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远逝

远逝

发表时间:2020-09-24

【www.qg13.com - 关于野菊花的情感美文】

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等到我们都老的时候就翻出来回忆,怎么样才称得上爱情故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远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忆散了,时光也走了,留下的只是那余音未缭的教学楼,在这里的只是曾经,曾经的嘻笑打闹,曾经的勤奋努力,时光啊,原谅我们的无能为力,我们也想留住你,留住你的真实,还在离别声中回荡不息的教学楼,我们走了,也许若干年后的再相见,这里依旧笑声朗朗,只是再不属于我们。 回忆散了,时光也走了,留下的只是那温暖如家的宿舍,留在这里的只是回忆,回忆舍友们的欢笑,回忆管理员的无奈,时光啊,原谅我们的力不从心,我们依旧舍不得,舍不得你的温暖,还在惋惜声中回荡不息的宿舍,我们走了,也许若干年后的再相见,这里依旧宽敞明亮,只是再不属于我们。 回忆散了,时光也走了。留下的只是那殷殷期盼的老师,在这里的只是教诲,教诲我们如何做人,教诲我们成长故事,时光啊,有原谅我们的不辞而别,我们只是向下一站迈进,还在思念声中回荡不息的老师,我们走了,原谅我们的短暂离别,也许,若干年后的再相见您依旧坚韧努力,只是再不属于我们。 时光啊,可不可以不要走,时光啊,可不可以再停歇。 因为您带给我们的是回忆 ,时光啊,可否有一丝挽留的余地,如果有,请不要残忍割舍,请让我们再回首

情感编辑推荐

忽尔远逝


你在过去的一年里,都做了些什么。他这样问我,用异乎认真的眼神与语言。

面对着这句话,我不禁哑然,似乎在这之前,我都没有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回首再看,也不免对自己生出几番质疑。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究竟做了什么。

是忙着给自己找学习以外的事情做,是忙着出去鬼混,还是忙着将借来的小说一一看完现今再看,发觉没有丝毫有意义。甚至都没有认真的经营一份友情,所以在转瞬即逝的机会面前,没来得及说一声珍重。所以她们都毫不例外的、头也不回的走掉了,甚至,断了联系。

是多么可笑的模样。

而真正令我不能释怀的,是这365个日子,没有学习,也不可能在某个方面有所建树,更加没有做到让现在的自己不后悔。如果拿它们当做钱,我就相当于用了一大笔钱在打水漂,顿时肉疼。

而现在这一期也快过去,除了满满当当的作业提醒着我,我其实还是做了些什么的,至少没有和之前一样。但是,又该怎么形容呢,面对几个月前的同学竟有些遥远的陌生感,就像久经别离的模样。可是回忆起来发现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装点着她们。如同未曾开始的故事,就被作者手中的笔生生刻下了结局。

记忆里的她们是一片空白,我甚至都忘了某些人的名字。感觉她们就像遥远又遥远的许多年前出现的人。只是,对于时间,只是昨日。

它像一个充满恶趣味的小孩,对着每一个人的背后,肆意妄为。时间总是以悄无声息的方式溜走,造成恍如昨日的错觉。而这段时间里对人形成的磨砺,却能用记忆与现实的比较,让我们知道。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大抵是这样了。

高考计时榜上,也显出红色的字眼,像一朵美艳不可方物的花,用她的骄傲傲视着身下的杂草。之前总是在潜意识中认定自己还有许多的时间,如今,却发现,若是一直以现在这样的状态过下去,无需多久,我也会迎来这样一个计时器,成为我的碎时器。用数字展露无情,用红色来彰显激昂。

正是伤春悲秋的年纪,面对过往的时光难免故做一番。面对未来,也不免担忧。只是说了这么多,时光,在我的成长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在一场成长的厮杀中,作为一个握有我无数把柄的幕后黑手吗?还是,是他将我推进了这场厮杀中?结果已是不得而知。不过,无论如何,他都是赢家。让我经历了许多,也以这种毫不起眼的手法淡化了全部。

在一时三刻里,忽尔远逝。

远逝的炊烟


寒露过后,早晨的空气十分凉爽,清凉中夹杂着山野丝丝泥土的清香,薄薄漂浮的雾像京剧舞台上演员舞动的水袖,让人有飘飘欲仙之感。此时,真想走上前去抓一把感受感受它的质感。但只要一靠近,那片白色的氤氲却又在不知不觉中飘游到了很远的地方。国庆长假中回到老家,每天的清晨都喜欢到山坡上转一转。此时山坡上的树木就象被清洗了一遍,片片叶尖上都聚集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微风轻轻吹过,瞬间跌落到树下杂草的头上,或掉落在铺满石子的小路上,耳边似乎还能听到那清脆的爆裂声

