汤之前,先要用酒点着火来烧,既然是烧,当然是烈酒才烧得起来。等火灭下去了,再开始加入汤慢炖。说来也奇怪,这样烈的酒烧过的鸡汤,居然一点不会辛辣,反而有一种甘甜。《红头发的N》就给人这种感觉。

比如“我人生中最公平的机会”里,她写道:

直到走上社会,我才明白,高考是我人生中最公平的机会。一个与我的外貌、出身及父亲的职业无关,一个付出多少努力就能收获多少果实的机会。

如今费用昂贵的课外辅导班大行其道,以至于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便赢在了起跑线上,但最终你们会发现,高考至少还能让你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与其他竞争者一决高下。

早知如此,当初我就应该更加认真地学习。应考生的父母们啊,你们应该将这一页撕下来贴在子女们的书桌上。看到前面这位“小姐姐”了吗?你看她如今多后悔。你们决不能像她那样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没有靠山,不好好学习,你如何出类拔萃?

又比如“今天做了什么”这一“天问”,她是这么说的:

好不容易等来了周末,若是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就会有一种不安感爬上心头。

我今天是否足够充实?是不是连小区的超市都懒得去逛?于是在入睡前,我反省了这毫无作为的一天,然后幡然醒悟地打开书,结果没看一两页就睡着了。

然而,哪怕你每天都非常忙碌,也不见得会有什么作为。倘若你的午饭和晚饭都是在办公桌前解决的,甚至一直忙到午夜十二点才回家,心中理应产生满足感,觉得自己一天过得很充实。可实际情况呢?你或许连自己做过什么都记不得了。

事情多了会烦恼,没事情做也会烦恼;有烦恼会烦恼,没有烦恼也会烦恼。不知不觉,我就成了“烦恼人”。

今天入睡前,我也会思考我今天做了什么?

所以你看,人贵在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需要的是冷静与理性,去直面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需要狭隘的、阿Q式的自我安慰。书中这些“反心灵鸡汤”段子虽然直白,但直面现实和残酷,才能更好地活在当下,不是吗?

生活不可能风和日丽,人生也不能随时打鸡血,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一个强大的自己。小时候的我们都想着要改变世界,直至如今才发现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就不会为了我们去改变什么。所以,鼓起足够的勇气和坚守,遵循内心真实的热忱和愿望,坦然地为自己的选择和未来负责吧。

04.

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适度的压力能激励人奋发向上,而压力过大则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因此现代人要学习化解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压力,自我疏导,为自己疗伤。

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头发的N》这本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选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现象做了富有哲学思考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帮助读者认清问题之所在,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作者崔贤廷的文字并不是那种温柔缱绻、洒热血式的人生励志书。她不会给你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会让你领悟一些你或许想要看清,或许拼命逃避,又或者迷失其中的人生真相。

在我看来,崔贤廷在《红头发的N》这本书中冷静地思考、建设性地批判和强烈的人文关怀,体现出一个冷静的社会思考者风范。她将智慧融入文字,这些文字时而辛辣尖锐,时而沉稳思辨,耐人品读。读它,犹如品尝一盅滋味绵长的酒,入口辛辣,满口留香,值得人反复咂摸回味,领悟到她锋利的真诚。

当你读完了《红头发的N》,你会恍然大悟:为什么说鸡汤无用?因为并不你喝了心灵鸡汤,就能解决心中的问题。如果你自己不去行动,不去改变,那么喝什么都不管用。

《红头发的N》读后感(五):“人生在世,我太难了”:没关系,你不是一个人

托马斯·卡莱尔曾说:“未曾长夜痛哭者,不足与语人生。”意思是没有在漫长深夜哭过的人,是不可以和别人讨论人生这个话题的。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武汉地铁工作人员发现一年轻女子坐在坐在地上,她上前询问,对方也不说话。工作人员轻声安慰并摸了摸她的头,女子突然抱住她大哭,说自己连续加班1个月工作做完了,不敢在家哭,怕吓到年幼的女儿。

当自己一个人在外地,发烧到38.7°的时候,终于抑制不住的哭了。

又一次相亲失败,妈妈对自己说“年纪不小了就别挑了,再不结婚就出去住吧,反正丢人只丢一次。”

深夜加班结束的路上,看到别人成双成对的出入,而自己孤独一人的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好像永远没有办法翻身,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不曾拥有的孤独者。

最近网上流传一句话,今年的成年人特别爱哭。是啊,小时候我们都盼望着长大,因为长大后就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再也不用去上课,连谈恋爱都可以变得光明正大,再也不用害怕路上遇见班主任,最主要的是,长大后就有自己的钱了,不用向家长去要零花钱了。可是,长大后我们却想说:“人生在世,我太难了!”

你可能也会想放弃一份稳定的工作,出去闯荡出一番新天地,可是依然没有勇气,也害怕万一没有闯出什么名堂出来反而丢了自己本来拥有的这份小天地。于是,默默的生活,晚上偷偷抹着眼泪。

年少时,我们单纯而浪漫;长大后,我们发现世界好麻烦。无尽的烦恼接踵而来......于是我们开始焦虑、迷茫,直到我遇见这本《红头发的N》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崔贤廷:脸书网红漫画家,韩国水原人,一个白天在公司撰写广告稿,晚上在家里画漫画的人;一个今天说辞职不干了,明天却照常出门上班的人。而这本感动200万读者、在韩国卖了10万册书的真正魅力在于什么地方呢?

1.关于梦想

看到书里面N的梦想,我想起小时候的自己,一个人坐在教室前面的石阶上,别人都在朗读语文课本,我却在想,什么时候我能像大姐姐一样去另一个学校上小学五年级、六年级?而那时候我上的是学前班(类似于现在的幼儿园)。一年级的时候老师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回答说想做一名医生,可以救死扶伤,老师夸我的梦想很好。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坐在院子里画画,树叶落在我的本子上,当时画的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村里人看见我画的画,对我说,画的真好看,然后转头告诉我家人,孩子以后是要成为画家的,你们要好好培养这方面的天赋。高一的时候,我穿着宽大的校服(拿的最小码的),因为裤子太长,裤边已经被我踩破,我羡慕那些初中辍学,外出打工回家穿的很时尚的同学。我的梦想就是能早点毕业,工作挣钱,和他们一样。

如今,我已经到了曾经梦想过去的年纪,可是我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除了毕业、工作这个梦想实现外,所谓医生,离我十万八千里,所谓画家,更是无稽之谈。在别人看来,我是那种随处可见,再普通不过的上班族,但是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挺好的。

以前可能希望自己成为夜空中那颗耀眼的星,然而现在就像N说的,我不再希望自己能够像夜空中的月亮和星星那样闪亮,只希望以后的人生没有那么多波澜起伏,能够安安稳稳地度过。像其他人一样,平凡地活着,然后平凡的死去。月亮、月亮、明亮的月亮。你若是连这点卑微的愿望都满足不了,那我就将你当成荷包蛋一口吞掉。

关于梦想,N是这样说的,我们都要做现实主义者,树立一些可以实现的梦想,因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会让我们变得不幸。所以她认为,梦想越小越好,倘若有条不紊地实现了一个小小的梦想,说不定某一天,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取得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因此我也决定树立一些小梦想。比如今天要发自内心的笑一次,吃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去看一场自己想看的电影,给别人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晚上十一点之前睡觉......嗯,为了实现这些梦想,今天,我也要发愤图强。

2.关于工作

下周一必须交报告,下周二你必须拿出你的方案,你满心欢喜的做出方案,却被领导一一否决。新上任的领导,好像处处看你不顺眼,你按流程做事,却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给你配下属这件小事你自己决定吧,不用问我了,等你决定好了明天要通知入职的新人,他却告诉你,这个候选者不行,重新再招吧!

