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皮影

皮影

发表时间:2020-09-12

【www.qg13.com - 关于野菊花的情感美文】

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等到我们都老的时候就翻出来回忆,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如此浪漫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皮影",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谭亚红

在很久以前,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婚丧嫁娶、节日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有的连本戏(就是后来的连续剧)还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余天不止,那场面在过去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更是热闹非凡,其盛状也是可想而知的。

皮影,我也得是在倒数上去的三十多年中看过一回,那是在衡东老家,三伯父演的传统剧目《岳飞传》。

湘斌,湘斌,走,看戏去。我抬头看时,是叔搬着条长凳在喊!婶跟在后面,搬了一捆稻草。

那时山村还没有装电灯,山路很黑。远远就可听到冬冬地响,戏已经开场了。没走多远,姑父家的的大坪里已是好多人,大多都是席地坐在稻草上。我连忙在长凳上坐下。挡着了?

我回过脸去。大家一看,是城里来的孩子,是客,小个子并没挡着,而况还有空地呢!

皮影《岳飞传》,这个中国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缩影。一个皮影,都要用五根竹棍操纵。可三伯他手指灵活,一人同时操耍几个影人,只玩得我们是眼花缭乱。

三伯父唱皮影可有来由。解放前,爷爷家穷,三伯父还小的时候就卖给衡山一罗姓地主家做崽。三伯父在那里读了几年私塾,在乡里面也得算上半个秀才。可他迷上了看似拙朴,但拙中寓巧的衡山皮影。解放后,残留在大陆的国民党一组织头目要请半个秀才的三伯去当军师。刚当上农会主席的大伯得到了消息,索性将三伯带回了衡东。从此,三伯父远离了国共两党的政治纷争,在家里自己动手画稿、描样、雕镂、上色制作影人,唱上了这传承民族文化的衡山皮影。虽然***期间,父亲也差点受连累,但后来总算雨过天晴了。

三伯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得说、念、打、唱。岳飞出世、岳母刺字,这些那时我们只能在连环画上才可以看到的画面却生动展现在我的眼前。有喜有悲、声情并茂,武打的场面更是精彩。只见在那影窗布幕上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真的热闹。两位堂兄在旁鼓乐伴凑合道白配唱,紧锣密鼓。虽然他们唱腔都是用的衡山(衡东原属衡山县)方言,我没有全部听懂,可几乎全村的人都来观影听戏了,一套皮影,一块白布,夜幕低垂时,鼓乐悠悠,那真是两手托起千秋将,灯影照亮万古人,所以那场面我至今还记得。

这一夜,让我未曾想到的是,那儿时记忆的戏依旧伴随着我!

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做一个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小时候,我也像大多孩子一样从小立志,长大做个建设国家有用的人才。

赋闲时,我也常常翻出三伯父曾送给我的那影人把玩。影人的造型借鉴了早期佛教造型、壁画、雕塑、民间剪纸等艺术形式。这可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以及皮影造型自律性发展,才逐渐形成的自己独具特色审美意味的艺术品。

记得三伯父曾告诉我说:只要在这影人身条上换一个相应身份的头茬,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物。如在头饰同一纱帽插上金花即为状元,戴上套翅即为驸马。影人各部位均有接榫装置,皮影人物的服装身条,除少数特定人物是专用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通用的。皮影的色彩与中国的五行学说相互对应,采用红、绿、黑、黄、白来表现影人。皮影中脸部的颜色处理寓意着不同的人物性格。如黑脸多阴刻,寓意刚正不阿。红脸寓意刚烈忠勇。绿脸多用于妖怪、强盗,寓意暴躁蛮横等等。

皮影不仅仅在于娱乐,还因为皮影造型象征吉祥等寓意。就像看到旗袍、灯笼、龙灯能使我们马上就能想起自己所属的民族,一看到浮世绘便联想到日本一样,这些显着的符号传递着清晰的地域和民族色彩,这些艺术的视觉语言符号符合不同民族的感情需要。

皮影中的造型符号抽取生活中的典型符号,在二维处理中能更好地使之明晰化,也易于辨认和熟记。如龙纹即为权利与能力的象征,多用于皇帝身上以及皇族器皿的图案。雪花象征文静淡雅,多用于文、旦角色。万字符象征富贵长久、万寿无疆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知识也确给我孩提时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

