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故乡的年味儿

故乡的年味儿

发表时间:2020-09-08

【www.qg13.com - 关于故乡的情感美文】

把我们的爱情写成生动的故事,想到以前的时候我会翻看我们的故事,怎么样才称得上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乡的年味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眼瞅着这年,是越来越近,可那故乡的年味儿,却好象离我越来越远。

------题记

这几天的小西北风频频呼啸而来,刮得越来越猛。今年的数九寒冬,还真是非比寻常的冷。已进年关,寒气竟然来的这么冲。我刚说了一个冷,老爸老妈就说:再冷,也冷不过黑龙江。一提到家乡,一说起新春佳节,他们就开始念叨从前过年时的年味儿

(一)习俗

虽然离家太久,但回想起故乡春节的传统习俗,至今还另我记忆犹新。每当立冬后,随着雪花一层层增厚,河面全部被冰封,人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拉爬梨。进了腊月,老东北人就开始蒸粘豆包、吃杀猪菜、包冻饺子。就如民谣里唱得那样: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简单明了的几句,综合地概括了东北的春节习俗。另外东北人从大年三十开始点长寿灯,彻夜通明。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正月里不剪头 ,一般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嘿嘿,迷信)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初一初二不扫地不汲水,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外流。再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如贴春联、贴福到、放鞭炮、挂灯笼,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等。

(二)大采购

记得小时候,喝过香飘四溢的腊八粥,母亲就开始忙忙碌碌的采购年货。那时候没有超市,只有商店。每到年关,商店里往往是人满人患,人们早早地赶到那里排了许多长长的列队,恨不得把这一季的食用,全部搬回家里面。那个年代,爬梨是家家必不可少的托运工具,也是孩子们用来开心的超大玩具。爬梨分两种,一种是木制的,另外一种是铁制的,经济实惠,使用方便。买的东西多,而且又买到有重量的年货时,母亲就让哥哥拽着爬梨,跟着她一起将东西往家里托运。那时也没有冰箱,但故乡的冬天,就是一个纯天然的大冰箱。不怕冻的东西,(鸡、鸭、鱼、肉)冻梨、冻柿子等,全都放在外面的仓储里。给长辈买礼品,给孩子买新衣服,糖果,瓜子,花生,鞭炮、对联,烟花,件件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给我和妹妹买的头花,小头饰、扎发辫的绸子、彩色头绳、发卡、雪花膏、胭脂等。另我难忘的还有,母亲买的年画、挂钱、窗花等。每张年画都有一个美丽如梦的名字,现在我还能记住有年年有余]天女散花、花好月圆百鸟朝凤,孔雀开屏,其中年年有余和花好月圆这两幅,几乎成了每年的必需品。说起这挂钱,一般人可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东。挂钱,是粘在春联的横批下面的,放二至六,三到五张都可以。它的图案也是五花八门的,大都是喻意吉祥、平安、财运、健康等等。是汉族民间,刻(剪)纸艺术品中的一种。由于图案清晰绚丽,花纹细腻精美,又因图案多为古钱状,故古人才将其称挂钱。窗花,也是剪纸品种之一。为烘托节日气氛,清一色纯红,喜庆那就甭说了,尤其是那些丰富多彩的图案,着实让人们打心里往外的喜欢

(三)舌尖上的美味儿

说起那时的春节,能称得上舌尖上的美食的,就不得不说说东北的这道杀猪菜。虽然父亲母亲属于移民,不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但我们几个子女却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时间久了我家也就入乡随俗了。这道杀猪茶,也是我家的年菜之一。其实做起来非常简单,用自制的酸菜和肥肉、血肠、各种佐料放在锅里一起炖,味道酸酸的,入口不油腻,而且炖得越久越好吃,这便是东北人常说的 杀猪菜。还有一道被特别重视的菜,那就是酱猪手。年三十的晚上,必须上桌,而且猪前蹄最好。吃了这道菜,那就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大搂、特搂、搂前(钱),财源广进的意思。我家的年饭,一般在除夕上午十二点之前开饭。那些平时吃不到的传说中的美食,全部集中在这顿年饭里。年饭,一般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做法繁多,各家有各家的口味。另外还有杀猪菜,素茶、凉菜等等。母亲通常都会做上十道菜,喻意在新的一年里,诸事十全十美。吃过这顿正宗的团年饭,接下来就是我们小孩子期盼已久的年夜饭,年夜饭就是在子夜时吃饺子,这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放鞭炮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我家在跨年时基本上是吃素馅的,大年初一才吃肉馅,尤其要吃芹菜肉的。芹菜,意味着是人们吃了,会越来越勤劳,还有酸菜肉的,这是东北的拿手馅,和杀猪菜一样是必吃的。(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饭后可以吃冻过的水果,这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别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最纯正的要数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 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四)守岁