说“想辞职”就像人生的口头禅,度日如年的地方就是现在的会议室,每次走出会议室,都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老了很多。想把堆积的业务单都摔在地上,给挑衅的同事来一个“过肩摔”!可豪迈地离开公司之后又能做什么?学的就是这些,还不是得找相同的工作?N说,工作就像男朋友,我自己骂他可以,但是我无法容忍别人骂我的男朋友。尽管工资少,不够花,但是没有它,我却没法生活。所以抱怨归抱怨,班还是得上。

卓别林说:人生远看是喜剧,近看是悲剧。就在你觉得N可能已经放弃治疗的时候,她却说:她觉得也许人生远看是悲剧,近看说不定是喜剧。比如在与客户发生争执后,回来与同事们一起谈天说地、哈哈大笑,一起吃上一顿美味得晚餐,原来胸中翻腾得火气也会渐渐平息,重复得夜班和周末加班也会让我们建立真挚的工友情。

我记得有一次自己因为工作太忙了,一个人的时候终于忍不住的哭了,恰巧被同事发现了,他递给我纸,并一直在我旁边说些安慰我的话,然后我哭着哭着就笑了;同事出去旅游,回来带给我们很多当地的土特产;每一个不同的节日,都能收到不一样的礼物;还有一次,同事说送我一件好东西,然后拿出怀里的两个馒头给我,对我说:“我觉得你们北方人肯定爱吃馒头,我发现这家的馒头又大又香,就特意给你带了两个。”是啊,这里是人类生活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眼泪,还有欢声笑语。这也是我能坚持下来的原因。我们要仔细观察这个世界,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我们也要微笑,表示感激。

3.关于爱情

在书里,N分析了自己交不到男朋友的原因:家里人有谢顶的先例,他50岁也许会秃,淘汰!生活太奢侈,可能会向我借钱,淘汰!脾气好像有点粗暴,以后可能会有家庭暴力,淘汰!哪怕对方身上99%都是优点,也会因他1%的缺点直接放弃。但是自己每天依然会祈祷:让我快点找到男朋友吧!我要求不高,是个男的就行,可我......我......肯定不答应......剩女的恋爱定律,决不挽留要走的男人,坚决阻挡要来的男人。

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女人,因为男友在她的调教下变得越发成熟,她帮他脱去了丑陋的外衣,给他穿上了英俊的新装,最后却也徒劳无益,该走的人还是会走,而这些改变后的福利则原封不动地转交给他的下一任女友。真希望未来某一天,能够从他最后一任女友手中接到一封感谢信,“谢谢你将他调教成一位好男人。”也不枉自己为他付出一番心血。

看了这么多,你以为N已经不会再恋爱了吧,那你就又错了,即使那个人已经离自己而去,虽然有时会联想到一些“黑历史”,让自己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但更多的是一些能让自己莞尔一笑的事情,这让自己感到非常庆幸。

从小家长都教我们学业第一,一定要好好学习,上学是不可以谈恋爱的,会影响学业。好不容易等到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了,我们却想着等到事业有成的时候再谈恋爱吧,这样才能给对方带来幸福。我们都像N一样,将桃李年华的热恋拖到了就业之后,又将适婚年龄该有的恋爱拖到了公司项目结束之后,就这样,恋爱始终是第二位,而自己却习惯性的将它一直推迟,以至于错过了所有的恋爱时机。

如今,N说:已经到了必须改变这个习惯的时期了,从明天开始,我也得认真了,今天的爱情不能延误到明天了。

4.关于亲情

书里N说孝女沈清(沈清,朝鲜古典小说中孝女的代表人物),不孝女是我。我们很少在父母面前微笑,但会在同事面前笑得很灿烂,每年回家的次数寥寥无几,却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待在公司,一回家就知道躺着玩手机,但在公司却言听计从。若能为公司付出的一半为家庭付出,孝女沈清也得心服口服吧。

说,在家里时,自己和妈妈总会不经意的掀起战争,渐渐地,自己厌倦了这样的争吵,梦想有一天能够独立生活,而真正离开家之后,才发现她们之间并没有疏远,反而变得更加亲近。对于父亲,他也曾是懂得打扮自己的帅小伙,只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他才会在工作中克制自己的情绪,而自己,上班几年却一直抱怨工作辛苦,父亲却工作了几十年,是的,只有参加工作的人才能理解父亲的苦衷。

当N强忍泪水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上班好累啊,我能不能辞掉现在的工作?”妈妈却像是能看到电话那头很少向家人表露病态的女儿流下的眼泪,这是叫妈妈的人都拥有的超能力。她以为妈妈会说一些安慰她的话语,告诉她不要气馁,没事的。然而妈妈居然说:“辛苦了,快回来吧。那一刻,她若无其事的挂掉电话,可是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我们生命中都有这样的一个长辈存在,在受了委屈首先想到的是她,像充电器一样的存在。

当我看到N决定用一年的收入带父母去旅行,虽然旅行时用英语沟通难不倒自己,但对父母而言,当地的语言如同外星语一样难以听懂。她简直不敢想象,若是在异国他乡与父母走散了会怎样。于是,姐姐拉住了妈妈的手,而自己则握住了爸爸的手。读到这儿的时候,我想起去年带着我奶奶在上海时候一些事情,我带着她去看比赛,路过人民广场换乘地铁的时候,我奶说,这个地方好大啊,我感觉怎么走也走不出去,这走丢了估计人也找不到吧,然后我就拉着她的手,像小时候她牵着我的手怕我走丢一样。人一旦到了陌生的地方,家人会一下子变成”小孩子“,而我,也可以趁此机会拉他们的手。

我小时候一直以为大人是什么都不害怕的,晚上我一个人走夜路的时候,我总感觉有人在后面追我,于是我跑啊跑,大多数时候,哪怕晚上出去上厕所,都要拉着我奶跟我一起,随着我年龄越来越大,我又害怕如果我还是在事业上一事无成怎么办,可是我也努力过了,我有时候会感到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于是我问我奶,你都没有害怕的时候吗?她说:“我小时候也害怕漆黑的夜晚,都是躲在哥哥后面,后来又怕你们三个孩子受苦,怕你们没东西吃,没书读。”原来她也像我一样,也曾是一个脆弱、胆小的女人。然后和她当初的辛苦比起来,我如今的担忧是多么微不足道啊!她当初的辛苦是我现在几十倍的辛苦还不止。

读完《红头发的N》,你会明白,无论你多么努力,想要全然不在乎别人的目光,似乎有些不切实际。尤其是在在意的人或一群人面前犯错时,甚至还会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蠢货,没关系,并不是你一个人这样,所有的人都在挣扎着过日子,这就是人生。人生在世,大家都一样的不容易。你也会发现红头发的N其实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每一天的喜怒哀乐,也照出我们每一步的挣扎、奋斗......

今年的年轻人是变得爱哭了,但是疼和伤心的时候,哭出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哭和笑本来都属于人类的情感表达,为什么偏偏要区别对待呢?王小波说:想吃和想爱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为人性的阻碍,我认为:想哭和想笑也应该是人性的一部分。

《红头发的N》你会看到这是一个抱怨的N、傻笑的N、知足的N、坚韧的N,那是努力生活的N,是我也是你。

相关推荐

儿时的原读后感精选10篇


《儿时的原》是一本由陈忠实著作,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时的原》读后感(一):梦想和苦难并存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求学、成长的自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光影在笔下跃动,麦田的掠影、原上的吆喝、门后的眼泪,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难与困苦,但陈忠实老师的文字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将读者带进他的故事里,不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而是像真正经历过世事的主人翁一样去感慨。他的故事超凡地平易近人,准确的说是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个穷苦农民子女的形象,让我们根本感觉不到与故事人物的距离,或许真实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我一直在想,能写出《白鹿原》的作者究竟是生长在何种环境下,究竟是何种不同才得以练就成这样,《儿时的原》为我解开了这个谜团。从“原”到“求学之路”,再到“文学生涯”,我就这样跟着陈老师的回忆一点一点地去品味那些纯真、那些苦难、那些潸然泪下的时刻。全书分为三大章,每一章都讲述了某一时期作者的经历,看似朴实无华,实则发人深省。记忆颇深的是陈忠实老师的求学之路,命运一次次擦肩而过,让我想起“每次人生的重大转折,其实都在普通到极致的一天。”,仍然会感叹若当时走了别条路,或许是另一种光景,但无论路怎么走,我相信他心底始终住着那个保持初心的男孩,那个倔强的、坚毅的、满怀善良去拥抱世界的男孩。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了生活的真相之后活出了生活。”,陈老师正是这样的英雄主义者,他对读书的渴望、对文学的热爱,放在人民生活条件日益富足的今日也是不可比的。这本书让我开始去回首自己的初心,开始去找寻这些年丢失的对书籍的迷恋,也让我明白梦想确实是和苦难并存着,但不屈的梦想终究能在遍体鳞伤的躯壳里开出花儿来,那花儿载着的独特的思想和自由的灵魂,永不破败。