高中毕业,我便按照自我的人生描画,初去了市里,在市公安局从事城市管理工作。这年的春节,我很高兴地穿上城市管理的执法工作制服,配戴上红领章、大盖帽,在下摄司照相馆照下了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张工作贺年照。儿子工作了,这下好了。瞧,好威武,好英俊!妈妈看了高兴得不得了。虽然我在那里工作的时间不长,因为能画上几笔,还颇受(治安大队)刘教的赏识。

半年后,我回到了只阔别数月之久的十里钢城。在钢厂近30年的工作生活里,五分描画,五分镂刻。在焦炉上,我接受了烟熏火烤的锤炼,与58年进厂父辈的那群奋斗者们共同经历了那场护炉保产战斗。在《小报》,我倍受钢城文化的熏陶。我和同龄的同事们一样,把全部的青春和爱都奉献给了这片我们成长的沃土!

多年的奋斗和努力,青春年少,天真无邪的我从企业文化升级中走了出来,现场管理、班组建设等等工作始终位列公司先进前列。从企管员、团委书记到环保绿化公司经理这一路可算是一帆风顺。2000年新世纪开年,缺乏天生丽质的我、徐工、阿健便纷纷在论字排辈运动中败下阵来。后来,我索性从皮带工干起,屡创生产佳绩,仍能位列公司兵头将尾序列,虽然没有摆脱论字排辈的阴影,但我却从奋斗者中得到启发,即笔写下《丁子说》、《耕耘》、《主角》、《本色》、《英雄联盟》、《挑战无极限》等等的故事来。

这以后的N多年,我虽然没有再看过那儿时皮影,可人生舞台上,那如皮影的戏儿却一幕一幕冬冬开场

(皮影戏,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申请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和湖南省衡山县共同申报的皮影戏(湖南皮影戏)也名列其中。衡山皮影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起源于清朝一套锣鼓一人打,一台菩萨两人耍,这句俗语说的就是衡山皮影子戏。衡山影子戏作为中国皮影的一部分,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衡阳市第一个入选世界非遗项目。

衡山皮影子戏大约起源于清顺治初年,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目前流传甚广,遍布衡山县及周边地区,深受群众的喜爱。衡山皮影子戏以2人包打包唱的形式演出,显示出艺人的高超才艺。特别是其演唱的腔调,用的是地方方言的四平调,广泛吸收了戏曲音乐、佛教、道教音乐和民间小调的营养成分份,圆润甜美,独具特色。同时,衡山皮影子戏在影型制作,融合了剪纸、绘画、雕刻等艺术的精华,造型美观,惟妙惟肖。)

qg13.com扩展阅读

糖果和皮影戏


低矮的房屋,翘起的屋檐,乌黑的瓦砾,紧挨着小巷。小巷明亮而且悠长,青石板路坑坑洼洼,凸凹不平。我家在巷子这头,外婆住在巷子那头。巷子中间是一家皮影馆,生意是极好的,常常有人从皮影馆进进出出。他们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穿着相同盘扣的外衣,宽大的裤脚紧贴着腿,黑布鞋沾满了黄泥。皮影馆的对面是利群商店,卖的是油盐酱醋、毛巾、牙刷之类的生活用品。柜台上摆放着几只玻璃罐子,装满了五颜六色的糖果。每次去外婆家的时候,都要经过皮影馆和利群商店。

早上八点,皮影馆准时开门。售票的是一个中年人,一毛钱一张票。皮影戏九点半开场。彼时,馆内的长条凳上坐满了看皮影的老人。锣鼓阵阵,琴声起伏,几个纸人在灯影的荧幕上晃动起来,依依呀呀地便唱上了。皮影戏开场之后,老板也不关大门。因此从那里经过的时候,一眼就能见着馆中的一切活动了。我那时总要扒在大门口,好奇地朝着荧幕上晃动的皮影望去,朝那些聚精会神看戏的老人们望去。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老人们每日精打细算,挤出一毛钱来看几个纸影在面前不停地晃动,还随着幕后的唱戏人哼上几句呢?我那时觉得皮影戏实在难听,简直是不堪入耳。转过头去,便看到了对面的利群商店了。盯着柜台上的糖果罐子,我的嘴又开始馋上了。我想外婆这会儿大概收了早点摊,那装钱的小盒子里,应该有不少的钱了吧。找外婆要了钱,就能吃到糖果了。我吮吸着手指,这么美美地想着,朝着外婆家走去。却看到外婆颠簸着小脚朝这边走来。外婆问我,伢,你这是要去我那里吗?我说,外婆,我想吃糖。外婆摸了摸口袋,牵着我的手,进了利群商店。一角钱二十颗糖。一粒两粒三粒外婆数了又数,将二十粒糖全部塞进我的裤兜。对我说,别忘了,回家分给哥哥、姐姐和妹妹吃。拨出一粒糖,我塞进嘴里。觉得不过瘾,又拨出一粒,两粒,三粒,全部塞进嘴里,腮帮子鼓鼓的。外婆嘻嘻地笑,在我的小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小馋鬼,快回去!我哎了一声,捂住口袋往家跑。可是,我跑着跑着,竟放慢了脚步。二十粒糖果,一会儿就被我吃了个精光。等快到家门了,我转过头去,想看看外婆是否在看我。然而却远远地看见阳光下的外婆,倚靠着皮影馆的木门,嘴角挂着微笑。