眼前的景美则美矣,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心里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可又说不出。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乡村社区广场舞的音乐传来邓丽君的歌声,眼前不由自主就会有缕缕炊烟在飘荡。是的,缺少的就是这记忆深处的袅袅炊烟。

这些年,工作累了的时候,时常想起乡下的袅袅炊烟,勾起最美的往年记忆,和那炊烟下的浓浓亲情。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渺。无云的天气中,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它们就是云的长裙下飘逸着的流苏。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是最为熟悉的了。但也有的时候气压过于低,烟气下沉,炊烟徘徊在屋顶,我们就会嗅到一种草木灰的气息,有点微微的涩,涩中又有一股苦香,很耐人寻味。我喜欢女作家迟子建笔下这段对炊烟的描写,我更喜欢籍蕴其中的浓浓乡村亲情。站在岭上,放眼望去,乡村新组建的社区里,座座楼房栉次鳞比,错落有致。楼群外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昔日的低矮草房,泥泞小路,早已不见了踪迹。现在做饭用的是电、天然气、液化气、沼气。听得见家家嗞啦嗞啦的炒菜声,闻得见家家诱人的饭菜香,却不见一家冒出炊烟。面对此情此景,心里有高兴,也有丝丝惆怅,淡淡失落。那古老而又亲切的炊烟,真的就这样从此远离家乡了吗?

记忆深处,早晨公鸡的鸣叫伴随着门轴的第一声转动,拉开了乡下一天的序幕,农家的早晨就这样开始了。天还没有完全大亮,周围还都是模模糊糊的,只能看见山与天交割的轮廊。而在此起彼伏的鹅鸭嬉闹声、羊牛哞叫声、群犬吠吵声中,率先走在晨雾迷蒙的乡间小路上的,是习惯早起到山岭田间劳作的乡亲。乡村的太阳就是被这些勤劳的乡邻吵醒的。它最先从山尖上冒出。

天空这时也是出奇的高,一条狭长的赫红色云带斜挂在东方的天幕上,稀稀落落的几颗晨星在蔚蓝高空间渐渐隐去,不一会儿,暗红色的云带不断扩散,变成朵朵棉花状的彩云,飘向山岭外。随着光线的不断下移,整个山野便明朗了起来。幽暗和光鲜的分界线在相互融合间渐渐模糊,很快,阳光急速穿过耸于山岭高坡的树木,打落在眼前乡亲们流了一年辛勤汗水的庄稼上,闪着一片耀眼的金黄。此时劳作了一大早的乡亲脚下,是割倒了大半亩的玉米秸,是耕耙耘平了的山岭间大大小小的块块农田,是摆放在田头的一垄垄白花花的花生

山深处,见炊烟又起,知有人家。袅娜的,薄薄的,淡淡的,轻飘飘的,给人一种宁静安详而又温馨的缕缕炊烟从农家的房顶上升起,不一会儿,农家特有的饭菜香,飘到了在山岭田地上劳作的亲人身边,吃早饭的时间到了。忙碌了一早晨的人,捧一把山溪水,洗一洗双手的泥土,擦一擦满脸的汗水,抽一锅旱烟,抱一捆花生秧、地瓜秧喂一喂同样劳累了一早的老伙计耕牛。从山岭农田回到饭桌前,女主人端上可口的饭菜。炊烟点缀的农家生活就是如此的宁静和谐温馨幸福。

炊烟袅袅牧人归,农家黄昏的炊烟更显古朴敦厚洒脱优雅静穆平和。孩子们放学到家,书包一丢,聚在一起,男孩子抽陀螺,打拐架,滚铁环,踢毽子,女孩子丢沙包,拾宝鼓,跳方格,欢快的童音弥漫在山乡的上空。等到夕阳下山,鸡鸭进窝,牛进棚,猪羊回圈,陶醉在浓郁的炊烟里贪玩的孩子们,在父母接二连三的呼喊声中,才恋恋不舍的跑回家。掌灯时分,喜欢拉闲呱的男男女女,三三两两聚到平日里投缘的人家摆开了话匣子。勤快的农家人串门也闲不住。最先走出家门的男人大多挎着半蓝子花生,边剥花生边拉呱;洗刷完毕,后走出家门的女人手里拿的是纳了半只的鞋垫、给孩子绗了一半的鞋面,闲话时比一比谁的针线好、比一比谁的花样新。这闲话的内容大到三皇五帝、日月星辰、传统戏曲、民间传说、忠信奸恶,小到桑麻庄稼、兄弟分家、婆媳不和、母猪产仔真可谓上天入地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刚开始还在炕头桌边嬉闹的孩子,不知道从啥时也静下来,痴迷的听起来。这闲话只谈到有人打起呵欠,大家才说,散了吧,明日还要早起。多少年后,我才深深体会到:这些长辈们,虽然不识字或识很少字,但他们却很有文化。就是在这不经意的闲拉呱中,让农家的后人习惯了繁忙与安闲的生活节奏,享受了乡村流传万古的静穆与平和。农耕文化中的忠厚传家、耕读继世、宽厚仁爱、纯朴敦厚、尊老爱幼、清白做人、吃苦坚韧、勤劳持家、守信诚实等等优秀传统,才得以彰显传承光大。