《儿时的原》不仅是一本好书,更是适合青少年看的一本好书。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很难再找出这样的、将那个时代的故事展露地那么尽致的一本书,它反映的不仅是一个人、也不止是一个时代的故事,而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当下年轻人所稀缺的、对知识的渴望和执念。或许那个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思想的传递却从未走远。

《儿时的原》读后感(二):那些不曾打到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读《儿时的原》,是因为封面上的文字着实吸引我,“求学的艰辛,成长的负重,面对宿命的不甘,在成长的路上所收获的感动和激励,梦想和苦难造就了这个后来写出《白鹿原》的孩子”。翻开这本书,展现的是一幅与我现在所处环境截然不同的生活画卷。儿时的经历很容易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陈忠实先生说他在念初二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迷上了写作。写作对于一个在农村长大经济困难的孩子来说是很奇怪的爱好,因为文学在当时人们的脑子里浪漫又不切实际。可他还是在写作这条路上坚持了很久,因此才会用十年的时间写出《白鹿原》。《白鹿原》火了,白鹿原也跟着火了。陈忠实先生在《儿时的原》第一章中提到,北宋时白鹿原就被更名为狄寨原了,但是因为他的小说,白鹿原这个名字又才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在这本书里,陈忠实先生记录了当时他在原上的生活,也只有亲身经历过原上和原下生活的他,才能写出令无数人拜读的成功作品来。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求学经历了,很多人都说现在学习太不容易了,以至于新闻上经常有学生不堪重负离家出走或者轻生的消息。真的要学好,什么时候都不容易。陈忠实先生念书的时候,生活中的苦难远比知识更难。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寄宿了,头一夜还只能睡在凳子拼出来的床上,遇到恶劣天气一个多星期都不能回家。初中父亲卖树供他和哥哥上学,最后因为实在接济不上休学一年,即使后来复学了,还要去原上靠卖菜赚学费。高考落榜是因为那一年招生骤减,考大学比考举人还难,如果初中那一年他不休学,就能赶上好时候,上大学没问题。……面对这些求学的困难,他还是没有放弃文学的梦想,节衣缩食地买书看。反观我们现在的学生,相对于那时的陈忠实先生,真可谓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是,很多人还是在抱怨生活的艰辛和怀才不遇。那时的陈忠实先生有多少才华?初中诗写个诗都被老师怀疑是抄的,写的作文老师点评就写了整整两页纸,他的作文还被推荐去参加市作文比赛……如果不是生活所迫,陈忠实先生应该能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但如果没有这么艰辛的生活,也许就难造就出十年写一书的坚忍。

《儿时的原》读后感(三):《儿时的原》——生命中的世外桃源

人活到一定的年岁,自然而然地会对儿时的记忆有所怀念。陈忠实也不例外,《白鹿原》是陈忠实一生中的高峰,《儿时的原》于陈忠实来说,是对其从少年到成年甚至更漫长岁月的一场回望了。儿时的记忆,生命中最重要的快乐时光。

《儿时的原》是陈忠实的自传散文集,整个篇幅比较小巧,每篇字数阅读起来轻松,不费力。全书总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章:我的原;第二章:我的求学之路;第三章:我的文学生涯。

本书我读了两遍,我认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完美的作品,读过之后,意犹未尽!

我说的完美,是指那种回忆式的叙述,有扣人心弦的情节,环境还有社会背景的描写。让一个几十年以后的年轻读者阅读起来,一点阅读障碍都不会有,仿佛书里的生活就在我们身边,仿佛作者经历的儿时趣事就是我们所经历的。

《割草·搂麦》中,出生在农家屋院的男孩子,从小就要帮助父母干农活。拔草、割草、搂柴火、搂麦穗、掰苞谷等等,能做的活一个都不少干。作者最喜欢的农活是割草,因为割草可以结伴到原上去玩,抓蝴蝶,逮蚂蚱,时常玩耍得过头了,竟忘记了割草。作者最不喜欢得农活是搂麦子,这活不重也不累,但是那种热却是最难忍受的。辛苦之后,吃起白面馍馍的时候,还是觉得干劲十足。那是一种最朴实的成长经历。

《卖菜》中,在那个贫苦的年岁里,为了挣得学费,不得不挑起扁担,卖菜挣学费,在当时甚至还形成了一股风气。卖的大多都是时令蔬菜,韭菜、大葱、蒜苗、茄子还有西红柿。有时运气好,卖得快,就能挣得一元上下;要是运气不好,卖不掉,只能亏钱贩卖。当时觉得天大的事,后来回头看,不过是一次过家家玩耍罢了。

书中写到作者的求学,可以看出那是一条崎岖的道路,但在作者的笔下,除了过程中的艰难,更难得是一路上亲人师友之间互相搀扶的珍贵情谊。他们结伴走出家乡到外面去投考中学,那一次,他磨穿了他的鞋子,那也是他真正的人生之旅。

在作者的行文之中,提及最多的就是快乐。开篇讲到李巍约稿时的欣然;中间讲到吃白馍馍时的满足;末了写到早年随父看戏时的快活。作者写原上、写乡土、写秦腔,写他热爱的这片黄土地。书中写道“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

《儿时的原》的语言风格是生动的透着乡土气的,阅读时,就仿佛与家里的一位长者聊天。更珍贵的是,通过这本书,我们大概能感知到究竟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造就出一个写成《白鹿原》的陈忠实。特别是我们年轻一辈的读者,想要了解陈忠实,读这本《儿时的原》,最好不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儿时的原”,千人千面,千面千缘。

《儿时的原》读后感(四):那些让我们难忘的年少时光,始终激励我们一路前行—品读陈忠实《儿时的原》

说起陈忠实,我们首先都会想到的是那本红遍大江南北的《白鹿原》,想起《白鹿原》中描绘的那道古老而又神秘的关中平原。拿到这本《儿时的原》,亲切感油然而生,书封为原的色彩,和书名很搭,它是一部关于作者童年经历的随笔散文,亦可称之为童年自传。

作者陈忠实,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政协常委。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5年被评选为陕西省首届红旗人物。1993年因长篇小说《白鹿原》一举成名,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并以此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陈忠实的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等,中篇小说《初夏》《十八岁的哥哥》《四妹子》等,文集《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等,文论集《创作感受谈》,散文有《告别白鸽》《原下的日子》等。

很喜欢书封上的文字:求学的艰辛,成长的负重,面对宿命的不甘,在成长的路上所收获的感动和激励,梦想和苦难造就了这个后来写出《白鹿原》的孩子。

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人生路上的导师,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成功不是等出来的,而是靠我们不断努力奋斗出来的。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经历痛苦与磨难。想要成功,就要学会忍忍与承受,坦然接受生活中所面对的一切困难,找到突破的方法,破茧成蝶,方能著成一片璀璨的天空。

每个人都想实现梦想,关键在于你为了实现梦想做过什么。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梦想。想要梦想成真,就需要我们为之不停地奋斗。梦想不是等出来的,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当你越过冰川,抵住狂风,踏过巨浪,相信梦想一定会等在不远的前方。

全力奔跑,方能抵达梦想的天空。

人生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有先天的优势固然好,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得到先天优势的眷顾。没有先天优势的我们,更要全力以赴学会奔跑。只有全力奔跑,梦想才能触手可得。

作者心中的那道原,家乡的沃土,那些难忘的年少时光是他前进的动力。经历能让我们更好地成长,经验是我们成功的希望。前行路上不放弃,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终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儿时的原》读后感(五):一本很不错的书

昨天拿到书以后用了一晚上的时间便看完了。原本平时工作较忙,闲暇时间也不太多,所以计划可能会用3天的时间来拜读这一本来自陈老先生的《儿时的原》,结果挺出乎意料只用了一晚。这本书其实并不厚,但是每一段来自陈老先生对自己儿时生活在白鹿原的故事都描写得格外细腻。在整个阅览的过程中,有一种父亲在向自己讲述着他儿时经历的亲切感。虽然作为一个80后并没有体验过解放初期的那种日子,也因为自己出生于城镇,从小到大也没有接触过农活,但是从陈老先生的讲述中却能深深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种种。我也在陈老先生的回忆中,犹如身临其境般体验着来自50年代的动荡生活。在这里说动荡其实有些不准确,关于50年代的一些事儿,从我爷爷辈那里也听说过不少,其实在那样一个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在物资严重匮乏的那些年,我是很难想象作为需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学的陈父亲,是如何承受着当代家长所无法承受的压力,即使在掏空家底的情况下,也要让陈老先生和哥哥踏入学堂。也就如陈老先生所说,他的父亲将一切都堵在了对他兄弟俩的“教育”上,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也正是如此,才会在今天有幸能拜读到来自陈忠实陈老先生的这一篇《儿时的原》。