这一幕是时常有的。我真不知道,为什么皮影馆要和利群商店门对门敞开?一角钱可以买到皮影戏的门票,也可以买到许多糖果。正是抓住了外婆喜爱我们这些孩子的弱点,才总是掐准时机,在小巷里迎接看皮影戏的外婆的到来。不懂事的孩子,只知道糖果的甜润,却不知外婆倚在门口偷看皮影戏的心情。她入戏时分,被老板赶走,是何等的无奈而又不舍?

不知不觉,再次来到了当年的小巷,这条玉石街的小巷。每次走过这里,总会流连忘返。记忆中,最深刻的东西,往往停留在童年的时刻。哪怕往日的模样早已更改,哪怕旧时的土地升起整排的楼房,哪怕水泥的地面替代了青石板路,哪怕没有了利群商店,没有了皮影馆,不见了倚在门外看皮影戏的外婆,不见了那个口中裹满了糖果的孩童,在记忆的深处,往昔的一切尽收眼底。站在小巷来来往往的行人之中,双眼突然模糊了起来。那深刻的、美好的记忆,让人揪心,让人疼痛。

第一次看道情皮影戏


我第一次看道情皮影戏在1979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搬演古代戏剧,不论是秦腔大戏还是木偶戏、皮影戏,都是不允许的,这些戏剧在当时都叫封建毒草。即使唱戏,也是用的秦腔或者道情的调子,演的是现代革命故事,我看过秦腔《红灯记》《沙家浜》,环县道情皮影戏也演的是现代革命戏剧。

到1978年以后,才开始恢复演古装传统历史剧。因为多年只看单调的现代革命剧,人们都看腻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小时候就有看历史剧的经历和爱好,古代剧一开始演唱,勾起了他们早年的回忆和热情。而当时的年轻人受他们的宣传和诱惑,也充满了好奇。所有古代剧开始演唱就非常火热。

因为它剧目繁多,故事生动,对年轻人来说还很新鲜。一时间,各地大小剧团纷纷恢复戏班,整理剧本,调配演员,购置设施,排练戏剧。于是城乡逢年过节,农闲庙会,昼夜唱戏不停,观者人山人海。

在环县的一些村庄,请秦腔大戏演出条件不具备,花费太大,小村承受不了,于是就请皮影戏班、木偶戏班来演小戏(此小戏不是说戏剧故事短小,而是和真人扮演的舞台戏相比较的皮影戏、木偶戏)。有些村庄庙会,白天唱木偶戏,晚上唱皮影戏。皮影戏也叫灯影戏,环县俗话说皮影戏是牛皮娃娃纸亮子,过来过去跑趟子,所以皮影戏灯下演出效果最佳。至于音乐腔调,皮影戏由环县人唱就唱环县道情,偶尔也有宁县等外地来的艺人演皮影戏,他们不会唱环县道情,就唱秦腔,我曾经看过秦腔皮影戏,演的是《铡美案》。但环县人看皮影戏,觉得用秦腔来演唱,就不正宗。木偶戏多数唱秦腔。