守岁和拜年,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从中午那顿年饭后开始的。当时在我看来,守岁,可称得上是一件大事,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其实儿时的我,敖不上一宿,一般吃完跨年饺子,也就到了昏昏欲睡时。)现在想想,虽然当时还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手机,更没有电脑、电子游戏,可我那时的内心,却是由衷的快乐。因为从除夕这天开始,母亲会给我放假几天,平时帮着做的那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年三十开始通通可以不用管,只管一心一意穿着新衣裳、新鞋子,口袋里揣着妈妈给的压岁钱,糖果、瓜子、榛子、松子等,然后相约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一起跑到一片空旷无人走过的雪地里,打几个滚,捏几个雪团,再踩出自己心中想要的各式图案,那白雪相当于一个不受约束的大画板,任由我们作起来,那场面简直是无法无天,但另人高兴的是,无论我们怎样疯狂,今天大人们也不会管。玩累了,就在一起东拉西扯,嘴里一边含着糖,还一边嗑着瓜子,吃够了,又一起东家游西家窜,一起打牌,一边喝着茶水,一起美美地分吃一串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儿直到天完全黑下来,灯笼全部亮起来,看看钟表,已经到了妈妈说吃饺子的时间。这才依依不舍地互相告别,各自回家吃饺子放鞭炮、放烟花等待跨年

备注:(压岁钱通常是崭新的五毛,或者是一元,二元,总之不会超过三、五块钱,可另我悲催的是,出了正月,母亲会把压岁钱回收,还美其名曰,用它给我交学费。另外,父亲初七上班了,我的逍遥假期,也就正式宣告结束了,我快活神仙般的日子,嘿嘿,也就这么几天。)

如今,漂泊在外已有许多年。昔日街坊邻里走街串巷的那一团和气,被眼前耸立的一座座高楼大厦里一家家封门闭户所代替。每逢过节,大街小巷也是张灯结彩,各大商场,人头攒动,各种庙会也同样会映入眼帘。可儿时印象里的新春佳节,早已是一去不复返。曾经的玩伴,均已在各地四散。对旧日的习俗,也不由自主地做了很大改变。眼瞅着这年,是越来越近,可那故乡的年味儿,却好象离我越来越远

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情感编辑推荐

故乡的美食


忆起家乡的种种美食,最令我垂涎三尺的便是那三月里的香椿爆蛋了,这不仅是一道我们全家最爱的美味,更是兰溪人民情有独钟的美食。

春雨过后,妈妈总会从香椿树上采摘些嫩芽,那些芽儿大概有4厘米左右那么长,嫩红的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捧在手里轻轻嗅一下那香味沁人心脾,忍不住想让妈妈立刻下厨,给我烧一盘香椿爆蛋。

香椿爆蛋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先把香椿用开水烫30秒左右,妈妈说这样可以除去其中的亚硝酸盐和草酸,让香椿口感更好而且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然后把处理好的香椿切成细细的颗粒,再把两三个鸡蛋打好与切好的香椿进行搅拌洒少放盐,最后放入锅中爆炒即可。

关于香椿民间还有三月八,吃椿芽儿的说法。谷雨食椿又名吃春,寓意迎接春的到来。

香椿营养丰富,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其中除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和其他营养成分。维生素E和xing激素物质,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的作用。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后不管走到哪都不会忘记家乡的这道美食,诱惑着远方的游子回乡品尝。

我爱故乡的美食,更爱美丽的故乡!

雨中的故乡


雨,淅淅沥沥,清明前夕,踏上故乡的归程,乡间的小路变成了光滑的柏油路,不见了矮矮的茅屋、土房,清一色的楼房整齐排列,俨然一幅新农村的景象。但我心里着实高兴不起来,甚至有一种说不出的酸痛。雨中的车窗捂得严严实实,遮阳薄膜外的家乡更显阴沉。离家35年了,按人均寿命70岁计算,人生一半的时光在外漂泊,虽然春节、清明时不时回家看看,那也只能算是游子的驿站了。

雨,淋淋漓漓,下车撑起雨伞,走进淫雨霏霏,思想也开始想入非非了,一把伞遮得了这潇潇冷雨,但遮不住那颗潮湿的心,这是我梦中的故乡吗?这是我儿时的乐园吗?

记忆中的故乡地处美丽的江汉平原,云卷云舒是天空的诗意,袅袅炊烟是故园的华章,暮归的水牛是儿时的同伴,清澈的湖水是母亲的琼浆,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一群光屁股的儿童在水中嬉戏,抓鱼弄虾,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瓜果飘香,好一幅湖光水色图。那时的清明时节雨,弥漫着薄薄的雾,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散发出花花草草淡淡的土腥味,吸一吸,就像嫦娥一样,飘飘然到云里雾里了。

然而,今天的雨,冷冷飕飕,不见了云卷云舒,那时必然的;不见了袅袅炊烟,因为都用上天然气了。但,那高高的工矿烟囱上为何冒着浓浓的黑烟呢?是你夺走了我的天空吧;但,怎不见了清澈的湖水呢?身旁的沟渠散发着刺鼻的腥臭味;但,怎不见了悠闲吃草的水牛呢?我勤劳朴实的儿时伙伴到哪里去了呢?