陈老先生多次在书中提到自己在求学道路上所遇到的坎坷,他第一次体验到在磨掉了整个鞋后跟,拖着血肉模糊的脚毅然走完了几十里的路来到考场时的经历,结尾让我很遗憾,但却并不意外,高考落榜,回乡务农。也曾因为家里实在无法承受起两人的学费而休学过一年,并因此错过了那宝贵的“保送”机会。陈老先生在自己求学的道路上迷茫过,退缩过,这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在自己所生活的这个衣食无忧的求学时代,更多的是挥霍青春,享受着父母的溺爱,甚至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时的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三年初中后自己要上哪一所高校;三年高中后又要努力进入哪所大学,整个学生时代显得浑浑噩噩,顺其自然,自然是没法体会到陈老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无奈。回忆中,自己的童年,印象最深的不过是夏天的蝉鸣,冬季的盼雪。有着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更别谈遇见过“狼”,见过“鬼”,就连每一块零花钱都是用在自己钟爱的小玩具或零食上。无法体会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很难想象在那么一个年代的孩子,他们的童年是一个什么样子。如今自己也已经有了女儿,在向女儿谈及起自己童年时,也总是一副“你多幸福呀”的口吻,现在想起来实在有些可笑。

《儿时的原》的全文就像是一个老父亲在向自己的孩子讲述着他儿时的回忆,在整个阅览中,能让自己的情绪随着一文一字而变化,有机会我会让自己的女儿也看看这一本来自陈忠实老先生他儿时的记忆。

《儿时的原》读后感(六):《儿时的原》:故乡也是梦想的起源之地

《儿时的原》是陈忠实关于自己少年时的经历的自传随笔,记录了自己少年时期求学之路的艰辛曲折、成长之路的不易以及与文学的结缘,通过自己面对宿命的不甘以及在成长的路上所收获的感动和激励,以全新的视角为新时期的青少年诠释苦难和梦想。

陈忠实因《白鹿原》而被人们熟知,《儿时的原》的原,就是《白鹿原》里面的原,书中是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儿时记忆。

陈忠实出生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家里世代务农,《儿时的原》里很多都是关于乡村的回忆。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80后,对第一部分我的原中很多场景都很有感触:比如提着镰刀去割草,在草间捉蚂蚱等昆虫,还会用粗一点的草杆把它们串成串,提回家去喂鸡;又比如到了收麦子的季节,和陈忠实一样,我最不愿意干的事情就是顶着大太阳去搂麦子,倒不是因为会累,只是太阳太大,好像在炙烤着劳作的每一个人,走几步路都会觉得被晒的有些眩晕;又比如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路过孤坟,每次都会加快脚步,不敢回头看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到的鬼魂会跟上来,会有和陈忠实一样头发倒竖、头皮生出凉气的感觉……这些回忆现在想来会不由自主地微笑,正是因为这些经历,童年的记忆才会在生命里熠熠发光。

13岁,陈忠实第一次出远门,这一次是跟随老师灞桥投考中学。他穿的是妈妈做的旧布鞋,30里的沙石路把他的鞋底磨破了,脚后跟被磨出红色的淌着血的肉丝,钻心的疼痛让他之后的每次抬脚举步都畏怯落地之后产生的血肉之苦。

他先后用树叶、布巾和课本来塞鞋底,都无济于事,脚跟的疼痛让他绝望甚至丧失了前进的勇气,就在他完全崩溃的时候,一列飞驰的火车从他身边隆隆而过。这是13岁的陈忠实第一次见火车: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哩而根本不用双腿走路。这一声汽笛从此变成了他在绝望时刻激励自己继续走下去的无限动力,并且有了深深的领悟:无论往后的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额挫折怎样的委屈怎样的龌龊,不要动摇也不必辩解,去走你认定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时间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

他顺利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学,却在自己准备一满鸿志之时因家庭的贫困不得不休学一年,开休学证书的时候,素不相识的老师为此落泪,晶莹的泪珠使陈忠实震撼也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之中。后来他如约复学,老师的鼓励让他有了文学创作的信心,从此他开始尝试文学创作。但是高考的失利使他心灰意冷,他做了一名教师,然而并没有浇灭他的梦想,他依然坚持写作,读书,在书海中忘寝废食。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终于成功了,这也是他厚积薄发的结果。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从来不缺故事,陈忠实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用朴素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史诗。儿时的原,不仅是陈忠实的故乡,更是他梦想的承载之地与精神寄托之地。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认定了自己的路,就不能轻言放弃,要努力向自己的目标靠近、再靠近一点,终有一天我们会成功。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这样一个地方,不仅承载自己的记忆也承载自己的梦想,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这样一块土地存在,对于我们而言,都是极大的慰藉。最后,愿你我都不会丧失这样心灵的港湾。

《儿时的原》读后感(七):陈忠实和他一波三折的文学之路

陈忠实是当代中国一位非常有传奇色彩的作家,他高中毕业,怀揣作家梦,几十年笔耕不辍,五十岁终于以长篇小说《白鹿原》一举成名,不仅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更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白鹿原》是一首描写陕西农村50年变迁的史诗,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多种形式,是一部每个人都应该一读的著作。

而这一本《儿时的原》,是陈忠实的自传散文集,篇幅不长,描写细腻,读来分外轻松有趣。

《儿时的原》总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章:我的原;第二章:我的求学之路;第三章:我的文学生涯。分别讲述了陈老先生儿时在白鹿原生活的不同阶段,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陈老先生的一波三折的文学之路。

中学时,陈忠实要从乡下跑几十里远到城里念书,那时没有公交车,更不敢奢望自行车,只有步行。学校里一日三餐都是开水泡馍,能配点咸菜吃就是奢侈了。

教他的语文老师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姓车,第一次作文课破天荒的不限定题目,让学生自由写作,陈忠实就把自己过去写的两首诗抄在作文本上交了上去。

年少的陈忠实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满以为能当做范文在班上宣读,没想到老师给他的评语是“以后要自己独立写作”,根本不相信这两首诗是陈忠实自己写出来的。

血气方刚的陈忠实和老师大吵了一架。从此和老师形同陌路。

万幸陈忠实没有放弃对写作的热爱,之后的一次作文课上,他写下出了第一篇小说,名字叫《校园风波》。出乎意料,老师不计前嫌,给他打了一个高分。后来他的另一篇小说《堤》,更是由老师帮忙修改誊抄,投给了《延河杂志》。

正是这位知错能改的车老师,为陈忠实打开了通往写作生涯的大门。

谁成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高考考场上陈忠实发挥失常,作文没写完,和大学失之交臂,只能回乡当民请教师。

生活安稳之后,陈忠实心底的文学梦又浮上了心头。他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程,自学文学四年,争取四年后发表自己的第一篇作品。

那时环境艰苦,陈忠实晚上学习没有电灯,只能在油灯下看书,时不时还会烧焦头发。功夫不负有心人,1965年《西安晚报》发表了他的一篇散文,题为《夜过流沙沟》。

这次作品的发表给了陈忠实继续写作的自信,让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在文学之路上跋涉,终于在五十岁上写出了鸿篇巨制《白鹿原》。

和陈忠实相比,现代人的学习环境要好得多,如果能像陈老先生一样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默默努力,我们的理想也终将实现。

《儿时的原》读后感(八):《儿时的原》——“说鬼”

作为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于乡村生活总是充满回忆的。最近拜读了陈忠实先生的《儿时的原》,书中对于乡村生活的描述让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儿时,祭祖,割草,搂麦,放牛等一幕幕在脑中记忆尤深。

《儿时的原》是陈忠实追忆童年作品的集体呈现,亦可视作陈忠实童年自传。他以深情回忆的笔调,论述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珍贵经历:求学的艰辛,成长的负重,面对宿命的不甘以及在成长的路上所收获的感动和激励,以全新的视角为新时期的青少年诠释苦难和梦想。