在上世纪80年代,农村的老年人大都爱看本乡本土的道情皮影戏,觉得这才戏味浓郁,才过瘾。

1979年,我15岁。那年夏天,正是收麦的农忙时间,我们村上传来了一个消息,说很远的杨旗村今晚唱小戏。父亲一下子就兴奋了,他说,我领你看小戏去。我说啥是小戏,他说就是皮影戏、灯影子。我这才知道,父亲是个戏迷,他平常给我讲过一些故事,情节曲折复杂,很吸引人。但是我感觉到这些故事不同于民间故事,那是父亲在文革前看的戏,他讲的戏剧故事,我记得他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叫《葵花镜》,那就是个戏剧故事。因为有这样的熏陶,我对看戏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父亲很热心,亲自跑到各家传递信息,动员看戏的人。一些年轻人兴趣高涨,纷纷赞同。大家相约太阳落山时出发,于是有些人家中未来得及做饭,就没吃了点干馍,喝两碗凉水了事。

父亲是这次看戏队伍的头儿,共有十多个人,多是年轻人,父亲最年长,四十多岁。看戏队伍中,包括我,大多数人从未见过父亲所说的老戏(老戏是相对演现代革命故事的新戏而言的)。路上,父亲和几个在文革前看过老戏的人给我们讲老戏的精彩,我们越加神往了。

从我们村到杨旗村,如果走大路,大概有20里,我们抄小路,走捷径,也有十几里。现在的人就不能想象我们当时的劲头。为了少走路,我们下山时,根本就不顺路走,从山坡直着冲下去,些微的沟沟坎坎,飞跃而过。我们都是些山野农人,整天上山下洼,背草挑担,现在空身赶路,一点也不觉得累,飞下一道山坡就是几分钟。

到了杨旗村,天早黑了,找到唱戏的地方,戏还未开演。演戏在一户人家的庄院里,这院里有一孔敞口大窑,在这大窑演戏。院子里满是人,说说笑笑,热闹极了。父亲说往前站,远了看不见。我们都很听话,就一起挤到前面,就是窑的里面。我是第一次见这种演戏场面,窑的里面半截,是演戏区,我们观众的正对面横摆着一张长条桌,桌子上支着所谓的纸亮子,就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框绷着白纸。这纸亮子的背后坐着唱戏的人。唱戏人的头顶,纸亮子的背后,悬挂着一只大灯碗,碗里燃着三四根手指粗细的棉花灯芯。

一会儿,窑里就挤满了人,中间的坐着,两边窑帮里的人站着。附近的人拿着凳子,像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观众就席地而坐。父亲认识这里的许多年长者,他们互相打招呼说笑,杨旗的人都对我们赶这么远的路来看戏感到吃惊,有人还热情给我们让座。窑是敞口窑,看戏的人很多,从窑里接续到院子里。回头向后望去,中间一片人头低,是坐着的;边上的人头高,是站着的;在往后面的人都往上伸着脖子。

戏还未开演,老汉们抽着老旱烟说古道今,妇女们叽叽喳喳拉着家常,小孩子钻进窜出的打闹着。那场面,那声音,那气味,真令人好奇、兴奋。

正在吵闹间,突然一通锣鼓笳子的巨响轰鸣而起,人们顿感震惊,鸦雀无声,满窑都充塞着鼓乐声戏开演了。

那晚演的是《劈山救母》。虽然是第一次看戏,但我看得很专注,也看懂了,一直看到结束都没有分心。到现在,我还纳闷,十五六岁的小孩子,第一次看戏,怎么就被吸引住了。

看完戏,已经交过夜了,也就是过了晚上12点了。我们还要连夜赶回家,明天还要照常上工收麦呢。我们来时是下山路,回去时是上山路。来时精神饱满,回去时已经疲乏,毕竟白天干了一天农活,又赶了十几里路,熬了个半夜。但是大家都不后悔,虽然走得慢了,但兴致未减。边走边说,说着刘彦昌、三圣母、小沉香的悲欢离合,有人没有看懂,父亲和我就再讲了一遍戏中故事。月色皎洁,夏夜凉爽,我们说说笑笑走回了家。

30多年过去了,这期间,古代戏曲的演出由越来越繁盛,又转到渐渐式微。看戏的机会越来越多,看戏的条件越来越好,我渐渐也成了一个戏迷。我喜爱秦腔,偏爱家乡的道情皮影戏;也能观赏京剧、越剧、豫剧、川剧、黄梅戏等。在剧院看,在广场看,在窑洞看;在电影中看,在电视上看,在电脑上看。总之越看越能看出门道,越看越有味。

距那次看戏已经三十多年了,父亲也已去世十多年了,但是,第一次看戏的那个夜晚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起来,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么一群淳朴、乐观、能静下心看戏的人了,再也没有那晚看戏的兴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