雨,潮潮湿湿,我的眼也开始湿润了,耳旁突然响起了汪峰唱的一首歌,这么多年我竟然一直在寻找 ,找那条流淌在心中的河流 ,我知道也许它不在任何地方,或是就在我心底最疼痛的故乡 。究竟流多少泪才能停止哭泣,究竟回多少头才会看到天空

雨,迷迷离离,你不妨下大一点,这样就可以洗净天空弥漫的黑烟,这样就可以冲走沟渠内阵阵腥臭,索性下它个十天半月,这样就可以还故土一片洁净的天空。

不,这些都还不够,最好来一场思想的暴风雨,洗净人的大脑,荡涤人的心灵,还人间一个暂新的世界!

故乡的印记


现代的人对于故乡来说,可能就是那小溪水里的浮萍,无根无家,四处流浪漂泊,很难再同一个地方感受日出月落,四季更替。对于我们八十年代人来说,可能更有感触和情节。

故乡在袅袅升起的炊烟里,那个时候,烧火做饭用的都是木柴和煤炭。每天常看见母亲起的很早去老水井担水,为一天的家用做饭洗碗和为牛马牲口煮食。等我们长大了,也要每早晃悠着担水。母亲就坐在小板凳上砍地里割回来的野菜,倒进大锅里。那灶里就开始升腾起烟雾来,接着就是你家我家。这炊烟要是在晴朗的早晨或者是深秋,那淡青色的烟雾从烟囱里呼呼地升腾起来,就像游龙摆尾一般,慢慢地四散开来,伙同邻里的炊烟笼罩在村子周围,有时拧做一团,就像巨大的绳子从这个山头栓在哪个山头,站在山顶看故乡,炊烟在阳光照射下,一片紫气东来。要是天气变阴,那炉灶里的烟雾就返回来窝在家里,想睡个懒就都把你熏起来。我们在炊烟里长大,从小就一股烟熏味,身心就像烟熏的腊肉,无论到故乡都是那个味,黄色的皮肤。

故乡是一片祥和,在故乡,你可以看见三两只鸡悠闲的踱着步子,柴草垛下,翻着虫子,有的咯咯咯地跑回鸡窝,欢唱着,蛋蛋蛋。门外的大黄狗听到响动,一同和村里几只狗旺旺旺地迎出村口。不知道谁踩了谁,打的不可开交,被路过的大爷扬一下棍子逃走了。

吃饭的时候,母亲站在院落里,呼唤着儿女的乳名,准备吃饭,上山劳作。而孩子们已经串门时在领家早已吃足了。在邻里互相拉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里中培养亲情、友情。

故乡里的水,那水在我们还是母亲胎里的血胞时使我们生成。成型时那故乡的水变成羊水养育着,侵泡着我们的身体、发肤,我们吸收着故乡的灵气,母亲的精华成长着,这就是最早的烙印,流在血液里,无论你走到故乡,那个血胞早已存在故乡,故乡也改变里你的血液,你血液里的水。

故乡在泥土里,村与村,邻与邻口语不同,外貌不同,言行举止大相径庭,故乡的黄土捏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原型就是故乡的泥土,故乡的石头是我们的骨骼,故乡的草木是我们的发肤,故乡的庄稼是我们的精,故乡的烟火是我们的气,故乡的水土使我们的神。

故乡里有我们的场地,我们玩的老鹰抓小鸡,那调皮捣蛋的孩子左右摇摆,把他们的鸡妈妈摔在一边。我们玩丢手绢,我们哼着那歌谣:丢手绢,丢手绢,悄悄地丢在那个小朋友的后面。

我们生长的土地啊!我们辛勤耕耘的地方,每小块土地,都有我的脚印,我把你深深丈量,小时候,妈妈为了劳作,把我放在篮子里熟睡,我的口水淌便哪里。下雨时,土地里的泥深深烙在我的纹理。地里一排排整齐的庄稼,有父亲赶着牛犁地,我往地里播撒种子,母亲在后面把牛粪盖在上面。我现在在城里,每次回家带来的青菜,孩子们都说很香甜。

我心中的阿女,你是我心里的爱人,那时老是找你借橡皮,读书时坐你后面,常画你背影,被人家说是一对。那以后你再也不理我,使我成绩落在后面,爸爸说男儿志在四方,可我的情还是在你哪里。

还有荡秋千,还有那个水沟里的澡堂,还有父母归来的牛铃铛声,还有.......

异乡的你,可能在纸上看得见,不能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