此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经历的鬼”,在此章节中,作者频繁提到了“头发倒竖,头皮生凉”的一种生理反应,使我想起了我的一些恐惧心理,在生活中,很多时候会碰到让我恐惧的情况,瞬间会有“心跳加速,头皮发麻”的生理反应,比如“恐高”,“畏水”,“怕鬼”等,以前不懂以为是自然而然产生。然而最近有幸参加了一个心理培训,才有所顿悟,其实这些生理反应都是有原因的:是由于经历的某些事情,对自己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阴影,以至于在碰到类似事件时产生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文章中作者由于小时候看到过一个怪物,从而铸成永久的记忆,以后每次经过那个地方,都会产生“头发倒竖,头皮生凉”的感觉,及至成年,已经成为不信神更不信鬼的唯物论者,仍然会产生此生理反应,竟然成为一种惯性,难以消极。对我而言“怕鬼”应该是孩童时代看过太多关于鬼怪的影视作品,虽然从未亲眼看到过,但影视作品中光怪陆离,恐怖邪恶的“鬼怪”形象却记忆深刻。至今,自己孤身一人时,也经常会产生稀奇古怪的想法,虽然自知是自己吓自己,但却无法避免的产生恐惧的生理反应,更遑论恐怖片,自成年以来,就再不敢接触任意恐怖的场景或看恐怖片了,宁愿被人说成“胆小鬼”。这恐怕也是终身难以改变的,只能顺其自然了。

陈忠实的《儿时的原》,语言朴素,质朴动人,但仿佛透过作者的描述,看到了他的成长历程,引人入胜。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其固定的主题,都有其引人深思的含义。此章节中的“知无鬼却怕鬼”反应了心理学上的心理阴影的影响,对人不可谓不巨大。其实人的心理世界是很奇妙的,而作为作者,文字和人产生的共鸣也尤其重要,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好作品,而《儿时的原》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本书值得大家一品,推荐给广大的读者朋友们!

《儿时的原》读后感(九):《儿时的原》感悟

儿时的原最近看了一本陈忠实的书,《儿时的原》,看了很有感悟,经常回想起我小时候的生活场景,和作者比起来,我小时候的生活可就幸福多了。没有那么多的农活,只有童年的欢声笑语。

我的家

我的老家是农村的,我小时候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用现在的话来说,我是留守儿童。我还有一个哥哥,是亲生的。但我们家比较特别,我和哥哥是分开住的,哥哥和外公外婆住,由他们来养,我是和爷爷奶奶住,由爷奶来抚养。隔壁住的是我的大伯一家,大伯家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小时候虽然有堂哥堂姐一起玩,但是对于一母同胞的亲哥哥,我还是非常喜欢的。我们住的距离非常远,奶奶骑着三轮车载我去看哥哥,要不停的骑一个小时左右。以至于我们并不经常去哥哥哪里。而我小时候对哥哥的感情是见之欢喜,不见却也不会时时思念。堂哥大我四岁,我们年龄差距不大,他也不曾厌烦我幼稚。我经常会跟在堂哥身后跟着他一起玩耍。

插秧.点花生

我小时候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我不怎么需要做农活,爷奶都比较宠我。我做的农活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不辛苦的,是一些简单而我又喜欢又想干的活。

我只插过秧,点过花生。

我现在还记得种水稻的大概步骤,选种,育种,育秧,施肥,拔苗,插秧,到最后的收割,我只做过插秧。也不记得奶奶有没有告诉我怎么插秧,只记得我学着大人,选两三棵秧苗为一撮,插在水田里,只要不会倒在水里就行。很是轻松有趣。

种花生和种玉米也是,爷爷奶奶从来都没有强硬的要求我要多做活,我做的是我感兴趣的点花生。牛犁好地,爷爷或者奶奶用锄头刨洞,我站在排水的沟里,快着装满花生篮子,捏两三个花生或者玉米,丢到洞里,爷奶开始刨下一个洞,用刨出来的土把上一个洞盖住,同时两脚踩上去,把土压实,这样一洞两脚印,一直到头,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都不是在干活,而是在玩耍。所以至今我的记忆里都不会有很辛苦干活的回忆。对于我来说也从来都没有农忙。在农忙时节最特别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在田地里干活时,爷爷要我先回家,顺便把牛也牵回家。那田地距离我家有二十多里,对于一个爬坡下水,到处玩闹的小孩子来说,距离到是不远,也不累,但是一路上我一个人牵牛回家时,心里总是充满了各种的想法。我想牛会不会挣脱缰绳就跑走,会不会不听我的话,会不会有坏人。越想越害怕,尤其是牛扭头停下来吃草,不听我的命令的时候。还好我拉拉牛绳,牛就跟我走了。到了家,牛出了很多汗,我把牛拴在树上,用桶给他装了一桶水给它喝,又在食槽放了很多草给它吃。虽然一路上各种想法涌现,但是成功把牛牵回家,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我的童年是充满欢声笑语的。

《儿时的原》带给我许多想法,常常勾起我对童年记忆的回想。每每回想起我的童年生活,心头涌现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儿时的原》读后感(十):从《儿时的原》看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与寻根文学

看过《白鹿原》这篇小说,是很久之前,上学时候的事情了。最近看到陈忠实先生的《儿时的原》这本书,才对《白鹿原》的写作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儿时的原》可以说是陈忠实先生的童年自传,也是《白鹿原》的源起。

诗性烂漫的“白鹿原”

初闻“白鹿原”这个名字,只觉得诗意浪漫,并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也不知道这个原的位置何在,更不知道是否确有此地。

看了《儿时的原》,才知道原是我国的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地理地貌,“原”和“塬”还有很多讲究说法。白鹿原在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中有过记载“白鹿原头信马行”,可在陈忠实先生年少时,只知“狄寨原”不知“白鹿原”。

白鹿原是西安境内最大的黄土台塬,荆峪沟将塬面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左侧南塬称“炮里原”,右侧北塬称“狄寨原”。

因我们读到了《白鹿原》这本书,便叫活了“白鹿原”这个诗性烂漫的名字,读了书,也学了知识,了解了国家的地理文化。

《白鹿原》与陈忠实先生的少年生活

《白鹿原》的创作中,离不开陈忠实真实的生活经历,《儿时的原》也对陈忠实先生的少年生活经历有很多的描述。比如他最喜欢干的农活割草、最不喜欢的农活搂麦子,祭祖的风俗,卖菜的经历,村子的窑洞,秧歌风俗,经历的狼,经历的鬼等等,这些在记忆中的往事,历久弥新。

陈忠实先生的少年经历,亦有很多不幸的经历,让他终生不能释怀。求学的艰辛,高考作文没写完,当兵的愿望落空,面对种种打击,最后不得已还是做了农民。不过也正是这些宝贵的经历,成就了这位著名作家陈忠实,若不是有农民的生活经历,若不是成年后依旧在原上生活,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白鹿原了》。

感谢成长,感谢苦难,多有打不倒我们的,也必将教会我们成长。

《白鹿原》与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白鹿原》作品也深受“寻根文学”的影响,植根于白鹿原,地域特色明显,气势恢宏,也体现了多元化的历史观。

陈忠实先生在《儿时的原》中“生命中的书缘”这部分也提到了他的文学启蒙,初中印象最深的课文是赵树理的《田寡妇看瓜》,他平生第一次去图书馆,也是冲着赵树理去的,借到了《李有才板话》。赵树理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后来的寻根文学也是乡土文学的一个流派。

《儿时的原》提到作家柳青的史诗著作《创业史》的写作背景,柳青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相中了神禾原,在此安家落户14年,创作出了《创业史》。

陈忠实先生写《白鹿原》,也是历时六年才创作完成,非常的用心,也非常的不容易了。老一辈作家们对文字的敬畏之心,对文学的用心程度,值得我们现在的创作者们去学习。

文学有根,才能不飘

艺术源于生活,凌驾于生活之上的艺术是形而上的,如同飘在空中的云,风一吹就散了,经不起推敲。

现在的很多文学作品或是太过于自我情绪的表达,或是只注重于文字的华丽,或是太过于跟风、形式化,读起来缺乏了味道,读后也容易忘记。

人有根,文学也应有根,那是深入到作者骨子里的东西,刻在每一寸肌肤,流淌在血液里,是作品的灵魂。

最近的诺贝尔文学奖,虽然中国作者残雪无缘获得,但诺贝尔文学奖也是留有中国作者一笔的,中国作家莫言先生就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等,这些作品中也都有莫言的“寻根”情节,莫言出生于山东的高密,其中《红高粱》就是以高密的民间生活为背景的。可见,无论国内外,对于文学艺术的肯定,也都离不开对真实生活的深刻见解。