家乡的炊烟渐行渐远,记忆中乡村温暖而幸福的这幅农耕文明的风俗画中:近处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牛羊在山脚地头啃食青草;远处幽静古朴的竹篱茅舍上空,袅袅升腾着缕缕炊烟的情景;可能只存在书上了。因为职业的关系,我竟冒出这样的念头:今后的孩子读书遇到炊烟一词时,让老师解释,年轻的老师需查词典后才能给出标准答案。我不担心乡村失去这些风景,这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然过程。我只是期盼:在强劲的城市文明和古朴的农耕文明的汇融中,但愿消逝的仅仅是历代文人舒展写意的炊烟,现代人向往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但愿农耕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和现代城市文明滋润下的农家后人,创造出新的乡村风景。

远逝的饮水池


趁着春日午后温和的阳光,我与先生一起来到村头田间散步,正走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吸引了我,我经不住这香气的诱惑,只好让脚步前往,好清香!我对老公感叹道。哦,是油菜花的味道。老公应和着。那,咱去看看。

其实,此地是我俩以前经常走动的地方,可现在由于我们住的地方距它较远,在我眼里便成了偏僻之地,好不容易今天到这儿,又闻到散发着淡淡清幽的香味,怎不令人神往?于是决定前往,重温一下过去的风景。顺着那面斜坡,走过一条羊肠小道,便看见了那片吸引我们前往的油菜地,在阳光的照耀下越发变得金黄,宛如金色的浪花煞是好看。

正当我们驻足赏花时,忽然发现了那个已废弃多年的饮水池,我疾步走上前去,端详起来:她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儿诉说着那段被人忘记的历史。她面积不大,四周用青石块垒砌而成的墙还在,池底有300多平方,高四米多,在当年要供全村200多户人家使用。如今,池底已干涸,种上了庄稼。

记得我刚来到这个地方工作的时候,这儿就缺水,吃水仅靠一个简易的水龙头,水是从邻村的一个饮水池引流来的,断水是常有的的事,全校800多师生,仅靠这么一个水龙头用水之艰可想而知。那时为了方便村民用水,村村修有饮水池,将山上的雨水集中流到上游修建的蒲峪水库中,再通过干渠流到各村的饮水池,村民生活用水就全凭它了,如遇到旱季,池水就会干涸,村中人还要到几里以外的沟底池塘去挑水。

我无法忘掉第一次见到饮水池的景象,那是我刚认识老公,我生活在渭北平原,对饮水池甚是好奇。碰巧他要去池塘挑水,好奇的我便要他领我一看究竟。饮水池就修建在村东头的一块高地上,须爬上一个土坡,走一段小路才能到达,不经常锻炼的我腿都有点困了,看着担水者的身影,直叹吃水真是难啊!

还没有到池边,便能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和捣衣声,来到池边,几个男人正在池边的台阶上用桶挑水,洗衣的女人坐在池边的树阴下打趣说笑,好不热闹,我的到来立即让她们将目光投向了我这个陌生人,令我好不自在,她们叽叽喳喳的议论着什么,已不可而知。我低头走到池边,向下一望,水真清,不时还能照出个影儿来,池边不时有担水的穿梭其间。那田园美景图让我感到一种从没有过的温馨,记忆中的饮水池是那样的美,我当时几乎忘记了这儿是缺水的地方。

如今,这方水池一点声息都没了那乡风淳朴的嬉笑声,捣衣声,那担水的或袅袅娜梛或刚健的背影都远逝了,只留下那曾经光滑的青石和被岁月磨蚀的台阶,除了几个在田间拔草的,几乎看不到人影,目及到的只是随风摇晃的野草和四壁的青石。很少有人再走进饮水池了,我和它对望着,但只能是孤独的对望。

而今,这儿的人们早已用上了自来水,担水地历史已经过去了,干涸的池底已不知变成了那位村名的耕地,种上了庄稼。她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被人们抛弃,可能很少有人再想起它,年轻人只能听老辈人的絮叨,去想像当年他们父辈吃水的艰难了

饮水池远去了。这更令我怀念起给村庄提供了清凉的饮水池,也给这村庄以快乐的饮水池。