希望现在的文艺创作者们,在创作的时候,也能够多多挖掘生活中更深刻的东西,让文学有根,让作品有根,不要言之无物,盲目跟风。

写作是一场文化苦旅,唯有不忘初心,才能走的久远,才能打动读者。

成都往事读后感精选10篇


《成都往事》是一本由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编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成都往事》读后感(一):成都往事

看到《成都往事》这个书名的时候,还是很喜欢的,对成都有一种莫名的喜欢,封面也是集典雅与科技感与一身,这是“星云志”系列的图书之一,收录了星云奖自2010年以来的中短篇精彩佳作,个人对于星云奖是不太了解的,后来去百度科普了一下。

之前对科幻类的小说不太感冒,但是因为《流浪地球》和《三体》开始慢慢看一些科幻作品,国内最喜欢的科幻作家还是刘慈欣,常常被作者的脑洞所震撼。中国的科幻电影因为《流浪地球》开启了新纪元,科幻小说也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

但是中国的科幻小说创作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写出真正的具有代表性的华语科幻小说。

拿到《成都往事》这本书时,当时还在想,科幻作品写成都究竟会怎么写,看完书后对科幻小说的看法也有所改变。以杜宇和朱莉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千年来发生在成都这片土地上的事。作者的文笔并不晦涩,也没有太多科技方面的术语,主要以故事情节取胜。

书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另一个故事——《天图》,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天才少年,他没有受过教育,却画出了关乎物理学的终极的天图,无数专家都看不出这幅天图究竟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只有沈世傲院士对此产生了兴趣,并绝对深入了解这位天才少年。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段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描写,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韩国围棋大师和人工智能阿尔法狗的人机对战,比赛的结果所有人都震惊了,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的李世石输给了阿尔法狗,从这开始,人们开始对人工智能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怀疑。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对人类来说到底是喜还是忧?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人类?这些怀疑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但是,从某种程度反映出了人类科技的进步,也证明了在某些方面,人工智能是超过了人类的。

故事中的少年张元一,与当时的人工智能Master下围棋,最终打成了平局。当时的围棋大师,没有人能够与Master相匹敌,纷纷败下阵来,而这个少年能够与其打成平局已是极为难得。

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个人比较认可一种说法,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类,许多工作不是由机器就能完成的,或许在很多方面,机器能够完成得很好,但是缺少了人味,总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成都往事》读后感(二):往事只能回味

近几年来,刘慈欣、郝景芳先后获得堪称“科幻诺贝尔”的雨果奖,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走红,华语科幻文学逐步从小众走向大众。正如推理小说有分为本格派、社会派、冷硬派等等,科幻小说也有其独有的分类,比如重视科技含量的科幻小说是“硬科幻”,重视文学技巧的科幻小说是“软科幻”,分别对应的曾被称作科幻小说中的“重科学流派”和“重文学流派”。在这部《成都往事》华语星云奖合集里,收录了《成都往事》等好几个短篇小说。从科幻类型来看,中国科幻到了百花齐放的时代,软科幻、硬科幻交替盛开,带有中国风的科幻元素是越来越浓,从写作功底方面可以看到,中国科幻作家是非常有潜力的。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就是这篇与合集同名的《成都往事》,阐释了轮回与时间,篇幅虽然不长,内容很感人,让人越看越喜欢。“她不能告诉我未来,我也不能告诉她过去。我们在此时此刻相逢,却终将擦肩而过,一个返回过去,一个奔向未来。”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时间就像两条交叉的直线,有的时候会交叉相逢,有的时候会各奔东西。“现在是什么时间?”或者“现在离儿童节还有多长时间?”这恐怕连小学生也觉得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可如果把词序颠倒一下再问:“时间是什么?”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顿觉茫然。罗马的迦太基主教也同样被问过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如果没有人这么问我,我倒知道它是什么;如果要向询问者解释它是什么的话,我就不知道了。”时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时间概念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成都往事》最终说明了一个道理,尽管未来可能会出现时光机之类的东西,然而因果轮回,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时间分别停留在公元前807年,公元前319年,公元199年,公元962年,公元1646年和公元2017年,杜宇和朱利经历了六次相遇,最终还是错过。庄子说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做两条相濡以沫的鱼不如做自由自在的鱼,杜宇和朱丽之间的爱情也是这样。刚开始杜宇还一直在追逐着寻找朱利的脚步,从秦朝到汉朝再到唐朝、明朝,每一次追逐都伴随着流血杀戮,最终活了三千年的杜宇站在时间机器前悟出来了。有一种爱叫相濡以沫。生活中,有一种爱总是很沉默,从来不需要用语言表达,然而你却能感觉到它。它就像漫漫风尘中的一缕微风,从你身边悄悄飘过;然而它又像是朝朝暮暮里的深情岁月,在磕磕绊绊中相互扶持。它用最平凡的爱贯穿了人的一生,用点滴的深情铸成了生命的每一天,它就叫“相濡以沫”。

《成都往事》读后感(三):穿越时空的爱恋《成都往事》

一份爱可以维持多久?一个人可以为了爱寻觅多久?当爱情变得让人无法掌控,我们又会有多少时间来拯救?《成都往事》一个经历了三千年的爱情故事,在生命的轮回里不停的相逢、擦肩,任时空如何变幻,我守着这座城市,在三千年的烟尘和宿命里,等候你的到来。

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前尘往事,也同样无法窥见自己的未来,在命运的轮盘中我们只是小小的一粒浮尘,随着命运的齿轮轮回于天地间。她不能告诉我未来,我也不能告诉她过去。我们在此时此刻相逢,却终将擦肩而过,一个返回过去,一个奔向未来······

命运的轮盘不会因为我们的爱而停歇,也不会因为我们的分离而让我们遗忘。我们在无法回转的时间深渊永不停歇,1636年,962年,199年,公元前319年,公元前807年······

未来或许会出现《成都往事》中的时光机,可以带我们自由穿梭于过去与未来,只是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却是无法预知的。也许会像朱利那样因为时光手环的损坏,被长期禁锢在时间的轮盘中无法自拔。同样的她也无法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来历,因为她来自未来,所说的任何话,做的任何事情都会改变未来世界的运行轨迹。

穿越时空最经典的便是古天乐主演的古装穿越科幻剧《寻秦记》,这部剧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科技发展的前景,在未来世界里,科学家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将人类输送到几千年以前,用来研究古代未解之谜。

最初看这部剧的时候根本不明白这是一部科幻剧,只觉得题材非常新颖,是之前从未出现的一种电视剧题材。这部剧很快就吸引了众多观众追捧,无疑是科幻剧的一种成功的体现。之后的多部穿越剧也迅速成为各大电视台收视率的保证,只是我们只注重故事内容的精彩与否,却忘记它们同样都属于科幻类型,是科幻让我们看到如此多的精彩故事。

《寻秦记》这部剧与《成都往事》有相似之处,都是因为时光转换器的损坏导致无法回到最初的时代,项少龙在未知的状态下改变了大秦的命运,一手造就了一个统一六国的嬴政,也间接导致了焚书坑儒的历史惨剧。历史的扭转让未来转变,项少龙也无法回到未来世界,因为他对历史的改变,结束了未来的项少龙,未来的项少龙已经不存在了,这便是改变历史的结果。

而《成都往事》中杜宇经过三千年的轮回终于明白了朱利的命运是由他一手造成的,是他的执拗间接导致朱利陷在时间的轮盘中无法脱身。最后的结局还是挺令人欣慰的,杜宇利用时光机穿梭于历史的时间轮盘中找寻到朱利,只因那是他经过三千年的轮回都无法忘记的宿命。

不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历史都不可逆转,改变历史的进程无疑是在毁灭现在。作者用科幻小说的手法为我们叙述未来科技的发展进程,用独特的思维贯穿整个穿越时空的故事,让人读到精彩之处不禁为之鼓掌。

《成都往事》这一册的科幻故事篇篇精彩,其中包括宝树的《成都往事》、王晋康的《天图》、郝景芳的《人之岛》、陈楸帆的《怪物同学会》、夏笳的《2044年春节旧事》、江波的《哪吒》、吴霜和刘洋的《天国的阶梯》、谢云宁的《太阳知道答案》。每一位作者都用自己独特的想象力为我们编织属于我们华语科幻的顶级科幻小说,作品的书写颇具中华特色,每一篇作品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浓烈的科技感,读之精彩为之鼓掌。

每一篇科幻故事都是科幻作者的孩子,他们有多疼爱自己的孩子,这篇小说便有多精彩,让我们一起来见证星云奖科幻十年来带给我们的科幻巨作,让我们一起为华语科幻小说加油!

《成都往事》读后感(四):思潮与科幻交织的狂想曲

这期星云志真的是超出了我的期望,每一个故事读起来都后劲十足,意蕴深长,较之我之前看的《与机器人同居》这期,真的算是开始展现了当代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幻想气息。诚如韩松和董仁威所言,华语科幻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发展。

成都往事

如果说《与机器人同居》中,每个故事的思想内涵稍显稚嫩,而且表达技法上也多以朦胧模糊化处理,让人有种雾里看花似是而非的郁闷,那么《成都往事》就像是一记重拳,以哲学思辨的口吻,佐以科幻的无穷想像直击我们的内心。星云奖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激励了华语科幻圈的发展。

本期第一个故事就是书名《成都往事》,以因果宿命与轮回的主题讲了一个跨越历史与未来的“追爱”故事,当然我这样说可能显得过于狭隘,但是我想表达的是作者想表达有关历史,有关轮回的思考之深刻。蜀王杜宇为了祈求天神平息天灾举行人祭的时候,遇到了从未来穿越来的“神女”朱利,在朱利“神意”的帮助下巩固王权,却也引起了“神权”的反抗,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顺时光之旅,而他的女神却开始了逆时光之路。他在历史的洪流中变换身份等待与朱利的再次相遇,路上有过迷茫,也曾充满野心妄图一统,却最终在女神的言语之间选择隐于宿命的缝隙中等待轮回。结果却发现他才是宿命的开始,是因果的罪魁祸首,他的每一个选择都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漫长的时光不能增长他的智慧,更不能让他超脱轮回,他始终都只是走一条看不见的手安排好的路。好在最终的结局很温馨,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过程代入的哲学对话看的我感慨颇多,原来科幻还可以这样与哲思完美融合。

如果说第一篇的思想内核还有一点点婉约冗杂,那么第二篇《天图》就很直白了。这篇开头的时候我以为我在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的一个故事,这样就不符合科幻的精神,索性最后并未反转写实,表达也很直接。就是用一个天才自闭儿童的一副物理学“DNA”三维图,来探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人工智能可能会超越并取代人类智慧的恐惧与矛盾,但是就像是毕达哥拉斯即使淹死希帕索斯,也不能阻止无理数进入数学殿堂一样,即使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本身,也是不可阻挡与历史必然。我们崇拜比我们强的,依赖比我们强的,但是我们同样也恐惧强大所带来的未知与不可控,这些不安定因素恰恰组成了人类这一命运共同体,使之以巨大的能量推动着历史的巨大车轮,这是宿命,也是因果。

第三个故事是郝景芳的《人之岛》,说实话我本来只想写我对其中两个故事的一点微末见解,但是这篇确实写的此之前的更精炼,让我想说说我的看法,与诸君一起畅想科幻的未来。如果说《北京折叠》是隔靴搔痒不敢直抒胸臆的隐晦表达,那么《人之岛》则直击宇宙探索和人工智能管控人类两大块,但是篇幅所限制的原因,二者只选了后者重点来写有点让人遗憾。自从有了机械智能开始,我们一直都在思考人类未来会不会受辖于自己智慧的产物,而本篇一上来就基本让全人类都受制于人工智能,而且最终还以亚当的妥协与凯克的不屈强烈对比,来反衬出自由意志革命的艰难,连亚当这个西方神话人类之始祖的象征都屈服于人工智能,那人类的未来还有救吗?“脑芯”与“人心”博弈,概率计算下的成功几率小于百分之一,然而“人心”抓住了,可能最终这一结果有点过于浪漫,但是人类本质不就是这样,不到最后一刻,也绝不放弃任何希望,因而才会有逆风翻盘这一说法。人工智能是能超能计算,但是却到底算不准人心。

本期的故事内核虽说有一点异曲同工之妙,到每个故事有各有千秋,滋味独特,私以为每一个故事拿出来都可堪成就一部好电影,不过这好故事嘛,肯定还得自己亲读亲看才够味。

《成都往事》读后感(五):希望与等待

设想一下,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人类被控制、被操纵,这个世界会是怎样的?那时的世界是否是一成不变的、按部就班的?人类又将如何面对自己身处的世界?当然,这里所说的控制和操纵,这并不是指限制人身自由,而是指操控你的思想,操控你的情感,让你心甘情愿受到支配。不单单是这样,受到操控的人还会不自觉地大事小事寻求认同,失去了自我判断的能力,必须要得到答复才会继续自己的行动。

这样的世界也许并不遥远,虽然它现在只是出现在人们的幻想中,出现在于郝景芳的小说《人之岛》里。

离开地球一百二十多年的凯克等人重返地球之后,发现这里和他们离开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叫宙斯的人无时无刻不在。凯克看不到宙斯,但却时刻能够感觉到他的存在。凯克身边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首先寻求宙斯的首肯,他们或会对墙壁自语、或立在原处发呆。这些寻求的人总是很快得到回应,然后继续自己的行动。

凯克意识到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被控制了,他要求与宙斯对话,却被宙斯拒绝了。于是,凯克计划远离地球,他要寻找一处不受宙斯控制的地方,要让人类找回自己的情感,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自我、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当凯克终于能够与宙斯对话之时,宙斯说:是人类先给自己装了脑芯,联成脑芯之网,才有了我。

人类不断将人工智能成熟化,希望一个高科技时代的到来,等待着超级智能的出现。在科技发展的这条道路上,也不断有质疑的声音出现——人类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反控制?李开复博士就曾指出,人与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就是爱,就是感知。

郝景芳在《人之岛》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小细节。

丽雅和凯克提到自己快要结婚了,结婚对象是一位药理学家。

凯克问:你爱他吗?

丽雅:是的,我想是的。……我们多数维度有很好的匹配和互补,基因中有两处优势显性基因,可以弥补我的两个风险点……

丽雅和这位准备结婚的对象完全没有见过面,只是看到对方的资料,简单的寥寥数语将一个人的职业、性格、兴趣等等概括,这个场面怎么越看越象是电脑配对相亲呢?略有不同的是,电脑配对后当事人自主决定见或不见,而丽雅已经直接决定与之共度余生了。

《人之岛》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人类未来的种种设想在这部作品中只提了冰山一角。人类在未来时代来临之前,究意要如何与人工智能相处,如何完成一次完美的角色转换成为了每个人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人之岛》收录在“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编版的丛书“星云志”之《成都往事》中,同时收录的还有《成都往事》、《怪物同学会》、《天堂的阶梯》等八部科幻作品,这些都是星云奖开设以来的获奖的优秀科纪作品,非常值得推荐,尤其是科幻迷们,千万不要错过啊!

错失之爱读后感精选10篇


《错失之爱》是一本由[捷克]兹旦内克·斯维拉克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9-3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错失之爱》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错失之爱读后感

对捷克的作品关注甚少,因此对作者不熟悉,错失之爱只是本书其中的一个故事,没头没尾的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短篇小说,故事的画面感很强,极具带入感,看完之后耐人寻味,适当的空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值得一看!

最喜欢看的就是错失之爱那一篇,作者让这段恋爱奇迹地发生,再相遇,后相爱,最后一个大反转,让人无法释怀!

《错失之爱》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错失之爱》读后感

第一次抽中豆瓣的赠书,收到第一天就马上读完了全书。

我读小说注重内容,感受不太到译者形容的作者是“玩味语言的高手。……凸显了作家的语言功底……”,有几篇还值得一读,个人最喜欢的一篇是《购物》,24页的一篇短小故事白描了女主婚前背叛情人出轨了现任丈夫、结婚后遭受家暴和丈夫的控制欲,一直到老年。丈夫说的那句“这辆车是越老越值钱,你呢,正好相反”,讽刺绝妙。

其他几篇感觉平平,不值得专门买来读。

《错失之爱》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暖心大叔的摸摸头

一如作者在预言中所说,他只喜欢写短篇。恰如作者的人生经历,他的短期温暖无比。

几个小故事,分别关于亲情,爱情,梦想,情节并不老套,及时老套也套的舒服,没有做作和泛滥的感觉。

用错失之爱用做书名,颇有深意。错过了让人难过,得到了也让人难过,一切错误,都在于心理的不知足。再比较其他贫穷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

所以整本书各个故事相互独立,却要从整体层面通篇感悟,他是在用具体的事情,教会读者人生道理。这位大叔,在用他的方式,摸摸头。

《错失之爱》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来自捷克的故事。

由于个人的原因,周六才收到书,但是周日一晚上就看完了!

在我记忆中上一本能让我记忆深刻的故事集,还是那本《四季奇谭》,他现在叫《肖申克的救赎》。

这本《错失之爱》书名也是取自其中一篇故事,那我们就先来说说它,故事本身就很吸引人,一开始的错过,主人公开始不停的回去寻找,当他与那个女子相遇时,为他感到欢喜,可是后来的反转是真的让我没有想到,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再说说我最喜欢的一篇《班级聚会》,这个故事是真的让我想起了我初中高中的时光,没个班都有喜欢捣蛋的人,没错就是我!哈哈哈!每人认得学生时代都有那“讨人厌”的老师,真的希望再回去重新读一遍书。

剩下的故事就不在剧透了,但每个故事都暖心有趣,值得一看!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去听一下小时候常听的《布拉格广场》吧!

《错失之爱》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倘若有所期待,生活便会意义非凡

正如书名选取了错失之爱这一短篇的名字,错失之爱是书中最有趣、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一篇。千万人中遇见心怡的一个,念念不忘怀着希望,自以为得偿所愿,却只是相似的旁人。不是又能如何,他依然比大多数人幸运的得到了真爱。我还记得,高中时在公交站遇见一个很可爱的家伙,此后数个月不时在相同的时间坐同一辆公交,但再也没见过。如今学会了与异性交流,也有了自信,却再也没遇见想结识的人。缘也好,情也罢,常是一厢情愿,飘渺难寻。

无论如何选择前路,总会有不如意处,回想另一个选择,看似更好实则相差不远。红玫瑰和白玫瑰早早的道出了此间实情。每一条路的尽头同样琐碎无奈。杀父入狱当然是幻想,另一个砍死丈夫的囚犯实际也是自己。即使互相怨恨,总归是浑噩走完。

整本书角度多样,总不离情字。对世间的不解、年幼的思恋、不会随老去而消失的欲望。被困也好,给予也罢,都是生活百态、为人真相。

《错失之爱》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快乐与悲伤的边缘

斯维拉克在《致中国读者》中写,他热爱那种“介于快乐和悲伤边缘”的幽默。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斯维拉克的幽默漂流在文字之间,他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的善意,以及他对爱与欲的同情,都以一种充满温情的笔调被叙写出来。

笑的产生,有时出于某种倒错,环绕着想象与现实,预料与结果,而手捧小书的我们在故事之外,在故事之中,不时因为某些意外、误会、谬误、反转而发出笑声。

但与笑声紧紧缠绕在一起的是惆怅和莫名的感伤。斯维拉克写下一篇篇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关于爱的。《伯利恒之光》中那小小的烛光不知为何让我想起《麦琪的礼物》,《四月故事》里的主人公“惧怕死亡”的理由令人眼眶发热,还有许多人、许多与欲望交杂的爱恨,它们都使人变得缓慢,斯维拉克的同情和脉脉温情使它们飞越了一道道道德、常理的门槛,当我们进入文本当中,我们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正如斯维拉克所说的,快乐与悲伤交织在一起,反转又反转形成了这些故事,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爱、彷徨和忧郁值得每个人细细品尝。

《错失之爱》读后感(七):【豆瓣鉴书团】错失之爱

挑最喜欢的三篇来说吧。

《伯利恒之光》一家人生存的困境、亲子之间和夫妻之间的关爱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体现,再合适不过了。孩子记得点燃的蜡烛意味着危险,母亲不让蜡烛一般微弱的希望破灭,人生还是要靠着一些念想支撑下去不是吗。

《班级聚会》幽默感在艺术中永远是讨喜的,不管是在电影还是在小说里。这篇小说把幽默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奇怪,作者的其他短篇很少有这样的幽默感)。好老师不仅在课堂上鞠躬尽瘁,日后给学生留下的记忆都美好到不真实,甚至是后来学生们听说的桃色绯闻也无伤大雅,无法动摇老师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救学生于水火的光辉形象。整篇文章洋溢着温柔的气息,哪怕是“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相见”这样伤感的场景,都让人觉得“人生嘛,本该如此”。

《购物》真实到令人发指,又让人拍案叫绝,是可以改编成日式丧系电影的好素材。背叛了初恋也没有细水长流的幸福来临,轰轰烈烈的好像并不是爱情,而是另一种东西,演变成几十年的空虚。最后的反转还是意料之中-如果不反转会更好。

《错失之爱》读后感(八):【豆瓣鉴书团】精彩的留白

短篇小说是比剑,讲究招招致命,第一次看作者的书,着实有点惊艳。

就内容而言,几个故事都是日常事情,没什么惊心动魄和曲折百转千回,甚至可以说,这些可能都是故事会喜欢的题材,可不同的人写出了不同的味道。作者本身是著名的编剧和演员,对生活的观察应该较常人要细致很多,所以很多细节写出来非常有画面感,可你一回想,又觉得自己没法用这么简单的笔触写出同样的事情,这是功力。

另一方面,书中的故事都有大段的留白。这正是让人喜欢的地方,好的留白会引导你去想象和填补故事的空白,当然用坏了就是莫名其妙故作玄虚。作者用的相当娴熟,所以简单的篇幅却写出了大大的故事。

对于导读所说的幽默,会心一笑之类的,并不认同。作者明明是在写活生生的生活,他只是在讲他所知道的故事,请不要把读者往固定的方向引导。发现很多出版社特别喜欢干这种画蛇添足的事。

最后,推荐最喜欢的《复视》和《4月20日》。

《错失之爱》读后感(九):【豆瓣鉴书团】也许看得懂原版效果会好

被豆瓣鉴书抽中,但是拖了这么久才补作业原因有二:1.看不懂2.无从下笔

看不懂并非语言晦涩或是情节难懂,初看一遍后竟没有任何文字走过心间或是留在大脑,虽是短篇但是情节也并无吸引之处。任务在身,遂沉下心来强迫重读一遍,算是跟上了情节的节奏,却也无引人入胜之感。即使全书最叫好的一篇《错失之爱》,读罢也并无太多好感。

不过字里行间确实能感受到作者的幽默风趣以及不时见到的自嘲于假想,并且文中还有一些利用捷克语来表达的“文字游戏”,可惜看译本并且没有语言背景就很难去像本土作者那样理解作者埋下的各种“梗”。

作者头衔非常响亮,但是这些文字单从我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感受如同小时在《读者》类文摘杂志中看到的外国小译文感觉一样,无太多亮点,我亦不知该如何假装成一个文艺青年或者电影学院学生那般写些让别人看不懂的艺术鉴赏式读后感,因此如果能够看得懂原版相必一定不是现在这种感觉。

最后只记住书中一句话挺有意思:一旦您能拧干床单或被罩,您的双手就会相当有劲儿。

《错失之爱》读后感(十):【豆瓣鉴书团】高级的幽默能教会你怎样做人

斯维拉克作品最大的特点幽默。

斯维拉克的幽默是内敛的。不张扬,不急于求成,在绵柔中缓慢展现。于是阅读的人也不由自主放慢节奏,慢慢感受字里行间的诙谐妙语,时而莞尔,时而沉思。慢慢期待诡异而充满智慧的结局。在《错失之爱》中你就能看到一个诡异结局:你本以为一个对视就已目成,可是你彻底错了。

斯维拉克的幽默是知性的。透过轻松、俏皮的文字能看到他对生活的严肃思考。比如在《伯利恒之光》中,他嘲笑宗教谎言,但同时又接纳这种谎言,因为有些谎言能给人带来希望;《班级聚会》中,他讥讽政治的荒诞,但同时也悲悯事件中的人,因为人性逃离不了时代的局限。你能看出他在某个问题上的反对态度,但他通常并不直接谴责,他表现得更为冷静和睿智。

斯维拉克的幽默是温和的,作者对细微琐碎的人类生活有着敏锐的感知,善于捕捉和展示欲望、偏见等人性弱点。他虽对此加以嘲讽,但不失宽容和理解。他善于从普通人的愚蠢、不堪、痛苦中剥离出它的幽默性,让你知道你并不孤立,别人在经受同样的时刻,从而学会一笑置之。

因为太忙或者愿望太急切,很久没有这么愉悦的阅读体验了。看来平心静气会收获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